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概论(第四版)课件 第1、2章 人类学要义第一节何为人类学、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_第1页
人类学概论(第四版)课件 第1、2章 人类学要义第一节何为人类学、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_第2页
人类学概论(第四版)课件 第1、2章 人类学要义第一节何为人类学、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_第3页
人类学概论(第四版)课件 第1、2章 人类学要义第一节何为人类学、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_第4页
人类学概论(第四版)课件 第1、2章 人类学要义第一节何为人类学、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何为人类学CONTENTS一、人类学的原初概念二、“文化”是关键术语三、学科标志:田野工作与民族志四、学科对象:文化的他者与自我五、通向跨文化比较一、人类学的原初概念(一)人类学的定义

人类学被定义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多学科的方法,深入研究人类生物学、文化、社会、语言等各个方面,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本质、行为和演化。如《韦氏词典》所述:“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生物、文化和社会的学科。”(二)人论哲学的影响

早期的人类学受到哲学的深刻影响,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人类的特性和性质进行了探讨,为人类学的思想奠定了基础。柏拉图强调了灵魂的不朽性和人类的精神层面,而亚里士多德则着重研究人类的生物学和社会性。(三)人的体质与生物性研究

人类学的起源强调了对人类的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包括体质和进化。19世纪的人类学吸收了生物进化论的思想,认为人类的生物性与文化的联系是至关重要的。这使得人类学具备了跨学科研究的特征,不仅关注人类文化,还包括人类生物学和进化学的内容。二、“文化”是关键术语(一)“文化”的词源和多重含义“文化”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拉丁文的“cultura”,最初的含义与“耕耘”和精神培养相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变得更加复杂和多重。文化的多重含义包括道德、艺术、信仰、法律、风俗等各个方面。文化反映了一个社会群体的知识、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社会生活的核心。不同的人类学家和学派对“文化”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定义:泰勒(EdwardB.Tylor)认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他强调文化的整体性,将其视为一种复合的整体。马林诺斯基(BronislawMalinowski)首创了功能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文化的功能在于满足社群成员的基本和次生需要。这些需要包括生物需要、工具需要以及整合需要。格尔兹(CliffordGeertz)将文化视为象征系统,强调文化中的象征符号如何塑造了社会行为者的看法、感知和思考方式。他强调文化的象征性和意义的构建。后现代主义派强调文化的建构性和多样性,认为文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建构性的过程,而意义是通过互动和交流而形成的。二、“文化”是关键术语(二)“文化”的多种定义三、学科标志:田野工作与民族志(一)田野工作的特征学者学会当地的语言,以便更好地与研究对象交流和理解他们的文化。长时间居住于研究对象的社区,通常不少于一个年度周期,以深入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互动。采用参与观察的方法,学者不仅是旁观者,还积极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和生活,以获得更深入的洞察。(二)民族志是田野工作的重要结果民族志是田野工作的产物,是人类学家将观察、研究和经验转化为书面形式的过程。民族志的编写是人类学家将自己的田野经验传达给读者的方式,通过民族志,人类学家可以分享他们对文化的理解和发现。民族志的编写过程包括详细的描述、分析和解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对象的文化。这种文本形式不仅传达了文化的事实,还涵盖了文化的意义和象征。三、学科标志:田野工作与民族志四、学科对象:文化的他者与自我在人类学中,"他者"是一个核心概念。这不仅指涉到与我们不同的人群,更重要的是,它指向与我们不同的文化。这意味着人类学家既要关注人群之间的差异,也要深入探究文化之间的不同。为什么这一点重要呢?因为不同的文化底色塑造了人性的本质和行为,这就需要建立文化观察的构架来理解这些差异。例如,不同文化中的价值观、习惯和信仰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和互动模式。早期的人类学家通过田野工作试图解决本文化与他文化接触时出现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评价问题。近年来,人类学家运用对他文化的研究成果来反观、诠释和重构本文化。这个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自我发现的生命旅程,因为通过了解他者的文化,我们也更深刻地认识了自己的文化和人性。五、通向跨文化比较(一)如何设计文化比较跨文化比较是人类学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有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按地理区域进行的比较:

我们可以将世界按照地理板块或大洲划分,然后比较不同地理区域的文化。按样本大小进行的比较:

有时候,我们只能研究少数样本,这称为小样本比较。它通常包括少于10个个案。按数据来源进行的比较:

比较可以基于田野调查收集的初始数据,也可以使用从其他研究中获取的二手数据。按共时性和历时性进行的比较:

共时性比较是在一个时间点进行的横向分析,而历时性比较涉及对同一文化在较长时间内的纵向分析。(二)比较法的主要操作模式在人类学中,有三种主要的比较法操作模式:1.隐含的比较法

在田野工作中,当观察到目标文化的实践时,人类学家会不时地将其与自己文化中的相似实践进行比较。这种隐含的比较法通常产生有价值的理论建构。2.两元文化比较法

这需要系统地对照和比较两种不同文化中的相似实践,以识别共性和差异性,并建立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可用于解释文化之间的差异。3.多元文化比较法

这种方法涉及到多个文化场景的比较。例如,研究者可能会比较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以识别共性和差异性。五、通向跨文化比较(三)什么是跨文化比较跨文化比较是人类学家的理想之一,它允许我们在不同文化之间验证理论、发现共性和差异,以实现对人类行为的深入理解。跨文化比较建立的前提是承认文化具有多样性、整体性和相对性的特征。虽然各地的社会与文化存在差异,但仍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可供分析的单元与要素。跨文化比较的目标是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以便发现某种通则或理论概括。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类学家需要跨足不同的田野工作,积累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成果,从而逐渐扩大比较研究的范围。五、通向跨文化比较第二节人类学的领域CONTENTS一、人类学的内涵二、体质人类学或生物人类学三、考古人类学四、语言人类学五、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或民族学六、人类学与社会学一、人类学的内涵(一)主要分支学科

人类学涵盖广泛的领域,主要分为四个分支学科(二)分支学科的分类

进一步分类,人类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导向的和社会科学导向的两类(三)人类学的传播与演化

人类学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历史。例如,它的传播到亚洲的日本和中国经历了一些独特的发展路径(四)人类学的跨学科性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吸收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方法和理论。这使得人类学能够综合多个领域的知识来研究人类。例如,生物人类学需要结合生物学和考古学的方法,以研究人类的进化历史。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则借鉴了社会学和民族学的理论,以研究不同文化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现象。一、人类学的内涵(一)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体质人类学或生物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人类的生物性质和进化。这包括研究人类的遗传结构、生理特征和进化历史。例如,通过研究化石和遗传数据,生物人类学家可以追溯人类的进化历史。体质人类学也探讨了人的生长和发育、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二、体质人类学或生物人类学(二)学术与应用新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体质人类学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例如,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使人类遗传学更深入地研究了人类的基因。病理遗传学的发展有助于我们理解遗传性疾病和基因突变的影响。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开人类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谜题,还对医学和公共卫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二、体质人类学或生物人类学(一)围绕考古的学问考古人类学是一门研究过去的学科,通过考察古代文化遗迹和物品,揭示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这包括考古学家对古代遗址的挖掘和分析,以还原古代社会的面貌。考古史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结构、技术和文化遗产的传承。三、考古人类学(二)考古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考古人类学使用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古代文化遗迹:考古发掘:

考古学家通过挖掘古代遗址,收集文物和化石,以还原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技术水平。碳定年法:

通过测量有机样本中的放射性碳同位素,确定古代遗址的年代。文物分析:

对考古发现的文物进行分析,包括陶器、工具、骨骼等,以获取关于古代人类的信息。地层学:

研究地层的分布和性质,帮助确定考古层的年代和地理背景。古地理学:

考察古代地貌和环境,理解古代社会的生存条件。三、考古人类学考古人类学包括多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史前考古学:

研究人类历史中最早的时期,通常涵盖人类起源至文字记载出现之前的时期。历史考古学:

关注更近代历史时期的文化遗迹,通常与文字记录结合研究。古代城市考古学:

研究古代城市的发展和演变,揭示古代城市文明的特点。文化遗产管理:

保护和管理文化遗产,确保它们得以传承和保存。(三)考古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三、考古人类学(四)考古人类学的重要发现考古人类学通过多次重要发现,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历史的理解:霍比特人:

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化石表明曾存在一种矮小的古代人类物种,被称为霍比特人。克罗马冰川时代艺术:

在法国的克罗马洞穴中发现的壁画和雕塑,是迄今为止最早的艺术作品之一,揭示了早期人类的创造力。古代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杰作,代表着古代工程和建筑的高度水平。三、考古人类学(五)考古人类学的社会意义考古人类学不仅是一门学科,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文化保护:

通过考古学,我们能够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了解不同文明的贡献。环境研究:

研究古代社会的生存条件可以为现代环境问题提供有益的信息。历史理解:

考古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包括文化、技术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三、考古人类学(一)语言人类学及其发端1.语言人类学简介

语言人类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学科。

聚焦于语言作为文化实践的角度,强调语言与社会互动的重要性。2.历史与发展

语言人类学的起源与美国印第安人的语言研究相关。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语言决定思维和感觉。3.影响与交叉学科

结构主义、认知人类学对语言人类学的影响。

人类学与语言学的相互渗透。四、语言人类学(二)话语分析和话语/交际民族志1.话语分析话语事件:

语言作为社会事件的理解,包括发言者、听众、社会背景。文化代表性:

语言如何构建社群认同和文化特征。文化话语:

研究话语如何反映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结构。方法和工具:

语料库分析、对话分析、语法分析等。应用领域:

广告分析、政治演讲分析、媒体评论等。四、语言人类学2.话语/交际民族志民族志的语言学转向:

社会语言学的兴起,强调语言与社会交互的重要性。研究方法:

田野工作、参与观察、记录言语事件、采访等。成果:

深入了解社会交际模式、文化认同和社群间关系。四、语言人类学(三)语言人类学的实际应用1.跨文化交际

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方式,减少文化误解。

提升国际合作和商务交流的效果。2.教育和课程开发

定制语言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度。

帮助教育者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学生群体。3.社会政策制定

支持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政策制定和实施。

促进社会公平和文化多样性的维护。4.语言保护与复兴

维护和恢复濒危语言和文化,保护人类语言多样性。

通过语言保护维护文化传承。四、语言人类学(四)结语语言人类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互动的重要领域。话语分析和交际民族志是两个核心方法。实际应用包括跨文化交际、教育、政策制定和语言保护。通过语言人类学的研究,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人类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四、语言人类学(一)文化人类学及其相关称谓2.理论流派

文化人类学包括多种理论流派,这些流派对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化理论关注文化的演化,传播理论研究文化传播方式,功能理论解释文化功能,文化与人格理论探讨文化对个体的影响。1.文化人类学简介

文化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的学科,它深入研究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文化表现形式。文化人类学家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交流,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习惯、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制度等。五、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或民族学(二)文化人类学知识积累的意义1.田野工作与民族志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常常依赖于田野工作和民族志的方法。研究人员深入不同社区,观察和记录当地文化的方方面面,这种田野调查方法有助于了解文化的深层次特征。2.文化比较研究

文化人类学家通过比较不同文化,寻找其相似性和差异性。这有助于理解文化现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进一步拓展了人类文化的知识。五、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或民族学(三)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关系1.人类学与社会学的联系

虽然人类学和社会学有不同的研究焦点,但它们都关注人类社会和文化。人类学更注重文化与人的整体性,而社会学更侧重社会组织和结构。五、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或民族学2.交叉与合作人类学和社会学在研究方法和理论上存在一定的交叉与合作。近年来,它们在探讨人类社会问题时更加互补,共同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补充内容,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和与社会学之间的关系。(一)综述人类学与社会学关系概述两大基本特性:生物性与文化性六、人类学与社会学(二)人类学的整体性探讨整体性研究方法人性模塑与文化关注的核心(三)人类学的四大分支生物/体质人类学

生物性探讨

研究方法与成果考古人类学

对人类过去文化与社会的研究

考古学在人类学中的作用语言人类学

语言与文化的联系

方法与应用文化人类学/民族学

文化定义与人类学视角

民族学对文化差异的研究(四)社会学与人类学的交叉共同兴趣:社会关系、组织和行为研究社会类别差异:社会学强调国家,人类学关注非国家社会数据收集方法的差异:社会学问卷与可测定资料,人类学田野参与观察(五)方法论差异社会学的样本分析与统计技术现代学科开放带来的不确定性人类学的定性分析与诠释性理论(六)当代发展方向社会学的“向文化开放”运动

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研究

文化开放对社会学的影响人类学的城市与工商贸易研究(七)研究与应用课题人类学与社会学在人性、文化、医学、公共卫生的研究出发点的不同导致的研究思路差异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共同与独特贡献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CONTENTS一、普同性二、文化相对性三、适应四、整体性所谓普同性或普同论(universalism)是指地球上全人类的一致性与共同性。各个地理区域的人民,无论肤色、民族是否相同,都属于同一物种,因此人人都是平等的同类。进一步说,人类在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上的共同性特征就是人类学特别关注的普同性内涵。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族群都是人类学研究的对象,其研究最终有助于不断积累对人类普同性的认识。一、普同性二、文化相对性1.理论主张:文化相对性2.批判民族中心主义

民族中心主义倾向以自己文化为标准评判其他社会文化行为。3.观点相对性文化相对论认为文化行为需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评估。(1)文化相对性的观点

提示任何一个族群的文化观念与风俗习惯都是在其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2)相互理解的态度

在对不同地域的族群文化作出任何价值判断时,需小心避免得出肤浅武断的结论。(3)文化相对性的重要作用

人类学家在人类生存领域的探索过程中,总是率先使用跨文化的透镜看待他者。三、适应1.定义与分类:适应概述2.生物性适应

人体同环境保持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协调。3.文化性适应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达成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1)适应的交互过程

人类的身体和大脑变化让适应策略中的文化得以实行。(2)文化性适应的群体层面

通过群体活动获得社会文化的力量。(3)生物文化性适应

适应不仅仅是个体层面的,更是群体与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整体性的主要内涵1.整体性的定义2.初期人类学的整体性研究3.生物性与文化性的综合分析四、整体性1.整体性的定义人类学家对整体性认识的演进:历代学者以不同理论为基础,不断完善人类整体性认识,从早期的生物进化到更关注文化的角度。整体性(holism)的概念:人类学家视人类社会为一个动态整体,关注其共时性和历时性,进行生物性与文化性的综合分析。2.初期人类学的整体性研究生物进化观点的影响:摩尔根等学者关注人类体质、生理等特征,推动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研究。摩尔根的进化观模式:构拟人类社会从蒙昧时代到文明时代的三阶段进化模式,整合区域文化调查结果,形成全观的民族图景。马林诺斯基的“实验室”式研究:通过距离欧洲遥远的海岛部落为研究对象,进行容易控制的整体性把握研究,全面描述和分析多种文化要素。3.生物性与文化性的综合分析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发展:早期的整体论建构着重于生物与文化的双重视角,形成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追求生物文化整体论。生物文化整体论的概念:强调将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物系统研究,并对不同人群的文化系统进行联系性的考察。(二)哈里斯的整体论研究视角1.方法论角度

整体论在人类学研究中的态度和观察方法:哈里斯认为整体论是人类学研究过程中应持有的态度和观察方法。2.功能主义角度

局部和整体的有机结合及功能的发挥:功能主义角度强调社会各方面的分支,通过分析各部分之间功能的相互作用,理解社会的整体文化系统。3.综合的角度

人类学对生物、社会、文化等各个角度的整体考察:哈里斯提出整体论应该是对生物、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的整体性综合考察。4.过程角度

人类学对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操作过程:整体性研究需要对人类起源、文化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操作过程,加以描述和解释。(三)整体论的意义1.辩证的理论整体性的相对性和必要性:整体性是一个相对且必要的理论,需要在特定时空下理解特定人群,同时为深入理解特殊现象提供整体把握。2.人类学推崇整体论的原因学科根本立场的决定:人类学根本立场决定了对整体性的推崇,要求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整体与个体相统一。人类学对事物综合考虑的要求:为了深入理解特殊现象,人类学需要对事物进行整体把握,对各个层面进行考虑和分析。3.新的整体论含义全球化背景下的整体与局部互动:整体性的含义在全球化时代得到进一步丰富,需要关注小地方和大世界之间快速而复杂的互动过程。本章要点人类学的学科主旨

-人类学的跨学科特征

-以文化概念为中心的研究领域学科形成的主题

-跨越时空的生物文化连续性与中断

-文化研究中的政治、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人类学的认识论主题

-普同性与差异性的认知

-文化相对性与平等性的理解

-环境适应与整体性的观点THEENDTHANKS第二章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一)人类学理论的起源人类学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但直到19世纪中期才开始形成独立研究领域。为了理解人类学的理论发展,我们通常按学派或人物的角度进行介绍。然而,这种方式难以描绘发展的整体框架。本书采用不同的角度,将人类学理论进程划分为六个主要阶段或角度进行介绍,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理论发展进程及其脉络。理论发展的六个阶段1.进化论(1890年以前)2.传播与社会、文化(1890年至20世纪50年代)3.功能论(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4.自然、结构与符号(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5.结构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理论(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6.后现代主义与人类学的重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分类方法既详细介绍了重要的理论和代表人物,又为读者提供了对人类学理论发展脉络的整体把握。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按照理论时段安排,但并非严格的时间先后。理论流派跨越多个时代,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理论模式共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人类学进入了一个垄断性的“主义”缺失的时代。第一节进化论第一节进化论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殖民过程的持续,欧洲学者开始面对与他们体质和文化迥异的人群。19世纪中期,各国相继成立了“民族学会”和“人类学会”来关注非欧洲民族。对于是否所有人类都应被视为“真正的人”,学者们存在不同看法。有两种主流解释:一种认为人类是以完美状态被创造,但自亚当被逐出伊甸园后开始退化,尤其是非白人;另一种认为上帝在造人时就将他们分成不同的民族。这两种解释基于宗教传统而非系统观察。在这一时期,一些学者开始寻求其他解释,进化论成为挑战神学传统的首选,并发展成人类学历史上第一个成熟的理论范式。(一)进化“进化”一词源于拉丁语“evolutio”,意为“展开”,指各种变化,不带方向性。1862年,斯宾塞将“进化”定义为通过分化和整合实现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到确定、连贯、异质的变化。进化在这里有了方向性,事物的结构和功能由简单到复杂发展,但并未涉及“进步”的概念。一、进化与进化论(二)进化论进化论最初是生物学概念。1801年,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进化论。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详细阐述生物进化理论,包括物种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和高度变异性起着关键作用;自然选择保存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使物种适应不同环境而生存。达尔文在1871年的《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中明确提出人类起源于猿猴。他的生物进化论直接影响了进化论人类学的产生。英国人类学家马瑞特甚至认为,“人类学是达尔文的孩子,达尔文学说使人类学成为可能。取消了达尔文式的观点,就是同时取消人类学”。然而,深入研究发现,达尔文的理论为当时流行的人类社会持续进步理念提供了生物学证据。从古希腊时代起,相信人类状况逐渐改善的进步观念成为西方历史和哲学思想的基石。启蒙哲学崇尚个人自由和社会进步,提倡理性、自然、利益、秩序和进步。斯宾塞将社会类比为生物有机体,提出了社会单线进化的思想。这种社会进步观念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共同构成了进化论人类学的两大思想来源。一、进化与进化论1.1重要人物介绍1.1.1巴斯蒂安(AdolfBastian)

德国人类学民族学和史前史学会创始人。他提出了“心理一致说”,认为每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化模式。巴斯蒂安的贡献在于引入了“民族”和“地理区域”概念,强调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联。1.1.2巴霍芬(JohannBachofen)

瑞士法学家,提出《母权论》(1861),主张家庭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性杂交关系。他的观点突出了母权制(gynocracy)的概念,将起初的家庭以女性为线索计算世系。1.1.3麦克伦南(JohnMclennan)

英国学者,通过《原始婚姻》、《古代史研究》和《父权制理论》等著作,系统阐述了进化理论。他引入了“外婚制”(exogamy)和“内婚制”(endogamy)概念,解释抢婚习俗的传播。1.1.4弗雷泽(JamesFrazer)

创立“社会人类学”术语,著有《金枝》(1890),提出人类智力发展经历三个阶段。他的成名作影响深远,对英国人类学产生深远影响。(一)进化论人类学的前身二、进化论人类学1.2其他重要人物除了上述人物外,还有拉伯克(JohnLubbock)、马瑞特等进化论人类学家,被称为“单线进化论者”(unilinealevolutionist)。1.3共同观点进化论人类学家相信人类和世界遵循自然、外在和既定的进步规律。他们探讨人类社会和文化事项的起源和过程,特别关注宗教、法律、财产、家庭和国家的发展。(二)进化论人类学的要点2.1共识

进化论人类学家形成如下共识:人类追求进步的心智和本质一致;社会文化进步的路线和阶段一致;社会文化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一致。2.2注意事项

进化论者相信人类心理一致,但在文化上存在差异,同时认为某些文化优于其他文化,可能导致民族优越感和民族中心主义。(三)泰勒和摩尔根3.1泰勒的贡献3.2摩尔根的社会进化观3.1泰勒的贡献3.1.2泰勒的观点

泰勒认为文化演进主要表现为“理性的进步”,并提出三种看待世界的基本方式:巫术、宗教、科学。3.1.1残存法和万物有灵论

泰勒提出的残存法和万物有灵论是他的进化观的核心。3.2摩尔根的社会进化观3.2.1亲属称谓和家庭进化

摩尔根运用易洛魁人的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家庭进化的理论。他通过《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从亲属称谓的角度分析和推论家庭制度的早期进化形态。3.2.2《古代社会》的进化大纲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详细阐述社会进化的思想。他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分为不同阶段,以技术的发展为划分标志。3.2.3摩尔根的影响

摩尔根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影响显著,他的研究被广泛借鉴,尤其在对社会组织、文化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理解上。第二节传播与社会、文化CONTENTS一、传播论二、社会决定论三、历史特殊论1.背景在19世纪70年代后期,人类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业领域。随着西方殖民事业的扩展,对殖民地和印第安人文化的了解成为重要任务。这时期人类学家扮演了协助统治和记录即将消失文化的双重角色,推动了民族学博物馆兴起和全球民族志资料的收集。2.专业田野工作的兴起19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人类学展开了专业田野工作,逐渐纳入大学课程,为学科发展奠定基础。3.传播与社会、文化理论的出现随着民族学资料积累,人们对进化论不满,催生了文化传播学和社会学年鉴。这时期主要理论派别有文化传播学派和社会决定论。19世纪70年代后期的人类学发展一、传播论(一)传播

传播(diffusion)是指文化元素从一个中心向外部扩散,带有地位差异。与“communication”不同,传播强调从中心到边缘的传播。(二)传播论

传播论(diffusionism)是进化论后的重要理论,认为文化变迁是文化采借的结果。分为埃及中心论和文化圈理论,强调文化圈的形成和文化传播。(三)传播论要点

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认定文化采借多于发明

相同文化说明历史关联机会多

强调传播在人类文化史中的作用二、社会决定论(一)涂尔干和社会决定论(二)社会决定论要点(三)礼物的意义(一)涂尔干和社会决定论涂尔干是法国社会学派的领军人物,强调社会独立于个体,社会决定个体行为。他提出“机械的结合”和“有机的结合”概念,揭示社会结构变迁。(二)社会决定论要点1.社会事实自成其类,只能用其他社会事实解释2.社会外在且独立于个体,对个体有强制力3.集体意识和集体表象是社会的核心4.社会决定个体的分类,反映社会文化分类5.社会现象有实际功能,可通过科学方法研究(三)礼物的意义莫斯的《礼物》探讨礼物交换背后的力量,强调道德、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综合。他认为礼物交换超越物质,包含对人际关系、道德和习惯的影响。社会学派关于社会整体观、集体意识、集体表象的论述,成为后来人类学对于文化整体性、功能、文化结构、个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多方面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于人类学研究非西方的思维结构和模式也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在人类学界,涂尔干等人的思想后来演变为两种颇为对立的传统:一是以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经验主义传统,强调社会结构与功能的概念;二是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传统,强调观念层次、心智结构的研究,将分类作为文化的特征。(一)博厄斯学派的兴起博厄斯学派是北美人类学界的重要理论流派,被称为“历史特殊论学派”或“博厄斯学派”。1.1博厄斯和历史特殊论

博厄斯是德裔犹太人,对文化区分析法的贡献显著。

他强调文化是超个人、超心理的封闭系统,主张文化决定了文化。

博厄斯培养了一批重要的人类学家,如克鲁伯、本尼迪克特等。1.2文化区分析法

文化独立论和文化相对论是博厄斯学派反对进化论和传播论的主要理论工具。

文化区分析法强调文化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拒绝将文化归结为单一决定因素。

文化区的构建包括文化特质、文化丛结、文化类型和文化区的概念。三、历史特殊论(二)文化与人格理论1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2米德与文化人格3认知人类学的兴起三、历史特殊论1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本尼迪克特提出文化模式论,认为文化是一套内部要素相互关联的价值母体。文化模式通过选择、驯化和整合外来文化特质形成,是文化的整体关联性。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有日神型、酒神型和妄想狂型等,强调文化的多样性。2米德与文化人格米德关注文化对个人成年人格的影响,通过田野工作研究不同文化的儿童养育方式。米德的研究也涉及认知与文化、使用可视性图像记录调查等领域。她批判西方文化导致的心理压抑和社会问题,提倡野蛮社会的儿童训练方式。3认知人类学的兴起认知人类学探讨人的感官是否是超文化、全人类共同的,提出认知与文化的关系。萨皮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决定人的主观意识,影响思维和文化的传承。第三节功能论CONTENTS一、马林诺斯基的文化功能论二、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论三、新功能论引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