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法规_第1页
高等教育法规_第2页
高等教育法规_第3页
高等教育法规_第4页
高等教育法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绪论一、教育法治化的历史趋势与内在逻辑(P1)(一)教育法治化是通过法律规章来协调、规范和引导教育关系以及教育行为,从而保障教育秩序、实现教育目的。(名解)(二)教育法治化包含三个内容:(简答)1、教育立法是教育法制化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内容。只有有了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才能使教育事业在建设和发展中有法可依。2、教育执法。教育法治化必须有法可依、执法必严,通过教育法律法规去维护教育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障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3、教育守法。教育守法是教育法治化的保证。教育法律法规只有在杯教育主体遵守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其规范和引导作用。教育法治化的特征(简答题)1、教育法治的权威化。它体现在教育领域法的权威化和法治的权威化。2、教育治理的法律化。任何主体对教育的干预和影响都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3、教育关系的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教育关系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权力和职责必须明晰、规范并加以保障和保证。4、教育法治化的核心是法治精神。法治精神蕴含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基本价值,法治精神也体现了主体的自由平等意识、规则意识、契约精神以及权利义务观念。二、教师法治素养与法律践行的能力(P8)Q:如何理解并提升教师的法治素养?(论述)(一)公民的法治素养是公民在社会实践中关于法治的认知、观念、知识和思想体系的总称。(二)1、教师作为公民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的法治素养要求法治社会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潮流,是一个社会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法治社会的形成和良好运行前提是全体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法治素养。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社会职责,这个群体既是公民也是教育者,这一双重属性对教师的法治素养要求更高。体现在:(1)教育的育人本质指向教师法治素养的提高。育人这一本质特性决定了教师更应知法、守法和用法,教师法治素养提升了,才能培养出具备法治素养的学生。(2)教育的复杂性指向教师法治素养的提高。高等教育面临更多更复杂性的问题。只有教师法治素养提升了,才能从容应对各种教育问题。2、教师法治素养与知法、守法、用法教师法治素养主要体现为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是教师知法、守法、用法的前提。教师的法治意识实际上就是教师在日常行为中法治观念先行。法治思维是教师知法、守法、用法的重点。法治思维是指将法治的各种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法治精神是教师知法、守法、用法的保证。法治精神蕴含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基本价值,也体现了主体的自由平等意识、规则意识、契约精神以及权利义务观念。3、教师法治素养提升途径(1)加强法治学习,树立法治意识(2)加强法治实践,锻炼法治思维(3)塑造法治文化,提升法治精神高等教育政策总论双一流的总体建设目标(简答)P31着眼于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主要任务(2010—2020)(简答)P36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等教育基本政策高等教育教学政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专业设置条件(简答/选择)P57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具备开办专业所必需的经费、教学用房、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习基地等办学条件,有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下列行为之一,应当认定构成学术不端行为(题型不定)P65章程内容的分类(简答)绝对必要记载事项,指法律规定章程必须记载的事项,缺少其中任何一项或者任何一项记载不合法,整个章程则无效;相对必要记载事项,指虽然法律规定这些事项,但是否记载于章程中,可由当事人决定,若不记载,也不影响章程效力;任意记载事项,除以上两类之外,在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当事人认为有必要记载入章程的事项。高校章程制定程序(选择)成立起草组织、形成章程草案、征求意见、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校长办公室会议审议、学校党委讨论审定、报批准机关、核准机关进行审查、以学校名义发布章程文本。聘任制(简答)一般又称“聘请制”或“合同聘用制”,指用人单位以合同的形式聘用工作人员的一种任用制度。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主体的自主性;关系的合同化;形式的可选性。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选择/案例分析)高等学校与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高校与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是由高校所处的法律地位决定的,如果高校以行政主体的身份行使行政权与学生发生权利义务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就是行政法律关系。高校对学生做出开除,退学处分,不予颁发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决定,及其他严重影响学生权益的行为,属于行政行为,高校与学生之间成立行政法律关系,高校行为能够受到司法审查。高校与学生的民事法律关系高校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二者建立的是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涉及侵权损害赔偿问题。如因学校建筑、设备的安全问题而引发的侵权问题,因教师教学活动发生的侵权问题,因高校泄露学生隐私发生的侵权问题等,适用民法和民事诉讼法调整。十七、高等教育权利救济方式(简答)权利救济:当人们的权利受到侵犯后所给予的法律上的弥补、补救,以使其合法权益恢复至受侵犯前的状态。(一)教育申诉制度高校学生受教育权受到侵犯后能寻求的申诉包括两类:1、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诉,可简称为“校内申诉”;2、向教育行政机关提出申诉,可简称为“行政申诉”。校内申诉程序校内申诉的受案范围(选/案例)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负责受理学生对处理或处分决定不服提起的申诉。申诉处理委员会的构成(选/案)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相关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负责法律事务的相关机构负责人等组成,可以聘请校外法律、教育等方面专家参加。3.校内申诉的程序(简答)(1)申诉的提出;(2)申诉的受理;(3)申诉的复查;(4)复查决定的做出行政申诉制度高等学校学生如果对校内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机关提出行政申诉。学生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徐)(二)教育行政复议(简答)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并由行政复议机关对被申请的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和合理性审查的法律制度。、教育行政复议包含以下三种情形:(1)对学校处分决定不服,以高等学校为被申请人;(2)不服高校处分和复查决定,又对行政申诉决定不服,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为被申请人;(3)申请教育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受教育权的法定职责,教育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行政复议的程序(1)复议申请的提出。自知道该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3)行政复议的受理。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三)教育行政诉讼如果高校学生对纪律处分不服没有申请申诉而是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做出纪律处分等决定之日起6个月内提起;如果经过行政复议程序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向法院提起诉讼。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十八、教师的权利(简答/论述)教师的权利是由《教师法》等法律规范所设定并保护的教师所享有、以相应义务人的义务为保障的行为自由权能。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教育教学权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必须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该权利的基本内涵是指教师有权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进度,自主实行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的形式、内容、进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校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教师的科学研究权实质就是上述宪法权利在教师职业上的具体化。教师科学研究权的内涵是指有权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术交流、发表自己的学术意见。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该项权利称为学生管理权,它是指教师有权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生活、升学、就业,有权对学术做出公正的评价和客观的评定,努力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个性和能力得到提升。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即报酬待遇权。这是对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劳动权利和休息权利的在教师职业上的具体化。报酬待遇权的内涵是指教师根据教师聘用合同的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报酬,并享受医疗、住房、退休等方面的待遇和优惠。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即民主管理权。它实质是教师有权对学校的工作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教师有权通过适当形式,参加学校的民主管理。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即进修培训权。教师旨在通过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完善,使教育教学的质量得到切实的保障。十九、教师的义务(简答/案例/论述)教师的义务是由《教师法》等教育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履行的职责,表现为必须做出一定行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首先,宪法和法律是国家规范所有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一切行为的基本准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表率,更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其次,从职业义务角度看,教师应特别注重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最后,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师德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的最高水准上。教师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遵守这一方针的每一位教师的法定职责。《教师法》规定,如果教师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所在单位或者教育行政部主管部门有权对其做出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宪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法制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这主要是规范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思想内容方面的义务。教师应将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贯穿渗透在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工作全过程。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关心、爱护学生是每一个教师的天职,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教师负有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教师基于职业身份的特殊性,不仅本人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而且还担负着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不受外来侵害的法定义务。教师应当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参加培训和进修,既是教师的权利,也是教师的义务。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徐)二十、教师资格的限制和丧失否定条件即《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丧失教师资格。《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一是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二是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题型不定)二十一、知识产权有广义和侠义之分。(选择)广义:著作权、领接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集成电路布图涉及权等。侠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二十二、著作权又称版权,指作者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总称,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二十三、专利权是指发明创造人或权利继受人依法获得的一定时期独占使用其发明创造的权利。二十四、教师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简答/论述)教师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著作权由教师享有,但法律规定的除外。但学校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学校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由学校组织,根据学校的意志创作,并由所在学校承担职责的职务作品,学校视为作者。著作权由教师所在学校享有。教师作为事实作者,仅享有依聘用合同关系而产生的报酬请求权,而不享有该著作权中的任何权利。主要是利用学校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学校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学校享有的职务作品,教师作为作品的作者仅享有署名权,其他权利由学校享有,学校可以给完成作品老师适当奖励。二十五、教师的专利权的归属认定区分为以下情形(简答)如果教师为执行所在学校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