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建筑物的扶正与加固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6/10/wKhkGWWRnxWAQN4LAAKZJOjRxp0554.jpg)
![倾斜建筑物的扶正与加固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6/10/wKhkGWWRnxWAQN4LAAKZJOjRxp05542.jpg)
![倾斜建筑物的扶正与加固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6/10/wKhkGWWRnxWAQN4LAAKZJOjRxp05543.jpg)
![倾斜建筑物的扶正与加固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6/10/wKhkGWWRnxWAQN4LAAKZJOjRxp05544.jpg)
![倾斜建筑物的扶正与加固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6/10/wKhkGWWRnxWAQN4LAAKZJOjRxp055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倾斜建筑物的扶正与加固唐业清[摘要]介绍我国新建或既有建筑物发生倾斜的原因,纠倾扶正工程的设计、施工、防复倾加固以及对典型工程实例的分析等。使读者对倾斜建筑物扶正技术的现状有较全面的了解。[关键词]倾斜纠倾扶正防复倾加固建筑物病害SettingUprightandStrengtheningofInclinedBuildingsTangYeqing[Abstract] ThisarticledescribesthecauseofinclinationofnewbuildingsandexistingonesinChina,the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thesettinguprightofinclinedbuildings,thestrengtheningofbuildingsagainstoverturnandtheanalysisoftypicalengineeringexamples,etc,soastohelpreaderstocomprehensivelyunderstandthestatusquoofthetechnologyusedforsettinginclinedbuildingsupright.[Keywords] Inclination;Settinginclinedbuildingupright;Overturnprevention;Strengthening;Defeteofbuildings由于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维护管理以及自然灾害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常使既有建筑物或在建工程不均匀下沉,使其发生倾斜、挠曲、开裂等病害,轻者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时会使建筑物丧失使用条件甚至破损,突然倒塌,危及人的生命安全。这类事故时有发生,给投资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当前建筑工程中颇受关注的重大质量问题,对这类建筑物的病害治理,建筑物的纠倾扶正以及防复倾加固等技术已成为当前颇受欢迎与重视的新颖学科。1纠倾工程的方案制定对已发生倾斜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在制定方案前首先应了解倾斜原因及结构特点,内容如下:1.1掌握建筑物现状及其环境了解该倾斜建筑物的原设计及地基勘察资料,竣工文件,使用现状,建筑物周围环境条件,地下工程或埋置管线情况,地质资料过于简单时应补做勘察,为纠倾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参数和条件。通过精确测量,查明建筑物的实际倾斜量和倾斜方向(包括竖向倾斜和基础水平方向倾斜)是否超过规范的规定值。为便于检查裂损情况,应在开裂部位涂石膏饼,以便观察裂隙的变化。1.2分析建筑物发生倾斜的原因1.2.1设计工作失误许多设计人员对地基基础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常把复杂的地基问题简单化处理。据建设部1993〜1996年的重大工程事故统计,由于设计工作失误导致建筑物发生质量事故的约占事故总数40%。建筑物基础设计时,没有掌握地基土性,缺乏认真方案比选,采用的基础形式不当而发生事故。在深厚淤泥软土地基上,错误选用沉管灌注桩、沉管夯扩桩等基础形式,经常发生缩颈、断桩和桩长达不到持力层等事故。在填土、软土或湿陷性黄土等厚薄不均地基上,采用条形或筏板等基础方案,导致建筑物倾斜。采用强夯处理地基时,由于夯击能量不足,影响深度达不到加固深度的要求,没有消除填土或黄土的湿陷性,如果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地基浸水,必然成建筑物严重下沉、倾斜或裂损。对于欠固结的填土、淤泥等软土地基,地面大量回填堆载,采用桩基方案时,如忽视负摩擦力的作用与计算,常发生布桩数量不足,导致桩基过量沉降、断桩等严重事故,使建筑物开裂或倾斜。同一栋建筑物上选用两种以上基础形式或将基础置于刚度不同的地基土层上,易发生严重事故。对于软土地基或建筑物形体复杂、高度变化较大时,必须按照变形与强度双控条件进行设计,以确保建筑物的整体均匀沉降。如只做强度验算,将会使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或过量沉降。设计人员不熟悉或没有认真学习、掌握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技术标准,没有按规范规定进行基础设计,造成严重后果者屡见不鲜。如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时,建筑物的总荷载没有通过基础底面积的形心,荷载偏心矩过大,使基底应力分布不均,易使建筑物发生严重倾斜或损坏。考虑桩土共同工作时,桩间土分担的荷载比例过大,布桩数量较少,使房屋发生过量沉降或倾斜。桩基布桩过密,桩打不下去,大量截桩,部分桩基的桩尖未达到持力层,使桩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建筑物倾斜或开裂。1.2.2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低劣施工部门偷工减料,弄虚作假,随便减少配筋,降低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劣质钢材乃至缩小基础尺寸,减少基础埋深,基础施工放线不准确等,据建设部统计,1993〜1996年发生重大工程事故,由于施工的原因约占60%。1.2.3建筑物相距甚近后果严重政府建筑规划部门在批准建筑用地时,如江浙沿海或海南地区,两栋建筑物的外墙净距规定为80cm,造成相邻建筑基底应力严重迭加,特别是淤泥软土地基施工时相互影响,引起建筑物相向倾斜,严重者可使建筑物丧失使用条件。1.2.4工程勘察遗漏失误如勘测点布置过少,或只借鉴相邻建筑物的地质资料,对建筑场地没有进行认真勘察评价,提出的地质勘察报告不能真实反映场地条件,如岩溶土洞、墓穴等没有被发现,甚至旧的人防地下道也被忽视,使新建的建筑物发生严重下陷、倾斜或开裂。1.2.5建筑行业的不正之风给无照私人设计盖章,收管理费,为了个人捞到好处,施工时采用关系户提供的不合理的地基处理手段或基础施工方法。1.2.6地下开挖城市由于修建地铁、地下街等地下建筑物,或者矿区开挖采矿、采煤巷道引发地面沉降,造成地面建筑物的下沉、开裂、倾斜等损害。1.2.7地下水位的升降引起地基土性改变我国已有36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由于大量超限开采、抽汲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由于修建水库或其他原因,有些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均会改变或降低地基承载力,引起地基下沉和建筑物病害。1.2.8相邻深基坑施工引起建筑物的损坏在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由于深基坑的开挖、支护、降水、止水、监测等技术措施不当,造成支护结构倒塌或过大变形,基坑大量漏水、涌土失稳,基坑周边地面塌陷,以及相邻建筑物基础工程的施工相互影响,会对已建成或正在建造的相邻建筑物造成威胁与损坏,引发严重的事故。1.2.9已建成的建筑物使用不当如上下水管道破裂长期不修,地面长期积水不排泄,污水井堵塞,污水流入地基等,都可能使地基浸水湿陷。装修时随便拆除承重墙,致使承载结构裂损,各种病害发生后没有及时维修,造成建筑物开裂或倾斜破坏。除上述人为因素以外,自然灾害如地震、山体滑坡、水灾、泥石流等造成地基液化,地基土被水掏空,基础滑移等,都会对建筑物造成严重损害。1.3纠倾技术方案的制定制定建筑物正式纠倾扶正和加固技术方案时,应当充分掌握并具备以下各项条件:业主的要求和建筑物重要程度,实际倾斜和开裂情况,建筑物纠倾时是否有人居住,周围环境条件,地基土质和新补充的勘探资料、基础的损坏情况,原建筑物发生倾斜原因的分析结论,原建筑物检验鉴定结果及纠倾可行性的报告,经现场试验验证的纠倾技术的可行性,与纠倾工程有关各方的协议书等。制定纠倾扶正和防复倾加固技术方案,要在有经验的专家指导下,进行反复分析比选。承担纠倾工程的技术主管应当充分熟悉各种纠倾方法,并对其适用条件有正确判断。对于重要建筑物已确定的纠倾工程技术方案还应通过专家论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改进充实完善,尽可能避免疏忽漏洞。常用的纠倾方法如图1所示。在制定纠倾方案时,应按照建筑物的结构特征和高度条件,分别依据相关规范对其纠倾后允许残留值作出规定,以便确定纠倾工程的实施标准与计算工程量值,同时也是纠倾工程验收的技术标准。纠倾工程技术方案设计文件应包括的内容如下:纠倾时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内容;纠倾施工的详细步骤和要点;回倾速率及最大回倾值;对整体结构刚度差的建筑物,纠倾前要对原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固设计,以防止纠倾施工时发生破损甚至倒塌;观察点的布置及监测要求;施工安全及防护技术措施,工程报警装置;防复倾加固技术的设计及施工方法;对相邻建筑物影响的防护技术及措施;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稳定期间的继续观测计划及要求;竣工验收文件内容及要求。•浅用摘上法柯土虫一1-障层拘土法降水法「堆栽加田怯=L润1荷饷压怯-埴尾饷页琵I持力厚浅尽振抽罹化法I-砂基iff化法41-地基深层程联荏康劾毗堡法-「-桩身射水却荷法—桃体加荷崔L槌臭却荷法基础底部祐升访,供升法一一基毗上部崔杯障尾桃抬升在皿膈」 卜岫梁顶升嘏—上都姑构托婿顶升世Lftkg注A麟啜荆格升割顿法GSHfeMK料所,设计预留甄帆条神H自加戒法——扶壁式挡堆法.壕告废…-我上点法中的所种业几神疗由相姑台图1房屋纠倾扶正方法分类2纠倾工程的施工根据纠倾工程设计方案应编制施工计划,并要注意以下内容:对整体刚度较差的建筑物,纠倾施工前先进行破损部位或建筑物整体的加固施工,防止建筑物在施工时发生倒塌。要考虑建筑物地基在纠倾施工时可能产生的附加沉降,并估计纠倾后建筑物地基可能持续的变形(即滞后的回倾量),在纠倾施工时及施工后要加强现场观测,并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施工前要对相邻建筑物及地下设施进行一次检查或测量,要与对方协商或签定协议,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对于纠倾后的复倾可能性,应根据防复倾加固设计,在纠倾施工前或施工后进行加固处理。纠倾扶正施工前要进行现场试验性施工。以便选定施工参数,验证纠倾扶正的设计方案可行性,进行必要的调整与补充,使其更臻完善。应当具体安排现场监测方式,监测点,监测内容和手段,布设回倾率的控制装置,以便通过监测,控制回倾速率,调整施工进度与施工方法,掌握纠倾复位结束的时机,预留好滞后回倾量。密切观测建筑物裂缝变化情况,根据裂缝变化规律,调整纠倾速率或采用相应的辅助措施。纠倾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报警装置,特别是有人居住的建筑物,必须确保纠倾施工安全进行。纠倾施工时应注意对建筑物房心土的回填、夯实、地坪做法以及墙体裂缝处理等的施工质量,以利增加建筑物整体刚度、增加抗倾复、抗裂损的能力。施工期间应严密监视相邻很近的建筑设施,经常检查对其保护性措施的状况,严防出现问题。在纠倾施工期间,可能会出现原来没有预想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纠倾技术方案应根据现场条件的改变而修正调整,以便确保纠倾工程的成功。纠倾施工竣工的文件应明确包括:纠倾工程设计文件,施工中的修改调整措施,施工日记、试验性施工小结,现场监测及裂缝变化记录,相邻建筑物及地下设施情况,工程鉴定和验收结论等,并作为纠倾建筑物的技术档案予以保存。3防复倾加固为了防止纠倾后建筑物再度倾斜,应在纠倾施工前或施工后,进行防复倾的加固。防复倾加固有以下各种常用方法:3.1抬墙梁法采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梁或钢梁,穿过原房屋基础下,置于基础两侧预先做好的钢筋混凝土桩上或支护墩上。3.2锚杆静压桩法利用房屋自重,在原房屋基础两侧,凿压桩孔,埋入锚杆,借锚杆反力,通过千斤顶进行压入预制桩加固地基,该法适用于有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或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的建筑物加固。尤其对地下水位较高不便于开挖加固的地基更有效。如原为砖基础时,应首先对砖基础进行外包钢筋混凝土套加固,为压桩创造条件。3.3静力压入预制桩法以房屋自重和基础底面作为反力托,利用千斤顶直接在原房屋基础下将桩压入土中,以便托顶住房屋,该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地区,基础下地基有软弱层,基础具备支托条件的房屋。施工时需在基础下分别开挖压桩坑。3.4双灰桩或双灰井桩法双灰桩可在房屋基础边缘,用特制的洛阳铲或成孔机具做竖直或斜向孔(可单排或多排布置),填入的粉煤灰及生石灰(按3:7配合拌匀),也可根据当地经验选配。此类桩体具有膨胀性、吸水性,发热及离子化固结作用。双灰井桩的直径可选80〜100cm,在房屋各单元条形基础之间开挖桩孔,夯入双灰料。并将条基最后改为筏基,通过双灰料膨胀挤抬墙下基础,达到加固目的。3.5墩式加固法直接在基础下分段挖坑全新的持力上层,然后浇注混凝土墩基础,与基底密贴并使分段基础连成整体,用其传递基础上部的结构荷载于新的承载力较高的持力土层上。3.6增层反压法利用新增加楼层的建筑物结构荷载,来平衡原建筑物发生倾斜的力,同时也是借助新增层结构的自重压力,迫使地基下沉,解除建筑物再度发生倾斜的可能性。3.7小型加压钢管注浆桩法适用箱、筏基础下面、有较厚软土层地基
的加固,可先在基础底板上钻小孔,再在土中扩孔,形成下大上小的桩孔,一般孔径为10〜20cm,放入带孔眼的注浆钢管,在管外抛置豆石,通过向注浆管进行压力注浆,填充桩体,待桩体凝固再封桩头,恢复底板钢筋及灌注混凝土。此桩即可作为承压桩,也可作为抗拔桩。3.8基础加宽法由于原设计的基础底面积过小,致使基底压应力过大、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或过大沉降,常采用基础加宽法,降低基底应力,减小建筑物的沉降变形,也是常用的防复倾加固措施之一。4典型工程实例4.1高层及超高层大厦的倾斜图2(a)为某高层写字楼,地上27层,高96.6m,地下2层箱基,由于地基浸水、总荷载偏心矩过大以及基础施工中偷工减料、底板挑出长度减少80cm等原因,造成建筑物向西北方向倾斜64cm。经采用辐射井法纠倾,已成功的扶正,并进行防复倾加固。南侧采用30根10m长小型钢管压浆桩,北侧采用25根小型钢管压浆桩及10个双灰井桩加固,经观测一直稳定,效果很好,已通过验收及鉴定。挽回损失6000余万元。图2(b)为某高层写字楼,地上17层,高71m,地下1层筏板基础,由于基础下有厚薄不均暗灰色含有机质的软土层,厚薄相差1.3m,引起楼房向西北方向倾斜20cm,主楼与副楼的连梁及地板已出现裂缝。现在观察尚未处理。图2(c)为某高层写字楼,地上18层,高56.6m,采用366根孔内夯扩灌注桩,由于桩基施工质量低劣,大批断桩,施工后期大楼突然向西北方向倾斜,最大值达2.448m,现已爆破拆除。损失2000余万元。图2(d)为某超高层住宅楼,地上30层,高度108m,地下箱基2层,下面采用1100余根打入10m预制桩,打桩时桩未到位,大量截桩,地基土大量隆起,桩尖下有较厚粘土层以及建筑设计荷载有偏心,目前大厦倾斜已近20cm,尚在观察中。
nn图2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物的倾斜示意这四栋大厦发生倾斜都是设计工作失误、基础埋深或基础形式选择不当及偏心距过大等原因所致。4.2具有深桩基础建筑物的倾斜图3具有深桩基础建筑物的倾斜示意图3(a)为地上7层住宅楼,高21.6m,120根灌注桩基础,桩长28.5m,由于施工时桩未达到持力层,桩尖下有虚土,致使桩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房屋倾斜量达64cm,经采用截桩法、振捣射水法、辐射井法以及压重等综合方法,已将其扶正,并采用抬墙梁法,重新打入8根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作为防复倾加固措施,处理效果良好。纠倾过程居民一直住在楼内,现已竣工验收。图3(b)为地上4层的住宅楼,地下桩长19.5m,共布桩70余根,因桩周的淤泥土层厚,设计时未计算负摩擦力,布桩也不合理,施工时,桩未到达持力层。致使房屋倾斜39cm。经采用负摩擦力纠倾法将其扶正并增设钢筋混凝土抬墙梁(置于两根新作灌注桩上),用于防复倾加固,效果良好,已竣工验收。图3(c)为地面以上7层的办公与住宅混用楼,由于相邻基坑施工降水深度达-15m,延续一周之久引起该楼倾斜30cm,通过采用负摩擦力纠倾法扶正成功,现已恢复正常使用功能。纠倾时仍在使用,人员未迁出。这类深桩基础上建筑物的倾料,在南方软土地区是较多的,主要是成桩质量太差,或者桩未达到持力层,既有设计方面的因素,施工方面的责任更是重大。纠倾与加固的难度也更大些。4.3高耸构筑物的倾斜图4高耸构筑物的倾斜示意图4(a)为某化肥厂100m高烟囱,地下浅基础埋深4m,由于强夯未能消除湿陷性,管理使用也不当,地面长期大量积水,引起黄土地基浸水湿陷,倾斜量达155cm,经采用辐射井法进行纠倾,并采用120根,深10m的双灰桩对基础周边加固形成幕墙,保护原浅基础,作为防复倾加固措施,纠倾及加固都取得成功。图4(b)为某纺织厂50m高烟囱,基础由30根沉管灌注桩构成,由于淤泥土层厚,成桩质量不好,发生断桩缩颈,设计时又未计算负摩擦力,布桩量过少,4d大风将烟囱刮歪,倾斜量达112cm,因故不能纠倾加固,拆除重建。图4(c)为某交警大队的50t、30m高水塔,因相邻住宅楼(6层)施工时,筏板基础放线错误,将筏板压在水塔的圆形钢筋混凝土基础板上,致使基础板开裂,水塔倾斜达39cm,因故不能纠倾,拆除重建。图4(d)为某具有特殊用途的钢塔架,由于荷载偏心以及采用4个分离式柱下基础,黄土地基发生了不均匀沉降,使塔架向西发生倾斜,最大倾斜量达38cm,目前尚未处理,进行观察。4.4复杂场地条件下建筑物的纠倾图5(a)为地上7层住宅楼,场地为沿山坡回填土,土中大块石及碎石含量超过40%,最大直径达500〜800mm,地基曾采用强夯处理,未能消除浸水湿陷,因管道漏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G-TJ08-2462-2024 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标准
- 电子商务推广合同范本
- 沟通技巧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
- 电子竞技产业链分析与价值挖掘
- 知识产权对科技进步的护航作用及未来发展策略研究
- 生物医药创新药物研发的挑战与机遇
- 经销商合作协议书范本
- 购销合同合作协议范本
- 厂区排水管道承包合同范本
- 环保型材料在办公家具中的应用
- 甘肃省临夏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无答案)
- 货场煤泥合同模板
- 六年级《环境教育》计划及教案设计
- 房产中介公司薪酬制度
-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标准解读-2
- JBT 2231.3-2011 往复活塞压缩机零部件 第3部分:薄壁轴瓦
- 旅游学概论(郭胜 第五版) 课件 第1、2章 旅游学概述、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社会支持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链式中介模型
- 高一文理分科分班后第一次家长会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
- 2024年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库(典优)
- 13.2《致大海》课件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