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操作之口腔常用几种麻醉图_第1页
规范化操作之口腔常用几种麻醉图_第2页
规范化操作之口腔常用几种麻醉图_第3页
规范化操作之口腔常用几种麻醉图_第4页
规范化操作之口腔常用几种麻醉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这是规化操作的第二篇文章,下面讲述在临床方面,常常在口腔治疗中涉及的几种麻醉方法及注意要点。回顾和温习下麻醉中的几个规化操作细节。我常说"力求于精,精于炼"。不是会就可以,会的同时反向思考是否需要更深入的了解更多,这就是个延伸性的思考…力求精湛,在口腔等更多临床学科卓越发展的今天,患者的多选择性、高要求性等,同时相对临床医务工作着而言,理念的同步与跟进,技术的精湛与提炼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便来说说今天的麻醉,与之口腔中常用几种的规化操作。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的方法,使病人整个机体或部分机体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而麻醉的方式、手法的运用直接性影响到病人手术疼痛的缓急,作为口腔临床的医务工作者,想必工作时接触麻醉已是手到擒来、家常便饭…今天运用的规化细节再次回顾,便从图解、理论、操作方面详细步入今天的容。口腔临床中拔牙、牙髓病的治疗和固定义齿修复的牙体预备等过程中,常常需要运用局部麻醉方法,以使患者操作区域痛觉消失,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增强患者的合作。一.局部麻醉常用的麻醉药有2%普罗卡因、2%利多卡因和0.5%-0.75%布比卡因、75%必兰麻。常用局麻药物:普罗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必兰麻。盐酸普罗卡因因其与临床其它药物的对比性差,穿透性和弥散性差,不易被粘膜吸收。大多区域渐渐淘汰使用。因麻药都有扩血管的作用,故加肾上腺素。麻醉药物在酸性环境下易保存,故加盐酸〔盐酸阿替卡因、盐酸甲哌卡因盐酸利多卡因临床应用最多的局麻药,麻醉效果快而强,维持时间长,较强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临床配比主要用含1:100000肾上腺素的1%-2%利多卡因行阻滞麻醉。布比卡因作用时间较长,强度高,适合费时较久手术,术后镇痛时间长。常以0.5%的溶液与1:200000肾上腺素共用。必兰因其优越性能已成大多区域口腔医院、诊所等常用口腔麻醉药物备用。临床药物运用时临床医务工作者、麻醉术操作者,因当先先行了解麻醉药物性能,适应、禁忌症。药物皮、粘膜试验。一次剂量或多次剂量的控制。行麻醉前的器具准备、消毒与麻醉区域的准备等诸多细节。都将是麻醉规化操作的必须。二.麻醉方法口腔临床常用的局麻方法有涂布麻醉法、浸润麻醉法和阻滞〔传导麻醉法;冷冻麻醉法应用较少。1.冷冻麻醉冷冻麻醉是应用药物使局部组织迅速散热,皮肤温度骤然降低,以至局部感觉,首先是痛觉消失,从而达到暂时性麻醉的效果。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是氯乙烷。仅用于粘膜下和皮下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松动乳牙的拔出。时间较短,持续约3-5分钟。但因对组织刺激性很大,特别是粘膜,所以在使用氯乙烷同时,麻醉周围皮肤、粘膜应涂布凡士林加以保护。2.表面麻醉表面麻醉亦称涂布麻醉,是将麻醉剂涂布或喷射于手术区表面,麻醉药物被吸收而使末梢神经麻痹,以达到痛觉消失的效果。适用于表浅粘膜下脓肿切开和松动乳牙的拔出。〔1%盐酸丁卡因溶液及喷雾装置宋哥〔牙医宋文博一直强调微创和无痛技术。临床实践的很多病例中受用匪浅。局部麻醉前宋哥常用法国赛普敦表麻膏,均匀涂布表面1-4分钟效果显现。是接着行局部麻醉前无痛概念的前步骤。或作小棉球用麻醉溶液〔必兰湿润,镊子夹紧麻醉液棉球按压在麻醉区域刺入点处30-40秒,再碘酊消毒区域后行麻醉,效果不错。3.浸润麻醉浸润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麻醉效果。在口腔临床镇痛中一应用广泛。浸润麻醉以及阻滞麻醉前碘酊消毒注射区域。常用的浸润麻醉方法有:1>骨膜上浸润法:又名局部浸润法,是将麻醉药注射到牙根根尖部位的骨膜浅面。这种浸润方法主要作用于上颌及下颌前牙及牙槽突地手术。操作:首先根据注射部位的要求调整好椅位。牵引注射处的粘膜,使之绷紧,以利于穿刺减少疼痛。一般在拟麻醉牙的唇侧前庭沟进针。针与粘膜约成45°角。当注射头刺入根尖平面的骨膜上后,可松弛粘膜,使之注射麻醉药物易于弥散和渗透。根据骨质结构,牙或牙槽突手术的难易程度,以及患者对麻药的耐受等因素而酌量注射麻药0.5-2ml。为了避免骨膜下浸润所致的骨膜分离、疼痛和手术后的局部反应,当注射针头抵触骨面后,应退针0.2cm左右,然后注入麻药。上腭的刺入点是距牙龈缘0.5-1cm处,下颌舌侧刺入点是在近根尖或舌下粘膜皱襞处;注入麻药0.5ml。2牙周膜注射法:又叫牙周韧带注射法,是用短而较细的注射针头,自牙的近中和远中刺入牙周膜,深约0.5ml,分别注入局麻药0.2ml,即可麻醉牙及牙周组织。〔下颌后牙舌侧〔下颌后牙颊侧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注射时比较痛,但因注射损伤小,所以适用于血友病和类似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其次,单纯用粘膜下浸润或阻滞麻醉镇痛效果不全时,加勇牙周膜注射,常可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4.阻滞麻醉: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射到神经干或者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阻滞麻醉时必须掌握三叉神经的行径和分布,以及注射标志与有关解剖组织结构的关系。由于支配颌骨和牙的三叉神经分支多经致密骨层深部或骨管之中,局部浸润麻醉的渗透作用差;若阻滞麻醉不能收到很好效果时,还可少量,分次注射,远离病变部位注射,不使术区变形,此法也有减少疼痛和避免感染扩散的优点。操作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以防病发感染。注射麻药前必须回抽注射器,检查有无回血;若见回血,应将注射头后退少许,以调整改变方向再行刺入,回抽无血时,方可注射麻药。下面来分别讲解口腔操作中最常用的阻滞麻醉方法:〔1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醉注射局麻药液于上颌结节,以麻醉上牙槽后神经,因此又称上颌结节注射法。口和口外注射两种方法,通常采用口注射的方法。口注射法:1.一般以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口腔前庭作进针点;2.在上颌第二磨牙未萌出的儿童,则以第一磨牙的远中颊侧根部作进针点;3.在上颌磨牙已缺失的患者,则以颧牙槽嵴部的前庭沟作为进针点。注射时,患者采取坐位,头微向后仰,上颌牙合平面与地平面呈45°,半开,术者用口镜将口颊向后上方牵开,以显露针刺点,注射针与上颌牙的长轴成40°,向上后方刺入;进针时针尖沿着上颌结节弧形表面滑动,深约2cm。回抽无血,可注入麻醉药业1.5-2ml。注意针尖刺入不要过深,以免刺破上颌结节后方的翼静脉丛引起血肿。此麻醉适用上颌磨牙的拔出以及相应的颊侧龈、粘膜和上颌结节部的手术。麻醉区域及效果: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外的同侧磨牙、牙槽突及其颊侧的牙周膜、骨膜、龈黏膜可被麻醉。注意第一磨牙的颊侧近中根为上牙槽中神经支配,因此,在拔除上颌第一磨牙时,需在第一磨牙荚侧近中根相应部位的口腔前庭沟补充浸润麻醉。一般5-10min后显示麻醉效果。此时用探针探试牙体周围龈组织应无痛觉。〔2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眶下神经出眶下孔,故又称眶下孔或眶下管注射法。将麻醉注入眶下孔或眶下管,以麻醉眶下神经及其分支。口外注射法: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0.5–1cm处。注射时用左手示指按压出眶下缘,右手持注射器,注射针自同侧鼻翼旁约1cm处刺入皮肤;使注射针与皮肤成45°,向上、后、外进针约1.5cm,可直接刺入眶下孔,有时针尖抵触骨面不能进入管孔,可注入少许麻药使局部无痛,然后移动针尖探寻眶下孔,直到感觉阻力消失,表明已经进入眶下孔。随即注入麻药1-1.5ml。一般3-5min后即显麻醉效果。注意注射针进入眶下管不可过深,以防损伤眼球。麻醉区域及效果:麻药注入眶下管的麻醉效果较眶下孔注射为好,麻醉区域比较广泛。可以麻醉同侧下睑、鼻子、眶下区、上唇、上颌前牙、前磨牙,以及这些牙的纯侧和颊侧的牙槽突、骨膜、牙龈和黏膜等组织。〔3腭前神经阻滞麻醉:将麻药注入腭大孔或其附近以麻醉腭前神经,故又称腭大神经注射法。注射方法:患者头后仰,大口,上颌合平面与地面成60°角。注射针在腭大孔的表面标志前稍前处刺入腭黏膜,往后上方推进至腭大孔,注入麻药0.3-0.5ml。麻醉区域及效果:同侧磨牙、前磨牙腭侧的黏骨膜、牙龈及牙槽突等组织被麻醉。腭前神经与鼻腭神经在尖牙腭侧相吻合,如手术涉及尖牙腭侧组织时,应同时作鼻腭神经麻醉,或行尖牙腭侧黏骨膜局部浸润麻醉。注意行腭大孔注射时,注射麻药不可过量,注射点不可偏后,以免同时麻醉腭中、腭后神经,引起软腭、腭垂麻痹不适而导致的恶心呕吐。〔4鼻腭神经阻滞麻醉:将麻药注入腭前孔,以麻醉鼻腭神经,故又称为腭前孔注射法。注射方法:患者头后仰,大口,注射针自腭乳头侧缘刺入黏膜,然后将针摆向中线,使之与中切牙的长轴平行,向后上方推进约0.5cm,可进入腭前孔。该处组织致密,注射麻药时需要用较大压力,一般注入量为0.25-0.5ml。麻醉区域及效果:两侧尖牙腭侧连线前方的牙龈、腭侧黏骨膜颌牙槽突。尖牙腭侧远中的组织因有腭前神经交叉分布,所以,该处不能获得完全的麻醉效果,必要时应辅以局部浸润麻醉或腭前神经阻滞麻醉。〔5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是将麻药注射到翼下颌间隙,故又称翼下颌注射法。针尖一般可达到下颌小舌平面以上的下颌神经沟附近,麻药扩散后可麻醉下牙槽神经。口注射法:注射标志:患者大口时,可见磨牙后方,腭舌弓之前,又纵行的黏膜皱襞,名翼下颌皱襞,其深面为翼下颌韧带。另在颊部有以由脂肪组织突起形成腭三角形颊脂垫,其尖端正居翼下颌韧带中点而稍偏外处,此二者即为注射的重要标志。若遇到颊脂垫尖不明显或磨牙缺失的患者,可在大口时,上下颌牙槽突相距的中线与翼下颌皱襞外侧3-4mm的交点,作为注射标志。注射方法:患者大口,下牙合平面与地面平行。将注射器放在对侧口角,即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间,与中线成45度角。注射针高于下颌平面1cm并与之平行。按上述的注射标志进针,推进2.5cm左右,可达下颌支侧的下颌神经沟。回抽无血注入麻药1-1.5ml。麻醉区域效果:麻醉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前磨牙至中切牙唇〔颊侧牙龈、黏骨膜和下唇部。约5分钟后,患者即感同侧下唇口角麻木、肿胀,探刺无疼痛;如过10分钟仍不出现麻木,可能是注射部位部准确、应重新注射,可考虑更换麻醉药剂。〔6舌神经阻滞麻醉:舌神经自下颌神经分出后与下牙槽神经向前下方并行;经行翼肌与翼外肌之间,在相当于下颌神经沟的水平时,舌神经位于下牙槽神经的前方约1cm处。注射方法:在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注射后,将注射针退出1cm,此时,注射麻药0.5-1ml,即可麻醉舌神经;或在退针时,边退边注射麻药,直到针尖退至黏膜下为止。麻醉区域效果:可麻醉同侧下颌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前2/3部分。有灼烧、肿胀、麻木感;尤其以舌尖部更为明显。同时行下牙槽神经麻醉者,一般舌神经出现麻醉征较下牙槽神经为早。〔7下牙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亦称下颌支粗隆突阻滞麻醉。〔左侧<右侧>注射标志:下颌支粗隆突位于下颌小舌的前方,是由髁骨向前下和冠突向下汇合成的骨髁。当大口时,下颌之粗隆可随下颌骨的运动移向下前,不致被上颌骨后缘所遮挡。在此区域由前向后有颊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通过。在翼下颌皱襞外侧,相当于上颌第三磨牙合面下0.5cm处作为针刺点;若上颌无牙,则在相当于第三磨牙牙槽嵴下1.5cm处作为刺入点。麻醉方法:当患者大口,注射器置于对侧口角处,并尽量后推,使针体与患侧颊黏膜面接近垂直,于刺入点进针,深约1.5cm左右,针尖触及骨面,回抽无血时,注入1.5-2ml然后,将注射针退回少许,再注入麻药0.5ml;应用本法,只注射一针,即同时麻醉下牙槽、舌、颊三条神经。.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Nurfürdenpersönliche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