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移动》说课稿_第1页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_第2页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_第3页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_第4页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1

教材分析

《小数点移动》是人教版学校四班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61页的内容,主要是讨论小数点移动如何转变小数的大小。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单位换算的重要手段,是学习小数学问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使同学理解和把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育同学观看比较,概括的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同学体验到相互关心的乐趣。

教法、学法

围绕以上这三个教学目标,确定教法学法如下:

依据新课标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同学的实际,我采纳的教学方法是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以直观演示法、引导发觉法、争论法为辅,以讲、扶、放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同学的各种感官共同参加学习。依据学法指导的自主性原则,充分发挥同学的主观能动性;依据学法指导的差异性原则,对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首先,我给同学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猴哥》的主题曲,同时出示4幅图片设置悬念,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激发了同学的探究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小数点移动”。接着我让同学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引起什么变化呢?我鼓舞同学大敢猜想,使同学对探究规律产生深厚的爱好,再次激发了同学的求知欲。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学问,培育力量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为了分散难点,我支配三个层次:

(1)给同学明确的探究指向:0.0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向哪边移动?移动了几位?小数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0.9米、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的移动状况与小数大小的变化状况。让同学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有了上一环节的教学,同学对问题的探究方向非常明白,这时可考虑到提问的广度。)

(3)既然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那你会联想到什么?小数点向左移动又有什么规律呢?让同学自己设疑,想到了小数点也可以向左移动,而移动的位置与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状况完全放手,让同学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再次让同学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有了前面规律的熟悉,这一环节同学能比较快速的解决问题。)在这环节,我让同学们不同的思维火花得以出现,再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沟通,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互教互学互长。

3、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巩固规律。

我们发觉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我们能用这个规律解决我们碰见的数学问题吗?

说明:第一个练习通过同学的做,巩固本课的新知;其次个练习带有肯定的拓展性,培育同学思维的敏捷性;第三题让同学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4、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这时同学畅所欲言,很兴奋地向老师表达自己在这节课所学到的学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学到了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能应用这一规律进行小数乘以或者除以10、100、1000……的口算,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为之后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打下基础。

课堂小结是总结本节课新授内容,对于关心同学理清脉络,巩固学问,加深记忆,活跃思维,进展爱好具有重要作用。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包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已经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又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育同学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熟悉事物,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训练。鉴于这种熟悉,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依据新课程标准“课改应体现同学身心进展特点;应有利于引导同学主动探究和发觉;有利于进行制造性的教学”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同学认知规律和素养训练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2、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比较娴熟地推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培育同学的观看、分析、推理、归纳、推断等力量。

(2)通过假设情境,演示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通过多层次的提问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每一个同学获得参加的机会、体验胜利的感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探究精神的集体协作精神,并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事物是联系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育同学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同学领悟学问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发觉和把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难点是: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问题。

4、教具、学具预备: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本节课运用多媒体帮助教学,为同学供应生动、形象、直观的材料,激发同学学习的乐观性和主动性。

二、同学分析(说学情)

1、心理特征来说,学校阶段的同学规律思维从阅历型逐步向理论型进展,观看力量,记忆力量和想象力量也随着快速进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同学好动,留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盼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同学的爱好,使他们的留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制造条件和机会,让每一个同学都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同学学习的主动性,感受胜利的欢乐。

2、从认知状况来说,同学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同学对小数已经有了初步的熟悉,这为顺当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理解,同学可能会产生肯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洁明白,深化浅出的分析。

三、教法分析(说教法)

依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同学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启发、实践、沟通为主的教学方法。本着思路让同学想,疑难让同学议,错误让同学析,规律让同学找,结论让同学得,小结让同学讲的原则,努力培育同学观看、思索、沟通、合作的学习品质,猜想、类比、归纳、概括的思维习惯。

四、学法指导(说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促进同学学习力量的提高,实施素养训练的关键是教给同学学习的方法。本节课,我从同学已有的生活体验动身,引导同学通过观看、猜想、归纳、类比、沟通、反思等活动,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看事物、思索问题,激发同学对数学学习的爱好。使同学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

五、教学过程(说过程)

对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

创设情景,引出新知;观看分析,探究新知;师生互动,运用新知;强化训练,把握新知;

整理学问,形成结构;布置作业,巩固提高等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同学熟识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同学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

通过情境创设,同学已激发了剧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同学带入下一环节———

(二)观看分析,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猜想、沟通、归纳,符合学问的形成过程,培育同学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会将生疏的转化为熟识的,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

(三)师生互动,运用新知

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同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进展的教学理念。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查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现自我,体验胜利,于是我把同学导入第四个环节。

(四)强化训练,把握新知

设计意图:准时练习巩固,培育同学的发散思维力量,体现学以致用的观念,消退同学学无所用的思想顾虑。

(五)畅所欲言,梳理新知

为了使同学建构本节课的学问体系,培育同学的沟通力量,我让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谈一谈学习的内容,议一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相互沟通一下学习过程中的感受、熟悉、想法和收获。然后老师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新学问的得来是通过已学的学问来解决的,以后盼望同学们多动脑,勤思索,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问题需要利用所学学问来解决的,望同学们能学会运用,擅长用转化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思索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同学养成学习总结——再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挥自我评价作用,同时可培育同学的语言表达力量。

(六)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学问内容,我对作业作了分层要求。真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进展”。

设计意图:考虑到同学的个体差异,以作业的巩固性和进展性为动身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学问的一个延长。

六、教学设计说明: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是:让同学通过沟通、合作、争论的方式,乐观探究,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本着这一基本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严格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抽象到详细的熟悉过程,将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学问与现实生活中同学熟识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提高他们运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在重视课本例题的基础上,适当对题目进行延长,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同时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始终注意的是同学的参加意识,注意同学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乐观;注意引导同学从数学的角度去思索问题。在课堂上,尽量留给同学更多的空间,更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同学在布满情感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在老师和同学的鼓舞与观赏中熟悉自我,找到自信,体验胜利的乐趣,从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念。

总之,在本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同学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致力启用同学已把握的学问,充分调动同学的爱好和乐观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加到课堂的活动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启发同学,挖掘同学潜力,让他们绽开联想的思维,培育其力量为主旨而进展的。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熟悉,诚心盼望各位老师不惜赐教。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训练六年制学校数学第八册第96页“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本节课教材分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已经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又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育同学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熟悉事物,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训练。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指出,要确立包含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依据教材特点,结合四班级同学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比较娴熟地推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3)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培育同学的观看、分析、推理、归纳、推断等力量。

(4)通过假设情境,演示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通过多层次的提问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每一个同学获得参加的机会、体验胜利的感觉,培育探究精神的集体协作精神,并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事物是联系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4、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依据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和比较娴熟地推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是如何发觉这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状况。教学的关键则是启发同学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沟通等方式,发觉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

二、说教法、学法

课程标准告知我们,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同学经受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同学主动地进行观看、试验、猜想、验证、推理与沟通,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应成为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并结合概念教学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同学活动为主体。同学是学习的仆人,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合,教学活动的一切,要围绕同学的进展来绽开。因此本课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同学活动,促使同学动手、动脑、动口参加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多次形成学习高潮。即导入新课时鼓舞同学猜想的心理高潮,动手操作时的探究高潮,归纳结论时的思维高潮,综合练习时的活动高潮。

2、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概念教学应遵循感知-概括-理解-运用-系统化的规律过程。教学中,老师不是简洁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现学问的发生、进展过程中引导同学自己去观看、感知、操作、发觉、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分层次的探究活动使同学形成了良好的熟悉结构,让同学在探究中学到学问,学到方法,训练力量。

3、坚持面对全体,以同学进展为本。课程标准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为此,我将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胜利的喜悦。设计练习也留意坡度,既有基本练习,也有进展性练习,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同学共性进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同学供应进展的充分条件。

4、注意现代教学技术和直观教具的使用。老师预备教学电脑课件。同学每人几张数字卡片,每小组一张小数点位置移动变化状况表格。

三、教学程序的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支配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明确目标――2操作感知,探究规律--3多层训练,巩固规律――4总结学问,自我评价等。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明确目标。

首先,我要同学先看一个小数点移动的动画。

(设计意图:小孩子好动,喜爱动画,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把同学的精神集中起来,并通过动画,让同学初步感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究有什么变化规律作好预备,在心理上产生剧烈的“我要探究”的冲动。)

跟着,我让同学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右移动或向左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引起什么变化呢?

(设计意图:鼓舞同学大敢猜想,使同学对探究规律产生深厚的爱好,激发了同学的求知欲,形成了学习的心理高潮。)

接着,出示课题,介绍目标

板书:1:探究并归纳出规律。2:运用规律。

(二)操作感知,探究规律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学问,培育力量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为了分散难点,我支配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探导小数点移动,假如位数不够要补0的方法。

其次层次:动手实践,移动卡片,探究规律。

第三层次:观看表格,总结规律。)

第一层次:探导小数点移动,假如位数不够要补0的方法。

1、用卡片摆出0.03,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可以怎样简写?

2、将0.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变成什么数?

3、得出:整数部分前面是0的要省略不写。小数部分没有数,可不写小数点。

4、将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点左边什么都没有,怎么办?(添0补足)

5、将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多少?

6、同学小结:移动小数点时,假如位数不够,要用“0”来补足,缺几个位就补几个0。

(设计意图:分散难点,让同学清晰当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要补0的方法。)

其次层次:动手实践,移动卡片,探究规律。

1.请每个同学拿出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状况表,用数字卡片按要求操作,把结果填在相应的表格里。老师建议同位的同学可以相互关心。要求:每次移动小数点,都要从第一个式子开头。

小数点移动的位置0.004米4毫米向右移动一位0.04米40毫米向右移动两位0.4米400毫米向右移动三位4米4000毫米

2、提问抽查,订正评价。(设计意图:引导同学每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发觉变化规律)

第三层次:观看表格,总结规律。

1、请同学观看表格,小组争论一下。(争论题)。从上往下观看,小数点怎样移动,小数大小怎样变化?

2、同学汇报一下,(边汇报,边演示软件)

3、让同学说说是怎样观看出来的。(假如有同学从小数表示的意义方面去想,老师应赐予鼓舞。)

4、让同学猜想,假如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呢?

5、教学课件演示,验证猜想。

6、引导同学归纳总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7、看书96页,请大家一起宣读由他们自己发觉并归纳的规律。

(设计意图:在同学充分进行操作,观看、比较、探究的基础上,概括出规律。老师有目的地进行引导、提问,把“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联系起来,同学尝到了探究胜利的喜悦。在紧急开心的教学中,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

(三)多层训练,巩固规律

(设计说明:数学规律的应用是一个从抽象到详细的过程,在学习中感知规律,理解规律,在应用中巩固规律。在练习的设计中,我有条理、有层次地根据“巩固-变式-进展”的坡度进行有效的练习,让同学广泛参加。设计形式多样,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引起同学的无意留意,让同学练得轻松,提高了力量。)

1、巩固练习。

(1)考填空: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师问:怎样才能简洁地记忆下来?(假如有同学想系左手力气小,所以向右手力气大来形象记忆,应表扬。)

(2)完成96页做一做,和97页上面的做一做。

(同学完成后,随机选择代表,摆上实物投影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这两题的练习,是加强对新规律的巩固和运用,达到活学活用,并有意识地让同学有形象方法记住小数点向右移,原数变大,小数点向左移,原数变小。加强记忆效果)

2、变式练习:

(1)嬉戏,拖一拖。请一同学上讲台拖动小数点,并问其他同学回答,原数的变化状况。

(2)解决98页练习题第1和第2题。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

(设计意图:拖一拖的嬉戏,形象生动,同学喜爱,用课件动画的形式出示练习第1、2题,引起同学的留意,用变式的练习,巩固规律。)

3、进展练习:假如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又向右移动三位,则原来大小有什么变化?

4、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问同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规律在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应用?(让同学思索在学习中,点错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大小就不一样了。假如在银行统计时点错右漏写小数点会怎样?)训练同学做事仔细细心。

(四)小结质疑,自我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质疑:对今日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培育同学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评价:首先自评,同学对自己学得怎样,用什么方法学习,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评介。

接着可以生生互评或师生互评,老师重点表扬大部分学得好的同学或全班的同学,增加同学的自信念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喜爱数学。

(五)作业布置:

1、回忆一遍操作探究发觉规律的整个过程,进一步培育同学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预习97页,例2和例3,做书上98页练习第三题。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4

教学内容: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现代学校数学》第八册).

教学目的:

1.理解并把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观看、操作、概括、总结,培育同学思维力量;

3.训练同学养成细致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在总结、归纳“规律”的过程中,培育同学的概括力量.

教学难点:

娴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用具:

电脑辅教软件,实物投影,填数用表,数学卡片和一个钮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数位挨次表:

问:(1)说出每个数所在数位,并表示多少?

(2)看这个表,说明哪两个数位间进率是10,或者进率是100?

2.留意观看(电脑演示)

2.576<25.76<257.6

(1)将25.76的“.”向右移一位,变成257.6.

问:1)你看到了什么?

2)比较25.76与257.6的大小.

(2)将25.76的“.”向左移一位,是2.576.

问:1)你看到了什么?

2)比较25.76与2.576的大小.

二、导入:

看来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了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怎样的变化呢?今日我们就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出示题目).

三、新授:

(一)下面我们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讨论这个问题.

1.(每组一个学具袋一个表),请组长分工,大家一起利用学具根据表上的要求,边摆边填,并找出规律.

2.反馈.

3.说说填表的方法

把0.6小数点向右移一位,0.6m→6m=600cm.

把0.6小数点向右移二位,0.6m→60m=6000cm.

把0.6小数点向右移三位,0.6m→600m=60000cm.

4.独立思索:将0.6m→6m,0.6m有什么变化?

0.6m→6m原数扩大10倍.

0.6m→60m原数扩大100倍.

0.6m→600m原数扩大1000倍.

5.你怎样看出从0.6m→6m,原数扩大了10倍?还可以怎样想?

①由于6m的6在个位,0.6m的6在非常位,个位和非常位进率是10,所以原数扩大了10倍.

②还由于0.6m=60cm,6m=600cm,600cm是60cm的10倍.0.6m变成6m,原数扩大10倍.

6.从0.6m→60m,扩大100倍,道理是什么?从0.6m→600m,扩大1000倍,道理也相同.

7.依据大家发觉的,你能概括出小数点右移,原数怎样变化?

小数点右移一位,原数扩大10倍.

小数点右移二位,原数扩大100倍.

小数点右移三位,原数扩大1000倍.

8.老师板书“右移扩”.

(二)

1.还有没有不同的移动方法?

2.反馈:

小数点左移一位,0.6m→0.06m,0.6m缩小10倍.

小数点左移二位,0.6m→0.006m,0.6m缩小100倍.

小数点左移三位,0.6m→0.0006m,0.6m缩小1000倍.

3.你怎样看出0.6m→0.06m,缩小10倍?还可以怎样想?

4.同组相互说其他道理.

5.依据大家发觉,请你说说小数点左移,原数怎样变化?

左移一位,原数缩小10倍.

左移二位,原数缩小100倍.

左移三位,原数缩小1000倍.

6.老师概括并板书“左移缩”.

(三)

1.依据以上发觉,我们可概括出原小数点位移的规律是:

2.小组熟读规律.

3.老师有一问题,请教大家.

(1)把0.6的小数点右移一位,为什么不写成06?板书:06

(06是6,没有小数部分,0省略不写.)

(2)把0.6的小数点左移一位,为什么不写成.06?板书:.06

(由于整数部分没有数,要补0占位.)

(四)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但发觉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而且还应记住在移动小数点时要留意添0去0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中:

1.把0.09扩大100倍,小数点应向

1.左移二位

2.右移二位

2.把3.72缩小100倍,小数点应向

1.左移二位

2.右移二位

(二)依据箭头指向,请说明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引起原数怎样的变化?

(三)电脑出示练习

1.师诞生答:34.81→3.4811.34→134

2.师诞生答:(可进行竞赛嬉戏)

3.师诞生答:24.056×1000÷1000=24.056

478.32÷100×1000=4783.2

五、小结:

这节课大家学得不错,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叫——

小数点的悲剧

有一闻名宇航员独自驾驶“连萌一号”在太空中作业,当他圆满完成任务返航途中,突然飞船发生了不行解决的故障,缘由是由于检查员的疏忽点错了重要数据的小数点.在人生最终两个小时里,这位英勇的宇航员没有哀痛,而是坚持工作着.最终他在与女儿诀别时说:“我要告知你,我友爱的女儿,我也要告知全世界的小伴侣,肯定要仔细对待学习中每一个数,每一个小数点,不要再让小数点的悲剧发生了!”“连萌一号”消逝了,这场小数点的悲剧结束了,但是请同学们牢记住这位宇航员的话吧!

下课!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学校数学四班级下册第61页“小数点移动”。

2、本节课教材分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已经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又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育同学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熟悉事物,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训练。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同学把握小数点移动的方法。

2)使同学探究出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3)通过观看、概括,培育同学思维力量。

4)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培育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4、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探究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和比较娴熟地推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如何发觉这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状况。

教学关键:则是启发同学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沟通等方式,发觉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

5、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二、说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同学认知活动的规律,同学实际水平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纳情境教学法,先通过小数点自我介绍这一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从故事中提取数学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同学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舞同学,尤其注意培育同学敢于质疑的精神。注意现代教学技术和直观教具的使用。老师预备教学电脑课件。

三、说学法

本节课学习适于同学绽开观看、猜想、比较、沟通、争论、归纳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的指导学法,我采纳小组合作形式、自我探究、闯关等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同学去发觉,体验制造猎取新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同学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迸发知慧的火花。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支配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2操作感知,探究规律——3多层训练,巩固规律——4自我检测,反馈评价——5课堂总结,故事升华等。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首先,我给同学播放动画小数点的自我介绍让他们明白小数点在小数中的重要性激发了同学的探究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的神秘”,(2)以孙悟空招收徒弟为由,激发同学学习爱好。接着以听“孙悟空棒打妖怪”故事,同时出示4幅图片设置悬念,从故事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培育同学仔细听故事的良好习惯。(3)我让同学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引起什么变化呢?鼓舞同学大敢猜想,使同学对探究规律产生深厚的爱好,再次激发了同学的求知欲。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学问,培育力量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为了分散难点,我支配三个层次:(1)给同学明确的探究指向:0.0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向哪边移动?移动了几位?小数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0.9米、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的移动状况与小数大小的变化状况。让同学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等等。(有了上一环节的教学,同学对问题的探究方向非常明白,这时可考虑到提问的广度。)(3)既然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那你会联想到什么?小数点向左移动又有什么规律呢?让同学自己设疑,想到了小数点也可以向左移动,而移动的位置与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状况完全放手,让同学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自主探究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等等。(有了前面规律的熟悉,这一环节同学能比较快速的解决问题。)在这节课,我让孩子们不同的思维火花得以出现,再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沟通,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互教互学互长。

3、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我以孙悟空招收徒弟为由,激发同学学习爱好,将所学学问得以巩固。这一环节,我采纳的是我会填,我真行——我会辨,我真棒——我会说,我真牛这样的多层练习,让同学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运用所学学问。

4、自我检测,反馈评价。让同学准时检测自己一节课的收获,查漏补缺。

5、课堂总结,故事升华。

我以总结孙悟空招收的徒弟,将课堂推向高潮,再以《小数点的悲剧》这一故事警诫同学要仔细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6、说板书设计:

板书: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神秘

原数小数点原数

缩小到左移.右移扩大到

1/10一位10倍

1/100两位100倍

1/1000三位1000倍

……

位不够0补足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6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是九年义务训练六年制学校教科书(试验本)数学第八册第105页的学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学问是在同学已经把握整数的有关学问,特殊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学问之后学习的。由于小数与整数一样,都是根据十进制来计数,也就是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值大小也不同。小数的数位是由小数点确定的,所以,小数点的移动必定引起小数每一位上的数值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依据,也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这一小节教材内容的绽开,留意了由感性到理性,由详细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并通过已有的学问来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从而引导同学发觉和把握这一规律。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特点,确立的教学目的是:

(1)使同学理解和把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2)能比较娴熟地把一些数同一个数(数字相同)进行比较,知道其扩大、缩小及其倍数。

(3)培育同学类比推理和概括力量。

(4)初步培育同学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熟悉事物。教学重点:启发同学发觉"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概括、推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二、说教法

依据本节教学内容,可通过投影仪、磁黑板、卡片等教具,将学问的讲解与直观演示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表象动身,引导同学发觉规律,激发学习爱好,培育同学初步的抽象思维力量和概括力量,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此,采纳的教学方法是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以讲授法为主,直观演示法、引导发觉法、争论法为辅,以讲、扶、放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同学的各种感官共同参加学习。

三、说学法

依据学法指导的自主性原则,充分发挥同学的主观能动性;依据学法指导的差异性原则,对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

四、说程序

本节课教学,设计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

复习提问(约5分钟)

1.在○里填上>、<或=符号。(板演)0.36○0.3603.68○36.824.3○2.432.口

答下面各题。(与板演同时进行。)

(1)0.1里有()个0.01?

(2)0.01里有()个0.001?(3)1里有()个0.1?()个0.01?)?3.填空。2×()=20130÷()=132×()=2001300÷()=13第一组题复习的目的主要是依据小数的性质推断小数的大小没有变化和两个小数的数字虽然相同,但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小数位有了变化,小数大小也有了变化。其次组题复习小数的意义及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的学问。第三组题复习整数部分中的扩大与缩小等学问。

其次环节:

传授新知(约15分钟)

1.导入新课。(为了唤起同学的求知欲,激发爱好,通过设疑,导入新课。)

(1)板演题中的(2)(3)小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为什么每组数字相同,排列挨次也相同,而组成的小数的大小不同呢?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呢?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2.板书课题。

3.教学例1。(通过讲、扶、放形式教学。)

(1)边观看投影,边提问,边板书。0.004米=4毫米......①0.04米=40毫米......②0.4米=400毫米......③4米=4000毫米......④

a.引导同学观看:(体现"教")以①式为标准,0.004米到0.04米,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来的数字4所在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小数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板书)b.引导同学观看:(体现"扶")①式到③式,师按上述方法引导同学回答,并板书规律。c.连续观看:(体现"放")①式到④式,独立回答上述问题。并练习概括。

d.通过上述的比较,你发觉什么规律?可以试着说一说。后师板书。假如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五位......原来的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补充:......)

e.完成105页做一做。

(2)依据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出声想。问题是以④为标准,同③②①式比较投影出思索题。(同前面的"教"。)并完成106页上面的做一做。

(3)指导看书。加深理解所学学问,由部分理解到整体回顾,形成学问体系。

(4)小结。(体现教学问、规律,学法指导)刚才,我们通过观看四个算式,总结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位置移动方向有两种:一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以①式为标准向下观看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另一种是同学们自己学会的,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校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像今日这样,多观看,多比较,从中悟出其规律。

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约18分钟)

1.将规律变成填空题,巩固理解规律。

2.加深熟悉,运用规律。107页1-3

3.运用规律,解释复习题1②③

4.用手势表示"扩大"或"缩斜。

5.26→0.52652.60.0526526投影抽拉

5.看谁最快。6.83()100倍→6839.41()10倍→0.94142.5扩大()倍→42507.48缩小()倍→0.74852.3()()倍→5.23376()()倍→0.376

全课总结:(对重点再次冲击,形成技巧。)(约2分钟)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1、学问内容: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训练课本四班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同学已经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又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

3、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使同学把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力量目标:引导同学通过类比、归纳、推理及迁移的力量和探究的意识,培育同学观看比较,抽象概括的力量。

情感目标: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同学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欢乐。

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比较娴熟地推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难点:如何发觉这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状况。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同学经受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同学主动地进行观看、试验、猜想、验证、推理与沟通,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应成为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同时在本节课中我体现了四个注意

1、注意激发同学的参加爱好。

深厚的爱好是直接推动同学参加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老师要把同学引入到所需探究的情境中去,触发同学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同学参加思维活动的爱好。

2、本课中有两处体现:

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为同学创设一个《西游记》中孙悟空利用金箍棒打妖怪的故事情境,引导同学观看、思索金箍棒的长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学可以从两个角度回答,可以结合情境、还可以结合数据来谈,进而引导同学观看这四个数据有什么不同?在这个过程中,既遵循了激发了同学参加的学习爱好,同时也诱发同学的思索,想揭密的问题意识。

探究规律这个环节中:为同学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刚刚同学们发觉,小数点位置发生变化了,小数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借助这样的问题,来激发同学探究欲望,激活同学的思维,使同学主动参加,在参加的过程中,引发同学的认知冲突,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进展所必需具备的最重要的力量。《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所以,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关心同学把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同学学会学习,达到培育同学学习力量,提高学习效益和质量的目的,使同学终身受益。

在教学中,我在引导同学观看、思索,小数点位置的变化与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时,都是小数不便于观看、比较小数的大小变化,然后引导同学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这样便于比较。使同学从中体会到当我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们就要看看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学问来关心解决,这是数学学习常用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向同学渗透转化的思想,同时也是学习方法的指导。

3、注意提升同学的应用力量。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本课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练习,旨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变换呈现事物的形式,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同时也防止同学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养成全方位、多角度思索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在本节课我设计了数学小嬉戏1234,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使同学观看小数点是怎么移动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不仅使同学进一步巩固规律,同时还解决了补0的问题。

另外还设计了填空题、推断题、选择题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四种题型。这样不仅使同学敏捷的运用规律,达到娴熟的程度,同时还借助练习题使同学对新旧学问加以区分,例如:推断题:把0.3扩大10倍是0.30()这道题使同学对小数的性质和这节课所学习的规律进行区分。这样解决的不仅仅是几道练习题,而是使同学将相关的学问、技能得以综合运用,使同学借助有限的题目,达到无限的思索。

4、注意培育同学自评互评意识。

同学应当学习着自评和互评,评价要多发觉他人的优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学也可以评价老师,这就更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扫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障碍,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创设出一个更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学中,针对同学的回答,尤其是有所偏差的说明,我并没有立刻赐予否定或指正,而是给同学留有余地,让回答问题的同学有自我评价反思的机会,同时给其他同学思索、补充或订正的空间,这样,在同学的自我评价,相互补充完善的过程中,让不同的同学得到了尽可能多的进展。由于,我个人的力量有限,阅历不足,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赐予教导和关心。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小数点移动是小数学问的一个重要内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小数的又一性质,它主要讨论的是小数点移动如何转变小数的大小。它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依据,也是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育同学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熟悉事物,并为以后学习小数的乘除法作好铺垫。

二、教学设想: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个学问点教材一共支配了3个例题,例5是依据主题图所供应的材料得到一组数据,通过观看发觉小数点移动的规律;例6和例7是小数点移动的运用。同学已经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依据对班级同学的接受力量的了解,本节课要完成的是例5的学习,通过观看、概括,得出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能进行简洁的运用。详细的运用、尤其是扩大和乘法、缩小和除法之间的联系及移动过程中位数不够应补0这几个难点放大到下节课学习。

三、教学程序简析:

(一)比较大小,设疑:

在○里填上﹥、﹤或=。

(1)0.540○0.54(2)2.8○2.8000

(3)3.26○32.6(4)6.19○61.9

老师想让第3题和第4题也用等于号连接,你觉得这个想法可行吗?说说你的方法。

部分同学通过预习或其他渠道,会想到采纳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这时的老师不用深问为什么,只要点出“原来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自然地进入了学问的探究环节。

(二)规律探究: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明确目标。

(1)我要同学先看一个小数点移动的动画:孙悟空的金箍棒由短变长,毁灭了妖怪。

小孩子好动,喜爱动画,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把同学的精神集中起来,并通过动画,让同学初步感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究有什么变化规律作好预备,在心理上产生剧烈的“我要探究”的冲动。

(2)我让同学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引起什么变化呢?

鼓舞同学大敢猜想,使同学对探究规律产生深厚的爱好,激发了同学的求知欲。

2、由扶到放,给同学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学问,培育力量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为了分散难点,我支配三个层次:

(1)给同学明确的探究指向:0.0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向哪边移动?移动了几位?小数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考虑到同学的实际状况,我采纳了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假如直接让同学整体观看,自主探究,那即便同学形成了正确的思路,也不大可能用新教材中的规范语句加以表述。这样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后,原有的零碎的不规范的表述会对同学造成肯定的负面影响。

(2)自主探究0.9米、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的移动状况与小数大小的变化状况。

有了上一环节的教学,同学对问题的探究方向非常明白,这时可考虑到提问的广度。

(3)既然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那你会联想到什么?小数点向左移动又有什么规律呢?

让同学自己设疑,想到了小数点也可以向左移动,而移动的位置与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状况完全放手,让同学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三)简洁运用:

数学规律的应用是一个从抽象到详细的过程,在学习中感知规律,理解规律,在应用中巩固规律。在练习的设计中,我有条理、有层次、有延长,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预备。

四、教后反思:

课程标准告知我们,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同学经受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同学主动地进行观看、猜想、推理与沟通,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应成为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同学活动,促使同学动手、动脑、动口参加学习活动,努力使课堂教学形成学习高潮:导入新课时鼓舞同学猜想的心理高潮,动手操作时的探究高潮,归纳结论时的思维高潮,综合练习时的活动高潮。

但现实是比较残酷的。新教材中对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采纳了与以往不同的说法,而我们的同学或多或少地听到过“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说法,本节课也想到了要把这种说法改过来,但缺乏了思维的深度,只是让同学跟着说,应当利用好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间的大小关系,关心同学理解。以致于部分板书成了空摆设。

由于小数点移动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因此在得出了规律后,简洁的运用必需跟上。想到了动手操作的必要,于是要求同学在本子上移动,自己也在黑板上做示范(课件不会做),但课后想到了这样的操作显得有点苍白,其实可以让同学预备好数字卡片、小数点卡片,来个实物操作,同学理解移动的效果会更好。

课堂语言有待简练与规范。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9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基础之上。老师应激发同学的学习乐观性,向同学供应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关心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

因此,本课的设计让同学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所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进而培育同学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以及归纳总结的力量。

二、教材分析:

1、说课内容:

北京市义务训练课程改革试验教材第8册P16、17第一单元小数的例5、例6,本课的学问点包括: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以及课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三的第4、5题。

2、本节课教材分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关数的熟悉的范畴。它是在同学已经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与复名数相互转化的重要基础,又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其他版本教材:

人民币模型长度模型面积模型

综合各版本教材的设计理念,打算为同学供应多种直观模型,使同学在动手操作、观看比较、总结归纳这些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

三、学情分析:

同学已经在三班级时学习了小数的初步熟悉,四班级又进一步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这些内容。

基于同学的生活阅历与学问基础,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同学会比较简单理解。但同学自己探究发觉并真正地理解规律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了能更精确     地把握学情,我在课前进行了前测,通过前测我发觉同学能够依据小数的意义,将小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同学可以借助模型发觉变化规律,而一旦脱离了详细模型同学就会遇到困难。因此可以确定详细形象的模型能够关心同学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依据教材特点,并结合同学的实际水平,将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定为以下内容:

教学目标:

1、把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正确地推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供应直观模型,是同学经受猜想验证、发觉规律的过程,在合作沟通中培育同学的观看、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的力量。

3、使每一个同学获得参加数学活动的机会、体验胜利的感觉,培育同学的探究精神和集体协作精神;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学重点:把握经受观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探究过程。

五、教学预备:学具袋(人民币、直尺、10×10的方格纸、数位挨次表)、小数点卡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主要环节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质疑引趣,提出猜想。

上课开头,我为同学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在菜市场里,人们走到一个摊位前看了看,没买就走了。我特别奇怪   ,走过去之后也没买。

(出示图片:错误的价签)

摊主也惊奇啊,怎么没人买呢?于是摊主也走到摊位前,一眼他就看出了缘由,原来是小数点被蹭掉了,于是他赶快进行了修改。

(出示图片:加了小数点的价签)

看到前后两个价签,同学会产生疑问“咦,怎么一个小数点就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呢?这究竟是什么缘由呢?”

同学可能会想到,加上小数点后,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就廉价了。

(课件演示:提炼出小数3.535)

这时让同学观看这两个数,并思索:小数点位置有什么变化?这个变化使这个数的大小又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呢?

假如再加入一个0.35,又有什么变化呢?(课件出示:0.35)

假如反过来看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看来,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可以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但是究竟能让小数扩大多少或缩小多少呢?

在同学产生一连串的质疑后引出课题。

(板书:小数点卡片贴在黑板上,板书“移动”)

“奇怪   ”是儿童的天性,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其直接影响着同学的爱好和奇怪   心。因此,在新课的导入环节,有意识地设疑、激疑、制造一些能引起同学乐观思索的悬念,可以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紧紧地吸引住同学。

(二)直观模型,验证猜想,总结规律。

这一环节是指导同学动手,学会观看的重要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是这样支配的:

首先,探究小数点移动一位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课件出示:0.010.1)

师:依据刚才我们的发觉,假如从0.01到0.1,小数点位置有什么变化,引起了小数大小怎样的转变?

(这时同学依据刚才的阅历,大胆去猜想。)

你怎样来证明刚才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呢?

师:选择学具,先自己想一想要怎样证明,然后动手做一做。最终在小组内和自己的小伙伴沟通一下。

这时同学打开学具袋,里面有人民币、直尺、方格纸、数位挨次表这些学具,同学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他喜爱的学具,然后动手操作探究规律。在探究的过程中会有同学能很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利用手中的学具发觉规律。有些同学很可能没有头绪,当他听到其他同学的想法时,会受到肯定的启发,要么发觉规律,要么重新选择学具,换一个方式来探究。

之后进行小组汇报。

人民币模型:同学可能会有如下的回答

生1:我把1角看成0.1,把1分看成0.01,10分就是1角,所以10个0.01就是0.1。那么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扩大了10倍。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缩小了10倍。

师:缩小了,就不能说是10倍了,大家想想还可以怎么说就精确     了?

生1:0.1元是1角里有10个1分,10份里的1份,就是110。所以可以说向左移动一位,就是原来的110。

生2:把1角平均分成10份,1分表示这样的1份,所以说1分是1角的110,因此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

生2:1分就是0.01元,1角就是0.1元。1角是1分的10倍,所以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小数扩大了10倍。

生3:0.01元是1分,0.1元是1角钱,1角里面有10个1分,所以0.1元是0.01元的10倍。也就是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数就是原数的10倍。反过来看,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就是原数的110。

以上是同学使用人民币模型进行探究的过程,还有同学使用的是直尺。

同学指着尺子,可能会说:

生1:1厘米是0.01米,1分米是0.1米,1分米=10厘米,也就是说0.1米是0.01米的10倍,0.01米是0.1米的110。所以说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了10倍。反过来看,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

生2:1毫米可以用0.01分米表示,1厘米可以用0.1分米表示,1厘米=10毫米,所以10毫米也可以用0.1分米表示。所以说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了10倍。反过来看,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