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单项选择题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A、它完成了对所有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C、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答案:C2.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答案:D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B、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C、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答案:C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经济学 C、法国机械唯物主义哲学 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答案:C5.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A、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被推翻 B、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现实 D、工人运动不需要理论指导答案:B6.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的是()。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工人行动的兴起 C、共产主义团体的出现 D、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答案:A7.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政治经济学理论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阶级斗争学说答案:C8.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首要的观点是()。A、矛盾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D、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答案:B 9.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答案:B10.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显著的特点是()。A、阶级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实践性答案:D11.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C、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为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答案:C12.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A、实践 B、静止 C、运动 D、空间和时间答案:C13.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写诸葛亮用木马车送粮,而不是用汽车;《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能做到七十二变,可就是变不出计算机。这说明()。A、人们的立场不同,所以认识就不同 B、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事物 C、古代文学家思想保守,不善于联想,想象力不够 D、人们的思想认识是发展变化的答案:B14.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答案:B15.“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C、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答案:C16.我国哲学家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这是()。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答案:B17.旧唯物主义不能彻底战胜唯心主义的根本原因是()。A、主张物质的决定作用 B、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C、无法驳斥唯心主义狡猾的诡辩 D、不懂得科学的实践观点答案:D18.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A、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答案:A19.《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答案:D20.“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说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答案:A21.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答案:D22.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答案:D2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表现在()。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C、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答案:D24.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A、头脑中自生的 B、人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反映 D、人在梦幻中产生的答案:B2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的是()。A、时间的持续性B、时间的间断性 C、时间的重复性 D、时间的一维性答案:D2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A、绝对观念 B、客观实在 C、理念世界 D、水火等“原初”物质 答案:D27.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感知性 D、物质是自然界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答案:B28.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答案:B29.“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答案:C30.“存在就是被感知”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物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答案:D31.“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只缘矛盾来捉弄,它是庸人爱自扰。”从哲学上看,此诗的错误在于()。 A、忽视了矛盾双方的对立 B、否认了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 C、幻想没有矛盾,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D、只注重矛盾双方的对立,忽视了矛盾双方的统一 答案:C32.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普遍矛盾 B、主要矛盾 C、内部矛盾 D、次要矛盾答案:B33.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也就是说要注意火候。这说明()。 A、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B、要坚持适度原则 C、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D、要重视量的积累答案:B 3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确定事物的质 C、认识事物的量 D、把握事物的度答案:D35.辩证的同一是()。 A、以差别、对立为前提的同一 B、不包含否定因素的同一 C、事物与其自身完全等同 D、不包含任何差别的绝对的同一答案:A3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量变质变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事物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答案:D37.“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句话体现了()。A、朴素辩证法思想 B、折衷主义思想 C、诡辩论思想D、二元论思想答案:A 38.毛泽东指示我们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不能厚古薄今,又不能崇洋媚外。毛泽东的思想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A、事物的发展的方向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的原理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原理 答案:C39.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答案:A40.“田忌赛马”这个故事中包含的哲理是()。A、事物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 B、事物的量变指的就是事物数量的增减 C、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D、构成事物的成分由于组成要素和排列秩序上的变化引起质变 答案:D 41.“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这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C、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答案:A、4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答案:D 43.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规律答案:C、 44.“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表明()。A、质变与量变没有关联 B、事物只有量变 C、质变量变互相渗透 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答案:D4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随。”老子的这段话说明()。 A、万事万物都在运动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C、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的双方是互相排斥的、互相斗争的 答案:B46.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D、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答案:D 47.《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于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打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却造成不同的结果。这说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答案:B48.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因为()。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B、原因必然引起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答案:A 4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答案:B50.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 A、普遍存在的、主观的、无条件的 B、普遍存在的、客观的、有条件的 C、普遍存在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D、根据条件存在的、主观的、有条件的 答案:B51.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为贵”的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和”所含的哲学原理是()。A、事物矛盾的相同性 B、事物矛盾的同一性 C、事物矛盾的斗争性 D、认识论的形而上学答案:B52.下列各项不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摩擦生热,热胀冷缩 B、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C、电闪雷鸣,风来雨至 D、实践长才干,勤学出智慧 答案:C5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万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该联所蕴含的哲理()。A、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 B、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C、外因是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的 D、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答案:B54.事物的量变是指()。A、事物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B、事物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 C、事物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 D、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 答案:D 55.下列各项不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物极必反,乐极生悲答案:B56.“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A、历史是客观的合规律的过程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答案:D57.主要矛盾是指()。 A、急待解决的比较明显的矛盾 B、一直存在的矛盾 C、难以解决的矛盾 D、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答案:D 5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一古训的哲学方法论意义是指()。A、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活动的决定性条件 B、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同“神学目的”论划清界限 C、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D、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可以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 答案:D59.杜甫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A、量变引起质变 B、承认矛盾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 C、既要看到矛盾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次要方面 D、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答案:D 60.对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的人只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看不到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的人只看到取得的巨大成就,看不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两种看问题的方法都是()。A、重点论 B、一点论 C、均衡论 D、两点论答案:B61.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指()。A、归纳法 B、演绎法 C、抽象思辨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案:D 62.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 B、表象 C、知觉 D、分析答案:C 6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 A、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唯物主义辩证法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答案:C64.“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种观点属于()。A、实用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唯物主义观点 D、存在主义观点答案:C 6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A、只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不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且也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C、只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D、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答案:B 66.在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D、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答案:C 67.农村的耕牛属于()。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劳动手段 D、以上都不是答案:C68.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A、抽象、具体、历史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 D、概念、判断、推理答案:D69.“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即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A、感性认识对人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B、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的局限性答案:C70.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能动性 B、被动性 C、消极性 D、积极性答案:A71.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社会政治实践 B、科学实验 C、生产实践 D、教育实践答案:C7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答案:C73.下列各项中,正确表述客体含义的是()。 A、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客体就是外部自然界 C、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D、客体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答案:C74.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A、直接认识 B、全面认识 C、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答案:C75.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的东西远胜于鹰。”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完善之外,还因为()。A、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B、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答案:B76.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优秀的人 D、人的意识答案.B77.“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C、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答案:C78.“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C、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答案:C79.谬误与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谬误()。 A、永远也不能变为真理 B、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真理 D、包含在相对真理之中的答案:C80.哲学上的“价值”是指()。 A、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B、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C、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 D、某种活动的经济效益答案:C81.列宁指出:“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表明()。 A、真理和谬误是认识的两个阶段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区别 D、真理的标准是双重的答案:B82.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在于()。A、它是否有用 B、是否能被大多数人接受 C、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D、是否清楚明白答案:C83.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5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这说明()。A、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B、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答案:D84.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说明真理具有()。A、不确定性 B、主观性 C、相对性 D、绝对性答案:C85.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绝对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答案:D86.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真理是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答案:B87.真理的相对性是指()。 A、不含有绝对性质的真理 B、包含有错误因素的真理C、暂时正确的真理 D、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答案:D88.列宁指出:“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这句话的含义是()。A、真理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 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进行抽象的概括 C、真理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答案:D89.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 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C、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答案:C90.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即是指()。A、人类的生产力决定其生产方式 B、人类的自然条件决定其社会条件 C、人类的物质生活方式决定其精神生活 D、人类的实践能力决定其认识能力答案:C91.自然环境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直接决定人类社会的生活过程 B、通过对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的影响起作用 C、通过对生产的影响起作用 D、通过对科学技术影响起作用答案:C92.著名现代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著作中指出,民众的精神价值取向和社会风俗等会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发展。这在哲学上的解释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的发展 C、社会意识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人们的精神世界决定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答案:C93.下列各组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是()。A、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B、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C、技术科学、语言学、哲学 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答案:B94.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的是()。 A、社会的上层建筑 B、人口因素 C、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答案:D95.在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中,最基本的方面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劳动工具 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D、产品的分配形式答案:A96.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美国人务实等等。这种差异的形成是由()。 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造成的 B、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基因决定的 C、各民族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D、各民族的自然、社会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答案:D97.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它是否适应自己的经济基础 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社会意识的性质 D、国家政权的性质 答案:B98.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 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答案:C99.不同的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 A、决定作用 B、无足轻重的作用 C、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D、决定国家、民族的作用答案:C100.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在哲学上的依据有()。 A、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原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原理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原理答案:B101.推动人类社会由低到高级发展的最深刻的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上层建筑的变革 D、社会形态的更替答案:A102.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它实际掌握人民群众的广度和深度 B、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 C、反映被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 D、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否相平衡 答案:A103.“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方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答案:D10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这是因为()。 A、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都是通过文化体现出来的 D、先进的社会意识就是先进文化 答案:B105.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 A、人口多、密度大 B、人口少、密度小 C、人口不增也不减 D、与物质的生产相适应 答案:D106.区分国家性质的根据是()。 A、人口多少和领土大小 B、政体 C、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 D、民主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 答案:C107.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人的意识在历史活动中有能动作用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突出作用 D、知识分子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 答案:B108.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民群众是指()。 A、劳动人民 B、无产阶级 C、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一部分杰出人物 D、一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 答案:D109.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的条件是指()。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意识 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答案:A110.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A、客观的物质世界 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 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答案:D111.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B、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C、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 D、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答案:A112.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由()。 A、价值构成的B、资本构成的 C、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 D、货币构成的答案:C113.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 A、自然属性 B、物质财富 C、社会属性 D、社会财富答案:C114.私人劳动和()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A、物质劳动 B、精神劳动 C、社会劳动 D、个体劳动答案:C115.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剩余价值学说 B、劳动二重性理论 C、生产价格理论 D、劳动力商品理论答案:B116.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因此()。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 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 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D、产品中只要有劳动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答案:A 117.从本质上看,决定两种商品之间交换数量比例的是商品的()。A、使用价值 B、价值 C、供求关系 D、自然属性答案:B118.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只能是()。 A、个别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垄断企业的劳动时间 D、优秀员工的劳动时间答案:B119.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D、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答案:D120.货币的本质是()。 A、价值符号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答案:D121.下列属于商品的有()。 A、阳光 B、废品 C、自家种的白菜 D、货币答案:D122.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决定的。 A、劳动生产率 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D、劳动的复杂程度答案:C123.商品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它的主要特点是()。 A、商品是非劳动产品 B、商品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C、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D、商品是用来馈赠的劳动产品答案:C124.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答案:A125.商品经济是以()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A、交换 B、分配 C、自给自足 D、消费答案:A12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劳动者成为商品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资本市场具有购买力 D、资本家具有资本答案:B127.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是()。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技术资本 D、有机资本答案:A12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答案:C129.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文学、艺术和宗教 B、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C、道德、伦理D、哲学、历史答案:B130.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分权制衡 B、权力分散 C、民主集中 D、政治协商答案:A13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 B、发展中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 C、对外开放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 D、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运动 答案:A13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A、国有企业的存在 B、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答案:D133.资本输出的实质是()。 A、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手段 B、发达国家带动其商品输出的手段 C、发达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一种互助互利关系 D、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它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 答案:D134.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C、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答案:C13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 A、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B、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C、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 D、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答案:B136.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中,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金融资本 B、银行资本 C、工业资本 D、商业资本答案:A137.垄断利润是通过()。 A、操纵市场获得的 B、改进技术获得的 C、扩大投资获得的 D、增加贷款获得的答案:A138.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A、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B、生产全球化 C、贸易全球化 D、资本全球化答案:A139.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论断的是()。A、恩格斯 B、斯大林 C、列宁 D、毛泽东答案:C140.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 B、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C、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答案:C141.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十月革命 D、中国共产党成立答案:C142.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A、十月革命 B、巴黎公社 C、1848年革命 D、二月革命答案:B143.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A、巴黎公社 B、苏维埃俄国 C、中华人民共和国 D、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答案:B144.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使科学社会主义开始()。 A、从空想变为科学 B、从理论变为现实 C、转变为苏联模式 D、从一种模式变为多种模式的转变答案:B145.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 A、科学的思想体系之上 B、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 C、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之上 D、共产主义者同盟之上答案:B146.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答案:C14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是()。 A、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B、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C、代表先进生产力 D、代表先进文化答案:A148.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人类社会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是()。A、奴隶阶级 B、农民阶级 C、无产阶级 D、科技知识分子答案:C149.科学共产主义之所以是科学,主要在于其()。 A、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C、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D、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答案:D150.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有60多年的历史,党领导人民满腔热情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这说明()。 A、要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B、要完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建设社会主义 C、要避免和杜绝一切曲折、一切弯路 D、要走出一条独特的路,不能遵循马克思的观点建设国家 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的认识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再适用于当今世界的发展形势 B、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C、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D、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答案:BCD2.19世纪30-40年代爆发的三大工人运动是()。 A、意大利工人的罢工运动 B、法国里昂纺织工人武装起义 C、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武装起义答案:BCD3.马克思主义主要理论来源是()。A、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答案:ABC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因为()。A、使得无产阶级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科学理论武器 B、创立了唯物史观,使得社会科学第一次成为科学,使得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C、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有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 答案:ABC 5.下列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正确的是()。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B、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D、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答案:ABCD 6.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 A、剩余价值学说 B、唯物史观 C、价值学说 D、阶级斗争学说答案:AB7.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有()。 A、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B、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D、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答案:ABCD 8.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理”是天地万物之根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感觉的集合 D、天地万物皆在我心中 答案:BCD 9.下列关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A、利用规律可以不必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C、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如果违背规律,越是发挥主观能动性,遭受的挫折和失败就越严重答案:BCD 10.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A、人的心 B、客观存在 C、绝对精神 D、“理”答案:BCD11.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含义是()。 A、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B、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C、物质是可以认识的 D、物质是属于共性的范畴答案:BCD 12.中国古代的庄子说物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其错误在于()。 A、否认事物质的规定性,否认事物之间质的差别 B、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C、否认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D、把相对静止绝对化答案:ABC 13.意识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就是意识活动()。A、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有积极创造性 C、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 D、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答案:ABCD 14.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说法()。A、坚持了世界的物质性 B、包含了一定的合理因素 C、是十分荒谬没有意义的观点 D、具有直观性简单化的缺点答案:ABD 15.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脖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答案:BD1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 A、突破事物原有度的界限B、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 D、一切变化答案:ABC 17.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关系是()。 A、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D、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之间的关系 答案:BC18.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答案:ABD 19.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答案:ABCD 20.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答案:CD21.下列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说法正确的有()。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理性认识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 C、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D、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答案:BCD 22.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事物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认识是一个过程答案:ABCD2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答案:ABCD 24.“实事求是”中包含着的哲学思想有()。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答案:ABCD 2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 A、它是一切历史观无法回避的问题 B、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C、它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D、对二者关系的回答决定对其他历史观问题的解决 答案:ABCD 2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答案:ABCD27.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因为()。 A、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了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化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通过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C、生产力直接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D、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最终原因 答案:ABD 28.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拾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是()。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每个人的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 D、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意识具有阶级性 答案:ACD 2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是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 A、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B、规定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C、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D、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答案:ABCD30.“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两者表现的是:()。A、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B、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C、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 D、两种不成立的错误观点 答案:AB三、判断题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答案:正确2.发表在1844年2月《德法年鉴》上的论文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答案:正确3.学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要学习学术德语和学术俄语,理解马克思和列宁的原汁原味的思想。 答案:错误4.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答案:正确5.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的科学理论体系。 答案:错误6.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答案:正确7.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科学探索性,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过程。答案:正确8.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案:错误9.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答案:正确10.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称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答案:正确11.“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是主观唯心主义错误思想在心理上的重要体现。答案:错误12.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答案:正确13.新事物是指新生的事物。答案:错误14.人类只能通过观察表象来推测本质,而不能完全认识本质。 答案:错误15.科学的任务就在于准确辨别真象和假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答案:正确16.事物的矛盾运动就是事物的质变。答案:错误17.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因此只有彻底否定旧事物才能发展。 答案:错误1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答案:正确19.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无条件的。 答案:错误2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答案:正确21.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是其核心内容。答案:正确22.世界上有不可认识之物,我们不知道何物不可认识,只是我们还未曾遇到不可认识之物。答案:错误23.只有消亡或规避矛盾,才能达到和谐。 答案:错误24.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答案:错误25.社会政治实践是最基础的实践形式。 答案:错误26.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经历了两次飞跃,实践与认识的运动就完成了。 答案:错误27.实践出真知。人们只要参加社会实践,就能获得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答案:错误28.理论只要来自实践,就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能永远指导实践取得成功。答案:错误29.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答案:正确3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答案:正确31.价值观有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之分。 答案:正确32.真理和谬误存在着原则界限,二者不会相互转化。 答案:错误33.解放思想要求勇于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答案:正确34.只要人类科技水平足够先进,就能达到绝对自由。 答案:错误35.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答案:正确36.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答案:正确3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答案:正确38.唯心史观根本不懂得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不懂得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答案:正确39.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答案:正确40.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内容是社会存在的主观基础。答案:错误41.劳动资料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它的社会普及程度和科技含量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答案:错误42.马克思认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衣食住行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答案:正确43.道德具有继承性,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答案:正确44.在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反复甚至倒退现象。答案:正确45.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杠。 答案:正确4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答案:错误47.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中政治条件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答案:错误48.商品的二因素决定了劳动的二重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