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生育政策下双职工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探析9100字(论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0/1F/wKhkGWWK5NSAPmzzAAGObJc2AZA433.jpg)
![【“三胎”生育政策下双职工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探析9100字(论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0/1F/wKhkGWWK5NSAPmzzAAGObJc2AZA4332.jpg)
![【“三胎”生育政策下双职工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探析9100字(论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0/1F/wKhkGWWK5NSAPmzzAAGObJc2AZA4333.jpg)
![【“三胎”生育政策下双职工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探析9100字(论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0/1F/wKhkGWWK5NSAPmzzAAGObJc2AZA4334.jpg)
![【“三胎”生育政策下双职工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探析9100字(论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0/1F/wKhkGWWK5NSAPmzzAAGObJc2AZA43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7页共9页“三胎”生育政策下双职工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TOC\o"1-3"\h\u13706前言 1一、相关概述 1(一)生育意愿的内涵 1(二)提高生育意愿的意义 2二、调查样本的生育意愿情况 2(一)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21.样本选择 22.样本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2(二)生育意愿分析 41.生育的理想年龄 42.生育数量 43.生育性别偏好 5三、“三胎”生育政策下双职工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 6(一)因子分析 6(二)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9四、提升“三胎”生育政策下双职工家庭生育意愿的对策 10(一)转变生育观念 10(二)消除企业对生育女性的歧视 11(三)出台“三胎”生育政策下双职工家庭生育福利政策 11参考文献 12前言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从以往每年出生人口情况来看,我国生育情况经历了三次高峰,分别是1953-1957年、1962-1970年以及1981-1990年。第一阶段由于新中国成立,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在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第二阶段人口净增1.57亿,第三阶段是第二阶段高峰人口进入育龄期,人口增长1.43亿,但是原定的第四次生育高峰即超过4000万的婴儿潮并没有到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十年以来我国持续保持人口低速增长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加快。数据显示,继2018年出生人数下降200万以后,2019年我国出生人数再下降58万,而2020年,出生人口一下减少460万,可以称之为“断崖式下降”顾宝昌.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J].人口研究,1992(6):7.顾宝昌.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J].人口研究,1992(6):7.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为应对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的挑战,决定实施三胎政策即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郑辰煜.“三孩政策郑辰煜.“三孩政策”下生育假期的制度困境与法律完善[J].山东工会论坛,2022,28(02):100.“三胎”生育政策的提出的出发点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因为我国的老龄人口作为老龄化的分子这一事实已无法逆转,但是作为分母的总人口仍是一大变量,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仍然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选取吉林省长春市为研究地点,了解吉林省长春市内20-40周岁已婚城镇职工的三胎生育意愿,对处于育龄时段的已婚职工展开问卷调查以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影响双职工家庭生育意愿的关键因素,挖掘出人们不愿意生育三胎的原因,以此探析双职工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为优化生育政策,促进年新生人口的增长,扭转“低生育陷阱”局势提供依据。一、相关概述(一)生育意愿的内涵生育意愿是人们对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关于生育意愿的定义,顾宝昌(1992)提出生育是具有三个特征的三维现象,即“数量”、“时间”和“性别”顾宝昌.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J].人口研究,1992(6):7.。谭克俭(2004)认为生育意愿是人们对生育孩子的数量、时间、性别、素质等方面的期望与要求,尤其是数量方面。风笑天认为生育意愿包括三个方面:数量,时间和性别,生育意愿的变化实际上是生育文化的变化顾宝昌.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J].人口研究,1992(6):7.谭克俭.我国农村居民生育意愿转变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4):3.研究角度和内容的不同使学者们对于生育意愿所涵盖的内容定义有所不同,基于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将生育意愿定义为双职工对未来生育子女的理想数量、性别偏好、生育的最佳年龄期望、态度以及想法。(二)提高生育意愿的意义纵观我国的生育政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且于1982年写入宪法将其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从此计划生育政策有了明显的成就,当时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随后党的十八大以来,结合我国人口发展情况,先后出台了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往的实践经验表明在我国人口结构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立足国情,遵循发展规律,适时作出决策,能够积极的回应社会期待,顺应人口发展规律。因此,正处于人口大国向资本强国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的中国,实施“三胎”政策提高生育意愿能够应对少子化,出生率走低的风险,保持我国人力资源地优势,能够积极地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同时倡导实现自主自愿自由的生育决策是我国生育政策发展的价值追求。生育权是人民的基本权利,我们应该倡导文明生育,自主生育,优化生育。好的生育政策应该是使有能力有意愿的育龄夫妇可以满足自己的生育理想,有困难有障碍的夫妇可以获得有益的支持和引导。释放“政策性少生”的生育意愿,使得代际之间的年龄差距加大,高龄产妇的风险较大,子代未来的养老负担严峻,并不是最为理想的刺激生育的类型。面对严峻的少子老龄化的人口挑战,政府应该进一步释放生育限制,倡导自主自愿自由的生育决策。二、调查样本的生育意愿情况(一)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1.样本选择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双职工家庭,而考虑到双职工家庭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其涵盖了多个年龄层次,范围较大且部分年龄层次已不属于育龄阶段;通过初步调查发现,由于工作、身体健康、生育风险等因素,40岁以上的职工生育意愿偏低,为避免搜集的样本有偏差,因此,将调查对象确定为20-40岁的已婚尚未生育以及已婚已育一至二孩的城镇双职工家庭。2.样本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此次研究以长春市作为样本地区,将调查对象确定为长春市20-40岁的已婚尚未生育以及以及已婚已育一至二孩的城镇双职工家庭。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547份,共回收有效问卷480份,问卷回收率达87.7%。问卷的基本情况如表2-1所示。表2-1样本人群社会人口学特征调查问题频数百分比年龄20-24224.6%25-2927958.1%30-3412726.5%35-40478.8%是否独生子女双方均是10922.8%一方是15329.8%双方均不是22847.5%文化程度研究生及以上234.8%大学本科26154.4%高职高专9119.0%高中/中专/技校9018.8%初中及以下153.1%单位性质机关事业单位6513.5%国有企业4810.1%私营企业26054.2%外资企业6313.1%个体工商户204.2%民办非企业组织153.1%其他91.9%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4000元153.1%4001-5000元22346.5%5001-6000元16233.8%6001-7000元6814.2%70001元及以上122.5%婚姻情况初婚45294.2%再婚285.8%表2-1的样本基本情况数据表明,女性多于男性,调查对象的年龄在25-29、30-34岁的居多,25-29岁这一年龄段正是生育的黄金年龄段,而30-34岁这个年龄段的职工的事业稳定且大部分已育有一孩,在政策、年龄、身体、家庭经济等多方面的支撑下,会开始考虑是否在是生育年龄的末端进行生育行为,这也能很真实的体现长春市双职工家庭的实际生育意愿。双独家庭有22.8%,单独家庭占比29.8%,现在的80后、90后是“单独二孩”政策下的“产物”,单独与双独家庭会在社会中占据一定的数量,在三胎政策背景下,这部分人群的生育意愿也是本文的关注点。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受调查者的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本科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4.4%,高职高专所占比例为19.0%,高中/中专/技校占比18.8%,研究生及以上与初中及以下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4.8%和3.1%;从调查对象从事的单位性质分布上看,主要集中于个体/私营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外资企业,分别占54.2%、13.5%、13.1%。这部分人群的工作稳定,受教育水平高,它是生育政策的受益者,也是制定更合理的生育政策的决策者。从家庭的经济情况来看,家庭月平均收入4001-5000元和5001-6000元分别达46.5%和33.8%,这说明家庭收入较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生育三孩的主要条件,也较好的说明了长春市双职工家庭的经济状况。已婚未育和已婚已育是本研究的主要调查对象,初婚者所占比例最高,为94.2%,再婚占5.8%,这种婚姻结构能够很好的反映三胎政策背景下已婚未育和已婚已育的三胎生育意愿。(二)双职工家庭的生育意愿情况1、生育的理想年龄2、生育数量3、生育性别偏好三、双职工家庭的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1.生育的理想年龄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人、家庭、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于职工意愿生育年龄进行交叉制表及卡方检验,结果如表2-2。表2-2意愿生育年龄卡方检验结果影响维度影响因素X2P(渐进显著性)个人因素年龄22.8010.119性别3.6830.451受教育程度35.4260.003户口性质7.0270.134单位性质68.4340.000是否独生子女63.3120.000家庭因素孩子照料81.9800.000父母身体情况193.5650.000是否已育一孩或二孩8.5200.074生育决定权263.0340.000经济文化因素月均家庭收入29.7610.019住房状况15.8890.196抚养孩子经济负担16.5680.167生育观念14.8790.248社会因素生育政策98.9860.000职工生育保障制度105.4760.000养老保险157.4180.000医疗保险100.3440.000孩子教育16.1970.4392.生育数量通过调研,不同年龄段的职工意愿生育数量会有显著不同。20-24岁职工的理想子女数量平均为1.28,25-29岁职工的理想子女数量平均为1.36,30-34岁职工的理想生育子女数平均为1.41,35-39岁的职工的理想子女数是最高,平均值达1.43。由此可见随着年龄的增加,意愿生育子女数量的均值在逐步增加,但很显然,现代年轻人更加趋于“重质量,不重数量”。受教育程度又会对职工的理想生育子女数有什么影响呢?从数据中不难看出,生育意愿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在不断的增强,逐渐占据主流地位,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质量”。在农村地区,相对而言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较大,生孩子的意愿依旧较高,但随着农村人口的流动,人们的思想也在改变,相对于意愿生育子女数较多的70、80年代,现今农村的生育意愿也在逐步“城镇化”。在经济方面,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月均家庭收入4001-5000元的职工(46.5%)的意愿生育子女数量(1.41)是最高的,而月均收入7001元以上(2.5%)的职工则更加注重孩子的质量,这与贝克尔的“孩子成本-收益”理论相契合王军,柏楚乔,黄晓莹.中国城市女性生育二孩的成本—收益分析[J].青年探索,2017(5):11.。在样本中,拥有自己的房子的职工(88.7%)的意愿生育子女数量(1.34)相对于租住房子的职工意愿生育数量多,这是由于中国人以家为根,拥有自己的房子会使他们有较高的安全感,而考虑到住房问题,职工们会选择减少生育数量。为了使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购买“王军,柏楚乔,黄晓莹.中国城市女性生育二孩的成本—收益分析[J].青年探索,2017(5):11.表2-3经济文化因素*理想生育子女数量卡方检验结果X2P(渐进显著性)月均家庭收入59.5510.024住房状况52.6070.007抚养孩子的经济负担22.5470.833生育观念24.8820.7313.生育性别偏好为了了解双职工家庭的生育性别偏好,本研究通过对个人、家庭、经济文化、社会等四方面的因素与性格偏好进行交叉表及卡方检验(表2-4)。表2-4性格偏好卡方检验结果X2P(渐进显著性)个人因素年龄17.3240.027性别0.6800.712受教育程度6.0890.637户口性质2.0080.367单位性质19.7180.233是否独生子女20.5930.008家庭因素孩子照料35.6030.000父母身体情况30.7400.006是否已育一孩或二孩0.3850.825生育决定权69.0750.000经济文化因素月均家庭收入10.8760.209住房状况9.9730.126抚养孩子经济负担3.0820.798生育观念4.0470.670社会因素生育政策46.9660.000生育保障制度46.3900.000养老保险33.0420.000医疗保险25.7010.001孩子教育24.1830.002个人因素方面,由于每个年龄段的职工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受到“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各有深浅,调查数据显示,3.9%的25-29岁职工偏好男孩,4.8%的30-34岁职工偏好男孩,9.1%的35-39岁职工偏好男孩,由此可见,年龄越大的职工,其男孩偏好越高。在性格偏好较弱的基础上,双方均是独生子女的男孩偏好(9.57%)比单独夫妇(4.93%)的高,而单独家庭相对于双独夫妻(5.22%)更偏好与女孩(19.72%)。而非双独的夫妻的男孩(5.29%)和女孩(7.81%)偏好并不十分明显。家庭因素方面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孩子照料(P=0.000<0.05)、父母身体情况(P=0.006<0.05)、生育决定权(P=0.00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性别偏好有显著影响。经济文化因素: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月均家庭收入(P=0.209>0.05)、住房情况(P=0.126>0.05)、抚养孩子经济负担(P=0.798>0.05)和生育观念(P=0.670>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无法说明对性别偏好有影响。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人们逐渐减轻对性别的歧视,经济文化方面对样本人群的性别偏好影响并不显著。社会因素方面,样本数据中,对生育政策持支持态度的职工,相对于男孩(23.53%)更加偏好于女孩(37.95%),这表明国家的生育政策给予职工很好的社会保障,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拥有医疗、养老保险的职工男孩偏好(5.68%)远低于没拥有医疗、养老保险的职工(22.22%),医疗保险是为职工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保障,养老保险是职工到达退休年龄后的保障,没有医疗和养老保险的职工受到“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对男孩有一定的偏好。三、“三胎”生育政策下双职工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一)因子分析为了分析比较各因素与生育意愿之间的关系,探索各个变量背后的潜在维度,本研究根据变量的本质结构进行降维处理,建立探索性的因子分析模型,即假设所考察的变量之间有公共因子。使用因子分析进行信息浓缩,首先分析研究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KMO取样适切性量数=0.670,说明所选指标数据可以进行因子分析。表3-1总方差解释问题数量因子名称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3家庭因素2.33312.27812.2783社会因素2.05910.83823.1162经济文化1.7409.15932.2751性别因素1.6438.64740.9212参加保险情况1.6248.54649.4682个人因素1.4207.47156.939从上表可知:因子分析一共提取出6个公因子,第1个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率是12.278%,第2个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率是10.838%,第3个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率是9.159%,第4个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率是8.647%,第5个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率是8.546%,第6个因子的方差解释率未7.471%,累积的方差解释率为56.939%,提取的6个公因子对整个模型解释力尚可。利用方差贡献率进行计算综合得分为:12.278/56.939*Factor1+10.838/56.939*Factor2+9.159/56.939*Factor3+8.647/56.939*Factor4+8.546/56.939*Factor5+7.471/56.939*Factor6碎石图(图3-1)用于辅助判断公因子提取个数,当拆线由陡峭突然变得平稳时,陡峭到平稳对应的公因子个数即为参考提取公因子个数,在组件号=5时,特征值>1,超过5号后都小于1,说明应提取出6个公因子。图3-1碎石图表3-2旋转后成分矩阵因子变量123456孩子的照料0.796父母身体情况0.632是否已育一孩或二孩-0.627生育政策0.704职工生育保障制度0.736孩子教育0.611家庭人均月收入0.784生育观念0.760性别0.825养老保险0.847医疗保险0.848受教育程度0.658单位性质0.651从上表可知:公因子和研究项的对应关系情况(载荷系数绝对值大于0.4时即说明该项和公因子有对应关系)。比如:养老、医疗保险在公因子5处的载荷系数绝对值分别为0.847和0.848,说明它们和公因子5有极强的关联性。表3-3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变量成分123456性别-.086.044-.029.508-.028.052年龄.035-.102.233.247-.131-.173受教育程度-.026.056-.112-.009.083.455户口性质-.004.128-.173.343.091.163单位性质-.097-.049.143.010-.131.473是否独生子女.073-.217.102.357-.049-.114孩子的照料.367-.063-.104-.041-.052.104父母身体状况.259.056.009-.047-.036.011是否已育一孩或二孩-.309.083.003-.045-.060.214生育决定权.286-.309.098-.195-.136.251家庭人均月收入-.039-.008.459-.028.055.016住房状况.017.160.194-.020.032.215抚养孩子的经济负担.231.072-.093.137.089-.245生育观念-.075.000.458-.052-.015.048生育政策-.117.381-.005-.035.022-.072职工生育保障制度.008.361-.014-.002.012.100养老保险.002.033-.015-.007.536-.032医疗保险-.027.060.009-.011.548-.064孩子的教育.106.266.000-.012.003-.061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权重计算,则需要使用“成份得分系数矩阵(表10)”建立主成分和研究项之间的关系等式,如下:Factor1=-0.86*性别+0.035*年龄-0.26*受教育程度-0.004*户口性质-0.097*单位性质+0.073*是否独生子女+0.367*孩子照料+0.259*父母身体情况-0.309*是否已育一孩或二孩+0.286*生育决定权-0.039*家庭人均月收入+0.017*住房状况+0.231*抚养孩子的经济负担-0.0755*生育观念-0.117*生育政策+0.008*职工生育保障制度+0.002*养老保险-0.027*医疗保险+0.106*孩子教育Factor2=0.044*性别-0.102*年龄+0.056*受教育程度+0.128*户口性质-0.049*单位性质-0.217*是否独生子女-0.063*孩子照料+0.056*父母身体情况+0.083*是否已育一孩或二孩-0.309*生育决定权-0.008*家庭人均月收入+0.160*住房状况+0.072*抚养孩子的经济负担+0.000*生育观念+0.381*生育政策+0.361*职工生育保障制度+0.033*养老保险+0.060*医疗保险+0.266*孩子教育同理,Factor3、Factor4、Factor5、Factor6如Factor1、2所示。综合得分是通过方差解释率与成分得分乘积后累加计算得到,将综合得分命名为生育意愿(Y),则针对当前数据的计算公式为:12.278/56.939*Factor1+10.838/56.939*Factor2+9.159/56.939*Factor3+8.647/56.939*Factor4+8.546/56.939*Factor5+7.471/56.939*Factor6(二)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本文从社会、保险、经济文化和个人、家庭等方面研究职工的生育意愿影响因素,以因子分析中得出的公因子作为变量,使用标准化后的因子得分进行回归分析。Y代表生育意愿,S代表保险情况,Q代表社会因素,J代表个人因素,G代表经济文化因素,F代表职工家庭因素,来探究保险、社会、经济、家庭等因素对我国城镇职工的二孩生育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本文选择长春市双职工家庭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双职工家庭的三胎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比较生育意愿与社会、经济、个人和家庭的关系,建立生育意愿(Y)与家庭(S)、社会(Q)、经济文化(J)、性别(G)、参加保险情况(F)和个人(K)的回归模型。假定生育意愿与社会、经济、个人和家庭之间满足线性约束,则理论模型设定为:Y=β0+β1S+β2Q+β3J+β4G+β5F+β6K+U其中表示Y表示生育意愿,S表示家庭因素,Q表示社会因素,J表示经济文化因素,G表示性别因素,F表示参加保险情况,K表示个人因素,U是随机误差项。本研究使用Stata14.0统计软件,将生育意愿作为因变量,参加保险情况、社会、经济、个人和家庭等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OLS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3-4三胎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变量Coef.P>|t|S0.52083460.000Q0.45974970.000J0.3885260.000G0.3668070.000F0.36252280.000K0.31692070.000_cons4.21e-080.822N480R20.9501模型方程:Y=4.21e-08+0.5208346*S+0.4597497*Q+0.388526*J+0.366807*G+0.3625228*F+0.3169207*K从OLS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的R方值为R2=0.9501,说明模型的解释力较强,可以解释双职工家庭三胎生育意愿的95.01%变化原因。变量S、Q、J、G、F、K的t检验的p值都为0.000,它们均小于0.05,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Y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而言,从家庭角度来说,孩子的照料问题、是否已育一孩或二孩以及父母身体情况均对双职工家庭三胎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人们对孩子的照料问题,以及父母身体情况的重视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生育意愿会增长0.5208346;社会因素方面的影响,每增长1个单位,三胎生育意愿会增长0.4597497,即国家生育政策、职工生育保障制度和孩子教育;从经济文化方面来说,家庭人均月收入对三胎生育影响是正向的,大部分人认为家庭人均月收入每增长1个单位,双职工家庭三胎生育意愿会增长0.388526;性别也会对二孩生育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性别每增加1个单位,三胎生育意愿会增长0.366807;职工参与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的情况每增长1个单位,三胎生育意愿会增长0.3625228;从个人角度来说,单位性质、受教育程度等对三胎生育意愿的影响是显著的,文化程度能显著影响长春市双职工家庭三胎生育意愿,学历越低,生育意愿越强,学历每低一个单位,生育意愿会增长0.3169207,这与阿森·杜蒙特的社会毛细管学说比较符合,社会地位更高的人,为了攀上更高的顶峰,会选择减少生育的数量以减轻负担;总而言之,我国在近年发展迅速中,双职工家庭三胎生育意愿与参与保险情况、社会生育保障制度、居民经济发展水平,个人文化素养以及家庭情况息息相关。四、提升“三胎”生育政策下双职工家庭生育意愿的对策(一)转变生育观念近年来,随着90后、00后等年轻群体进入婚育期,经济条件大幅改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他们身体中充满了自由、个性的气息,婚姻、生育甚至都不再是必答题。他们似乎更多的在考虑,结婚、生孩子不能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这与五六十年代的情况已截然不同,生育意愿强烈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黄桂霞.人口再生产价值视角的女性生育和劳动权益保障[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2,36(02):37-46.。调查显示,“90后”的理想初婚年龄接近30岁,理想子女数仅为1.86个。在生育数量减少的同时,孩子性别偏好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现实中出现了一种引起广泛关注的孩子性别偏好:两儿恐惧,即已经有了1个儿子,再生1个孩子担心还是儿子,“生了两个儿子哭一场”的场景屡有发生;生了两个儿子的家庭,出现了“育儿焦虑”,似乎在承受着两个“银行”的经济压力。我国在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长期来看,生育观念巨大变化是人们生的少的深层次原因黄桂霞.人口再生产价值视角的女性生育和劳动权益保障[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2,36(02):37-46.张艺璇,李爱芹.三孩政策背景下低生育率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2022,35(01):18-20.(二)消除企业对生育女性的歧视要想“三胎”政策得到支持,首先要得到女性的支持,需要维护女性的权益,尽可能多的消除工作中的性别歧视,虽然二胎政策发表后,对婚假、产假等方面进行调整,对女性的社会保障力度增加,但是配套措施没有到位是二胎政策后生育率仍然较低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落实“三胎”政策中,应尽可能多的以女性的视角思考问题,例如:提高产前检查报销费用、免费进行无痛生产、完善推进女性职工的生育保险制度等张孝栋,张雅璐,贾国平,汤梦君,陈功,张蕾.中国低生育率研究进展:一个文献综述[J].人口与发展,2021,27(06):9-21.张孝栋,张雅璐,贾国平,汤梦君,陈功,张蕾.中国低生育率研究进展:一个文献综述[J].人口与发展,2021,27(06):9-21.(三)出台“三胎”生育政策下双职工家庭生育福利政策出台“三胎”生育政策下双职工家庭生育福利政策,如将分娩费用充分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女性生育价值的社会补偿,增强妇女分娩福利,保障女性公平就业权益,减少对女性生育造成的职业影响和职场歧视。为了促进生育的成本,不能全部由用人单位来承担,应该是国家来承担主要责任。用人单位确实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国家层面也必须给与企业在女性职工生育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给予经费补贴,通过减税或财政补贴以减少公司雇用妇女的成本。房子是刚需,是老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本,随着房价不断的上涨,甚至出现“学区房热”。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让这个理念落地生根,就必须严格限制二手房交易,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物资订购策划管理协议
- 2025年企业员工购物券福利采购合同范本
- 鱼塘综合利用承包经营合同2025
- 2025年度企业职业素养提升策略协议
- 2025年写字楼租赁权益协议
- 2025年企业邮箱租赁合同样本
- 2025年中期企业合作口头借款协议书
- 2025年股权投资与合作策划协议样本
- 2025年双边商业合作协议
- 2025年兄弟共有财产分配转让协议书
- 技术序列学习地图(2023年)
-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3
- 15万吨水厂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超级芦竹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具有高经济价值和广泛应用前景
- 自动体外除颤器项目创业计划书
- 养老机构绩效考核及奖励制度
- 2024年越南煤矿设备再制造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2024-2030
- 长塘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
- 病案管理质量控制指标检查要点
- DL-T5001-2014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
-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7张)-完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