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九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高频考点·能力突破专项模块·素养培优目录索引
12课标要求考情统计1.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021·全国乙卷,4~5;2020·全国Ⅱ卷,36(3);2019·全国Ⅲ卷,9~10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2021·全国乙卷,63.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研学核心命题核心考点一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典例剖析](2023·海南卷)由中国承建运营的蒙内(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是肯尼亚在近100年间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为当地创造了约4.6万个工作岗位,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1.5%。下图为非洲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1~3题。1.(角度1:经济因素对交通线路建设的影响)从铁路布局推测图示区域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方便农矿产品输出
B.加速区域城市化C.加强人员对外交流
D.完善区域铁路网2.(角度2:交通运输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蒙内铁路在建设期间对肯尼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促进人口向外流动
B.缩小南北地区差距C.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D.带动社会经济发展3.(角度3: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肯尼亚西南部高原比沿海平原更适宜人类居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气候适宜
B.资源丰富,就业机会更多C.黑土广布,作物产量高
D.交通便利,对外贸易发达ADA[思维流程]第1题:第2题:农矿社会经济第3题:湿热[归纳提升]1.交通运输线的建设(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2)交通线区位分析的一般思路。
2.港口的区位因素
3.交通运输的影响分析(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①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②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③北极航线的开通会对极地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④对沿线生物产生影响,如破坏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影响动物的迁移、觅食活动等。(2)对农业的影响①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②乳畜业、园艺业等的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③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3)对工业的影响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4)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具体表现详细内容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发展的主轴线交通线变化引起聚落空间形态变化
主要指交通方式的兴衰和布局的变化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5)对商业的影响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一般布局在交通干道沿线。(6)对旅游业的影响交通便捷程度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对点训练](2023·河北唐山二模)江西赣南山区小火车(线路见下图)于1964年建成投入使用,将沿线丰富的竹材运出山沟。20世纪80年代,小火车不再运输竹材,转而用于山区农民所需的化肥、饲料等物资运输。20世纪90年代,小火车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如今,这列小火车作为旅游观光专列重新启动,促进沿线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据此完成1~2题。1.(角度1:影响交通运输的因素)20世纪90年代,赣南山区小火车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原因为(
)A.竹材资源枯竭B.铁路设施老化C.市场需求减小D.运输速度缓慢2.(角度2:交通运输对区域的影响)如今,赣南山区小火车作为旅游观光专列对沿线产业促进作用较大的是(
)A.山地畜牧业 B.茶产业C.水产养殖业 D.制糖业CB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小火车修建初期主要是将沿线的竹材运出山沟,后转而运输化肥、饲料等物资,随着市场需求减少,小火车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赣南山区竹材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并未枯竭;铁路设施老化,运输速度缓慢,不是主要原因。第2题,赣南山区地势起伏较大,降水丰富,排水条件较好,适宜发展茶树种植,如今,赣南山区小火车作为旅游观光专列,可拓展茶产业业态,带动茶香之旅蓬勃兴起;山地畜牧业的旅游价值较低;山区不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赣南山区不适宜种植甘蔗,发展制糖业。[考向拓展]伊斯坦布尔市位于地跨亚欧分界线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是土耳其较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建设了两座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公路大桥,大桥桥身离海面60多米,大桥中间没有桥墩。2013年,伊斯坦布尔建成横跨亚欧的马尔马拉海底铁路隧道,连接伊斯坦布尔的亚洲和欧洲海岸。下图为伊斯坦布尔跨海峡大桥和隧道示意图。思考
据说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皇帝曾设想修建马尔马拉海底隧道,但当时未能如愿,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判断
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科学技术落后,资金和技术不足,从而导致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未能修建马尔马拉海底隧道。(
)衍生1推测博斯普鲁斯海峡桥梁高架无桥墩的主要原因。判断
博斯普鲁斯海峡航运发达,桥梁高架无桥墩便于航运。(
)衍生2与跨海大桥相比,隧道有何优势?判断
受天气影响小。(
)衍生3博斯普鲁斯海峡跨海大桥和隧道的修建,对伊斯坦布尔城市空间结构有何影响?判断
在新交通枢纽附近形成新的商业中心,促进了海峡东西两岸的人口、文化、经济的交流,使两岸走向均衡。(
)√√√√核心考点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典例剖析](2022·浙江1月选考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右图为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局部示意图,线路途经东北地区,并配套建设地下储气库。该管道工程管径大,试压残留水难以彻底清除,天然气在低温、高压条件下遇水易生成水合物。投产后东北地区整体供气格局将呈现“北气南下、就近供应、海气登陆”的特点。1.(角度1:影响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因素)甲地的气温特点是
、
,并指出其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负面影响:
。2.(角度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说出中俄东线投产对东北地区天然气市场的影响。冬季严寒
气温年较差大
冬季天然气需求量大,管道冰堵,影响天然气输送;冻融变化导致管道变形损坏增加供给,缓解天然气短缺问题;推动天然气替代煤炭,优化能源供应结构;改变供气格局。[思维流程]第1题:严寒
年较
差
冰堵
冻融
第2题:丰富
格局
结构
[归纳提升]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分析首先,分析调入地区和调出地区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区域差异。其次,从社会需求的层面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如下图所示。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选择输水、输油、输气、输电线路的选择受诸多因素影响。
分析方向思维方向线路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消费能力稳定的资源供应、市场消费能力强施工条件线路长(短)、地质条件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对环境的影响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1)从调入地区与调出地区两方面进行分析(2)从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分析
效益调入地区调出地区经济效益获取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获得经济效益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扩大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增加就业机会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利于社会稳定生态效益减轻污染、保护环境析方法资源跨区域调配整体分析思路分析图表,进行区域定位↓分析自然条件,进行区域资源条件评价↓分析经济发展特征,进行资源调配原因分析↓应用可持续发展原理对资源调配的影响进行评价[对点训练](2023·江苏盐城模拟)2022年8月31日,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建设大会举行,该工程从西江干流取水,通过泵站加压提水,穿过云开大山,调水至雷州半岛,输水线路约500千米,覆盖人口超1
800万人。据此完成1~2题。1.(角度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主要服务对象是(
)A.改善水生态环境用水B.农业生产灌溉用水C.城乡生活和工业生产D.回补地下水资源2.(角度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工程建成后,将(
)①优化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格局②缓解珠三角水资源短缺问题③提升区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④支撑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CC解析
第1题,材料显示该工程从西江干流取水,通过泵站加压提水,穿过云开大山,调水至雷州半岛,距离远,成本高,材料中强调覆盖人口超1
800万人,可以推出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城乡生活和工业生产需要;该工程也可兼顾农业生产灌溉用水、改善水生态环境用水、回补地下水资源等,但不是主要目的。第2题,工程建成后,将西江水调至雷州半岛,沿线人口分布不均,水资源需求量大,该工程可以优化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格局,①正确;调水工程并未调往珠三角,故对缓解珠三角水资源短缺问题影响小,②错误;调入区域水量增加,该工程可以提升区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③正确;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主要布局在粤西,故可支撑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④正确。[考向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构建我国现代能源体系。下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同学了解相关内容后绘制的“十四五”能源基地布局示意图。思考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什么发电?判断
①水电、②风电、③光伏发电、④火电。(
)衍生1已建成的主要输电通道中,电力输出地的分布特征是什么?判断
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衍生2已建成的主要输电通道主要输送的是什么类型的电?判断
主要是水电和火电。(
)衍生3推测“十四五”建成投运的输电通道输送的电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判断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核电比例增大,电力的供给结构发生了变化。(
)√√√√专项模块·素养培优突破一命题篇专项命题一从热考情境角度命题命题方向一
中欧班列1.含义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2.三条通道3.意义中欧班列以其运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征,以及安全快捷、绿色环保、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的优势,成为国际物流中陆路运输的骨干方式。中欧班列物流组织日趋成熟,班列沿途国家经贸交往日趋活跃,国家间铁路、口岸、海关等部门的合作日趋密切,这些有利条件为铁路进一步发挥国际物流骨干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将丝绸之路从原先的“商贸路”变成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经济带”起到重要作用。命题
中欧班列通道和意义2021年11月18日10时30分许,一列满载着50个大柜货物的中欧班列从贵阳市都拉营火车站缓缓驶出,标志着贵州开行中欧班列实现“零突破”,成为贵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助力“黔货出山”的又一新举措。本次班列从贵阳市都拉营火车站出发后,中途不转站、不换箱,直接经满洲里出境,12月3日抵达莫斯科沃尔西诺站,全程约15天,运输时间较海运缩短约38天。下一步,贵州还将开行到波兰、德国等地的中欧班列。据此完成1~2题。1.(角度1:中欧班列的意义)中欧班列的开通,对贵州的重要影响是(
)A.促进对外贸易B.快速引进欧洲先进技术C.便于人才流动D.促进旅游业发展2.(角度2:中欧班列与海运优缺点比较)贵州与欧洲货物贸易中,与通过海运相比,中欧班列的优势是(
)A.运载量大,运价便宜B.快速、高效和便捷C.线路长,速度快D.时间短,工程造价低AB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中欧班列的开通,促进了贵州的对外贸易。A正确。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与通过海运相比,中欧班列的优势是快速、高效和便捷,B正确;海运运载量更大,运价便宜,A错误;海洋运输线路长,C错误;海洋运输工程造价较低,D错误。命题方向二
交通运输工程建设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①地形、地势。②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长度。③地质: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开凿隧道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④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天气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要根据当地的暴雨强度来设计。(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应有利于资源开发与调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流;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交通网;巩固国防;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3)技术因素可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减轻自然条件等对线路建设的自然障碍和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2.案例分析(1)“以桥代路”的原因①降噪:一轨连千里,不再“咣当咣当”(环境)。②避让良田,节约用地(土地)。③减少对沿线城镇的切割(城镇两侧交流)。④保证全封闭,保证安全性(安全)。⑤减少环境破坏,保护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不被截断(生物)。⑥克服冻土等不稳定地质条件,避免路基沉降(气候、地质)。(2)铁路设计时速较低的原因①地势起伏较大,坡度较大。②沿线地区经济落后,降低营运成本。③线路弯道多,列车设计速度低。④连接站点多。⑤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影响。(3)大桥、铁路建设难度大的原因①自然因素。②社会经济因素: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交通建设。(4)河流的航运价值分析角度①自然方面:河流流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水流是否平稳;冰期长短;流域面积大小、通航里程长短。②社会经济方面:水运交通需求(与腹地范围大小、经济水平高低和人口疏密程度有关);是否和其他交通方式联系等。3.交通运输线修建的作用
命题
铁路建设难度(2023·湖南岳阳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中老铁路是一条北起我国云南昆明,南至老挝首都万象的电气化铁路,沿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下表为工程建设及运营相关资料。工程概况全长/km桥隧总长/km桥隧比重/%高风险隧道/座最大高差/m穿过断层、断裂/条穿越褶皱/条高含盐路段/km1
03571276.5372
900218661.7开行方案设计时速全线时长昆-磨时长万-磨时长运营方式技术标准采用设备160~200
km10
h
30
min5
h
20
min3
h
30
min全程自动化中国标准中国设备沿线生态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环境敏感点方案1方案2方案3方案420处3处3处83处延长隧道以桥代路两侧绕避端口设置防护栅栏对老挝积极影响提供就业/万人原料采购/亿元带动百亿级投资项目/个农产品出口/(万吨/年)贸易额/(亿美元/年)国民收入增长/年节约运费/%预期脱贫/万人1551223004021%40~5033材料二
中老铁路电气化接触网架设项目中,存在交叉接口多、精度控制难、施工组织复杂等难点,工程部采用自动化施工技术,指挥作业车进行施工架设。(1)(角度1:地质因素对交通线路建设的影响)从地质角度分析中老铁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途经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北部多喀斯特地貌,地下多溶洞,路基不稳定。解析
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地形条件:途经地区北部与我国滇西高原接壤,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北部多喀斯特地貌,地下多溶洞,路基不稳定。(2)(角度2:科技对交通线路建设的影响)简述中老铁路电气化接触网架设项目采用自动化施工技术的好处。作业车自动架设,加快施工进度;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施工安全性;提高工程质量。解析
自动化施工技术可以对线路建设起到保障作用。自动化施工技术,可以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降低劳动力成本;自动化施工技术可减少工人高危作业,提高施工的安全系数;自动化施工技术还可以长时间工作,加快施工进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工程质量。(3)(角度3:交通运输对区域的影响)任选一个话题,运用资料阐述你的观点。话题1:中老铁路是生态和谐之路。话题2:中老铁路是致富之路;话题1:中老铁路很多路段修建桥梁以桥代路,保护耕地资源,减少耕地占用;减少植被破坏,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减少铁路对村寨地表的破坏和江河的影响,进而保护村寨与江河。或话题2:中老铁路的通车改善了交通条件,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带动老挝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老挝的旅游业发展等。解析
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话题1:可以从以桥代路的角度分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生态意义在于减少对沿线地区的各种资源、植物、动物、村落、江河等要素的影响。以桥代路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保护耕地资源;以桥代路可缩短线路距离,减少对周边植被破坏,保护生物的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还可以减少铁路对村寨地表的破坏和江河的影响,进而保护村寨与江河。话题2:可以从通车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结合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中老铁路运营带动了老挝的旅游、商贸等经济发展;改善了老挝交通条件,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带动老挝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老挝投资环境;中老铁路修建和运营增加了沿线的就业机会,缓解了人地矛盾,保证了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专项命题二从新情境新材料角度命题新情境新材料车船直取白洋港疏港铁路将铁路线直接引入码头平台,通过车船驳接智能化和作业一体化,减少传统铁水联运多次转运、多次装车环节,实现集装箱不落地直接装卸,打通铁水联运“最后一公里”。下图为车船直取交接模式示意图。角度1与传统铁水联运模式相比,车船直取模式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答案
车船直取模式大幅提高白洋港铁水联运的作业效率。
角度2与传统铁水联运模式相比,车船直取模式最大的缺点是什么?答案
车船直取模式需增建疏港铁路,引入码头平台,工程造价高。角度3白洋港疏港铁路打通铁水运输“最后一公里”在环保方面的优势体现在什么地方?答案
提高了货物转运效率,减少集装箱卡车的使用量,缓解拥堵,减少环境污染。素养立意命题一、综合思维影响交通建设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的建设会对区域的社会经济产生影响,在分析影响交通建设的区位因素及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时,应根据当地的具体实际进行综合分析。真题感悟1(2023·新课标卷)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家用汽车普及,我国区域公路干线(国道或省道)在经过平原地区县城时,一般经历从穿城到绕城的变化。下图示意经过某县城的国道布局变化,其中新国道建成通车后,旧国道转为城市道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角度1:地方综合)上图所示旧国道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方便县城对外运输 B.方便县城内部运输C.促进县城用地扩展 D.吸引县城商业集聚(2)(角度2:时空综合)新国道通车前,旧国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①等级过低②线路过长③车流量过大④路口过多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3)(角度3:要素综合)推测新国道通车后(
)A.车辆过境速度提高
B.车辆穿城用时增加C.县城汽车保有量减少
D.县城商业萎缩ACA解析
第(1)题,国道等级高且多为直道,比一般道路标准高,行车速度快,主要目的是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方便对外运输;国道为过境道路,会增加县城内部运输的交通压力;国道运输条件优越,可能会吸引工业区分布在其沿线,但不是其主要目的,是其带来的影响;国道运输优势明显,可能在与城郊环状道路交会处吸引批发商业区集聚,但也不是国道布局的主要目的,而是其带来的影响。第(2)题,旧国道穿城而过,对城镇内部交通影响较大,造成车流量较大,与城内各种道路形成交叉口,路口过多,容易产生拥堵,故③④符合题意;国道等级较高,①不符合题意;旧国道多为直道,线路相对较短,②不符合题意。第(3)题,新国道避开了城内交通线路的影响,车辆行驶较为通畅,车辆过境速度提高,过境用时会缩短;新国道本身对县城汽车保有量没有直接影响;新国道对城内交通具有缓解拥堵的作用,应该是有利于城内商业发展。真题感悟2(2022·湖北卷)近年来,河南某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整合运力资源,推进全域公交,方便群众出行,让生活在偏远山区的群众也能够实现“出门见路、抬脚上车”,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将快递物流与城乡客运有机融合,构建全域公交和货运班车带货下乡、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运营模式。如今,便民惠民、助推发展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正在形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角度1:要素综合)该县为实现全域老百姓“出门见路、抬脚上车”,需要(
)A.增加公交发车频次
B.完善公交覆盖网络C.开发移动购票程序
D.实行政府补贴票价(2)(角度2:时空综合)公交车带货下乡、捎农产品进城,可以(
)①降低公交运营成本②提高公交使用效率③降低物流运输成本④提高农产品附加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角度3:地方综合)该县建设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主要是为了(
)A.助力乡村振兴 B.促进物流发展C.提高城市化率 D.保护生态环境BCA解析
第(1)题,考查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增加公交车发车频次只能使交通线附近的居民实现“抬脚上车”,与“出门见路”无关;完善公交覆盖网络包括增加交通线,有利于实现百姓“出门见路”,完善公交覆盖网络能使居民选择多种线路到达目的地,有利于实现“抬脚上车”;开发移动购票程序、实行政府补贴票价与题意不符。第(2)题,考查公交车的有效利用。公交车本以客运为主,带货下乡和捎农产品进城增加了其货运功能,可以提高公交使用效率,②正确;增加客货运输量可以降低单人或单件货物的物流运输成本,③正确。公交运营成本没有降低,也不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①④错误。第(3)题,考查区域发展。由材料“如今,便民惠民、助推发展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正在形成”可知,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的建设主要是为了“便民惠民、助推发展”,可以满足城乡居民出行需求;相比于个体营运,政府组织营运,能够规范城乡客运市场,利于保障运输安全;同时,密切了城乡之间的联系,推动城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四个选项相比较而言,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也是其余三个选项的最终目的所在。二、区域认知不同地区资源的禀赋、消费量存在差异,不同地区间就需要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在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影响时,应结合调出地区及调入地区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真题感悟3(2022·湖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甘肃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地表储水条件差,水资源极度贫乏。为了缓解区域缺水问题,国家在黄河支流——洮河上兴建水利枢纽工程,实施跨区域调水。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等方式,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该工程于2021年9月全线通水,极大缓解了当地5市13县(区)用水短缺,600多万群众受益。下图示意该调水工程。(1)(角度1:区域特征)分析该区域地表储水条件差的原因。
植被稀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差;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沙质土壤,下渗强。解析
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地表储水条件差意味着地表水易流失,流失的途径包括蒸发、下渗等,所以该区域地表储水条件差的原因可从下渗量大和蒸发量大两个角度分析。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由材料可知,该地气候干旱,地表水蒸发旺盛;该地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沙质土壤,下渗强。(2)(角度2:区域差异)指出该工程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的优点。
当地气候干旱,隧洞、暗渠和渡槽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水分蒸发;降低线路坡度,呈直线布局可以缩短线路长度;减少水体污染。解析
考查输水线路的特点。隧洞、暗渠和渡槽均能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水分蒸发,减少水体污染;由材料可知,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可以缩短单条线路长度。(3)(角度3:区域发展)评价输水线路网状布局的积极意义。
增加输水线路覆盖面积,满足更多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完善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沿线地区植被恢复。解析
考查输水线路网状布局的积极意义。该区域水资源短缺,输水线路网状布局可以增加区域内水资源供给范围,满足更多地区的用水需求;有利于完善沿线地区与供水相关的基础设施;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水资源的供给有利于沿线地区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利于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突破二解题篇题型突破
影响意义类解题技法1.影响意义类试题答题“三步法”第一步,审图文获取关键信息。细读图文材料,从文字信息中获取有关影响意义类的关键语言,准确获取相关地理要素的位置、分布等空间信息,明确其分析主体与内容。第二步,瞄准要素主体进行归类分析。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如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对本地区(事物)的影响和对其他地区(事物)的影响,现在的影响和将来的可能影响,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影响等。如果设问给出限定条件,只能从所要求的方面进行分析。例如“分析说明××对××的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对于这类设问,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明确从哪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三步,巧作答。联系所学知识,准确切入,把握关键词,合理利用地理学科语言,简洁明了地组织答案。2.常见影响意义类试题的答题思路(1)影响类试题答题思路项目影响分析工业集聚有利影响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有利于生产协作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降低运费和能耗不利影响容易出现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的现象;加剧当地的环境污染项目影响分析人口迁移有利影响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迁出人口家庭收入增加对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高素质人才的流入,节省教育投入不利影响对迁出地:身体素质或文化素质相对较好的劳动力资源流失,基础教育投入多、回报少,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对迁入地:引起或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会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项目影响分析城市化有利影响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市是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城市化便于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和渗透,影响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不利影响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内涝频发;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产业转移有利影响对转出地:原主导产业向外转移,使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对转入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缓解就业压力不利影响对转出地:就业机会向外转移,减少本地区就业机会,导致失业人口增加对转入地:接收产业转移的同时,也会给转入地带来环境污染(2)意义类试题答题思路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要从地理位置、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来组织答案,各要素中若有影响则回答,没有则舍弃。分析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可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简述出口合同履行程序
- 《拒绝的感觉象春天》课件
- 2024年度商场食堂餐饮服务合同2篇
- 手房补充协议简约版
- 树苗买卖的合同
- 心肺康复护理查房
- 婚再次离婚协议3篇
- 弱电工程维保合同范本
- 工亡赔偿协议书范文
- 2024年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ot协议2篇
- 初二初二初二期中家长会课件-2篇 3初二
- 2024年部编新改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 (正式版)SHT 3046-2024 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
- 生涯职业发展展示
- 餐厅饭店顾客意见反馈表格模板(可修改)
- 店铺经营转包合同范本
-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9课小书签赣美版(16张)ppt课件
- 递等式计算(四年级上)
- 中级按摩师培训课件
- 钢丝绳、吊索具检查表(共3页)
- 文秘专业教学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