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国号大明。

2.制度变化(1)宰相制的废除:为加强皇权,废除宰相制度。

(2)内阁制的建立设立时,选拔文官到文渊阁值班性质与职责下列属于内阁性质与职权的分别是①秘书机构②决策机构③票拟权④批红权⑤监察权

影响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3)宦官专权①原因: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②表现: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1.郑和下西洋过程15世纪前期,郑和率领船队先后七次远航海外,最远到达

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影响①积极性: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②消极性:给明朝带来较大的,未能持续

2.沿海危机(1)东南沿海的“倭患”①原因:明朝前期,朝廷严禁海外贸易,走私活动猖獗,倭寇盛行。②结果:明廷派等人平倭,连续重创倭寇。朝廷遂放松了对的限制。

(2)欧洲殖民扩张与争夺①16世纪中期,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

②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③明朝末年,西班牙被击败,退出台湾。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1.边疆治理区域措施蒙古①防御:为防御蒙古人南下,重修长城②战争:瓦剌包围北京,俘虏

③议和:1571年,鞑靼首领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册封,双方基本维持和平局面

西藏封授给当地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设立等机构管理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东北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并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2.清朝建立:(正确连线)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16、17世纪之交 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1636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明朝灭亡;清军入关1644年 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题组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明代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这一权力称为 ()A.“下旨” B.“封驳”C.“批红” D.“票拟”2.按旧例,明代内阁除密奏君主的文书外,“凡有行移各衙门,皆用翰林院印”。这说明明代内阁 ()A.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 B.阁臣权力有限C.提升了政府办事效率 D.深受皇权控制3.朱元璋规定,自洪武二十七年十二月起,内臣(宦官)需要凭如图所示的铜符方可出皇城。这一举措体现的本质是 ()A.创新地方管理模式B.制约内阁首辅权力C.加强封建君主专制D.增加军机大臣职权题组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4.“(他)把明朝的铁锚抛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他”的事迹是 ()A.出使西域 B.西游天竺C.东渡日本 D.七下西洋5.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某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一组图片,他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应是 ()A.抵抗侵略 B.祖国统一C.民族团结 D.中外交往6.“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抗倭名将的著名诗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位抗倭名将是 ()A.岳飞 B.戚继光C.郑和 D.王安石7.“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三百年”前,致使澳门被强占而离开“母亲”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C.葡萄牙 D.西班牙题组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8.“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材料所指的防御对象是 ()A.匈奴 B.倭寇C.蒙古 D.女真族9.明朝皇帝崇祯命后宫嫔妃自杀,哀叹女儿“汝何故生于帝王家!”并亲手将其砍杀,然后在煤山自缢。出现这一幕的背景是 ()A.努尔哈赤称汗建立大金政权B.皇太极称帝并改国号为大清C.清军歼灭南明残余势力D.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一、选择题1.明太祖认为:“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为此,明太祖 ()A.废除宰相制度 B.设置内阁C.设立中朝 D.重用宦官2.明朝时期,就职权和地位而言,阁臣最终成为一、二品大员,位居六部之上,地位尊崇;内阁能够“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这说明内阁 ()A.能够左右皇帝的决策B.成为国家正式机构C.已参与处理国家机务D.能够直接统领六部3.唐代宦官是天子家族中有影响力的一员。但到了明代,宦官在得到天子恩宠时拥有权力,恩宠衰退时势力亦随之全失。这一变化说明了 ()A.宦官冲击着官僚政治B.三省六部制权力的衰弱C.明代中央集权的加强D.明代君主专制的强化4.明朝中后期,在实行内阁票拟制度后,皇帝为了限制内阁权力,逐渐加大司礼监的权威。后司礼监权力日益膨胀,并形成宦官专权的现象。权宦魏忠贤就是天启年间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他遍植私党于朝廷,又欲尽诛异己者,东林党人,惨遭浩劫。据此可以推知,明朝中后期 ()A.皇权渐趋衰弱B.中枢决策制度发生异化C.中央集权加强D.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5.“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朝贡贸易的弊端B.外贸无利可图C.倭寇日益猖獗D.“海禁”政策的恶果6.阅读下表,该表史实可以证明明朝 ()1514年葡萄牙海盗商船直接侵占“屯门海澳”(今香港新界)1521年屯门葡人被明军驱逐,此后,所有朝贡国一概被禁止来广州通贡1543年葡人和一些中国海商在闽、浙沿海到处骚扰,明将统兵前往剿捕,反遭败绩A.实行海禁有一定合理性B.海禁政策阻止了殖民扩张C.海禁政策是外患的根源D.海禁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7.明朝后期,北方出现了“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的局面。其原因是 ()A.明朝国力强盛,蒙古骑兵不敢进犯B.鞑靼和瓦剌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C.长城的修缮阻止了蒙古骑兵的南下D.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恢复封贡互市8.明永乐年间正式设立奴儿干都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A.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C.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辖9.“同年二月,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十八日,农民军进占外城,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开进北京城。”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上(明成祖朱棣)念机务(机要事务)殷重,欲广聪明,措(治理)天下于理也,乃开内阁于东角门,简诸臣为耳目。复每日百官奏事退,内阁臣造膝前(到皇帝面前)密勿谟画(认真谋划),率漏下数十刻(工作到很晚)。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共同商讨处理)。——《明政统宗》(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成祖设置内阁的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内阁的性质,并简要分析这一举措对以后政治制度产生的深远影响。11.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卜宪群《中国通史》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自选角度,评述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要求:表述成文,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必备知识·落实一、1.应天府2.(1)明太祖(2)明成祖①③(3)②司礼监二、1.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资金、装备、技术财政负担2.(1)②戚继光私人海外贸易(2)①葡萄牙人③荷兰三、1.明英宗俺答汗行都指挥使司奴儿干都司2.知能素养·进阶【基础巩固组】1.D明代大学士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故选D。2.A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没有自己的印章,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故选A。3.C材料中内臣(宦官)需要凭铜符方可出皇城表明加强了对宦官的管理和监督,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体现,故C正确。4.D根据材料“(他)把明朝的铁锚抛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05年朱棣怀着对普天之下“共享太平之福”的政治理想,派遣郑和下西洋,D正确。5.D根据图片中的张骞、鉴真、玄奘和郑和四人事迹,结合所学可知,张骞通西域开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鉴真东渡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玄奘西行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好来往。这四幅图片最恰当的主题是中外交往,D正确。6.B本题抓住关键词“抗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倭将领,B正确。7.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一直到1999年12月20日,我国正式从葡萄牙手中收回澳门主权,C符合题意。8.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修筑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的长城,为的是防御蒙古人南扰,C正确。9.D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故D正确。【素养提升组】1.A明太祖认为丞相多有小人,易专权乱政,为此,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故选A。2.C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内阁向皇帝提供咨询、出谋划策,具有票拟权,已经参与处理国家机务,故C正确;A错误,明朝内阁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皇帝的决策,但不能左右皇帝决策;明朝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不能直接统领六部,故B、D错误。3.D明朝时期,皇帝的恩宠决定宦官权力的大小,说明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故选D;宦官不是正式的官员,无法体现宦官对官僚政治的冲击,排除A;明代没有实施三省六部制,排除B;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4.B材料“宦官专权的现象”体现的是中枢决策制度异化,B正确;宦官专权反映了皇权的加强,排除A;材料未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C;明太祖朱元璋时已经废除宰相,排除D。5.D“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说明海外贸易是沿海居民的生活来源,而明朝海禁断了沿海人民的生计,因此倭寇成患是“海禁”政策造成的恶果,故选D;题干没有涉及朝贡贸易,排除A;从“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可以看出B错误;C是题干材料所述现象的表现而不是原因,排除。6.A由材料“葡萄牙海盗商船直接侵占”“屯门葡人被明军驱逐”和“葡人和一些中国海商在闽、浙沿海到处骚扰”说明明朝葡萄牙人有侵占我国领土、骚扰我国边境的意图,为了维护统治,明朝实行海禁,故选A;海禁政策是一种被动的对外防范,不能真正阻止列强殖民扩张,排除B;C颠倒了海禁政策与西方殖民扩张的关系,排除;海禁政策是严格限制而非禁止海外贸易,排除D。7.D材料反映了明后期北部边境的和平安定局面,其原因是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恢复封贡互市,故D正确;A与明后期的史实不符,B属于明前期,长城的修缮并未达到阻止蒙古骑兵南下的目的,排除A、B、C。8.B奴儿干都司是地方军政机构,设立于东北边境,它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东北边疆的管理,B正确;奴儿干都司不是地方监察机构,排除A;奴儿干都司是中央在地方设置的机构,没有改变中央行政体制,排除C;奴儿干都司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排除D。9.D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此内容反映的事件是李自成起义。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民不聊生,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农民政权,接着攻入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故D符合题意;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黄巢起义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10.【解析】第(1)题,据材料“念机务(机要事务)殷重,欲广聪明,措(治理)天下于理也”可得废除宰相制度后,皇帝直接统领六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通过内阁帮助皇帝分担工作,为皇帝建言献策,以便皇帝能更好地治国理政。第(2)题第一问,据所学内阁的性质可得无实权的秘书机构。第二问,据所学可得宰相制度的废除,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答案:(1)原因:废除宰相制度后,皇帝直接统领六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通过内阁帮助皇帝分担工作,为皇帝建言献策,以便皇帝能更好地治国理政。(2)性质:无实权的秘书机构(顾问机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