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第五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南省洛阳市第五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南省洛阳市第五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南省洛阳市第五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南省洛阳市第五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洛阳五十六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踌躇(chú)翘首(qiào)坦荡如砥(dǐ) B.溃退(kuì)要塞(sài)摩肩接踵(zhǒng) C.佃农(diàn)倔强(juè)屏息敛声(pǐng) D.侏儒(rú)炽热(zhì)恹恹欲睡(yān)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游逛(guàng)箴言(jiǎn)恹恹(yān)秀颀(qí) B.气氛(fēn)俯瞰(kàn)鲜腴(yǔ)辟邪(bì) C.犀利(xī)彀弓(gòu)遒劲(jìn)涂墁(màn) D.罅隙(xià)瞥见(piē)黏土(nián)田畴(chóu)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匮乏/溃退嫉妒/深恶痛疾夷为平地/满目疮痍 B.琐屑/木屑摄取/蹑手蹑脚粗制滥造/衣衫褴褛 C.狼藉/慰藉屏幕/屏住呼吸闷声不吭/引吭高歌 D.踏实/踏访薄暮/薄利多销屏气敛声/湖光潋滟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眼花瞭乱殚精竭虑惟妙惟肖粗制滥造 B.油光可鉴杳无消息诚慌诚恐黯然失色 C.正襟威坐慷慨激昂交头接耳分道扬镳 D.无动于衷巧妙绝伦络绎不绝无暇一顾5.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狼藉冼涤兵壑 B.宛然濒临蔷薇 C.游逛调谢纤维 D.记栽深渊溺名信6.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拿到试卷,王立同学对着那几道数学题冥思苦想,终于妙手偶得,有了答案。 B.只见群山起伏,连绵不断,峰峦簇拥,怪石危立,宛若凝固的惊涛骇浪。 C.每一起案件的侦办过程都需要有不折不挠的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分析研判,最终才能将违法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D.伴着迎春花在风中欢笑着舞蹈,2022的春天悄然到来,希望便开始在每一个人心中潜滋暗长。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戒之曰必敬必戒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志 C.居天下之广居妾妇之道也 D.管夷吾举于士入则无法家拂士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2分)“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③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A.①②④⑤③ B.②①④③⑤ C.⑤④③①② D.②⑤④③①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双减”后,不少中小学的课后服务存在着服务形式单一、内容相对单调、难以促进学生高素质发展。 B.冬奥会的口号融入了“更团结”的理念,发扬和继承了奥林匹克不断超越自我、突破自我的竞技目标。 C.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D.我国的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国经济林面积保持在4000万公顷以上。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B.李清照的《渔家傲》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C.《饮酒》(其五)的作者陶渊明是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 D.《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李贺,有“诗鬼”之称。《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6分)11.默写(6分)(1)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志的诗句是:“,。(4)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带给诗人几多感慨。崔颢在《黄鹤楼》中,用“,。”抒发了岁月悠悠、世事苍茫之感;晏殊在《浣溪沙》中,用“,。”道出了花落燕来、春光不再的惆怅。三、名著阅读(共4分)12.《昆虫记》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如写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像这样具有慈母心肠的昆虫还有哪些?请再举出两例,并简单概括是如何体现的。(4分)四、现代文阅读(28分)1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6分)母亲的首饰盒①几个月前回老家,在堂屋客厅里又看见了那只雪白的小盒子。盒子被弟弟每天擦拭,纤尘不染,光洁明亮。②这是母亲的首饰盒。四寸见方,外表白色。我左看右看,它怎么都不像一个首饰盒。一是样式不像,首饰盒一般玲珑精致,它却既大又笨;二是颜色不像,首饰盒多色彩艳丽,它却只有朴素的白色。母亲的首饰也很简单,就是逢年过节才戴的一对普通手镯,还有平时戴在头上的一个塑料簪子。装首饰的盒子当然就算首饰盒了,母亲叫它首饰盒,父亲也叫它首饰盒,所以在我们家,它就是名副其实的首饰盒了。③这个首饰盒在母亲去世后由父亲收藏,我们几个作子女的,谁也没有去动它、打开它。父亲病危时,把我和妹妹、弟弟叫到跟前,指着这个首饰盒,声音微弱地说;“这是你们母亲留给我的遗物,你们看看吧。”我掀开盒盖,里面除了那对镯子和塑料簪子外,还有两小一大的三张纸条。我先打开两张小纸条,上面分别写着“10元”和“30斤”。我瞬间明白了,这是乡里先后两次救济我家的钱和粮食。我心里一阵激动:母亲是重情重义的人,平时人家给的好处,她从不忘记,而且总是要我们不忘报思。④我又打开那张大纸条,上面一笔一画,歪歪斜斜写着三行字:“传友,我要走了……后事不要公家九济,简单埋了。共产党对我们有恩,给我们太多了,以后能不要九济就不要九济。开忠长大,叫他去参军。”⑤“传友”是我父亲的名字。母亲没念过书,识字不多,将“救”字写成了“九”字。看到母亲的字,我突然心酸起来,她的遗嘱让我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事情,我止不住泪如雨下。⑥母亲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去世了,年仅36岁。她原来身体很好,当过支前模范,听人说,她在全村妇女中做的“支军鞋”最多。可后来父亲身体不好,家里的重活都压在了母亲身上,把身体给累垮了。乡政府看到我家确实围难,又考虑到母亲是支前模范,便先后救济了我家10元钱和30斤玉米。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为此,善良而要强的母亲一直过意不去,几次说,这钱和粮食不该要。没想到,母亲当时还记了账,并把纸条工工整整地折叠好,珍藏在了首饰盒里。⑦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常对几个孩子讲,新中国成立前我们村近百口人没有一寸土地,都是依靠租种地主的土地生活,所以得名“租地村”。自从共产党来了,穷人分得了土地,村民的生活才渐渐好起来。她要我们不能忘本,还特意嘱咐我长大后去参军,保家卫国,决不能再让老百姓吃二遍苦、受二茬罪。⑧母亲去世后,父亲一心抚养我们三个孩子,不管生活遇到多大困难,父亲都不愿意向国家伸手,怕添麻烦。我19岁那年,按照父亲要求、母亲遗愿,参加了解放军。参军第三年时,家中房子老到快要倒塌了,只能再建新房,可是盖房又缺钱。邻居对我父亲说,你是军属,找找政府,一定会帮忙解决困难的。可我父亲不愿意张这个口,最后是向亲友借钱,才把房子盖成了。后来又有一次,父亲因病住院一个多月,花了不少钱。一位好心的医生得知他是军属,对他说,像你这种情况,只要找到县里,或多或少都会得到接济。父亲听了,还是摇头。⑨过去村里很多人都说他倔,称他为“倔老头”;也有人说他傻,叫他“傻老头”。我也认为父亲是一个只要面子不顾家的人。直到看见了这几张纸条,我才知道,为什么父亲一直当宝贝一样珍藏着母亲的首饰盒,原来里面珍藏着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直到看到了母亲的遗嘱,我才突然明白,为什么父亲那样“倔”又那样“傻”……⑩那天,看完首饰盒里的纸条,我望着病床上的父亲,想起去世多年的母亲,禁不住泪水奔流……⑪从老家回来几个月了,我的眼前还时常浮现起那只雪白的首饰盒,光滑洁净,明亮澄澈。我想,它将会一直亮在我的心里。(作者:王开忠)(1)本文采用了插叙的手法,请按文中主要事件的发展顺序,根据提示把脉络补充完整。①→②母亲教育“我们”不要忘本,并嘱咐“我”长大去参军→③→④父亲盖房、生病都不向政府张口,大家都叫他“倔老头”→⑤(3分)(2)第⑦段提到“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请结合全文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3)文章是如何表现父亲遵守母亲的遗愿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4)文章结尾的“我想,它将会一直亮在我的心里”意蕴丰富,请结合本文的内容和主旨写出你的理解。(5分)14.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2分)“天宫”奇迹①在中国,几乎每个人都听过《西游记》中美猴王大闹天宫的故事。天宫,是中国人心目中最美妙的仙境。随着各类空间站的建立,总有一天,普通人上天宫的梦想也会成真。②我国“天宫”空间站是一座组合式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巡天”太空天文台、“神舟号”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等组成。空间站呈“T”字形,2段实验舱分别连接在核心舱的左右两端。“天舟”货运飞船、“神舟”载人飞船分别对接于核心舱前后两端。③“天宫”空间站的体积很大,直径达5米,重量在100吨左右,空间约110立方米,电力100千瓦。空间站可同时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生活和工作,在航天员乘组交替的数周或数月内,可同时支持6名航天员短期飞行。④“天和”核心舱是“天宫”空间站的主要舱段,全长16.6米,重达22吨,直径为4.2米,内部空间为50立方米。“天和”的舱外安装一大一小两架机械臂,其中大的机械手臂可以抓取25吨的物体,用于对接、安装、变轨和分离等操作。“天和”的前端是一段有6个接口的节点舱,其中有3个出舱口。这个节点舱可以同时充当航天员进出太空的主要的气闸舱。“问天”(实验舱Ⅰ)和“梦天”(实验舱Ⅱ)同为科学实验舱。“天舟”货运飞船的主要任务,是为空间站运送各种科学仪器、生活用品和清洁用水,以及运回生活废弃物等。“神舟”载人飞船承担运送航天员往返地球、作为“救生艇”应急返回等任务。⑤此外,“巡天”太空天文台是一架观测太空和宇宙的太空望远镜,将与“天宫”空间站共轨飞行。据说,它重约十几吨,在很多性能指标上都超过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其分辨率与“哈勃”望远镜相当,但视场则要大上200多倍。⑥“天宫”空间站的体量实在是太大了,各舱段必须分别发射,在太空中进行组装。首先发射的是“天和”核心舱,待核心舱入轨,完成平台测试及相关任务支持技术验证之后,再分别发射“问天”和“梦天”科学实验舱,与核心舱对接,组合建成“天宫”空间站。“天宫”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由“神舟”载人飞船负责运送航天员,“天舟”货运飞船负责运送货物和科学仪器等。⑦“天宫”空间站各舱段既是各自独立的,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太空组合体,完成各项任务。“天宫”空间站主要的科学任务是验证生命保障系统的关键技术,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试验、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太空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空间站上将开展太空科学研究和应用实验,如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航天医学、微重力科学、天文学和基础物理等领域的研究。⑧2021年上半年,我国将发射“天宫”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2023年前,“问天”和“梦天”科学实验舱也将相继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和组合飞行。“天宫”空间站的航天员将分组分批上天,每组通常为3~6人。每半年,将会轮换一批航天员执行驻守任务。⑨当全部建成后,“天宫”空间站可根据需求扩大舱段和规模。在核心舱的前端增建A、B、C3个舱段,组成小“T”字型。A舱段后端与核心舱前端对接。B、C舱段与A舱段前端的左右处对接。届时,“神舟”载人飞船将停泊在A舱段的正前端。根据需求,“天宫”空间站可以增配第2艘载人飞船,以备紧急返回时作为“救生艇”。第2艘载人飞船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端下方。这时,空间站驻留的航天员人数可提高到3~6名,“天宫”空间站的重量将达到180~200吨。⑩未来,“天宫”空间站还会发生怎样的奇迹呢?且让我们拭目以待。(选自《科学24小时》有删改)(1)“天宫”空间站主要有哪些科学任务?(4分)(2)第④段中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3)第⑤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4分)五、古诗文阅读(共12分)15.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问题。(8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C.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上自劳军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简述语段的论证思路。(4分)1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4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名句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2分)(2)对诗歌颔联的理解,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诗人落泪,二是花鸟落泪,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2分)六、作文(共50分)17.作家毕淑敏说:“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50分)你是否用心体会过幸福呢?请以“哦,我就在幸福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章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踌躇(chú)翘首(qiào)坦荡如砥(dǐ) B.溃退(kuì)要塞(sài)摩肩接踵(zhǒng) C.佃农(diàn)倔强(juè)屏息敛声(pǐng) D.侏儒(rú)炽热(zhì)恹恹欲睡(yān)【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解答】A.有误,“翘首”的“翘”应读作“qiáo”;B.正确;C.有误,“倔强”的“倔”应读作“jué”,“屏息敛声”的“屏”应读作“bǐng”;D.有误,“炽热”的“炽”应读作“chì”。故选:B。【点评】做好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2.(2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游逛(guàng)箴言(jiǎn)恹恹(yān)秀颀(qí) B.气氛(fēn)俯瞰(kàn)鲜腴(yǔ)辟邪(bì) C.犀利(xī)彀弓(gòu)遒劲(jìn)涂墁(màn) D.罅隙(xià)瞥见(piē)黏土(nián)田畴(chóu)【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解答】A.有误,“箴言”的“箴”应读作“zhēn”;B.有误,“鲜腴”的“腴”应读作“yú”;C.有误,“遒劲”的“劲”应读作“jìng”;D.正确。故选:D。【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3.(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匮乏/溃退嫉妒/深恶痛疾夷为平地/满目疮痍 B.琐屑/木屑摄取/蹑手蹑脚粗制滥造/衣衫褴褛 C.狼藉/慰藉屏幕/屏住呼吸闷声不吭/引吭高歌 D.踏实/踏访薄暮/薄利多销屏气敛声/湖光潋滟【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多音字,这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特别要注意形声字不读声旁的字,如“涸”不能读成“固”的读音。要做好这类题目,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一些特殊字的读法。【解答】A.相同,“匮乏”的“匮”和“溃退”的“溃”均读为“kuì”;“嫉妒”的“嫉”和“深恶痛疾”的“疾”均读为“jí”;“夷为平地”的“夷”和“满目疮痍”的“痍”均读为“yí”;B.有不同,“琐屑”的“屑”和“木屑”的“屑”均读为“xiè”;“摄取”的“摄”读为“shè”,“蹑手蹑脚”的“蹑”读为“niè”;“粗制滥造”的“滥”读为“làn”,“衣衫褴褛”的“褴”读为“lán”;C.有不同,“狼藉”的“藉”读为“jí”,“慰藉”的“藉”读为“jiè”;“屏幕”的“屏”读为“píng”,“屏住呼吸”的“屏”读为“bǐng”;“闷声不吭”的“吭”读为“kēng”,“引吭高歌”的“吭”读为“háng”;D.有不同,“踏实”的“踏”读为“tā”,“踏访”的“踏”读为“tà”;“薄暮”的“薄”和“薄利多销”的“薄”均读为“bó”;“屏气敛声”的“敛”读为“liǎn”,“湖光潋滟”的“潋”读为“liàn”。故选:A。【点评】要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字形相似,而读音不同的字。这样就一定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4.(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眼花瞭乱殚精竭虑惟妙惟肖粗制滥造 B.油光可鉴杳无消息诚慌诚恐黯然失色 C.正襟威坐慷慨激昂交头接耳分道扬镳 D.无动于衷巧妙绝伦络绎不绝无暇一顾【分析】本题考查常见易错字。常见易错字大多是形近字和同音异形字,学生需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注意积累整理,不断练习运用,切实打牢字词基础。【解答】A.有误,“眼花瞭乱”的“瞭”应改为“缭”;B.有误,“诚慌诚恐”的“慌”应改为“惶”;C.有误,“正襟威坐”的“威”应改为“危”;D.正确。故选:D。【点评】常见易错字区分方法:词义辨别法、例词区分法、字形比较法、口诀分辨法。5.(2分)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狼藉冼涤兵壑 B.宛然濒临蔷薇 C.游逛调谢纤维 D.记栽深渊溺名信【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字,有的是形近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有误,“兵壑”中的“兵”应为“丘”;B.正确;C.有误,“调谢”中的“调”应为“凋”;D.有误,“记栽”中的“栽”应为“载”,“溺名信”中的“溺”应为“匿”。故选:B。【点评】汉字辨析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1.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2.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3.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辨别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6.(2分)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拿到试卷,王立同学对着那几道数学题冥思苦想,终于妙手偶得,有了答案。 B.只见群山起伏,连绵不断,峰峦簇拥,怪石危立,宛若凝固的惊涛骇浪。 C.每一起案件的侦办过程都需要有不折不挠的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分析研判,最终才能将违法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D.伴着迎春花在风中欢笑着舞蹈,2022的春天悄然到来,希望便开始在每一个人心中潜滋暗长。【分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解答】A.有误,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不能用来形容突然找到解题思路。用错对象。BCD.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7.(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戒之曰必敬必戒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志 C.居天下之广居妾妇之道也 D.管夷吾举于士入则无法家拂士【分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往往有联系。梳理句意,判断词义和用法,然后作答即可。【解答】A.不同,“戒之曰”中的“戒”意思是“告诫”;“必敬必戒”中的“戒”意思是“警惕”。B.不同,“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中的“得”意思是能。“得志”中的“得”意思是“实现”。C.相同。D.不同,“管夷吾举于士”中的“士”意思是“狱官”;“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士”意思是“贤能的人”。故选:C。【点评】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要有比较扎实的文言文积累,掌握常用的文眼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根据“词不离句”的原则进行判断作答即可。8.(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③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A.①②④⑤③ B.②①④③⑤ C.⑤④③①② D.②⑤④③①【分析】解答排序题,不仅要求考生要具备一定的阅读领悟能力,更要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具体方法是紧紧抓住“序”字做文章,先确定中心句;然后再梳理各句之间的关系,如果有关键词的一定要抓关键词;最后逐句推敲,看整段是否符合一定的顺序。【解答】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注意本段话“浅阅读”存在的问题,综观各句即可知(2)句紧随文段开头句,引出“浅阅读”存在问题的话题,排除AC两项,再比较(1)(5)两句,显然(5)句是紧承(2)句“缺点和不足”说的,答案为D。故选:D。【点评】做本题时注意上下的过渡和衔接,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9.(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双减”后,不少中小学的课后服务存在着服务形式单一、内容相对单调、难以促进学生高素质发展。 B.冬奥会的口号融入了“更团结”的理念,发扬和继承了奥林匹克不断超越自我、突破自我的竞技目标。 C.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D.我国的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国经济林面积保持在4000万公顷以上。【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上“等问题”;B.有误,语序不当,应把“发扬”与“继承”调换位置,还要把“超越”与“突破”调换位置;C.有误,重复赘余,可去掉“近”或“余”;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病句辨析及修改类题目,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10.(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B.李清照的《渔家傲》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C.《饮酒》(其五)的作者陶渊明是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 D.《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李贺,有“诗鬼”之称。《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解答】A.有误,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BCD.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6分)11.(6分)默写(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志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4)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带给诗人几多感慨。崔颢在《黄鹤楼》中,用“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抒发了岁月悠悠、世事苍茫之感;晏殊在《浣溪沙》中,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道出了花落燕来、春光不再的惆怅。【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解答】答案:(1)沉鳞竞跃(重点字:竞)(2)天接云涛连晓雾(重点字:雾)(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重点字:携)(4)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重点字:燕)【点评】古诗文积累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重点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并注意重点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与书写。三、名著阅读(共4分)12.(4分)《昆虫记》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如写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像这样具有慈母心肠的昆虫还有哪些?请再举出两例,并简单概括是如何体现的。【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此题要熟悉名著的内容,并能以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如《昆虫记》中《狼蛛》一文中“这些小狼蛛都很乖,它们不乱动,也不会为了自己挤上去而把别人推开。它们只是静静地歇着。它们在干什么呢?它们是让母亲背着它们到处去逛。而它们的母亲,不管是在洞底沉思,还是爬出洞外去晒太阳,总是背着一大堆孩子一起跑,它从不会把这件沉重的外衣甩掉,直到好季节的降临”的内容体现了狼蛛保护孩子的慈母心肠。再如《黄蜂》一文中“喂养好可爱的、柔弱的小宝宝,可是需要相当的耐心与细致的。假如我们只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正在忙碌工作的黄蜂身上,我们就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在它的嗉囊里,充满了蜜汁。它停在一个小房间的前面,它的样子特别有意思,它把它小小的头慢慢地伸到洞口里面去,然后再用它的触须的尖儿去轻轻地碰一碰里面的一个小幼虫。那个小宝宝慢慢地清醒了过来,似乎看到了那个黄蜂递送进来的触须,于是向它微微地张开小嘴。它的样子,特别像一只刚刚初生不久,羽毛尚未丰满起来,乳臭未干的小鸟,正在向着刚刚辛辛苦苦为它觅食而归的妈妈伸出小嘴,急切地索要食品一般,不觉得让人感到一阵温馨”的内容,写黄蜂喂养幼虫的细节,也体现了慈母特点。可据此概括作答。【解答】答案:①狼蛛。母狼蛛将出生不久的幼虫背在自己背上,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放下,体现了慈母心肠。②黄蜂。黄蜂小心翼翼喂养幼虫,需要相当的耐心细致,场面十分温馨,让读者感到它的慈母心肠。【点评】解答名著综合题,要求注重日常的阅读积累,读经典名著,不能走马观花地读,要认真而细致,熟悉人物及故事情节,答题时能做到简要表述。四、现代文阅读(28分)13.(16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母亲的首饰盒①几个月前回老家,在堂屋客厅里又看见了那只雪白的小盒子。盒子被弟弟每天擦拭,纤尘不染,光洁明亮。②这是母亲的首饰盒。四寸见方,外表白色。我左看右看,它怎么都不像一个首饰盒。一是样式不像,首饰盒一般玲珑精致,它却既大又笨;二是颜色不像,首饰盒多色彩艳丽,它却只有朴素的白色。母亲的首饰也很简单,就是逢年过节才戴的一对普通手镯,还有平时戴在头上的一个塑料簪子。装首饰的盒子当然就算首饰盒了,母亲叫它首饰盒,父亲也叫它首饰盒,所以在我们家,它就是名副其实的首饰盒了。③这个首饰盒在母亲去世后由父亲收藏,我们几个作子女的,谁也没有去动它、打开它。父亲病危时,把我和妹妹、弟弟叫到跟前,指着这个首饰盒,声音微弱地说;“这是你们母亲留给我的遗物,你们看看吧。”我掀开盒盖,里面除了那对镯子和塑料簪子外,还有两小一大的三张纸条。我先打开两张小纸条,上面分别写着“10元”和“30斤”。我瞬间明白了,这是乡里先后两次救济我家的钱和粮食。我心里一阵激动:母亲是重情重义的人,平时人家给的好处,她从不忘记,而且总是要我们不忘报思。④我又打开那张大纸条,上面一笔一画,歪歪斜斜写着三行字:“传友,我要走了……后事不要公家九济,简单埋了。共产党对我们有恩,给我们太多了,以后能不要九济就不要九济。开忠长大,叫他去参军。”⑤“传友”是我父亲的名字。母亲没念过书,识字不多,将“救”字写成了“九”字。看到母亲的字,我突然心酸起来,她的遗嘱让我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事情,我止不住泪如雨下。⑥母亲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去世了,年仅36岁。她原来身体很好,当过支前模范,听人说,她在全村妇女中做的“支军鞋”最多。可后来父亲身体不好,家里的重活都压在了母亲身上,把身体给累垮了。乡政府看到我家确实围难,又考虑到母亲是支前模范,便先后救济了我家10元钱和30斤玉米。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为此,善良而要强的母亲一直过意不去,几次说,这钱和粮食不该要。没想到,母亲当时还记了账,并把纸条工工整整地折叠好,珍藏在了首饰盒里。⑦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常对几个孩子讲,新中国成立前我们村近百口人没有一寸土地,都是依靠租种地主的土地生活,所以得名“租地村”。自从共产党来了,穷人分得了土地,村民的生活才渐渐好起来。她要我们不能忘本,还特意嘱咐我长大后去参军,保家卫国,决不能再让老百姓吃二遍苦、受二茬罪。⑧母亲去世后,父亲一心抚养我们三个孩子,不管生活遇到多大困难,父亲都不愿意向国家伸手,怕添麻烦。我19岁那年,按照父亲要求、母亲遗愿,参加了解放军。参军第三年时,家中房子老到快要倒塌了,只能再建新房,可是盖房又缺钱。邻居对我父亲说,你是军属,找找政府,一定会帮忙解决困难的。可我父亲不愿意张这个口,最后是向亲友借钱,才把房子盖成了。后来又有一次,父亲因病住院一个多月,花了不少钱。一位好心的医生得知他是军属,对他说,像你这种情况,只要找到县里,或多或少都会得到接济。父亲听了,还是摇头。⑨过去村里很多人都说他倔,称他为“倔老头”;也有人说他傻,叫他“傻老头”。我也认为父亲是一个只要面子不顾家的人。直到看见了这几张纸条,我才知道,为什么父亲一直当宝贝一样珍藏着母亲的首饰盒,原来里面珍藏着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直到看到了母亲的遗嘱,我才突然明白,为什么父亲那样“倔”又那样“傻”……⑩那天,看完首饰盒里的纸条,我望着病床上的父亲,想起去世多年的母亲,禁不住泪水奔流……⑪从老家回来几个月了,我的眼前还时常浮现起那只雪白的首饰盒,光滑洁净,明亮澄澈。我想,它将会一直亮在我的心里。(作者:王开忠)(1)本文采用了插叙的手法,请按文中主要事件的发展顺序,根据提示把脉络补充完整。①母亲得到救济,把记账的纸条放在首饰盒里→②母亲教育“我们”不要忘本,并嘱咐“我”长大去参军→③母亲去世时,把首饰盒留给父亲→④父亲盖房、生病都不向政府张口,大家都叫他“倔老头”→⑤“我”看到首饰盒中的字条,恍然大悟(2)第⑦段提到“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请结合全文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3)文章是如何表现父亲遵守母亲的遗愿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文章结尾的“我想,它将会一直亮在我的心里”意蕴丰富,请结合本文的内容和主旨写出你的理解。【分析】本文记叙了母亲得到救济,把记账的纸条放在首饰盒里;母亲教育“我们”不要忘本,并嘱咐“我”长大去参军;母亲去世时,把首饰盒留给父亲;父亲盖房、生病都不向政府张口,大家都叫他“倔老头”;“我”看到首饰盒中的字条,恍然大悟。文中的母亲、父亲是中国广大普通劳动人民的优秀代表,作者用“一直亮在我的心里”表达了对这一群体的赞美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注意是按“主要事件的发展顺序”来填。①空:结合“乡政府看到我家确实围难,又考虑到母亲是支前模范,便先后救济了我家10元钱30……没想到,母亲当时还记了账,并把纸条工工整整地折叠好,珍藏在了首饰盒里”可概括出,母亲得到救济,把记账的纸条放在首饰盒里;③空:结合“母亲去世后,父亲一心抚养我们三个孩子,不管生活遇到多大困难,父亲都不愿意向国家伸手,怕添麻烦”“直到看见了这几张纸条,我才知道,为什么父亲一直当宝贝一样珍藏着母亲的首饰盒,原来里面珍藏着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可概括出,母亲去世后,把首饰盒留给父亲,父亲精心珍藏;⑤空:结合“直到看见了这几张纸条,我才知道,为什么父亲一直当宝贝一样珍藏着母亲的首饰盒,原来里面珍藏着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可概括出,“我”看到首饰盒中的字条,恍然大悟。(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结合“我心里一阵激动:母亲是重情重义的人,平时人家给的好处,她从不忘记,而且总是要我们不忘报恩”“没想到,母亲当时还记了账,并把纸条工工整整地折叠好,珍藏在了首饰盒里”可以看出,母亲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结合“她原来身体很好,过支前模范,听人说,她在全村妇女中做的支军鞋最多。可后来父亲身体不好,家里的重活都压在了母亲身上,把身体给累垮了”可概括出,母亲积极能干。(3)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结合“母亲去世后,父亲一心抚养我们三个孩子,不管生活遇到多大困难,父亲都不愿意向国家伸手,怕添麻烦……对我父亲说,你是军属,找找政府,一定会帮忙解决困难的。可我父亲不愿意张这个口,最后是向亲友借钱,才把房子盖成了。后来又有一次,父亲因病住院一个多月,花了不少钱。一位好心的医生得知他是军属,对他说,像你这种情况,只要找到县里,或多或少都会得到接济。父亲听了,还是摇头”可以看出,这是正面描写,直接表现父亲遵守母亲的遗愿;从“过去村里很多人都说他倔,称他为“倔老头’;也有人说他傻,叫他‘傻老头'。我也认为父亲是一个只要面子不顾家的……直到看到了母亲的遗嘱,我才突然明白,为什么父亲那样倔又那样傻”可以看出,这是对父亲的侧面描写,通过写别人的反应来表现父亲遵守母亲的遗愿;“母亲去世后,父亲一心抚养我们三个孩子,不管生活遇到多大困难,父亲都不愿意向国家伸手……父亲听了,还是摇头”中,运用“可”“还是”等关联词语,突出强调父亲的做法,表现他遵守母亲的遗愿。(4)本题考查主旨理解。结合“几个月前回老家,在堂屋客厅里又看见了那只雪白的小盒子。盒子被弟弟每天擦拭,纤尘不染,光洁明亮”可以看出,母亲的首饰盒一尘不染、光洁明亮;结合“直到看见了这几张纸条,我才知道,为什么父亲一直当宝贝一样珍藏着母亲的首饰盒,原来里面珍藏着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直到看到了母亲的遗嘱,我才突然明白,为什么父亲那样‘倔’又那样‘傻’”,可以看出,首饰盒代表着父亲和母亲知恩图报、善良厚道的精神品质;结合“我望着病床上的父亲,想起去世多年的母亲,禁不住泪水解奔流……“可以看出,“我”感动于父亲母亲的精神品质,他们是普通劳动者的代表,“我”内心对他们充满了崇敬与赞美。答案:(1)①母亲得到救济,把记账的纸条放在首饰盒里;③母亲去世时,把首饰盒留给父亲;⑤“我”看到首饰盒中的字条,恍然大悟。(2)①知恩图报:在受到政府救济后,母亲一直心怀感恩,把记账的纸条珍藏在首饰盒里,还教育子女不能忘本。②积极能干:母亲当过支前模范,是全村做支军鞋最多的。父亲身体不好后,母亲挑起了家里所有的重活。(3)①正面描写。因为母亲遗嘱中说以后能不要救济就不要救济,所以父亲盖房、看病缺钱,始终不去找政府帮忙,而是向亲友借钱,摇头拒绝医生的建议。②侧面描写。村里人误解父亲,称他为“倔老头“傻老头”,侧面衬托了父亲的愍厚和善良,以及对母亲遗嘱的遵守。“都”“可”“还是”等词语的运用,突出了父亲即使在家境困难的时候,也坚持遵守母亲遗嘱。(4)示例:母亲的首饰盒一尘不染光洁明亮,它所代表的母亲知恩图报、善良厚道的精神品质让“我”铭记在心。母亲、父亲是中国广大普通劳动人民的优秀代表,作者用“一直亮在我的心里”表达了对这一群体的赞美之情。【点评】解答梳理情节类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线索;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找到相关语段,结合关键语句,筛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14.(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天宫”奇迹①在中国,几乎每个人都听过《西游记》中美猴王大闹天宫的故事。天宫,是中国人心目中最美妙的仙境。随着各类空间站的建立,总有一天,普通人上天宫的梦想也会成真。②我国“天宫”空间站是一座组合式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巡天”太空天文台、“神舟号”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等组成。空间站呈“T”字形,2段实验舱分别连接在核心舱的左右两端。“天舟”货运飞船、“神舟”载人飞船分别对接于核心舱前后两端。③“天宫”空间站的体积很大,直径达5米,重量在100吨左右,空间约110立方米,电力100千瓦。空间站可同时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生活和工作,在航天员乘组交替的数周或数月内,可同时支持6名航天员短期飞行。④“天和”核心舱是“天宫”空间站的主要舱段,全长16.6米,重达22吨,直径为4.2米,内部空间为50立方米。“天和”的舱外安装一大一小两架机械臂,其中大的机械手臂可以抓取25吨的物体,用于对接、安装、变轨和分离等操作。“天和”的前端是一段有6个接口的节点舱,其中有3个出舱口。这个节点舱可以同时充当航天员进出太空的主要的气闸舱。“问天”(实验舱Ⅰ)和“梦天”(实验舱Ⅱ)同为科学实验舱。“天舟”货运飞船的主要任务,是为空间站运送各种科学仪器、生活用品和清洁用水,以及运回生活废弃物等。“神舟”载人飞船承担运送航天员往返地球、作为“救生艇”应急返回等任务。⑤此外,“巡天”太空天文台是一架观测太空和宇宙的太空望远镜,将与“天宫”空间站共轨飞行。据说,它重约十几吨,在很多性能指标上都超过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其分辨率与“哈勃”望远镜相当,但视场则要大上200多倍。⑥“天宫”空间站的体量实在是太大了,各舱段必须分别发射,在太空中进行组装。首先发射的是“天和”核心舱,待核心舱入轨,完成平台测试及相关任务支持技术验证之后,再分别发射“问天”和“梦天”科学实验舱,与核心舱对接,组合建成“天宫”空间站。“天宫”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由“神舟”载人飞船负责运送航天员,“天舟”货运飞船负责运送货物和科学仪器等。⑦“天宫”空间站各舱段既是各自独立的,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太空组合体,完成各项任务。“天宫”空间站主要的科学任务是验证生命保障系统的关键技术,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试验、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太空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空间站上将开展太空科学研究和应用实验,如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航天医学、微重力科学、天文学和基础物理等领域的研究。⑧2021年上半年,我国将发射“天宫”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2023年前,“问天”和“梦天”科学实验舱也将相继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和组合飞行。“天宫”空间站的航天员将分组分批上天,每组通常为3~6人。每半年,将会轮换一批航天员执行驻守任务。⑨当全部建成后,“天宫”空间站可根据需求扩大舱段和规模。在核心舱的前端增建A、B、C3个舱段,组成小“T”字型。A舱段后端与核心舱前端对接。B、C舱段与A舱段前端的左右处对接。届时,“神舟”载人飞船将停泊在A舱段的正前端。根据需求,“天宫”空间站可以增配第2艘载人飞船,以备紧急返回时作为“救生艇”。第2艘载人飞船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端下方。这时,空间站驻留的航天员人数可提高到3~6名,“天宫”空间站的重量将达到180~200吨。⑩未来,“天宫”空间站还会发生怎样的奇迹呢?且让我们拭目以待。(选自《科学24小时》有删改)(1)“天宫”空间站主要有哪些科学任务?(2)第④段中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3)第⑤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分析】本文介绍了“天宫”空间站的构成、大小,空间站具有验证生命保障系统的关键技术、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试验、货运飞船在轨试验、开展部分太空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开展太空科学研究和应用实验等任务。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解答】(1)本题考查梳理和概括文章内容。结合第⑦段“‘天宫’空间站主要的科学任务是验证生命保障系统的关键技术,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试验、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太空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空间站上将开展太空科学研究和应用实验,如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航天医学、微重力科学、天文学和基础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可直接提取答案。(2)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本句中的“主要”意思是指事物中关系最大、起决定作用的部分,起限制作用,句意是“‘天和’核心舱是‘天宫’空间站的主体部分”,如果删去,不能突出“天和”核心舱在“天宫”空间站的主体地位。不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第⑤段中的划线句,“在很多性能指标上都超过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其分辨率与‘哈勃’望远镜相当,但视场则要大上200多倍”,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约十几吨”“200多倍”,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结合“在很多性能指标上都超过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可知,说明了“巡天”太空天文台的性能指标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答案:(1)①验证生命保障系统的关键技术;②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试验、货运飞船在轨试验;③开展部分太空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④开展太空科学研究和应用实验。(2)不能。“主要”说明“天和”核心舱是“天宫”空间站的主体部分,突出了其在空间站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如果删去,不能突出“天和”核心舱在“天宫”空间站的主体地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3)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举具体数据,将“巡天”太空天文台与“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对比,说明了“巡天”太空天文台的性能指标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点评】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③作比较:把xx和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⑤打比方:就是运用比喻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⑥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⑦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⑧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五、古诗文阅读(共12分)15.(8分)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问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C.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上自劳军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简述语段的论证思路。【分析】参考译文: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高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祸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任用/表现;B.扰乱/同“弼”,辅佐;C.使……劳累/慰劳;D.这。故选:D。(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句中重点词语有:曾益,增加;其,他。句意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第一段举了六个事例,证明了“一个人要经历磨难才能有所作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句,从正面展开论述,论述了忧患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从反面论述了享受、安乐对一个国家的危害。据此作答,意对即可。答案:(1)D(2)(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3)文段首先举了六个事例,证明了“一个人要经历磨难才能有所作为”,第二段先从正面论述了忧患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后从反面论述了享受、安乐对一个国家的危害。【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16.(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名句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2)对诗歌颔联的理解,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诗人落泪,二是花鸟落泪,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分析】《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