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1页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2页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3页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4页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全书逻辑结构分析:必修四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哲学概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认识论)(唯物史观)(人生价值观)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文化全书问题结构分析:单元课题明确的问题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什么是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本原是什么?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世界是怎样的?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人的认识怎样产生和发展的?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做到不忘本来?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如何做到吸收外来?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面向未来,坚定文化自信?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

(认识论)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观)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观)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属性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观)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观)第四课把握世界的规律(认识论)认识重点: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认识的含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形式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无限性反复性上升性2、真理的特点3、认识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本课体系构建核心考点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观)1.认识(1)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金版P173不是消极、被动的反映比较认识与意识:主观世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认识论唯物论正确反映错误反映正确意识错误意识如实反映歪曲反映真理谬误【综合提升】正确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项目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区别含义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认识的初级阶段认识的高级阶段联系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金版P174火星特性:红色,时明时暗,并有逆行特性(2021年9月10日至11月16日由东向西逆行)逆行原因:地球和火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和速度不同,每隔两年在地球上会看到逆行的视觉效果。注意: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关键词课程设计

(2022年山东卷)习近平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对人民民主的性质、内涵、目的、特色、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系统阐释,创造性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明确民主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材料体现了()①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为基础和指导②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概括和提炼③从思维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认识过程④感性认识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模拟演练错误,调换了位置错误,应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补充:认识发展的历程: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思维过程。金版P333

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含义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抽取事物某一方面本质规定,或者从个性中抽取共性对事物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2.实践的含义:(1)应抓住“主体”和“对象”。①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只有人的活动,才称得上实践,但并非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②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实践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之间的活动,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那些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如学生的学习、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辩论”等)不是实践。③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金版P173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注意: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实践的含义:(2)应注意其外延。①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②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基本形式:(1)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如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2)变革社会的实践:革命、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阶级社会中为阶级斗争)(3)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如太空育种实验等)3.实践的特点:特点解读客观物质性强调实践的基本构成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的客观性,强调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客观因素)主观能动性强调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制定“计划”“方案”“规划”等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社会历史性强调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强调“合作”等,受横向因素的影响——社会性;强调历史过程,受纵向因素的影响——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项目正确理解区分点认识误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②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到有”把间接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把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等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强调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途径来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动力:吃一堑,长一智;学然后知不足;书到用时方恨少。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能够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把科学理论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突出认识的终极意义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认识不为实践服务,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真理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检验: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毛泽东: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马克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方法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论原理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社会实践。(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要求我们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考向一实践的特点[典例1]

(2021·河北卷)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构成。根据任务安排,空间站计划于2022年完成在轨建造,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实验、技术实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由此可见(

)A.实践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B.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C.认识工具决定人的认识水平D.科学实验是一种探索世界规律的思维活动无关B考向二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典例2]

(2022·全国甲卷)2022年2月27日,以某高校学生为主研制的遥感卫星“启明星”发射升空,学生可以根据需要给卫星发指令获得地球观测数据,用来验证自己的创意是否合理可行。通过研制卫星,学生巩固了专业知识,极大地提升了专业能力。由此获得的启示是(

)①认识的目的全在于从实践中获得真理②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③间接经验同直接经验相结合能够深化认识④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客观真理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核心考点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观)1.准确理解真理的特征:特征理解要求客观性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①真理是客观的,要坚持真理。②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金版P175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②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探索、发展真理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求我们正确对待谬误1.准确理解真理的特征:强调空间(即某一领域、某一层面)的限制强调时间(即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限制【特别提醒】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1、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界限分明。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与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与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在确定的条件下,一种认识不能既是真理又是谬误。也就是说,真理和谬误存在着原则界限。否认这一点,就会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不能说真理中包含谬误成分)

2、真理和谬误相互联系。(1)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2)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谬误作比较,就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作比较,也就无所谓谬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已经确定的真理,在它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下,永远是真理。认识论原理2:真理的特点1、真理是客观的

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都是有条件,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只是照搬过去,或者超越历史条件,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2.全面把握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项目含义原因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认识论原理3:认识的特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综合提升】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项目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区别含义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相对于物质而言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相对于实践而言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相对于谬误而言将真理性认识系统化,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相对于个别真理而言性质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属于正确的认识相同点①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②都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考向一真理的特征[典例1]

(2020·山东卷)毛泽东指出:“世界上只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由人们瞎说一气,不要根据客观实际,也不受客观实际检查的。”这告诉我们的是(

)①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都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②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③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④不以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实践正确理论A考向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典例2]

(2022·浙江卷)历经半个多世纪探索,“枫桥经验”铺就了一座座连接党心民心的连心桥,巩固了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鱼水深情的警民桥,架设了社会和谐、乡村和美、百姓和顺美好愿景的平安桥。如今,“枫桥经验”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告诉我们(

)①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