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及其分类_第1页
火灾及其分类_第2页
火灾及其分类_第3页
火灾及其分类_第4页
火灾及其分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火防爆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火灾的概念火灾,就是由火造成的灾害。公安部、劳动部、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发的《火灾统计管理管定》明确指出:“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都为火灾。思考题:燃烧与火灾有什么不同?第二章火灾的发生及蔓延2.1火灾的分类二、火灾分类

(一)按燃烧特性分类

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二、火灾分类

1、特大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特大火灾:(1)死亡10人及10人以上;(2)重伤20人及20人以上;(3)死亡、重伤20人及20人以上;(4)受灾50户及50户以上;(5)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及以上。(二)按火灾损失分类2、重大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重大火灾:(1)死亡3人及3人以上;(2)重伤10人及10人以上;(3)死亡、重伤10人及10人以上;(4)受灾30户及30户以上;(5)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及以上。3、一般火灾三、火灾原因分析火灾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放火(二)违反电气安装安全规定(三)违反电气使用安全规定(四)违反安全规程(五)吸烟(六)生活用火不慎(七)玩火(八)自燃(九)自然原因(十)其他二、谢苗诺夫的应用—预测自燃着火极限(一)谢苗诺夫方程(二)几条重要曲线(1)临界压力随温度变化曲线1(2)临界压力随温度变化曲线2(3)临界温度随浓度变化曲线(4)临界压力随浓度变化曲线n=a+b,n反应级数n=?,n=2临界压力随温度变化曲线1PC,TC,XA在曲线上方能自发着火在曲线下方不能自发着火临界压力随温度变化曲线2临界压力随浓度变化曲线临界温度随浓度变化曲线着火着火不着火不着火浓度浓度上限U浓度上限U下限L浓度下限L自燃温度极限自燃压力极限(三)结论

(1)浓度极限:在压力或温度保持不变条件下,可燃物存在着火浓度下限和上限,如果体系中可燃物的浓度太大或太小,不管温度或压力多高,体系都不会着火。

(2)温度极限:在压力或浓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体系温度低于某一临界值,体系不会着火;温度再低于一更小的临界值,不论压力或浓度多大,体系都不会着火。

(3)压力极限:在温度或浓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体系压力低于某一临界值,体系不会着火;压力再低于一更小的临界值,不论温度或浓度多大,体系都不会着火三、谢苗诺夫的应用—预测自燃着火极限

2.3可燃液体的起火可燃性液体蒸发可燃性气体混合可燃性混合气体起火热能氧化剂热能可燃性液体的起火过程示意图一、可燃液体燃烧特点可燃液体燃烧时,火焰并不紧贴在液面上,而是在空间的某个位置二、单液滴的燃烧

(一)基本假设和物理模型

1、液滴与周围环境无相对运动,只有斯蒂芬流引起的球对称径向一维流动;2、忽略燃烧过程中的热辐射和热解离;3、不考虑液面的内移效应;4、火焰是几何面。2.3可燃液体的起火2.基本方程(1)连续性方程(2)动量方程(3)能量方程(4)扩散方程(5)边界条件存在于气流之中的液滴会不断蒸发,其蒸发过程受到液滴直径、液滴与气流的相对运动速度、换热系数、液滴温度及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以及周围气体温度的影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二)可燃液体单个液滴的着火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液滴扩散燃烧的速度完全取决于液滴蒸气从液滴表面向火焰前峰的扩散速度。在平衡状态时,蒸气的扩散速度与其蒸发速度相等。所以,液滴的燃烧速度由其蒸发速度来决定。(二)可燃液体液滴群的着火

2.4可燃固体起火可燃性固体升华可燃性气体混合可燃性混合气体热能可燃性固体的起火过程示意图起火热能氧化剂裂解热解熔融可燃性液体蒸发热能碳2.5固体阴燃阴燃定义:是一种只在气固相界面处燃烧的反应。燃烧速度很慢。某些物质在堆积或空气不足的条件下发生的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例如:纸张、锯末、纤维织物、纤维素板、胶乳橡胶以及某些多孔热固性塑料等可燃性固体可燃性气体固体残留物有焰燃烧阴燃热分解热能阴燃过程一、阴燃发生的条件(一)内在原因一些材料受热分解后能产生刚性结构的多孔炭,从而具备多孔蓄热和大面积吸附氧气。一、阴燃发生的条件(二)外在原因具有一个供热强度适宜的热源供热强度过小,固体无法着火供热强度过大,固体发生有焰燃烧1、自燃2、阴燃本身3、有焰燃烧火焰熄灭后的阴燃4、物质内部热点或外部热流热解区炭化区残余区二、阴燃的传播理论(一)阴燃的结构传播方向烟原始纤维素纤维素变色区黑色炭灼热炭残余灰/炭云南红塔二、阴燃发生的影响因素(一)固体材料的性质和尺寸(二)外加空气流(风)速度(三)阴燃的传播方向(四)双元材料体系的阴燃(五)其他因素的影响二、阴燃发生的影响因素(一)固体材料的性质和尺寸1、质地松软、细微、杂质少的材料阴燃性能好原因: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好,热量不容易散失。2、单一材料其尺寸(主要指直径)对阴燃的影响很复杂,难以得出统一结论。粉尘层尺寸对阴燃的影响可从厚度、粒径和密度两个方面说明。二、阴燃发生的影响因素(一)固体材料的性质和尺寸2、单一材料

厚度厚度减小,阴燃传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原因:厚度太大,空气较难进入阴燃区厚度太小,热量损失增大存在维持粉尘阴燃的厚度下限二、阴燃发生的影响因素(一)固体材料的性质和尺寸2、单一材料

粒径粒径增大,厚度下限先增大后减小

密度粉尘层密度减小,阴燃的传播速度增加二、阴燃发生的影响因素(二)外加空气流(风)速度外加空气流速度增大,阴燃的传播速度明显增大,尤其空气流动方向与阴燃传播方向一致时。原因:促进氧气的传播促进热量的传递二、阴燃发生的影响因素(二)外加空气流(风)速度外加空气流速度增大,阴燃的传播速度明显增大,尤其空气流动方向与阴燃传播方向一致时。原因:促进氧气的传播促进热量的传递二、阴燃发生的影响因素(三)阴燃的传播方向二、阴燃发生的影响因素(四)双元材料体系的阴燃某些高聚物单独存在时难以阴燃,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