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为IPO进行财务数据美化的案例分析报告—以S煤业为例TOC\o"1-2"\h\u25486一、绪论 115507(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6373(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25279(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527124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525207(一)相关概念 522838(二)盈余管理的动因 629714(三)理论基础 61632三、S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案例介绍及盈余管理指标的测算 717987(一)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7997(二)IPO过程分析 728175(三)盈余管理的测算 813707S煤业DA值与行业对比 916283四、S煤业股份有限公司IPO前后的盈余管理分析 1026772(一)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107710(二)盈余管理的路径分析 106734(三)管理程度的分析 121219(四)IPO前后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分析 1318440五、抑制S煤业股份盈余管理的完善建议 1422335(一)完善公司内控制度 1415287(二)完善IPO发行机制 1516482(三)强化中介机构监管责任 158923(四)提高投资者的专业能力 1522001六、结论与展望 1626972结论 1613446展望 16一、绪论(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IPO首次公开发行,是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第一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通常来讲,企业完成IPO之后,其股票可以在股票交易市场上进行交易。在我国很多公司在完成上市之后,企业的业绩会出现很大程度的变化,投资者的利益完全得不到保障,当前学术界认为,企业IPO前后的盈余管理,是企业业绩出现大幅度波动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的IPO制度还不够完善,许多企业利用虚假的财务数据来营造公司盈利的假象,借机上市后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本文以S煤业为研究案例,分析其当年在IPO上市后业绩大幅度下滑的事实,研究其在IPO前后的盈余管理。找出其IPO前后盈余管理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意见,本文的研究对监管机构加强企业会计信息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2.研究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盈余管理方面的研究多是研究企业如何扭亏为盈,针对个案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针对个案进行研究,分析其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方式,分析其盈余管理与IPO后业绩大幅度下滑之间联系,为我国的IPO制度完善提供案例参考我国的股票市场起步晚,市场在监管方面还不够完善,本文的研究对股票市场而言可以作为监管单位监管上市公司的参考案例,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对于上市公司,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因为盈余管理带来的IPO前后业绩的大幅度波动。维护股票市场的秩序。(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IPO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Healy(1999)指出上市公司的一些管理者会为了个人利益,对公司的业绩进行调整,粉丝财务数据1.。Jones(1991)研究发现,有些上市公司为了能够申请政府的税收减免,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调整。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Roychowdhury(2006)研究发现一些企业为了提高某一会计期间的利润,会降低商品售价以扩大销售量,并对产品销售过程中的费用确认进行调整,或是通过扩大生产量以降低商品的单位成本4。影响IPO盈余管理活动的因素Cohen(2000)通过研究发现,由于政府对上市企业的盈余管理的处罚加大,上市公司开始更加倾向于进行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Aharony(2000)通过数据分析法,对80多家上市公司IPO前后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些公司基本上在IPO前资产收益率会不断上升,而在完成IPO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公司的资产收益率优惠迅速的开始下降。这表明上市企业在IPO期间会对公司的财务实施盈余管理,粉饰公司业绩。Rowchoydhury(2006)发现一些成熟完善的投资机构能够识别拟上市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并且对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做出对应的抑制措施。1.4盈余管理对公司IPO的影响Teoh(1998)指出,企业在IPO后出现的业绩下滑程度与其在IPO前进行的正向盈余管理程度直接相关。Dechow(1998)指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自身或者企业利益的最大化。Zarowin(2010)认为企业的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粉饰或者模糊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盈余管理会严重影响一个企业的后续经营生产活动,对公司未来的现金流状况产生不好的影响,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国内研究现状2.1IPO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张征和崔毅(2019)认为IPO公司会出于满足发行条件和获得更多的发行收入的目的,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对盈余进行调整2。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相关政策制度的变革也会影响到公司盈余管理活动,许文静和王君彩(2018)发现不同的动机会影响盈余管理的方向,企业管理者会通过实施正向应计盈余管理扭亏、满足上市条件或者股权再融资门槛的目的,也会为了平滑收益采取负向应计盈余管理3。2.2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刘烨和吕长江(2020)通过对贵人鸟公司盈余管理路径的研究,发现管理者采取了提前确认收入、大幅扩张开店、调低费用成本等盈余管理手段5。2.3影响IPO盈余管理活动的因素①外部因素外部的监管与监督是影响企业IPO盈余管理的重要外部因素,严格的外部监管会对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社会监督对企业的盈余管理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何红渠和张闪闪(2017)的研究表明,社会媒体对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抑制作用6。陈克兢(2017)的研究也证实了该观点,同时还指出,企业管理者的法治观念薄弱会诱发盈余管理7。证券市场上的政策,对拟上市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比较晚,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IPO制度也还处在核准制度向注册制度的过渡时期,相关监管部门对IPO的审查非常严格,黄俊和李挺(2020)的研究证明在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较高的时候我国IPO审核的通过率与公司上市前的盈余管理呈现负相关8。政策改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IPO期间控股股东和管理层盈余管理的方向,方军雄(2020)研究发现,相比于股权分置改革前,股权分置改革后民营企业IPO前向上的盈余管理水平更加显著的小于IPO后盈余管理水平9。李永波(2018)风险投资机构在识别到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时候,对于盈余管理程度高的拟上市企业,会降低投资欲望,这种行为对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能起到抑制作用。10.②内部因素学术界认为,健全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合理的权责分配体系会对盈余管理程度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公司的盈余管理能起到管控作用。王华(2020)认为,如果企业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那么他的盈余管理在面对企业完善的内部控制的时候会被一定程度的抑制。11。公司自身经营状况、行业地位、竞争水平等要素,都会对公司IPO的盈余管理产生影响。当企业的经营状况好,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时候,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就会被动的减少。周夏飞和周强龙(2019)研究表明,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越强,公司的盈余管理欲望就越低12。蔡宇欣和任永平(2020)的研究发现拟上市企业的短期业绩预期会减少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13。叶恒等人(2017)也发现市场竞争度与盈余管理成反比关系14。公司的长期战略对公司的盈余管理也会产生影响。孙健等人(2020)在研究中提出,公司的总体战略政策会通过影响公司融资需求的方式,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影响,如果拟上市企业的战略比较激进,公司的融资需求就会变高,从而采用盈余管理手段来粉饰公司的业绩15。2.4盈余管理对公司IPO后业绩影响诸多研究都证明,拟上市公司为了维护公司的形象,提高股票的发行价格,在IPO期间会通过盈余管理的手段来调整公司的财务报告,粉饰公司在IPO期间的经营业绩。这种行为往往会让公司在完成上市后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学术界称之为“新股发行之谜”。陈祥有(2021)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证明了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其在完成上市后业绩下滑有非常高的相关性,也证明了IPO前的盈余管理对IPO之后的经营状况会起到一定的预测性16。祁怀锦和黄有为(2019)研究表明,拟上市工在IPO前的盈余管理在IPO成功后都需要采取真实盈余管理来进行应对17。①应计盈余管理对经营业绩作用应计盈余管理并不会增减企业的实际盈余,而是改变了盈余在不同会计区间的反应和分布。项英(2017)研究表明应计盈余管理会导致IPO公司短期业绩下滑18。许文静和王君彩(2018)研究表明出于不同的动机和方向的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为了应对IPO上市的门槛实行的正向盈余管理,在完成IPO上市后,会直接影响对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是为了平滑公司各个会计期间的利润,采取的负向盈余管理,对公司的实际经营活动基本不会产生影响3。②真实盈余管理对经营业绩作用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的何种盈余管理,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粉饰或者模糊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其中真实的盈余管理活动会直接打乱拟上市公司的正常的经营生产活动,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张向钦(2020)的研究表明,过度的真实盈余管理除了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带来不良影响外,还会对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造成损害,致使企业的价值下跌,严重情况下会导致企业的决策发生重大失误19。祁怀锦和黄有为(2019)指出,IPO公司基本上都存在真实盈余管理,在完成上市后的首年,由于真实盈余管理会对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产生严重影响,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所以企业管理者在通常情况下更愿意进行应计盈余管理17。研究述评学术界在IPO盈余管理方面文献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IPO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影响IPO盈余管理活动的因素、盈余管理对公司IPO后业绩影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也都基本上证实了拟上市公司在IPO期间互进行盈余管理。其中盈余管理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是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公司的会计政策来调整公司的财务报告。真实盈余管理则是在应计盈余管理不足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情况,直接调整公司的实际经营活动,来迫使公司的财务报告达到预期目标。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目前的IPO制度处在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过渡阶段,监管审核机构对IPO的审核比较严格,拟上市企业为了满足上市条件尽快完成上市,会选择通过盈余管理的手段来调整公司的财务报告。同时也因为我国的证券市场在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对公司盈余管理制度,对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保护方面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给拟上市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的可操纵机会。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如果过高,大概率会影响到企业后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不利于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和市场资源的合理分配本论文以S煤业为研究案例,结合其IPO后净利润大幅度下滑这一事件,研究其IPO前后盈余管理行为与业绩水平变化之间的联系,并对如何减少过度盈余管理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研究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归纳。第二章,对IPO和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概念进行整理,对盈余管理的动因进行分析。第三章,对S煤业的IPO案例进行具体分析。第四章,对S煤业盈余管理的方法路径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其带来的不良后果。第五章,以S煤业为个例,针对IPO过程中企业的盈余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第六章,对本文进行总结归纳,展望未来。2.研究方法(1)文献整理法:利用图书馆及网络资源搜集资料,我查阅了一些有关中小企业破产兼并方面的书,并在一些权威性的网站进行了查阅和搜集。(2)比较分析法:对已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借鉴一些别人的精华,提取有效信息来完善论文。(3)归纳总结法:对大量的例题、文献整理后进行分析归纳。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一)相关概念1.IPO首次公开募股是指股份制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其股份通过证券交易所公开向社会公众出售。上市成功代表着该企业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让其股份在证券交易所进行流通。对于成功IPO的公司,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司的对外知名度;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向社会募集大量资金用来公司的经营活动。公司完成上市就要依照相关规定接受多方面的监督监管,某种意义上来讲,也会加大公司核心机密泄露的风险。在我国,企业的IPO门槛较高,审核程序复杂,企业为了获得IPO资格,会出现采取不当措施,粉饰企业的对外业绩公告2.盈余管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尚未有一个统一的,确定性的定义,依据国内外的学者的相关研究,本文将盈余管理归纳定义为: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不违反国家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对企业的财务信息披露进行调节,使得企业的对外财务信息数据达到预期要求。(二)盈余管理的动因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动因,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主观和客观:1.主观动因企业对公司盈余进行操作,其首要目的是满足IPO的上市要求,企业完成上市能从社会上募集到大量资金用于公司的经营活动,公司的原股东也能在公司完成上市后获得大量利益。但是我国的IPO审核制度严格,有一条要求公司至少最近三年连续盈利的硬性规定,这让很多公司为了能够尽快的完成上市,不得不采取一些手段来对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调整。其次,公司上市发行股票,股票的发现价格越高,对公司原控股股东带来的利益就越大,因此公司为了提高股票发现价格,扩大公司管理层的利益,会主动在IPO前去操纵公司的盈余管理。2.客观动因客观上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起步晚,发展不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存在漏洞,会计准则的的不完善,针对性不够强,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以给予了企业在IPO前操纵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三)理论基础1.契约理论契约理论是指公司是有多个单元组成,但是不可能让所有的单元都参与到公司的日常经营和决策中来,因此互相之间通过契约连接。公司的各个单元之间通过契约来规定彼此之间的权力和义务。然,因为公司各个单元之间的利益不完全一致,所以契约的双发在公司的经营和决策过程中会产生矛盾。2.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是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为了避免大股东利用自身的优势掏空企业,因此将公司的经营管理权交给专业的经理人进行打理,公司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作为公司管理层的经理人会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薪酬,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操纵,提高公司当前财务信息上的盈利状况;另一方面,公司所有权拥有着也希望在公司上市的时候股票发行价格更高。所以双方都存在操纵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3.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是指企业内部人员和社会大众对公司的信息掌握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公司内部的管理层对公司的经营情况了解比较清晰,社会上的投资者所获取的信息都是公司所披露的财务信息。信息不对称意味着掌握信息优势的管理层可以利用自身的权限刻意的修改或隐瞒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尤其是在公司经营状况不佳的时候,管理层为了维护公司股价稳定,势必会采取某些手段来控制财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三、S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案例介绍及盈余管理指标的测算(一)公司基本情况介绍S煤业是S省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煤炭开发为基础,以媒化工为主导、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公司现业在岗职工人数超过11万。S煤业于2014年1月28日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首期发行股票10亿股,募集社会资金40亿。公司总股本达到100亿。(二)IPO过程分析S煤业是2014年1月28日在上交所上市,公司在上市前,煤炭行业因为产能过剩,需求放缓等原因导致媒价不断下跌。S媒业受此影响,利润呈现下降趋势,公司在上市前三年,近利润都为此在62.7亿元以上,满足了我国IPO对公司业绩的要求,顺利完成上市。公司上市后,企业利润出现暴跌,IPO当年,近利润下跌超过50%,次年更是净利润亏损超过23.5亿元,净利润下跌超过180%。表3-1S煤业IPO前后业绩变化(单位:万元)20112012201320142015营业收入42966054426006432185241150153251120净利润13677301048526627024281211-23500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
者的净利润90741264168034862295150-298854从表3-1来看,公司营业收入在上市前,营业收入既不稳定在430亿以上,在完成IPO上市后的当年,营业收入下降超过20亿,2015年营业收入下降超过86亿元,营业净利润方面,通过计算可以发现2012年近利润降低23%,2013年下降40%,2014年下降超过55%,2015年下降超过180%。从下降幅度来看,S煤业的净利润变化在IPO前后的表现非常不正常,S煤业对外解释是煤炭行业整体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比较大,2012年后煤炭价格不断下跌导致的。利润表2015/12/312014/12/312013/12/312012/12/312011/12/31营业总收入325.1亿411.5亿432.2亿442.6亿429.7亿营业收入325.1亿411.5亿432.2亿442.6亿429.7亿营业总成本340.9亿381.7亿364.4亿328.5亿280.8亿营业成本220.4亿269.4亿287.7亿254.0亿209.5亿税金及附加11.90亿7.819亿7.712亿8.306亿7.193亿销售费用56.56亿51.66亿16.62亿8.914亿8.569亿管理费用41.78亿42.74亿44.15亿52.82亿52.83亿财务费用8.119亿6.386亿7.494亿3.760亿2.201亿资产减值损失2.124亿3.767亿6813万6852万4601万其他经营收益加:投资收益4.324亿6.094亿7.671亿9.443亿12.72亿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2.849亿6.094亿7.594亿9.363亿12.65亿营业利润-11.47亿35.85亿75.47亿123.5亿161.6亿加:营业外收入1.697亿4980万7107万7484万2866万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972.2万179.3万1212万减:营业外支出6.225亿1.168亿1.495亿2.330亿2.658亿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2174万3105万1894万856.5万3836万利润总额-16.00亿35.18亿74.69亿121.9亿159.2亿减:所得税7.504亿7.060亿11.99亿17.09亿22.46亿净利润-23.50亿28.12亿62.70亿104.9亿136.8亿从S媒业2011年到2015年的利润明细表中,2014年和2015年的销售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相较于上市前三年,出现大幅度增加,数据变化明显不合理。尽管煤炭价格走低会影响公司也就,对于S煤业是否未来实习IPO目标而采取手段对盈余管理进行调整,是否有对公司业绩进行粉饰,下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讨论。盈余管理的测算对于以上S煤业IPO前后的变化,为判定其IPO前后是否较大程度对公司盈余管理进行了干涉,本文选用学术界普遍采用的修正琼斯模型进行判定分析1.模型和数据的选取盈余管理是企业利用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归属期时间差,通过调整待摊费用和应计项目进行盈余调节,例如企业可以将费用支出延期确认,增加本年度利润。S煤业属于大型集团公司,内部会计项目繁多,可供调整的机会也就越多。本文在数据选取方面选择25家同行业A股上市公司2011年到2015年之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以总应计利润TA为因变量,主营业务收入∆REV和固定资产净额PPE作为自变量,依照模型求取回归参数: (3-1)在公式(3-1)中A代表公司资产总额,TA代表公司年应计利润,∆REV代表公司主营业务销售额变动,PPE代表固定资产净额,i代表公司,t代表年度(第t年)。由于样本数据有限,为保证回归模型的合理性,首先利用stata程序对所选的25家公司2011年到2015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回归测试,回归模型拟合度为0.89,模型拟合度较好。将回归参数代入下列公式计算非操纵性应计利润。 (3-2)在公式(3-2)中∆RECD代表应收账款变动额,NDA代表非操作性应计利润,λ代表年度(第λ年)。操纵性应计利润DA公式: (3-3)2.测算结果根据上述公式,可求出S煤业操纵性应计利润,与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做对比,分析S煤业盈余管理程度,结果如下S煤业DA值与行业对比年份N行业DA均值标准差S煤业2015250.11640.04350.12412014250.12950.06610.16732013250.12830.08010.11312012250.15810.10620.25342011250.13110.07370.1221从上表可以看出,S煤业在2011年到2015年期间,DA都为正值,代表S煤业5年的时间都存在调高盈余水平来减少净利润下滑的趋势,以求达到上市条件。通过与同行业整体水平的比较,可以发现,出2013年意外,S煤业的DA值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S煤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处于行业较高的位置,2013年,DA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可能是由于2013年证监会开展了IPO财务审核。四、S煤业股份有限公司IPO前后的盈余管理分析(一)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上市动机企业集团的上市是整个资本市场中绝大多数公司奋斗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S煤业集团发展过程的重要策略。企业上市所获得的利益是巨大的,因此才会有通过盈余管理来调整公司利润结算,对公司业绩进行粉饰,期望尽快上市融资动机根据S煤业的招股说明书,S煤业需要投资多个项目,资金投入量大,成功上市能缓解项目投资带来的资金压力,S煤业上市发行股票10亿股,募集资金高达40亿,其中有22.66亿元用来置换之前以自有资金预先投入的投资项目——收购胡家河煤矿矿业权。提高股票发行价企业的股价是市场对企业经营的状况的反应,S煤业通过盈余管理来粉饰自身的业绩,让市场认可公司的经营状况,因为股票市场上内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因此S煤业粉饰业绩能让外部投资者对公司经营有信心,从而提高股价在投资者心中的心理价位。获取更大报酬动机S煤业是是由陕煤化联合下属三家子公司发起,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华能电力、S有色金属集团、S鼓风机集团参与创建,作为公司的原股东,在S煤业完成IPO后,其股份报酬会随企业的股价变动而变化,因此企业管理者与企业所有者为获取最大利益,在公司IPO之前,多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高公司股票发行价,获取最大利益报酬。(二)盈余管理的路径分析关联交易关联交易是拟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常见手段,关联方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拟上市公司在上市前都需要对公司进行改组,整合公司的优秀资源,但是在原材料购进和产品销售方面,需要依靠母公司的支持,S煤业的第一大股东是陕煤化集团,两者之间的交易关系错综复杂。资料显示,S煤业与陕煤化集团在2009年12月签订了《煤炭销售协议》,2013年3月对该协议的合作时间进行了延长。根据协议规定,陕煤化集团会优先采购S煤业及其下属企业的煤矿。根据S煤业的招股说明书披露,2012年S煤业向陕煤化销售煤炭840多万吨,占据了陕煤化2012年煤炭消耗量的6成左右,2013年上半年又向陕煤化销售煤炭780多万吨,占据陕煤化2013年上半年煤炭消耗的7成多,是当年S煤业煤炭销售总量的10%。在煤炭交易价格上,陕煤化购进S煤业的煤炭平均价格远高于市场平均价格。根据S煤业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0年开始,S煤业向S煤化集团的煤炭销售额逐年上涨。S煤业与陕煤化集团之间的关联交易表(单位:万元)年份2013年1-6月2012年度2011年度2010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8509.7344308.374939643227.34煤炭委托代理销售收入265.311472.321812.752121.39煤炭销售收入322034.36408271.21199597.98105556.39合计330809.4454051.9250806.73150905.12占营业总收入比例17.01%10.26%5.84%4.75%生产操控想要提高利润,除了增加销售意外,最直接的就是降低生产成本。因此一些公司会通过大幅度扩大产品生产量,增加产品固定成本的分摊基数来降低产品生产的单位成本,提高产品销售的边际收益。根据S煤业的招股说明书记载,在2010年到2013年期间,S煤业下属的煤矿中,有多个煤矿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S煤业部分分矿坑生产情况表矿井名称核定产能(万吨)原煤产量(万吨)年度2010
年2011
年2012
年2013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1-6月韩家湾煤矿150150400400456.38474.67486.19232.57孙家岔煤矿606060403.02410.78316.92238.4澄合二矿69696969100.22110.02110.0156.55董家河煤矿6262626265.567262.1140.12王村煤矿150150210210200.02201.67203.03100.01王村煤矿斜井6060150150121.2120.01122.363.45合计5515519518911346.41389.151300.56731.1包装毛利率毛利率是反映商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增值部分,是衡量企业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讲,毛利率越高,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因此在外部投资者眼中,毛利率高的拟上市企业,其盈利的潜力越大,股价越容易获得高溢价。因此部分拟上市公司会对公司毛利进行包装。从S煤业提供的招股说明书中可以看到,在IPO前公司的毛利率远高于同业水平。煤炭上市公司2010年到2013年上半年毛利率表公司名称2013年1-6月2012年度2011年度2010年度中国神华36.4%36.0%41.1%46.3%中煤能源33.3%36.2%33.6%33.4%兖州煤业21.4%24.1%40.6%45.7%露天煤业28.5%36.6%38.1%41.3%大同煤业33.6%35.6%39.8%45.8%平均值33.6%29.4%34.0%38.3%中值28.5%35.8%39.0%43.5%S煤业43.1%42.6%51.2%47.1%从上表可以看出,煤炭行业的盈利能力在2010年到2013年之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受煤炭价格持续下跌。因此毛利率总体呈现下降水平。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按看到S煤业的毛利率是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和行业中值,从数据上来看,S煤业的盈利能力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14年,公司完成上市后,当年度毛利率为34.5%,2015年毛利率为32.2%,盈利能力在公司上市后出现大幅度下滑。由此,基本可以断定,S煤业在上市前对公司经营的毛利率进行了包装。会计估计变更前文中提到,S煤业在2014年上市的当年度,净利润下降超过了50%,S煤业在2014年10月1日变更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标准和计提比例。根据S煤业2014年年报显示,公司到2013年,固定资产总值高到324亿,公司在2008年的时候固定资产总值只有88亿。公司的固定资产增加会导致固定资产成本增加,直接导致公司净利润下降。因此S煤业调整了固定支持的折旧年限,把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从6年调整到8年,固定资产的成本就会下降,公司再2014年四季度折旧费用减少,增加净利润6300万元。S煤业新的计提比例中将期末余额不低于2000万元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不低于1000万的其他应收款认定为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对其进行单独的减值测试。根据2014年S煤业年报显示,计提比例变更前,账龄3-4年的计提比例为50%,4-5年的计提比例为80%,5年以上的计提比例100%,调整后,账龄3-5年的计提比例为60%,5年以上的90%。这种调整减少了公司的坏账比例,增加了公司的应收账款数量,从而增加公司的经营利润。公司在2014年调整会计估计后,增加了净利润1.9亿元,201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总和9.23亿元,会计变更增加的利润是前三季度净利润的20%左右。资产重组据S煤业2015年年报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亏损高达18亿元,全年亏损将近30亿元,亏损幅度逐渐扩大,2015年11月20日,S煤业将包括白水煤矿在内的5座煤矿的资产及负责转让给母公司陕煤化集团。S煤业处置的5座煤矿总净资产大约2.5亿元,5座煤矿在处置的时候都是属于产品质量低,盈利能力差,处于亏损状态。S煤业的处置手段不仅获得了账面上的差价收益,而且直接斩断了亏损源头,降低了公司的亏损程度。(三)管理程度的分析S煤业的盈余管理,大大美化了IPO前的财务数据,提高了IPO前公司的盈利能力,在煤炭行业整体业绩下滑的大前提下,依然逆势而上,保持高额的净收益,满足了监管部门对拟上市公司的审核条件。公司在2011年到2013年的财务数据中累计净利润高达304.3亿元,远超监管审核部门要求的3000万元;公司产生的现金流净额高达259.9亿元,同样远超监管部门规定的5000万元;公司IPO前近三年的累计营收高达1304.4亿元,远远高于监管规定的3亿元。S煤业的盈余管理在整个上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公司在2014年1月28日成功在上交所完成交易上市,发现股票10亿股,募集资金总额40亿。扣除相应募集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38.09亿元。S煤业在2011年的招股申报书中规划到,计划发现不超过20亿股,募集资金172.51亿元。如果要完成该目标,即股票的最低发行价格不低于8.5元。在此次上市过程中,公司仅被允许发行10亿股,股价4元,募集资金40亿元,只占到了预期目标的23.25%。S煤业的盈余管理虽然没有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也没有扭转业绩下滑的趋势,但是在当时整体行业不景气的阶段,对满足上市条件,提高股票发行价格,争取最大收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四)IPO前后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分析1.阻碍了公司的长远发展S煤业的IPO前后的盈余管理,使得公司在上市后,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从盈利企业变成了亏损企业。公司上市虽然募集到了40亿资金用于发展,但是与公司预定目标172.51亿相差甚远。在公司出现“业绩变脸”后,外部市场的投资者会对公司股票失去信心,公司形象受损。连带与之相关的整个行业都受到影响。甚至作为一家国有控股公司,出现这种现象,会直接影响民众对政府,对股票市场的不信任。严重影响了公司的长远发展。S煤业成长能力分析表成长能力分析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营业总收入(亿元)442.6432.2411.5325.1331.3509.3572.2737.3948.6净利润(亿元)64.1734.869.515-29.8927.55104.5109.9116.4148.8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01-2.35-4.49-20.991.9153.7112.3628.8528.66净利润同比增长(%)-29.28-45.67-72.71-414.09192.18279.35.25.8927.85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S煤业的营业总收入在2012年到2015年期间,整体是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煤炭行业在2012年后行业不景气,2015年,2016年两年营收到达低点,是公司IPO盈余管理导致后果;从公司的净利润增长速度来看,公司的成长能力堪忧。公司的市盈率直到今天依然低于行业平均水平。S媒业盈利能力分析表盈利能力分析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净资产收益率(%)23.4711.522.79-9.18.3526.5922.9121.2723.18总资产收益率(%)13.927.553.27-2.534.6215.814.113.3814.25毛利率(%)42.633.4334.5432.243.3955.448.6940.8327.46净利率(%)23.6914.516.83-7.2313.2230.8827.8422.5520.83公司的净资产收益自2017年以后趋于稳定,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逐年下降,这反映出了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在减弱,公司毛利率好净利率之间的差额在缩小,这表面公司在营销费用上的投入在减少,这也解释了公司盈利能力有所下降的原因。S煤业营运能力分析表营运能力分析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总资产周转天数(天)612.9691.4752.410291030703.7710.7606.7526.1存货周转天数(天)20.719.6618.9220.5918.9613.8411.7410.4817.59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55.2171.4177.75111.4110.587.1888.1651.728.35从公司的营运能力上来看,公司的总资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在公司完成上市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这是公司营运能力转好的表现,对比公司上市前,公司的营运能力在2019年后已经基本恢复到了2012年之前的水平。可见IPO的盈余管理对S煤业的经营生产影响深远。2.侵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普通投资者来,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其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公司出具的财务报表,按照相关规定,理应真实可信。然,在经过企业盈余管理美化后,公司所公布的财务信息已经不能如实的反应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无法为外部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甚至可能对投资者产生投资误导。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S煤业基本每个股收益在2014年上市前处于下降趋势,在上市之后的第一年里,基本每股收益直接跌破0。由此可见,S煤业在IPO之前的盈余管理会导致股东财富的缩水,侵害投资者的利益。五、抑制S煤业股份盈余管理的完善建议(一)完善公司内控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一般公司的治理结构应该是有公司的所有者,董事会和执行部门组成,三者之间相互约束,监督。然而,在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所有者缺为的现象。国有上市公司企业结构模糊,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丧失,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经典应用题全面提升训练》(试题)
- 福建省泉港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儿童画水仙课程
-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四)含解析
- 河北省定州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学生学业调研抽测(第一次)英语试题含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杭州外国语校2025届初三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14食品安全课件
-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矿图及CAD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生物学实验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电专业十八项反措内容宣贯
- 【MOOC】中国传统家具欣赏-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桥梁机电交通设备施工及测试方案
- 2021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发展课件
- 高考英语词汇3500词-乱序版
- 3-2《瓶子大变身》教学课件
- 【中职专用】备战中职高考数学冲刺模拟卷三
- 个人信息保护法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2025届高三数学适应性考试二模试题
- 中职计算机选修课程设计
-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