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必修下册5《雷雨(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雷雨(节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简要复述剧情。
2.品味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
3.把握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
4.认识剧中人物的命运,了解人物性格是怎样在矛盾冲突中发展、变化并得到展现的。
5.开展研究性学习:周朴园的“念旧",是真情的流露,还是虚情的表现。
二、教学设想
1.实施“探究—发现”式教学,运用目标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点拨法等策略,引导学生深究并发现戏剧冲突,并尝试用不同的鉴赏方法去赏析戏剧。
2.结合教学内容,围绕“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念旧’到底是真情的流露,还是虚情的表现"展开讨论,并运用某些艺术名言,拓宽学生视野,提高艺术鉴赏力。
3.学生通过“阅读、朗读、分析、讨论、归纳”五环节,复述情节,概括人物性格,并体味戏剧台词的丰富内涵,了解它们的言外之意。
4.通过学习,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欣赏戏剧文学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
三、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人物性格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语言。
难点:如何客观地评述周朴园与鲁侍萍的阶级对立和情感的矛盾冲突。
解决方法:
1.介绍作者写作《雷雨》时的思想基础;
2.介绍后人对此段内容的各种不同的分析评价;
3.强化朗读,要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去品味鉴赏。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根深蒂固的封建大家庭,在一场“雷雨"到来之后,就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崩溃了,这是为什么呢?
(导语设置悬念,力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复述情节,把握剧情
l.以鲁侍萍为主体,按顺叙的方式来复述剧情,要求突出30年前的遭遇;
2.以周朴园为主体,按插叙的方式来复述剧情,要求能够揭露他的罪恶。
复述的要求:概括、完整、准确。
安排这一步骤的意图:
1.转换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情节;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为下文的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根据赏读剧本常用的四种方法——
1.从分析情节安排入手,把握剧本形式;
2.从辨析戏剧台词入手,透视形象本质;
3.从分析戏剧冲突入手,揭示剧本主题;
4.从体会舞台说明入手,再现演出情景。
把全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各组运用其中一种方法去探究本剧剧情,开展研究性学习。
探究活动一(甲组)从分析情节安排入手,把握剧本形式。
1.浏览课文,归纳情节结构:
(内容)—(写作角度)—(构思方法)—(侧重点)
相认—家庭角度—回顾法—揭露周的丑恶行径
相遇—社会角度—穿插法—揭露周的罪恶发家史
教师总结:
父子相见,却是仇人,血的控诉,让人不忍卒听;
母子相见,却无法相认,还不得不喊出“这真是一群强盗”。
2.概括周朴园的性格特点:
(1)自私、虚伪、冷酷;
(2)残忍、阴险;
(3)怀旧、忏悔。
教师点拨:
1.“周朴园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曹禺语)
2.“我的家庭是我认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
3.被所谓严父风度、贵人特征包裹着的,是一个伪善者的灵魂。
总结情节结构安排的特点:
1.在有限的时间、空间中,戏剧情节紧凑集中,有无比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时间跨度30年,涉及8个人物,两代人的恩恩怨怨,集中在周公馆和鲁家两个场景,在一个夏天的中午爆发。
2.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如:30年后鲁侍萍遇到周朴园是偶然性的,但30年前的分开却是必然性的;鲁大海来到周朴园的矿上打工是偶然性的,但他们的斗争却是必然性的。
探究活动二(乙组)从辨析戏剧台词入手,透视形象本质。
1.让3个学生分角色朗读台词,体味个性化的语言。
教师点拨:剧本是由人物“代言",剧作家是通过台词来展开故事、塑造人物、揭示主题、表达对生活的看法的。要真正读懂剧本,就要深刻体味、咀嚼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明确:
(1)周朴园与鲁侍萍在客厅邂逅,周朴园的问话语气生硬,俨然一个封建家长的口吻。而鲁侍萍出于二人的特殊关系,回答得不卑不亢。
(2)周朴园探询往事,以为鲁侍萍已死,对己无碍,所以说话语气平静,还略露感伤。鲁侍萍存心试探,说话藏头露尾,却又隐含锋芒。
2.朗读P122、P123、P127几处语句,揣摩潜台词。
教师点拨:体味戏剧语言,还要充分挖掘人物语言的潜台词,将它们包含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揭示出来,更好地把握人物行动的内在根据。潜台词就是台词之外包含的大量信息或言外之意。
明确:潜台词的容量大大超过了有声语言,挖掘潜台词,可以认识人物,揭示主题。
3.概括鲁侍萍的性格特点。
30年前:(推断)知书达礼、聪明伶俐、年轻貌美、贤惠体贴。
30年后:(语言)“不公平的命”“报应"“这真是一群强盗”。
(行动)撕支票。
总结:刚强中稍现软弱,清醒中略带依恋。
探究活动三(丙组)从分析戏剧冲突入手,揭示剧本主题(美丑、善恶的矛盾冲突)。
教师点拨:戏剧冲突是剧本的灵魂,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1.讨论:剧本中写了哪些冲突,哪些冲突是主要的。
2.明确:
(1)阶级关系上:有主仆、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冲突。
(2)血缘关系上:有父子、母子、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
(3)家庭关系上:是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
(4)两性关系上:有许多纠葛。
教师点拨:
(1)作者写《雷雨》,是为了反封建,“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
(2)剧作主题:“从性爱血缘关系角度写了一出悲剧,客观上反映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某些侧面,充满不义和邪恶的旧家庭正是整个旧社会制度的缩影。”(《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
探究活动四(丁组)从体会舞台说明入手,再现演出情景。
教师点拨:舞台说明是剧本中刻画人物、揭示主题的辅助手段,但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细致深刻地展示人物性格等方面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赏读剧本时,不可忽视对舞台说明的研究分析。
1.找出P118、P119、P127的舞台说明,进行分析。
2.学生总结、归纳,教师点拨指正。
明确:
(1)P118:
a.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午饭后);
b.渲染出沉闷、压抑的舞台氛围,预示着悲剧即将发生;
c.为下文写雷雨之夜埋下伏笔,为写故事的高潮做铺垫。
(2)P119:
a.暗示鲁侍萍曾在这里生活过,有过关窗的习惯;
b.“慢慢地",说明鲁侍萍内心的痛苦和矛盾;
c.“关窗”这个细节,使周朴园对鲁侍萍感到“奇怪",勾起了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回忆,推动了故事的发展,是走向全剧高潮的基础。
(3)P127:
体现出了鲁侍萍心里由矛盾到痛楚到愤怒的复杂变化过程。
第二课时
(一)测评导入
根据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心情和神态选择填空:
周朴园:()你来干什么?(A.忽然严厉地B.冷冷地)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A.愤怒B.悲愤)
周朴园:()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A.冷冷地B.忽然严厉地)
鲁侍萍:()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A.悲愤B.怨愤)
安排这一步骤的意图有三:
1.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达到温故知新;
2.把握人物情感,触及人物内心世界;
3.为下文的探究活动打基础。
(二)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探究活动五周朴园的“念旧”,是真情的流露,还是虚情的表现?
教师指导:把全班学生分成正、反两方,甲、乙两组为反方,即“念旧"是真情的流露;丙、丁两组为正方,即“念旧”是虚情的表现。无论是立论、驳论,都要求做到有理有据。
正方:怀念侍萍可以起到教育子女、维护家庭的作用。他的两次婚姻都不如意,他也花天酒地地放荡过,但从来也没有尝到过什么是幸福。回想起来,还是和侍萍相处的日子,在他罪恶生涯中多少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他对鲁侍萍的思念,便成了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这既可以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显示他的多情、高贵。
教师点拨:“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在《雷雨》这部剧作中,周朴园与两个女人的感情,是被曹禺纳入“五四”时代婚姻爱情问题的总体范畴来研究的,并非在揭露周朴园的荒淫。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里,彻底反封建、揭露礼教吃人本质的斗士(鲁迅)都未逃脱母亲赠送礼物式的包办婚姻的厄运,我们又怎么能要求处于封建营垒的周朴园与那个旧的营垒决裂呢?
总结归纳:有初恋难忘说、年轻貌美说、老年忏悔说、内心空虚说、婚姻失败说、良心发现说、内心平衡说等观点。
反方:
1.从周萍和大海的出生,从鲁侍萍给他们衬衣上绣梅花和“萍"的细节,可以窥见当年他们两情相悦的程度。
2.鲁侍萍向周朴园诉说不幸遭遇时用“你们”“你们老太太",而不用“你”,其实潜在暗示了造成周朴园客观上遗弃鲁侍萍的责任,主要应归于他那维护封建规范秩序的母亲。不过,就周朴园主观方面而言,他的怯懦里本身就含有与封建营垒及其生活方式难以割舍的精神因子,所以在他面临选择之际,悲剧就已经伴随而来,因为如果他打算站在这一面,就无法不舍掉另一面,而这一面正带着许多迷人的诱惑力量。基于此,他后来对鲁侍萍产生内疚、怀念、忏悔之情是极其自然和顺乎逻辑的。
3.“周基本上不是一个胡闹的人",鲁侍萍知书达礼、聪明伶俐、年轻漂亮、贤惠体贴,周朴园不是诱奸她,而是对她产生了真正的爱情。一个人对初恋总是难忘的,何况鲁侍萍还为他生过两个孩子,最后又因为被遗弃而投河自尽。特别是他以后的婚姻并不美满,这就更加深了他对鲁侍萍的怀念。
(三)课外延伸
探究活动六谁是《雷雨》中最具悲剧性的人物?
什么是“俄狄浦斯情结”(恋母弑父)?
(四)板书设计
《雷雨》
(内容)—(写作角度)—(构思方法)—(侧重点)
相认家庭角度回顾法揭露周的丑恶行径
自私、虚伪、冷酷忏悔、怀旧
刚强(软弱)
相遇社会角度穿插法揭露罪恶发家史
残忍、阴险
清醒(依恋)
五、教学反思
1.学生课前必须熟悉剧本内容,把握剧情,尤其是不能受舞台剧和电影影响,要研读原著。
2.语文研究性学习重过程、重参与、重方法、重体验,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转变学习观念,要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动脑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这篇文章本身很能打动人,抓住了分角色朗读就抓住了成功的一半,教师、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能为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