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危险驾驶罪中的醉酒驾驶行为6000字(论文)】_第1页
【论危险驾驶罪中的醉酒驾驶行为6000字(论文)】_第2页
【论危险驾驶罪中的醉酒驾驶行为6000字(论文)】_第3页
【论危险驾驶罪中的醉酒驾驶行为6000字(论文)】_第4页
【论危险驾驶罪中的醉酒驾驶行为6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危险驾驶罪中的醉酒驾驶行为目录TOC\o"1-2"\h\u17221关键词:酒驾肇事;法治理念;酒驾入刑 17283一、酒驾入刑概述 13787(一)酒驾的社会危害性 118635(二)酒驾处理的基本逻辑 21957二、适用现状 325783(一)酒驾醉驾的认定标准 38206(二)对酒驾的刑事、行政处理之间的衔接 422548三、醉驾的出罪路径 53284(一)刑事政策的基本态度分析 518254(二)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主观要件分析 633(三)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客体要件分析 61425(四)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主体要件分析 627512结语 71361参考文献 82697致谢 9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逐渐进入千家万户,我国国民的汽车保有量也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虽然说汽车的普及给了居民带来了一定的帮助,但是与此同时,汽车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各种违法行为也是层出不穷,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酒驾行为,据此本文首先阐述酒驾的社会危害以及酒驾入刑处理的基本逻辑,其次阐述当前有关酒驾处理手段的解析,最后分析酒驾的出罪路径,禁止酒后驾车,如何正确适用刑法以惩处肇事者,同时充分发挥刑法的威慑作用,防止此类案件再次发生,是现代刑法中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希望本文为有效遏制酒驾肇事行为提供参考。关键词:酒驾肇事;法治理念;酒驾入刑一、酒驾入刑概述(一)酒驾的社会危害性从酒文化对驾驶行为的影响而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文化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它解释了人际关系和人际关系等人际关系内涵。华夏酒文化以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事业,除了尊重饮酒的亲戚朋友,政府事务和职能部门外,商人喝酒后开车也很普遍。但是,有更多的饮酒机会,而且酒后驾车也增加了。饮酒与酒后驾车成正比;酒后驾车也与酒的生产和经营有关,酒的销量与酒后驾车成正比。因此,酒后驾车不仅是对交通规则和法律的挑战,而且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蒋光阳.浅析危险驾驶罪中"追逐竞驶"和"情节恶劣"[J].电子工程学院学报,2020,009(004):P.263-263.蒋光阳.浅析危险驾驶罪中"追逐竞驶"和"情节恶劣"[J].电子工程学院学报,2020,009(004):P.263-263.从酒驾造成的社会危害影响而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表明,酒后驾车很容易引起交通事故,这是不争的事实。它不仅对相关人员造成直接伤害,而且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影响。酒后驾车造成交通事故,将给财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旦受伤者终生残疾,或丧失工作能力,或丧失照顾自己的能力,甚至丧失生命。酒后驾驶会引起事故,也给社会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张欣欣.浅析危险驾驶罪的犯罪形态[J].楚天法治,2019,000(003):P.88-88.张欣欣.浅析危险驾驶罪的犯罪形态[J].楚天法治,2019,000(003):P.88-88.(二)酒驾处理的基本逻辑1.驾驶人法律意识淡薄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与道路交通安全密切相关。在中国,部分驾驶员过度自信,认为酒后驾车不会影响他们的驾驶。只要它们行驶很慢,就不会有问题。这些误解非常危险,很容易导致驾驶员的思维误区,并低估了酒后驾车的危险和任意行为,从而导致了悲剧。科学研究发现,驾驶员没有酒后驾车,发现了前方的危险。从视觉到制动的反应时间为0.75秒。在酒精的影响下行驶时,反应时间减慢了2到3倍,并且从制动距离开始的速度将继续,这大大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杨晓宇.危险驾驶罪几个问题的浅析与思考[J].商情,2019,000(002):275.杨晓宇.危险驾驶罪几个问题的浅析与思考[J].商情,2019,000(002):275.2.其他处罚不足以遏制酒驾一些驾驶员认为酒驾处理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尽管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严厉打击酒后驾车,但路上行驶的车辆太多,执法人员可能找不到他们。只要他们小心驾驶并且没有发生事故,没人会发现。即使执法人员发现了这一点,他们也只会被罚款。正是由于这种态度,许多驾驶员酒后驾车,使自己和无辜的过路者处于危险之中宋文娟.危险驾驶罪共同犯罪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9.宋文娟.危险驾驶罪共同犯罪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9.3.酒驾入刑的必要性在交通管理中,为了有效遏制酒后驾驶犯罪并有效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必要完善相关法律,加大对酒后驾驶事故的处罚力度。但是,在酒后驾车事故中,刑法界存在很大差异。由于我国的刑法并未明确规定酒后驾车的行为,因此,不同地方的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的信念和判决有很大不同,司法实践的不一致降低了刑法对酒后驾车者的威慑力。在我国现行的刑法体系中,由于侵犯法律利益的实际危害,大多数行为受到刑法的严厉谴责。从保护法律利益的角度出发,过去的交通犯罪构成必须包括交通事故的发生。但在现实生活中,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前,人们会有不同程度的侥幸心态。因此,仅对那些会造成实际侵权后果的人施加交通事故罚款并不能提高社会上其他人的警惕,也无法达到良好的状态和预防效果。此外作为酒后驾车的危险行为,有侵犯法律利益的危险,因此,酒后驾车的处罚有利于维护其他交通参与者合法人的合法权益华炫宁.醉驾型危险驾驶犯罪类案专题研讨述要[J].人民检察,2019(21).华炫宁.醉驾型危险驾驶犯罪类案专题研讨述要[J].人民检察,2019(21).二、适用现状(一)酒驾醉驾的认定标准酒后驾车行为是酒后驾车行为的简称,是指酒后驾车的车辆司机的行为。酒后驾车行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酒后驾车行为,指的是司机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的驾驶行为,小于80mg/100ml。一种是酒后驾车行为,指的是司机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酒后驾车和酒后驾车行为,如果没有不良后果,一般是违法行为,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属于行政法调整的范围,主要是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进行处罚。根据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的处罚规定,酒后驾车的人将被临时拘留3个月,并处以500元罚款。酒后驾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限制,直至醉酒后,拘留期不超过15天,被临时拘留6个月,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如果一个人在一年内因酒后驾车而受到处罚,他的机动车驾驶证将被吊销,他不得驾驶一辆机动车辆5年。酒后驾车和酒后驾车的区别在于他们不同程度的违反法律张忠明.危险驾驶案件司法实践问题研究[J].中国检察官,2020(13).张忠明.危险驾驶案件司法实践问题研究[J].中国检察官,2020(13).酒后驾车、醉酒驾驶,在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应当受到刑事处罚。在刑法调整的范围内,酒后驾车事故的肇事者,无论他是否符合饮酒、驾驶或醉酒驾驶的标准,都要受到同样的法律制裁。关于酒徒的刑事责任,中国的刑法只在第十八条规定,醉酒的人应当对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对于那些酗酒的人来说,没有特别的规定。鉴于中国刑法不酒后驾车,酒后驾车来区分这两种行为,并不是独立的两种行为规则,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处理主要的行为构成,往往是结合人的犯罪情节,有害后果和主观恶性等因素综合考虑,而不是根据标准的行政法在喝酒,酗酒。本文主要从刑法刑法的角度出发,对酒后驾车的不良行为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酒后驾车”行为应广泛界定,包括酒后驾车行为,也包括酒后驾车行为巴合加玛力·萨尔山拜.论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19,000(034):18-19.巴合加玛力·萨尔山拜.论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19,000(034):18-19.(二)对酒驾的刑事、行政处理之间的衔接1.酒驾肇事的刑法性质酒后驾车行为,从刑法的性质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主要发生在公共道路上行驶,并运行车辆推荐套件,所以喝醉了,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威胁到特定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在某种意义上,醉酒和侵权的对象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在这一犯罪过程中,犯罪对象的范围很广。因此,从刑法的角度看,国家需要建立相应的刑法,充分保护酒后驾车事故的受害者,保护酒后驾车事故的当事人的权益。从实际情况来看,酒后驾车行为者在驾驶机动车的过程中,机动车也处于“醉酒”状态,酒后驾驶行为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更不能有效地保护正常的列车运行安全。对于上述危害,国家关于酒后驾车事故的立法目的是防止侵权行为,避免危险。从罪犯的角度看,造成酒后驾车的行为是故意为他人的状态,这是因为,自从进入驾驶员培训学校的第一天老师告诉学生们清楚不能酒后驾车,并强调酒后驾车的危险,酒后驾驶机动车辆和谋杀。从犯罪主体的角度提出,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行为原则和责任身份,醉酒犯罪的打击和行为的人给予严重的惩罚,通过增加犯罪刑事责任成本,从根本上保护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曾丹.醉驾型危险驾驶罪适用自首的几种情形[J].人民检察,2019,000(012):80.曾丹.醉驾型危险驾驶罪适用自首的几种情形[J].人民检察,2019,000(012):80.2.酒驾肇事罪入刑存在的问题《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驶罪列入其中,不仅有利于防治酒后危险驾车的行为,而且是我国依法治国、实现法律保护机能的集中体现。然而,对于危险驾驶罪如何量刑以及如何考量量刑的情节,各地司法部门却缺乏全面、统一、规范的标准,导致危险驾驶罪量刑过于片面、过于谨慎、过于差异。此外,我国目前对于醉驾型危险驾驶的罪状设计中,没有“情节严重”“情节较严重”等要求,缺少这样的限制性规定,那么司法部门就会将量刑界限区分在驾驶者的“酒精浓度上”,而没有考虑醉驾程度与危险程度之间的有机关系,从而容易导致了司法实践中轻罪重判、重罪轻判的情况经常发生。再者《刑法修正案(八)》中对于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只是简单描述为“拘役,并处罚金”,拘役刑最低1个月,最高可6个月,缓刑期与罚金更是具有主观性和随机性,法定刑配置缺少运用基本构成和加重构成的立法技术针对情节轻重细节描述,缺乏罪行对社会危害程度高低的衔接刑度,导致犯罪行为危害度不同的案件刑罚拉不开距离,缺乏统一均衡性朱娅妮.危险驾驶刑事案件法律司法实践问题研究--基于349件案例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3-8.朱娅妮.危险驾驶刑事案件法律司法实践问题研究--基于349件案例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3-8.要想实现量刑均衡,那么刑罚适用就需要借助司法手段来确立细化规则。而我国关于醉驾立法的法律条文设置相对简单,这就难免导致量刑标准缺乏统一性。量刑标准不统一导致两大隐患:一是各地法院和法官对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出罪、缓刑以及免刑采取保守、稳妥、谨慎的处理方式,放弃了对案件是否存在不具有违法性认识和不具有期待可能性的排查,对法律条文一律从严执行;二是法律缺少量刑依据和要素,案件仅仅依靠法官的自由意志进行量刑研判,不同法官判罚失衡、刑度失当,极易引发社会矛盾,有损法律的公平公正丁芝华.青少年飙车行为的定性和处罚:聚焦危险驾驶罪[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0(5).丁芝华.青少年飙车行为的定性和处罚:聚焦危险驾驶罪[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0(5).同时,在将醉酒驾驶纳入法律,即在《刑法修订案(八)》出台之初,由于媒体舆论的误导,导致社会大众的舆论焦点出现偏差,大都是停留在醉驾是否入罪上面,而对量刑多少则关注较低,所以大部分法官为了防止被推上风口浪尖,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也会刻意迎合社会大众心理,缺少对量刑问题的研究;加之法官本身个体判断存在的差异,法律的均衡性更是难以保障张楠,李美荣,傅淑均.危险驾驶罪案件中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对接问题研究[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0(3):29-33.张楠,李美荣,傅淑均.危险驾驶罪案件中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对接问题研究[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0(3):29-33.这种量刑的现状引发的社会效应也是双面的,催生出优势与困境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国家用法律来抑制犯罪,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司法实践界,它带来的社会正面效应都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量刑的不均衡反而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弊端,阻碍了司法改革的步伐。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危险驾驶罪的罪状设计缺少限制性,法定刑配置缺少阶梯性,统一量刑缺少标准性单婷."醉酒型"危险驾驶罪之认定与完善[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单婷."醉酒型"危险驾驶罪之认定与完善[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三、醉驾的出罪路径(一)刑事政策的基本态度分析酒后驾车罪在造成交通事故罪,以危险手段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一般交通违法罪之间寻求空间和价值。这是这种犯罪的基本方向。犯罪的起草和反映,反映了人民的新生活,维护了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合法利益,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立法技术和立法的粗糙性和根本性黄静怡.论我国危险驾驶罪的完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黄静怡.论我国危险驾驶罪的完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无论是刑法还是行政法,其对公民的限制性和禁止性规定都必须基于一定时期的需求,同时要保护更广泛的物体,同时,违反此类限制性和禁止性条款处罚必须根据此类行为的频度和危害性进行调整。他们最初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很大比例。随着机动车辆数量的增加,酒后驾车变得越来越频繁和更加有害。通常,酒后驾驶的后果可能非常严重。通过行政法和刑法增加刑罚是非常合理的[3]。在中国,个人已融入社会网络系统中,伦理和道德一直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司法权的传递不可避免。在一定程度上,司法案件中暴露出的矛盾和冲突,实际上是新的历史周期中“礼法之争”的精神延续。“当道德和犯罪理论的公众舆论发生变化时,人们不能忽视它的速度作为一种权衡。”与过去一样,这反映了现代法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现在也一样,但是其中的游戏形式更加微型。考虑到“玉环案”是迄今为止绘制此类纠纷的高潮王艺蓉.关于危险驾驶罪适用的几点看法[J].职工法律天地,2019,000(006):197.王艺蓉.关于危险驾驶罪适用的几点看法[J].职工法律天地,2019,000(006):197.(二)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主观要件分析关于不安全驾驶行为的主观方面,肇事者要认识到不安全驾驶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例如,行为人在饮酒后仍然开车上路,这是危险驾驶行为;行为人出现追逐驾驶、超员驾驶的行为,这也是危险驾驶行为;行为人在明知道路限速的情况下,仍然超速驾驶,这也是危险驾驶行为,当行为人不知道道路限速时,则不构成危险驾驶行为。一般来说,当违法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含酒精的食物之后开车上路,在行驶的过程中他也不觉得自己是醉酒状态,那么这就不构成危险驾驶行为。反过来说,相关执法部门判定“夜间醉酒”时,必须充分了解驾驶员是否知道自己有饮酒行为刘颂寒.酌情处理酒驾并非一个好提议[J].公关世界,2017(11):69.刘颂寒.酌情处理酒驾并非一个好提议[J].公关世界,2017(11):69.(三)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客体要件分析行为人的危险驾驶行为侵犯了某些法律保护的利益,这是犯罪的客观部分。不违反同等法律保护的利益,就不构成危险驾驶罪。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是危险驾驶罪的客体。为了确保运输安全,我国的运输法律规定了最大速度和车辆之间的行驶距离,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法律法规、追逐驾驶、酒后驾驶,这些都是违法犯罪行为。行为人的危险驾驶行为违反交通管理秩序,同时威胁道路及周边地区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威胁公共安全。道路安全属于公共安全范围,也比公共安全的划分更为详细。当行为人的危险驾驶行为不会威胁道路安全,那么行为人的危险驾驶行为就不会判定为危险驾驶罪。(四)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主体要件分析犯罪主体是所有判定犯罪行为的基本要素。按照刑法,年满16岁并具有充分犯罪能力的自然人才能成为犯罪主体。从刑事角度来看,危险驾驶罪就是对危险驾驶行为的判定。出现危险驾驶行为的主体不管有没有相关驾驶许可证,都不影响对其犯罪事实的判定,按照我们国家当下的道路交通法来说,无证驾驶同样属于违法行为。对于那些出现危险驾驶行为且没有驾驶许可证的自然人,这是相关执法部门判定其危险驾驶罪、是否被定罪的主要依据李冲.世界各国酒驾处罚[C]..养护与管理(2016年第1期总第59期):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2016:58-60.李冲.世界各国酒驾处罚[C]..养护与管理(2016年第1期总第59期):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2016:58-60.结语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纳入法治轨道有利于提升公民交通法治意识,有利于规制危险驾驶行为,是我国依法治国精神的彰显,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不能过分挑剔法律的漏洞和制度的健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调研分析,建议司法主动弥补法律的滞后和不足,解决其面临的症结和解决之道,满足社会司法实践的需要,使其逐步进入法治正轨。严格,长期,规范的行政执法程序可以完全防止酒后驾车的总体趋势,这必将对减少酒后驾车起到积极作用。酒后驾驶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严格按照刑法处理。但是,仅依靠刑法的刑罚功能无法消除道路交通安全的危害。交通事故与驾驶质量密切相关,驾驶员的行为取决于驾驶质量,只有长期认真驾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法律,才能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和良好的驾驶技能,改善道路安全,减少交通事故,避免人身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因此,要规避酒驾行为的发生,还需要交管部门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依法监督督促,自觉学习法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