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课件_第1页
管理会计课件_第2页
管理会计课件_第3页
管理会计课件_第4页
管理会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管理会计的定义.地位.职能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把握管理会计产生的历史沿革进程及发展趋势,了解管理会计的基础假设与基本原则指导实践,真正理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与联系。1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第一节管理会计的一般概念第二节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管理会计假设与原则第四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本章重点:管理会计涵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本章难点:管理会计的特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主要内容2第一节管理会计的一般概念管理会计的定义管理会计的地位管理会计的职能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3一、管理会计的定义★狭义管理会计定义★广义管理会计定义★管理会计学定义★管理会计的其他定义4★狭义管理会计定义

又称微观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5理解:1.管理会计工作的主体——现代企业。2.管理会计的目标——企业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3.管理会计的对象——企业经济活动及其价值表现。6

4.管理会计的手段——是对财务信息等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5.管理会计的职能——充分体现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6.管理会计与企业管理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从属关系。7

7.管理会计的本质---即是一种侧重于现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直接发挥作用的会计,同时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称为“内部经营管理会计”.8.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系统中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对立的概念。8★广义管理会计定义

是指用于概括现代会计系统中区别于传统会计,直接体现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考核评价等会计管理职能的那部分内容的一个范畴。

9广义管理会计定义的优点1.

可以比较方便地为管理会计划定一个大致的范畴。2.有助于对目前已经初见端倪的战略管理会计、宏观管理会计和国际管理会计更好的进行定位,合理的界定它们的归属。3.表述比较简单。10★管理会计学定义

管理会计属于现代企业会计工作实践的范畴;而管理会计学属于会计学分类的范畴,是有关管理会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总结和形成的理论知识体系。

11★管理会计的其他定义西方定义中方定义(1)美国会计学会(2)全美会计师协会(3)国际会计师联合会(4)英国成本与管理会计师协会

(1)余绪缨教授观点(2)李天民教授观点

(3)汪家祐教授观点12二、管理会计的地位生产部门服务部门总会计师

其他财务会计管理会计13三、管理会计的职能某一事物的职能是指客观存在于该事物内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固有功能或属性。管理会计职能(1)预测经济前景

(2)参与经济决策

(3)规划经营目标

(4)控制经济过程

(5)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14四、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责任会计.15第二节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管理会计的历史沿革●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原因●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及其趋势16管理会计的历史沿革◆从会计发展史的角度看,由传统近代会计向现代会计的过渡形成了管理会计产生的时代背景◆从20世纪50年代起,管理会计首先在西方得到迅速发展

◆管理会计实践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管理会计学理论研究的繁荣

17管理会计的历史沿革◆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

#宣传介绍阶段

#吸收消化阶段

#改革创新阶段

18二、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原因1.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市场经济的繁荣及其对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是导致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原因;2.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加速了管理会计的完善与发展;

19

3.在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现代管理科学理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三、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及其趋势发展阶段※传统管理会计阶段(

20世纪初~50年代)※现代管理会计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今)发展趋势现代管理会计具有系统化、规范化、职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21第三节管理会计假设与原则管理会计基本假设是指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时空范围,统一管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满足信息搜集与处理的要求,从纷繁复杂的现代企业环境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系列前提条件的统称。

22管理会计基本假设

★多层主体假设

★理性行为假设

★合理预期假设

★充分占有信息假设

23管理会计基本原则

是指在明确管理会计基本假设基础上,为保证管理会计信息符合一定质量标准而确定的一系列主要工作规范的统称。24管理会计基本原则

●最优化原则●效益性原则●决策有用性原则■相关性■可信性

●及时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灵活性原则25第四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联系区别26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联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于现代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相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分享部分信息▲财务会计的改革有助于管理会计的发展

27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区别▲工作主体(范围)的层次不同▲工作侧重点(具体目标)不同▲作用时效不同

▲财遵循的原则、标准和依据的基本概念框架结构不同务会计的改革有助于管理会计的发展▲信息特征及信息载体不同

▲方法体系不同▲工作程序不同

▲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观念的取向不同▲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不同28本章思考题解释管理会计定义.其基本职能.内容包括哪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何区别与联系?29

管理会计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31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在了解成本分类概念的基础上,明确成本性态分析所涉及的各种成本及其特征,能够掌握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应用相关的具体操作方法。32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主要内容第一节成本及其分类第二节成本按其性态分类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和方法本章重点:成本性态分析本章难点:成本按性态分类与成本性态分析的区别与联系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33第一节成本及其分类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成本可以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几种主要的成本分类34一、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

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重视形成成本的目的性和成本发生的必要性

35二、成本的分类几种主要的成本分类成本按其核算的目标分类成本按其实际发生的时态分类

成本按其相关性分类

成本按其可辨认性分类

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

成本按其可盘存性分类

成本按其性态分类36★

成本按其核算的目标分类业务成本是为反映业务活动本身的耗费而核算的成本。

责任成本是为明确有关单位的经营业绩而核算的成本。

质量成本是为确保产品质量而核算的成本。

37★成本按其实际发生的时态分类历史成本是指以前时期已经发生或本期刚刚发生的成本。未来成本是指预先测算的成本。38★成本按其相关性分类相关成本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无关成本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决策方案无关的成本。39★成本按其可控性分类可控成本是指责任单位对其成本的发生可以在事先预计并落实责任、在事中施加影响以及在事后进行考核的成本。不可控成本是可控成本的相对立概念。40★成本按其可辨认性分类直接成本是指那些与特定的归集对象有直接联系,能够明确判断其归宿的成本。间接成本是指那些与特定的归集对象并无直接联系或无法追踪其归宿的成本。41★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生产成本非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42★成本按其可盘存性分类产品成本是指那些随产品实体流动而流动的成本。期间成本是指那些不随产品实体的流动而流动而是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期间的长短而增减,其效益随期间的推移而消逝,不能递延到下期去的成本。43★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管理会计中最重要的分类44第二节成本按其性态分类

成本性态的涵义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成本性态分类示意图相关范围对成本性态的影响45一、成本性态的涵义

成本性态(CostBehavior)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Volume)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又称为成本习性。46业务量表现形式业务量表现形式绝对量相对量实物量价值量时间量业务量用x表示47成本总额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等非生产成本。

用y表示48二、固定成本固定成本的定义

固定成本的内容

固定成本的特点及其性态模型

固定成本的进一步分类固定成本水平的表现形式

49固定成本的定义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50固定成本的内容

固定成本一般包括下列内容:房屋设备租赁费、保险费、广告费、不动产税捐、管理人员薪金和按使用年限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51固定成本的特点及其性态模型固定成本总额(用a表示)

的不变性

y=aay成本(元)0

固定成本总额性态模型图

52固定成本的特点及其性态模型单位固定成本(用a/x表示)

的反比例变动性y=a/xx业务量(件)y单位成本(元/件)0单位固定成本性态模型图

53固定成本的进一步分类约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54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不受企业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固定成本,又称经营能力成本。厂房、机器设备折旧费、不动产税、保险费、管理人员薪金

55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受企业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的影响,可以在不同时期改变其数额的那部分固定成本。广告费、职工培训费、新产品开发费和经营性租赁费

56固定成本水平的表现形式

在管理会计中,固定成本的水平一般是以其总额表现

.57三、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的定义

变动成本的内容

变动成本的特点及其性态模型变动成本的进一步分类变动成本水平的表现形式

58变动成本的定义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又称可变成本。

59变动成本的内容西方一般包括:生产成本中单耗稳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随产量成正比例变动的物料用品费、燃料费和动力费等;销售费用中按销售量支付的销售佣金、装运费和包装费等。我国包括与产量成正比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外部加工费、外购半成品、按产量法计提的折旧费和单纯计件工资形式下的生产工人工资等。60变动成本的特点及其性态模型变动成本总额(用bx表示)的正比例变动性

x业务量(件)y=bxy成本(元)0变动成本总额性态模型图

61变动成本的特点及其性态模型单位变动成本(用b表示)的不变性

x业务量(件)y=bby成本(元)0单位变动成本性态模型图

62变动成本的进一步分类

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在其单位成本受客观因素决定、消耗量由技术因素决定的那部分变动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在单耗受客观因素决定,其单位成本主要受企业管理部门决策影响的那部分变动成本。63变动成本水平的表现形式

◎变动成本的水平一般用单位额表现比较好。◎要降低变动成本就应从降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消耗量着手64四、混合成本混合成本存在的必然性

混合成本的进一步分类

混合成本分解的数学依据

混合混合成本的定义

65混合成本的定义

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66混合成本存在的必然性

成本按其性态分类,采用了“是否变动”与“是否正比例变动”双重分类标志;不论哪个标志在前,分类的结果都必然产生既不属于固定成本也不是变动成本,游离于两者之间的混合成本。67混合成本的进一步分类阶梯式混合成本标准式混合成本低坡式混合成本曲线式混合成本68阶梯式混合成本▲阶梯式混合成本又称半固定成本。▲特点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类似固定成本,当业务量突破这一范围,成本就会跳跃上升,并在新的业务量变动范围内固定不变,直到出现另一个新的跳跃为止。▲内容有:化验员、保养工、质检员、运货员等69阶梯式混合成本性态模型图示

x业务量y成本70标准式混合成本

又称半变动成本,它是由明显的固定和变动两部分成本合成的。

x业务量y成本71低坡式混合成本其特点是: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保持固定不变,一旦突破这个业务量限度,其超额部分的成本就相当于变动成本。

x业务量y成本72曲线式混合成本

曲线式混合成本通常有一个初始量,一般不变,相当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初始量的基础上,成本随业务量变动但并不存在线性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表现为一条抛物线。

按曲线斜率的不同变动趋势

递减型混合成本

递增型混合成本

73递减型混合成本

特点是:成本的增长幅度小于业务量的增长幅度,成本的斜率随业务量递减,反映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是一条凸型曲线。

x业务量y成本74递增型混合成本特点是:成本的增长幅度随业务量的增长而呈更大幅度变化,成本的斜率呈递增趋势,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表现为一条凹形曲线。

x业务量y成本75混合成本分解的数学依据●混合成本分解是指按照一定方法将混合成本区分为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的过程。●各类混合成本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一个直线方程y=a+bx去模拟它。76五、成本性态分类示意图约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技术性变动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阶梯式混合成本标准式混合成本低坡式混合成本曲线式混合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总成本77六、相关范围对成本性态的影响相关范围的定义

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

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相关范围的意义

78相关范围的定义

在管理会计中,把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性态的有关期间、业务量的特定变动范围称为广义的相关范围,把业务量因素的特定变动范围称为狭义的相关范围。

79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见例2—1、例2—70200400600800100012000业务量(件)x

固定成本与业务量相关范围20×4年20×5年20×6年20×7年时间(年)t相关范围Ⅰ相关范围Ⅱ固定成本与时间相关范围2000010000y成本(元)y成本(元)相关范围Ⅲy=a1=15000y=a2=27000相关范围Ⅰ相关范围Ⅱ300001500080相关范围的意义

由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相关范围的存在,使各项成本具有以下特点:1.成本性态的相对性;2.成本性态的暂时性;3.成本性态的可转化性.81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成本性态分析的涵义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性态分类的关系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82一、成本性态分析的涵义

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明确各种成本的性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最终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应成本函数模型y=a+bx的过程。83二、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性态分类的

关系联系(1)两者的对象相同(2)开展成本性态分析要以明确成本按性态分类为前提区别(1)两者的性质不同(2)两者最终结果不同

84三、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相关范围假设

一元线性假设

85四、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86五、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直接分析法技术测定法历史资料分析法

★高低点法★散布图法★一元直线回归法

87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又叫两点法,是指通过观察一定相关范围内的各期业务量与相关成本所构成的所有坐标点,从中选出高低两点坐标,并据此来推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88高低点法高低点法的具体步骤

(1)确定高低点坐标(2)计算b值(3)计算a值(4)建立成本性态模型

89高低点法a=高点成本-b×高点业务量=y高-bx高

=低点成本-b×低点业务量=y低-bx低

90例题.已知某企业1~8月份某项混合成本与有关产量的详细资料如下:月份12345678

产量(件)1820191622252821

成本(元)60006600650052007000790082006800

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并建立成本模型。

(2)预计9月份产量为30件,则9月份成本预计为多少?

91解(1)高点(28,8200),低点(16,5200)

b=(8200-5200)/(28-16)=250

a=8200-250×28=1200

成本模型为Y=1200+250x;

(2)当x=30,y=1200+250×30=8700,则9月份成本预计为8700

92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又称布点图法或目测画线法,是指将若干期业务量和成本的历史数据标注在坐标纸上,通过目测画一条尽可能接近所有坐标点的直线,并据此来推算固定成本a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93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的具体步骤

(1)标出散布点(2)划线(3)读出a值(4)任选一点(5)求b(6)建立成本性态模型y=a+bx94一元直线回归法

一元直线回归法又称最小二乘法或最小平方法,是指利用微分极值原理对若干期全部业务量与成本的历史资料进行处理,并据此来推算固定成本a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95一元直线回归法96一元直线回归法一元直线回归法的具体步骤

(1)列表求值(2)计算相关系数r

(3)计算回归系数a和b的值

(4)建立成本性态模型y=a+bx97本章思考题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涵义.特点.内容?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成本性态分类涵义相同吗?

管理会计第三章变动成本法第三章变动成本法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会计中的成本计算主要分类.变动成本法的概念,掌握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和损益确定程序;熟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理解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含义及变动规律;掌握与运用利润差额简算法等。第三章变动成本法主要内容成本计算分类概念简介变动成本法概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该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本章重点:变动成本法的特点本章难点:1.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2.两法下当期营业净利润差额的变化规律一、成本计算分类概念简介成本计算的涵义成本计算的主要分类成本计算的涵义

狭义的成本计算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成本核算,即归集和分配实际成本费用的过程。

广义的成本计算是指现代意义上的成本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是由成本核算子系统、成本计划子系统、成本控制子系统和成本考核子系统有机结合而成的。成本计算的主要分类按成本计算的演化进程分类按成本计算流程的不同分类按成本计算时态的不同分类按成本计算对象的类型不同分类按成本计算规范性的不同分类按成本计算手段的不同分类

现代管理会计成本计算中重要的分类-按产品成本.期间成本划分口径和损益确定程序不同分类●完全成本计算。即完全成本计算法,简称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计算。即变动成本计算法,简称变动成本法

第二节变动成本法概述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概念变动成本法的历史沿革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一、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概念

变动成本法在是指在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完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条件,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只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二、变动成本法的历史沿革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或称边际成本法

关于变动成本法的起源,国外会计专著的论述众说不一。

三、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1.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2.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成本库存产成品已销产成品在产品期间成本产品成本存货成本销货成本当期资产负债表形式当期损益表第三节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存货成本及销货成本的水平不同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不完全相同损益确定程序不同所提供的信息用途不同一、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变动成本法首先要求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完全成本法首先要求把全部成本按其发生的领域或经济用途分类

二、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不同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构成不同变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期间成本构成不同固定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例3-1】

三、存货成本及销货成本的水平不同注意: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单位产品成本不同【例3-2】

四、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不完全相同两法都可以变法可以,完法不一定!五、损益确定程序不同◆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不同

◆所编制的利润表格式及提供的中间指标有所不同

◆计算出来的营业利润有可能不同

◆1.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不同营业收入-变动成本=贡献边际贡献边际-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毛利营业毛利-非生产成本=营业利润

其中:营业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变法完法【例3-3】

◆2.所编制的利润表格式及提供的中间指标有所不同

变动成本法使用贡献式利润表;完全成本法使用传统式利润表。

贡献式利润表

传统式利润表

营业收入营业收入

减:变动成本减:营业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变动销售费用

本期生产成本

变动管理费用

可供销售的商品生产成本

变动成本合计

期末存货成本

贡献边际

营业成本合计

减:固定成本

营业毛利

固定性制造费用

减:营业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

固定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

固定成本合计

营业费用合计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贡献式利润表的中间指标是“贡献边际”;传统式利润表的中间指标是“营业毛利”。◆3.计算出来的营业利润有可能不同【例3-4】【例3-5】六、所提供的信息用途不同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信息能揭示外界公认的成本与产品在质的方面的归属关系,按该法提供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能刺激增产的积极性。

变动成本法能够提供科学反映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利润与销售量之间有关量的变化规律的信息,有助于加强成本管理,强化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业绩考核等职能,促进以销定产,减少或避免因盲目生产而带来的损失。当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时,营业利润额应该直接与销售量的多少挂钩。

【例3-6】【例3-7】

由于变动成本法要求区分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可将其分解落实到有关责任单位,便于开展业绩考核评价,调动各有关单位降低成本的积极性;而完全成本法则可能歪曲各部门努力降低成本的真实业绩。

【例3-8】例题:某企业制造M产品,2006年3月份的有关资料如下:期初存货200件,本期生产量800件,本期销售量900件,每件售价70元。期初存货和本期生产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本期单位固定成本15元,上期单位固定成本是10元。销售费用全部是固定的,为15000元。(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

要求:(1)编制变动成本法下的损益表;(2)编制完全成本法下的损益表。解:(1)变动成本法下的损益表:

销售收入63000元

减: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27000元

变动非生产成本0变动成本合计27000贡献边际36000元

减:固定成本固定生产成本12000元(15*800)

固定非生产成本(销售费用)15000元

固定成本合计27000元营业利润9000元

(2)完全成本法下的损益表:

销售收入63000元

减:营业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8000元

本期生产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24000元(30*800)

固定生产成本12000元(15*800)

减:期末存货4500元(45*100)

营业成本合计39500元

营业毛利23500元

减:营业费用(非生产成本)15000元

营业利润8500元

第四节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的

变动规律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涵义导致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出现狭义差额的原因分析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化规律广义差额简算法一、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涵义两种成本法营业利润的广义差额的计算公式为:

显然,不同期间两种成本法营业利润的广义差额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或者等于零。其中,不等于零的差额称为狭义差额。

二、导致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出现

狭义差额的原因分析

分析原因主要应考虑单价、销售量、非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和固定生产成本等因素。

1.销售收入产生的影响

无论在哪种成本法下,单价和销售量均为已知常数,计算出来的销售收入是完全相同的,不会导致营业利润出现狭义差额。

2.非生产成本产生的影响

无论在哪种成本法下,非生产成本都属于期间成本,只是在计入利润表的位置和补偿途径方面有形式上的区别,所以不会对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是否出现狭义差额产生影响。

3.变动生产成本产生的影响

无论在哪种成本法下,变动生产成本均属于其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没有什么区别,因而也不可能使分期营业利润出现狭义差额

4.固定生产成本产生的影响

固定生产成本即固定性制造费用,分期营业利润出现差额的根本原因是:●两种成本计算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出现了差异

●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生产成本之间产生了差异

【例3-9】

上述结论也可由两种成本计算的损益计算公式推导:

完法计算的销售营业

=--非生产成本①

营业利润收入成本

变法计算的销售

=-变动成本-固定成本②

营业利润收入

式中:

完法下=期初存货+本期生产-期末存货③

销货成本生产成本成本生产成本

变法下

变动成本=销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④

固定成本=固定性生产成本+固定性非生产成本⑤

两种成本计算法完全成本法下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期初存货释放的当期营业利润的差额固定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三、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化规律(1)如果a末=a初,则△P=0,P完=P变(2)如果a末>a初,则△P>0,P完>P变(3)如果a末<a初,则△P<0,P完<P变一般规律四、广义差额简算法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的简算法公式

【例3-10】

第五节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该

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变动成本法的应用一、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优点

★变动成本法能够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

★变动成本法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于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和收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

★采用变动成本法可以简化成本核算工作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缺点

★变动成本法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的要求

★变动成本法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采用变动成本法会对所得税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第一种观点是采用“双轨制”

第二种观点是采用“单轨制”

第三种观点是采用“结合制”

主张采用结合制结合制

用变动成本法组织日常核算,对产品成本、存货成本、贡献边际和税前利润,都按变动成本计算,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对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期间成本进行调整,计算符合完全成本法的税前净利。

结合制期末调整公式:【例3-11】

本章思考题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有何相同与不同?为什么说变动成本法可以促使企业重视市场销售?

管理会计第四章本量利分析原理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原理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本量利分析的概念,内容;熟悉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熟悉掌握保本点,保利点和净保利点有关公式及其应用;熟悉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掌握多品种条件下各种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和保本点敏感性分析的原理与方法。第四章本量利分析原理主要内容第一节本量利分析概述

第二节单一品种的保本分析第三节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第四节单一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的其他问题第五节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本章重点:保本点的确定本章难点:贡献边际指标的涵义及计算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第一节本量利分析概述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涵义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贡献边际及其相关指标的计算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涵义

本量利分析(

简称为CVP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关系分析的简称,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式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成本性态分析的假定★相关范围及线性假定★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稳定的假定★变动成本法的假定★目标利润的假定三、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营业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四、贡献边际及其相关指标的计算贡献边际总额单位贡献边际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贡献边际总额(Tcm)

贡献边际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贡献边际=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位贡献边际×销售量

=销售收入×贡献边际率

=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单位贡献边际(cm)

单位贡献边际是指产品的销售单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后的差额。单位贡献边际=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贡献边际总额/销售量

=销售单价×贡献边际率

贡献边际率(cmR)

贡献边际率是指贡献边际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贡献边际率=贡献边际总额/销售收入×100%=单位贡献边际/单价×100%=1-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bR)

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1-贡献边际率【例4-1】

第二节单一品种的保本分析保本分析的基本概念保本点的确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关于保本状况的进一步研究一、保本分析的基本概念

保本分析就是研究当企业恰好处于保本状态时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收支相等、损益平衡、不盈不亏、利润为零

二、保本点的确定保本点(BEP)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的业务量的总称。表现形式:一是保本点销售量,简称保本量,二是保本点销售额,简称保本额。

单一品种保本点的确定方法

图解法基本等式法贡献边际法图解法(1)画销售收入线(2)画总成本线(3)交叉点为保本点y(元)BEP销售收入线y=px总成本线y=a+bxx(件)基本等式法

在本量利关系基本公式的基础上,根据保本点的定义,先求出保本量,再推算保本额的一种方法。【例4-2】

贡献边际法【例4-3】

三、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安全边际指标

保本作业率指标

安全边际指标表现形式:★安全边际销售量,简称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销售额,简称安全边际额★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是指现有或预计的销售业务量与保本点业务量之间的差量。它们是正指标。

安全边际计算公式保本作业率指标

保本作业率又叫“危险率”,是指保本点业务量占现有或预计销售业务量的百分比,该指标是一个反指标,越小说明越安全。保本作业率指标

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

【例4-4】

例:某厂制造K产品,单位产品售价1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6元,全月固定成本1600元,全月预计销售1000件。要求:计算(1)安全边际;(2)预计销售量下的预计利润。

解:盈亏临界点的销售数量=1600/(10-6)=400件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400×10=4000元

(1)安全边际量=1000-400=600件

安全边际额=1000×10-4000=6000元

或者=600×10=6000元

(2)预计利润=600×(10-6)=2400元四、关于保本状况的进一步研究

若某企业不盈不亏、收支相等、利润为零、贡献边际等于固定成本、安全边际各项指标均为零、保本作业率为100%,则可以断定该企业一定处于保本状态。

第三节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保利点及其计算保净利点及其计算保利成本及其计算保利单价及其计算利润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一、保利点及其计算

保利点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情况下,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记作TP)能够实现,而应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统称。具体包括保利量和保利额两项指标。保利点计算公式【例4-5】

例:保利分析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06年的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产品单价为10元,变动成本率为60%,获营业利润11000元,假定2007年追加投入广告费2000元,其他条件不变,要求:

(1)计算2007年该企业的保本额。

(2)若实现目标利润20000元,则保利额是多少?

(3)若2007年销售量比上年增加20%,则利润是多少?

解:(p-b)/p=cmRp=10,cmR=1-60%可得b=6

产量x=84000/6=14000

(p-b)x-a=P

(10-6)×14000-a=11000a=45000

2007年的固定成本=45000+2000=47000

2007年的保本额=47000/(1-60%)=117500

(2)2007年的保利额=(47000+20000)/(1-60%)=167500

(3)2007年销售量=14000×(1+20%)=16800

利润=(10-6)×16800-47000=20200二、保净利点及其计算

保净利点又称实现目标净利润的业务量。包括保净利量和保净利额两种形式。

【例4-6】

三、保利成本及其计算

保利成本是指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为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特定成本应当达到的水平,包括保利单位变动成本和保利固定成本两项指标。四、保利单价及其计算

保利单价是指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为保证目标利润实现应当达到的单价,又称为目标单价。五、利润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安全边际销售量=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销售额

销售利润率=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

第四节单一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的

其他问题有关因素变动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本量利关系图一、有关因素变动对相关指标的影响单价↑,单位贡献边际↑,保本点↓保利点↓,安全边际↑单位变动成本↑,单位贡献边际↓,保本点↑,保利点↑,安全边际↓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不变,保本点↑,保利点↑,安全边际↓销售量↑,单位贡献边际不变,保本点不变,保利点不变,安全边际↑目标利润变动,只会影响保利点,不影响保本点二、本量利关系图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利润—业务量式本量利关系

一、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

其特点是它所反映的总成本是以固定成本为基础,能在图中清晰地反映出固定成本总额不变性的特点;同时能揭示安全边际、保本点、利润三角区与亏损三角区的关系。按坐标图横轴所代表的业务量不同,又可分将其分为标准式本量利关系图和金额式本量利关系图。二、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

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是一种将固定成本置于变动成本线之上,能直观地反映贡献边际、固定成本及利润之间关系的图形。三、利润—业务量式本量利关系

利润—业务量式本量利关系图是一种以横轴代表业务量,纵轴代表利润或贡献边际,能直观地反映业务量与贡献边际、固定成本及利润之间关系的图形。第五节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综合贡献边际率法顺序法联合单位法分算法主要品种法

一、综合贡献边际率法-加权平均法【例4-7】【例4-9】

其中:某产品的贡献边际率=该产品的贡献边际/该产品的销售收入某产品的销售额比重=该产品的销售额/全部产品的销售额例:某工业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摘要ABC

销售量1000500400

销售单价206025

单位变动成本84813

固定成本总额600090004000

要求:(1)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该企业的综合贡献边际率。

(2)计算该企业的综合保本销售额及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1)A产品销售收入=20×1000=20000

B产品销售收入=60×500=30000

C产品销售收入=25×400=1000A产品:销售比重=20000/60000=1/3

贡献边际率=(20-8)/20=60%

B产品:销售比重=30000/60000=1/2

贡献边际率=(60-48)/60=20%

C产品:销售比重=10000/60000=1/6

贡献边际率=(25-13)/25=48%

综合贡献边际率=60%×1/3+20%×1/2+48%×1/6=38%

(2)综合保本额=(6000+9000+4000)/38%=50000元

A产品保本额=50000×1/3=16667

B产品保本额=50000×1/2=25000

C产品保本额=50000×1/6=8333

【例4-1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贡献边际率水平较高的产品的销售比重,降低贡献边际率水平较低的产品的销售比重,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贡献边际率水平,达到降低全厂保本额和保利额的目的。

二、顺序法★顺序法是指按照事先规定的品种顺序,依次用各种产品的贡献边际补偿全厂的固定成本,进而完成多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任务的一种方法。

★在顺序法下,可以采用列表法和图示法计算保本额和保利额。列表法123页【例4-11】

图示法y(亿元)3020100-10-20-3050100150160200x销售额(亿元)C产品A产品B产品保本点亏损区利润区三、联合单位法

联合单位法是指在事先掌握多品种之间客观存在的相对稳定产销实物量比例的基础上,确定每一联合单位的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进行多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的一种方法。联合单位法计算公式某产品保本量=联合保本量×该产品销量比

某产品保利量=联合保利量×该产品销量比

124页【例4-12】

四、分算法

分算法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全厂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再对每一个品种分别进行本量利分析的方法。【例4-13】

五、主要品种法

主要品种法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在多种产品中确定的一种主要品种,完成多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任务的一种方法。以贡献边际额为标志确定主要品种。

【例4-14】

第六节保本点的敏感性分析保本点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的前提一、敏感性分析的前提有限因素的假定因素不相关假定相同变动幅度假定影响效果相同假定二、保本点敏感性分析

保本点敏感性分析是指在现有或预计销售量的基础上测算影响保本点的各个因素单独达到什么水平度时仍能确保企业不亏损的一种敏感性分析方法。【例4-15】

本章思考题保本点、保利点、保净利点在计算上有何相同与不同?多品种条件下保本点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如何应用这些方法?

管理会计第五章预测分析第五章预测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预测分析的基本概念,特点,程序及基本内容;掌握定量和定性两类预测分析方法的特征和关系,能结合实际熟练进行应用.第五章预测分析主要内容第一节预测分析概述第二节销售预测第三节利润预测第四节成本与资金需要量的预测本章重点:利润预测本章难点:利润敏感性分析第一节预测分析概述预测分析的意义预测分析的特点预测分析的程序预测分析的方法定量预测分析法定性预测分析法定量预测分析法:趋势外推分析法因果预测分析法

一、预测分析的意义

所谓预测是指用科学的方法预计、推断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行为,即根据过去和现在预计未来,由已知推断未知的过程。所谓经营预测是指企业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掌握的历史资料以及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的预计和测算。

二、预测分析的特点:(一)预见性(二)明确性(三)相对性(四)客观性(五)可检验性(六)灵活性

三、预测分析的程序(一)确定预测目标(二)收集和整理资料(三)选择预测方法(四)分析判断(五)检查验证(六)修正预测值(七)报告预测结论

四、预测分析的方法1.定量分析法又称数量分析法,是指在完整掌握与预测对象有关的各种要素定量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据以建立能够反映有关变量之间规律性联系的各类预测模型的方法体系.趋势外推分析法因果预测分析法

2.定性分析法又称非数量分析法,是指由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员根据个人经验和知识,结合预测对象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对事物的未来状况和发展趋势作出推测的一类预测方法。五.预测内容销售预测利润预测成本与资金需要量的预测

第二节销售预测

销售预测又叫产品需求量预测,是指根据市场调查所得到的有关资料,通过有关因素的分析研究,预计和测算特定产品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市场销售量水平及变化趋势,进而预测本企业产品未来销售量的过程。销售预测中常用的方法:判断分析法趋势外推分析法因果预测分析法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一、判断分析法的种类和特点判断分析法是通过具有丰富经验的经营管理人员或知识渊博的外界经济专家对企业一定期间特定产品的销售情况作出判断和预计的一种方法。包括:推销员判断法综合判断法专家判断法▲专家个人意见集合法▲专家小组法▲特尔非法【例5-1】

二、趋势外推分析法的种类及其应用趋势外推分析法是指将时间作为制约预测对象变化的自变量,把未来作为历史的自然延续,按事物自身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包括:平均法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一)平均法◆算术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趋势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平滑指数法1、算术平均法:预测销售量=已知时间序列各期销售量之和/时间序列项数【例5-2】2、移动平均法:预测销售量=最后M期算术平均销售量

=最后M期销售量之和/M【例5-3】3、趋势平均法【例5-5】

4、加权平均法权数为自然数权数为饱和权数(146页例5-6)

5、平滑指数法此法是特殊的加权平均法取值0.3~0.7之间平滑指数法

进行近期预测或销量波动较大时的预测,应采用较大的平滑指数;进行长期预测或销量波动较小时的预测,可采用较小的平滑指数。【例5-7】

(二)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未经过修正的回归系数a、b的计算公式: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

如果按照时间序列的特点对t值进行修正,使Σt=0,则a、b回归系数的计算公式简化为:为使Σt=0,有以下两种方法:1、当n为奇数时,以中心年份为原点,即令第(n+1)/2期的t值为0,其余前后各期以1为间隔确定t值。2、当n为偶数的时,以中心年份为原点,即令第n/2期和第(n/2)+1期的t值分别为-1和+1,其余各期以2为间隔依次减增。【例5-8】三、因果预测分析法的程序及应用因果预测分析法的程序:●确定影响销量的主要因素●确定销量y与xi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因果预测模型●据未来有关自变量xi变动情况,预测销售量因果预测分析法的程序及应用指标建立法的应用回归分析法的应用【例5-9】【例5-10】

四、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原理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

☆萌芽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通常依据销售增长率判断产品寿命周期

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原理

在萌芽期,可采用判断分析法进行预测;在成长期可采用因果法或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进行预测;成熟期最好采用平均法。【例5-11】

第三节利润预测目标利润的预测分析利润敏感性分析经营杠杆系数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概率分析法及其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利润预测是指在销售预测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目标和其他相关资料,预计、推测或估算未来应当达到和可望实现的利润水平及其变动趋势的过程。一、目标利润的预测分析

目标利润是指企业在未来一段期间内,经过努力应该达到的最优化利润控制目标。

目标利润应体现如下原则:

※可行性

※客观性

※严肃性※指导性

目标利润的预测步骤

调查研究,确定利润率标准计算目标利润基数确定目标利润修正值最终下达目标利润、分解落实纳入预算体系确定利润率标准从可供选择的利润率的计算口径上看,主要包括:销售利润率、产值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既可以是平均利润率、历史最高水平利润率和上级指令性利润率;也可以是国际、全国、同行业、本地区和本企业的利润率。计算目标利润基数目标利润基数=有关利润率标准×相关预计指标

销售利润率、产值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确定目标利润修正值

进行利润的敏感性分析,比较目标利润基数与目标利润预测值。最终下达目标利润、分解落实纳入预算体系

目标利润一经确定就应立即纳入预算执行体系,层层分解落实,以此作为采取相应措施的依据。【例5-12】

二、利润敏感性分析利润敏感性分析的意义利润敏感性分析的假定利润灵敏度指标的计算及其排列规律利润灵敏度指标的应用

(一)、利润敏感性分析的意义

利润敏感性分析是研究当制约利润的有关因素发生某种变化时对利润所产生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那些对利润影响大的因素为利润灵敏度高,反之则称为利润灵敏度低。(二)、利润敏感性分析的假定四个因素的假定单价→1单位变动成本→2销售量→3固定成本→4因素单独变动的假定利润增长的假定变动率的绝对值为1%的假定(三)、利润灵敏度指标的计算及其排列规律

利润灵敏度指标又叫利润受有关因素变动影响的灵敏度指标,简称灵敏度指标。特定因素的灵敏度指标是指该因素按有关假定单独变动百分之一后使利润增长的百分比指标。1、利润灵敏度指标的计算公式

说明:单价的中间变量M1

是销售收入px

单位变动成本的中间变量M2

是变动成本总额bx

销售量的中间变量M3是贡献边际Tcm

固定成本的中间变量M4

就是它本身a。

【例5-13】

2、利润灵敏度指标的排列规律

在企业正常盈利的条件下,利润灵敏度指标的排列规律:

★单价的灵敏度指标总是最高

★销售量的灵敏度指标不可能最低

★S1-S2=S3

★S3-S4=1%

(四)、利润灵敏度指标的应用

预测任一因素以任意幅度单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测算多个因素以任意幅度同时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测算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利润变动率应采取的单项措施预测为实现确保企业不亏损的因素变动率极限

1、预测任一因素以任意幅度单独变动对利润

的影响程度【例5-14】

2、测算多个因素以任意幅度同时变动对利润的

影响程度【例5-15】

3、测算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利润变动率应

采取的单项措施【例5-16】

4、预测为实现确保企业不亏损的因素变

动率极限【例5-17】

例题: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上年度变动成本总额60000元,单价10元,贡献边际率为40%,获税前利润10000元.要求:(1)各因素的中间变量指标.(2)各因素的利润灵敏度指标.(3)假定今年单价比上年增长了2%,单位变动成本降低了3%,求上述因素单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4)假定今年其他条件不变,目标利润变动率为12%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应采取那些单项措施.三、经营杠杆系数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经营杠杆的涵义经营杠杆系数及其计算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规律经营杠杆系数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一)经营杠杆的涵义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销售业务量一定程度的变动会使利润以更大幅度变动,人们将这种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特殊现象,称为企业具有经营杠杆效应。产生经营杠杆现象的原因:

当产销量变动时,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使单位固定成本成反比例变动,从而带来单位利润相对变化,导致利润变化率总是大于产销量的变动率.(二)经营杠杆系数及其计算

【例5-18】

【例5-19】

(三)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规律

1、只要固定成本不等于零,经营杠杆系数恒大于1。2、在前后期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产销量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产销量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即产销量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

3、成本指标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同。4、单价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5、在同一产销量水平上,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变动幅度就越大,从而风险也就越大。(四)经营杠杆系数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1、预测产销业务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预测利润额=基期利润×(1+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2、预测为实现目标利润应采取的调整产销量措施【例5-20】

【例5-21】

例题:某企业生产一种甲产品,今年的产销量为1000件,售价2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90元/件,获利55000元。要求:(1)计算经营杠杆系数。(2)明年计划增加销售5%.预测可实现的利润。(3)若明年目标利润为66000元,计算应达到的销售量。解:(1)基期贡献边际=lOOO×(200-90)=110000(元)

经营杠杆系数=110000/55000=2

(2)预计可实现利润=55000×(1+2×5%)=60500(元)

(3)利润变动率=(66000-55000)/55000=20%

销售变动率=20%/2=10%

销售量=1000×(1+10%)=1100(件)

四、概率分析法及其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分析程序:☆针对特定分析对象确定其未来可能出现每一种事件,并为每一事件的发生估计一个概率☆根据因素的各个随机变量及其估计概率,编制概率分析表,并计算期望值☆根据因素的期望值或在此基础上求得的有关指标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例5-22】【例5-23】【例5-24】

第四节成本与资金需要量的预测

成本预测资金需要量预测一、成本预测■成本预测的程序■成本预测的方法

成本预测是指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目标和有关资料,运用专门方法推测与估算未来臣本水平及发展趋势的过程。成本预测的程序1、提出目标成本草案——按目标利润进行预测——以先进的成本水平作为目标成本

2、预测成本的发展趋势3、修订目标成本成本预测的方法◎历史资料分析法

※高低点法※回归直线法

※加权平均法◎因素预测法◎定额测算法◎预计成本测算法

加权平均法是指根据若干期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的历史资料,按照事先确定的权数进行加权,以计算加权平均的成本水平,从而建立成本预测模型,进而预测未来总成本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例5-26】

二、资金需要量的预测

所谓资金预测就是以预测期企业生产经营规律的发展和资金利用效果的提高等为依据,在分析有关历史资料、技术经济条件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预测期资金需要量进行科学的预计和测算。资金需要量预测方法——销售百分比法预测。此法是指以未来销售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为主要参数,考虑随销量变动的资产负债项目及其他因素对资金的影响,从而预测未来需要追加的资金量的一种定量方法。ΔF=K·(A-L)-D-R+M

此法的程序是:1、确定未来销售收入变动率指标K,公式为:2、分析基期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计算A与L。(1)A的确定:周转中的货币资金、正常的应收账款、存货等项目。一般会随销售额的变动而变动,应列入A;对固定资产则视基期生产能力是否还有潜力可利用而定。

(2)L的确定: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等项目也会随销售量增长而增长,应列入L,其他项目一般不予考虑。(3)按折旧计划和更新改造计划确定可作为内部周转资金来源的折旧摊销额与同期将用于更新改造的资金数额,进而计算D。

(4)按照预计销售额和基期销售净利润率计算预期净利润,按计划期发放股利分配率测算预计发放股利,进而计算R。(5)确定新增零星开支M。(6)将K,A,L,D,R和M代入△F的计算公式,预测需要追加的资金额。

【例5-27】

本章思考题修正的回归直线法与回归直线法在销量预测中应用有何不同?目标利润预测与利润敏感性分析涵义相同吗?在盈利条件下,利润灵敏度指标有怎样的排列规律?

管理会计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决策分析的概念,决策方案的类型和必须考虑各种相关因素;熟练掌握短期经营决策的各种分析方法,能结合实际熟练进行生产和定价决策.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主要内容第一节决策分析概述第二节短期经营决策的相关概念第三节短期经营决策的一般方法第四节生产决策(1)第五节生产决策(2)第六节生产决策(3)

第七节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决策第八节定价决策

本章重点:相关成本本章难点:生产决策

1.是否接受特殊价格追加定货的决策

2.以市场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第一节决策分析概述决策分析的涵义决策分析的特点决策分析的原则决策分析的程序决策分析的分类

1.决策分析的含义所谓决策(decision-making)就是在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前提下,人们基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对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作出决定的过程。

2.决策分析的特点决策分析具备以下特点:1)决策分析是人的主观能力的表现2)决策分析并非先验的臆断或单纯的空想,而要以对客观必然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