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2023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 B.火上浇油 C.量体裁衣 D.滴水成冰2.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3.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既隐含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A.伐薪烧炭南山中 B.陆虞侯火烧草料场C.白玉为床金做马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4.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取粉末状固体药品C.过滤 D.用天平称量药品5.某元素R化合价无变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下列有关R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可能正确的是()A.RNO3B.RCO3C.R(OH)2D.NaRO26.中国科学家屠嗷嗷因发现青蒿素(C15H22O5)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有关青蒿素说法中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15个碳元素、22个氢元素、5个氧元素组成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C.青蒿素中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D.青蒿素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17.泉城济南,山清水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D.欢度春节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8.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氧气 B.铁 C.二氧化碳 D.氯化钠9.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得出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用小木条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条变成黑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变成紅色不能说明CO2与水反应C向盛有红棕色N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活性炭红棕色消失碳与NO2发生化学反应D向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体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A.A B.B C.C D.D10.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B.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C.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11.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12.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
和安徽
两地率先发现。据报道,药物扎那米韦(化学式为C12H20N4O7)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治疗有效。下列有关扎那米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扎那米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一个扎那米韦分子由12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C.扎那米韦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6:5:14D.扎那米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2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操作过程如下:(1)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后,将c处的弹簧夹夹紧,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观察最明显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待燃烧停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将c处的弹簧夹打开,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被吸入广口瓶中,水增加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_。(3)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实验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30%,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若实验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E.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将c处的弹簧夹打开F.操作速度慢14.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1)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A稀有气体制造霓虹灯B液氧可作火箭发射的燃料C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D液氮在医疗上作制冷剂(2)为了保护空气,在我国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基本监控项目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与该项目监测项目有关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3)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①请补全下列实验步骤:a按图示连接好装置;b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分,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d取足量红磷放人燃烧匙中,点燃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e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②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若某同学在实验后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小于1/5,能得出此结论的可能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15.如图是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装置C中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2)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16.如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试回答:(1)盛在仪器A中的物质常用红磷,用化学式写出该化学反应_________。(2)如果把A中的红磷换成木炭,请问如何改进这个实验使之成功呢?改进方案改进原理___________用化学式写出木炭燃烧的反应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将适量的铁粉放入由CuSO4和稀H2SO4组成混合溶液中,铁粉恰好完全溶解,过滤得沉淀物,经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物的质量与所加入的铁粉的质量相等,求混合溶液中所含CuSO4与H2SO4的质量比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18.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一个碳原子质量为m千克,一种A元素的一个原子质量为n千克,其中子数为a,则该元素原子的核内在质子数为_____。简要写出过程。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备氧气。为何在用排水法集满氧气后,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A、木已成舟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火上浇油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量体裁衣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2、D【解析】试题分析:化合物是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不同种元素、纯净物。A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故A错误。B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故B错误。C中虽有两种元素,但其为混合物。故C不正确。D完全满足定义,正确。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考点:化合物、混合物的微观识别3、A【解析】
A、伐薪烧炭南山中,伐薪是指砍柴属于物理变化,烧炭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陆虞后火烧草料场只有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白玉为床,金作马只有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4、B【解析】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试管没有倾斜,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5、D【解析】在R2O3中O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R的化合价为+3价,所以R和NO3-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应为R(NO3)3,R和CO32-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应为R2(CO3)3,R和OH-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应为R(OH)3,在NaRO2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1+(+3)+(-2)×2=0,故A、B、C均不正确,D正确。故选D。点睛:化合价原则: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6、D【解析】
A、元素组成物质时,只讲种类,不计个数,故A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为“1”不是“g”,故B错误;C、青蒿素是由分子构成,1个青蒿素分子含中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故C错误;D、根据青蒿素化学式可知,青蒿素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15:5=3∶1,故D正确。故选D。7、D【解析】
A、对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再排放,可防止赤潮的发生和水体的污染,故选项错误;B、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它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故选项错误;D、燃放鞭炮会生成空气污染物,不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故选D。8、B【解析】A、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错误;B、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正确;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错误;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D【解析】A、浓硫酸能使小木条变黑是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而不是吸水性,故错误;B、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变成紅色,不能说明CO2与水反应,可能是二氧化碳直接能使石蕊变红,故错误;C、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是物理性质,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故错误;D、向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体,该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故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故选D。10、B【解析】
A、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丁烷是打火机的主要燃料,可见它具有可燃性,选A项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反应,如果丁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应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选项B不正确;C、从丁烷的化学式看,它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选项C正确;D、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构成的,每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选项D正确。故选B。11、A【解析】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且是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的热运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运动越快。【详解】A、水在①处的温度高于③处,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运动越快,则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故A正确;B、水在①处的温度高于②处,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运动越快,则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②,故B不正确;C、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状态③的水分子在运动,故C不正确;D、①→②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A。【点睛】化学变化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12、A【解析】A.,扎那米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错误;B.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一个扎那米韦分子由12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正确;C.扎那米韦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20:4×14=36:5:14,正确;D.扎那米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20+4×14=332,正确;选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产生大量白烟广口瓶冷却至室温广口瓶容积的1/54P+5O22P2O5AFBDE【解析】
(1)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观察最明显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2)待燃烧停止,广口瓶冷却至室温时,将c处的弹簧夹打开;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被吸入广口瓶中,水增加的体积约为广口瓶容积的1/5。(3)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P+5O22P2O5。(4)A、是因为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瓶中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从导管逸出,所以会导致测得体积分数比理论值大;B、是因为实验装置可能漏气,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造成瓶中剩余气体增多,所以会测得体积分数比理论值小;C、是因为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所以会使广口瓶中密封的氧气反应完;D、是因为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未将氧气量耗尽,所以会导致测得体积分数比理论值小;E、是因为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将c处的弹簧夹打开,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所以会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F、是因为操作速度慢,使得瓶中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逸出,所以会导致测得体积分数比理论值大。【点睛】该题考查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解题关键熟悉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实验误差分析。14、BD检查装置气密性P+O2P2O5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气压)减小,外界空气将烧杯中水压入瓶内红磷的量不足(温度没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装置漏气等等)【解析】
(1)A.稀有气体制造霓虹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说法正确;B.液氧不可作火箭发射的燃料,而是作火箭发射的助燃剂,原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能与水在光照和叶绿体的作用下生成淀粉和氧气,所以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说法正确;D.液氮的沸点低,易提供低温的环境,所以在医疗上作制冷剂,说法正确。故选B。(2)PM2.5与可吸入颗粒物有关,因为PM2.5指的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物,故选D。(3)①按图示连接好装置后的操作应该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P+O2P2O5;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气压)减小,外界空气将烧杯中水压入瓶内。若某同学在实验后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小于1/5,则说明进入的水偏少(红磷量不足导致或由于未完全冷却导致),瓶内氧气未消耗完或有空气进入,所以能得出此结论的可能原因为红磷的量不足(温度没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装置漏气等等)。【点睛】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一定要保证装置密封,所以在连接好仪器后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测得的结果偏小的原因有:红磷的量不足、温度没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装置漏气等。15、除去水蒸气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解析】
(1)装置B中是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气体,故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装置C中反应的方程式是:。(2)二氧化硫是一种空气污染物,氢氧化钠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actofen-生命科学试剂-MCE-2687
- Dityrosine-dihydrochloride-Bityrosine-di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2022
- 2025年度酒店安全管理责任免除协议书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财务风险评估顾问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茶餐厅员工劳动保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荒山承包与植被种植一体化合同
- 施工现场施工图纸会审制度
- 施工现场施工防毒害制度
- 疫情下小区超市货品调整及应对措施
- 科技与生产的融合工业4.0的生产管理实践案例分析
- 产前诊断室护理工作总结
-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AP内容介绍》课件
- 医生定期考核简易程序述职报告范文(10篇)
- 市政工程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 公园景区安全生产
- 安全创新创效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解读
- 初级创伤救治课件
- 《处理人际关系》课件
- TSGD7002-2023-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