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卷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卷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卷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卷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许镇镇中心初中2013-2014第一学期八年级

第三单元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其中卷面5分)

第一题第二题作文与卷面得分

(一)(二)(三)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0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①.《陋室铭》中描写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②.《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

以启示的两句话是,。

③.挥手自兹去,。

④.松间沙路净无泥,o

(2)默写诗人陆游的爱国诗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6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蓍。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

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藜玩焉。

①.加点字注音。(2分)

①.蕃()②.亵()

②.找出两个错别字。(2分)

①.错字改为②,错字改为

③.解释词语。(2分)

①.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蔓不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4分)

①.名著《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的妻子是,死于难产。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O

③.《朝花夕拾》中,作者批判了封建社会的愚孝的两个典型故事是《二十

四孝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和“

4.仿写两个句子。(4分)

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海洋;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

——条专艮河;,;

,。

5.阅读下面新闻稿,并回答问题。(6分)

北京大学投资I.4亿元的教学楼,刚刚抱回“鲁班奖”,就被发现是豆腐渣

工程一一墙体开裂并漏水,实验室的气体经常“香飘满楼二

“鲁班奖”出这样的尴尬事不是第一回了。1990年,中国体育博物馆就荣

膺“特别奖”,设计年限100年,但仅仅I5年过后,就于最近爆出丑闻一一因为

漏水等问题而终止使用。

鲁班奖是中国建筑行业的最高奖项,现在连建筑物基本的遮风挡雨都保证不

了,真是建筑行业极大的嘲讽。

有人总结这两项工程的共同点,都是“献礼工程”。前者献给亚运会,后者

献给北大校庆。因为献礼,也为了评奖,两项工程注重外表的华丽和与众不同。

而且,为了赶工期,很多环节“节俭”掉了。

①、给这则新闻拟个标题。(2分)

②、这则新闻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2分)

③、结尾划线句是病句,修改为(2分)

二、阅读(4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4分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

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

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

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

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

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

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

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

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

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

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

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

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

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

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⑦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⑧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

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6.第①段中“呆望”一词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此段属于什么描写?在全文中起什

么作用?(4分)

7.第②段“……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小船又飘回来……”体现船

行的什么特点?(2分)

8.文中对主人公“老头子”的外貌描写顺序是什么?主要抓住哪个特点来刻画

的?(2分)

9.“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怎样理解这句话,

用自己的话概括;同时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4分)

10.“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中加点词能否去掉;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

[二]红橘甜了(16分)

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己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父亲说,这场大雪过后,

红橘更甜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说这话时,那声音挺富激情的。父亲的意思,

要我快些回去,尝尝今年橘子的味道。

父亲精心侍弄的那些红橘树.,是十多年前我从外地弄回去的。那一年我刚参

加工作,为了表示孝心,我特地买了十几株红橘苗,回家同父亲一起栽下。从

此,父亲便精心侍弄那些树苗,似亲儿女般。浇水、施肥、修枝、杀虫,那严肃

劲,不亚于教育我们。那些果树也很通人性,几年后便出落得挺拔而多姿。我记

得第一年花开时节,父亲在电话里像孩子见到第一场雪那般激动,父亲说,白花

花的满树枝啊,香气跑了好几里呢!当乡亲们夸奖橘花的香气时,父亲又像孩子

受了老师表扬那般露出羞涩的神色,说,这树是我儿子从县城弄回来的优良品种

呢!就这样,父亲怀着兴奋和渴盼的心情,等待着橘子的成熟。那几个月,我们

隔几天总接到父亲的电话。橘子有指头大了呢!橘子有乒乓球大了呢!橘子有鸡蛋

大了呢!有些橘子有黄色了呢!有几个橘子全部黄了呢!父亲总是在说橘子!

那一年,父亲将首先变黄的橘子采了下来,并打来电话,叫我快些回去尝尝!

时至年末,我们哪能抽出时间啊!在苦苦等待后,父亲同母亲商定,第一批橘子

一定要送来让我们尝尝。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树是儿子买的,也是儿子跟自己一

同栽下的,儿子不吃第一个,谁吃?在那个飘着大雪的冬日的早晨,父亲从百里

之外的故乡,带上十九个首先成熟的红橘,来到我的面前。看着我们一家三口甜

甜地吃着甜甜的红橘,父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们劝他,你老也快尝尝呀。父

亲说,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我的泪便涌上来,因为父亲出发后,母亲在

电话里告诉我,父亲带来的第一批橘子是十九个。我强压泪水,挑了个最大的剥

开后,双手递到父亲面前。'父亲颤巍巍地接过橘子,拿一瓣放进嘴里,慢慢咀

嚼。我再次从父亲脸上看到了我参加工作第一天父亲送我时的表情一。

就这样,每年第一场大雪后,父亲便会来给我们送红橘。然后,他将红橘分

送给邻居,其余的便去市场上卖了。后来,妻子就说,爹怕是糊涂了吧,橘子现

在几角钱一斤,来回的车费就要几十元,该买多少橘子呀!再说了,红橘越来越

没有市场了,味道越来越差了,哪能比得上如今的优良品种呀!我没有正面回答,

只是沉沉地回了一句话,父亲哪里是为那几个橘子啊!妻子思索一阵,说,也是,

只要老人高兴,就由着他。

父亲越来越老了,雪后的山路上,他再也不能健步如飞了。妻子说,年前我

们干脆抽两天时间回去看看吧!回去那天,父亲正坐在火塘边,望着树上的橘子

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我看见父亲眼中的

泪水滚落下来。父亲抹一把泪,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次日,我邀了儿时的两个好友,流通•教际的垢篇弄到市场上去卖,父亲自

然是十分高兴。我将红橘分送给了我的故交,并嘱咐他们千万别告诉父亲。我掏

出一百元钱,换成了零钞,将其中的九十六元八角送到了父亲手上,异常高兴

地对父亲说,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

呢!

父亲脸上满是欣喜的神色,说,太好了,明年,我要更细心地照顾它们!我

别过脸去,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11.阅读全文,简妻向答下而回题。(4分)

(1)种红橘的过程中,父亲的态度:

(2)等待橘子成熟时,父亲的心情:

12.文中,父子二人各说了一次假话。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他们的目的分别

是什么。(4分)

(1)父亲: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

(2)儿子: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

钱呢!

13.阅读下面句子,回答问题。~~(4分)

“这屋里,烟太大了……”

父亲和儿子为什么都说这句话?说这句话时,各自的内心状态是怎样的?

14.题目是“红橘甜了”,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文中表现了哪些方面的“甜”

(答出4点即可)。(4分)

(三)(15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

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5.解释加点词(4分)

①.欲为其林()②.便事还家()

③.美池桑竹之展()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