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部编版语文现代文阅读系列-周海亮选文_第1页
2021年中考部编版语文现代文阅读系列-周海亮选文_第2页
2021年中考部编版语文现代文阅读系列-周海亮选文_第3页
2021年中考部编版语文现代文阅读系列-周海亮选文_第4页
2021年中考部编版语文现代文阅读系列-周海亮选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中考语文阅读系列一一周海亮选文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木鱼

周海亮

冬子小时候,家里穷。不仅他家穷,全村都穷。不是吃不到

米闻不到肉的那种穷,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那种穷。贫穷

与饥饿贯穿了冬子的童年,即使现在想起,冬子的记忆深处,

仍然是望不到尽头的饥饿。

冬子九岁那年,村里有亲戚嫁女,娘带冬子去吃喜宴。临行

前娘嘱咐冬子说,饭桌上一定要放开了吃,吃慢了,东西就

没了。又说,千万别动桌上那条鱼,否则会被别人笑话。冬

子问为什么,娘说那是条假鱼。鱼是木头雕刻而成,上面浇

了汤汁,撒了葱花,盛在盘子里,端上桌,与真鱼别无二致。

娘还说木鱼是栓叔的手艺,栓叔一晚上就能将一截木疙瘩变

成一条活灵活现的鲤鱼。娘带冬子来到亲戚家门口,再次嘱

咐冬子不仅要吃得快,还要尽量多吃。吃饱了,咱家晚上那

顿就省了。她说。

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普通的蔬菜,加几片肉,

味道就完全变了。冬子听了娘的,快吃,使劲吃,却总是吃

不饱。那条鱼摆在桌子中间,假如娘事先不说,冬子绝不会

当它是一条木鱼。鱼浇了汤汁,撒了葱花和香菜,那是一条

红烧口味的木头鲤鱼。亲戚家虽穷,但厨艺高超,据说能把

一条鱼烹成七八种不同的味道。木鱼也能。不过仅仅是味道

的样子。

满桌人心照不宣。他们的筷子和汤匙伸向不同的盘子和汤

碗,却绝没人去碰那条鱼。桌上很快只剩残羹冷炙,唯有那

条鱼,仍然闪烁出诱人的光泽,散发出美妙的酱香。满桌人

仍不散去,他们蘸着盘子里剩下的汤汤水水,啃着手里的黑

面馒头,那也是平常时日难得的吃食。

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冲动那样强烈,有那么几个

瞬间,他几乎无法自控。他强迫自己不去看那条鱼,可是鱼

却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终于冬子做出令他

和他的家人从此蒙羞的举动一一他动了那条鱼。他甚至夹起

撒在木鱼上的葱花,他甚至将那些葱花,直接填进嘴巴。

他挨了娘的一顿巴掌。他受到村人的讥笑。以后很多年,他

在村里都抬不起头。他不仅仅是动了一条木鱼,更是动了乡

村的规矩,动了主人的尊严。一条木鱼,没有人动,它便是

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便是富足和希望;动了,它便

成为一个木头疙瘩,成为欺骗,成为乡间岁月的颓败与贫穷。

那条木鱼挂在冬子的胸前,顶在冬子的头上,刻在冬子的脑

门上,挤在冬子的心里,很多年挥之不去。

后来冬子进城,吃了很多苦,终于成为一家水产公司的老总。

这些年他几乎吃遍世界上所有的鱼,但童年里的那条木鱼,

仍然时常游进他的心里,即使在梦里,也香气四溢,令人垂

涎。然后让他在醒来以后,充满羞愧。

常跟娘说起这件事,娘说,是那时太穷了。冬子说,或许是。

娘说,是你太无礼了。冬子说,或许是。不过一个孩子动了

一条木鱼,有什么大不了呢?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

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

一次冬子去民俗博物馆,突然觉得那里面似乎缺少一条可以

摆上餐桌的木鱼。他想为博物馆捐赠一条,馆长当然乐意。

为这事冬子专程回了一趟乡下,他找到亲戚,问那条木鱼还

在不在,亲戚找了很久,终从一堆破铜烂铁里翻出来。木鱼

上布满虫眼,却依然活灵活现。一一一条木头雕刻而成的鱼

远比一条河水里的真正的鱼,有着更为长久和顽强的生命。

(11)冬子带木鱼返回城里,突然改变了主意。他找一位匠

人雕刻了一条鱼。他把新雕的木鱼送到博物馆,将真正的老

木鱼拿回家,刷干净,加了底座,摆上桌子。他想或许一件

老物件能让他与乡村之间、与逝去的乡间岁月之间多出一点

点联系,而之前,他一直试图远离乡村、试图彻底抹去那些

贫穷并且羞愧的童年记忆。他想这一切或许是因他这么多年

终又回到乡下,终又再一次见到那条多年不见却一直留在脑

海、压在心头的木鱼。

(12)生日那天,冬子调好汤汁,切好葱花,然后将那条木

鱼,恭恭敬敬地端上餐桌。

(13)冬子对儿子说,吃鱼。

(选自《小说月刊》2019年)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

一项是(3分)

A.小说写村民嫁女,在喜宴上摆一道红烧木鱼,只看不吃,

不仅表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更体现出当时物质的匮乏,生

活的贫困。

B.段“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用比喻的修辞,

生动形象地写出在喜宴上人们狼吞虎咽的情形。

C.段“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主要是因为栓叔高超

的手艺,使木鱼像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

D.小说的结构简洁中见精细,叙述风格沉稳老练,语言质

朴冷静,却张力十足,不造作矫情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5分)

6.请结合文意,联系生活,谈谈你对小说最后两段内涵的

理解。(6分)

答案:

4.C(不仅仅因为栓叔手艺高超,更重要的原因是第段写

到的"冬子听了娘的,快吃,使劲吃,却总是吃不饱〃。)

5.本题属于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题,能力层级D

答题要领:1.抓关键词:“长久和顽强的生命〃2、抓表现手法:

对比,强调“更为〃一词,将“木鱼〃和活鱼进行对比;以小见

大,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

答题步骤:表层义深层义情感、主旨义

表层义:"木鱼”虽历经岁月,布满虫眼,却依然活灵活现。

(1分)深层义:“木鱼〃使东子挨了娘的打,受到村人的讥

笑,即使成年后回想起来也时常充满羞愧,其影响远比一条

活鱼要深刻得多。(2分)情感义:作者以小见大,从“木鱼〃

身上表现出物质匮乏对主人公幼小心灵造成的创伤,折射出

贫困时期人们对物质的渴求,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深入

思考。(2分)

6.本题属于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题,能力层

级F

答题要领:可以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细节描写、语言表

达等方面入手,理解小说结尾的深刻内涵,探究作品的深刻

思想。

因动木鱼挨打遭受讥笑,导致冬子许多年后都无法摆脱这件

往事带来的羞愧感。他将木鱼做好,“恭恭敬敬地端上桌”,

表现出主人公经历一番思想斗争后敢于正视往事,不逃避现

实的勇敢精神。(2分)

长大后,东子的内心产生了质疑与反思,“觉得一条木鱼,绝

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

个孩子对“吃〃的渴望不应该成为耻辱的烙印,因此,他"对儿

子说,吃鱼〃,表现东子已经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内心释然

了。(2分)

“木鱼〃代表着过去贫穷的生活,给"冬子〃的心里留下过创伤,

同时也代表着特定时期的文化习俗,是冬子对故乡的一种眷

恋。结尾处东子将木鱼恭恭敬敬端上桌并要儿子吃木鱼,其

实也是教育下一代记住那个物质匮乏年代人们所经历过的

生活。(2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4〜6题。

情无鹰

周海亮

四二年逃荒,爷爷把什么都扔了,包括那把壶。一路上九死

一生,待回来,壶仍然躺在自家院子里,染满尘埃。擦了擦,

釉黑,斑蓝;敲了敲,音色沉美。

壶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时间越久,越有感情。

可是现在父亲病了,很严重。他需要一笔钱。

唐钧就想到了执壶。

与妻子商量,妻子说,卖掉执壶,等于要了爸的命。唐钧说,

也许卖掉执壶,能救爸的命。妻子说,你能保证不让爸知道?

唐钧说,不告诉他就行。妻子说,你以为你能瞒过去?唐钧

长叹一声,说,能瞒多久就瞒多久吧。

唐钧找到朋友,说他有意出手那把执壶。朋友听了,眼珠子

当时就直了。

朋友也^比父亲更喜欢那把壶。朋友是小城有名的收藏家,

他知道一把品相极佳的执壶的价值。几年前他曾有意买下这

把壶,却被唐钧的父亲骂了一顿。

真打算出?朋友问。

真打算。唐钧说。

老爷子同意了?

同意了。

拿来!价钱好商量。

壶就卖了。唐钧查过很多资料,价钱绝对是对得起这把壶的

价钱。现在父亲住进医院,他不知道父亲还能不能熬过来。

熬过来,他欠着朋友一份情;万一熬不过来,他想用这笔钱

带父亲到处转转。之前,父亲一直想去一趟西藏。

可是父亲突然很想看看那把执壶。

你哪儿来这么多钱?父亲问他。

借的。

我怀疑你把它卖了。病床上的父亲说,这几天,我总是心神

不宁的。

壶在家里呢。他低着眼睛,不敢看父亲的脸,您那么喜欢它,

我不会卖掉它的。

我想看看壶。父亲固执地说。

没办法,唐钧只好再一次找到朋友。朋友说,君子不夺人之

爱一一要不这样,壶你先拿回去,钱你也送回来。唐钧只得

把父亲病重的事情跟他仔细说了。朋友想了想,说,君子不

乘人之危一一还可以这样,壶你拿回去,钱算我借给你的,

你给我补张借条就行。

最终,唐钧既没有给朋友补一张借条,也没有把壶拿回去。

不过他捧回了一把执壶的鹰品。他问朋友,这样行吗?朋友

说,相信我,别说你爸,就连业界专家,都很难分辨出来。

父亲捧着壶,细细地看,笑了。他说,是咱家那把,看来你

果然没有说谎。唐钧笑笑说,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我怎会卖

掉呢?心里,却隐隐地痛。

再痛,也认为自己做得没错。他不否认执壶的价值,但他还

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无价之宝,在父亲的生命面前,都不值

一提。

父亲没能熬过来。但父亲安然地死去,几乎没有痛苦。

父亲走后第九天,他将执壶还给朋友。朋友细细看了看,擦

过,小心地把壶收起。唐钧问他,哪儿弄来的鹰品?朋友说,

这不是鹰品,这就是你卖给我的那把执壶。唐钧有些吃惊,

忙问,为什么不弄个鹰品?朋友笑笑说,你父亲对这把执壶

的感情这样深,假如真是鹰品,我相信他一眼就能够看出来。

他虽非专家,但是自家的东西,他绝不会看错的。

不会吧?唐钧有些不太相信。

找个世界上最像你的男人冒充你,你认为他能不能看出来?

朋友说,当他发现你拿了鹰品给他,他会怎么想?或许直到

离去,他都不会安心。

可是万一我把它弄坏了呢?磕了,碰了,或者不小心打碎……

我相信你肯定不会的。朋友笑笑说,在你心里,只要父亲喜

欢,哪怕它是潢品,也价值千金,需要小心呵护……

万一我发现它不是鹰品,死不认账呢?难道你不怕我昧下

它?

你肯定不会。认识这么多年,我对你的这点信任还是有的。

朋友笑着说,这世上还有什么比一个儿子的孝心更有价值

呢?

(摘自《小说月刊》2019)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

一项是(3分)

A.小说善于运用侧面描写,如借助唐钧妻子之口和朋友之

口表达主人公的孝心,借唐钧父亲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衬托

主人公心理。

B.插叙唐钩朋友被唐钓父亲骂了一顿,既说明唐钧父亲对

执壶十分珍惜,又让朋友产生疑问的情节合情合理。

C.“熬过来,他欠着朋友一份情〃这句话既体现了唐钓对友情

的珍视,又体现了唐钧对父亲的一份孝心。

D.文章以“情无鹰〃为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充分说明人的

一切情感都是真挚的,不像商品那样有真假。

5.简要分析执壶在小说中的作用。(5分)

6.小说有效使用了延迟手法,试加以具体分析。(6分)

答案:

4.D(“充分说明人的一切情感都是真挚的〃属于架空分析,

夸大其词。)

5.执壶是小说行文的线索,(1分)情节围绕执壶展开。情

节可以概括为:为救父亲卖执壶,父亲要看执壶而儿子捧回

执壶鹰品,父亲死后儿子归还鹰品发现竟然是真执壶。(2

分)人物性格围绕执壶而彰显,如唐钓朋友的古道热肠的性

格就在买卖执壶、借还执壶的过程中彰显出来。(1分)文

章主旨借助执壶而突出,如父亲要看执壶,儿子以为拿回的

是假执壶而内心隐隐作痛,体现了儿子的孝心,本文弘扬孝

道的主旨因此得以凸显。(1分)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