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附属外语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附属外语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附属外语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附属外语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附属外语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附属外语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1.据专家介绍,12至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如下:(1)长时间用眼不注意姿势或者休息。(2)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等原因引起近视。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吉林冬天树上的“雾凇”B.水蒸气在凉玻璃上形成水珠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D.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3.下列物品中质量最接近1kg的物体是()A.一只乒乓球 B.一只钢笔 C.一升自来水 D.一辆自行车4.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在自由游动。明明和亮亮两名同学在池塘边向水看,明明说“看,鱼儿在云中游呢!”明明看到水中的“云”和“鱼”实际是()A.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B.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云和鱼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5.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电光屏上的光点由移到时,表示液面的高度()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6.发声的音叉难以观察到的微小振动可以通过其激起的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类似研究方法的是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蜡的熔化特点C.研究蒸发现象时,探究影响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7.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周围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N极指向正确的是()A.a、b、c B.a、b C.a、c D.b、c8.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密度较大B.甲的密度为0.5g/cm3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2:1D.乙的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二、多选题9.电脑迷小聪同学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聪的眼睛是近视眼 B.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聪的眼睛是远视眼10.用体温计测量人体体温时,体温计中水银下列发生变化物理量有()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三、填空题11.如图所示,a、b学生面对面地坐在相同的椅子上保持静止,一会儿,a学生用双脚推b学生,这时a、b都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起来。a、b学生都运动而不仅仅是b运动的现象表明了___________。12.针对下列图片情景回答相关的问题:(1)根据图(a)________(选填“小明的说法”、“小华的说法”或“两个人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小华说自己乘座的火车“动起来了”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2)如图(c),人站在湖边能清晰地看见宝塔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在如图(d)中,人能欣赏到水池中的鱼在游玩,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此现象中看到鱼的过程是光从________射入________造成的(填光的传播介质);(3)如图(e)所示是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13.小东买了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剩余的矿泉水的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14.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设计质量为140kg的“玉兔二号”月球车与着陆器成功分离。月球车到月球上以后,质量_____改变(选填“会”或“不会”)。15.纺织厂里有一道工序叫做“梳棉”,只有将杂乱无章的棉絮梳理成顺直的棉絮条后,才可用于纺线。梳棉车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潮湿程度,以防止因____而造成不便和危害。16.校园歌手小明在舞台上演出时,身穿红色上衣、绿色裤子和白鞋子,当只有红光照来时,观众看到的小明的上衣颜色是______色,裤子是______色。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在图中,平面镜前有A、B两个点光源,试用作图法确定人眼沿什么方向观察时,可以看到镜子中A、B的像在同一直线上。18.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观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试通过作图找出该透镜的两个焦点F的位置.19.(10分)小红利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前,小红应调节器材,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2)实验进行过程中,蜡烛MN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①画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光线;(____)②与物比较,物体MN经凸透镜成______(选填“放大”、“缩小”)______(选填“正立”、“倒立”)的像;③前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在图中标出此时光屏所在的位置(画一条直线,并用文字标明“光屏”);(____)④此时,只调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______(选填“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⑤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入一个镜片A,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这说明这个镜片A对光线具有______作用,这种镜片可以用来矫正______眼。五、计算题20.(6分)一个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2s后听到了回声。该同学距离远处山崖多远?(当时气温为15℃)21.(6分)蝙蝠发出的超声波,碰到昆虫后会反射回来,从蝙蝠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间隔为0.04s。求昆虫离蝙蝠多远?(超声波传播的速度按340m/s计算)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由图知,甲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甲图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则丁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所以,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的是甲和丁。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C【详解】试题分析:A.选项中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冰晶,不符合题意;B.选项玻璃上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不符合题意;C.选项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是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符合题意;D.选项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属于汽化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详解】A.一只乒乓球质量接近几克,故A不符合题意;B.一只钢笔质量接近几十克,故B不符合题意;C.一升自来水质量接近1kg,故C符合题意;D.一辆自行车质量接近十几kg,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D【详解】云在天上,所以“白云”是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故看到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因为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空气和水的界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我们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故选D。5、B【详解】由于入射光线是固定的,且光在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当水面发生变化时,故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如下图所示:;由图可见,当反射到光电屏接收平面上的光点从点移向点,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下降的。故选B。6、D【详解】发声的音叉难以观察到的微小振动可以通过其激起的水花来体现,运用的是转换法;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采用的是模型法。不符合题意;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蜡的熔化特点时,是把非晶体与晶体的熔化特点相比较,采用的是对比法。不符合题意;C.研究蒸发现象时,探究影响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不符合题意;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采用的是转换法。符合题意。7、D【详解】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画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经过各小磁针的磁感线,则小磁针N极的指向与该点磁感线方向一致,从而判断出小磁针在b、c是正确的,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8、C【详解】ABC.由图可得可知,甲的密度较大,甲、乙的密度之比为2:1。故AB错误,C正确;D.根据图像可知,乙的质量越大,体积也越大,且比值不变,故乙的密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C。二、多选题9、AC【详解】由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小聪的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10、ABC【详解】体温计中的水银受热温度会升高,体积会增大,密度相应减小,而质量是其本身的一种属性,无论温度高低,体温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故选ABC。三、填空题1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详解】学生a用双脚推b,对b施加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同时对a施加反作用力,所以两张椅子向相反的方向运动。12、两个人的说法都窗外行驶的火车反射折射水空气吸收反射【详解】(1)[1][2]以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以窗外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他们乘坐的火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两个人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是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2)[3]宝塔在水中的倒影,即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4][5][6]因为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3)[7][8]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答题卡时,黑条纹将光吸收,白条纹将光反射,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13、不变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详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不变.故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其密度不变;密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它表示为体积为1m3的水质量是1.0×103kg.14、不会【详解】物体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所处位置无关。所以月球车到月球上以后,质量不会改变。15、摩擦起电【详解】为了防止由摩擦起电造成事故,故要保持梳棉车间有一定的潮湿程度,使产生的静电能够释放。【点睛】在棉絮梳理的过程中会由于摩擦起电产生静电,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放电,可能引燃棉絮引起事故。16、红黑【详解】[1][2]演出时,身穿红色上衣,绿裤子,当只有红光照来时,红色上衣会反射红光,故红色上衣是红色的;绿裤子吸收红光,不反射光,故是黑色。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详解】作出A、B两点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和并反向延长与镜面的交点O即为入射点,则人眼沿着CO方向时,可以看到镜子中A、B的像在同一直线上,如下图所示:18、【详解】过蜡烛的最高点A点作平行于主光轴的直线与凸透镜交于一点B,连接像的最高点A′和B并延长交于主光轴F点,F点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在凸透镜的左侧对称的作出另一焦点F,答案如图所示.19、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放大倒立能光路是可逆的发散凹透镜【详解】(1)[1][2]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的中心、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①[3]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图中两条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光线如下图所示:②[4][5]蜡烛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位于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③[6]因为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前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的位置如下图所示:④[7][8]只调换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仍能成清晰的像,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⑤[9][10]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