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考生物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考生物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考生物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考生物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考生物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考生物必刷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油料种子萌发时,油脂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成蔗糖,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生长和发育(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由油脂储存能量不利于胚的生长和发育B.琥珀酸在线粒体内转变为苹果酸的过程形成了大量ATPC.油料种子萌发初期(真叶长出之前),干重先增加,后减少D.1分子蔗糖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2.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材料研究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结果图一所示;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结果图二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一,去顶32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原因可能是人工涂抹的IAA起到抑制作用B.实验二,a、b两组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差异明显,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加C.去顶8h时,Ⅰ组和Ⅱ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Ⅰ组等于Ⅱ组D.去顶8h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可能原因是生长素浓度降低,抑制生长的效果被解除3.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D.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有氧呼吸过程中[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成水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CO2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浓度过高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增高会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B.将黄化苗茎段纵切后浸入蒸馏水中,半边茎的弯曲状况可反映内源生长素的作用效果C.细胞分裂素起作用时,细胞内的ATP含量会明显下降D.未成熟的种子产生的生长激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6.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7.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个体×纯合隐性雄性个体→F1方法2: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F1结论: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A.“方法1+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B.“方法1+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C.“方法2+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D.“方法2+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8.(10分)下图是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图中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它是细胞内的“酶仓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①③过程的完成不穿膜,也不消耗能量B.图中①~③过程既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也属于特异性免疫C.溶酶体中为酸性水解酶,细胞质中近中性,细胞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是主动运输D.溶酶体内的酶为胞内酶,是由细胞质中的游离核糖体合成二、非选择题9.(10分)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小球藻的光合作用进行研究,最终探明了光合作用中碳的转化途径,因此获得了196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下图为简化的卡尔文循环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相关物质,请回答问题:(1)卡尔文循环中,3-磷酸甘油酸在①和ATP的作用下被还原为③___________,其中的①为3-磷酸甘油酸的还原提供了____________和能量,②在__________(场所)重新形成①,所以卡尔文循环只有在_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一轮一轮循环不已。(2)对培养小球藻的试管,先进行一定强度的光照后,再黑暗处理,暗处理后短时间内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会______________。如果加入18O标记CO2,则会形成__________,进而产生18O2.(3)提取并分离小球藻中的光合色素,滤纸条上从上至下第二个色素带的颜色是__________。10.(14分)当土地停止耕种时,演替便开始了,最早入侵耕地的植物称为先锋植物,先锋植物的出现是演替开始的标志。随着演替的发展,弃耕地周围环境中的物种逐渐向弃耕地中扩散。在自然状态下,演替会使植被得以恢复,最终发展为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学家在研究某弃耕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对不同时期群落的丰富度指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弃耕土地上的演替属于_________类型。土地在经数年精耕细作之后,以往植被的痕迹往往被彻底清除,同时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不仅适于作物,还适于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生长,所以最早入侵弃耕土地的先锋植物是___________。(2)随着演替的发展,物种数量增多,群落内不同植物种群之间的_______关系明显加剧,依据曲线图,请描述物种丰富度在50a内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研究调查发现,群落中有一部分植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无性繁殖,属于克隆植物。在群落演替的中后期,这些克隆植物占据优势地位,与大部分非克隆植物相比,克隆植物能通过分株之间的连接物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克隆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这种现象叫生理整合。请据此推测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曲线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自然条件下,这片弃耕土地最终发展成为森林生态系统,在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________的能力。11.(14分)我国农民发明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生态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自明清时期起某地区就普遍存在“虫草稻一鸡鸭一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共模式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2)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图中鸡鸭粪便中的能量来自_________(填序号)所同化的能量。(3)塘泥富含有机物,许多地方都有“塘泥肥用,秋谷满仓”的说法,请运用物质循环的知识分析其中的科学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农业生态系统实现了废物资源化,使能量能更多被人类所利用,请据图举例说明(写出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图甲表示A、B两个品种大豆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A、B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照强度、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定时测定玻璃罩内的CO2含量所绘的曲线,请据图回答:(1)据图甲分析,a点时,B品种大豆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影响更显著的大豆品种是______(填字母)。(2)据图乙分析,30-45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3)有同学分析以后判定乙图中曲线②代表大豆A品种,曲线①代表大豆B品种,该判断是否合理?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将A品种大豆的某一叶片在25℃条件下暗处理1小时,该叶片质量(以葡萄糖衡量)减少了2mg,之后光照1小时,经称重,光照后比暗处理前质量增加了5mg,该叶片光照1小时合成葡萄糖的质量为_______mg。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题分析】

本题为脂肪转化为葡萄糖的糖异生途径,糖异生又称为葡糖异生。由简单的非糖前体(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糖(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转。虽然由丙酮酸开始的糖异生利用了糖酵解中的七步进似平衡反应的逆反应,但还必需利用另外四步酵解中不曾出现的酶促反应,绕过酵解过程中不可逆的三个反应。糖异生保证了机体的血糖水平处于正常水平。【题目详解】A、大多数植物种子以贮藏油脂为主,这是因为与糖类相比,相同质量的油脂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比糖类多,因此油脂是更妤的储能物质,所以油脂储存能量利于胚的生长和发育,A错误;B、琥珀酸在线粒体内转变为苹果酸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大量ATP,B错误;C、早期由于大量油脂转变为蔗糖,蔗糖的氧元素含量高于油脂,导致干重增加;之后大量蔗糖用于细胞呼吸等异化作用,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代谢废物,导致干重减少,C正确;D、1分子蔗糖水解产物为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D错误。故选C。2、D【解题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实验一中,Ⅱ组与Ⅰ组相比,去顶后两个时间的侧芽都生长了;Ⅱ组与Ⅲ组相比,去顶32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说明人工涂抹IAA后,导致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起到抑制作用;实验二中,与a组相比,去掉顶芽的b组中14C的含量明显增加,而IAA的含量基本不变。【题目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实验一,去顶32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原因可能是人工涂抹的IAA起到抑制作用,A正确;B、实验二中,与a组相比,去掉顶芽的b组中14C的含量明显增加,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加了,B正确;C、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8h时Ⅰ组和Ⅱ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Ⅰ组等于Ⅱ组,C正确;D、去顶8h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据图2可知,II组去顶后IAA的含量并没有降低,而14C的含量明显增加,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促进了侧芽的生长,D错误。故选D。3、D【解题分析】

本题以“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明辨图示中的数字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Ⅰ~Ⅳ所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进而对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判断。【题目详解】图中Ⅱ、Ⅲ和Ⅳ分别表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由生产者、Ⅱ和Ⅲ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A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①过程固定的能量,B错误;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①过程,C错误;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过程①和由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的过程⑦⑧均以CO2的形式进行,碳在生物群落内的流动过程②③④⑤⑥都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D正确。4、C【解题分析】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比较如表所示。有氧呼吸乙醇发酵(无氧呼吸)乳酸发酵(无氧呼吸)葡萄糖→丙酮酸+[H]+能量(少)葡萄糖→丙酮酸+[H]+能量(少)葡萄糖→丙酮酸+[H]+能量(少)丙酮酸+H2O→CO2+[H]+能量(少)丙酮酸+[H]→CO2+乙醇

丙酮酸+[H]→乳酸[H]+O2→H2O+能量(多)【题目详解】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B、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成水,B正确;C、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或CO2和酒精,C错误;D、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D正确。故选C。5、B【解题分析】

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激素名称合成部位生理作用应用赤霉素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促进矮生性植物茎秆伸长;解除种子休眠,提早用来播种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藏时间乙烯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的组织中,成熟的果实中更多促进果实成熟促进香蕉、凤梨等果实成熟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抑制细胞分裂,抑制植物的生长,也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落叶或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题目详解】A、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而不是促进细胞分裂,A错误;B、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可以使植物相光弯曲生长,所以将黄化苗茎段纵切后浸入蒸馏水中,半边茎的弯曲状况可反映内源生长素的作用效果,B正确;C、细胞内的ATP含量是相对稳定的,不会明显下降,如果细胞需要的能量较多,可以和ADP快速转化满足细胞对能量的需求,C错误;D、生长激素是动物垂体细胞产生的激素,在植物体内不存在,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需要考生掌握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理解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机制,区分生长素和生长激素。6、C【解题分析】

熟悉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知道DNA复制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题目详解】二倍体生物细胞进行着丝点分裂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后者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数目不变,B错误;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子链DNA中一定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C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即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2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相比加倍,但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数减半,由此可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D错误;故选:C。7、C【解题分析】

分析题意:方法1为正交,则方法2为反交,亲本均为纯合子,如果正反交结果一致,说明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若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则基因不在X、Y同源区段,在X染色体上。【题目详解】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与隐性纯合雄性:

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

②雄性个体表现不可能为隐性性状,②结论错误;

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结论错误;

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④结论错误。

因此,方法1和题中的4个结论均无法完成此探究实验;

方法2:纯合隐性雌性与纯合显性雄性:

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上没有相关基因;

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结论错误;

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④结论错误。因此,方法2+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故选C。8、C【解题分析】

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题图分析,①为细菌;②为正在与溶酶体发生融合的囊泡;③为细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代谢废物;④为线粒体;⑤为内质网。【题目详解】A、图中①③过程的完成涉及胞吞和胞吐过程,该过程不穿膜,但消耗能量,A错误;B、图中①~③过程为吞噬细胞杀灭病原体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C、溶酶体中为酸性水解酶,细胞质中近中性,细胞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故为主动运输,C正确;D、溶酶体内的酶为胞内酶,其中的酶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三碳糖氢类囊体(基粒)有光增加H218O黄色【解题分析】

(1)卡尔文循环中,3-磷酸甘油酸在①NADPH和ATP的作用下被还原为三碳糖,NADPH为3-磷酸甘油酸的还原提供了氢和能量,②在光反应阶段产生,场所在类囊体上进行,所以卡尔文循环离不开光。(2)暗处理后短时间内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会增加,18O标记CO2,暗反应会产生水,水中含有18O,再参与光反应,则会产生18O2。(3)提取叶片的色素需要用无水乙醇,滤纸条上从上至下第二条色素带的颜色是黄色的叶黄素。10、次生演替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或一年生杂草)竞争在演替的前20a内物种丰富度逐渐升高到达顶点,20~30a间丰富度下降,30a后丰富度达到稳定状态因为克隆植物有生理整合的特征,克隆植物与非克隆植物相比有很大竞争优势,阻碍了其他非克隆植物的发展,使得该地区物种丰富度降低垂直结构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解题分析】

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群落的演替其过程有一定的区别: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由图可知,农田弃耕后,物种丰富度的指数先增加后减小,然后稳定在一定的数量,但比最初的物种丰富度增加了。【题目详解】(1)在弃耕的土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根据题意“土地在经数年精耕细作之后,以往植被的痕迹往往被彻底清除,同时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不仅适于作物,还适于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生长”可知,弃耕之后,最先生长的是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一年生杂草)。(2)随着群落演替的发展,物种数量越来越多,不同植物种群间竞争关系明显加剧。依据曲线图,种群丰富度在50a内的变化可描述为:在演替的前20a内物种丰富度逐渐升高并到达顶点,20~30a间丰富度下降,30a后丰富度达到稳定状态。(3)生理整合特征的存在,使得克隆植物在生存、生长、繁殖和利用资源方面与非克隆植物相比就有很大的优势,从而在植物群落中逐渐占据优势地位。据此推测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曲线下降是因为克隆植物有生理整合的特征,克隆植物与非克隆植物相比有很大的竞争优势,阻碍了其他非克隆植物的发展。(4)森林中垂直方向上的空间结构为垂直结构,这种垂直结构的特点是具有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1、生产者①④塘泥中的有机物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下转变为水稻需要的无机物水稻秸秆和杂草中的能量流入鱼、鸡、鸭;鸡、鸭粪便中的能量流入鱼。使原来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被人类所利用【解题分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气候、能源、无机物、有机物)。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也包括蓝藻等,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也包括某些寄生的菌类等。根据食性的不同可分为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等。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蚯蚓、蜣螂等)。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是指经过人类干预和改造后形成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流进动植物体内的能量称为其同化量,植物的同化量来自于光合作用,动物的同化量来自于摄食。摄入量减去粪便等于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暂未被利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题目详解】(1)图中①为绿色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2)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图中鸡鸭粪便中的能量来自①生产者和②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3)塘泥富含有机物,塘泥中的有机物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下转变为水稻需要的无机物,因此许多地方都有“塘泥肥用,秋谷满仓”的说法。(4)该农业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实现了废物资源化,使能量能更多被人类所利用,如水稻秸秆和杂草中的能量流入鱼、鸡、鸭;鸡、鸭粪便中的能量流入鱼;使原来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被人类所利用。【题目点拨】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及功能是常见的考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