2023智慧医疗解决方案_第1页
2023智慧医疗解决方案_第2页
2023智慧医疗解决方案_第3页
2023智慧医疗解决方案_第4页
2023智慧医疗解决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工,、一

前S

智慧医疗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体系中民生方向的一个核心分支,是面向居民服

务的第一道门户,具有极其重要的建设意义。

所谓智慧医疗,是以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为核心,以云计算、

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服务为支撑,实现跨部门医疗信息共享、跨平

台医疗业务协同,在准确、全面采集人群健康信息、公共卫生信息的基础上充分

利用卫生资源、实现高效安全的卫生服务。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强

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提高卫生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医

疗卫生服务需求,更好的完成“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任务,在政府的指导下,

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同时也对国内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

较为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进行了调研、借鉴,对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进行了顶层

设计,形成了此规划设计方案,指导卫生信息化的建设。

目录

第1章发展现状与需求分析.......................................................5

1.1行业分析..................................................................5

1.2存在问题..................................................................5

1.3需求分析..................................................................7

1.3.1用户需求.............................................................7

1.3.2业务应用需求.........................................................9

1.3.3其他需求............................................................11

1.4解决思路.................................................................11

第2章建设原则'目标及内容.....................................................14

2.1基本原则.................................................................14

2.2建设目标.................................................................15

2.3建设内容.................................................................15

第3章总体框架体系............................................................17

3.1总体框架.................................................................17

3.2与现有系统对接...........................................................18

3.2.1对接自治区垂直的健康档案信息系统....................................18

3.2.2对接州医院、妇幼保健、其他医院信息系统..............................18

3.2.3对接城镇居民医保系统................................................19

3.3与智慧建设的整体关系.....................................................19

第4章重点建设内容............................................................20

4.1一张卡:社保卡...........................................................20

4.2一平台:人口健康信息平台.................................................20

4.3四大应用系统.............................................................21

4.3.1基于平台的医疗协同系统..............................................21

4.3.2基于云计算的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23

4.3.3卫生综合管理系统....................................................24

4.3.4居民健康............................................................26

4.4一个网络医院.............................................................26

第5章效益分析.................................................................28

5.1经济效益分析.............................................................28

5.2社会效益分析.............................................................28

第6章实施计划.................................................................29

6.1第一阶段:共享...........................................................29

6.2第二阶段:协同...........................................................29

6.3第三阶段:移动...........................................................30

6.4第四阶段:运营...........................................................30

第7章保障措施....................................................................31

7.1组织保障....................................................................31

7.2政策保障....................................................................31

7.3经费保障....................................................................31

7.4队伍保障....................................................................32

7.5安全保障....................................................................32

7.6宣传保障....................................................................32

第8章合作建议书..................................................................33

8.1行业分析....................................................................33

8.2本次合作认识与分析..........................................................38

8.3合作模式....................................................................38

第9章类似业绩...................................................错误!未定义书签。

9.1.1博乐市会展中心信息化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发展现状与需求分析

1.1行业分析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慢病高速增长、医疗资源供需严重失衡以及地域分配

不均等问题,造就了对智慧医疗的巨大需求;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产业组合

丰富、人才储备充分等特点,又给智慧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在新技术广泛应用下,即基于移动的数据消费、基于物联网的数据收集、基

于大数据的数据分析、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分享逐步成为现实,我国智慧医疗建设

随之朝向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移动化、区域化方向发展。

“互联网+”浪潮下,智慧医疗成为医疗信息化的最终目标。医疗智能化建

设涉及内容众多,包括临床业务智能化、管理决策智能化、患者服务智能化、资

源管理智能化、医院物流智能化、楼宇智能化等,无疑将是医疗信息化未来的长

期热点。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提供医疗信息和医疗服务,已成为智

慧医疗建设的重点内容,医疗移动化趋势基本成型。移动医疗促进了以患者为中

心理念的实现,并将朝着个性化、家庭健康监测、慢性病管理方向发展,同时其

与电子病历的结合将更加紧密。

医疗信息化建设发展至今,正朝向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移动化和区域

化方向发展。其中,智慧医疗医疗信息化平台、医院运营管理系统、大数据和商

业智能技术、移动医疗以及区域医疗等则是热点领域。朗锐慧康智慧医疗方案提

供商,专注智慧医疗、医疗仪器模块及健康一体机等医疗仪器研发定制,围绕“物

联网+云健康”,打造医疗、健康、服务一体化数据平台.

1.2存在问题

1)缺乏统一的医疗卫生管理系统

5

目前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医疗卫生机构监管的信息化需求已越来越急

迫。目前大部分医院都缺乏医疗管理与质量监控的规划,即使个别医院已在探索

应用,但各级卫生主管部门根本无法实现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其中医生检验检查、

用药情况、开大处方等情况卫生主管部门无法及时获取,缺少统一的医疗卫生管

理系统,不方便领导管理和辅助决策。

2)跨机构跨区域间信息无法共享

目前各医院信息化的建设是站在医院自身的角度,围绕本机构范围内的临床

业务驱动信息化建设的,没有和外部其他医院或社区实现横向和纵向的互联互

通,无法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可普及性,降低卫生服务效率和效果。

正是由于其信息化的范畴大都局限于本机构,所以产生的诊疗档案也主要是

患者在本院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就诊记录。以医院为单位的信息化孤岛,一方面严

重的阻碍了机构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区域协作为特征的跨机构医疗业务的发

展,如诊疗信息共享、双向转诊、检验检查互认等业务的推进,无法使得医疗服

务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及时获取必要的诊疗信息,为病人提供更加持

续有效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居民享受持续、跨地区、跨机构的医疗卫

生服务,导致病人重复检查,增加病人负担。最终也无法达到有效地控制医疗费

用的不合理增长、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与服务质量的医改目的。需要构建平

台,支撑人口健康信息共享、医疗业务协同等系统的应用。

3)标准规范的应用建设薄弱

止匕外,卫生体系缺乏长期的资金投入,缺乏标准规范研究的组织,缺乏标准

规范的应用示范项目。而这样的组织和投入,对于带动整个医疗行业的规范化发

展、少走弯路至关重要。这从侧面也反映出对标准的需求环境还未完全形成。相

信随着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一局面会逐步得到改善。

4)基层服务能力待提升

由于基层医院缺少医疗资源和医疗条件,对患者缺少吸引力,目前不同层级

医院之间的资源配置现状及问题,既不利于患者就诊的连续性,同时也不能有效

保证医疗效果及质量,更难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虽然大型医院通过技术支持、

人员培训等方式,带动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发展是政府赋予公立医院的基本职责和

6

任务。但实际上,由于大型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关系比较松散,特别

是其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导致各医疗机构内的业务支撑系统难以互联互通,妨

碍了医疗信息的区域共享。借助信息技术,突破大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

息交互的藩篱,是促进医疗信息区域共享,改善对民众医疗服务的当务之急,也

是落实中央医改政策,切实推动分级医疗体制建设的必由之路。

5)健康服务模式局限

目前市居民是通过社区机构发放的纸质单子或者是小区的健康教育专栏获

取健康知识;目前缺少统一居民健康门户,向居民开放医疗服务资源、健康档案

服务、健康评估服务。

1.3需求分析

1.3.1用户需求

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相关的用户包括居民、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

构、卫生行政管理单位,对不同的用户群体需求不同,其中:

居民: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对象,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受益者。获取方便、廉

价的医疗服务以及公共卫生服务是居民的根本需求。卫生信息化能够为居民提供

个性化健康管理和卫生保健的手段,提高居民满意度,从而实现小病在社区、大

病进医院、康复在社区;能够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相关信息,为居民提

供网络化、信息化的健康服务与健康管理,居民能够获得连续性、综合性、和高

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能够提高卫生服务效率,减少居民看病等待时间;能够支

持优质区域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解决社区与各级大医院间的合理分工、资

源分配,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另外,居民可通过公众健康服务门户随时掌握自己的个人连续健康记录,查

询检验检查报告,实现与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和居民互动,促进居民个人健康保健

意识的提高,以及从“以病人为中心”疾病管理和医疗服务走向“以居民为中心”

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和服务。

医院

7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各级医院的医生希望获得更多

的病人健康相关的信息,包括:

(1)医生可以调阅到当前患者的历次诊疗信息,及当前患者相关家属的健

康信息,能够查询个人健康档案与患者在其他医院的就诊资料;

(2)医生在为患者诊治时可以获得重复用药提示、重复检验/检查提示,有

效减少医疗事故发生、降低重复用药和检验检查费用;

(3)在进行远程会诊时,所有参与会诊的专家都可以调阅到当前患者的检

查报告、医学影像。全市范围内病人的检验报告,检查报告的共享和互认。

此外,医院还希望能减少信息重复录入的工作量,可实现从电子病历中自动

获取并提交疾病控制中心等条线业务单位或部门需要的数据和信息。本次规划将

涉及电子病历共享系统、检验结果共享系统、医学影像共享系统、远程医疗系统

及门诊质量控制协同系统,通过共享患者的诊疗、检验检查报告信息及合理的重

复用药和检验检查提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低患者就医费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提供更优质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康复的社区卫生服

务,社区全科医生在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时可以调阅到管辖居民的所有诊疗信息

(急诊、门诊、住院、健康等信息)及健康档案信息。全科医生作为社区居民的“家

庭医生”,在远程医疗时可以调阅居民的所有诊疗信息及健康档案信息。可以通

过查询、分析特定时间与特定范围内人群的健康或疾病状况,诊断确定社区的主

要卫生问题、优先考虑的问题、危险因素,为制定社区卫生规划、合理分配利用

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群健康、实施有效管理、进行科学评价提供依据。

社区医生可以将疾病预防控制等业务条线系统需要的数据通过区域卫生信

息平台上传到相应的条线系统中,并且获得以上公共卫生条线系统下发的数据,

完成相应社区卫生服务,避免数据重复录入。

卫生行政管理单位

卫计委可针对全市的医疗卫生系统的基本状况进行监督,监测市所有的医疗

卫生信息资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事故等信息。可以为政府提供应急

指挥的信息支撑系统,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率,为民办实事。

8

建立一个涵盖区域内全民诊疗信息、疾病预防与管理信息、公共卫生信息等

全面的卫生数据中心。利用平台采集到的海量数据,实现对业务、管理有效的数

据支持,同时通过对区域内目前运行系统的数据具备了关注和跟踪能力,避免管

理上的被动。

市政府可以利用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同时结合社会各方的资源,加强对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当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可以按照应急预案

及其启动程序要求,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

理工作能有力、有效、有序地进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政府通过

网络可以随时查阅区内医疗卫生行业各种最新的统计数据,加强宏观管理,优化

卫生资源的配置。

1.3.2业务应用需求

1)患者身份唯一识别需求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数据来源于区域内联网医疗机构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

区域内患者身份识别是实现区域卫生信息整合的关键,是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的关键基础。

采用一卡通或自建健康卡进行身份识别,居民就医时,系统将建立一条居民

主记录与居民提供的身份识别卡关联,以后所有就医信息都记录在主记录上,包

括门诊、急诊、住院、体检、妇幼保健、社区就医等信息,既往病史、疾病诊断、

用药、检查等内容一应俱全,相当于一份完备的个人健康档案。就诊时,医生通

过患者注册的个人身份识别卡就能调阅患者以往的电子病历、检验结果等信息,

全面了解患者身体状况,还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用药。患者在公众健康服

务门户输入自己注册的卡号和密码,即可查阅自己的健康档案和检验检查结果

等。

2)区域医疗信息共享需求

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后,通过将居民在区域内各家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

生服务数据统一采集,原先分布在医院、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内的关于区域内居

民的健康信息均可以采集交换整合到人口健康档案库,实现区域卫生信息资源的

9

互通,形成每个居民完整的健康相关信息档案,供居民自己、临床医生、社区全

科医生及相关机构调阅权限范围内的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检验结果及医学

影像等信息的共享需要解决对居民身份唯一性的识别问题,同时需要制定标准来

规范健康档案数据采集、交换、整合、调阅,并且着重考虑保护居民的健康隐私,

保证数据的安全,做到全程数据的监控。

3)区域医疗业务协同需求

医疗业务协同是指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业

务的协同。通过医疗业务协同,可以有效利用已有的医疗卫生资源,降低患者的

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医疗业务协同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双向

转诊、远程医疗及门诊质量控制协同等。

4)区域卫生管理决策需求

目前传统的业务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医疗卫生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卫生行

政管理者/业务人员自身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有限,难以从大量数据中得出有价值

的信息,从而做出判断或决策。通过基于平台的统计分析与决策系统实现从海量

数据中找出规律,利用数学模型产生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等,

帮助管理者/业务人员做出判断或决策。管理决策的内容包括医疗质量分析、医

疗费用分析、医疗卫生资源分析、医院运营状态分析及疾病谱分析等。

5)公众健康服务需求

在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业务协作的基础上,

最终通过公众健康服务门户实现与居民的健康互动以及居民健康自我管理、检验

检查结果网上查询等服务。根据数据中心数据采集的情况及卫生政策的改革情

况,结合社会公众关心的信息需求,将数据中心处理后的数据动态地发布在相关

的网站上。居民可获取权威机构发布的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卫生事件相关

信息,并且可通过个人健康信息查询随时掌握自己的个人连续健康记录,促进卫

生医疗服务机构和居民互动,促进居民个人健康保健意识的提高,以及从“以病

人为中心”疾病管理和医疗服务走向“以居民为中心”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和服务。

10

1.3.3其他需求

标准需求:统一标准规范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进行信息交换

与共享的基本前提。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强调“统一规范、统一代码、

统一接口”。标准的制定工作必须遵循HL7等国际标准及国家卫生部、新疆、伊

犁州卫计委等已有的各类标准规范,部分国家或新疆的标准规范需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本地化处理,以符合医疗卫生业务的具体开展情况。

信息安全需求:信息系统的安全是任何医疗卫生业务开展的基础,除了通用

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及安全管理外,针对医疗卫生现状,

还需着重考虑用户访问的身份认证、数据调阅的安全(居民健康信息隐私保护)、

内外网数据交换的安全等问题。

1.4解决思路

1)建立和完善卫生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搭建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和完善医院信息化标准规范,加紧建立区域卫

生信息化相关标准和规范;按照新制定的卫生数据标准体系规范各项传输接口,

医疗机构同步配套改造,建立数据源提供方与接收方双向数据质量评价体系。

目前,各级卫生行政机构和信息主管部门都已对卫生信息标准有了足够的认

识和重视,在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大潮中,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参与建设,建立有效

的测评机制和方法势在必行。国家卫计委在2014年推出国家人口健康信息互联互

通标准成熟度测评,目的是以卫生信息标准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测评

技术为手段,以实现信息共享为目的。测评是通过对电子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

息平台标准符合性测试以及互联互通实际应用效果的评价,构建区域卫生信息互

联互通成熟度分级评价体系。电子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标准符合性测试

是针对卫生机构所部署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产品的健康档案数据、健康档案共享

文档、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其对应的卫生信息标准的符合性测试。互联互通实际

应用效果的评价是针对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系统应用之间的

交互、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内部各构件之间的协作的互联互通应用效果的评价。

11

通过开展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工作,实现的最终目标为:

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的卫生信息标准测试评价管理机制,指导和促进对卫生信

息标准的采纳、实施和应用;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在区域卫生、医疗机构之间的信

息交换、整合和共享;为逐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的跨区域、跨机构信息共享与业

务协同提供标准和技术支持;为国家、省级、市级、区县级四级平台的标准化互

联互通提供保障。

2)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医疗业务协同等应用

基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居民医疗信息在不同的医疗机构间的共享和利

用;基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构建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医疗

业务协同系统,通过双向转诊、预约检查、远程会诊等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优化医

疗资源配置,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3)公众健康信息服务多样化的需要

建立居民健康服务系统,每位居民具备至少1个入口参与健康管理(网站、

微信、App、短信、签约医生),实现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提供全程健康服务。

推进医疗信息公众共享化建设,通过网络与卫生信息平台对接,实现居民与

医生的远程互动,丰富健康信息服务资源,方便居民预约就医、医疗资源查询、

自我健康管理,使医疗信息化服务成为居民触手可及的日常服务,发挥家庭档案

的纽带作用,让上网人群能够关注未成年子女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且本期建设

将在公众健康信息服务门户上搭载企业健康管理的对外门户服务,服务人群与内

容更加丰富。

4)深化综合管理系统

构建一套基本科学、精细、专业化的区域医疗卫生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对医

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质量、费用、医疗卫生资源、运营状态等的管理,从而提高医

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数据核查:建立多维度统计指标核查机制;异常追溯:对于异常指标数据可

钻取明细情况;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深入挖掘。

5)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覆盖

建设基层医疗机构云服务系统,覆盖市内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

/站)、民营医院、学校企业医务室、个体诊所,规范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且这些机构总体信息化基础薄弱,成为新时期下监管的新盲点。

13

第2章建设原则、目标及内容

2.1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自上而下,保证整体性;实施自下而上,保证可行性”的指导思

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在项目建设中要秉承以下原则:

以人为本,惠及民生

突出服务功能,把惠及民生、服务群众作为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的根本出

发点,以实现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为基本要求,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与信

息共享为切入点,让居民、患者、医务工作者、卫生管理者都能从平台建设中受

益。

政府主导,统一规划

强化政府对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规划、投入、管理和绩效考核方面的主导,

以统一思路、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为工作中心的“四统一”理念重点

做好顶层设计、信息标准、发展环境、信息安全等工作。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既要

强调公益性,又要努力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长效管理、良性

运营提供保障。

统筹协调,保护投资

以需求为导向,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和利用已有资源,分步有序

推进,重点解决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新建系统必须充分利用平台所集成的基础设

施、网络和软硬件环境以及公共数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

标准先行,规范优先

随着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区域间信息共享、数据交换、业务协同的需求

急剧增长。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把标准化工作作为整个项目建设的重

点之一。

标准化工作在信息层表现为数据元、数据集、数据值域的标准;在信息交换

层表现为医疗卫生文件共享标准与消息交换标准;在业务层表现业务流程的标准

化与卫生用语的规范化。

I4

2.2建设目标

全面整合分散的医疗、健康资源,统筹规划全市统一的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平

台,将实现数据、硬件、场地环境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基于统一的平台拓展应

用,避免重复投资造成的资源浪费,有效降低运维成本,提升投资费用的效能比,

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有效缓解“看病难、

看病贵”的问题。

2.3建设内容

根据总体规划与调研情况制定智慧医疗工程总体规划,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标

准规范保障、安全保障、基础设施环境保障,并在此之上建立:“一卡一平台、

四大云应用、一个网络医院”。

平台、四大云应用,一个网络医院

[第二部分】四大云应用

协调医疗基层医疗卫生管理居民健康

1、预约诊疗1、3gs1、医疗1、

2、双向转诊2、医技管理2、药品使用分析2、自我健康管理

3、远程影像会诊3、家庭病床3、公共服务监管3、健康教育推送

4、远程心电会诊4、病案营理4、区域运营管理4、健康咨询互动

5、区域佥中心5、考核价5、绩效考核5、就医辅助服务

一张市民卡或健康卡

在现有市民卡的基础上扩充“健康卡”的使用,建立全市的病人主索引ID,

任何诊疗行为均记录在主索引下面,能够把各种卡(医保卡、身份证、门诊、接

种等)关联到该索引上,实现全市医疗服务和卫生服务“一卡通”。

一个市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15

建立统一的标准管理体系,对区域基础医疗资源统一注册管理,通过对电子

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数据的采集、交换与共享,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实现业务系统的松耦合,并实现与公共信息平台对接。

四大应用:

医疗协同系统:在大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建立新型的协作模式,打破

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壁垒,实现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协作,通过双向

转诊、影像会诊、预约检查等区域协同服务应用,实现分级诊疗和基于患者流向

的业务协同,为居民提供一站式、连续性的医疗服务,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重复

检验检查,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基层医疗系统:以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实现城乡居民

健康档案管理、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的一体化综合业务信息管理

平台。充分考虑基层医疗服务的业务特点、社区医生的计算机使用水平以及基层

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等问题,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社区医生的工作效率;

卫生综合管理系统: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标准,部署通用信息分析

工具、信息安全与共享技术支撑环境,实现卫生综合管理各部门的互联互通和信

息共享,促进卫生管理部门间的业务协同,提高卫生管理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

提高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

能力,为各部门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

居民健康:建立健康信息门户网站,通过预约诊疗、健康评估、费用查询、

咨询互动、健康监测等提升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水平。

一个网络医院

面向居民提供医疗健康相关服务的健康通产品,实现预约挂号、健康档案查

询、自我健康管理等、健康咨询互动、移动支付、报告查询、诊后调查反馈等。

面向医务工作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医务通产品,实现临床消息闭环响应处理,

建立线上服务和临床服务等。

面向卫管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卫管通产品,实现移动端医疗服务监管、公共

卫生监管、基本药物监管、卫生资源监管、机构绩效考核等。

16

第3章总体框架体系

3.1总体框架

项目架构如图所示:

!网络

医务通卫管通智慧城市门P

।医院

奎屯市民卡

医疗协同居民健康

、1、监管

1自

区级垂直

2、双向转诊2、药品使用分析2、自我健康管理治

平台

3、3、3、区

标4、4、区域运营出4、健康咨询互动

准、区域临检外心5、绩效考核5、就医辅助畸

5目

体市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注册服务I数据服务I平台公共服若I平台保障服免I标港管理I安全管理[配置苣理

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卫生资源库计生人口库

奎屯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奎屯市基础云平台

市智慧医疗信息化逻辑架构图

基于市医疗信息现状,提升系统功能和支撑保障能力,同时相关功能以服务

方式提供;

1、资源层基于政务云资源池,考虑租用私有云服务,形成双中心;

2、数据层基于四个基础库,同时本地化保留区域卫生的业务数据库;

3、基于电子政务框架、平台及相关组件搭建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以及公众

健康云、医疗业务云、卫生管理云的相关应用,实现组件化的开发配置,柔性搭

建业务应用;

4、应用层分为健康通、医务通、卫管通,三通未来也会跟市民服务、政府

服务、企业服务内容进行对接,比如健康通是全部接入市民服务,卫管通是全部

接入政府服务。

5、外围需要跟其他系统以及上级系统进行对接;

在部署模式上,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工程完善项目将同时在电子政务网(含无

17

线网络)和互联网上进行部署。其中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卫生综合管理系统应用部署在电子政务网域,并构建内网数

据库;公众健康服务(包括网站、微信平台、手机App)应用部署在互联网域,

构建外网数据库。通过内外网数据库的交互实现内外网业务的交互。

居民健康服务临床决策支持管理决策分析科研分析应用

区域患者主健康信息医疗资源公卫业务::标准发布平台公用信

索引服务共享服务同步服务联胡服务二订阅服务服务息

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卫生资源库计生人口库

市级人口健康信息采集交换层

A,自治区艇的健康档案系统0州医院、妇幼保健院g社区服务中心g居民社保系统

3.2与现有系统对接

3.2.1对接自治区垂直的健康档案信息系统

与自治区已建的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对接,获取已有的人口健康档案信息,人

口健康信息平台可在此类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多种方式的补充采集,建立全市最权

威的人口健康档案,成果数据并可对其共享。

3.2.2对接州医院、妇幼保健、其他医院信息系统

与信息化工作做的比较完善的医院州医院、妇幼保健医院中的系统以及其他

相关医院系统对接,获取人员健康以及医疗信息,补充人口健康档案库,成果数

据可对其共享。

18

3.2.3对接城镇居民医保系统

与自治区垂直的社保局系统对接,获取市民的医疗信息,补充人口健康档案

库,成果数据可对其共享。

3.3与智慧建设的整体关系

智慧医疗体设计框架,即“一中心、两张网、三体系、四应用、五目标”的

“1+2+3+4+5”体系。其中“四应用”是建设智慧政务、智慧治理、智慧民生、

智慧产业智慧城市应用体系。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强产业

经济活力,促进居民安居乐业,推动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同心同向,使政

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

智慧医疗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体系''四应用"中民生方向的一个核心分支,是

面向居民服务的第一道门户,具有极其重要的建设意义。

智彗助政安全宜居便民惠民智慧兴业

建评

标智慧政务平安城市智慧园区I

应工业企业

设价

准食品安全

体两化融合

智慧城建电子商务J

运指

规智慧城管

维标

接□

体体

奎硬件I数据I热线!租赁

系系

运智慧奎屯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指挥

中心大数据云中心中小企业云

通讯政务网升・重点区域

有线网络3G/4G网络城市光网

网络级扩容,无线Wifi

城市感

知网

19

第4章重点建设内容

4.1一张卡:社保卡

基于市民已有社保卡,可实现一是信息存储:记录社会保险参保人员的个人

基本信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业务信息;二是电子凭证:持卡人参加社保

的证明,并可凭社保卡办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业务;三是信息查询:持卡

人凭社保卡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用终端设备,查询个人权益相关信息,进

行社保卡卡内数据更新;四是金融功能:通过金融借记账户,领取各类社保待遇,

缴纳社保费。

利用已有社保卡,依托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医院内的一站式服务,医院

间、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间的个人医疗服务信息共享。建立个人终身健康档

案,构建医疗服务。

4.2一平台: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建设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HIE集成引擎,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信息资源

整合与利用,建设以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卫生资源库、计生人口库为核心

的卫生信息资源中心,平台服务封装成公用组件及基础组件,构建平台管理应用

系统,向医务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居民提供相关应用及服务。

建设标准:争取市级平台达到国家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成熟度测评四

级以上。

建立统一的标准管理体系:实现对不同标准的兼容管理、起到屏蔽数据的异

构性,为数据共享和分析提供支持;

建立统一的注册服务管理:通过对区域基础医疗资源统一注册管理,规范业

务应用,为资源统筹安排、统一调度提供支持;

建立数据服务体系:通过对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数据的采集、交换与

共享,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实现业务系统的松耦合,并实现与智慧城市

20

“基础库”对接;

建立平台保障服务:建立有效的传输过程、业务事件、运维管理监控及预警

报警机制,降低业务系统的故障率及故障产生的影响,提高业务系统的稳健性。

4.3四大应用系统

4.3.1基于平台的医疗协同系统

在大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建立新型的协作模式,打破各级医疗机构之

间的壁垒,实现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协作,通过双向转诊、影像会诊、

预约检查等区域协同服务应用,实现分级诊疗和基于患者流向的业务协同,为居

民提供一站式、连续性的医疗服务,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重复检验检查,降低患

者医疗费用。

预约诊疗服务:预约诊疗将预计的时间,医疗服务及医院资源统筹安排。主

要包括:预约挂号、代理预约。预约挂号:联网医院向中心平台提供本院可预约

门诊资源,中心平台统一管理各医院门诊资3源,提供详细全面的专家情况介绍,

利于患者正确选择;可选择科室、专家、日期、时间段等;对于已分配的就诊资

源实现资源扣除,对于资源的变更能及时反馈。主要功能有:专家预约、即时预

约、预约支付、停诊管理、取消预约、信用管理;代理预约:代理预约主要为病

人提供便利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代理病人预约的方式实现病人就诊,确

保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下,能让病人得到更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双向转诊服务:依托区域健康信息平台,以基层首诊为目标,开展双向转诊

系统建设:1)提供区内双向转诊系统接口,供区内三级医疗机构业务系统对接,

从而实现区内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信息的交换。2)提供县外定点医院对

接的双向转诊系统接口,以实现区内居民前往区外定点医院就诊过程中的双向转

诊。3)提供双向转诊与医保系统的对接接口,借助医保报销(比例)为控制手

段,强化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就诊模式。

远程影像会诊:影像库方案采用各医疗机构分布式存储和集中式索引架构,

远程阅片包括委托阅片的发起、审核、阅片、报告书写、结果返回、评价、统计

21

功能。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提供两种业务模式:1)委托阅片:下级医院对拍

摄的的影像,通过影像平台客户端向区域阅片中心提交委托阅片申请。影像中心

接收到申请后,使用区域影像系统调阅此病人的影像及病历资料,进行阅片操作,

阅片完毕后提交初步诊断报告,并提交区域阅片中心上级医师审核,审核通过后,

由区域阅片中心将报告发送给申请发起方机构,由下级医院参考诊断对患者提出

最终诊断意见。2)远程审核阅片:申请发起方医院在本院对患者拍片后,完成初

诊报告,根对于无法做出准确结论的病例,为寻求优质阅片医生支持,通过区域

影像平台客户端向中心医院提出远程审核阅片的申请。区域阅片中心收到申请

后,使用区域影像阅片系统调阅此病人的影像及病历资料,进行阅片操作,阅片

完毕后给出区域阅片中心诊断意见,由区域阅片中心将报告发送给申请发起方机

构,由下级医院参考诊断对患者提出最终诊断意见。

远程心电会诊:心电管理系统,实现心电图检查数据采集、报告生成与管理,

和电子病历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实现在电子病历系统中能够调阅病人历次心电图

检查报告;远程会诊管理,基于平台,实现远程会诊;远程会诊平台实现对分院

和社区的会诊;优化检查流程,在会诊中心(医院)内部现有的设备包括静息心

电图包括门诊、急诊、病房、体检的心电图检查。实现报告的集中管理,WEB共

享,并且完善和医院现有信息系统的接口,使得心电图数据融入到医院的整个系

统中,并且优化心电图检查流程。

预约检查服务:基层医疗机构是患者就诊最便捷的选择,但是由于医疗设备

的简陋,往往无法完成一些必要的检查,患者无法得到确诊和有效的治疗,甚至

延误病情。区域内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开放一些检查资源,患者在社区就诊时可以

获得大医院资源的支持,节省就医时间,并可以有效分流大医院的门诊病人。预

约诊疗服务是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医疗服务的重要改革措施,对于方便群众就医、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有利于患者进行就医

咨询,提前安排就医计划,减少候诊时间,也有利于医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工

作效率和医疗质量,降低医疗安全风险。

区域临检中心:依托大型医院检验科建立区域临检中心。集中存储包括检验

中心的各种检验以及相关业务数据、各个医疗点的检验以及质量控制等相关的业

22

务数据,并将相关数据上传到平台。从网络中获取各个医疗点采集的标本的申请

信息,检验中心能够从网络上及时将检验报告传回到各个医疗点,各个医疗点能

从检验中心数据库中获取该患者所有的检验报告,以求达到各个医疗点的检验结

果互认和共享。

远程会诊接入:拓展到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道。

临床智能预警:重复检验提醒、重复检查提醒。

4.3.2基于云计算的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

基层医疗信息系统以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实现城乡居

民健康档案管理、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的一体化综合业务信息管

理平台。充分考虑基层医疗服务的业务特点、社区医生的计算机使用水平以及基

层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等问题,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社区医生的工作效率;

通过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对接,提供可靠的信息查询、资料传送、智能业务

提醒,满足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的协同需求,实现公共卫生以人为健康

中心的服务机制;实现患者诊疗记录和检验检查报告的共享;实现医务人员对转

诊、转检、病历共享等协同业务的便捷操作,从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

质量,提升全科医生的工作能力,提供的功能包括:

住院部分:包括入院登记、入院登记撤销、住院记账和预交金管理、出院结

算、出院召回、返回病房、欠费监控管理、病人管理、转诊入院、转诊出院。

药品管理:药库管理包括包括药品目录、机构药品目录、期初建账、预警提

醒、采购计划、药品入库管理、药品调价、药品划价、供应商结款、药品出库管

理、其它出库管理、外售/外借出库、退货管理、库存盘点、药品报损、药品结

账、调拨管理、药品退库、药品请领、科室退药、统计查询等。药房管理包括药

品目录、机构药品目录、期初建账、预警提醒、库存盘点、药品报损、药品结账、

药品入库管理、药品调价、门诊发药、门诊退药、病区发药、病区退药。

综合管理:包括物资管理和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包括期初建账、库存报警、

效期报警、采购计划、入库、供应商结款、出库、退货管理、库存盘点、报损、

调价、结账、物资调价等功能。财务管理是指提供账务对药品、物资的入出库的

23

账务管理,进行应收应付的管理;提供对门诊、住院收费的账务核算,进行盈亏

的管理;提供账务人员对各种报表的综合查询等。

医技管理:接收医生所开的化验检查单,填入结果保存实现与医生工作站的

无纸化办公,实现系统扣费(有卡),医技科室附加计费,对医技科室进行工作

量统计。医技服务申请(检验、检查、一般医技项目)、医技服务结果查询或录

入、质控基础数据维护、质控数据处理。

家庭病床:包括:建床、预交金管理、首次访视、查床、家庭病床病历、家

庭病床查床记录、家庭病床撤床、变更、家庭病床结算等。

病案管理:对医院对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各种病历文档记录,如病案首页等相

关电子病历记录进行管理。此外,从病历质量角度还会对病案室(科)工作进行

管理的系统。病案是医院医、教、研的重要数据源,向医务工作者提供方便灵活

的检索方式和准确可靠的统计结果、减少病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是系统的主要任

务。管理范畴包括,病案首页管理;姓名索引管理;病案的借阅;病案的追踪;

病案质量控制和病人随诊管理。对于病案质量管理人员还会进行在线病历质量的

监控、科室质量控制、终末质量控制,包括相关的质量统计。

绩效考核与服务评价:绩效考核与服务评价功能包括基层医疗卫生用户对于

个人及机构的绩效考核结果查询、用户对系统由于特殊原因未记录的工作量进行

补录,需要上级管理机构用户进行审核。主要包括考核体系维护、考核配置管理、

自动采集业务数据、数据录入、原始工作量报表、考核进度查询、量化考核和考

核月结。

4.3.3卫生综合管理系统

(1)卫生管理系统

结合卫生主管部门的监管与考核要求,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现有系统的关键

业务环节点设置相应预警提醒,可通过电子病历追溯临床诊疗过程,或健康档案

追溯公共卫生服务过程,规范医疗卫生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卫生综合管理系统目标是: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标准,部署通用信

息分析工具、信息安全与共享技术支撑环境,实现卫生综合管理各部门的互联互

24

通和信息共享,促进卫生管理部门间的业务协同,提高卫生管理工作效率和决策

水平,提高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宏观调控和科

学管理能力,为各部门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

医疗业务监管:门急诊服务监管、住院服务监管、医技服务监管、单病种质

量控制。

药品使用分析:合理用药监管、安全用药分析、基本药物监管、处方点评监

管。

公卫服务监管:基本公共卫生监管、重大公共卫生监管、规范化业务监管。

区域运营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监管、财务管理、票据管理、物资耗材监管、

医疗设备监管。

绩效考核:指标管理、定量考核、质量抽查、满意度评价、卫统报表查询。

(2)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

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应能够协助卫生主管部门应对各类公共卫生突发的

紧急事件,实现事前的监测、预警、防范;事中快速、准确、科学地决策、协调、

调度和指挥,向公众提供紧急救助信息和服务;事后进行事件评估,重建等工作。

采用该平台建立应急系统,可以为政府构建起全面的应急预警、处警的平台,实

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专业人员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快速反应,

信息共享,应急联动,辅助领导决策分析等,充分体现卫生主管部门应急管理系

统建设中“平战结合、跨域兼容”的精神。

突发应急的建设内容包括应急处置、决策指挥、基础辅助、数据监测。

应急处置:指除领导的决策指挥外,其余业务部门进行日常应急业务模块,

如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人群采样监测管理等。

决策指挥:指应急启动后,领导可以用于决策分析与指挥调度的功能,如120

车辆定位、案情反馈上报等。

基础辅助:指区域里突发应急所需的支撑数据,如知识库、预案库、应急储

备库等。

数据监测:主要指突发应急系统的监测对象,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

传染病疫情监测等。

25

4.3.4居民健康

建立健康信息门户网站,通过预约诊疗、健康评估、费用查询、咨询互动、

健康监测等提升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水平。

健康档案查询:居民可以经身份认证后,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自己在网上查

询自己的档案健康档案,包括门诊记录、住院记录、体检报告、用药记录、检验

检查报告查询服务等。

自我健康管理:健康评估、健康指导、自我健康监测。

健康教育推送:个体健康教育推送、健康教育活动通知、疾病知识库查询、

体检通知。

健康咨询互动:全科医生团队签约、咨询互动、团队资讯、服务评价。

就医辅助服务:诊前导医、预约挂号、诊中查询、诊后调查、后台管理。

4.4一个网络医院

搭建网络医院,借助移动终端便捷性,方便医务工作者和监督管理部门及时

接诊和管理,为广大市民,特别是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等

弱势人群提供医疗服务。

(1)健康通

面向市民,提供健康服务,应用形式包括移动App、微信平台等,主要基于

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提供面向居民的各类健康信息服务,包括诊前导医与预约挂

号、健康档案查询、自我健康管理等、健康咨询互动、移动支付、报告查询、诊

后调查反馈等,实现诊前-诊中-诊后闭环医疗服务流程,形成线上线下医疗卫生

服务互动。

(2)医务通

面向医疗务工作人员,建设临床消息“医务通”,实现临床消息闭环响应处

理,提高医疗安全与服务效率;建立线上服务,包括执业注册、多点服务开通、

远程视频问诊;消息提醒,包括检验危急值、任务提醒等;出诊辅助,包括慢病

随访、出诊服务等;患者服务,包括签约服务、线上咨询等;临床服务,包括医

26

生门户、护士门户;电子处方,包括处方病历管理、药品订单物流管理等。

(3)卫管通

面向卫生管理部门,建立移动端医疗服务监管、公共卫生监管、基本药物监

管、卫生资源监管、机构绩效考核。

27

第5章效益分析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已被公认是未来医疗行业的发展方向。区域卫生信息平

台的建设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必将给居民带来实

惠,给医务人员、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以及政府的工作管理带来极大的

方便和质量的提升,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全市医疗服务质量和偏远区域群众的健康

医疗保障水平;更有利于医疗机构进行业务整合与优化,加强业务合作和交流,

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缓解资源紧张的矛盾;有效控制医疗费用

的增长,减少病人医疗负担;提高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能力和管理效率等等。

因此,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改革意义和社会效益。

5.1经济效益分析

重复建设大量减少。通过全面整合分散的医疗、健康资源,统筹规划全市统

一的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平台,基于统一的平台拓展应用,将实现数据、硬件、场

地环境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避免重复投资造成的资源浪费,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提升投资费用的效能比。

业务应用成本普遍降低。各医疗服务机构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代替传统的

工作方式,切实提高看病效率,一是健康信息共享,各医疗服务机构的信息化建

设成本减低,二是降低看病耗材的成本浪费,三是降低市民看病的交通成本,四

是可以为缓解交通拥堵做出一定贡献。

5.2社会效益分析

智慧医疗的建设,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有效缓解“看病贵”的状况。医院开展专家门诊预约、远程咨询会诊、转诊、转

检、慢性病跟踪监控等服务,使居民就医更方便。居民在进行诊疗时,可以让就

诊医生查阅自己的健康档案及诊疗信息,从而使就诊医生更好的为自己服务,并

可以通过治疗安全警示、药物过敏警示等有效减少医疗事故,并可对不必要的检

28

验/检查进行提示,逐步缓解“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区域性健康档案,实现健

康信息共享,改变城乡居民的就医观念,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