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目标素养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知识概览一、美洲物种的外传1.外传概况(1)时间: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2)物种:玉米、

马铃薯

、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3)区域: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2.玉米、马铃薯、甘薯的传播情况(1)欧洲。①玉米和马铃薯传入欧洲后,最初只是种植在庭院中,供人们观赏。②从16世纪中叶起,

玉米

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到17世纪,玉米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

③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④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2)中国。①玉米:

明朝

时,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玉米传入中国后,先是在丘陵山地种植,后来逐渐扩展到平原地区。清朝前期,玉米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玉米得到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前,玉米的种植已遍布全国。

②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3.番茄和辣椒的传播情况(1)番茄。①美洲的番茄由

西班牙

人带回欧洲,最初也是作为观赏植物,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美洲。

明朝万历

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2)辣椒。①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②明朝时,辣椒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1.欧亚物种传入美洲2.对美洲的影响(1)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2)

水稻

: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3)禽畜: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微思考1材料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如:小麦、大麦、水稻,苹果、葡萄、柠檬,黄瓜、豌豆,甘蔗等。此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羊、鸡等畜禽传入美洲。——摘编自教育部组织编写《历史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等根据材料,概括并说明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提示:特点:种类多,有粮食、果蔬、经济作物、畜禽等;范围广,涉及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以食物物种交流为主;双向交流,既有美洲物种的外传,也有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

世界人口

激增

(1)非洲:不同种类的玉米适应了非洲复杂的气候环境,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2)中国:玉米、甘薯引入中国,丰富了粮食种类。(3)欧洲:

马铃薯

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

2.改变了人们的

饮食习惯

(1)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小麦在北美的推广,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2)玉米、马铃薯、甘薯除了供人类食用以外,也用作饲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1)北美:水稻除供应本地消费外,大量用于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2)中国:玉米等外来农作物因其高产而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粮食除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外,还投入市场出售,促进了

商品经济

的发展。

4.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1)美洲:食草的马、牛、羊等动物来到气候适宜、水草丰足的美洲,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承载能力;殖民者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茂密的原始森林被滥伐。美洲

地表植被

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2)中国明清时期:引进推广玉米、甘薯等,扩大了耕地面积,但是,过度垦荒造田,也导致了水土流失。

微思考2材料

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袁景晖

《建始县志》玉米得到大规模推广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原因:玉米属于高产农作物,可以解决粮食不足问题;玉米抗旱能力强,易于大面积推广种植。影响:丰富了食物的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促进了人口增长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但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了水土流失,破坏了自然环境。一

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的大交流材料

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的食物原料开始打破了地域性的限制,食物原料在区域间广泛传播和利用,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为了获取充足的生存资料,一方面,通过殖民掠夺,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动、植物原料被带回欧洲,最终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另一方面,欧洲人在抢掠异域食物的同时,还将自己本土的一些动、植物带到殖民地,在那里培育、改良,大量生产,以弥补欧洲食物原料供应的不足,如变种小麦。在

1750

年至

1850

年,小麦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引起了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所有这一切促使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趋于世界化。——摘编自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问题探究:结合所学知识,从欧洲饮食变化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提示:新航路的开辟,使各个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5、16世纪,欧洲的食物原料广泛传播,殖民者把本土的食物品种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改良,又将殖民地的食物品种引进到欧洲;小麦引发了欧洲的食物革命,使面包成为普通的消费品,冲击了欧洲的等级思想,使人们在生活上趋于平等。素养阐释殖民扩张促进了各大洲之间食物物种的交换,使近代欧洲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饮食结构的变化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加速了近代欧洲的社会变革。本题考查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核心归纳近代世界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1)欧洲在食物物种交流的过程中起了中介作用。无论是美洲食物物种的外传还是世界其他地区食物物种传入美洲,欧洲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食物物种的交流是双向的。美洲的食物物种外传到欧洲,经由欧洲人再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世界其他地区的食物物种传入欧洲,经由欧洲人再传入美洲。(3)多种食物物种同时传播且适应了当地的环境。美洲与其他地区多种食物物种同时传播,并且传入的食物物种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4)食物物种的交流伴随着文化的交流。食物物种的交流丰富了当地人的食物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使人们接受传入的饮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5)食物物种的交流对物种的传出、传入地乃至世界都有深远影响。新食物物种的传入扩大了粮食的种植面积,增强了人们抵御饥荒的能力,同时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学以致用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农作物。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可可等农作物和金鸡纳等重要药材。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扩大了洲与洲之间贸易的范围B.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C.促进了洲与洲之间的物种交流D.促进了种族交流及其重新分布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未提及洲与洲之间的贸易范围扩大,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提及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了新、旧大陆在新航路开辟后实现了物种的交流,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未涉及种族交流及其重新分布,故D项错误。2.到了18世纪,玉米和马铃薯在亚欧人饮食中的比重大大提高,养活了众多的人口。从西欧到中国,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人们的饮食有滋有味。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欧洲本土的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B.工业化带来的粮食增长使世界人口激增C.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D.粮食作物是早期亚欧贸易的主要交易品种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玉米和马铃薯在亚欧人饮食中的比重大大提高”“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人们的饮食有滋有味”,反映了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故选C项;玉米和马铃薯是原产于美洲的物种,不是欧洲本土的作物,排除A项;题干材料中物种的交流发生于工业革命之前,排除B项;题干材料未体现“粮食作物是早期亚欧贸易的主要交易品种”,并且番茄和辣椒等不属于粮食作物,排除D项。二

食物物种交流对明清时期中国的影响材料一

玉米、甘薯、马铃薯这几种美洲作物适应性较强,耐旱耐瘠,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沙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成为宜种土地。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百姓吃饭难的问题困扰着历代统治者。明中叶以后传入中国并很快普及开来的粮食作物无疑起到了缓解这些问题的作用。因有耐瘠的美洲作物的传入,人口才能向土地贫瘠的地区流动,才能开山垦荒。但流民的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是粗放式经营。——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材料二

不可避免地,无意的、不受欢迎的物种交流也在同时继续着。由于19世纪交通运输情况得到了改善且路线越来越密集,咖啡锈菌和根瘤蚜等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霍乱从孟加拉湾附近的原生地成功逃逸,并在19世纪初期成为全球性的灾害。19世纪末,一种对牛来说极为致命的病毒——牛瘟病毒——蔓延到了非洲东部和南部,在那里消灭了高达90%的牛群,使牧民们一贫如洗。——摘编自[美]约翰·麦克尼尔《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问题探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以来物种交流“不受欢迎”的原因,并谈谈你对物种交流的认识。提示:(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美洲作物适应性较强,用途广泛;明清时期中国人地矛盾突出;政府政策的推动。影响:提高了粮食产量,缓解了人地矛盾,促进了人口增长,改变了食物结构;大量荒地被开垦,扩大了耕地面积;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2)原因:物种交流导致农业病虫害和病毒的广泛传播。认识:物种交流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应该在物种交流中趋利避害。核心归纳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对中国的影响(1)明朝时,美洲粮食作物(如玉米、甘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粮食种类,增加了中国的粮食产量,缓解了粮食压力;同时使明清时期中国的人口有了大幅度增长。(2)美洲作物的传入,引发了中国农业结构的变化,在中国的土地利用和粮食生产方面引发了一场长期的革命。(3)美洲经济作物在中国的大量种植,促进了中国粮食商品化的发展,客观上又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4)由美洲高产粮食作物引进等主要因素所造成的人口持续增长和人口膨胀是造成明清时期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学以致用1.有学者认为,明朝以来,美洲的番茄、玉米、甘薯、辣椒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国家等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饮食习惯。该学者将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工业革命的开展C.商业革命的影响

D.亚洲人口的膨胀答案:C解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据题干材料可知欧洲、美洲、亚洲的食物物种交流加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提及人口膨胀问题,故D项错误。2.中餐中的川菜、湘菜都以辣闻名。据考证,辣椒原产于拉丁美洲的秘鲁和墨西哥一带。新航路开辟后开始从美洲外传。据此推断川菜、湘菜等菜系的出现应不早于(

)A.汉朝 B.唐朝C.宋朝 D.明朝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原产于美洲的辣椒传入中国,故D项正确。一、选择题1.明朝天启年间,农学家王象晋在《二如亭群芳谱》中提及:“蕃柿:一名六月柿,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树二三十实,缚作架,最堪观。火伞火珠,未足为喻。草本也,来自西蕃,故名。”这是中国已知最早有关番茄的详细记载。这段记载可用来说明当时(

)A.东西方之间物品交流速度加快B.“海上丝绸之路”得到稳步发展C.我国食物供应的种类更加丰富D.中国与美洲开始了直接往来答案:C解析: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等地可用作食材的大量物种传播到我国,番茄便是其中的一种,这丰富了我国的食物种类,故选C项;“东西方之间物品交流速度加快”“‘海上丝绸之路’得到稳步发展”均无从体现,排除A、B两项;明清时期与美洲的物种交流是通过西方国家间接实现的,排除D项。2.某团队在研究欧洲1400年至1900年的历史中发现,欧洲引入土豆后,民间纷争有所减少。他们比较了18世纪仍以小麦制品为主食的地方,与流行食用土豆的地区爆发民间纷争的概率,结果发现后者的农夫更倾向于不参加起义。据此,他们最有可能得出的推论是(

)A.新航路开辟缓和了国际关系B.土豆引种解决了欧洲的饥荒问题C.新航路开辟密切了欧美联系D.土豆推广有利于欧洲的和平稳定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他们比较了18世纪仍以小麦制品为主食的地方,与流行食用土豆的地区爆发民间纷争的概率,结果发现后者的农夫更倾向于不参加起义”,可知欧洲引种土豆的区域民间纷争减少,说明土豆推广有利于欧洲的和平稳定,故选D项;题干材料未涉及国际关系,排除A项;“解决了”的说法绝对,排除B项;题干材料未涉及欧美之间的联系,排除C项。3.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马和牛被引入美洲;明朝时中国出现了种植玉米的记录;17世纪末18世纪初,咖啡馆在欧洲各个城市纷纷出现。据此可知(

)A.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流中居于主导地位B.新航路的开辟催生了欧洲新的生产方式C.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D.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重大进展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未体现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流中居于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物种交流,未体现欧洲产生新的生产方式,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未体现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欧洲的马和牛被引入美洲”“中国出现了种植玉米的记录”“咖啡馆在欧洲各个城市纷纷出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重大进展,故D项正确。4.洲际物种交流约在1500年开始掀起新的高潮,它给世界各地带来了惊人的变化。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一变化的直接表现的是(

)A.引起了欧洲的价格革命B.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全球化C.提高了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D.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