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1_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1_第2页
广东省佛山市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1_第3页
广东省佛山市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1_第4页
广东省佛山市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佛山市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基础1.读拼音写词语。zhújiànjiāngyìngwéikàngyǎnhùyíhuòguàngàitíngtíngyùlì2.词语填空。(1)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写写以下词语让你想到什么人物或故事(选做一小题)。①腾驾雾②三六臂(2)写一写以下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选做一小题)①志存高远②视死如归3.按要求填空(选做其中三小题)。(1),但闻人语响。(王维)(2),孰能无惑?(韩愈)(3)一场秋雨一场寒,。(4)嫦娥应悔偷灵药,。(李商隐)(5),寸有所长。(6)莫愁前路无知己,(高适)4.句子训练。(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照样子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一个词语,依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生气自豪快乐着急伤心例:写“害怕”: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默写古诗《题西林壁》或《出塞》。(朝代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国第一部药学著作是()A.《本草纲目》 B.《本草经》C.《黄帝内经》 D.《伤寒杂病论》7.以下不属于古希腊神话中神袛或英雄是()A.俄耳甫斯 B.巴德尔 C.后羿8.以下不属于我国著名的神话是()A.《神农尝百草》 B.《女娲补天》 C.《普罗米修斯》9.快乐读书吧在世界各地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中,我最喜欢读的神话是 ,因为 。二、阅读理解阅读为中国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①一个星期天,背着大伯,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②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____惩处肇事的外国人,____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③此时的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国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选题。10.联系上下文理解,依次填写第②自然段横线处的词语准确的是()A.不但而且 B.不但不反而 C.因为所以11.与“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意思不相同的是()A.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B.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大家都不敢怎么样。C.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都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12.为什么“此时的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关注主要人物与事件可以把握主要内容,以“主要人物+事件”的方式写写以上文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夸父追日①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巨人,名叫夸父。他看到人们生活在黑暗寒冷的世界,心里十分难过。他想:要是把太阳搬到地上来,让世界充满阳光和温暖,那该多好啊!②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他一直追到虞渊,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地方。还没等太阳落下去,夸父就追到了。一团又红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无比欢喜地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想把这团火球抓住。③就在这时候,夸父的喉咙干得直冒烟。他实在是太渴太累了,就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夸父又向北方跑,想去喝大泽里的水。④那大泽,又叫“瀚海”,有上千里宽。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这时,太阳正从虞渊落下去,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洒在夸父的脸上。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⑤夸父倒在地上,地上长出一片桃林,树上结满了果实,太阳被感动了,它放慢了脚步,并且每天都到地上走一趟。14.在文中找出与“一眨眼”的近义词是()A.这时候 B.这时 C.霎时间15.与句子“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运用了相同表达手法的句子是()A.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B.我的同桌长得像他爸爸一样高大。C.他跑起来简直像刘翔一样快。16.夸父追日的原因、结果分别是什么?分别用横线、波浪线在上文中画出相关语句。17.边读边想象画面,写写读完上文后你心目中的夸父是什么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口语交际班级召开“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主题班会,在分享“保护视力建议”的环节中,你会分享一两条什么好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习作(选答1题)19.习作⑴记一次游戏游戏可以锻炼我们各方面的能力,可以让我们进入自由自在的快乐天地。今天就让我们来写一写游戏。写之前想一想:游戏前,你作过哪些准备?在游戏中,你做了些什么?印象比较深的是什么?游戏结束后,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根据这些问题,把游戏写清楚,还可以写写自己的心情。题目自拟。⑵书信是人们交流感情的主要方式,看图,你最想给图中的谁写一封信。按书信格式写下来。四、附加题20.连一连(把相应的作者、作品连起来)。《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法布尔安徒生叶圣陶21.古诗、名言填空。诗句题目作者①八月涛声吼地来,触。《浪淘沙》刘禹锡②见善则迁,。/《周易》③仁者爱人,。/《孟子》④,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22.判断下列说法正误。(1)《鹿角和鹿腿》是根据《伊索寓言》相关内容改写的。(2)《麻雀》的作者是美国的屠格涅夫。(3)李汉荣在《牛的写意》中写道:牛的眼睛总是湿润的,它终生都在流泪。(4)梅兰芳是闻名世界的“粤剧表演艺术家”。(5)《西门豹治邺》是根据《史记•滑稽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6)《扁鹊治病》是根据《韩非子•喻老》相关内容改写的。23.以下不属于王维所写的古诗是()A.《鹿柴》 B.《山居秋暝》 C.《题西林壁》24.以下诗句不是描写秋天的古诗是()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钩。B.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5.以下不属于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中的情节是()A.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取火种 B.遭受宙斯残酷的惩罚 C.盘古精疲力竭倒下26.填空题。(1)我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有《》。(2)钱塘江大潮,自古以为被称为天下奇观。(填地名)是观潮最好的地方。(3)我最喜欢的一句《尚书》中的名言是。27.小古文阅读。熙宁九年,恩州武城县有旋风自东南来,望之插天如羊角,大木尽拔。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以上文段主要描写的自然现象是(填自然现象名)。你认为描写生动的语句是:。再用自己的话写写描写了怎样的景象:28.名句赏析。我对“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逐渐;僵硬;违抗;掩护;疑惑;灌溉;亭亭玉立【解析】【分析】不要把“僵硬”的“僵”写成“疆”,不要把“违抗”的“抗”写成“炕”,不要把“亭亭玉立”的“亭”写成“婷”。

故答案为:逐渐、僵硬、违抗、掩护、疑惑、灌溉、亭亭玉立

【点评】本题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正确的坐姿和写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2.【答案】(1)云;孙悟空;头;哪吒(2)有远大志向的人;为革命献身的英雄【解析】【分析】(1)①“腾云驾雾”由这个词语想到《西游记》中的人物——孙悟空。②“三头六臂”由这个词语想到《西游记》中的人物——哪吒。

(2)①“志存高远”指立志很高远,有雄心壮志。故这个词用来形容有远大志向的人。②“视死如归”形容不怕死的人。故这个词多用来指为革命献身的英雄。

故答案为:(1)云孙悟空头哪吒;(2)有远大志向的人。为革命献身的英雄。

【点评】考查了补全词语和知识百科。成语是词汇中特有的长期沿用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3.【答案】(1)空山不见人(2)人非生而知之者(3)十场秋雨要穿棉(4)碧海青天夜夜心(5)尺有所短(6)天下谁人不识君【解析】【分析】(1)由下句“但闻人语响”可知上句是“空山不见人”;

(2)由下句“孰能无惑”可知上句是“人非生而知之者”;

(3)由上句“一场秋雨一场寒”可知下句是“十场秋雨要穿棉”;

(4)由上句“嫦娥应悔偷灵药”可知下句是“碧海青天夜夜心”;

(5)由下句“寸有所长”可知上句是“尺有所短”;

(6)由上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可知下句是“天下谁人不识君”。故答案为:(1)空山不见人;(2)人非生而知之者;(3)十场秋雨要穿棉;(4)碧海青天夜夜心;(5)尺有所短;(6)天下谁人不识君。【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句的积累。要根据提示的诗句来补充,学习古诗,不但要熟练背诵,还要正确书写,理解意思并学会恰当运用。4.【答案】(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写“快乐”:我们趁着阳光明媚的时节,秋游踏青舒缓心情,一路上欢歌笑语。【解析】【分析】1)例句的格式为“自问自答”。比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选一个词语,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比如写“快乐”:我们趁着阳光明媚的时节,秋游踏青舒缓心情,一路上欢歌笑语。

故答案为:(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写“快乐”:我们趁着阳光明媚的时节,秋游踏青舒缓心情,一路上欢歌笑语。【点评】考查了句子的仿写、改写及扩句,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5.【答案】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解析】【分析】默写古诗,要把诗的题目,朝代和作者都写全,古诗句以及标点符号都要正确。比如,默写古诗《题西林壁》,要这样默写: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故答案为: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句的积累。要根据提示的内容来补充和默写,学习古诗,不但要熟练背诵,还要正确书写,理解意思并学会恰当运用。6.【答案】B【解析】【分析】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作者不详,约成书于秦汉时期。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了文化与文学常识,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7.【答案】C【解析】【分析】A、B属于古希腊神话中神袛或英雄。

C.不古希腊神话中神袛或英雄,后羿是中国神话中的英雄。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了知识百科。这类知识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课外知识拓展,有利于拓展学生联系、发展的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8.【答案】C【解析】【分析】《神农尝百草》和《女娲补天》属于我国著名的神话,《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不属于我国著名的神话。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9.【答案】《夸父追日》;夸父志向远大,做事坚持不懈,我很佩服他。【解析】【分析】要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来写,理由充分合理即可。比如:我喜欢的神话故事是《夸父追日》,因为夸父志向远大,做事坚持不懈,我很佩服他。故答案为:《夸父追日》;夸父志向远大,做事坚持不懈,我很佩服他。【点评】考查了推荐介绍。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推荐介绍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答案】10.B11.C12.因为亲眼见到警察的为虎作伥,外国人的得意扬扬,女人的哭诉无助,群众的怒不敢言,所以,此时的他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13.目睹了中国人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10.考查了关联词语的运用及句子的理解。①“惩处肇事的外国人”与“训斥她”之间是转折关系,故应选“不但不……反而……”。

故答案为:B11.“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这句话的意思是: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A、B和这句话的意思相同。C.不同,“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都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与这句话的意思相反。

故答案为:C1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可知,因为亲眼见到警察的为虎作伥,外国人的得意扬扬,女人的哭诉无助,群众的怒不敢言,所以,此时的他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

故答案为:因为亲眼见到警察的为虎作伥,外国人的得意扬扬,女人的哭诉无助,群众的怒不敢言,所以,此时的他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1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关注主要人物与事件可以把握主要内容,结合本文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以“主要人物+事件”的方式写写这个文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合理即可。示例:目睹了中国人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故答案为:目睹了中国人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答案】14.C15.A16.他看到人们生活在黑暗寒冷的世界,心里十分难过。他想:要是把太阳搬到地上来,让世界充满阳光和温暖,那该多好啊!夸父倒在地上,地上长出一片桃林,树上结满了果实,太阳被感动了,它放慢了脚步,并且每天都到地上走一趟。17.坚持不懈、舍己为人、无私奉献。【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14.考查找近义词。“一眨眼”表示时间很短,文中其近义词是“霎时间”。

答案为:C15.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句子“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是比喻句,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符合这一特点的句子是A。

故答案为:A16.考查读文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仔细读文可知,夸父追日的原因的语句是:他看到人们生活在黑暗寒冷的世界,心里十分难过。他想:要是把太阳搬到地上来,让世界充满阳光和温暖,那该多好啊!结果的语句是:夸父倒在地上,地上长出一片桃林,树上结满了果实,太阳被感动了,它放慢了脚步,并且每天都到地上走一趟。

故答案为:他看到人们生活在黑暗寒冷的世界,心里十分难过。他想:要是把太阳搬到地上来,让世界充满阳光和温暖,那该多好啊!夸父倒在地上,地上长出一片桃林,树上结满了果实,太阳被感动了,它放慢了脚步,并且每天都到地上走一趟。17.考查了对主题的辨析。通过阅读可知,夸父为了人类获得温暖而与太阳竞跑,最后渴死在半路上。他倒下的地方化为一片桃林,而太阳也被他感动放慢了脚步,并且每天都到地上走一趟。赞扬了夸父坚持不懈、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故答案为:坚持不懈、舍己为人、无私奉献。18.【答案】⑴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长时间的用眼注意眼睛休息。⑵不要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围绕保护视力提出合理化建议,通顺、能明确表达意思即可。比如: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长时间的用眼注意眼睛休息。不要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故答案为:⑴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长时间的用眼注意眼睛休息。⑵不要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点评】考查了口语交际能力。看法建议,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19.【答案】范文⑴:记一次游戏早上我刚来到学校就听到教室里传来了一阵阵笑声,是怎么回事?原来是老师准备让同学们玩一个推人游戏。老师告诉我们这个游戏的规则就是两个队的队员面对面蹲下,然后用手掌推对方的手掌,谁先倒下谁就输了。游戏开始了,老师把我们分成了红队和蓝队,我被分到了红队里。第一轮蓝队派出了吴房泽,红队派出了楼子涵。两人蹲下以后就深深地凝视着对方,老师喊了一声“开始”,两人就开始推对方,只见吴房泽趁楼子涵不注意,突然来了一掌,楼子涵四脚朝天摔了个大马哈。这局我们组就这样输了,队员们热情不减,而蓝队却开心得欢呼着。终于轮到我被派了上去了,还是蓝队。此时的选手是杨珉淏,才刚上场,杨珉淏就胸有成竹地说:“让你尝尝我的降龙十八掌。”我心想,谁胜谁负还不知道呢!说着,老师叫了声“开始”,可此时我还没有反应过来,而他已经推了我两掌,还好我稳住了,也不甘示弱地反击起来,其他同学叫起了加油,杨珉淏终于坚持不住倒了下去,他就这样输了。游戏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继续火热地进行着。这个游戏不但能锻炼我们的平衡,还能加强我们之间的友情呢!范文⑵亲爱的小明:你好!自从我转入新的学校,我们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现在我把我的新学校给你介绍一下:我的新学校占地40多亩,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新校舍有30个教室,还有自然实验室、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多功能教室、舞蹈房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堪称一流。体育馆像一只大型的飞鸟;综合楼似一座宫殿。主楼是三层联体式建筑。红百相间的外墙,蓝色的玻璃窗,在阳光的照耀下,色彩明丽,整个校园错落有致,充满生机。学校正门高大挺拔、设计新颖;教室宽敞明亮,光照充足;阅览室除图书外,还将开设电子阅览。宽敞的食堂更是让人赞不绝口,熟食间、生菜间、锅炉房、更衣室分得清清楚楚。说是食堂,其实又是礼堂,礼堂前设有宽大的舞台,里面坐上二、三百人开个会,不成问题。踏上台阶,便是大厅,里面都是同学们的点点滴滴。有栩栩如生的图画、丰富多彩的小报、气势磅礴的书法……这些可都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竞争的对手。每当来参观的老师看到这些书画时,个个拍案叫绝。这就是我的新学校。祝学习进步!你的朋友小林2021×月×日【解析】【分析】⑴本次习作为命题作文,要求以“记一次游戏”为题,选择一个你玩过的游戏写一写。在我们的课余生活中,一定经常玩游戏,想想让你感到玩得最开心是哪一次,选择你印象深刻的去写。注意将游戏的过程写清楚,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写时要将这个游戏写具体生动,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注意要恰当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将文章写得生动、形象、有趣,让人爱读。

⑵本题考查常见应用文的写作。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写书信;接着在头脑里回顾一下书信的格式,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信开头的称呼要顶格写,后面要加冒号,接下来写正文,信末还要写上祝福语,署名和日期。最后分析下本次书信的内容:给亲戚或朋友写一封信,把你在这学期里感受到的快乐或烦恼告诉他(她)。做到用词准确,句子完整,语句通顺,标点符号运用准确。

【点评】⑴这篇文章向我们叙述了一次有趣的游戏。文章开篇点题,中间部分抓住“有趣”叙述了这次游戏的经过,结尾总结全文。文章语言流畅,层次清楚,显得其乐融融。

⑵抓住了建筑物和校园文化的特点,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说明了事物的特点,语句通顺,格式正确,是一篇不错的习作。20.【答案】【解析】【分析】《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安徒生的童话作品。《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法布尔。故答案为:《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安徒生《爬山虎的脚》——叶圣陶《蟋蟀的住宅》——法布尔【点评】考查了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和历史典故,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21.【答案】头高数丈;山回;有过则改;有礼者敬人;人间四月芳菲尽;白居易。【解析】【分析】①由上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可知下句是“头高数丈触山回”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

②由上句“见善则迁“可知下句是”有过则改”意思是:见到好的要学习改进,有了错误要及时改正。

③由上句“仁者爱人“可知下句是”有礼者敬人”意思是:仁慈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

④由下句“山寺桃花始盛开”可知上句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故答案为:头高数丈山回;有过则改;有礼者敬人;人间四月芳菲尽白居易。【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古诗默写,有名言警句,有对古诗作者的考查。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22.【答案】(1)正确(2)错误(3)正确(4)错误(5)正确(6)正确【解析】【分析】(1)正确。

(2)有误,《麻雀》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

(3)正确。

(4)有误,梅兰芳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5)正确。

(6)正确。故答案为:(1)正确;(2)错误;(3)正确;(4)错误;(5)正确;(6)正确。【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文学常识、作家及其作品。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23.【答案】C【解析】【分析】《鹿柴》和《山居秋暝》都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了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和历史典故,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24.【答案】B【解析】【分析】A.句意: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描写的是秋天。

B.句意: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描写的是冬天。

C.句意: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