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五市八校协作体2024届高考生物倒计时模拟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某科研小组连续多年跟踪调查一新建学校校园中的一种鸟类,该鸟在4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年份第4年第4年第6年第8年第44年第44年第44年增长速率4.664.544.844.694.944.444.44A.这44年,该鸟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第44年时,该鸟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该学校中,该鸟的K值约为第8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D.用样方法可调查该鸟的种群密度并计算出增长速率2.如图为患者血液中某抗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中A、C两点对应的时间表示某抗原先后两次侵入此人体的时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图说明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B.若以后该患者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不一定能迅速产生抗体C.该患者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细胞短且所含的内质网发达D.CD段产生抗体的细胞来自于自身细胞增殖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3.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种后代出现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B.DNA复制和转录的差错都可能导致基因突变C.不同配子的随机组合体现了基因重组D.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的植株发生了染色体畸变4.酵母菌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和②过程分别发生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B.③过程可在线粒体内膜上或细胞膜上进行C.①②③过程均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发生D.①②③过程均产生ATP,③过程的量最多5.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酒精+CO2C.ADP+Pi+能量→ATP D.H2O→H++O26.油菜素内酯(BR)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激素,主要分布在植物伸长生长旺盛的部位,已被国际上誉为第六植物激素。科研工作者用BR对水稻进行了处理,实验1检测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水稻叶片几丁质酶的活性(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2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水稻幼苗生长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编号123456油菜素内酯浓度(mg/l)11.111.211.311.411.51水稻幼苗的平均株高(cm)162138514221实验2A.由实验1可推测BR可以提高水稻对真菌细胞壁的水解作用,提高抗病性B.实验2能证明BR对水稻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BR对水稻生长作用的最适浓度的取值范围是1.31--1.41D.BR是植物体特定腺体分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7.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的植物细胞在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B.高倍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可观察到质膜及其以内部分紧贴着细胞壁C.用黑藻叶片观察质壁分离时,细胞质中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D.用龙胆紫染色后的洋葱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可用于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8.(10分)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B.胞吞与胞吐均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被动运输D.温度能通过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来影响物质的运输速率二、非选择题9.(10分)甲状腺和甲状旁腺都位于颈部,虽然甲状旁腺依附在甲状腺上,但它们是两种功能独立的内分泌腺,有完全不同的生理作用。甲状旁腺可以分泌一种参与体液中无机盐调节的激素——甲状旁腺素(PTH)。具体调节过程如图甲。图乙为青蛙变态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曲线。(1)PTH除了可以通过肾脏重吸收、骨骼溶解直接提升血钙之外,还可以通过活化某一种脂质__________(填写一种物质)间接提升血钙含量,由此可见PTH的靶器官A是__________。(2)已知血钙升高时,甲状旁腺分泌PTH的过程就会受到抑制,从而使血钙含量下降,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调节,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3)如图乙,请据图回答:①由图可知,当甲状腺激素含量为__________(填字母)时青蛙开始出现前肢,由此可见,甲状腺激素具有的功能__________。②从以上信息分析,甲状腺激素与PTH的作用关系是__________(填“协同”或“拮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10.(14分)细胞自噬是指细胞通过降解自身结构或物质使细胞存活的自我保护机制。细胞面临代谢压力时,可通过降解自身大分子物质或细胞器为生存提供能量。下图1、图2表示酵母细胞自噬的信号调控过程,其中AKT和mTor是抑制酵母细胞凋亡和自噬的两种关键蛋白激酶。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细胞自噬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____,该细胞器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2)据图1所示,当营养物质充足时,胰岛素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AKT来抑制凋亡,激活的该酶一方面可促进________,另一方面可促进___,并且进一步激活了mTor,从而抑制_______。(3)细胞凋亡是指____。(4)据图2所示,当环境中营养物质或胰岛素缺乏时,mTor失活,酵母细胞会启动细胞自噬过程,其意义是________;如果上述过程无法满足细胞代谢需要,酵母细胞则启动细胞凋亡程序。(5)总结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的共同点: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11.(14分)某植物果皮的颜色有红色、黄色和橙色三种,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各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用A、a,B、b,C、c……表示,为探究该植物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某科研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四组实验中颜色相同的亲本基因型相同)。实验甲:黄色×黄色→黄色实验乙:橙色×橙色→橙色:黄色=3:1实验丙: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实验丁: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请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四组实验分析,该植物果皮的颜色至少由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注:以下题目不考虑可能存在的其他纯合基因)(2)黄色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红色亲本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3)实验丁中子代果皮颜色表现为橙色的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种。在市场上,该植物果皮颜色表现为橙色的果实比较畅销,欲从以上四组实验中选择材料,用最简单的方法培育出纯合的果皮颜色表现为橙色的植株,请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12.下图为基因工程操作步骤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基因文库中提取的目的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与细胞内同类酶相比,该技术所利用的DNA聚合酶所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2)在过程①中,需______________酶将已切开的载体DNA与目的基因结合成基因表达载体。载体DNA上必须要有标记基因,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②中若选用的受体细胞为大肠杆菌,一般需用Ca2+进行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将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酵母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中,使之表达出病毒外壳蛋白(抗原),经纯化后而制得的疫苗可用于生产基因工程疫苗,接种基因工程疫苗比接种灭活减毒的病毒疫苗更安全,从疫苗的结构组成来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题分析】
据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增长速率先增加后下降应是“S”型增长,第8年增长速率最大应是K/4。种群密度的方法主要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鸟的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题目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增长速率先增加后下降应是“S”型增长,A错误;B、第44年时,该鸟的种群增长速率大于4,种群数量还在增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错误;C、由数据可知第8年增长速率最大对应种群数量是K/4,环境容纳量K值应是其两倍,C正确;D、鸟的活动范围广应用标志重捕法,D错误。故选C。2、D【解题分析】
据图分析:该图表示人体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体内抗体的变化图。其中,A表示抗原首次感染病人,AB段表示体内体液免疫抗体的含量逐渐增加,BC段表示初次免疫的抗体逐渐消退。C点表示患者第二次感染该抗原,CD段表示二次免疫时抗体含量的变化剧烈而迅速,这是由于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的结果。【题目详解】A、据图可知,二次免疫产生抗体的速度和数量都比一次快且多,A正确;B、不同记忆细胞的寿命长短不一,所以若以后该患者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不一定能迅速产生抗体,B正确;C、记忆细胞寿命比浆细胞长得多,有些甚至能终生保留,浆细胞能合成、分泌抗体,所以内质网较发达,C正确;D、CD段产生抗体的细胞主要来自于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D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体液免疫过程的识记与理解,熟悉二次免疫的过程,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3、D【解题分析】
生物的可遗传变异的种类及比较: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本质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型,使性状重新组合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出现了新的性状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或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或染色体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发生时期及其原因减Ⅰ四分体时期由于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任何细胞.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不分离,出现多倍体;或减数分裂时,偶然发生染色体不配对不分离,分离延迟等原因产生染色体数加倍的生殖细胞,形成多倍体【题目详解】A、杂种后代出现性状差异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主要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A错误;B、DNA的复制的差错可能导致基因突变,转录的产物是RNA,若转录有差错不会发生基因突变,B错误;C、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不能体现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D.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的植株染色体数目减半,说明发生了染色体畸变,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不同变异类型的比较,考生要充分理解基因突变是发生在基因上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4、C【解题分析】
柠檬酸循环:柠檬酸循环在线粒体中进行,在线粒体基质中存在着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也有少量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在嵴上,在柠檬酸循环中,糖酵解的产物指那2个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被分解形成6个二氧化碳分子,释放出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同时,氢也被释放出来,一些特殊的分子携带氢原子进入下一个阶段。【题目详解】A、①是丙酮酸脱羧反应,②是二碳化合物参与的柠檬酸循环,①②均发生在线粒体中,A错误;B、③过程为电子传递链,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B错误;C、①②③过程的一系列反应都需要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发生,C正确;D、②③过程均产生ATP,其中③过程的量最多,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熟知有氧呼吸过程的各个阶段的物质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丙酮酸脱羧反应中没有ATP的产生是多数学生的易混点。5、C【解题分析】
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题目详解】A、葡萄糖→丙酮酸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B、丙酮酸→酒精+CO2是无氧呼吸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C、在细胞质基质可以合成少量ATP,在线粒体内可以合成大量ATP,C正确;D、H2O→H++O2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细胞呼吸类型和过程的理解.细胞呼吸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要注意,一般的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但少数植物营养器官如马铃薯的块茎、玉米的胚、甜菜的块根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6、A【解题分析】
题图分析:图中用油菜素内酯(BR)处理与对照组比较,几丁质酶的活性有较大提高。分析表格:油菜素内酯浓度在1--1.31范围内,随着油菜素内酯浓度的升高,植株的平均株高逐渐升高;油菜素内酯浓度在1.31--1.51范围内,随着油菜素内酯浓度的升高,植株的平均株高逐渐降低。【题目详解】A、由图1可知,BR可以提高水稻体内几丁质酶的活性,从而提高水稻对真菌细胞壁的水解作用,提高抗病性,A正确;B、由实验2可知,BR对水稻生长都是促进作用,不能体现两重性,B错误;C、由表格数据可知,BR对水稻生长作用的最适浓度的取值范围是1.21-1.41,C错误;D、BR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激素,无特定腺体分泌,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结合图示,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表格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7、B【解题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液泡中有细胞液,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题目详解】A、成熟的植物细胞在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但是蔗糖分子不能进入植物细胞,因此其不能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A错误;B、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时,可观察到细胞中紫色的大液泡,同时还能观察到质膜及其以内部分紧贴着细胞壁,B正确;C、用黑藻叶片观察质壁分离时,细胞质中叶绿体的存在会使得原生质层具有一定的颜色,便于实验现象的观察,C错误;D、用龙胆紫染色后的洋葱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已经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D错误。故选B。8、D【解题分析】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不需要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要红细胞吸收葡萄糖K+出神经细胞、Na+进入神经细胞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此外,大分子物质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出细胞,如神经递质。【题目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的物质或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A错误;B、神经递质是小分子物质,其出细胞的方式也是胞吐,B错误;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由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C错误;D、温度能影响生物膜中分子的运动,温度可通过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来影响物质的运输速率,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运输方式,要求考生识记小分子物质运输的方式、特点及实例;识记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二、非选择题9、维生素D小肠(负)反馈使血钙的含量维持在正常的生理范围之内B促进生长发育(或促进变态发育或促进前肢出现)拮抗甲状腺激素含量高时,促进骨骼生长发育(长出上肢),而PTH高时骨骼释放钙,不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解题分析】
据图分析,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代谢等生命活动;甲状旁腺分泌的PTH能够促进器官A,增加对钙的吸收;促进肾脏对钙的重吸收;促进骨骼释放钙,进而使得血钙升高;当血钙升高后会抑制甲状旁腺分泌PTH,表现为负反馈调节。【题目详解】(1)PTH除了可以通过肾脏重吸收、骨骼溶解直接提升血钙之外,还可以通过活化某一种脂质间接提升血钙含量,而脂质中的维生素D可以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从而使得血钙含量升高,结合图示说明PTH作用的靶器官有小肠、肾脏、骨骼。(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状旁腺素的分泌过多时,通过负反馈调节使血钙的含量维持在正常的生理范围之内。(3)①据图分析,当甲状腺激素含量最高时即B点时青蛙开始出现前肢,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②甲状腺激素含量高时,促进骨骼生长发育(长出上肢),而PTH高时骨骼释放钙,不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因此甲状腺激素与PTH表现为拮抗关系。【题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从题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弄清楚甲状旁腺的作用机理,明确甲状旁腺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机制。10、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葡萄糖进入细胞葡萄糖分解成的丙酮酸和[H]进入线粒体产生大量ATP细胞白噬的发生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ATP(能量)都受基因控制;都贯穿于正常细胞生长发育的全过程;都在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解题分析】
本题以“酵母细胞自噬的信号调控过程”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以“题图中的文字信息和箭头指向”为切入点,据此围绕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有氧呼吸过程、细胞凋亡的内涵等相关知识,结合题意对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由题意“细胞自噬是指细胞通过降解自身结构或物质使细胞存活的自我保护机制”可知:与细胞自噬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溶酶体。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2)分析图1可知:当营养物质充足时,胰岛素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AKT来抑制凋亡,激活的该酶一方面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可促进葡萄糖分解成的丙酮酸和[H]进入线粒体产生大量ATP,并且进一步激活了mTor,从而抑制细胞白噬的发生。(3)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4)分析图2可知:当环境中营养物质或胰岛素缺乏时,mTor失活,酵母细胞会启动细胞自噬过程,其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ATP(能量)。(5)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的共同点是:都受基因控制;都贯穿于正常细胞生长发育的全过程;都在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11、3aabbcc红色:橙色:黄色=27:36:19实验思路:选择实验乙的子代中果皮颜色表现为橙色的个体进行自交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筛选出自交子代果皮颜色均表现为橙色的个体及其子代(或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即可获得纯合果皮颜色表现为橙色的个体【解题分析】
由实验甲和实验乙可知,橙色亲本的基因型中仅含有一对杂合基因,且黄色亲本为纯合子。实验丙中子代的组合数为8,黄色亲本为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配子,可推出红色亲本可产生8种配子,即可推出红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若有其他基因,则应为纯合状态,可不考虑)。根据题干可推知,该果皮的颜色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C_,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其余基因型均为橙色。【题目详解】(1)由分析可知红色亲本为AaBbCc,可推知果皮颜色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2)黄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红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其自交的子代中红色个体所占比例为3/4×3/4×3/4=27/64,子代中黄色个体所占比例为1/4×1/4×1/4=1/64,橙色个体所占比例为1-27/64-1/64=36/64,所以子代的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皮鞋鞋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烧结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旋流板净化塔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插头延长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壁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光纤柜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铝芯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智能卡式水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Unit 4 My Family Lesson 4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中国AD丙烯酸防水乳液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小学全体教师安全工作培训
- 华文版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时政热点专题新人教版
- 【压缩式落叶清扫机设计(论文)6900字】
- 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检查表(根据住建部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2版)编制)
- 教育管理学教程褚宏启课后问题及补充完整版
- 水利水电工程工地试验室建设导则(征求意见稿)
- 理发店美容美发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 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六章 专题六 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问题配套课件
- 台球厅用工合同(2篇)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