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攻坚决胜组合抢分练八信息性阅读 语言文字运用 写作教师用书_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攻坚决胜组合抢分练八信息性阅读 语言文字运用 写作教师用书_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攻坚决胜组合抢分练八信息性阅读 语言文字运用 写作教师用书_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攻坚决胜组合抢分练八信息性阅读 语言文字运用 写作教师用书_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攻坚决胜组合抢分练八信息性阅读 语言文字运用 写作教师用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合抢分练八信息性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一、(2023·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十次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日新之谓盛德”,中国文化之所以传承千年,历久弥新,在于中国人的勇毅坚忍,也在于中国人永葆期待与希望的时间更新意识。中国人看起来持重保守,但渴求改变现状、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心性一直十分丰盈。我们从年节礼俗中就能充分感知到中国人的这一时间观念特性。中国历史上是以农业立国,农耕文明对时间的认知特别关注天文、气候、物候的季节变化,在四季流转中把握时间。同时,中国人又特别清楚地感知到四季岁时的循环不是追随旧轨的循环,而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岁时的循环是一种包含时间流逝的循环。中国人将岁时视作生命的历程,春夏秋冬是一个生命机体生长衰亡的过程,“冬尽春来,旧年死了,新年才生”。在四季与年度时间配合的循环中,中国人有着强烈的时间更新意识,发明了一系列蕴含时间过渡仪式的年节礼俗,在岁末年初、冬去春来的时节,中国人用它们来辞旧迎新。由于中国人的长期农业定居习惯,伴随着时间意识的是浓厚的伦理观念。在新旧交替转换的时间关口,中国人强调家族与社会集体的力量,驱走岁末冬寒,共同迎接新年新春。人们通过一系列或严肃或轻松的年节交往礼俗、祭祀礼俗与迎春礼俗,增进人世间情感与伦理关系,实现人与历史和自然关系的建构与连接,表达人们对新一轮岁时生活的美好期待,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过大年”是一个生动的民俗语汇,年是一个时间段落,它以除夕夜与新岁凌晨为中心,包括除夕前、除夕夜、新年三个时间段。围绕着这三个时间段形成三大年节礼俗,辞年礼俗、团年与守岁礼俗、拜年庆贺与迎春礼俗。民间俗谚:“过了腊八就是年。”当家家户户和寺庙熬起腊八粥,空气中弥漫着腊八粥的香味时,年节就到了。辞年礼俗活动的中心是对一年来的各种人际关系进行调整增进,通常以年礼馈送与聚饮的方式进行,以表达对天地自然、亲友乡邻、同行同业甚至传统社会君臣之间的相互礼敬与感恩。辞年礼以亲友间馈赠礼物为主,主要是晚辈看望长辈,平辈之间相互探望。在岁末年初、冬春交接之际,人们相互馈赠礼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大寒时节传递情感温暖。传统的辞年礼在当代具有现实意义,可以转变为具有慈善性质的新年礼俗,一种是富裕人家借辞年礼给贫弱亲友以物质资助,让亲友在亲情滋润中得到实际的帮助;另一更值得提倡的是政府与相关部门在岁末对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进行专项慰问,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怀。“酒食相邀”,岁末聚饮,送别旧岁,是辞年礼俗的重要形式,也是千年以来的年节传统。岁末冬寒,百姓人家和各行各业以年终聚会的形式联络情感,这种形式在我国东南地区称为“尾牙”。除了馈问与宴饮外,辞年礼俗还有对自然万物人格化的神灵的辞别,对环境的清洁,对自我精神与身体洁净之意。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处于年根岁末,辞年礼俗更趋紧密。人们不仅抓紧置办年货,准备过年食品,同时祭祀天地自然,礼送百神上天,清洁环境,装饰门庭与洁净自身。团年与守岁礼俗是年节的重头戏,是年节通过仪式的关键环节。“一年不赶,赶年三十晚”,春节回家天经地义。团年礼俗中最主要的是共享年夜饭,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大餐,是凝聚中国家庭情感与信仰的精神圣餐。年夜饭的每一道菜肴都有丰厚的寓意与故事。要有头尾俱在的全鱼,以示年年有余;圆圆的红枣与丸子象征红火团圆等。《荆楚岁时记》记载,岁暮家家备办菜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迎接新年。“年夜饭,回家吃”,是号召,更是行动,为新年的再出发提供精神力量。发压岁钱,是团年礼俗的内容之一。吃完年夜饭,就发压岁钱,这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是小儿最期盼的大年礼物。压岁钱(也称压祟钱)起源较早,但真正流行是明清以后,有特制钱(类似今天的纪念币)与通行制钱两种,它的本义是在新旧时间更替中,依靠家族集体力量,保障幼儿平安到达新年。守岁礼,是家人围坐于炉火边,通宵达旦地守候新岁到来的礼俗。除夕夜守岁礼俗在中国大约有两千年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有蜀之风俗,至除夜,通宵不眠,谓之“守岁”。明清以来,守岁礼俗中的家庭伦理内涵进一步加大,认为守岁可以为家中长辈祈寿。现在,守岁礼俗普遍伴随着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拜年庆贺是传统社会普遍遵循的新年礼俗,人们在通过旧年后重新获得生活时间,以相互礼拜的方式庆贺新生。中国传统社会君臣百姓拜年有一定的规矩与次序,朝廷沿袭上古告朔之礼,在元日举行盛大朝会,皇帝接受文武百官朝贺,这是汉朝以来就有的政治传统。君臣度过年节之后重新归于政治秩序中,并以臣僚拜贺方式再次确定君臣之义。因此官方重视新年团拜,认为它是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民间拜年主要是拜祖先、拜长辈、家庭成员互拜、拜贺亲朋乡党耆老等。迎春礼俗也是年节礼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冬尽春来的时节,人们迎来农历新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确定夏历正月为岁首以来,立春节气总在大年期间,迎新与迎春在年节礼俗中常常合二为一,新年中充满了迎春礼俗。年节中的迎春礼俗主要表现在贴春联、尝新尝春、饮春酒等。在中国社会,以时间更新意识为动力的年节礼俗构成年节习俗的主干。人们将人文关怀与生命意识融入辞年礼俗、团年守岁礼俗与拜年迎春礼俗三大环节,将信仰与祭祀、自然与社会、家庭与国家相互关联,使之在年节礼俗中浑然一体。正是这些严肃与丰富的礼俗,将年节烘托成民族的盛大节日。春节新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她生动呈现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集全球华人情感的重要时机。传承新年礼俗、珍重新年,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在共享与形塑人类文明新形态过程中,中国人的春节庆典与年节礼俗使我们在享受公历便利的同时,延续着自己的民族文化时间。(摘编自萧放《传统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中国人有着强烈的时间更新意识,这种意识的产生与农耕文明对时间的认知有关。B.辞年礼俗是年节礼俗的重要部分,其目的就是通过慰问与聚饮改善各种人际关系。C.年夜饭的菜肴有丰富的寓意和故事,共享年夜饭是一家人情感和信仰凝聚的活动。D.拜年庆贺礼俗以相互礼拜的方式来庆贺新生,官方和民间的拜年都有一定的规矩。【解析】“其目的就是通过慰问与聚饮改善各种人际关系”错误。从原文第三段“辞年礼俗活动的中心是对一年来的各种人际关系进行调整增进,通常以年礼馈送与聚饮的方式进行,以表达对天地自然、亲友乡邻、同行同业甚至传统社会君臣之间的相互礼敬与感恩”来看,辞年礼俗的目的很多,选项的表述以偏概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各种年节礼俗尽管内容不尽相同,但都表达了人们对新的岁时生活的美好期待。B.由《风土记》的记载可知,守岁礼成为全国通行的礼俗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C.庄重严肃的礼俗仪式包含人文关怀和生命意识,也包含对自然万物的敬畏意识。D.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人的春节庆典与年节礼俗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析】“守岁礼成为全国通行的礼俗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错误。原文第八段中“除夕夜守岁礼俗在中国大约有两千年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有蜀之风俗,至除夜,通宵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记载的是蜀之风俗,而不是全国通行的礼俗。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做法不属于辞年礼俗的一项是(3分)(D)A.过了腊八,人们带着鱼、肉、好酒等礼物,去看望亲戚中的年长者。B.人们到集市购买春节所需的各种物品,包括给小孩子添置新的衣物。C.人们认真将房屋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剃头理发,沐浴净身,换门神,挂钟馗。D.正月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先向长辈问好,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解析】D项的做法属于拜年庆贺礼俗。4.本文在介绍“过大年”时思路清晰,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答:_①先总说,后分说。先总说“过大年”分为辞年礼俗、团年与守岁礼俗、拜年庆贺与迎春礼俗三大年节礼俗,再分别介绍其内容,富有层次感。②围绕“过大年”,以时间为线索,分除夕前、除夕夜、新年三个时间段展开说明,脉络明晰。__5.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该诗如何表现人们的时间更新意识。(6分)答:这首诗歌中人们用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等富有代表性的春节活动来辞旧迎新,表现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表达了人们对新一轮岁时生活的美好期待。__二、(2023·四川省成都市三模)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本题共3小题,10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之《说文解字》,带领大家走进中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书。《说文解字》搜集9353个正篆作为字头,收列重文1163个,以五百四十部首“分别部居、据形系联”,构建出一个庞大、严谨、精妙的汉字说解体系。这个创立于1900多年前的体系,有着__①__的价值。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它来辨认、释读新发现的一些古文字。节目讲述许慎拜师、修书、游历、讲学、献书的故事,展现了他__②__的一生。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殚精竭虑的中年,再到饱受眼疾所困却依然努力进行最后一遍校订的晚年,许慎精益求精,为《说文解字》投注了毕生心血。尤为难得的是,他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有不明之处则称“阙”,乃空缺之义,体现出__③__的精神。本期《典籍里的中国》沿着所展示的汉字文化谱系,观众们再一次感动中华文明始终传承有序并不断谱写崭新篇章的强大生命力。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应该让古老的汉字在这个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让中华文明的根脉有力延续!6.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①经久不衰(或不可估量)__②丰富多彩(或波澜壮阔)__③实事求是(或一丝不苟)_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沿着本期《典籍里的中国》所展示的汉字文化谱系,观众们再一次感动于中华文明始终传承有序并不断谱写崭新篇章的强大生命力。【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中途易辙,前句的主语是“本期《典籍里的中国》”,语意未尽,下句的主语变成了“观众们”,可把“沿着”调到句首,使之成为状语;二是成分残缺,在“中华文明”前加“于”。8.《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红楼梦》中和玉相关的内容很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红楼梦》中诸多情节以及人名物名都体现了“玉”元素,可以说,玉文化是《红楼梦》的重要主题之一。B.同辈中唯有贾宝玉以双“玉”命名,而且被赋予“神瑛侍者”的身份,衔玉而生,这寄寓了作者的喜爱。C.以“珍、珠、瑞、环、琏”等寓意美好的字来给贾府第四代男子命名,蕴含了作者对他们的期待与肯定。D.《说文解字》将“琢”释为“治玉”,“切磋琢磨”的“琢”即为此意,香菱学诗的过程可谓“切磋琢磨”。【解析】“蕴含了作者对他们的期待与肯定”错误。“珍、珠、瑞、环、琏”等寄予着贾府长辈的厚望,但作者的态度是复杂的,如对贾瑞、贾环、贾琏等,作者多有批评警示。(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本题共2小题,10分)桂树__①__,先秦时期的古籍《山海经》就提到“招摇之山多桂”,《楚辞》中有“援北斗兮酌桂浆”。《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后世咏桂的诗词甚多。可见,桂花自古以来就受到关注和喜爱。中秋前后,桂花绽放,黄色或白色,香气绝佳。北周庾信《山中》:“涧暗泉偏冷,岩深桂绝香。”再幽深的地方,__②__,香气便四处飘溢。其用于食品可__③__,故桂花酒、桂花饼、桂花糖等食物广受欢迎。我国江南有食用桂花的传统,将桂花收集起来,加盐或糖腌渍封存,煮在酒酿圆子里,或用来制桂花糖藕。清代的《花镜》中说桂花的食用:“花以盐卤浸之,经年色香自在,以糖舂作饼,点茶香美。”桂花还可利用散发的芳香素调节人的心理、生理机能,并有杀菌驱虫、净化空气等功效。明代的文震亨以享受生活闻名,他在《长物志》中讲述了在桂花丛中建一亭,一边欣赏桂香,一边以花为食的愿望,浪漫、闲适的情境令人神往。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答:(示例)①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__②只要有桂花开放__③使风味更佳(或:增添香味)10.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以“桂花”为主语,使用包含递进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4分)答:(示例)桂花不仅可食用,还能优化环境,调节心理、生理机能,让人心情愉悦。三、写作11.(2023·四川省成都市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语言文字运用Ⅰ提到的《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解说中国文字的典籍。汉字是一个包括对宇宙、自然、生命、人际关系、价值等方面体认的文化系统,承载着我们中国人对天地万物变化的认知。2021年出版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第2版显示,中国人最常用的形容词有“大、多、高、重要、老、全、美”等。请结合材料内容,在以下任务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任务一:为“赓续中国智慧,当好捧典之人”的新时代青年论坛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任务二:从以上最常用的形容词中选择一个,以“说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语言文字运用中的阅读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充分肯定《说文解字》的重要意义,与语言表达应用遥相呼应。接下来强调汉字的内涵与功能,汉字是文化系统,包括我们对“宇宙、自然、生命、人际关系、价值等方面”的体验和认知,承载着中国人对天地万物变化的认知。说明经典需要传承,文化血脉需要赓续。接着以《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第2版总结出来中国人最常用的形容词有“大、多、高、重要、老、全、美”等收束。说明很多汉字的意义古今是一脉相承的。暗含着文化通过汉字以血脉赓续。最常用的形容词里蕴含着文化的认同,赓续,传承。比如“大”,天地人都是大,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