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高中语文】《+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高中语文】《+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高中语文】《+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高中语文】《+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登泰山记教材分析《登泰山记》一文是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泰山的壮美。在《登泰山记》中,姚鼐对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几乎未着一字。然而却使我们极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坚毅执着,体味到他的豪情雅兴,洞悉了他深藏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说是那次雪中登泰山的游历成就了这篇美文,也可以说是这篇美文丰富了雪中的泰山。姚鼐作为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影响深远,《登泰山记》是姚鼐的代表作品,文章语言简明,条理清晰,不愧为现代散文的优良典范。教学目标1.了解姚鼐的生平及创作,了解其主要文学主张。2.了解记的文体特征。3.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4.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5.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教法设计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这篇“记”语言精炼、用词生动、修辞巧妙等艺术特色。2、背诵全文,熟记文言句式,总结文言规律。教学过程两课时知识储备1.文题解读: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之称。泰山是一座政治色彩浓厚的文化之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同时,泰山也是一座风光奇秀的自然之山,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光登临。“记”,古代一种散文题材,可以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思想观点。2.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3.记和游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记”在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内容得到拓展,形式更加稳固,明清时主体性色彩更加浓厚,逐渐成熟稳固。“游记”是“记”的一种。它是通过叙述游览过程、描写游览见闻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散文体裁,形式灵活自由。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动于衷,而发于言。现在,我们一起走近我国古代先贤——姚鼐,跟随他们的脚步去泰山观日,并悉心领悟其中的理趣、乐趣、情趣。作者介绍学生介绍姚鼐及桐城派等相关文学常识,说说对泰山的了解。(1)《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2)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任务活动一诵读全文,读懂文意1.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第1段)泰山之阳(山的南面),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山南面谷中的水)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在)其(那,代指阳谷和阴谷)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第2段)余以(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界限,这里指城墙),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石级),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顺着)以入,道少半(不到一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像门坎一样的山崖)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语气助词)。道中迷雾冰滑,磴几(几乎)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背)雪,明烛(照)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停着)雾若带然。(第3段)戊申晦(阴历每月的末一天),五鼓(五更),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天边)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同“彩”)。日上,正赤如丹(朱砂),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有的)得日或否,绛(大红)皓(白)驳(杂)色,而皆若偻(驼背)。(第4段)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磨灭)失(缺失)。僻(偏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第5段)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同“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裂缝),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第6段)桐城姚鼐记。设计目的:通过诵读法研读文本:一读扫清字词障碍,读准句读;二读把握整体大意,形成意义完形;三读找出相关语言知识,突破言语细节;四读理清行文思路;五读品味文章意蕴;六读达到质疑、批评、鉴赏。重点诵读,读准重音下列句子诵读时重音应放在哪些词上?为什么?(1)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点拨“皆”。两个“皆”字,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应读得顿挫有力。(2)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点拨“乘”“历”“穿”“越”“至”。几个动词蝉联而下,既吻合描写对象,又充分表现了旅途的艰苦,活画出了作者风尘仆仆的神态,写出了急于登泰山的浓厚游兴。(3)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点拨“四十五”“皆”“石”“七千”。这些词写出了山势高拔,道路漫长,登山艰险,兴致勃勃诸多内容。(4)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点拨“迷雾冰滑”“几”“登”。从云雾障目和冰滑难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艰险,把风雪中登山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了。(5)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点拨“负”“烛”。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积雪的光彩。(6)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点拨“照”“画”“居”“带”。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7)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点拨“扬”“击”“皆”。作者写日出,先造声势,用五更时分的风雪交加、云雾弥漫来衬托日出景象的瑰丽。(8)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点拨“丹”“红光”“动摇”“东海”。作者用如丹砂一般红的色彩,写出朝阳的无限生气和令天地一变的力量。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辉映,一片红艳艳,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这富有想象力的描写,把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奔放豪迈,造成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语调应高亢激昂。任务活动二重点探究3.词典中“望”字的释义,有“向远处看”之意,也有“傍,临近”之意,例如:“望晚”。对于“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一句中的“望”字,一般释为“远看、远望”;但也有人认为释为“临近、接近”更合乎古代汉语的用法,更切合当时的情景。请你依据这个思路,尝试将“望晚”释为临近晚上,并结合语境,进行解说。明确若把“望”字释为“远看、远望”,就要把“晚”和“日”组合为复合词“晚日”,表示“傍晚的太阳”这个概念;但古汉语中通常用“夕阳”或“落日”等词语来表达这个概念。例如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若把“望”字释为“临近、接近”,则“望”可与“晚”组成表示时间的合成词“望晚”,意思是“临近(接近)晚上”,即“傍晚”,那么,后面描写的城、山、水、雾皆是傍晚景色,语意也更加连贯。任务活动三深读文意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请仔细阅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以及写景特点。明确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再写:山麓——山顶。路程:四十五里(远)石级:七千有余(高)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2.第三段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明确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风、雪、云)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形、色、光)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色)色彩点染——绚丽壮美3.第四段写了泰山的自然景观,也写了人文景观,试列举这些人文景观,并说这样写的好处?明确(1)人文景观:有建筑——岱祠、碧霞元君祠;有古迹——道中石刻。(2)好处:这样写可以表现泰山之历史悠久。任务活动四赏析特色1.桐城派刘大櫆提出了古文写作的“因声求气”说:“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姚鼐认为“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请诵读品味文章的前两段,解说作者在其中寄寓了怎样的内在精神——“神气”?明确(第一段)泰山雄浑壮丽,表现的神气:向往和征服。(第二段)登山时间是寒冬腊月,表现的神气:迎难而上,不畏艰险。山顶所见表现的神气:历经艰险,始得奇观。2.姚鼐首次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义理、考证(考据)、文章(辞章)三者相统一的观点,树立了桐城派文论的纲领和旗帜。请结合全文内容证明此观点。明确(1)义理方面,不仅寄寓了“神气”,而且描写泰山本身就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2)辞章方面,全文脉络分明,结构有序,语言节奏分明,描写形象。(3)考证(考据)方面,写出了泰山重要的地理位置,介绍了登山路线和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且说明了汶水与长城的位置,是寓考据于文辞的典型。3.从下列两个语段中任选一个,参照相关的视频或图片,用现代散文诗的语言描写这些景观,再与原文的表达进行对照,体会文言表达的特点。(1)苍山负雪图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2)泰山日出图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明确(示例)(1)苍山负雪图:登顶远望,群山背负着白雪,苍茫圣洁。雪光折射到西南天空,给暮色增添了明亮。晚霞映照着群峰,给白雪覆上了一层淡红的轻纱。红妆素裹,分外妖娆。半山的云雾丝丝缕缕,如带缠绕于山腰。(2)泰山日出图:海天之间浮出一条彩线,顷刻间,变为绚丽的彩带,慢慢扩大为红色的海洋,红光汹涌着,摇荡着,托着太阳慢慢从海中升起。刹那间,便发出令人目眩的光亮。文言表达的特点:文言词汇、语法与现代汉语有古今差异,文言表达更简洁,风格典雅。任务活动四总结全文1.本文特点首先,写景记游,始终围绕作者的活动进行,从自京师“乘风雪”而来到“观道中石刻”而归,作者对整个流程的记述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同时又剪裁得当,有主有从,一线贯穿。其次,记述整个活动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即以日观峰为中心贯穿全篇文章,结构严谨。第三,语言简洁明快,描述鲜明生动,描绘极富特征性。文章以时间为经,以泰山景为纬,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层层深入地描写景物,结构完整严谨,语言简洁,生动形象,体现了姚鼐散文的风格。2.人生感悟(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非有力者、非有情者而不能至,不能悟也。 (2)不经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要想得到美的感受,非付出艰辛的代价不可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非有力者、非有情者而不能至,不能悟也。 教学手记:2017版的高中课程方案中,语文学科的“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数量大幅增加,其中,姚鼐的《登泰山记》在列。

一、应景之作

其实很多语文教师喜欢选《登泰山记》作为公开课来上,原因是因为该课篇幅不长,主题“简单”,容易控制课堂节奏,能够顺利地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主题,譬如有教师认为该文主题就是“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这样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判断:毕竟,泰山是名山,写名山必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之意!于是,《登泰山记》就有了应景的解读方向。

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我们不妨来看《登泰山记》的行文,从“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到“……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再到“三谷”,又“坐日观亭,待日出”,及文末“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相对于歌颂河山这文而言,这样的行文没有所谓的气势磅薄,没有豪迈的爱国情感,一心以简洁之文字写景耳!只要不带过于复杂的情感读此文,那读出来的就不会有应景的感觉。因而以为,此文非应景之作,因而就不能以引导学生刻意去寻找文中的应景之词,亦无必要过度引申。

二、简约之文

那么,本文究竟又以何价值长时间存在于中学课本呢?又因何能够得到语文有些研究者的青睐呢?以为还是要从文本自身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解析。

泰山历来是名家之所好,清代姚鼐之前就有多个大家以泰山为题材著文,其中早有司马迁《史记》中《“管子”封禅篇》中泰山作为封禅之地的神圣,亦有应劭在其《风俗演义》中称赞泰山是“万物之始,阴阳交待”之地……可以说凡是涉及泰山的作品,几乎都难掩对其的崇敬甚至是膜拜,以至于在读者心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隐性的礼赞主线,这种主线影响着后来的所有面对泰山题材文本时读者的心态,于是作应景判断者必众。

但事实上,《登泰山记》确实是一个“另类”,其文古朴无奇,堪称简约。凡到过泰山者,又或是凡对泰山有了解者,均知泰山名胜太多,南天门、日(月)观峰、瞻鲁台……不一而足,面对这些名胜古迹,姚鼐一略“忽视”,而是在“道”上做文章:“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道由石砌,七千有余;“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十四个字,天马行空;而“古谓之天门溪水”却是“余所不至也”;又云“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而道中“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则更是成为文章中段的点睛之笔。

其后重点着墨“观日”,虽“大风扬积雪击面”,亦不影响“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的心情,于是其后“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一段,足以让读者心中的日出景象多姿多彩,即使抚卷亦觉面前万千景象。

再其后,“观道中石刻”,然“遠古刻尽漫失”,难掩“皆不及往”之憾。

如是作者登山过程跃然纸上。文中多是作者之所见、之所想,毫无登东山而“小”的豪气,有的只是对一石、一道、一日、一刻的注目与抚摸。故,文简、意简!

三、简约之心

登泰山而作简约之文,常人必难做到,何以姚鼐能够做到呢?答案很简单:彼时,他有一颗简约之心!

姚鼐是桐城学派的代表之一,杨荣祥在《方苞姚鼐文选译》里如是评价:与方苞的说理、刘大櫆的盛气相比,姚鼐的散文给人以平和自然、淡远而不乏沉厚的感觉。

其实,姚鼐作此文,其情感是隐匿的,其时姚鼐已经辞去了四品京官,据说是其自感“不堪世用”。这是一种深刻的自我反思,从而让其成功地摆脱了人生中的遮蔽与障碍,于是内心清心而寡欲。他的世界是简洁且纯洁的,静默而无声的,正是因为这种恬静的心情,使得其在登泰山时而没有俗人、常人那样的激动甚至是狂热的心态。正是这种简约之心,催生了他的简约之文,于是异于常文的《登泰山记》应运而生。

因此,教该文,以为首先要让学生读懂作者的这种心境,这样才能成功进入文境。而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为循常理思考,学生在读到泰山题材的文章时,多也抱有一抒情怀的期待,其时教师其实可以通过相关题材的文本的提供,来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期待,于是也就为《登泰山记》一文的教学奠定了一个认知基础。而当将《登泰山记》一文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会发现这是一篇风格迵异的文章,于是认知冲突也就形成了。这个时候教师可从作者姚鼐的介绍入手,让学生的心情沉浸到一种淡泊、雅致的境界里,然后去读此文,则学生多可以简约之心来读简约之文,从而也就可以更容易发现文章线索,扣准文章脉搏。从这个角度讲,《登泰山记》一文,让学生领略到了作者姚鼐心中那座“泰山”的意境,这是其它泰山题材的文章所无法替代的。附群文阅读马第伯:封禅仪记(节选)马第伯建武三十二年,车驾东巡狩。正月二十八日发洛阳宫,二月九日到鲁,遣守谒者郭坚伯将徒五百人治泰山道……是朝上山,骑行。往往道峻峭,下骑,步牵马。乍步乍骑,且相半。至中观,留马。去平地二十里,南向极望无不睹。仰望天关,如从谷底仰观抗峰。其为高也,如视浮云;其峻也,石壁窅,如无道径。遥望其人,端端如杆升,或以为白石,或以为冰雪。久之,白者移过树,乃知是人也。殊不可上,四布僵卧石上,有顷复苏,亦赖赍酒脯,处处有泉水,目辄为之明。复勉强相将行,到天关,自以已至也,问道中人,言尚十余里。其道旁山胁,大者广八九尺,狭者五六尺。仰视岩石松树,郁郁苍苍,若在云中。俯视溪谷,碌碌不可见丈尺。遂至天门之下,仰视天门,辽如从穴中视天窗矣。直上七里,赖其羊肠逶迤,名曰环道,往往有絙索,可得而登也。两从者扶掖,前人相牵,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所谓磨胸石,扪天之难也。初上此道,行十余步一休,稍疲,咽唇焦,五六步一休。牒牒据顿地,不避湿暗,前有燥地,目视而两脚不随。早食上,晡后到天门。郭使者得铜物。铜物形状如钟,又方柄有孔,莫能识也,疑封禅具也。得之者,汝南召陵人,姓杨名通。东上一里余,得木甲。木甲者,武帝时神也。东北百余步,得封所。始皇立石及阙在南方,汉武在其北。二十余步得北垂圆台,高九尺,方圆三丈所,有两阶。人不得从,上从东阶上。台上有坛,方一丈二尺所,上有方石,四维有距石,四面有阙。乡坛再拜谒,人多置钱物坛上,亦不扫除。泰山东上七十里,至天门东南山顶,名曰日观。日观者,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长三丈所。秦观者望见长安,吴观者望见会稽,周观者望见齐。黄河去泰山二百余里,于祠所瞻黄河如带,若在山址。山南有庙,悉种柏千株,大者十五六围,相传云汉武所种。小天门有秦时五大夫松。始皇封泰山,逢疾风暴雨,赖得松树,因复其下,封为五大夫。西北有石室,坛以南有玉盘,中有玉龟。山南胁神泉,饮之极清美利人。日人下,去行数环,日暮时颇雨,不见其道。一人居其前,先知蹈有人,乃举足随之。比至天门下,夜人定矣。赏析建武三十二年(56)正月二十八日至二月二十五日,作者随从光武帝刘秀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祀天地,并先遣登山,探察道路,以亲身的经历和感受,真实而具体地描写了沿途所见的泰山景色,写下了这篇游记,成为中国山水旅游文学史上单篇登山游记的开山之作。从传说中“常游”泰山的黄帝,到“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孔子,乃至秦皇汉武,都没有留下游览泰山的作品,因此它弥足珍贵。同时,它又是首创日记体游记的长篇作品,逐日记叙了光武帝刘秀率领群臣登泰山封禅的情形。可惜已大部散佚,经后人辑集,才得略见其大概。开篇伊始,简笔略写登泰山的时间、人物和目的,接着泼墨详述攀登的经过。登泰山沿途经过的地方很多,作者并非逐一罗列,只重点选择了最能表现泰山奇险高峻的“中观”、“天关”、“天门”、“日观峰”四个风景点,由下而上,从近到远,依次写来,真切自然;同时又巧于变换视角,以“仰视”写中观、天关的险要峻峭,以近观写天门所见古迹遗物,从远眺写临绝顶的开阔无垠。俯仰所见,历历在目,令人读之如游其境。第一步登上中观,作者用“南向极望无不睹”略写中观高峻之后,转而从仰观到足登,描写上天关的艰难。“仰望”天关,高耸入云,直上九霄,好象是天上的“浮云”;那陡峭的石壁深远莫测,简直没有“途径”可走;遥望攀登的人,犹如爬杆而上,隐隐约约,好象是悬挂着的白石、冰雪,只有看到“白者移过树”,才知道那是攀登的人。这是记实也是衬托。这里连用比喻、夸张、衬托三层描写,极显天关的无可攀登之势,具象的立体感鲜明强烈。接着由人而己,由望而登。写自己的攀登,只寥寥五句,省去了攀登的过程,既避免了重复,又突出自身的心理感受:一旦登上天关,气竭力尽,“僵卧石上”,过了好久才苏醒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