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_第1页
专题四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_第2页
专题四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_第3页
专题四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_第4页
专题四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史实要点阶段时间政治经济文化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清末新政;预备立宪;辛亥革命。列强资本输出;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社会生活变迁维新思想;三民主义;实业救国。时空坐标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历史时空定位主干知识一、甲午战争二、维新变法运动三、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五、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六、辛亥革命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主干知识一、甲午战争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1、中日两国社会制度、发展阶段不同,是评估战争胜败的基础性因素。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在19世纪60年代开展了洋务运动,但没有触及社会制度。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大力提倡与开展“殖产兴业”,不仅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而且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使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2、清政府缺乏对日本走向军国主义的清醒判断。日本发动这场侵朝、侵华战争,做了几代人的准备,包括政治准备、经济准备、军事准备、社会动员和外交准备,设计了多种实施方案。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重点阐释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3、清政府体制内耗严重,领导力量薄弱。日本组成举国一致的战争体制,包括军事、政治、后勤、外交等都分别作了周到安排。4、清政府把国家安全寄托在列强调停上,没有做战争准备。在战争指导原则上,日本实行积极进攻的战略原则,李鸿章采取的是消极防御的战争指导方针,“保全和局”是李鸿章应对战争的不二法门。5、清军战略上消极防御,步步退让。日本在战役指挥上,总是先下手为强,每一步都是先动手争取主动。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重点阐释重点阐释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6、清朝的军事体制落后,难以指挥调动、形成合力。日本在广岛设立战时大本营,天皇亲自坐镇,统一指挥军事和政治、外交。清政府没有建立统一的国防军,只有旧式的军队湘军和淮军,没有统一的领导机关,军队各有所属,互不听调,一些将领贪生怕死,邀功请赏,只知保存自己,没有全局观念。7、国际环境总起来讲对清政府不利。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在西方列强条约体系的束缚下,以中国为核心的东方宗藩体系正在全面崩溃。清政府还存在中国中心观念,守着夷夏之防、宗藩体系,想以调停手段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缓解中国面临的紧迫局面。其实,列强在华各有利益,也各有矛盾,他们对日本对华的侵略,是乐观其成的。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主干知识二、维新变法运动早在戊戌维新运动之前,思想界已经出现了以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一批精英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思想家。他们呼吁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开展“商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传播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度和政治理念,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这些维新思想为康梁发动“公车上书”、掀起维新运动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早期改良思想家和康梁维新派不再停留在学习西方的技艺之学上,而是致力于改变中国社会和专制的政治制度。他们的努力,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主干知识二、维新变法运动1898年6月11日,皇帝颁布《定国是诏》,表示定国是、求新政。戊戌变法持续到同年9月21日,共计103天,史称“百日维新”。百日维新的内容:第一,人事方面,积极选拔人才。破格召见新人和地位较低的官员,询问变法事宜,并酌授官职,令其参与变法。第二,在文化教育方面,改科举、兴学堂、办报纸、编译中外书籍、派遣留学生。第三,经济上鼓励工商业,大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银行的建立便是此时期的一大特色,1898年,正式在京城设立银行,为近代银行体系在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第四,政治方面,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光绪强调不允许任何高级官员阻碍中下级官员和士民上书;裁撤闲散机构、裁减冗员。令人遗憾的是,立宪与议会问题本是戊戌维新中提出的变法根本,但碍于顽固势力的坚决反对,百日维新没能颁布任何关于立宪与召开议会的上谕。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主干知识二、维新变法运动光绪新政虽然失败,但它对中国历史进程却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它是一场极具鲜明爱国色彩的救亡图存运动。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之际,由志士仁人奋起救亡,甚至不惜以血的代价投身变法,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它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试图用君主立宪代替专制制度,开始了中国制度的根本变革。运动本身由光绪皇帝亲自出马,其社会影响更加广泛和深刻。同时,光绪新政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变法中,维新人士“托古改制”,对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程朱理学、八股文章、考据训诂发起了不小的冲击。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重点阐释关于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以前,学界在探讨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时,普遍认为由于维新派本身的软弱性特点,他们既没有发动群众,又不敢触动封建土地制度,更不敢反对帝国主义,只是依靠少数帝党官僚和光绪皇帝,试图走温和的改良主义道路,只能归于失败。现在,多数学者则认为,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当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是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此外,整个维新派理论上、组织上不成熟,康有为等中国改革的先锋人物,虽有满腔热情,但却不具备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与改革者所应具备的智慧、能力和技巧,不仅不能扬长避短,因势利导,给变法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反而在激进主义的政治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加速了变法的失败。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主干知识三、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义和团运动(1)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尖锐。(2)概况: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由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3)作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主干知识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主干知识三、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②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2)侵华国家:德、奥、美、法、英、意、日、俄。(3)时间:1900-1901年。4)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5)影响:①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②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1.反洋教斗争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迫使清政府解除了自雍正以来对天主教的禁令,准许他们在各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又取得了在内地传教的权力。此后,大批天主教、耶稣教的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基督教的文化和中国的纲常名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尖锐矛盾,加上一少部分传教士从事搜集情报、干涉词讼、强占强买土地私产和庇护乡村顽劣教民等传教之外的非法活动,引起了中国民众乃至士绅官吏们的强烈愤慨。19世纪60年代以后,全国各地普遍发生了反洋教斗争。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知识拓展2.对义和团的评价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谈到义和团运动时,说:“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中世纪。因此,他们在英勇反抗侵略的同时又会本能地守护二千年来已经陈腐的固有之物。……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知识拓展2.对义和团的评价有的学者考察义和团运动和中国近代化的关系,认为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激发了清末新政改革运动,促进了清末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并且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造成了重大影响,义和团的反帝斗争与中国近代化是相辅相成的。有的考察义和团运动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影响,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中国由传统民族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运动转折的一个界标,促使了从传统“华夷”之辨向近代主权认同的转变,促使了从传统天朝话语向近代国家民族话语的转变,促使了从传统臣民话语向国民话语的转变。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知识拓展2.对义和团的评价有的认为义和团运动促进了世纪之交中国知识界国际观念的转变,加深了对国际大势的认识。有的认为义和团运动加深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理解和认识。有的认为义和团运动促进了20世纪初中国人观念的更新和话语的转换,称“义和团的失败是近代中国思想运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促使了晚清华夷观念的最后崩溃,由极端的攘夷排外走向崇洋媚外。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知识拓展主干知识四、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重点阐释近代实业救国思潮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一、实业救国思潮产生的背景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2、民族危机带来的外在压力3、民族资产阶级以及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4、政府和官员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重点阐释近代实业救国思潮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二、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脉络(一)酝酿时期: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二)萌芽时期: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到1901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以及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更多的民族资本家和爱国人士投身到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中,实业救国思潮迅速流传,以实际行动践行实业救国思潮。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明确提出“以商立国”,鼓励发展工商业。重点阐释近代实业救国思潮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二、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脉络(三)兴起时期:1901年到1910年清政府实行“新政”,新政对民间近代工商业的政策进一步放宽,除了颁布商法商律以正式承认民间所办近代工商业的合法地位与相关权利之外,还制定了奖励兴办工商业的制度。清政府实行的“新政”虽不能缓和社会危机,但在客观上却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进一步扩大,以及实业救国思潮的进一步发展。重点阐释近代实业救国思潮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二、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脉络(四)发展及高潮时期:辛亥革命之后到五四运动前后辛亥革命之后,南京临时政府为振兴实业,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颁布一系列政策。在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下,实业救国热潮迅速出现。五四运动时期的实业救国思潮继续流行。民族资本家主张提倡国货,抵制洋货,保护民族利益。重点阐释近代实业救国思潮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三、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首先,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主张实业救国的有识之士,他们从救亡图存出发,主张兴办实业,以富国强民,在抵御外国侵略的同时赶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次,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清末民初中国的实业建设和早期现代化进程。主张实业救国的有识之士,反对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重本抑末的思想,强调以商立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以推动本国政治制度的改革。实业救国思潮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动员了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到实业救国这一思潮中,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爱国心,推动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及发展。最后,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本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提倡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干知识五、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一)清末新政为了寻求继续维持统治的应急措施,慈禧于1901年1月借光绪帝之名发布了征求变法的第一道上谕,表示在“万古不易之常经”外,没有“一成不变之治法”,这标志着慈禧新政的开始。清末十年,清政府先后在比光绪新政更广泛的领域里推行了三十余项改革措施,以除旧布新。政治上,改革官制,裁减冗员;仿西方资本主义各国法律,改《大清律例》为《大清新刑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刑律。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主干知识五、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一)清末新政军事上,裁汰旧的经制兵,在各省编练新军;中央设练兵处,专门负责编练新军事宜。经济上,设立了商部,颁布商律,试办户部银行;在各省设立商会。这些标志着“推动实业发展”的政策得到实质性落实。教育上,设立学部,令各省广设新学堂;选派留学生,留学生归国一律赏给举人、进士出身;更重要的是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上具有革命性的变革。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主干知识五、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一)清末新政慈禧新政与光绪新政前后衔接,在变更“祖制”上走得更远。尽管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本,也没有产生显著的效果,但却是晚清以来中国进步人士探求救国救民之策在政治上的落实,也是当政者设法挽救统治危机所进行的积极行动,对时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新政否定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传统的教育制度和伦理观念都朝着积极的方向演变;新军的编练无疑壮大了军事力量,留学生的派遣与新式学堂的建立培养了更多的现代化人才。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主干知识五、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一)清末新政但统治者始料未及的是,由于各项新政策的落实需要大量资金,其中尤以编练新军所需要的费用最为巨大,致使新政时期清政府苛捐杂税越来越多,导致民众与政府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在这个意义上,清末新政的实施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重要铺垫。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时代赋予之出路留洋海外从商致富携笔从戎传统士人与王朝君主之间的纽带被割裂留学生吸收西方民主自由思想;成为革命派、立宪派极力争取的对象新军成为革命派渗透、发展的重点对象民族资本家力量壮大,要求改革的呼声愈发强烈废除科举制的影响主干知识五、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二)预备立宪清末新政开展到后期,政治改革开始向纵深发展。在前期建立的一些新机构的基础之上,重新厘定了中央与地方的官制,使清政府内部机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预备仿行宪政”是上述改革的集中体现。清政府最终决定“预备立宪”是资产阶级立宪派长期斗争的结果。1905年,清政府在各方面的压力下终于派遣五大臣赴欧美、日本考察宪政。归国后,五大臣积极呈请仿行宪政,其样本是日本的君主立宪政体。以慈禧为首的最高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最高利益,为了消解革命,笼络立宪派士人和实力派官员,接受了这些主张,宣布预备立宪。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主干知识五、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二)预备立宪资产阶级立宪派积极回应清政府的预备立宪。1906—1911年间,立宪派和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等积极推进立宪运动的开展。不久,各省咨议局普遍成立,掀起了立宪运动的高潮。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政治体制改革被纳入到宪政的轨道。慈禧一方面宣布“内阁军机处一切规制,著照旧行”,另一方面还是改组了中央各部,组成度支部、礼部、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理藩部、民政部、外交部、吏部、学部十一部,各部设尚书一员,侍郎二员,不分“满汉”,还设立了“资政院”以博采群言,设“审计院”以复查经费。在厘定中央官制之后,清政府致力于改革地方官制,以司法独立和地方自治为原则厘定地方官制。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主干知识五、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二)预备立宪清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预备立宪的措施。1907年设立资政院,接着命令各省尽快设立咨议局和预筹各州县的“议事会”。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了具有君主立宪国家宪法性质的文件——《钦定宪法大纲》,包括附件在内总共有40条。尽管《钦定宪法大纲》的核心是强调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却不能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臣民的权力。此外,还规定了议院、选举方面的内容,确定立宪预备期为9年。无论如何,《钦定宪法大纲》含有资产阶级宪政的性质,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主干知识五、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二)预备立宪1908年底,光绪、慈禧相继去世。次年,各省咨议局相继成立,其领导权多为立宪派把持。立宪派发起了三次大规模的国会请愿运动,迫使清政府将立宪预备期由9年改为5年。1911年5月8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内阁总理、协理及各部大臣组成首届内阁。在全部13位阁员中,满族占9人,其中又有7人为皇族,所以人们把历史上的这届内阁称作“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成立,标志着预备立宪的破产。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主干知识五、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二)预备立宪清政府的官制改革引进了诸多新因素,其颁布的许多章程,如《各省咨议局章程》、《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资政院院章》以及《钦定宪法大纲》等都一定程度体现了宪政的推进;促成了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同时,宪政的开展壮大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宪政是晚清新政的继续和深入,是近代中国学习西学的一个新高度,是从器物之学上升到制度之学的具体体现。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重点阐释《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近代中国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终于面世,这一文件共23条,分为两个部分,一为君上大权,共14条;二为臣民的权利和义务,共9条。《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皇帝有权颁布法律,发交议案,召集及解散议会,设官制禄,黜陟百司,编订军制,统帅陆海军,宣战媾和及订立条约,宣告戒严,爵赏恩赦,总揽司法权及在紧急情况下发布代法律之诏令。并且“用人之权”,“国交之事”,“一切军事”,不付议院议决,皇帝皆可独专。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重点阐释《钦定宪法大纲》文件以附则形式规定,臣民有纳税、当兵、遵守法律的义务。在法律范围内,享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担任公职等权利和自由。《钦定宪法大纲》确认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改革方向,但由于君权强大,议院立法权和监督权非常有限,臣民的自由权利微不足道并缺乏有效保障。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重点阐释《钦定宪法大纲》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君主制),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所特有的封建买办性、同时又带有一定的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色彩的宪法性文件。《大纲》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君上(君主)大权,意味皇权由法定,再把臣民的权利义务作为附则,表现了清朝统治者重君权(国权)、轻民权的一贯性,但它在中国法律史上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臣民的权利和义务,这对于开启民智,培养近代的法律意识具有一定的意义。《钦定宪法大纲》所确立的君主立宪政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失民主政治的成分,对当时人们思想起到不少的冲击。但其未给人民带来民主权利,只是使君权宪法化,因而激起朝野的不满,立宪派也大失所望。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英重大改革比较中英两国改革的内容或结果,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课堂训练示例一:内容:中国政治改革围绕扩大资产阶级参政权,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2分)英国议会改革围绕调整议席分配,扩大选举权范围,推进政治民主化。(2分)原因: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不断加深;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4分)英国工业革命后阶级结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完善代议制,发展民主;民众民主意识增强。(4分)示例二:结果:中国政治改革失败;英国议会改革成功。(4分)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封建势力强大,清政府缺乏对政体变革的诚意;改革措施缺乏连续性;改革的外部环境恶劣。(4分)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自由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改革措施、实施过程渐进有序;英国政治环境稳定。(4分)主干知识六、辛亥革命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晚清时期,在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强的同时,民族资本主义也得到了初步发展。伴随着力量的壮大和思想的觉悟,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民主革命风潮。1894年,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联合了二十多位爱国华侨,创立起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口号,从此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继兴中会后,国内先后出现了华兴会、光复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为革命风潮的壮大奠定了组织基础。随着清末革命形势的发展,一批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宣传家涌现出来。黄兴、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宋教仁、秋瑾等人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主干知识六、辛亥革命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1905年8月20日,在东京召开了资产阶级统一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大会。会议讨论通过了同盟会章程,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孙中山任总理,黄兴任执行部庶务长,设本部于东京。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了统一领导的阶段,革命的影响和势力为之扩大。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是为三民主义,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它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主干知识六、辛亥革命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在同盟会和孙中山的领导下,同盟会组织成员先后在粤、湘、赣、桂、滇、川等省举行过多次武装起义。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其统治基础,它们为武昌起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推翻清朝统治的第一枪。武昌起义的胜利和各省的纷纷独立,客观上需要建立统一的革命政权以领导全国的斗争。独立各省经过多次协商,于12月2日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确定临时政府实行总统共和制,以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12月29日,从海外归来的孙中山被选举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主干知识六、辛亥革命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孙中山为了实现民族、领土、军政、财政的四个统一,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为宗旨,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社会和政治改革。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辛亥革命至此结束。它的巨大历史功绩在于: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颠覆了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成为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中最富于突破性的进步,是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完成了革命党人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的先期目标。它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中华民族跟上世界潮流、实现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奠基准备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中国人民长期反抗专制制度的斗争迎来了伟大的胜利,中国历史迈入新纪年。新制度的创建,给逐渐觉醒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希望,中国历史进程继续朝着“独立、民主、自由”奋进。武昌起义帝国主义清朝政府袁世凯建立?国家武力镇压无力镇压①②③④⑤⑦启用袁世凯以图挽救危局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扶植袁世凯为新的侵华代言人⑥派北洋军攻占汉口汉阳同意与革命党人议和南方妥协军队立宪派旧官僚武昌首义后国内形势:四方角力权力的交替革命党单元小结政治制度变革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改革方案宣告失败,革命逐渐占据上风革命党与袁世凯力量对比悬殊妥协建立共和制辛亥革命共和之路艰难曲折(转型)影响因素决定鉴古启今没有意识到西方制度是历史上长期演变过来的,而且受到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民俗等因素的支持,才得以产生效能。由于中国并不存在这些社会因素的支持,简单地移植西方制度只能导致更为严重的“旧者已亡,新者未立”。——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留给我们的思考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共和制度的传统,民国的现状又令人失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起来捍卫共和制度呢?原因在于:经过辛亥革命的洗礼,民主共和国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民心的趋向,是一种无形的却又常常起着决定作用的力量;精于谋算的袁世凯,机关算尽,恰恰没有把民众是怎么想的放在眼里。——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留给我们的思考20世纪初,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妥协”。

他(袁世凯)同起义各省在南京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同盟会领袖进行谈判。……(孙中山)表示:只要袁世凯拥护民国,他就辞职,让位给袁世凯。

几乎所有爱国者一致同意的是:中国必须有一个代表各省的议会;国家必须统一起来,以防止外国干涉(指日本)。……儿皇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在南京被选为总统,于3月10日在北京就任。通过这一系列特殊的妥协,中国避免了一场持久的内战、一次下层阶级的起义和一场外国的干涉。

——美国史学家费正清如何认识孙中山让位袁世凯重点阐释一、《临时约法》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总纲、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员、法院、附则等7章56条。它仿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参议院;临时大总统行使职权须有国务员副署;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利。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有人身、财产、言论、通信、居住和信教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的权利。在国家机构体制上,规定实行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重点阐释一、《临时约法》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是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它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在中国延续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并贯穿了近代宪法中的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临时约法》反映了资产阶级以及广大人民的民主要求,鼓舞人们为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斗争。《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也为以后民主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一面光辉旗帜。重点阐释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重点阐释二、三民主义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1905年8月,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为总理。《同盟会宣言》的中心内容是四条纲领性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他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何为三民主义呢?一为民族主义,即“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旨在转化中国传统(天下)体制的王朝,成为现代意义的(国民)国家。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反满。《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外邦逼之”和“异种残之”并列为民族主义“殆不可须臾缓”的基本原因。二为民权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唤起国人普遍的国民意识,并借鉴西方的宪政制度,是国家摆脱治乱相循的历史的基本途径。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民权主义从理论上解决推翻满清政府以后由谁来掌握政权以及如何组织政权的问题,也就是解决了国体和政体问题。三为平均地权,采取西方资本主义的方法求富、社会主义的方法以求平均,通过核定地税、征收土地税的办法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建立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三大主义同时来并行,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重点阐释二、三民主义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三民主义还是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和顺应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孙氏学说是有目的的对儒教文化、民生主义(社会主义)和西方民主这三个传统的结合。”知识拓展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近代的民族主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清末民初,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表现为,近代民族主义与传统的民族主义相杂糅,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争取国内各民族的平等的斗争相交织,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这一时期推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主要有两种力量,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立宪派。第二,五四时期,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在反帝与反封建的同时,人们开始从思想认识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认识到中国文化的落后是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列强侵略和政治变革失败的重要原因。于是,从文化上入手,谋求文化上的解决。此外,民族主义开始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相结合,呈现出多元的倾向。第三,九一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人们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反省、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国内各阶级、各党派、各种政治势力逐渐集合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局面。知识拓展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第十讲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1895-1912年)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内容是由近代中国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决定的。中国近代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一是民族独立,一是社会进步,实现现代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