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
1.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琐记》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学派办学的“乌烟瘴
气”,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海国图志》的情景。
B.保尔在坚强战士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几经生死,最后在完全瘫痪,双目失明情况下,完成了小说《牛
虻》的创作。
C.格列佛在飞岛国看到各种荒诞现象,如在拉格多大科学院,科学家们忙着从黄瓜中提取阳光、将粪便还原成食物,
把冰烧成火药等。
D.《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走进由妖怪变化的“小雷音寺”拜佛,悟空被合在金晓之中,唐僧、八戒等人也被擒。玉
帝命亢金龙用角沿镜缝钻入,救出悟空。
2.下列加点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她的眼神厚澈透明,让欺骗她的人心生愧疚之感。
B.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安路,大路平顺。
C.网友戏虐地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舌尖上的博览会”。
D.纽约证券交易所隆重推出中国乳业概念股。
3.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深友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
柔曼如提琴者,;那清脆如弹拨者;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
①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②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③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④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A.①②③④B.①©④③C.②①@③D.②①③©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教书育人的巨大贡献,于漪老师军鹰“改革先锋”称号。
B.现在社会上好多年轻人找工作总是挑挑拣拣,这山望着那山高,总不满意。
C.这些经典之作,都是不可之论,应该好好地阅读。
D.班主任王老师三顾茅庐苦口婆心,终于让刘丽同学打消了辍学打工的念头。
5.填空
①角声满天秋色里,O(李贺《雁门太守行》)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o(周敦颐《爱莲说》)
③,日暮聊为《梁甫吟》。(杜甫《登楼》)
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博大情怀的诗句是
⑤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富含哲理表达高瞻远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请写出古诗词中表达诗人思家念亲情感的句子(连续两句):,。
6.名著阅读。
阅读《朝花夕拾》选段,回答问题。
选段一: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
选段二: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门学问的著作。
(1)选段一节选自《》(填篇名),选段二中的“他”是(填人名)。
(2)“只有强者才懂得斗争;弱者甚至失败都不够资格,而是生来被征服的。”你认为下列人物,谁能被称为“强者”?
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A.孙悟空B.简•爱C.祥子D.范进
二、阅读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大富之术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
足,三年大穰久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
不探也。未几,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日:“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目:“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
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
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
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霏,孰怨哉?”
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日:“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
也,故得罪。”
(注释)①穰:庄稼丰收。
(选自《列子•天瑞第一》,有删节)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自宋之齐(之:去,往)
B.畴其为盗之言(喻:明白)
C.手目所及,亡不探也(亡:死亡,消逝)
D.官天之所生(皆:都,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宋之齐,请募术募真无马邪(韩愈《马说》)
B.画不喻其为盗之道余强饮三大白画别(张岱《湖心亭看雪》)
C.山泽年产育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D.以赃获罪以中有足乐者(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下列句子中与“国氏之盗,公道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C.舜发于吠亩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
4.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氏告诉向氏致富之道就是偷盗。
B.向氏因为偷盗的缘故被没收了财物,他觉得是国氏欺骗了他。
C.向氏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国氏所说的为“盗”之道。
D.东郭先生认为向氏怪罪于国氏是不对的。
5,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
②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日:“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
秦日:“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日:“今者臣来,过于淄①上,有土偶
与桃梗②相与语。桃梗谓土偶日:'子,西岸之土也,挺③之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
然。吾西岸之土也,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④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
将何如耳。'今秦四塞⑤之国,比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选自《战国策•齐策三》)
(注)①淄(zi):河流名称。②土偶:用泥巴捏的泥人。桃梗:用桃木雕刻的木人。③挺(sh百n):揉和。④东国:东方。
⑤四塞:四面都有险要的关口。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止者千数加弗听/鸣之四不能通其意(《马说》)
B.苏秦欲止之/孟尝君乃止
C.吾已尽知之矣/林尽水源(《桃花源记》)
D.过于淄上/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2.三处加点的“君”,可以译为“您”,是苏秦对孟尝君的尊称。文中还有两个解释为“你”的词是和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
(2)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4.文章开头写“孟尝君将人秦,止者千数而弗听”,除了交代事件的起因、引出下文以外,还有什么作用?
5.苏秦拜见孟尝君的目的是什么?他用什么方法达成了目的?
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日:“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Q
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②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
亡国矣。”①不聪:听不清。②石:针石,治病的工具。③知之者:指懂得医术的人。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与事二处)
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3.请结合选文内容,阐述扁鹊所讲道理。
10.说明性文章
落日的幻觉
①日落确实很美,色彩绚丽,变化多端。可是观赏者不会想到吧,这些奇异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觉,夕阳本身没有
任何变化。
②天文学家早就发现,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
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这首先
可以解释为什么天空总是蔚蓝色的)。由于日落日出的时候,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而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大,
所以此时太阳看起来深黄、殷红。一艇来讲,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
③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
层的光线迅速衰减,再加上太阳沉入地平线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在天空中呈现出蓝灰色的暗孤;而高层大气密度
小,光散射弱,就产生了暗弧上的亮弧。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随着太阳的下落而升向天顶,随着黑暗的降临而消
失。至于美丽的紫光,是因为人眼的受合效应,使通过大气尘埃的红色光与高层大气中较纯空气的蓝色散射光叠合而
产生的。
④太阳变扁的幻觉,不只出现在日落,太阳跳出地平线时也是如此。这是由于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
千米,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当落日下缘接触地平线时,折射使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26.5:32o
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就是扁的。
⑤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
但实际上,在大气层外天文学家用各种仪器观测,包括用照相机拍照,已经证明黄昏的太阳与中午的太阳大小是一样
的。
1.下列选项中的说明方法在选文④⑤段中运用到的一项是()
①作比较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下定义⑤列数字⑥作诠释
A.①②③⑤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①③⑤⑥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选文②④段画波浪线句中“一般来讲”和“不只”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选文重在介绍日落时产生的一些自然现象。文中提及的奇异现象大都是幻觉,而夕阳本身并没有任何变化。
C.选文部分的说明顺序体现科学原理的复杂与简单,故说明时从颜色及与颜色有关的暗弧、亮弧,说到太阳的外形
和大小。
D.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可能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选文部分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11.现代文阅读
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便唤酒保索借笔砚来。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
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
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潺阳江口!
宋江写妻,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
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设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郛城宋江作。”
1.结合宋江的生活经历,分析这首《西江月》表现了宋江当时怎样的情感?
2.宋江在《西江月》之后又写了四句诗,才觉得痛快。请从下列画线诗句中找出与“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
夫”情感最接近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A.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B.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C.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①,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注释:①青帝:司春之神。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三、应用
12.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学校举行以“春天送你一首诗”赛诗会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赛诗会筹备)请你为这次赛诗会拟一则宣传语,要求对仗工整,主题鲜明。
(诗意探源)你们小组准备了一组咏春的诗歌,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歌你对“春”这个字的来源进行了探究,下面是你
查阅到的资料。
甲骨文中的“春”字由(草)、(日)和“屯”(屯,像一颗种子,上部冒芽,下部生根)构成,表示风和日暖,
草木重新发芽吐绿。“春”的金文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两“木”到了上面,下面是左“屯”右“日”;小篆字形
则是左“日”右“屯”。“春”字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
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春”的解释是:春,推也(催生)。“春”后来还引申为严冬之后,风和日暖、草木萌发
的季节,冬酿春饮的美酒,柔情萌动的心境,生机勃勃、生机盎然等意思。
(1)根据这些资料,你认为“春”运用的是哪种造字法(常见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
根据它的本义推测“春”属于什么词类?
(2)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和唐•司空图《诗品•典雅》“玉
壶买春,赏雨其屋”中的"春"各是什么意思?
(牛刀小试)赛诗会活动牵惹了诗情,逗引了诗性。很多同学在学校微信平台上晒自己创作的咏春小诗。请你仿照“二
月春风”的小诗,也来试着写一写。
蔚蓝天上,桃色的云,徐徐伸着懒腰,似乎春眠未足,睡态惺松。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请以:“一路上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3)文中不得使用真实的地名、校
名、人名。(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A
【解析】
A错误,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
2、C
【解析】
C.有误。“戏虐”应为“戏谑”。
3、C
【解析】
试题分析:文本内容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来描写“泉鸣”的。可以根据填写的语句所描写的声音特点与题干中声音的特
点对应关系即可作答。“柔曼”特点,对应的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清脆”特点,对应的是“石缝间漏下的滴
泉”;这样排除了A和B。突出声音“厚重”特点的对应的句子是“万道细流汇于空谷”,这样排除D项。故答案为
C»
4、D
【解析】
D项“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用在句中不恰当。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
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
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5、①塞上燕脂凝夜紫②濯清涟而不妖③可怜后主还祠庙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⑤不
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
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
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凝”“濯”“厦”“庇”等字词的书写。
6、父亲的病藤野先生
(2)示例:简•爱是强者。在舅舅家寄住时,她反抗欺负侮辱她的骄横残暴的表哥,反抗厌恶痛恨她的里德太太。在
洛伍德学校时她曾对好友海伦说,“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从她的言行中我们能清晰
地看到简•爱的斗争、反抗精神。她使我们相信拥有独立人格、自尊自强的女子,即使出身卑微、遭遇不幸也定会找
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解析】
(1)文段一“陈莲河”是出自名著《父亲的病》的一个人物。文段二“解剖学”“日本”这些信息,可知出自名著《藤
野先生》。
(2)考查对名著的深入理解。从所给出的选项中选择一位人物,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其所表现出来的“强者”形象,
如,孙悟空是强者。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大圣尊崇“强者为尊”,自称“天生圣人”,挂起“齐天大圣”
的旗帜,蔑视皇权,反对等级制度。他一身神通,喊出“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的口号。
二、阅读
7,1.C
2.D
3.D
4.A
5.①向氏认为国氏欺骗他,就到国氏那里去埋怨他。
②你盗窃这些东西而被判罪,怨(恨)谁呢?
【解析】
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
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C.手目所及,亡不探也(亡:
没有)
2.A项的“其”解释为:代词,“他的”/副词,表疑问;B项的“而”解释为: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C项
的“之”解释为: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的“以"解释为:因为。故选D。
3.“国氏之盗,公道也”是判断句式。A项是宾语前置句式;B项是省略句式;C项是陈述句式;D项是判断句式。
选Do
4.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选项。BCD三项正确。A项错误。结合“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
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
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分析,国氏告诉向氏致富之道是利用天时,地利和勤劳。
5.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
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
意义为辅。重点字词:“怨”埋怨;“盗”,盗窃。
【点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
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
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参考译文:齐国的国氏非常富裕,宋国的向氏非常贫穷。向氏从宋国来到齐国,请教他致富的方法。国氏告诉他说:
“我擅长获取外物。我开始获取外物的时候,一年就充足了,两年就富足了,三年就五谷丰饶了。从这以后,我送给
别人的财务遍及州闾。”向氏非常高兴。他听明白了国氏获取外物的话,却不理解国氏获取外物的道理,于是翻墙入
院,凿洞入室,手能拿到的,眼能看到的,没有不偷的。不长时间,就因盗窃来的赃物被发现而被判罪,先前积蓄的
财物也被没收了。
向氏认为国氏欺骗他,就到国氏那里去埋怨他。国氏说:“你是怎样获取外物的?”向氏说了他的情况。国氏说:“唉!
你不理解获取外物的道理竟然错到了这种地步!现在我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吧。天有适合的时令,地有有利的地势。
我获取天地的时令和地势,云雨的浇灌和滋润,山峦湖泽的生产和养育,来种植我的庄稼,构建我的房舍。我地上获
取飞禽走兽,水里获取鱼鳖虾蟹,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获取的。庄稼、土木、禽兽、鱼鳖,都是上天生产的,哪里是
我所拥有的?这样,我获取上天的东西却没有遭受惩罚。金玉等珍宝,谷布等财务,那是别人积攒的东西,哪里是上
天给的东西?你盗窃这些东西(它们)而被判罪,怨(恨)谁呢?
向氏非常迷惑,认为国氏又在欺骗他,就去拜访东郭先生,向他请教。东郭先生说:“国氏获取外物的方法,是遵循
公正之道的行为,所以没有遭受惩罚;你获取外物的行为,是出于私心的盗窃行为,所以被判罪受惩。”
8、1.A
2.子汝
3.(1)我(这次)来,本来就不敢说人间的事。(2)那你将漂流到什么地方去呢?
4.与文末的“孟尝君乃止”形成对比,突出(衬托)苏秦善于劝谏。
5.目的是劝孟尝君不要入秦。苏秦用“土偶与桃梗”的故事设喻,让孟尝君明白入秦国就如同入虎狼之地,有生命危
险,将不会再回来。
【解析】
1.A都是表转折。B劝阻/取消。C才/尽头。D路过/过失。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文言文中代表你的称呼有:尔、君、卿、汝、若。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
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
键词:固:本来。子:耳:句末语气词,呢。
4.考查句子的作用。孟尝君一开始要到秦国去,有上千的人劝阻他入秦,但他一概不听。苏秦对他说了一番话后,最
后孟尝君就取消了行程。孟尝君的做法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苏秦劝说的效果之大,侧面衬托出苏秦善于劝谏。
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
括的前提和基础。第一问根据“苏秦欲止之”可知苏秦入秦的目的是苏秦也想劝阻孟尝君不要入秦。第二问,苏秦没
有直说来此的目的,而是先说自己遇到一个泥人和一个桃木人交谈的事情,以“土偶与桃梗”的故事来设喻,告诫孟
尝君秦国就如虎口一般,入秦国就如同入虎狼之地,有生命危险,将不会再回来。
【点睛】
翻译:
孟尝君要到秦国去,有上千的人劝阻他入秦,但他一概不听。苏秦也想劝阻他,孟尝就接见了他。苏秦对孟尝君说:
“今天我来的时候,路过淄水,有一个泥人和一个桃木人在那里交谈。桃木人对泥人说:'你是用西岸的土,捏成的
人,每年八月,天降大雨,淄河洪水冲来,你就被冲毁了。‘泥人说:'不对。我是西岸的泥捏成的,即使我毁了,
还能回到西岸呢!。现在你是东方桃木刻成的人形,天降大雨,淄河洪水横流,把你漂走,你在水中漂来漂去,还不知
要漂往何处?'现在秦国是一个四面都有要塞的强国,就如虎口一般,而你却要到秦国去,我就不知道你怎么出来了。”
孟尝君就取消了行程。
9、1.示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2.示例:您向懂得病情的人求教,而让不懂得病情的人从中破坏。
3.示例:扁鹊针对秦王在治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批评与意见,告诉我们做事,要与专业的人去商量、研究,如
果让不懂行的人指手画脚,必将出现险情。治病与治国都是同一个道理。
【解析】
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4)需要着重强调
的地方,一般要停顿;(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6)句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
句末语气词前,要停顿。根据句意:如果用这种法则来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您只要在一次重大的举动上迟疑不决,
秦国很快就会灭亡啊!”故句子划分为: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
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
句式的翻译。重点词语有:君:您。败:破坏。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
括的前提和基础。扁鹊逃到秦武王那里去,秦武王也有病,因为他的病在眼睛下面耳朵之前,动手术的话又怕失明又
怕失聪,可是他也想治病,但是他又怕治病的后遗症,最后气得扁鹊将针石摔至地下。说明要“与知之者谋之”,不
要“与不知者败之”。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依靠真知灼见,莫听啧声烦言。除病与知政都是同一个道理,要正视自
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点睛】
翻译:扁鹊拜见秦武王,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诉给扁鹊,请求扁鹊予以治疗。秦武王的近臣说:“大王的病在耳朵和
眼睛之间,即使治疗也未必能治好。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把耳朵搞聋,把眼睛搞瞎。”秦武王把近臣的话告诉了扁
鹊。扁鹊听了,大发脾气,把针石丢在地上,气愤地说:“君王既然跟懂得医理的人商量治病,却又听不懂医理的人
胡言乱语,这怎么能治好您的病呢?如果用这种法则来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您只要在一次重大的举动上迟疑不决,
秦国很快就会灭亡啊!”
10、1.D
2.B
【解析】
1.“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列数字,“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
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作比较、打比方,介绍幻觉产生的原因一一作诠释,故选D。
2.B错误,选文重在介绍人们看日落时产生的幻觉和幻觉产生的原因。
11、1.宋江的这首《西江月》写自己具有文韬武略,可不幸的是,现在发配江州,好比虎落平阳,备受屈辱,且只能
忍受。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手刃仇人,以报冤仇。整首词表现他感叹自己虽满腹经纶却时运不济、内心屈辱、希望终
有一天能够报仇雪恨的心理(或暗含谋反之意)。(意对即可)
2.选C。因为黄巢是农民起义的领袖,所以“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两句诗,是说要是我宋江上了梁
山(造反),实现了我的凌云壮志,凭我宋江的能力,黄巢又算得了什么!而黄巢的“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
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体现了黄巢想要推翻旧政权
的豪迈意志和信心。(意对即可)
【解析】
1.首先要理解好《西江月》一词的内容,然后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说的是
自己从小就攻读经史,大了后又精通权谋之术,你们当官的会的我宋江也都会,我宋江的本事一点也不必那些当官的
差。“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但是时运不济,混了半天不过一个小吏,好比虎落平阳,忍气吞声。“不
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则是进一步的感叹自己目前的潦倒,想我宋江这么一个经世之才,竟然成了囚犯被发
配到江州。老天实在是对我宋江不公啊。“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丹阳江口!”这两句的意思是,再这样下去,我就豁
出去上梁山了,既然官府不给出路,老天又对我宋江不公,我宋江就自己来找回公道,定要叫这济阳江血雨腥风一番。
从这首《西江月》来看,宋江一方面感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另一方面宋江的潜意识内一直是有反心,至少一直是把
梁山当作自己的退路。当宋江在官场已经穷途末路的时候,本能就想起,自己还有江湖这条路,在江湖这个世界里,
我宋江则是个大名鼎鼎的及时雨,真要把我惹火了,就上梁山了。
2.“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日后如果我大志得酬,笑那黄巢不算大丈夫。黄巢当过几天皇帝,而黄巢
不如自己,意思就是说宋江要当长久皇帝,自然是反朝廷的意思了。此句将自己和唐朝的造反头子相比较,充分表现
了宋江对现实的不满,抒发了自己的雄心大志。而C项“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若是有朝一日我成为
了司春之神,一定要让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的表达了作者宏伟的抱负。
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劳动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
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遇命运的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为“青帝”,不妨看作是建立农民政权的
施政纲领,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所以这句诗与题干句“他时若遂凌云志,
敢笑黄巢不丈夫”情感最为接近。而AB两项都有忠君思想。所以选C。
三、应用
12、【赛诗会筹备】主题鲜明,对仗工整。示例:与诗相约,感悟春意,借诗之雅,传承文明让雅言传承文明,让诗
歌浸润人生诵出春天的柔情,诵出青春的豪迈享受春天的阳光,接受诗歌的滋润。
【诗意探源】(1)会意或形声动词。
(2)句①中的“春”是形容词,生机勃勃的意思。句②中的“春”是名词,春天的意思。
【诗意探源】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赛诗会筹备L写宣传标语,感情要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
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是主题要鲜明,一定不能脱离“春天送你一首诗”的主题。语句中要
有“诗”这一关键性字眼。平时要注意观察、阅读好的宣传语、提示语、标语等,多体会其中的优点,汲人所长,为
我所用。
(二)【诗意探源】。(1)“春”过去写为“著”。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
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三分能力七分责任心得体会模版(2篇)
- 二零二五版煤炭物流运输新能源车辆采购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养殖场承包运营管理协议3篇
- 龙湖地产龙湖一期土石方工程二零二五年度质量保证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对公司养老产业借款合同(养老产业发展支持版)2篇
- 2024药店药品追溯系统建设及运营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内墙涂料施工与绿色建筑认证合同
- 2025年退休人员创业扶持劳动合同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肉牛良种引进与推广合同
- 中小微企业2024合作创新发展合同稿版B版
- 物业民法典知识培训课件
- 2023年初中毕业生信息技术中考知识点详解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寒假作业(综合复习能力提升篇)(含答案)
- 《万方数据资源介绍》课件
- 医生定期考核简易程序述职报告范文(10篇)
- 第一章-地震工程学概论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解读
- 初级创伤救治课件
- 交通运输类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功能康复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