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第30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_第1页
专题13第30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_第2页
专题13第30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_第3页
专题13第30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_第4页
专题13第30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通史概览脉络理清第30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通史概览脉络理清传承和保护文化是全人类的责任。1.最初的文化传承与保护,是以口头传说和史诗的形式出现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学校、书籍,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等逐渐发展成为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主要载体。2.然而,自然灾害、战争,以及对资源的过度消耗,使得文化遗产不断遭到破坏。世界各国采取种种措施,保护文化遗产——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通史概览脉络理清一、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一)学校教育的发展1.古代教育。(1)主要形式:官学与私学。(2)发展历程。官学①汉朝设立的太学,以及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②自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私学①产生于春秋时期;②唐书院制度的建立,更推动了私学的发展;③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通史概览脉络理清(3)历史影响:①在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②支撑科举考试的推行。2.近代教育。表现。国外学①法国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②德国人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③美国大学则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国内大学北京大学创建于戊戌维新运动中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1911年创办的清华学堂,次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通史概览脉络理清3.现代教育。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②“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③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④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二)印刷书的诞生1.雏形: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的纸草书卷,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通史概览脉络理清2.发展。(1)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用竹片或木板作书写材料的简策和用缣帛作书写材料的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2)105年,东汉蔡伦改进制成“蔡侯纸”。(3)北宋时的毕昇发明用胶泥制的活字。(4)约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将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采用金属活字印刷,直接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3.影响。印刷书的诞生,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通史概览脉络理清(三)图书馆的成长概况。国外图书馆①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是公元前7世纪的亚述巴尼拔王建立的,几乎囊括了当时亚述的全部知识。②在西方文明演进过程中,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③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了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通史概览脉络理清国内图书馆①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图书文献的保存,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②私家藏书也得到发展。明朝中期建造的天一阁,是古代中国私家藏书的代表。③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1916年起,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开始体现。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国家图书馆”续上表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通史概览脉络理清(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概况。国外博物馆①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创建的亚历山大博学园,其中的缪斯宫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②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的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国内博物馆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②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通史概览脉络理清续上表国内博物馆③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是1905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苑。④1912年,教育部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6年正式开馆。⑤1933年,蔡元培等倡议在南京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历史博物馆改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国立中央博物院改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⑥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通史概览脉络理清二、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措施。(1)国外。①1834年,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③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有着深远的意义。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通史概览脉络理清(2)中国。①中央政府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始于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保存古物推广办法》。②1930年,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二)《世界遗产公约》1.制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这一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通史概览脉络理清2.内容。(1)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2)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3.发展。(1)世界。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2)中国。①1985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其缔约国。②2004年8月,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③2006年审议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通史概览脉络理清4.影响。(1)1978年确定的首批12处世界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截至2017年1月,共有193个国家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这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1.古代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明遗迹主要包括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等。2.近代时期:佛罗伦萨成为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通史概览脉络理清3.中国遗迹。(1)代表。①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以及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②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40个。③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国务院批准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2014年共有1372项。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真题研析考向探究考向中国古代学校教育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记载:“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处为之……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据此可知,东汉时的太学(

)A.发挥了一定的舆论监督职能B.是国家的最高学府C.是社会是非公道的判定机构D.限制了君主的集权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真题研析考向探究解析:根据“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可知,太学可以舆论监督政治、官员,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太学是国家的最高学府,排除B项;材料表明太学可以舆论监督政治、官员,但无法体现是社会是非公道的判定机构,排除C项;太学可以舆论监督政治、官员,与限制君主的集权无关,排除D项。答案:A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真题研析考向探究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1)官学。①中国先秦时期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学在官府”。②汉代设立的太学,以及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最初名为国子学),代表了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③中央官学之外,还有自汉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官学。(2)私学。①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唐代以后,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②书院制度的建立,推动了私学的发展。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朱熹所纂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对后世产生了长久的影响。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真题研析考向探究2.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影响(1)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在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传承。(2)科举考试的推行,也有赖于官学与私学的支撑。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大题突破技法支招历史启示、认识类大题1.启示、认识类非选择题的设问一般含有以下引导词语:认识、启示、说明、看法、见解、感想、观点、借鉴、经验教训、态度、对策、建议、主张等。2.历史试题的“认识”往往是以“谈谈你的认识”形式表现的,这种“认识”,实际上就是“评价”“看法”,至少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才行。与“启示”有所不同的是,“认识、看法”需要考生表明对该问题的态度,然后再得出规律性、本质性的结论,或者从经验教训中提炼出历史认识和看法,强调的是依托问题谈自己的感悟。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大题突破技法支招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对问题进行总体把握,实际就是对所给材料进行高度概括;对问题做出简要的分析评价;由某一具体问题上升到谈对某一类问题的看法;通过历史问题对相关的现实问题作出预测,提升到理性高度。3.“启示”是指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可供后人借鉴的认识,要求学生对某一特定历史问题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放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用来检测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识水平及历史感悟能力。因而启示类试题的答案常具有总结性、理论性。启示类试题通常是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说明了什么”“对策”“建议”“态度”“感想”等求答语引出来。4.认识、启示类试题,一般而言与前面几个设问联系紧密,因而,一定要注意这一问答案与前面答案的协调,不能无中生有,泛泛而谈。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大题突破技法支招(2020·全国卷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大题突破技法支招材料二

1993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交政策“正常化”作为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在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2004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大题突破技法支招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语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中德两国关系的改善、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说明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中德两国要求摆脱美苏的控制,坚持外交的独立自主;中德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但经贸往来密切,推动两国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中德两国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因此要摒弃冷战思维,奉行多边外交,推动全球化。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大题突破技法支招答案:坚持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坚持独立自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摒弃冷战思维;奉行多边外交,推动全球化。

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一般分三步解答。首先,对材料进行系统归纳,找出“题眼”。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材料涉及的历史问题的相关因素分为“益”“害”两方面。其次,抓关键,切要害。结合设问,对材料涉及的内容进行提炼,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最后,注意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组织答案,要有历史借鉴和现实指导意义。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随堂巩固效果落实1.2002年,颐和园实施大规模维修。为了不损伤颐和园的借景风貌,北京市政府增加数亿元人民币投资,将颐和园附近地上架设高压线的方案改为地下铺设电缆。这体现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是(

)A.真实性

B.完整性C.科学性 D.慎重性解析:根据材料“为了不损伤颐和园的借景风貌”和“颐和园附近地上架设高压线的方案改为地下铺设电缆”可知高压线改为地下铺设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不被破坏,故B项正确;电缆线的铺设并没有破坏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故A项错误;科学性和慎重性材料里没有体现,故C、D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B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随堂巩固效果落实2.魏晋南北朝出现了许多诫子文书,如曹操《诫子植》、嵇康《家诫》、颜延之《家诰》等,最典型者当属诸葛亮的《诫子书》。一般的庶族家庭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由此可以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开始形成B.世族文化影响扩大C.宗法制度社会基础得到巩固D.印刷技术快速发展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士族势力强大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包括庶族在内的社会阶层普遍重视家庭教育,可以推知当时世族文化影响扩大,B项正确;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开始形成是在西汉时期,A项错误;宗法制度社会基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C项错误;印刷技术快速发展是在唐宋时期,D项错误。答案:B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随堂巩固效果落实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朝初期,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太学的发展相对缓慢。到神宗之时,由于王安石的推动,太学取得较大发展。据记载,北宋太学初置时,大约百余人;神宗时增至2400余人;徽宗崇宁时达到高峰,人数一度达到3800余人。宋以前的太学,生员主要是各级官员的子弟,宋代的太学,基本凭考试升进,生员的来源范围扩大明显。太学在当时具有独特的地位,它对地方官学,乃至民办学校起到了导向作用。北宋不少太学生不畏强权,敢于上书直言,论列时政,如钦宗上台不久,太学生陈东就上书请求惩办蔡京、童贯等人,后来梁师成等获罪,与陈东上书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之,北宋太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划上了浓重的一笔。——摘编自闫孟祥、贾明杰《宋代太学教育》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随堂巩固效果落实材料二

12世纪,欧洲开始出现大学。据统计,13世纪欧洲约有大学22所,16世纪已有80多所。当时,大学成为僧侣政治和行政权力、教权和主权并列的第三种力量,但它并不能完全摆脱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束缚。大学团体的正式成员都有表决权,参与决策校内事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有资格被选为校长。13世纪,教皇教令和大学法规已对课程内容有明确规定,如文学课程主要开设文法、修辞等“七艺”,天文学几乎限于历法和复活节日期的推算,神学课程为《意见集》和《圣经》等。中世纪大学吸收来自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成员,组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他们之间通用拉丁语进行对话,不断地交流学识、探索科学。当时,教皇也准许某些名牌大学的教师在许多大学同时任教,学生有迁移权。——摘编自张晓丹《试论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专题13古今融合中外关联随堂巩固效果落实(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太学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大学的特点并评价中世纪欧洲大学。解析:(1)原因:根据宋代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的发展、基本国策等角度进行分析;根据“由于王安石的推动,太学取得较大发展”得出王安石变法的推动。影响:根据“生员的来源范围扩大明显”得出扩大了政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