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今一大变革之会”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北京师范大学校训“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春秋战国东周公元前221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56年吞二周亡诸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56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是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又是如何发生的呢?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政治大动荡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下》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左传·桓公五年》(公元前403年)韩、赵、魏始列为诸侯。(公元前386年)田常曾孙田和始列为诸侯。——《史记·六国年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论语·季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战国)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西周)传统的政治秩序受到冲击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政治大动荡春秋五霸-争霸战国七雄-兼并少多争夺中间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侵夺和兼并分裂割据局部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民族大融合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认同民族大融合

耕稼与游牧,只是一种经济上、文化上之区别,故曰:诸夏用夷礼则夷之,夷狄用诸夏礼则夏之。——钱穆:《国史大纲》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打破了各民族之间的界限;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的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经济大发展◎

考古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农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史记·苏秦列传》

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史记·货殖列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经济大发展工商业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经济大发展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吕氏春秋·审分》铁犁牛耕私田开拓,公田不治耕作效率提高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经济兴起赋税制度改革新兴地主阶级、自耕农、佃农齐国:“相地而衰征”,即按土地的好坏征收数量不等的田税。鲁国:“初税亩”,“履田而税”,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收税。土地制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变法运动春秋以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昔日以等级分封制为基础的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为大型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同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改变春秋后期卿大夫专权纷争的现象。——张帆:《中国古代简史》“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刘向:《战国策·书录》各国为什么要开展变法运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商鞅变法政治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社会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影响: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思想大繁荣:孔子和老子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中记载,孔子身高“七尺九”,根据西汉尺推算,孔子身高约为1.82米。

而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六寸”,则约为2.21米。◎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思想大繁荣:孔子和老子1、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为政以德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3、克己复礼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4、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5、首创私人讲学6、编订六经有利于夏商周文化的传承。思想大繁荣:孔子和老子1、哲学思想朴素的唯物观:万物的本原是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朴素的辩证法:事物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对立统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2、政治思想顺应自然,无为而治。3、社会理念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思想大繁荣:百家争鸣士阶层的崛起与百家争鸣

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国语·鲁语下》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秦孝公《求贤令》思想大繁荣:百家争鸣学派人物时代主要思想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荀子·性恶》孟子战国性善论;仁政;民贵君轻;荀子战国性恶论;隆礼重法;君舟民水;墨子战国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庄子战国逍遥自由;齐物论;韩非子战国以法治国;中央集权;思想大繁荣:百家争鸣

战国后期,政治格局渐趋明朗,统一势在必行。此时诸子学说整体表现出一种务实倾向,力求可以切实地在当时的政治中运作……诸子之学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准则各异,方法不同罢了。他们的思想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他们具有共同的政治责任感,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他们直面现实的苦难,积极逆挽世运,以图天下大治。

——桓占伟《百家争鸣中的共鸣——以战国诸子“义”思想为中心的考察》各学派都是对时代的不同回应思想大繁荣:百家争鸣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参之《孟》,《荀》以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意义:中国历史上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