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的水解的应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3/0D/wKhkGWWPmxiAKo4RAAHNZKb0Lfg249.jpg)
![盐类的水解的应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3/0D/wKhkGWWPmxiAKo4RAAHNZKb0Lfg2492.jpg)
![盐类的水解的应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3/0D/wKhkGWWPmxiAKo4RAAHNZKb0Lfg2493.jpg)
![盐类的水解的应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3/0D/wKhkGWWPmxiAKo4RAAHNZKb0Lfg2494.jpg)
![盐类的水解的应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3/0D/wKhkGWWPmxiAKo4RAAHNZKb0Lfg24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盐类水解的利用1编辑ppt1、盐类的水解的概念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响,叫做盐类的水解。复习2编辑ppt水解的条件:生成弱电解质。水解的实质:破坏〔促进〕了水的电离平衡。酸+碱盐+水中和水解水解反响与中和反响的关系:水解的结果:
使溶液中C(H+)≠C(OH-)对概念的理解3编辑ppt2、影响盐水解的因素:〔1〕温度〔2〕浓度〔3〕参加某些物质内因——盐本身的性质:-----越弱越水解一般酸可抑制阳离子水解,促进阴离子水解;碱可抑制阴离子水解,促进阳离子水解。——浓度越稀越水解.——温度越高越水解.外因——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4编辑ppt〔1〕配制和保存易水解的盐溶液问题1:为什么用热水配制CuCl2溶液,溶液会出现浑浊?怎样配制澄清溶液?热水:升温能够促进水解CuCl2+2H2OCu(OH)2+2HCl(吸热)或Cu2++2H2OCu(OH)2+2H+(吸热)配制CuCl2溶液,为防止出现浑浊,应加少量的_______
稀盐酸1、化学实验中的盐类水解问题四、盐类水解的利用5编辑ppt问题2:用热水配制硫酸铁溶液时,同样会产生混浊?怎样才能用热水配制出澄清的硫酸铁溶液?[小结]:配制易水解的金属盐溶液应加少量的______________配制Fe2(SO4)3溶液,要先加少量的稀H2SO4。阴离子所对应的酸6编辑ppt〔2〕试剂瓶的选用:
问题3、盛放Na2S、Na2CO3的试剂瓶为什么不能用玻璃塞?NaF溶液能否用玻璃瓶?7编辑ppt注意:实验室贮存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一律使用橡胶塞如Na2CO3溶液贮存时用橡胶塞CO32-+H2O
HCO3-+OH-SiO2+2OH-=SiO32-
+H2O8编辑ppt〔3〕加热蒸发可水解的盐溶液问题4: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什么,为什么?△2Fe(OH)3=Fe2O3+3H2OFeCl3+3H2OFe(OH)3+3HCl⑴加热促进水解⑵HCl挥发思考:由MgCl2·6H2O加热制得无水MgCl2时,应如何操作?9编辑ppt尽管Al3+水解生成Al(OH)3和H2SO4,但由于H2SO4是高沸点酸,不易挥发,加热最终只是把水蒸去,因此仍得Al2(SO4)3固体。3H2SO4+2Al(OH)3=Al2(SO4)3+6H2O问题5:Al2(SO4)3溶液加热蒸干后得到固体是什么?Al2(SO4)3+6H2O2Al(OH)3+3H2SO410编辑ppt
可以。加热促进Fe3+水解,使之生成
Fe(OH)3沉淀而除去。
Fe3++3H2OFe(OH)3+3H+(4)除杂:问题6、除去KNO3溶液中少量的Fe3+离子可用加热的方法吗,说明理由?11编辑ppt练:为了除去氯化镁酸性溶液中的Fe3+离子,可在加热搅拌下参加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参加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A.氧化镁B.氢氧化钠C.碳酸钠D.碳酸镁溶液中,某些离子的除杂,需考虑盐的水解。AD12编辑ppt2.农业生产中的盐类水解问题
问题7:化肥的使用——草木灰不能和铵态氮肥混合使用,为什么?农业谚语:“灰混粪,粪混灰,灰粪相混损肥分。〞思考:为什么会损肥分?13编辑ppt
草木灰不宜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草木灰的成分:K2CO3,水解呈碱性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铵态氮肥——铵盐,水解呈酸性。NH4++H2ONH3·H2O+H+,
混施后,OH-与H+中和成水,使两种盐的水解平衡强烈地向右移动,以至生成大量的NH3·H2O,进一步分解成NH3逸出了,从而降低了肥效。双水解14编辑ppt3.日常生活中盐类水解问题问题8:明矾〔KAl(SO4)2·12H2O〕能够用来净水的原理。Al3++3H2O
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外表积大,吸附能力强,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生成沉淀而起到净水作用。15编辑ppt加热促进碳酸钠水解,碱性增强。碱性强去油污能力就强。CO32-+H2OHCO3-+OH-
(吸热)HCO3-+H2OH2CO3+OH-(吸热)问题9:为什么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油污效果好?
16编辑ppt[生活常识]为什么用肥皂洗衣服时用温水比冷水洗得干净一些?肥皂主要成分:硬脂酸钠(C17H35COONa)硬脂酸(C17H35COOH)是一种一元弱酸C17H35COO-+H2OC17H35COOH+OH-
(吸热)17编辑ppt问题10:金属镁与水反响比较困难,假设加一些NH4Cl马上产生大量气体?为什么?
总方程式:Mg+2NH4Cl=MgCl2+2NH3+H2“焊药〞成分有NH4Cl—金属焊接时常用于除去金属外表的氧化膜。4.工业生产中的盐类水解问题NH4++H2ONH3•H2O+H+△NH3•H2O=NH3↑
+H2OMg+2H+=Mg2++H2↑18编辑ppt药品:Al2(SO4)3溶液、饱和NaHCO3溶液泡沫灭火器的原理——盐类双水解反响Al3++3H2OAl(OH)3+3H+,HCO3-+H2OH2CO3+OH-,总式:Al3++3HCO3-=Al(OH)3↓+3CO2↑;5.消防灭火中的盐类水解知识19编辑ppt灭火器原理塑料内筒里面放入的什么是药品?铁外筒放入的是什么药品?Al2(SO4)3溶液NaHCO3溶液20编辑ppt盐类双水解反响1、互抑双水解:如:NH4Cl与CuCl2溶液混合2、互促双水解:如:AlCl3与NaHCO3溶液混合常见互促双水解的离子:(它们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弱碱阳离子:Al3+Fe3+NH4+
弱酸根离子:S2-CO32-
SiO32-
AlO2-
(HS-)(HCO3-)
21编辑ppt练习:1、对氯化铁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Fe3++3H2OFe(OH)3+3H+⑴加热氯化铁溶液,溶液的颜色会不断加深,可得到一种红褐色透明溶液。向这种液体中参加MgCl2溶液,产生的现象为。⑵不断加热FeCl3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可能是
。⑶在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浑浊,应参加。〔4〕在氯化铁溶液中参加饱和碳酸氢钠,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22编辑ppt练习:2、浓度都是0.1mol/L的以下溶液中,C(NH4+)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1〕NH4Cl(2)(NH4)2SO4(3)NH4HCO3(4)(NH4)2CO3(5)(NH4)2Fe(SO4)2(6)NH3·H2O(5)(2)(4)(1)(3)(6)3、以下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Al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国有企业劳动合同解除与职工安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桶装水电商平台合作推广合同样本
- 《高级数据库技术》课件
- 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课件
- 《风险管理课程》课件
- 主题班会课件交通安全
- 《健康养生中风》课件
- 煤炭短途运输安全责任追究与考核合同
- 《气管插管术概况》课件
- 《华生的行为主义》课件
- 成本合约规划培训
- 山东省济宁市202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试卷 含答案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交通法规教育课件
- 产前诊断室护理工作总结
- 6S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小学校长任期五年工作目标(2024年-2029年)
- 医院培训课件:《猴痘流行病学特点及中国大陆首例猴痘病例调查处置》
-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产科护士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 开曼群岛公司法2024版中文译本(含2024年修订主要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