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课件_第1页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课件_第2页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课件_第3页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课件_第4页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1供应链概述1.1供应链管理的产生背景1.2供应链的概念1.3供应链的结构1.4供应链的特征1.5供应链的类型1.6供应链流程分析1.1供应链管理的产生背景1.1.1全球竞争环境的变化1.1.2经济全球化下企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1.1.3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1.1.4管理模式的转变1.1.5供应链管理的产生1.1.6供应链管理的发展1.1.1全球竞争环境的变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信息资源利用要求提高

——信息时代产品研发提升到企业竞争的重要地位

——技术进步全球化市场的建立和无国界竞争的加剧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用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出现

——消费观念变革大力提倡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可持续发展1.1.2经济全球化下企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一、压力进一步满足顾客需求的压力平衡售前、售后服务和运作成本的压力企业内部变革面临更多压力二、挑战缩短产品研发周期——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降低库存水平——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缩短交货期——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提供定制化服务产品和服务——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1.1.3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传统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市场环境特征:以规模化需求和区域性的卖方市场为主生产方式特征:少品种、大批量生产,刚性、专用流水线管理组织特征:多级递阶控制的组织结构,管理跨度小、层次多管理思想和管理制度特征:集权式,以追求稳定和控制为主竞争模式:以规模求效益资本的高投入和教育、科技的低投入:大规模生产需要大量土地和设备。劳动的特点是简单重复劳动。信息特征和系统特征:静态、开环、相对封闭的刚性系统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以企业为中心,企业间是纯粹的竞争关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掌握市场份额,必然要牢牢控制用于生产和经营的各种资源。在企业的运作模式上,采用了“高度自制”的策略,一个企业囊括了几乎所有零部件的加工、装配活动。不仅如此,还把分销、甚至零售环节的业务也纳入自己的业务范围之内,最后形成了无所不包的超级组织。这就是人们说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VerticalIntegration)

传统“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主要弊端增加企业投资负担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

管理思想与组织模式的转变1.1.4管理模式的转变基于单个企业的管理模式成组技术(GroupTechnology,GT)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ManufacturingCell,FMC)减少零件变化(VarietyReductionProgram,VR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CIMS)基于扩展企业的管理模式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ing,AM)虚拟企业(VirtualEnterprise,VE)管理模式的转变从“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转化从“大而全、小而全”向“分散网络化制造”转化从“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设计、开发与生产转化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在企业管理中形成了一种“横向一体化”的管理热潮。许多企业将原有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自己集中资源发展核心能力,通过和相关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占据竞争中的主动地位。1.1.5供应链管理的产生一、波特“价值链”理论的启示1、波特价值链理论的基本内容每一个企业的价值链都是由以独特方式联结在一起的九种基本的活动类别构成。(见下图)

价值活动可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是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各种公司范围的职能以相互支持。企业的基础设施虽并不与每种基本活动直接相关但也支持整个价值链。

企业的基本价值链2、“价值链”理论的启示(1)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很难认清其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渠道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在分析企业的集中优势,即找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时,必须通过对企业的价值链的每一环进行分析,以了解企业在大环境和产业中的地位及优势何在。只有这样,才能有明确的方向和重点制定企业的战略决策。

(2)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的集成程度对企业的竞争优势起着关键的作用。协调一致的价值链,将支持企业在相关行业的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利用内部扩展的方式来加强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也可通过与其他企业形成联盟来进行。联盟包括与结盟伙伴相互协调或共同分享价值链。企业在选择其结盟伙伴时应从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予以分析,以找出最有利于自身的联盟。价值链的这种特点启发企业的管理者们形成了供应链管理这一企业管理新模式。(3)价值链的一个特点是企业的价值链是体现在一个更广泛的价值系统中。构建供应链以及实施供应链管理其实正是对企业与其供应商、用户的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重新定位、相互融合的过程。只有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分析,才能准确地把握客户的需求和自身的位置,才能合理的构建供应链,实施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二、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有鉴于“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横向一体化(HorizontalIntegration)”思想兴起。“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供应链(SupplyChain)。链上的节点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运行,才有可能使链上的所有企业都能受益——产生了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简称SCM)。1.1.6供应链管理的发展1、供应链管理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有关数据显示,使企业总成本下降10%;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按时交货率提高15%以上;订货-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25%~35%;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生产率提高10%以上。

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2、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模式(1)工业采购者的采购与供应观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业,这种观点的短期目标主要集中在增加生产率、降低库存量和降低周转时间上,长期战略目标是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市场份额、提高虚拟组织成员的利润。基于这些目标,所有的战略伙伴必须认识到采购功能是供应商与企业之间至关重要的连接,必须加强客户与供应商在生产制造能力上的支持。

(2)商业采购者的运输与物流观Lamming首次提出供应链管理的运输与物流观时,就认为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的理论基础。

根据供应链管理的广义定义,物流一体化系统包括流程、功能和组织的集成,它控制着物流从供应商到客户的流动过程。通过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重组技术,物流的各项功能之间能够建立有效的协作关系,这对于提高组织绩效是非常必要的。应用供应链管理能够改善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市场的复杂性和激烈的竞争形式,从而有效地降低整个价值链的库存量。

(3)供应链管理的集成观供应链管理的集成观点,即包含所有价值增值活动的知识实体集成。在集成过程中,整个业务计划的协作非常重要,提倡生产制造商、供应商和客户之间跨功能领域的一体化集成。

集成供应链策略的目标,是在整个供应链中创建生产制造与物流功能的无缝连接,使其成为一个有效的竞争武器,并且不会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模仿。

一个完善的供应链,涉及生产制造商、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物流与信息流之间的协作、契约机制的建立、供应链延迟策略与大规模定制。3、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方向(1)供应链建模技术研究如何通过模型来描述供应链系统的运营机制以支持对供应链管理的各种分析和决策活动,如Petri网供应链建模技术。

(2)供应链管理技术依据供应链的生命周期,研究供应链的构建方法和运营管理方法。其中包括供应链管理的各种决策,如供应链的关系决策、库存决策和运输决策;供应链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合理分布和流动方式,以及应付不确定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等诸多问题。

(3)供应链管理的支持技术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支持。这方面的研究可分为两方面:一是研究企业内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多种信息系统的集成,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和可伸缩的集成框架;再就是研究企业间或多个企业组成的虚拟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和相互协作。

1.2供应链的概念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

有些学者把供应链的概念与采购、供应管理相关联,用来表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后来供应链的概念注意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意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

到了最近,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对供应链的认识形成了一个网链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供应链的定义:“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马士华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注:国内有人将SupplyChain翻译为“供需链”,国外也有人使用Supply/DemandChain

1.3供应链的结构核心企业源汇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用户用户的用户零件供应商制造商分销零售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核心企业:制造商、零售商,等等供应链的网链结构模型1.4供应链的特征复杂性:供应链结构模式比一般单个企业的结构模式更为复杂。动态性: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其中的节点企业需要动态地更新。面向用户需求: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交叉性: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1.5供应链的基本类型1.5.1供应链的类型1.5.2不同主体的供应链形态结构1.5.1供应链的类型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基于相对稳定、单一的市场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稳定性较强。基于相对频繁变化、复杂的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动态性较高。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当供应链的容量能满足用户需求时,供应链处于平衡状态。当市场变化加剧,造成供应链成本增加、库存增加、浪费增加等现象时,企业不是在最优状态下运作,供应链则处于倾斜状态。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有效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物理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以及在供应链中的运输等。反应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市场中介的功能,即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九种供应链的基本类型(见下图)1.5.2不同主体的供应链形态结构一、以生产商为主体的供应链二、以批发商为主体的供应链三、以零售商为主体的供应链工厂或公司的仓库连锁的配送中心工厂或公司的仓库工厂或公司的仓库工厂或公司的仓库公共仓库交叉码头零售货批发的配送人买方配送渠道食品服务配送人食品服务行业买主工厂零售食品杂货店消费者连锁餐馆消费者再配送餐馆饭店快餐全国餐馆链行业的组成部分(1)(2)公共仓库存储(1)(2)(1)(2)公共仓库存储公共仓库存储一、以生产商为主体的供应链二、以批发商为主体的供应链生

商(供

商)消

者代理人或经纪人批发商零售商批发商零售商零售商

消费品批发供应链结构

者行

户代理人或经纪人批发商

批发商

代理人或经纪人

工业品批发供应链结构

三、以零售商为主体的供应链原料(玉米、大豆等)铝材供应商包装新闻纸制造商罐头盒供应商纸品供应商食品制造厂/加工厂农业合作社便利店食品批发商粘合剂报社奶制品冷冻食品批发商

面粉厂酵母包装报纸批发商面类食品厂便利店的供应链染料供应商棉花供应商纽扣、拉链等纱线供应商服装加工厂布料供应商染

坊仓

库时装店时装店的供应链1.6供应链流程分析1.6.1供应链流程的环节法分析1.6.2供应链流程的推/拉法分析1.6.1供应链流程的环节法分析一、供应链的5个阶段

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顾

客供应商供应商分销商制造商制造商顾

零售商零售商分销商二、供应链流程的4个环节

节阶

顾客订购环节

补充库存环节

生产环节

获取环节顾

客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供应商

1、顾客订购环节

顾客抵达顾客订单递交顾客订单完成顾客订货接收(1)顾客抵达顾客到达一个他或她便于选择并做出购买决定的特定地点。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将顾客抵达转化为顾客购买:使顾客更方便地接触到合适的产品。(2)顾客订单递交顾客告知零售商他们想要的产品,随后零售商将产品送达顾客手中的过程。目标是确保顾客订单的快速与准确抵达。(3)顾客订单完成顾客的订购需求得到满足,货物被送至顾客处。目标是以承诺送货期限和最低成本,向顾客提供正确、全部的订购产品。(4)顾客订货接收顾客接收所订购产品并成为物主,店家更新收据记录,启动现金支付。2、补充库存环节

零售订货发起零售订单递交零售订单完成零售订货接收

(1)零售订货的发起零售商补充新的货品以满足未来需求,此时补货策略很重要。——补充库存订单产生(2)零售订单的递交与顾客在零售商处订货相似。惟一的区别在于零售商现在成为向分销商或者制造商订货的客户。目的在于准确地递交订单,快速地将订单传递到所有与之相关的供应链环节。(3)零售订单的完成与顾客订单完成的过程非常相似,区别在于:这一过程发生在分销商或制造商那里;顾客的订单金额要比零售商的补充库存订单小得多。目的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使所订货品尽快到达零售商处。(4)零售订货的接收一旦补充订货到达,零售商必须接收,同时更新库存记录,结清应付账目。目的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更新库存并迅速准确地将商品摆上货架。3、生产环节

订单到达生产安排生产和运输订货接收(1)订单到达分销商依据对未来需求预测与目前库存之间的比较,设计一项库存补充订货机制,然后将订单递交制造商。(2)生产安排将全部订单列在一份生产计划或生产进度表上。目的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尽可能使按时完成的订单比例最大化。(3)生产和运输生产阶段,制造商依据生产进度表生产符合要求的产品。运输阶段,产品被送达顾客、零售商或成品仓库。目的是在符合质量要求、降低成本的同时,确保商品在承诺日前送达。(4)订货接收分销商、成品仓库、零售商或者顾客接收所订产品,更新库存记录。与货物保存和资金转移相关的其他过程也同时发生。4、原料获取环节

基于制造商生产计划或供应商库存需要的订货供应商的生产计划零部件的生产和运输制造商接收原材料

1.6.2供应链流程的推/拉法分析依据相对于顾客需求的执行顺序,供应链上的所有流程可以分为两类:推动流程和拉动流程。对顾客订单的反应启动拉动流程;对顾客订购预期的反应启动推动流程。在拉动流程执行过程中,需求是已知的、确定的;而在推动流程执行过程中,需求是未知的,因此必须进行预测。由于拉动流程是对顾客需求的反应,因而也可以被视为反应性流程;相应地,推动流程可以被视为推测性流程,因为它们是依据预测进行的,而不是对顾客实际需求的反应。供应链上的推/拉边界将推动流程和拉动流程区别开来。例如,在戴尔公司,PC机组装线的起点就代表推/拉边界。PC机组装前的所有流程是推动流程;而所有组装过程中和此后的所有流程均是对顾客需求的反应,因而是拉动流程。

2.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一、广义的供应链管理定义广义的供应链管理定义包含了整个价值链,它描述了从原材料开采到使用结束,整个过程中的采购与供应管理流程。巴茨(Baatz)进—步将供应链管理扩展到物资的再生或再利用过程。供应链管理主要集中在如何使企业利用供应商的工艺流程、技术和能力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在组织内实现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物流和采购管理功能的协作。当价值链中的所有战略组织集成为一个统一的知识实体,并贯穿整个供应链网络时,企业运作的效率将会进一步提高。二、狭义的供应链管理定义在一个组织内集成不同功能领域的物流,加强从直接战略供应商通过生产制造商与分销商到最终消费者的联系,通过利用直接战略供应商的能力与技术,尤其是供应商在产品设计阶段的早期参与,已经成为提高生产制造商效率和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三、第三种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出现在研究批发商和零售商中的运输及物流文献中,强调地理分布与物流集成的重要性。物流是商业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功能,而且它已经发展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产品的运输和库存是供应链管理最原始的应用场所。四、《物流术语》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总部设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全球供应链论坛将供应链管理定义成:为消费者带来有价值的产品、服务以及信息的、从源头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的集成业务流程。2.2供应链管理的内涵2.2.1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涵2.2.2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体现2.2.3如何理解供应链管理2.2.1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涵强调核心竞争力体现“横向一体化”。为此要清楚地辨别本企业的核心业务,然后就狠抓核心资源,以提高核心竞争力。资源外用(Outsourcing)非核心业务都采取外包的方式分散给业务伙伴,与业务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关系合作性竞争过去的竞争对手相互结盟,共同开发新技术,成果共享;将过去由本企业生产的非核心零部件外包给供应商,双方合作共同参与竞争。以顾客满意度为目标的服务化管理对下游企业来讲,供应链上游企业的功能不是简单的提供物料,而是要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集成强调这几个流必须集成起来,只有跨企业流程实现集成化,才能实现供应链企业协调运作的目标。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目标这是信息流管理的先决条件更加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物流的作用特别重要,因为缩短物流周期比缩短制造周期更关键。2.2.2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体现一、信息管理二、客户管理三、库存管理四、关系管理五、风险管理一、信息管理在供应链中,信息是供应链各方的沟通载体,供应链中各个阶段的企业就是通过信息这条纽带集成起来,可靠、准确的信息是企业决策的有力支持和依据,能有效降低企业运作中的不确定性,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

供应链管理的主线是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的基础是构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将供求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供应链的管理。

二、客户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客户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起点,供应链源于客户需求,同时也终于客户需求,因此供应链管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运作的。

由于客户需求千变万化,而且存在个性差异,因此真实、准确的客户管理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中之重。

三、库存管理如果能够实时地掌握客户需求变化的信息,做到在客户需要时再组织生产,那就不需要持有库存即以信息代替了库存,实现库存的“虚拟化”。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收集供应链各方以及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用实时、准确的信息取代实物库存,减小需求预测的误差,从而降低库存的持有风险。

四、关系管理现代供应链管理理论提供了提高竞争优势、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途径,这种途径就是通过协调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加强与合作伙伴的联系,在协调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交易,为供应链的全局最优化而努力,从而有效地降低供应链整体的交易成本,使供应链各方的利益获得同步的增加。

五、风险管理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合作,会因为信息不对称、信息扭曲、市场不确定性以及其它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的变化,而导致各种风险的存在。为了使供应链上的企业都能从合作中获得满意结果,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规避供应链运行中的风险,如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共享性、优化合同模式、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等,尤其是必须在企业合作的各个阶段通过激励机制的运行,采用各种手段实施激励,以使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有效。

2.2.3如何理解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与传统的供应系统的区别:传统的供应系统体系是“从采购到销售”,而供应链是“从需求市场到供应市场”。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是一个观念上的创新,需要人们摒弃以往妄自尊大的观念。供应链对企业资源管理的影响,是一种资源配置的创新。供应链上有几种基本“流”在流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供应链应是集成系统。决定产品最终竞争力的冰山现象产品在最终市场上的竞争核心竞争力和供应链的竞争冰山2.3供应链管理的特点2.3.1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较的特点

2.3.2与物流管理相比较的特点2.3.1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较的特点1、以客户为中心在供应链管理中,顾客服务目标优先于其他目标,以顾客满意为最高目标。2、跨企业的贸易伙伴之间密切合作、共享利益和共担风险在供应链中,企业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资源来参与市场竞争,而要通过与供应链参与各方进行跨部门、跨职能和跨企业的合作,建立共同利益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多赢。3、集成化管理供应链管理应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重新组织和安排业务流程,实现集成化管理。

4、供应链管理是对物流的一体化管理供应链管理把从供应商开始到最终消费者的物流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管理,始终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物流的各项活动,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水平最低,实现供应链整体物流最优化。

2.3.2与物流管理相比较的特点1、供应链管理的互动特性物流是以存货资产作为管理对象的。供应链管理是对存货流动(包括必要的停顿)中的业务过程进行管理,它是对关系的管理,因此具有互动的特征。2、供应链管理成为物流的高级形态

物流是通过操作功能的整合形成的,供应链管理则是通过渠道关系的整合形成的。从操作功能的整合到渠道关系的整合,使物流从战术的层次提升到战略高度,所以,供应链管理是物流在逻辑上的延伸。

3、供应链管理决策的发展

供应链管理决策在包含运输决策、选址决策和库存决策的物流管理决策的基础上,增加了关系决策和业务流程整合决策,成为更高形态的决策模式。

4、供应链管理的协商机制

供应链管理通过在节点企业之间建立协商机制,谋求成员之间的联合和协调,减少或消除所有供应链成员企业所持有的缓冲库存。5、供应链管理强调组织外部一体化供应链管理认为只有组织内部的一体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考虑在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不同层次上相互关联的技术经济问题,进行成本效益权衡。6、供应链管理对共同价值的依赖性供应链管理首先解决的是供应链伙伴之间信息的可靠性问题。如何管理和分配信息取决于供应链成员之间对业务过程一体化的共识程度。供应链管理是为了在供应链伙伴间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依赖、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的价值观和依赖关系,而构筑的信息化网络平台。7、供应链管理是“外源”整合组织

供应链管理是在自己的“核心业务”基础上,通过协作的方式来整合外部资源以获得最佳的总体运营效益,除了核心业务以外,几乎每件事都可能是“外源的”,即从公司外部获得的。8、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响应系统

高度动态的市场环境要求企业管理层能够经常对供应链的运营状况实施规范的监控和评价,如果没有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就必须考虑可能的替代供应链并做出适当的应变。

2.4供应链管理的目标1、总成本最低化

总成本最低化目标并不是指运输费用或库存成本,或其他任何供应链物流运作与管理活动的成本最小,而是整个供应链运作与管理的所有成本的总和最低化。

2、客户服务最优化

供应链管理的实施目标之一,就是通过上下游企业协调一致的运作,保证达到客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吸引并保留客户,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3、总库存成本最小化

按照JIT管理思想,库存是不确定性的产物,任何库存都是浪费。因此,在实现供应链管理目标的同时,要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4、总周期时间最短化

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时间竞争,即必须实现快速有效客户反应,最大限度地缩短从客户发出订单到获取满意交货的整个供应链的总时间周期。

5、物流质量最优化达到与保持物流服务质量的水平,也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从原材料、零部件供应的零缺陷开始,直至供应链管理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的最优化。分析就传统的管理思想而言,上述目标相互之间呈现出互斥性: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总时间周期的缩短、交货品质的改善必然以库存、成本的增加为前提,因而无法同时达到最优。只要运用集成化管理思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改进服务、缩短时间、提高品质与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是可以兼得的。2.5供应链管理下的业务外包2.5.1业务外包的原因2.5.2业务外包的问题2.5.3业务外包的方式2.5.4全球范围的业务外包2.5.1业务外包的原因1、分担风险可以通过外向资源配置分散由政府、经济、市场、财务等因素产生的风险。2、获得加速重构优势企业重构需要花费企业很多的时间,并且获得效益也要很长的时间,而业务外包是企业重构的重要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很快解决业务方面的重构问题。3、剥离企业难以管理或失控的辅助业务企业可以将在内部运行效率不高的业务职能外包,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彻底解决企业的问题,相反这些业务职能可能在企业外部变得更加难以控制。4、使用企业不拥有的资源如果企业没有有效完成业务所需的资源(包括所需现金、技术、设备),而且不能盈利时,企业也会将业务外包。5、降低和控制成本,节约资本资金许多外部资源配置服务提供者都拥有能比本企业更有效、更便宜的完成业务的技术和知识。企业可以通过外向资源配置避免在设备、技术、研究开发上的大额投资。2.5.2业务外包的问题1、增加企业责任外移的可能性业务外包一般可以减少企业对业务的监控,但它同时可能增加企业责任外移的可能性。企业必须不断监控外企业的行为并与之建立稳定长期的联系。2、可能影响企业职工的稳定企业职工如果知道自己的工作被外包只是时间问题的话,就可能会使剩下职工的职业道德和业绩下降。3、不能正确选择将合适的业务外包许多业务外包的失败不仅是因为忽略了以上问题的存在,同时也是因为没有正确地将合适业务进行外向资源配置。4、未能选择好合作伙伴业务外包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选择好合作伙伴,遇到不可预知情况,过分强调短期效益。2.5.3业务外包的方式1、研发外包研发外包是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己开发能力的不足。即使实现“外包”的企业,也应该设有自己的研发部门和保持相当的研发力量。因为外包企业要保持其技术优势,必须具备持续创新能力。2、生产外包生产外包一般是企业将生产环节安排到劳动力水平较低的国家,以提高生产环节的效率。大企业将自己的资源专注在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和销售上,而将生产及生产过程的相关研究“外包”给其他的合同生产企业。3、物流外包物流外包不仅仅降低了企业的整体运作成本,更重要的是使买卖过程摆脱了物流过程的束缚,企业摆脱了现存操作模式和操作能力的束缚,使供应链能够在一夜之间提供前所未有的服务。4、脑力资源外包

雇用外界的人力主要是脑力资源,解决本部门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脑力资源外包内容主要有:互联网咨询、信息管理、ERP系统实施应用、管理咨询等。5、应用服务外包许多企业已经普遍将信息系统业务,在规定的服务水平基础上外包给应用服务提供商(ASP),由其管理并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服务。2.5.4全球范围的业务外包在全球范围内对原材料、零部件的配置正成为企业国际化进程中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全球业务外包也有它的复杂性、风险和挑战。国际运输方面可能遇到地区方面的限制,订单和再定货可能遇到配额的限制,汇率变动及货币的不同也会影响付款的正常运作。

2.6集成化供应链管理2.6.1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2.6.2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实现

2.6.1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1、作业回路由顾客化需求—集成化计划—业务流程重组—面向对象过程控制组成第一个控制回路2、策略回路

由顾客化策略—信息共享—调整适应性—创造性团队组成第二个回路3、性能评价回路在作业回路的每个作业形成各自相应的作业性能评价与提高回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

调整适应性—业务重组回路中主要涉及供需合作关系、战略伙伴关系、供应链(重建)精细化策略等问题。面向对象的过程控制—创造性团队回路中主要涉及面向对象的集成化生产计划与控制策略、基于价值增值的多级库存控制理论、资源约束理论在供应链中的应用、质量保证体系、群体决策理论等。

顾客化需求—顾客化策略回路中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满意策略与用户满意评价理论、面向顾客化的产品决策理论研究、供应链的柔性敏捷化策略等。信息共享—集成化计划回路中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

JIT供销一体化策略、供应链的信息组织与集成、并行化经营策略。

2.6.2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实现一、实施供应链管理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供应链的高成本(大约占净销售值的5%~20%)库存水平过高(库存水平经常保持在3~5个月)部门之间的冲突目标重构产品寿命周期变短外部竞争加剧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价格和汇率的影响用户多样化需求,等等二、实现几个转变企业要从供应链的整体出发,考虑企业内部的结构优化问题

企业要转变思维模式,从纵向一维空间思维向纵-横一体的多维空间思维方式转变

企业要放弃“小而全,大而全”的封闭的经营思想,向与供应链中的相关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为纽带的优势互补、合作关系转变

企业要建立分布的、透明的信息集成系统,保持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和透明度

所有的人和部门都应对共同任务有共同的认识和了解,去除部门障碍,实行协调工作和并行化经营

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

三、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实现的步骤经历了5个阶段(如图)基础建设职能集成内部供应链集成外部供应链集成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实施步骤模型

阶段1:基础建设企业职能部门分散,各业务流程独立,部门冲突时有发生,企业以产品质量为核心。阶段2:职能集成各职能部门优化集成,物流职能独立,但业务流程之间仍缺乏集成。阶段3:内部供应链集成企业内部各业务流程集成,形成集成化的计划和控制系统。阶段4:外部供应链集成企业内部供应链与供应商和客户集成,形成战略伙伴关系。阶段5: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形成动态的供应链共同体,供应链成为能快速重构的动态组织结构,即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3.1供应链战略及其匹配3.1.1供应链战略的概念3.1.2供应链战略的特点3.1.3供应链战略的内容3.1.4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关注点3.1.5供应链战略与竞争战略匹配3.1.1供应链战略的概念供应链战略确定原材料的获取和运输,产品的制造或服务的提供,以及产品配送和售后服务的方式与特点。供应链战略包括了采购、生产、销售、仓储和运输等一系列活动。从价值链的角度看,供应链战略详细说明了生产经营、配送和服务职能特别应该做好的事情。活动职能3.1.2供应链战略的特点最为密切的职能战略-竞争战略供应链战略属于业务战略整合了传统的采购、销售、生产、运输与仓储战略需要技术、信息、组织、财务与人员战略的支持包含传统管理中的供应战略、经营战略、物流战略强调供应链中各职能战略的联系

有了竞争战略,供应链战略应该怎样确定?3.1.3供应链战略的内容1、优先指标根据竞争战略和顾客需求分析确定:交货期、价格、质量、服务水平等

2、决策领域采购、生产、运输、存储、销售等方面的长期决策3.1.4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关注点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关注重点是产品或服务在企业内部和整个供应链中运动的流程所创造的市场价值给企业增加的竞争优势。关注重点从内向能力转向将自己的能力与供应链成员中的生产资源和创新知识整合起来。供应链管理战略规划的内容:企业目的竞争任务供应链管理战略规划核心运作策略一、定义企业的目的

企业目的形成了与企业业务本质有关问题的答案,包括它的目标、客户基础以及企业应当到达的目的地。定义企业的目的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企业的管理者通过这个过程提出有关企业健康运转的基本问题,并改变企业的运作策略,以迎接突然出现的挑战。

企业目的竞争任务供应链管理战略规划核心运作策略二、明确企业的战略性竞争任务

战略性竞争任务的关注点面向未来,而不是现有的能力和市场。战略任务是寻找公司所面临的问题:比如,谁是明天的行业领导者?将有什么样的技术会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组合可以赢得市场?哪一家公司将形成企业的关键伙伴或联盟?企业的技能和变革性精神如何能被重塑,才能形成未来的新市场?

企业目的竞争任务供应链管理战略规划核心运作策略三、形成公司的核心运作策略

企业的核心运作策略关系到企业在现有的行业结构中,如何对现有的产品、市场和业务进行定位与衡量。核心运作计划的关键活动应包括:对企业在某一时间内可能的增长,资产、投资回收和全部净收入目标等内容的预测,决定支持业务预测中详述的财务和市场目标所必需的现有资产和竞争力,将预测和资产计划分配到公司的业务单位中。企业目的竞争任务供应链管理战略规划核心运作策略3.1.5供应链战略与竞争战略匹配一、战略匹配的含义二、战略匹配的要点三、其他影响供应链战略匹配的因素一、战略匹配的含义战略匹配是指竞争战略与供应链战略拥有相同的目标。即竞争战略设计用来满足的顾客优先目标与供应链战略旨在建立的供应链能力目标之间相互协调一致。案例:戴尔公司的竞争战略:以合理的价格提供大量多品种、个性化的产品;顾客可以在数千种型号的PC机中挑选产品。第1条供应链:高效率的供应链,它通过限制产品品种和提高规模经济,重点强调低成本生产PC的能力。第2条供应链:高度灵活、随机应变的供应链,它很擅长于生产多品种的产品。哪条供应链的战略与戴尔公司的竞争战略更匹配?二、战略匹配的要点1、理解顾客必须理解每一个目标顾客群的顾客需要,它能帮助公司确定预期成本和服务要求。2、理解供应链供应链有很多种类型,每一种都设计用来完成不同的任务,必须明确其供应链设计用来做什么。3、获取战略匹配如果供应链与公司竞争战略不匹配,那么,公司或者重新构建供应链以支持其竞争战略,或者改变其竞争战略,以适应供应链。1、理解顾客顾客需要的表现每客户包装中所需产品的数量顾客愿意忍受的反馈时间所需产品的种类要求的服务水平产品的价格预期的产品创新周期潜在需求不确定性是指要求供应链满足的需求部分存在的不确定性。顾客需要对潜在需求不确定性的影响顾客需要导致潜在需求不确定性需求量增长增大,因为要求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意味着需求变动增大供货期缩短增大,因为对订单的反应时间少了要求的产品品种增多增大,因为对每种产品的需求更加分散获取产品的渠道增多增大,因为顾客总需求分散给更多的供货渠道创新速度加快增大,因为新产品的需求会有更大的不确定性需求的服务水平的提高增大,因为公司不得不应付偶然出现的需求高峰边际收益高,需求预测非常不准确,产品脱销率高(如果产品经营成功),产品销毁量大(如果产品经营失败)汽油的边际效益较低,需求预测准确,产品脱销率低,事实上不存在销毁情况潜在需求不确定性图谱低潜在需求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确定性的需求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需求高潜在需求不确定性纯粹功能性产品组装产品既有产品的新式样全新产品汽油佳洁士牙膏福特的新车型3G手机开发2、理解供应链供应链主要有两类功能物理功能能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加工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并将它们从供应链的一个节点运到另一个节点市场中介功能能对市场需求做出迅速反应,确保以合适的产品在合适的地点和时间来满足顾客的需求一般意义上的供应链是在这两个功能间的权衡,即反应能力与赢利水平之间进行权衡供应链的反应能力对大幅度变动的需求量的反应满足较短供货期的要求提供多种产品生产具有高度创新性的产品满足特别高的服务水平的要求成本-反应能力盈利水平边界曲线成本反应能力高低高低供应链反应能力图谱高赢利水平一定赢利水平一定的反应能力高反应能力钢铁企业:提前数周或数月安排生产计划,缺少变化或弹性服装:传统的生产——库存制造,生产提前时间为几个星期多数汽车制造商:在2周内送达多种产品戴尔公司:个性化的PC机,数日内供货3、获取战略匹配不确定性-反应能力曲线潜在需求不确定性越高,供应链的反应能力应该越强供应链的反应能力供应链的盈利水平反应能力变动范围确定的需求不确定的需求潜在需求不确定性变动范围战略匹配带面粉DELL确保供应链的出色运营,与目标顾客的需求协调一致三、其他影响供应链战略匹配的因素1、产品种类和顾客群数2、产品生命周期3、竞争性的变化1、多种产品和顾客群在产品和顾客群多种多样的情况下,如何创建一条在赢利水平与反应能力之间取得平衡的供应链单独建立每种产品和每个顾客群的供应链将公司的供应链建成适合所有产品和顾客群的供应链2、产品生命周期随着产品走过其生命周期,产品的需求特点和服务顾客群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公司要维持战略匹配,就必须在产品进入不同生命阶段时,调整其供应链。制药公司案例进入阶段:需求非常不确定时间要求高供给水平要求高成本不是主要考虑潜在需求不确定性高后续阶段:需求确定竞争加大价格成为考虑的因素潜在需求不确定性较低3、竞争性随着时间变动竞争的焦点在于以合理的价格生产出品种十分丰富的产品由于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公司不得不调整其竞争战略由于竞争战略发生变化,公司又必须改变其供应链战略,以维持战略匹配3.2供应链设计概述3.2.1供应链设计的内容

3.2.2供应链设计的原则

3.2.3供应链设计的步骤

3.2.4供应链设计的评价指标3.2.1供应链设计的内容1、供应链成员及合作伙伴选择供应链中一级级叠加起来的成员总数可能会很大,所以这样的供应链是非常复杂的。2、网络结构设计供应链网络结构主要由供应链成员、网络结构变量和供应链间工序连接方式三方面组成。

3、供应链运行基本规则主要内容包括:协调机制、信息开放与交互方式、生产物流的计划与控制体系、库存的总体布局、资金结算方式、争议解决机制等。3.2.2供应链设计的原则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设计原则简洁性原则集优原则(互补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动态性(不确定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战略性原则3.2.3供应链设计的步骤1、分析核心企业的现状

2、分析核心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

3、明确供应链设计的目标

4、分析组成供应链的各类资源要素

5、提出供应链的设计框架6、评价供应链设计方案的可行性7、调整新的供应链8、检验已产生的供应链9、比较新旧供应链10、完成供应链的运行

3.2.4供应链设计的评价指标1、柔性供应链的柔性就是要使供应链能够更好的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提高对用户的服务水平,及时满足用户的要求。2、稳定供应链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形式,影响供应链稳定的因素一个是供应链中的企业,另一个就是供应链的组织结构。

3、协调供应链的协调包括利益协调和管理协调。利益协调必须在供应链组织结构构建时将链中各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加以明确。管理协调则要求适应供应链组织结构要求的计划和控制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持。4、简洁供应链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是价值增值的过程,非价值增值过程不仅增加了供应链管理的难度,增加了产品/服务的成本,而且降低供应链的柔性,影响供应链中企业的竞争实力。5、集成供应链集成包括信息集成、物资集成、管理集成等。集成度的高低或者说整体优势发挥的大小,关键在于信息集成和管理集成,即需要形成信息中心和管理中心。

3.3供应链设计的策略3.3.1基于客户需求的供应链设计策略3.3.2基于成本核算的供应链设计策略3.3.3基于多代理的集成供应链设计策略3.3.1基于客户需求的供应链设计策略一、辨别功能性/革新性产品二、功能性产品的有效供给三、革新性产品的反应性供给一、辨别功能性/革新性产品1、功能性产品功能性产品需求稳定且可以预测,并且生命周期长。但是,稳定性会引起竞争,进而导致利润率较低。2、革新性产品革新性产品具有高边际利润、不稳定需求。*不同的产品类型对供应链设计有不同的需求

不同的产品类型对供应链设计有不同的需求

功能性产品革新性产品有效性供应链匹配不匹配反应性供应链不匹配匹配二、功能性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功能性产品的公司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是降低总成本。

在这一过程中,整条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制造商和零售商要协调他们的活动以便能以最低的成本满足预测的需求。三、革新性产品的反应性供给革新性产品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这是它的本质特征。为了和反应性供给过程相配合,有四种处理需求不确定性的方法:承认不确定性减少不确定性避免和防止不确定性

3.3.2基于成本核算的供应链设计策略供应链成本主要包括物料成本劳动成本运输成本设备成本其他变动成本假定条件假定1:节点企业以i=1,2,3,...,n表示(其中供应链层次以a=1,2,3,...,A表示,一个层次上节点企业的序号以b=1,2,3,...,B表示,所以一个节点i可以表示为A*B)假定2:物料单位成本随着累积单位产量的增加和经验曲线的作用而降低。成品、零部件、产品设计、质量工程的改善都可能导致单位物料成本的降低。假定3:假定从一个节点企业到另一个节点企业的生产转化时间在下一个节点企业的年初。假定4:当一个节点企业在年初开始生产时,上一节点企业的工时和原材料成本根据一定的技术指数转化为此节点企业的初值。假定5: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围绕核心企业核算成本,汇率、通货膨胀率等转换为核心企业所在国家的标准。一、物料成本函数mi——i节点企业的零部件的物料成本(时间坐标轴的开始点);imit——i节点企业t年的物料成本的通货膨胀率;nt——t年内的累计产量;fi=lg(Fi)/lg(2)Fi——物料成本经验曲线指数,0≤Fi≤1n——累计单位产量,n=1,2,3,…,nt

经验曲线是一个人们较为熟知的概念。一家工厂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越多,生产者就能更多地了解了如何生产该产品,从生产中获得的经验也就越来越多。那么,在以后的生产中,工厂可以有目的地并且较为准确地减少该产品的生产成本。每当工厂的累积产量增大时,其生产成本就可以降低一定的百分比(该百分比的具体大小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别)。下图表明在生产某产品的过程中,90%的经验曲线是如何对生产成本产生影响的。

经验曲线的基本假设生产第n+1个产品所需的成本总是少于第n个当累积生产数量增加时,所需成本按照一个递减的速率减少成本的减少服从指数分布经验曲线的模型:Kn=k1*nbk1——第一个产品的成本Kn——第n个产品的成本n——累积生产数量b——lgr/lg2r——

学习率二、劳动力成本函数

li——i节点企业的单位时间劳动成本;ilit——i节点企业t年的单位小时的通货膨胀率;nt——第t年内的累计产量;gi=lg(Gi)/lg(2)Gi——劳动力学习经验曲线指数,0≤Gi≤1;n——累计单位产量,n==1,2,3,…,nt;

三、运输成本函数

从节点i到节点m的单位成本为Sim,isit为i节点企业t年运输的通货膨胀率,m节点在第t年的累计需求为dmt

四、设备和其他变动成本函数

ui、vi分别代表I节点企业的一个单位的设备和其他变动成本(如管理费用等),其通货膨胀率指数分别为iuit和ivit

五、供应链总成本及成本优化供应链的总成本函数供应链设的优化成本算法3.3.3基于多代理的集成供应链设计策略基本流程为多维系统分析——业务流程重构——建模——精简/集成——协调/控制在建模中并行工程思想贯穿于整个过程。

协调/控制精简/集成建模业务流程重构多维系统分析第一节概述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定义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驱动力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意义一、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定义SupplyChainPartnership(SCP)在供应链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关系,以保证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或效益关键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连接和合作相互在设计、生产、竞争策略等方面良好的协调如:新产品/技术的共同开发数据和信息的交换研究和开发的共同投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战略管理的重点,也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二、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驱动力核心竞争力不断变化的顾客期望外包战略

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的基础之上,企业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一个组织内部具有的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既有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又为顾客提供某种特殊的利益1、核心竞争力(1)核心竞争力的概念(2)核心竞争力的特点价值优越性难替代性差异性可延伸性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企业的非核心业务由合作伙伴来完成,那么企业就能在培养核心竞争力上集中精力供应链伙伴关系既是保持和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企业在其他领域利用其他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能为顾客带来利益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不会轻易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在同行业中与众不同,至少比其他竞争者优越。不仅能为当前提供某种特殊的产品或服务,而且还可以帮助企业下一步开发新的产品或进入新的领域2、不断变化的顾客期望个性化的产品设计

广阔的产品选择范围

优异的质量和可靠性

快速满足顾客要求

高水平的顾客服务

企业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满足客户的期望3、外包战略外包的好处成本优势

质量优势柔性优势专业优势核心竞争力优势三、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意义1.减小不确定因素,降低库存所面对的供需关系上的不确定因素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消除通过合作,共享需求与供给信息,能使许多不确定因素明确二、快速响应市场集中力量于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能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并能迅速开展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从而使新产品响应市场的时间明显缩短三、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战略合作关系为基础的供应链管理,能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获得竞争地位。四、用户满意度增加产品设计;产品制造过程;售后服务。制造商帮助供应商更新生产和配送设备,加大对技术改造的投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加用户满意度。第二节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形成及其制约因素企业供应链五阶段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制约因素一、企业供应链五阶段企业内部功能部门整合企业重点放在内部功能部门和业务流程改进,即寻找最佳方式通过各功能部门执行供应链各步骤。企业内部全面协作供应链持续在企业内部各部门间得以改进,企业已意识到用全局观点审视供应链管理和执行,和由此带来的总成本降低。企业同外部伙伴协作使用一系列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将企业同合作伙伴联系在一起,本着利益共享原则协作,缩短产品进入市场时间和更有效共同利用资源。企业同合作伙伴之间的价值链协作企业已成功建立起单个或多个供应链网络,同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关系更加举足轻重。这种稳固合作关系产生了所谓的价值链网络。完全供应链网络所有供应链网络实现了无缝协作交流,信息完全电子化,最大限度利用协作和技术发挥供应链水平获取市场优势。二、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1、传统关系3、合作伙伴关系2、物流关系4、网络资源关系以传统的产品买卖为特征短期合同关系买卖关系是基于价格的关系,买方在卖方之间引起价格的竞争并在卖方之间分配采购数量来对卖方加以控制以加强基于产品质量和服务的物流关系为特征,物料从供应链上游到下游的转换过程进行集成,注重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供应商在产品组、柔性、准时等方面的要求较高企业与其合作伙伴在信息共享、服务支持、并行工程、群体决策等方面合作,强调基于时间(time-based)和基于价值(value-based)的供应链管理以实现集成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以信息共享的网络资源关系为特征。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在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高度集成,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最终集成为网络资源关系低技术与管理革新(JIT、TQM)传统关系物流关系合作伙伴关系网络资源关系产品革新技术发展信息技术高度发展60s-70s70s-80s90s-集成程度中高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发展

三、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制约因素1、高层态度2、企业战略和文化3、合作伙伴能力和兼容性4、信任1、高层态度良好的供应链关系首先必须得到最高管理层的支持和协商。只有最高层领导赞同合作伙伴,企业之间才能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2、企业战略和文化解决企业结构和文化中社会、文化和态度之间的障碍,并适当的改变企业的结构和文化在合作伙伴之间建立统一一致的运作模式或体制,解决业务流程和结构上存在的障碍3、合作伙伴能力和兼容性总成本和利润的分配、文化兼容性、财务稳定性、合作伙伴的能力和定位、自然地理位置分布、管理的兼容性等4、信任在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建立的实质阶段,需要进行期望和需求分析,相互之间需要紧密合作,加强信息共享,相互进行技术交流和提供设计支持。在实施阶段,相互之间的信任最为重要

第三节

供应链企业间合作的理论基础一、合作协商与委托代理二、发挥群体协商机制的作用三、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问题四、委托——代理理论一、合作协商与委托——代理机制在加盟某个供应链时,企业都会从各自的自身利益出发,展开合作对策研究,在委托与承包企业间形成一个合作协商机制和委托代理机制。

供应链形成的基础二、发挥群体协商机制的作用企业联盟中信任问题(Confidence)

面临企业间如何建立信任关系的问题。沟通(Communication)

面临通过沟通解决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交易成本问题面临如何降低协商,委托——代理成本的问题。三、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问题悖逆选择(对委托人而言)保险市场的例子旧车市场的例子SPENCE模型,工人生产率的问题败德行为(对代理人而言)当代理人的行为与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而委托人既难以观测到代理人的隐藏行动又难以从结果精确地推断代理人的实际行为,从而给代理人以偷懒之机。

这些问题要通过建立代理人激励机制和企业间的信任机制加以解决,以减少其对供应链整体效益的影响。四、委托——代理理论现代企业理论主要关心的三个问题为什么存在企业?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如何确定?什么是企业所有权(ownership),或委托权(principalship,定义为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最优安排?企业内谁应该是委托人(principal)?谁应该是代理人(agent)?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如何安排?委托人如何监督和控制代理人?现代企业理论的两个主要分支交易成本理论重点是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代理理论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又可分为代理成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两种理论的共同之点是都强调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由于这个原因,一般将现代企业理论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thecontractualtheoryofthefirm)委托——代理理论一个参与人(称为委托人)想使另一个参与人(称为代理人)按照前者的利益选择行动,但委托人不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选择了什么行动,能观测到的只是另一些变量,这些变量由代理人的行动和其他的外生的随机因素共同决定,因而充其量只是代理人行动的不完全信息。委托人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这些观测到的信息来奖惩代理人,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第四节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原则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方法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步骤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评价与选择

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注意的问题我国企业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一、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原则基本考虑合作伙伴必须拥有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和战略思想原则

工艺与技术的连贯性

企业的业绩和经营状况

有效的交流和信息共享

合作伙伴不要求过多,而在于少而精

二、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方法直观判断法

招标法

协商选择法

采购成本比较法

层次分析法

神经网络算法三、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步骤1、合作伙伴的粗筛选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检验是否需要建立供应商合作关系,以及建立哪个层次的供应商合作关系。2、合作伙伴的细筛选确定挑选合作伙伴的准则,评估潜在的候选企业。3、合作伙伴的精炼和确认正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4、合作伙伴的跟踪评价维持和精炼合作伙伴关系,包括增强彼此间的合作关系或解除合作伙伴关系。四、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评价与选择需求和必要性分析确立合作伙伴的选择目标建立合作伙伴评价标准建立评价小组合作伙伴参与评价供应链合作伙伴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五、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注意的问题相互信任信息共享权责明确解决合作伙伴之间问题的方法和态度六、我国企业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缺乏主动出击市场的动力和积极性缺少科学的协商决策和合作对策研究代理问题中的“败德行为”相当严重国有企业委托人的双重身份、双重角色(既是委托人又是代理人)企业合作关系中的短期行为“棘轮效应”使企业在合作竞争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棘轮效应指的是:一旦企业完成的指标涨上去便很难再降下来,就像“棘轮”一样,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模式发展缓慢第五节供应商关系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一、供应商关系管理1、供应商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2、供应商管理的现有问题3、供应商关系管理模式1、供应商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供应商在供应链上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链中物流的始发点,是资金流的开始,同时又是反馈信息流的终点。研究企业供应链的源头,即研究企业的采购——供应商关系以及如何做好这两者的关系发展管理,对于制造企业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树立竞争优势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

2、供应商管理的现有问题对供应商缺乏分类管理

供应商选择与评价标准缺乏全面性

供应商选择和评价方法缺乏针对性

3、供应商关系管理模式(1)制造企业的物资分类

对生产的重要程度重要瓶颈物资(例如某些专用件、进口件)Ⅱ类物资消耗量大的关键原材料

Ⅰ类物资不重要办公用品、某些标准件等Ⅲ类物资一般性的原材料Ⅳ类物资

采购量的多少(2)供应商关系管理模式与Ⅰ类物资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寻找Ⅱ类物资供应商的替代供应商与Ⅲ类物资的第三方供应商建立一般的契约式关系对Ⅳ类物资的供应商公开招标,寻找价格合适的供应商Ⅱ类物资寻找替代商Ⅰ类物资建立关键性的伙伴关系Ⅲ类物资寻找集成供应商Ⅳ类物资建立一般性的伙伴关系(3)供应商关系管理的改进方法将Ⅱ类物资供应商转化为Ⅲ类物资供应商企业将Ⅲ类物资供应商转化为Ⅳ类物资供应商企业将Ⅳ类物资供应商转化为Ⅰ类物资供应商寻找替代商Ⅰ类物资建立关键性的伙伴关系Ⅲ类物资寻找集成供应商Ⅳ类物资建立一般性的伙伴关系Ⅱ类物资二、客户关系管理1、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2、三种理解思路3、客户关系管理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4、客户关系管理的影响因素

5、组织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必须具备的条件

1、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CRM是指企业通过富有意义的交流沟通,理解并影响客户行为,最终实现提高客户获得、客户保留、客户忠诚和客户创利的目的,是一种以“客户关系一对一理论”为基础,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同时也是包括一个组织机构判断、选择、争取、发展和保持客户所需要实施的全部商业过程。

2、三种理解思路一是从商业哲学的角度,认为客户关系管理是把客户置于决策出发点的一种商业哲学,它使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更加紧密;二是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理解,认为客户关系管理是通过企业对客户关系的引导,达到企业最大盈利的企业战略;三是从系统开发的角度,认为客户关系管理是帮助企业以一定的组织方式来管理客户的互联网软件系统。

3、客户关系管理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客观原因消费者需求多样化,要求企业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定制生产。

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消费者要求企业全面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维系客户满意度。

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

主观原因

“客户就是上帝”的理念为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创造了条件。企业进行扩张和增加利润的要求(客户关系管理的目标)。

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扁平化导致与客户接触机会大大增加。

(2)意义获得客户的成本更低不必获得过多的客户,同样能保持稳定的业务量

减少了销售成本

更高的客户创利能力

提高客户的保留度和忠诚度

评估客户的创利能力

4、客户关系管理的影响因素

(1)我国企业能否成功应用CRM的首要影响因素是企业文化。

(2)影响企业应用CRM的因素在于制度上。(3)影响企业应用CRM的因素还有知识管理。(4)影响企业应用CRM的因素包括组织变革和业务流程重组。(5)影响CRM的因素还包括隐私保护。

5、组织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必须具备的条件

企业最高管理层的全力支持

员工观念和素质的转变

组织和业务流程的变革

资金和资源配置的到位

实施规则和范围的界定

隐私问题和原则的执行

第一节业务流程重组概述一、流程的概念二、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三、BPR与其他相关理论一、流程的概念至今未形成统一的定义《牛津英语大词典》OxfordEnglishDictionary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实现对输入的处理可能是转变、转换或仅仅是原样输出为特定顾客或市场提供特定产品或服务而实施的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AllanM.ScherrDavenport和Short流程强调工作任务如何在组织中得以完成两个重要特征一是面向顾客,包括组织外部的和组织内部的顾客二是跨越职能部门、分支机构或子单位的既有边界业务流程以达成特殊业务成果为目标的一系列有逻辑相关性的任务。一系列将组织运作和顾客需求连接起来的活动。理解组织业务如何开展的一种方式。二、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1、BPR的提出2、其他定义3、BPR的本质1、BPR的提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默(Hammer)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提出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从根本上考虑和彻底地设计企业的流程使其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提高2、其他定义企业流程创新,BPIBusinessProcessInnovation企业流程再设计,BPRBusinessProcessRedesign核心流程再设计,CPRCoreProcessRedesign组织再造,OROrganizationReengineering企业流程变化管理,BPCMBusinessProcessChangeManagement一种革命的新方法,这种方法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对企业的流程进行创新,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成本、质量等指标通过检查和简化企业关键流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