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红楼梦》判词中''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指的()
A.晴雯B.袭人C.黛玉D.宝钗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晴叟的判词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天多因诽谤生,多情公
子空牵念;
袭人的判词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黛玉和宝钗的判词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故选A。
2.下列语句不是出自《红楼梦》的一项是
A.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B.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C.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D.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积累的综合能力。该题意在指导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名著阅读需
要积累大量的人物形象,这要靠我们平时的阅读积累。积累的方式主要是摘抄和理解分析。仔细阅读《红
楼梦》即可得出答案。
C项,“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属于《三国演义》的语句。
主要内容及主旨——《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
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
换诗文。《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
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
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
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
有兵法韬略。
主要内容及主旨——《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
头记》《金玉缘》。Ji匕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
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红楼梦》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
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鹤整理”。作者尚有较大争议,自述写作目
的是为平生所见奇女子扬名立传。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
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们的人生百态,展现了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
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故选C。
3.“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是鲁迅先生对哪个人物的评论?
A.林黛玉B.贾宝玉C.贾元春D.薛宝钗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这道题具体考的是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首先要读懂鲁迅先生这句
话的意思,然后结合所给选项中的四个人,结合这四人的性格特点分析。“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的意思就是
(他)既亲昵乂尊敬一个人,又惟恐违背了这个人的心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的意思就是爱得
太多,但是会心力憔悴,(这样)忧愁和担心会一天天厉害。总起来说就是,对一个人既亲密又尊敬,每天
惟恐违背她的心意,爱得太多会心力憔悴,为此越来越忧心。这与贾宝玉“博爱”的性格很吻合。本评论写出
了贾宝玉既亲密又尊敬女性的特点。
故选B。
4.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他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
是什么花。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
众人不解……刘姥姥道:”那廊上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是鹦鹉哥儿,我是认得的。那笼子里是黑老鸽子,
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众人听了,又都笑将起来。
A.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俊有会说话了
B.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会说话了,也变俊了
C.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
D.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会说话又俊了
【答案】C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
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
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根据下文中“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可知,是先变俊后会
说话,故排除BD。根据刘姥姥的身份特点,“既……又……”这样较为书面的语言风格与刘姥姥作为下层劳
动人民的身份不符,“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的言外之意是雀儿到了其他地方不会这样,这更能突出贾府的
富贵,而“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故排除A。故选C。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
①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
②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③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
④这些“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
⑤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
⑥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
A.②③①⑥⑤④B.③①⑥④⑤②C.④③①@②⑤D.③⑤⑥②④①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衔接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③与上句衔
接最紧密;①紧承上句解释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⑥承前启后,进行比对,转入对《红楼梦》的分析;④⑤
紧承上句对“生活细节”进行概说;②是对文段的总结。
故选B.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芒种节姐妹们在园中祭饯花神,黛玉未到,宝钗到潇湘馆寻黛玉,恰遇宝玉也来,一怕宝玉不便,二怕
黛玉猜忌,便抽身回走。这时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便取出扇子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穿花度柳,引得
宝钗直跟赶到滴翠亭上。
B.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说了晴雯的坏话,王夫人唤来晴雯盘问,见晴雯生得娇俏可人,生怕带坏宝玉,
怒火攻心,斥责晴雯,晴雯被骂哭了。抄检大观园时,晴雯的箱子被掀了个底朝天,发现私弊之物被赶出
大观园。
C.抄检大观园时,在惜春房里搜到了男人物件,是惜春的丫头入画的,是贾珍赏给她哥哥暂寄在入画这的,
但惜春还是要赶走她。
D.宝玉听丫头说,晴雯死后做了芙蓉之神,竟然作了一篇《芙蓉女儿诔》,在月下芙蓉花前哭着读了出来,
其中充满了对晴雯的赞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眷恋,并对残害晴雯的行为表示了愤恨。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B.“抄检大观园时,晴雯的箱子被掀了个底朝天,发现私弊之物被赶出大观园”说法错误,抄检大观园时,
晴叟自己愤怒地倒出/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也没有因此被赶走。
故选B。
7.根据书中描写,在模样和性格上与林黛玉相似的人除了龄官外,还有()
A.晴雯B.金钏C.迎春D.袭人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
在模样和性格上与林黛玉相似的人除了龄官外,还有晴雯。王夫人也说了她的模样和林妹妹很像,而且她“心
比天高”,在性格上也和林黛玉有些相似,比如都性情孤傲、自尊.
故选A。
8.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先后用过许多书名,如《石头记》
《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B.“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一判词讲的是“机关算尽
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王熙凤。
C.湘云和袭人都是宝玉房里的丫头,性格却迥然不同。湘云虽“身为下贱”却“心比天高”,敢怒敢为,不怕
得罪主子;袭人却温顺驯服,一切仰承主子之意。
D.大观园是为迎接元妃省亲而建的,但元妃省亲只有一天时间,事后元妃表示可让“几个能诗会赋的姐妹”
入住,于是大观园成了宝玉和众姐妹生活的场所。
E.贾母是林黛玉的外祖母,对林黛玉十分疼爱,但在事关家族命运的贾宝玉娶什么人为妻的问题上,她对林
黛玉毫不怜惜,表现了她对林黛玉感情的虚伪。
【答案】CE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C.“湘云”应为“晴雯”;
E.并非毫不怜惜,也不能说对黛玉感情虚伪。
故选CE。
9.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一个艺廊的。我国的古典诗文,从诗
三百、楚辞,到李、杜,到龚自珍,小说从“四大奇书”,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外国的名著,从《荷
马史诗》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到托尔斯泰的《复活》,再到卡夫卡的《变形记》……
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矿藏,其历史的深度和文化反思的力度,特别是它们永恒的艺术魅力与
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和我们的后人反复品味。
文中引述了许多作家作品,其主要表述的意思是()
A.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上是非常多的。
B.每一本经典名著都是取之不尽的精神矿藏。
C.经典名著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D.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值得反复品味。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山材料”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矿藏,其历史的深度和文化反思的力度,特别是它们永恒的艺术
魅力与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和我们的后人反复品味”可知,文中引述了许多作家作品,是为了表明这些作品
都值得我们和我们的后人反复品味。
故选D。
10.曹雪芹有很多个“号”,以下不是他的“号”的一项是:()
A.芹溪B.芹圃C.雪芹D.梦阮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
沈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
“梦阮”是曹雪芹的字。
故选D。
11.下列各项有关《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午后,贾宝玉到梨香院探望薛宝钗。宝钗因平日未能赏鉴通灵宝玉,便借机欣赏了一番。巧的是,
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与宝钗金锁上刻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正好一对儿,于是宝玉
要了锁看。
B.在协理宁国府办理丧事的过程中,王熙凤果敢决断,赏罚分明,有条不紊,行事大方,她的管理才能表
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她发挥才智、树立威权的开始。
C.妙玉爱洁。贾母带领刘姥姥等人来桃翠庵喝茶。妙玉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忙命:“将那成窑的茶
杯(注:刘姥姥用过的)别收了,搁在外头去吧
D.贾府浩繁的省亲园林建造工程终于完工。元宵之日,元春归宁省亲,在轿内见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
叹息奢华过费,命换“天仙宝境”为“省亲别墅”,最后正式赐名为“大观园大观园楼阁中,贾元春极爱怡红
院和番芜苑,次爱潇湘馆和浣葛山庄/稻香村。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D.“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错。元宵之日,元春归宁省亲,将“天仙宝境''改为"省亲别IT,一是不想如此张
扬,二是为「纪念此次省亲,并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之意。
故选D。
12.秦可卿死后,贾蓉续娶的妻子是:()
A.张氏B.陈氏C.胡氏D.周氏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在《红楼梦》第二十九回,贾蓉继娶的媳妇父亲姓胡,故可称为胡氏。
故选Co
13.“两弯似蹙非蹙冒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写的人是:
()
A.秦可卿B.贾迎春C.尤二姐D.D.林黛玉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能力。
在《红楼梦》第三回中写到“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
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魇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
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
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段外貌描写是贾宝玉眼中的黛玉。故描写的是“林黛玉
故选D,.
14.宝玉深深同情的夹在“贾琏之俗,凤姐之威''当中的人物是:()
A.平儿B.尤二姐C.秋桐D.迎春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原文四十四回贾宝玉)忽又思及贾琏惟知以淫乐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又思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姊妹,
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贴,今儿还遭荼毒,想来此人薄命,
比黛玉犹甚。
故选A。
15.元妃省亲是在什么节?()
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重阳节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元妃省亲是在元宵节的晚上。贾政生日那天,正在热闹之际,忽然传贾政入朝,全家老小不知出了什么事,
心情不定地等了好一阵子,才见管家报信说,贾政的大女儿贾元春被选入凤藻宫,加封贤德妃,皇上恩准
明年元宵节回家省亲,贾府上下不免喜气盈腮。为迎接元妃省亲,贾府上下开始忙碌,还专修了一座大观
园。
故选A。
16.凤姐故意捉弄刘姥姥,叫刘姥姥用银箸夹什么蛋?()
A.鹤鹑蛋B.鸽子蛋C.鸡蛋D.鸭蛋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本题情节涉及《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节,凤姐故
意捉弄刘姥姥,叫刘姥姥用银箸夹鸽子蛋。
故选Bo
17.阅读课上,老师让大家对《红楼梦》中的角色做概括分析。八斗引用《红楼梦》原文中的曲词“机关算
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概括分析了一个角色。八斗分析的是哪个人物?()
A.探春B.王夫人C.薛宝钗D.王熙凤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是宝玉梦至太虚幻境所见的十二金钗正册中形容王熙风的曲子的一句,
王熙凤精明能干,却好弄权、贪财,最后落得悲惨的下场,曹雪芹于其中寄予了深切的批判和惋惜。
故选D。
1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宅族中凡有的子侄,凡是那些纨绮气习者,莫不喜与他来往,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
渐渐不折不至,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
B.原来这学中虽都是本族人丁与些亲戚的子弟,俗语说的好:“一龙生九种,九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
有坐陋混狎下流人物在内。
C.宝玉道:“这太板腐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众人都哄然叫妙。贾政点头道:“畜生,畜生可谓‘管中
加利矣。”
D.贾政亦含泪启道:“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时陋涂烟,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
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杳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无所不至: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也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与“甚至聚赌嫖娼”“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
J‘十倍''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B.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句中指人多了,难免好人、坏人都有。使用正确。
C.管中窥豹:比喻见识狭小,看不到全面。这里使用错误,应是“管窥蠡测'',意思是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
解很狭窄,很片面。
D.肝脑涂地:原指惨死,后指做事不惜一切代价,乃至牺牲生命。使用正确。
故选C。
19.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红楼梦》中的“一个是间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分别指的是宝玉和黛玉。
B.《子夜》的命名蕴含深刻的寓意,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反映出小说的故事发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旧中国社
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即将冲破黑暗走向黎明的坚决信心,“子夜'’高度概括了小说的时代背景和
思想内容。
C.《茶馆》的结尾“茶客甲”有一句话:“将!你完啦!”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清政府完了,清朝社会完了,这个
时代灭亡了!
D.《家》中,觉新的两个弟弟都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是新时代青年的代表。
E.《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是一个悲剧人物,因为赠予情人全部私蓄而被狂怒的父亲葛朗台剥夺对母
亲遗产的继承权,在她美好青春之时等来的却是发财归来而移情别恋的负心汉。
【答案】AE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A.“分别指的是宝玉和黛玉”错误,“间苑仙葩'’应指黛玉,“美玉无瑕”应指宝玉。
E.“在她美好青春之时”错误,应是“在她耗尽青春之后”。
故选AEo
20.下文中宝钗吃的丸药的名字是()
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
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宝玉道:”既如此,这
是什么香?‘‘宝钗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
A.暖香丸B.冷香丸C.人参养荣丸D.芙蓉丸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
《红楼梦》第七回中说道,宝钗患了一种病,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犯时出现喘嗽等症状。一个和
尚给宝钗说了个“海上仙方儿“,这种药就叫“冷香丸”。自打宝钗服用后,倒也灵验。书中记载冷香丸是将白
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花蕊各十二两研末,并用同年雨水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
令的霜、小雪节令的雪各十二钱加蜂蜜、白糖等调和,制作成龙眼大丸药,放入器皿中埋于花树根下。发
病时,用黄柏十二分煎汤送服一丸即可。考“冷香丸”一方,医籍未见记载。即或作者杜撰之笔,但其处方遣
药之意,亦颇有耐人寻味之处。
故选Bo
21.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贾瑞母亲早亡,只有父亲代儒教养•代儒素日管教最严,忽见贾瑞一夜未归,便发狠将贾瑞打了三四十
板,不许吃饭,令他跪在院内读文章,定要补出十天的功课来方罢。
B.跛足道人送给贾瑞一面镜子,上面鎏着“风月宝鉴”四字。跛足道人告诉贾瑞,此镜只可照正面,千万不
可照反面。但因贾瑞经不住诱惑,不听跛足道人告诫,最终送了性命。
C.林如海身染重病,写信特来接林黛玉回去。宝玉听后,心中很不自在,于是便在贾母面前多次拦劝,想
不让黛玉回去。怎奈父女之情,人伦之常,贾母也没有办法。
D.“金陵十二钗,,中最先香消玉殒的是秦可卿,她在临死之前,先托梦给王熙凤,提醒她“月满则亏,水满
则溢”“登高必跌重”。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名著阅读的能力。阅读名著,感知作品内容,「解故事情节是怎样发生、发展、达到高潮且
结束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了解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都是在情节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展现出来
的。
A项,“贾瑞母亲早亡,只有父亲代儒教养”说法错误。应该是“父母早亡,由祖父贾代儒教养
B项,“此镜只可照正面,千万不可照反面”说法错误。应该是“此镜只可照反面,千万不可照正面
C项,“于是便在贾母面前多次拦劝”说法错误。应该是:“宝玉大不自在,争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拦劝
故选D。
2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A.黛玉来看宝玉,晴雯不给开门,又看到宝钗从宝玉房中出来,心中不忿回家依栏闷坐,二更方睡。
B.一日午后,宝玉看到蔷薇架下芳官划蔷字,产生同情恻隐之心;片云致雨,自己已湿,尚思女孩。宝玉
淋雨回家踢了袭人一脚,袭人晚上吐血。
C.探春托宝玉在外买一些新奇又不俗气的小玩意儿。她主动提出要给宝玉作鞋作为回报,但宝玉怕赵姨娘
抱怨就拒绝了。
D.宝玉到冯紫英处与薛蟠等饮酒行令。宝玉和琪官互赠礼物。琪官把前日北静王送的松花绿汗巾赠与宝玉;
宝玉把袭人的大红汗巾送与琪官。
E.贾母率众人到清虚观打醮看戏,张道士趁机为宝玉作媒。第二天,宝、黛为这事闹别扭,宝玉砸玉,黛玉
“剪穗”。
【答案】BD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名著阅读的能力。名著题的复习,重在识记,理清情节脉络、人物以及人物关系。这道题主
要考查了《红楼梦》的有关情节。答题时要认真阅读题干,做好与原文的对比,细致分析有关故事情节和
人物性格特点等。名著阅读的错误选项一般会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时间、地点错误,等等。
A项,表述正确。
B项,张冠李戴,不是“芳官划蔷字“,而是龄官划蔷字。
C项,表述正确。
D项,张冠李戴,琪官送的是大红汗巾,宝玉送的是玉扇坠。
E项,表述正确。
故选BDo
23.以下对《红楼梦》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红楼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刻画了种种
人情世态。
B.《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指贾府或和贾府有关系的十二个女性主子,其中年龄最小,辈分也最小的是
惜春。
C.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她贪婪、凶狠、狡诈,设计害死贾瑞,因此王熙凤身上没有丝
毫人性之美。
D.在《红楼梦》中曾多次写到“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其目的不过是为了给作品增添神秘气息,吸引读
者兴趣。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
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
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
B项,“其中年龄最小,辈分也最小的是惜春”错,巧姐儿才是年龄最小、辈分最小的一位。
C项,“没有丝毫人性之美”太过于绝对。王熙凤虽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对与她作对的人更是冷酷无情。但
是对那些与她没有利益关系却又身处困境的人,王熙凤却常怀一颗恻隐之心,往往施以援手。王熙凤多次
接济刘姥姥。在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面对贫穷无势的刘姥姥,王熙凤完全可以不予理会,但王熙
凤不但接见了刘姥姥,更把丫环做的衣服和20两银子送给刘姥姥,让刘姥姥一家得以度过严冬。第三十九
回至四十二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求助,王熙凤仍然积极施以援手,并旦为了避免刘姥姥求助的尴尬,她
说道:“也没有什么,不过随常的东西。好也罢,歹也罢,带了去,你们街坊邻舍看着也热闹些,也是上城
一次。”由此可见,王熙凤的性格中也还有善良的因素,在面对无奈求助者时,王熙凤人性中蕴含的恻隐之
心让她毫不犹豫的施以援手。王熙凤的性格绝不是单•的善与恶的问题,而是一个多面的、立体的、鲜活
的性格综合体。
D项,“其目的不过是“错,这两人或明或暗地出现,草蛇灰线,神出鬼没,在甄士隐、甄英莲、林黛玉、薛
宝钗、贾宝玉、贾瑞、王熙凤等人的故事中多次间接或直接出现,发挥了关键而乂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作
用是:开启和收束整个故事,给一场道尽世事苍凉的故事披上“梦幻”外衣,在文学上可以增添奇幻色彩;出
现在一些特定的场景和情节中,通过“神仙”之口渲染故事的主旨,同时也对一些关键人物和事件进行暗示,
务求达到“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效果;作为“假作真时真亦假”的代表,引导读者对作者真实意图进行深层思考。
故选A。
2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个言语诙谐,机智幽默的人,给
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不仅文采飞扬,而且多才多艺,他对于风筝的制作工艺来说还颇有研究,是
一位名副其实的制作风筝的高手。
C.2011年3月12H,大型昆曲《红楼梦》(上本),在北京电视台BTV大剧院举行彩排演出,部分两会代
表受邀到场观看。
D.虽然王夫人与王熙凤是嫡亲的姑侄关系,但都打着自己的算盘,经过短期的利益合作后终于分开了,这
是一条亲情与利益的矛盾之路,是一条不能统一的路。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
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B项,不合逻辑,删去“来说”;
C项,表意不明,应为“两会部分代表”;
D项,语序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应为“王夫人与王熙凤虽然是……
故选A。
2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薛宝钗心胸豁达,举止得体,深得人心,使得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林黛玉对她❷住不簟。
B.在这十年时间里,中国的社会经济已经发生了不酬圾年的变化。
C.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情节中,通过典型的语言描写,把个性鲜明的王熙凤的形象惟妙把目地展现在我
们面前。
D.我们的语文老师对《红楼梦》颇有研究,讲起其中的情节来画谈陷覆精彩异常.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
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A项,心存芥蒂:心里对人对事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绪。阅读《红楼梦》可知,林黛玉与薛宝钗是两个完
全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性格,使用正确;
B项,天翻地覆:形容变化极大。使用正确;
C项,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使用正确。
D项,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精彩异常”可知“语文老师''对《红楼梦》的讲解卜分
精彩,应用褒义词,此处“高谈阔论''使用不当。
故选D。
26.大观园里曾两次结诗社,第二次结的叫什么社?谁是社主?()
A.菊花社林黛玉B.桃花社林黛玉
C.桃花社薛宝钗D.荷花社贾宝玉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的能力。该题意在指导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名著阅读需要积累大量的人物形象,这要靠
我们平时的阅读积累,积累的方式主要是摘抄和理解分析。名著阅读积累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从学生备
考的实际出发,可以积累以下方面的内容:1、作家作品常识,包括作家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
品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2、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等。3、作品的主
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4、作品的大致主旨。阅读《红楼梦》即可得出答案。
第一次结诗社在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名为海棠社,李纨任社长;第二次结诗社在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名为桃花社。
故选Bo
27.下面的肖像描写写的是《红楼梦》中的哪个人物?()
她姿容美丽,出场时总是满身锦绣,珠光宝气,“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
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A.林黛玉B.薛宝钗C.王熙凤D.秦可卿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积累的综合能力。该题意在指导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名著阅读需
要积累大量的人物形象,这要靠我们平时的阅读积累。积累的方式主要是摘抄和理解分析。仔细阅读《红
楼梦》即可得出答案
根据题干中“满身锦绣,珠光宝气”、“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等可知,此肖像描写出自《红楼梦》第
三回,写出了王熙凤的貌美心毒,笑里藏刀。
故选C。
28.“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
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此话是谁说的?()
A.贾政B.贾琏C.王熙风D.探春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积累的综合能力。该题意在指导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名著阅读需
要积累大量的人物形象,这要靠我们平时的阅读积累。积累的方式主要是摘抄和理解分析。仔细阅读《红
楼梦》即可得出答案。
语出《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时,探春所言。
故选D。
29.“枕霞旧友”是的别号“蕉下客”是的别号。()
A.贾探春史湘云B.贾探春贾惜春
C.史湘云贾探春D.贾迎春贾探春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注意扩大阅读面,熟知名著内容,对于主要人物的遭遇、故事情节的关键转折、细节
要有所把握.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探春要史湘云起别号,宝钗说:“你们家也有这个水亭叫‘枕霞阁’……如今虽没
r,你到底是旧主人。”湘云因以“枕霞旧友为号。《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探春自言:“我最喜芭蕉,就
称‘蕉下客'罢。”
故选C。
30.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
A.袭人妙玉B.晴雯紫鹃C.袭人晴雯D.妙玉紫鹃
【答案】C
【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著阅读识记与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对重要的文学名著多阅读,识记基本知识,
理解主要内容。本题中,要从“宝钗”的性格和“黛玉”的性格、长相来分析。宝钗性格温柔贤淑,身上有符合
封建社会传统的妇功妇德的特点。黛玉牙尖嘴利,长相自有一股风流韵味。所以"小宝钗''和"小黛玉”身上自
然应该也有类似宝钗、黛玉这样的性格。再纵观选项,袭人作为宝玉的贴身婢女,性格温婉贤惠,识大体,
像极了宝钗;而晴雯天生生的婀娜多姿,妩媚动容,又和黛玉一样牙尖嘴利,所以红学家称“晴乃黛影,袭
为钗副故选C。
31.“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分别写的是
哪两个人物?
A.探春迎春B.探春薛宝钗C.史湘云迎春D.史湘云薛宝钗
【答案】A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名著阅读,考查的是《红楼梦》。解答此类题H,考生一方面需要熟悉文学名著的
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要求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
故事梗概及主要情节的把握。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辨析,“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
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贾迎春)第二个削肩细
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贾探春)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贾惜春)
32.在下列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红楼梦》是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不知打动了多少读者的心。每一个读懂它的人都会被书中
人物的命运深深牵动,恨不能与其生,与其死,但也必须进得去,出得来。.
①今天的青年人虽不致如此迷眩,也须把《红楼梦》当作文学作品来读,进得去也出得来才好。
②文学的美常常是在最细微处令人拍案叫绝的,不进到书中去怎能体会到?
③据传清代有一商人女儿读《红楼梦》入了迷,竟至卧床不起,她的父母把书烧了,她在床上大哭道:“奈
何烧杀我宝玉!''这就是进得去出不来的典型了。
④所谓出得来,就是说不要被书中所表现的儿女之情“迷眩缠陷
⑤所谓进得去,当然是指充分欣赏《红楼梦》的文学美,充分体会曹雪芹笔底的波澜、笔端风力,感知作
品中人物的一颦一笑。
A.④③②⑤①B.⑤②④③①
C.④②⑤③①D.⑤①®@④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衔接的能力。
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
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
根据文意,首先按照逻辑顺序应先介绍“进得去''(⑤②)然后是“出得来'’(④③),得出⑤②④③,最后总
结并提出观点,即①。
故选B。
3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
①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
②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③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
④这些“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
⑤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信,而且内涵深刻
⑥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
A.②③①⑥⑤④B.③①⑥④⑤②
C.④③①⑥②⑤D.③⑤⑥②④①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本段文字在解释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⑥”而《红楼梦》则不然“是转折,承前启后,由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细
节描写转入对《红楼梦》的分析,应放在③①之后。④⑤“家庭琐事”“以小见大”紧承⑥句对“生活细节''进行
概说。②是对文段的总结。
故选B。
3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音乐制作”等体验性强、新鲜有趣
的课程。
B.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以“返本开新”为宗旨,不断对《论语》进行创造性的诠释,由此形成了中国思想史
上的经学传统。
C.“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每年会有近5个月的时间执行深海资源勘察、环境勘探、海底生物研究等工作。
D.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
鹦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尤其”“更”重复赘余,删除其一;
C.搭配不当,改为“资源勘探、环境勘察”,“执行……工作”改为“执行……任务”;
D.结构混乱,"采用……说法”和“以……说法为准”杂糅,保留其一。
故选B。
3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次民主选举中层干部,本来他很有希望当选,但是由于他关键时刻的所作所为不女余军,结果落选了。
B.这场激烈的绿茵大战,双方激战90分钟,终以2比2战平,两支欧洲劲旅缔结剪下之罩。
C.“安史之乱”造成了社会满目疮痍、人民生界途券的局面,杜甫一家被迫辗转流离,漂泊西南。
D.《红楼梦》续书不少,但大多是强房绫攀之作,其艺术成就与原著不可相提并论。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不负众望:指不辜负众人的期望。与语境“结果落选了“完全相反。
B.城下之盟:指因失去抵抗能力被迫签订的屈辱性条约。与句意“战平””两支欧洲劲旅''不一致。
C.生灵涂炭:指人民像陷在泥潭、掉在火里那样痛苦。“生灵”与“人民”重复。
D.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该词多指文学作品。此处称《红楼
梦》的续作,使用正确。
故选D。
3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德国诗人歌德作《浮士德》持续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一切优秀的
作品,都不是侥幸偶得之物,而是不辞艰辛修学飨萼的成果。
B.江南梅雨季节虽已过去,但是南京近期依旧处于多雨期,时不时地来阵暴雨,市民出行还是要带上雨具,
以备不町々霞。
C.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奇才,被誉为学术泰斗。他知识渊博,学养丰富,治学严谨,其文章达到
了不嬖二可的地步。
D.会展期间,虽然外国来宾的话我不懂,我的话他们也不懂,但是我们凭着手势和动作,便很快亨为心再
了。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惨淡经营:形容极其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开拓经营某项事业。语境讲“歌德持续六十年
之久创作《浮士德》,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红楼梦》”,突出作家创作的艰辛等,使用正确。
B.不时之需: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需要。语境讲市民带上雨具,以防暴雨来袭,使用正确。
C.不赞一词:形容文章写得很好,不能增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用于形容钱钟书的文章作品,使用正
确。
D.言为心声:言语是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表达。用于“我''和“外国来宾”用手势交流,不合语境。
故选D。
37.下面文段取材于《红楼梦》第十五回中北静王与贾政的对话,对其中的文学常识解说和使用的判断正
确的一项是()
水溶(北静王)见他(宝玉)语言清楚,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家父
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为可量也。’‘贾政忙陪笑道:“犬子岂敢谬承金奖……“水溶又道:“若令郎
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贾政忙躬
身答应。
A.令郎:是说话人对对方有成就的儿子的尊称,使用不正确。
B.家父:是晚辈对自己父亲的敬称,有时也可称家慈。
C.犬子:是父亲对别人介绍自己儿子时的谦称。
D.寒第:是说话人对贫寒人家的讳称。相当于“蓬单生辉'’中的"蓬草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是说话人对对方有成就的儿子的尊称,使用不正确”错误,“令郎”,敬辞,对对方儿子的尊称,与有无
成就无关。
B.“家父……有时也可称家慈”错误,"家父”,谦称自己父亲,“家慈”谦称自己母亲。
D.“是说话人对贫寒人家的讳称“错误,“寒第”,谦称自己的宅院。
故选C。
38.下列语段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清代的学者积累知识是明代人无法望其项背的,许多传统的学问在清代复兴了,但这种繁荣是以清代
的文化限制、压迫和文字狱为前提的。清代是文字狱最频繁的时代,只言片语就有可能招致飞来横祸,清
代一朝禁毁之书达数千种之多,例如被誉为明清小说巅峰之作的《红楼梦》,因作者曹雪芹在这部书中影射
了自己家族的衰败和对朝政的不满,故而遭禁。文字狱制造出一种非常恐怖的氛围,弄得文人士大夫危若
累卵,动辄得咎,他们只好躲进离现实最远的文字训诂和考据当中去了。
A.望其项背B.飞来横祸
C.危若累卵D.动辄得咎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望其项背”,比喻追得上或赶得上(多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语境是说明代人无法赶上清代学者的知识
积累,使用正确。
B.“飞来横祸”,意外的灾祸;语境是说清代的只言片语可能会招来意外的灾祸,使用正确。
C.“危若累卵”,危险的情形,•般不与人搭配,所以此处使用对象不当,可改为“人人自危
D.“动辄得咎”,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语境是说文人士大夫动不动就遭受指摘,使用正确。
故选C。
3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A.《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诸葛亮、刘备、关羽、周瑜、鲁达等。
B.《红楼梦》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古典小说,描写了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
和婚姻悲剧。
C.《过万重山漫想》是一篇游记散文,没有采用游记散文常用的移步换景的行文思路,而是将游踪和思绪
紧密结合在一起。
D.《水浒传》作者安排了有很多故事情节,如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林冲上山、七擒孟获等。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鲁达是《水浒传》里的人物;
B.《红楼梦》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古典小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D.七擒孟获的是诸葛亮,故事出自《三国演义》。
故选Co
40.以下选项中与《红楼梦》内容不得的一项是()
A.“一个是闿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句中的“闿苑仙葩”指的是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宝玉。
B.“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这首判词是在暗示迎春的悲剧命运。
C.宝玉看望将死的秦钟,秦钟劝他“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D.秦可卿死后,尤氏这时偏偏卧病不能理事,因此王夫人向贾珍推荐了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D.”王夫人向贾珍推荐「王熙风”错,向贾珍推荐王熙风协理宁国府的人是宝玉。见《红楼梦》第十三回,秦
可卿因为病痛去世,在临死之前托梦给凤姐,待凤姐惊醒后便听到秦可卿去世的消息,第二天,贾家各门
亲戚便匆匆赶到奔丧,其公公贾珍更是悲痛至极,为儿媳定制千两银子的棺材。主持葬礼这么大的事,宁
国府无人料理,宝玉便给贾珍出主意,让王熙风来料理,故曰:“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故选D。
二、名著阅读
41.从下面两组人物中任选一组,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简述理由。
(1)刘邦和项羽
(2)薛宝钗和林黛玉
【答案】示例一:相比刘邦,我更喜欢项羽。他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不朽
的神话。项羽年少时,项梁曾教他读书,项羽学了没多久便厌倦了;后项梁又教他武艺,没多久又不学了:
项梁大怒!史料记载,曰:“读书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学武不过能敌得过一人,就要学便学万人敌!”
他政治上的失败,无法遮掩项羽在军事上的才华。24岁起兵反秦,27岁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
三十岁自刎乌江。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
示例二:我比较喜欢刘邦,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入咸阳约法三章,不让上兵骚扰百姓。而项羽火烧
阿房宫,制造雾霾,给百姓带来灾难。还有项羽和刘邦约定谁先入咸阳,谁得天下,项羽后入咸阳,却不
遵守诺言,发动四年楚汉战争,使百姓民不聊生。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名著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要对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不出现常识性错误,需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更喜欢''一词是核心所在,隐
含了诸多信息,一是都喜欢,二是程度不同,三是要我们加以比较,说出程度不同的原因。比如刘邦与项
羽,刘邦雄才伟略,知人善任,但是为人好吃懒做,油滑狡诈,自私自利;项羽出身贵族,刚毅勇武,诚
信守义,光明磊落,但为人残忍,优柔寡断,目光短浅。
薛宝钗是贾宝玉的妻子,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她姿容绝代,举止娴雅,博学多才,因此受到贾府上下一
致好评。林黛玉生得容貌清丽,兼有诗才,是古代文学作品中极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林黛玉孤高自许,
在那人际关系冷漠的封建大家庭里,曲高和寡,只有贾宝玉成为她惟一的知音,遂把希望和生命交付于对
贾宝玉的爱情中。她为保持自己的爱情而付出全部的生命。由于宝钗贤淑明达,博得贾母与王夫人的欢心,
终与宝玉结成“金玉良缘
学生需要结合阅读名著时的理解,结合人物性格、事例进行分析,表达观点。
42.填空题:
(1)《红楼梦》第三回“两弯似蹙非蹙冒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描写的是哪个人物。
(2)“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汗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
这是说的话。她因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王熙凤,最后被施舍了二十两银子。
【答案】(I)林黛玉(2)刘姥姥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情节、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本题具体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红楼梦》的掌握情况。
“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这是《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中描写林黛玉,原文是“两弯
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府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
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着重写黛玉的美丽、聪慧过人和她的
多愁多病。
“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汗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这是《红
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所说。
43.下面有关《红楼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宝钗扑一对玉色蝴蝶玩耍,一路跟到滴翠亭,忽然听到亭内有人交谈,原来是宝玉房里的丫鬟红玉和坠
儿,宝钗为少生事端,谎称在找黛玉,骗过二人。
B.凤姐生日那天,尤氏受贾母所托,办得十分热闹,但因为北静王府里一个要紧姬妾没有了,宝玉也没有
告诉贾府其他人,一早素衣素服,骑马和茗烟前往北静王府安慰北静王。
C.袭人见宝玉任性恣情、不务正业,便以家里要为她赎身之事试探宝玉,见宝玉对她恋恋不舍,趁机加以
劝谏,最后为宝玉定下三个条件:一不许再说身化轻烟的话,二作出个喜读书的样子别只管批驳消谤“禄蠹”,
三不可毁僧谤道,调脂弄粉,尤其是不许吃别人嘴上的胭脂。宝玉为了留住袭人,一一答应。
D.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凤姐得知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
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刘姥姥高兴地拿了银钱千恩万谢,仍从后门离开。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著中相关人物和情节的能力。
B.“宝玉……骑马和茗烟前往北静王府安慰北静王'’错,《红楼梦》第四卜三回,宝玉只让茗烟一个跟着他骑
马出城,借水仙庵祭祀了一个人。并没有前往北静王府安慰北静王。
故选Bo
44.整书阅读。请根据《红楼梦》的内容填空。
诗“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递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描写的是金陵十二钗中的
_________(填人名)。
【答案】贾探春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人物的整体把握能力。
这是《红楼梦》贾探春的判词。“精明”一词,小说中说“探春精细处不让风姐’‘(第五十五回),又写她想有
一番作为;“生于”句说探春终于志向未遂,才能无从施展,是因为这个封建大家庭已到了末世的缘故;清明
节江边涕泪相送,当是说家人送探春出海远嫁;画中的放风筝是象征有去无回,所以“千里东风一梦遥”。
45.整书阅读。请根据《红楼梦》的内容填空。
《红楼梦》以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
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描写了金陵十二钗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
悲剧命运揭示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罪恶,展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末世危机。
【答案】贾、王、薛、史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
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小说也揭露了封建社会后
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
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
的理想。
46.《红楼梦》中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薄命司中看到自己家乡金陵女子的生平判词。请你填写下列判词对
应的人物姓名。
(1)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2)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兜相逢大梦归。()
(3)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答案】王熙凤贾元春巧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内容的分析、理解的能力。
(1)“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
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
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件-第5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 填报志愿 合同
- 《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课件
- 2025年吐鲁番道路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 2025年湖北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考试题目
- 2025年长沙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目和答案
- 2025年张掖驾校考试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2025年河源考货运资格证考试内容
- 工业用地交易中介合同样本
- 水利工程机械施工安全协议
-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精品PPT
- 大学英语四级必背词汇表21853
- 结构设计面试题(答案)
- 升压站、变电站架构安装方案
- 赤峰高铁广场商铺租赁合同(样本)
- 郭顶—水星记—歌词
- 英文版个人简历自荐信
- 其他专技、管理服务岗位聘期考核表
- 四年级上学期劳动技术测试卷带答案
- 关于学习考察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报告.doc
- TX-1C单片机实验板使用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