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教案全套_第1页
《传统节日》教案全套_第2页
《传统节日》教案全套_第3页
《传统节日》教案全套_第4页
《传统节日》教案全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节日》教案全套【课前解析】《传统节日》这篇课文是一首民谣,按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节日习俗,表达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热爱。全文共八句,前七句依次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七个节日,最后一句和开头相呼应。课文句式长短相间,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课文还配了两幅插图,一幅贴窗花,一幅赛龙舟,体现了传统佳节的热闹与喜庆,能唤起学生的节日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识字课文,仍然需要以识字与写字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巩固多种识字方法,比如生字“传和转、砖”结合,让学生掌握换偏旁识字法。看图识字可引导学生留心在生活中识字。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的策略,从而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一个相对良好的状态,提高学生识字的效果。关注课题: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教学本文的主旨,是增进学生对传统节日以及民俗文化的了解和喜爱。关注课文:《传统节日》是一首介绍祖国传统节日的童谣,讲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节日的习俗,让学生从中认识、了解祖国的传统佳节习俗、具体时间等知识。本课的内容贴近生活,浅显易懂,读起来节奏感、韵律感强,学生易于接受。教学时,主要让学生根据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这些传统节日的,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根据课文,进行生字分类学习。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三个生字“贴、敬、转”是左右结构的,可以归为一类对比学习,从整体上把握左右结构字的书写,这里“贴、转”都是左窄右宽,而“敬”是左宽右窄。“街”是左中右结构,每部分都比较匀称,“热”为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另外还要注意强调“热”字的部首四点底,它与火有关。“团”和“闹”分别为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可以放在一起学习。此外,“舟”、“转”要重点指导笔顺,“艾”要重点指导笔画“撇”和“捺”。关注词语: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这些词语都是关于节日的,可以运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教学目标】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教学重点】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转、敬、街”4个字。2.朗读课文,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引入课题: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节吗?你们和家人都一起过哪些节日?你们说到的这些节日,有一些是国际上的节日(比如:儿童节),有一些是我们国家建国以后才有的节日(比如:国庆节),而有一些是我们中国独有的,而且是世世代代都在过的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这些世代传承下来的节日,我们管它叫——传统节日。下面咱们玩个猜谜游戏,根据图片猜一猜是哪个节日?你们都猜对了,这些节日在今天学习的课文中也都提到了,咱们赶紧走进课文去看看吧!教师板书课题:(2传统节日)。学生齐读课题,认读“传统”2字。(设计意图:由看图片猜谜入手,将同学们带入情景,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朗读课文,认字读词1.在朗读中认读生字新词。(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明确要求:这是一首小民谣,共8句话,现在请几名同学来为大家读一读课文,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谁读的又准确又好听。(3)范读课文教师播放课文音频,第一遍请同学们看着书认真听,细细品。第二遍请同学们小声跟读,再把不认识的字或难读的句子读一读、记一记。(4)齐读课文。读文要求:刚才几位同学都读得很好,现在请大家一起拿起书,大声地齐读一遍课文。2.认读生字、理解词语。(1)出示带生字词语,认读字词。引出生词:传统节日喜气洋洋,那有关节日的词语你们是不是都认识呢,我们一起先来带着拼音读一读。增加难度:去掉拼音,我们再来读一读。先齐读、开火车读、再指名个人读。引入生字:词语我们都认识了,如果我只留下单个生字,你们是不是还能认出它们?(2)教师讲解重点字词。“统、巷、堂、郎、饼、赏”都是后鼻音,注意读准字音。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传、宵、饼、菊”利用形旁表义的规律来识记生字。减一减识字法:“巷”我们虽陌生,但是香港的“港”我们熟悉,可以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食字旁的字与食物有关:如,“饼”。还有之前学过的“饿、饮、饥、饱、饭”等。换部首识字法:“郎”和形近字晴朗的“朗”进行区分,可以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堂”和“赏”可以放在一起记忆,上半部分都相同,利用换部首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很多以前学过的字如:“党、掌、常、裳”。“传”可以与“转、砖”放到一起辨析。“祭”与“乞”较为陌生,出示图片祭祀、乞巧节记忆。讲解:词语“热闹”注意两字连读时,闹读轻声。3.字词送进课文,再来大声读一读课文。引导去拼音读课文:字词都读准了,也理解了,现在把这些字词送到课文里,去掉拼音,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相信你能读得更好听。要大声读,开始吧。三、学习课文,读出节奏,品读字词1.启发思考:大家读的既准确又通顺,那大家从这首民谣中找到了哪些我国传统节日?预设: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2.提问:这些节日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排列的?预设:时间顺序。教师讲解: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清明节——公历4月5日左右,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游戏要求:那通过老师的讲解,你们对节日的时间都有所了解了,现在老师把这些节日打乱顺序,你能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吗?3.提出读文要求:看来大家对这些节日的时间都了解了,那接下来请大家再读课文,找一找这些传统节日文中都讲到了哪些习俗?预设:春节——贴窗花、放鞭炮;元宵——看花灯;清明——祭扫先人;端午——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中秋——赏圆月、吃月饼;重阳——敬老、登高、赏菊。(设计意图: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并学会在读文中检索到关键信息。)4.引导理解课文:在众多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喜庆的是哪一个节日?春节的浓浓年味至今还让我们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文中关于春节的描述。拓展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春节的习俗?预设:春节——吃年夜饭、看春晚、压岁钱、吃饺子、逛庙会、拜年、舞狮子。教师小结:有一首关于春节的古诗《元日》当中也提到了过年的风俗,燃放爆竹、饮屠苏酒、贴对联、街头巷尾热闹纷繁。5.课文过渡:元宵佳节也是一个热闹的节日,俗话说,不到十五,年不算完,加上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上元佳节也是到处喜气洋洋。我们找到文中描写元宵节的句子读一读。提问:从哪句可以看出元宵节喜气热闹?预设:“大街小巷人如潮”。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说明大街小巷里的人非常多。教师讲解:除了赏花灯、我们在元宵节还可以猜灯谜、吃元宵、耍龙灯。四、观察对比,练写生字1.交流学习指导观察:热闹的节日气氛中,让咱们来看看关于节日的字怎么写吧?首先观察“贴、转、敬”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讲解:“贴、转、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仔细观察,“贴”和“转”都是左窄右宽,而且注意“贴”贝字旁最后一笔是点,“转”字最后一笔也是点。“敬”字左宽右窄,写字时注意把握字的结构。(板书:贴、转、敬)指导观察:“街”字怎么能写好看呢?(板书:街)预设:这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每部分要写的匀称,宽窄差不多。讲解:注意中间俩土的最后一笔是“提”。2.学生自己书写,每个字描一遍写两遍。指导书写: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来写生字,描一遍写两遍,注意写字姿势。(设计意图:对比书写生字,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记忆生字的结构,学生自己发现、自己书写,加上教师适时的鼓励,让书写变得有趣,学习更有动力。当然,对于有难度的字,应该具体指导,带学生一起书空练写。)【板书设计】2.传统节日贴、转、敬(左右结构)街(左中右结构)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舟、艾、热、团、闹”5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2.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3.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复习要求:给节日和对应的时间连连线。二、探究学习,积累词语。1、学习三到八句民谣。谈话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春节和元宵节这两个团圆热闹的节日,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我国的传统节日。(板书:春节、元宵节)中国是一个传统大国、礼仪之邦,那自然我们不能忘记祭奠我们的先祖,清明节和端午节就是祭扫先人的节日。启发思考: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文中关于这两个节日的描述。想一想这两个节日有什么不同?(板书:清明节、端午节)预设:清明节扫墓是为了纪念逝去的先人、长辈。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讲解:清明节在春天,不仅是个节日还是个节气,人们在祭祖之外还会出门踏青、插柳、放风筝、吃青团。端午节是在夏天,人们赛龙舟、吃粽子都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除此之外端午时节蚊虫盛行,因此人们还会佩香囊、避五毒、饮雄黄酒等。引导读文:七夕节是为谁而过的节日呢?请大家读课文第5句话,找一找答案。预设:为牛郎织女而过的节。讲解:传说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有七夕这天,喜鹊搭桥,帮助他们相聚团圆。七夕又叫乞巧节,一些年轻的姑娘在庭院会向织女星乞求智巧,乞求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板书:七夕节)感悟读文:中秋节是一年之中的月圆之夜,也象征着团圆,在这一天人们围桌而坐,赏着圆月、吃着月饼,观着潮水、赏着桂花、饮着桂花酒,其乐融融。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祝福,想象着这幅和谐的画面,美美地读一读第6句话。(板书:中秋节)引入下文:重阳节是一个教育我们爱老敬老的节日,王维有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写的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插茱萸,尊师敬长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在这一天我们更应该为我们的长辈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关心他们一些、多孝敬他们一些,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板书:重阳节)2.引导背诵。一年中的节日过完,转眼又到新的一年,让我们结合着图片,试着背一背这首民谣。3.拓展提问:这些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个?说一说你是怎么过节的?(设计意图:探究学习,在充分诵读的过程中,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感悟主动去寻找想要探索的答案,激发学习主动性。)三、积累词语,背诵全文。读词要求:学完课文,让我们再来积累一些词语。请同学们大声读一读,记一记。根据提示,背诵全文:根据这些词语的提示,我们再大声背一背这篇课文。(设计意图:词语提示背诵,不仅帮助了记忆课文,而且巩固了生字词的识记。)四、练写生字新词1.交流学习导入会写字:今天我们要学习“舟、艾、热、团、闹”5个生字。指导学习:请同学们来看看“舟”字,独体字,第一笔是“撇”,最后三笔笔顺是“点横点”。“艾”字一撇一捺是主架构,一定看清占格再动笔。“热”四点底的四个点方向看清,一点朝左,三点朝右,“热”字第五笔是横斜钩,不要写成横折弯钩,“闹”是半包围结构字,“团”是全包围结构字。2.学生自己书写,每个字描一遍写两遍。写字要求: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来写生字,描一遍写两遍,注意写字姿势。3.抄写词语: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抄写要求:自己读一读本课词语,然后写一写,每个词抄写一遍。【作业设计】1、背诵《传统节日》。2、拓展延伸:我国有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3、搜集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设计意图: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促进语言积累,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性。)【板书设计】2.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