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默读,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2.学习独特的写景方法,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3.结合生活实际,感悟童年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1.学习默读,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2.结合生活实际,感悟童年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难点]学习独特的写景方法,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成果展示(6分钟以内)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情况。师:本文的作者是——生:鲁迅。师:关于作者鲁迅先生,你了解多少呢?(出示课件1)同学来抢答好吗?(抢答三人)(注意:如果学生说错了顺序,要纠正,鲁迅首要的身份是文学家。)师:本文就是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老师想知道,你们是从哪里获取了这么多的信息啊?生:课下注释1。生:课本上的预习提示。师:借助课下注释和预习提示,来积累文学常识,是会预习的一种表现。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这种学习的好方法,来获取更多的知识。老师给你们分别点一个赞。(边说边点赞)师:课文中的生字词,同学们都掌握好了吗?生:掌握好了。师:老师现在要考一考你们,谁来应战啊?(课件出示重点字词,指名朗读)生:1生读出,余生纠错(点赞。齐读2遍。)师: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同学们的朗读真是让人精神振奋。扫清字词障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入文本。现在就让我们带着青春的朝气,(PPT出示学习目标)学习默读,一起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学习独特的写景方法,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感悟童年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二、创设情境,深情导入(4分钟以内)师:(话锋一转,深沉地,回忆地)1927年的5月1日,鲁迅先生在广州白云楼上,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播放《朝花夕拾》小引节选)(老师站在讲台一侧,侧身一同观看。)师:同学们,都说鲁迅先生的文字晦涩难懂,但这段话你听懂了吗?生:听懂了。师:你觉得鲁迅先生想表达一些什么呢?生:想家。生:怀念自己的童年生活。师:(舒缓地,感慨地)是的,童年,永远是人们内心最遥远却又最亲近的风景。在作者的童年生活中,就有两个地方让他魂牵梦萦,久久不能忘怀。那就是:生: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师:是的,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文字,去百草园里走一走,到三味书屋里游一游。三、百草园里赏景捕鸟听故事,其乐无穷(15分钟)师:鲁迅先生在课文的开篇就写到“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PPT展示: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百草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呢?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竟让作者几十年后仍然念念不忘,并写下这篇文章来回忆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8自然段,把你和童年的鲁迅看到的事物、听到的声音、玩过的游戏记录下来,然后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好吗?(PPT出示要求)(学生默读课文2分钟。)师:(巡视一圈)“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可以把找到的内容勾画出来,尝试着稍作概括,逐渐养成圈点勾画做批注的好习惯。我们采用“我在百草园里看到了(尝到了或听到了)”的方式来说话。预设互动生1:我在百草园里看到了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互动内容:碧绿光滑高大紫红由高到低)生2:我在百草园里看到了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互动内容:肥胖轻捷窜)生3:我在百草园里听到了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互动内容:低唱弹琴拟人手法)生4:我在百草园里尝到了桑葚的味道和覆盆子的味道,又酸又甜。(互动内容:颜色,味道比喻手法)生5:我在百草园里翻过断砖,按过斑蝥,拔过何首乌。(互动内容:游戏成仙童趣)师总结: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用他的生花妙笔将此处美景写得有形有状,有色有味,有静有动,有情有调。短短的泥墙根一代,真的是有无限趣味啊!生6:我在百草园里听到了美女蛇的故事。(互动内容:你害怕吗?儿时的鲁迅害怕吗?美女蛇的故事是发生在百草园里的吗?为什么还要写呢?)生7:到了冬天,我在百草园的雪地里捕鸟。(互动内容,朗读,动词赏析,)师:乐景,乐闻,乐事,难怪鲁迅先生在课文的第一段说,百草园在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的确如此,我们刚才就是行走在生动传神的字里行间,与先生一起赏景捕鸟听故事,真是其乐无穷!(PPT投放大标题)四、别了,我的百草园(5分钟)师:四季如风也如雨,四季如画也如歌。当我们慢慢长大,长到一定的年龄,就要背起小书包——上学啦。我们来看这样一段文字。(PPT出示第9段)(互动:找一同学读一读。说一说感情。再读。)师:这一段文字写的就是鲁迅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的心情。什么心情?对,依依不舍,无奈。(互动:为什么,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们ade)师:最有味道的不是童年的难舍,而是46岁的鲁迅先生写下这些话的语气。先生那一颗不泯的童心,就这样在俏皮的文字里跳跃着,跳跃着,一直跳到了三味书屋,他在三味书屋里学习了六年之久。五、三味书屋读书对课又画画别有情趣(10分钟)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0-24段(限时2分钟),找一找,在这个全城中最严厉的书塾里,儿时的鲁迅和小伙伴们做了哪些事情呢?自己找好了,在小组之间交流一下。师: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里学习了六年,就像你们上了六年小学一样。漫长的六年,也是短暂的六年。同学们现在回想小学生活,难道只有上不完的课,只有写不完的作业吗?不是,最多的当然是快乐啊。比如说——(小学运动会,小学演讲比赛,周末郊游......)师:(向往地,深情地)童年是多么美好与短暂啊。美好到我们现在刚刚步入少年,就开始想念童年了,短暂到现在回望六年时光,就好像一个美丽的梦一样。好在我们还年少,阳光灿烂花儿笑,好好珍视童年吧,好好珍惜当下吧,好好热爱自己吧,好好热爱生活吧!师:时光回到1926年的9月18日,46岁的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图书馆的阁楼上,写下了这篇文章。同学们现在知道为什么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为什么如此有魅力了吧。那是因为,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承载着鲁迅先生的童年啊。漂泊了大半辈子的鲁迅先生,想回家了。先生拿起笔,小心翼翼地拨亮童年的那一盏灯,站在厦门大学图书馆的阁楼上,童年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虫,在先生眼里,是那么清晰,那么招摇。我们听见先生勾勒自己童年的声音——师领诵:(深情地)不必说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一生跟读: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三生跟读: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十生跟读,全班齐读: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六、课堂总结,推荐阅读(5分钟)1.总结词:有人说“鲁迅是中国最伟大的乡土作家”,鲁迅终其一生,都在守护故土这个精神家园。托尔斯泰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