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李秀林考研笔记真正第五版_第1页
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李秀林考研笔记真正第五版_第2页
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李秀林考研笔记真正第五版_第3页
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李秀林考研笔记真正第五版_第4页
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李秀林考研笔记真正第五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1、哲及哲学的字义解释

(1)哲的字义解释

A、中国汉语解释:聪明

B、希腊文的解释:爱智慧(philo+sophia)

(2)哲学的字义解释

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

2、哲学的真正含义

(1)什么是哲学

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形态。或者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及其分类

A、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与世界关系的基本观点、基本看法。

B、分类:自发世界观、系统世界观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补充)

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不断开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

成局部和理论根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

开展的最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开展的多样性

(1)哲学的不断开展导致多种哲学的存在

原因:

A、人类各个不同的开展阶段的实践和科学水平的不同导致。

B、社会开展中的人们的基本利益、经济地位和分工的不同导致。

⑵哲学的二重性:

A、知识体系(真理)

B、意识形态(信念)

(3)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A、开展史上的先高度融合(哲学的无所不包导致“科学之科学”的出现)而后分化(科

学从哲学中的独立)

B、哲学与科学的区别

第一,认识层次不同:哲学的对象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重在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内容和

普遍形式。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具体知识。

第二,学科特点不同:哲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科学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和概括,

但具体性是其基本特点,因此,科学又称为具体科学。

C、哲学与科学的联系

第一,哲学以具体科学为根基

第二,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若何提出的(补充)

(1)人类面对自然的反思一一我和自然关系导致精神和物质关系

(2)人类自身做梦的困惑一一灵魂和肉体关系导致思维和存在关系

(3)恩格斯的总结:“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

问题。这属于哲学的本体论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标准。(简要解释

本原、第一性)

(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亦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以

及若何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这属于哲学的认识论问题。这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

知论。

3、哲学研究的不同侧重点

(1)古代哲学侧重于本体论研究

(2)近代哲学侧重于认识论研究

(3)现代哲学侧重于结合型研究(补充:含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

4、哲学基本问题答复的不同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答复

A、唯物主义含义:但凡主张物质自然是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或精神第二性,坚持“从

物到感觉和思想"认识路线的哲学派别就是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含义:但凡断言精神、意识是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坚持“从思想

和感觉到物"认识路线的哲学派别就是唯心主义。

(2)二元论及多元论的答复(补充)

(3)正确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A、唯心主义为何长期存在

第一,认识方法的不科学。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根源。

第二,认识过程中的现象蒙蔽。

第三,人的活动特征导致。

B、两者区别的意义:划分出哲学派别。唯物主义是结果实的智慧之花。唯心主义是不结果

实的智慧之花。

C、消除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问题上的谬误(唯物主义重物质,唯心主义重理想)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1、唯物主义开展的基本阶段和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中国的“五行说",古希腊的泰勒斯的“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等。特点是直观性、

缺乏科学论证、历史领域中不能彻底坚持唯物主义。这些特点也可以概括为直观性、非科学

性、唯心史观。)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A、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B、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C、缺陷:

第一,机械性

第二,形而上学性

第三,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历史领域的不彻底性也即唯心史观

(3)现代辩证(历史)唯物主义也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2、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

3、唯心主义形态在当代的变化一一越来越主观唯心主义化

4、哲学开展中充满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5、哲学开展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辩证法的历史开展形态

A、古代朴素辨证法

B、近代唯心辩证法

C、现代唯物辨证法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不独立,总是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结合

6、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

(1)基本含义

A、科学主义一一指19世纪中叶以来逐步盛行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潮或哲学运动。

B、人本主义的三个含义

第一,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是构成现代

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

第二,指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

第三,指当代西方哲学中与科学主义相对应的以人的本质、价值、地位等为研究重心的哲学

思潮。其中,存在主义是最典型的人本主义。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一、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一一19世纪中叶欧洲社会开展的必然结果

U)工业革命的强力推动

(2)资产阶级的巨大胜利

(3)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根基一一无产阶级的成长及其运动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

(1)现实理论问题的解决方案

A、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奉献

B、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

C、英法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2)德国古典哲学的伟大成就及马恩的批判继承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根基

(1)近代科学的大开展为新的科学思维方法的产生提供素材

(2)三大发现提供了前提和佐证

A、细胞学、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提供前提

B、科学的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佐证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观条件一一马恩的努力和创造性活动

二、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根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内在地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

(2)提历史唯物主义主要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显著区别。

(3)不是两个主义,而是同一主义的两种表达。

(4)历史的误会需要逐步去除。

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实践的唯物主义及其意义。

(2)科学的实践观成为新旧哲学的显著区别标志。

13)实践内在关系的内涵一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其意识关系。

三、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在于他的无产阶级性。这种革命性又表现为他的实践性。

3、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于他的彻底的批判性。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开展。

第三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1、确立辩证的思维方式

2、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3、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1、认真学习理论

2、切实加强实践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第一章物质与世界

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物质范畴的历史演变

U)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看法一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看法一一物质的某些属性

(3)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恩格斯的观点一一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

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2、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1)列宁对物质范畴的看法一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

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基本

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2)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一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

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表达

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表达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二、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运动及其与物质的关系

(1)运动的含义一一是标志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具有广阔的广泛性和普

遍性,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2)运动的特殊状态一一静止。运动绝对,静止相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必然导致相

对主义和狡辩论;离开绝对运动谈静止,必然导致形而上学。

(3)运动与物质的关系一一物质是运动的担当者,是一切运动和开展的实在根基;运动是

物质的固有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也没有离开运动的物

质。离开物质谈运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

2、时间及其特点

(1)时间的含义一一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

(2)持续性表现一一过程进展的久暂;出现的先后顺序;间隔的长短。

(3)特点-----维性或不可逆性。

3、空间及其特点

(1)空间的含义一一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

(2)广延性表现一一并存关系和别离状态;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次序。

(3)特点一一三维性。

4、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1)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不存在。

(2)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不存在。

(3)绝对时间和空间观点是不科学的。

(4)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严密相连一一爱因斯坦的时空观。

第二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一、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根基

1、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

(1)古猿的体质形态

(2)古猿的群体构造

(3)古猿的存在环境

2、人类社会产生的现实根基一一劳动

(1)劳动使工具的使用成为现实,并促进古猿手脚分化。

(2)劳动使古猿心里改变,人类意识的发端出现。

(3)语言产生。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物质性的表现

(1)自然环境一一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存在和开

展的经常性的必要的前提条件。

(2)人口

(3)生产方式

2、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开展的决定力量

(1)构成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根基,是社会这一特殊有机体的物质担当者。

(2)决定着社会的构造和性质。

(3)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三节从物质到意识

一、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社会根基

1、意识产生漫长过程的三个决定性环节(说明意识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开展的产物)

(1)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响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3)由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2、意识的产生是社会的产物

[1)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开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

(2)劳动过程中产生了思维外壳的语言。

二、意识: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1、意识的本质一一是自然界长期开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

观映像。

2、意识的特征

(1)反映形式是主观的。

(2)反映对象和内容是客观的。

3、意识主观性的表现

(1)意识形式主观。意识的形式包括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

的三种形式即概念、判断、推理。

(2)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异性。

(3)意识的创造性。

4、意识的客观性

(1)不管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所认识和反映的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

(2)个体意识的差异归根结底是先天素质和后天实践形成的。

(3)意识的一切创造性活动均为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三、意识的构造和功能

1、意识的构造

(1)从内容看,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

(2)从自觉程度看,意识有潜意识与显意识之分。

(3)从开展角度看,意识可分为传统意识、现实意识和未来意识。

(4)从指向性看,意识可分为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

2、意识的功能

(1)意识的能动性一一也即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并

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一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方案性;意识活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意

识活动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的本质一一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2、对人的思维模拟的道路

(1)构造模拟

(2)功能模拟

3、人工智能与意识的本质区别

(1)机器人不是真人,电脑不是人脑

(2)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3)人工智能没有人类意识所特有的能动的创造性

(4)电脑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的局部思维能力

第四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

1、物质形态是多样的

2、物质形态具有同源性

二、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

1、物质形态是分层次的

2、不同层次的物质形态具有同构性

(1)构造的不均匀

(2)旋转

(3)力

三、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及其实践意义

1、科学与哲学证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依然继续。

2、实践意义一一实事求是地思想路线

(1)实事求是地哲学诠释一一毛泽东的观点

(2)与认识论的一致

13)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第二章实践与世界

第一节实践的本质和构造

一、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的实践观点

(1)苏格拉底的哲学实践

(2)康德的伦理实践

(3)黑格尔的实践理念

2、实践的含义

(1)实践的词义含义一一实行或行动。指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

(2)实践的本质含义一一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3)实践本质含义的内涵(两层含义)一一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指实践具有的物质的、

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二、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1、人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存在。因此,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1)人类存在的前提证明。

(2)人与动物的区别说明。

(3)人的本质说明。

2、实践的基本特征

m客观现实性

(2)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要素

(1)实践的主体(人)

(2)实践的对象(外在世界)

(3)实践的手段(工具等)

4、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

(2)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

(3)科学实践

三、实践的理性构造和社会构造

1、实践的理性构造

(1)反映客体规律的理性

(2)反映主体内在需要的理性

(3)表达(1)(2)统一的评介理性

2、实践的社会构造

(1)经济构造

(2)政治构造

(3)文化构造

第二节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

1、实践的主体

(1)含义一一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主体的构造

A、能力构造一一包含三种基本要素(人自身的自然力;智力和智慧;情感和意志〕

B、社会构造一一包含四种形式(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人类主体)

2、实践的客体

U)含义一一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若何理解实践的客体

A、客观存在

B、活动指向

(3)客观不是客体,只有客观进入活动指向客观才是客体。为什么

A、人的本质力量开展的程度和水平决定

B、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性决定

C、客体存在和开展正是人的本质力量确实证

(4)客体的基本类型一一自然形式的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精神形式的客体

二、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

1、主体和客体形成相互作用的中介一一实践的工具和手段的种类

(1)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2)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2、实践是一个动态的开展系统,具有三要素一一主体、中介、客体

(1)主体是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

(2)客体是制约性因素

(3)中介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得以实现的条件

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一一物质性

4、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表达出的崭新关系

(1)目的与手段

(2)创造者与被创造者

(3)能动者与受动者

5、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一一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

6、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

(1)主体对象化一一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

(2)客体非对象化一一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

三、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1、确定实践目的实践方案一一目的性

(1)目的性是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

(2)目的是人的意识对客体的超前改造,是主体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客体的

自在形式所进展的一种批判性、否认性的反映

(3)目的总要指向一定的客体并以一定客观事实为依据。同时,目的的提出均含有主观因

(4)实践的过程就是目的通过手段实现自身的过程

2、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的手段作用于客体

(1)手段的特点一一人的身内器官功能和身外自然力的统一

(2)手段是过去活动的产物,是未来活动的前提

(3)实践过程的双重否认

A、主体否认客体的现成客观性

B、主体否认目的本身的单纯主观性

3、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

实践活动本身进展反响调节

(1)结果一一人的目的、意志在客观事物中的凝聚和表达,是实践过程中各种要素的融合。

(2)评价结果的内含

A、评价实践效果

B、评价实践效能

C、评价实践效率

(3)实践活动的继承性和选择性

第三节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1、主观世界一一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响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

和。包括意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市知情意的统一体。

2、客观世界一一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合。

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局部。

3、两个世界的区别

(1)异质性

(2)开展的不同步性

4、两个世界的联系

(1)内容同构(都具有相对应的基本要素和构造方式)

⑵规律同一

(3)互相转化

5、两个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根基一一人的实践活动

(1)两个世界的关系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

(2)实践是两个世界的接触点

(3)实践是两个世界相互转化的根基和途径

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1、自在世界一一又称天然世界,一是指人类世界产生前的自然界,二是指人类活动还未深

入到的自然界。

2、人类世界一一又称属人世界,一是指人化自然,二是指人类社会会。

3、两者的区别一一自在世界运动变化自发,人类世界的运动变化与人的活动严密相连。

4、两者的共同点一一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5、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根基一一实践

6、两个世界的内在联系

(1)自在世界构成人类世界存在和开展的自然根基

(2)实践活动将天然转化为人化自然。

三、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1、实践创造出一个与自在世界相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

2、实践推动着人类世界的不断开展

第三章社会及其基本构造

第一节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历史观的核心问题一一若何理解社会的本质

2、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本质观

(1)神学历史观一一人类社会神化

(2)唯心主义历史观一一人类社会精神化

13)自然主义历史观一一人类社会自然化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本质观一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构成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社会开展的动力之源

二、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1、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基本内涵

(1)社会是一个有机体

(2)历史演绎一一圣西门初步提出,孔德和斯宾塞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阐释。

(3)社会有机体的含义一一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

产方式为根基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

2、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特征

(1)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

(2)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3)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三、社会构造:交往活动的制度化

1、人类交往的基本形式

(1)经济交往

(2)政治交往

(3)文化交往

2、社会构造的类型

(1)经济构造

(2)政治构造

(3)文化构造

3、人类交往的制度化就是将交往变成社会的构造

第二节社会的经济构造

一、生产力:人与自然之间现实关系的表达

1、生产力的含义一一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

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

的哲学范畴,表达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实体性要素)一一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1)劳动对象一一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展加工使之成为具有实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

要的那一局部物质资料是人们征服自然的程度和生产力开展状况的一种标志。

(2)劳动资料一一也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

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者一一指具有一定生产经历、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

象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并且从事生产实践的人。

3、生产力的其他要素(智能性要素)一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科学是一种生产力;生产力

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生产力的特征一一属人性、客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二、社会的经济构造:生产关系的总和

1、生产关系的含义一一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

本质,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

2、生产关系的内涵

(1)静态一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2)动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3、人类社会经历的生产关系类型(经济形态)一一原始公社、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4、社会的经济构造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5、经济构造的功能一一生产力中的人与物的要素要通过生产关系结合;他能决定社会的其

他构造,并成为其他构造的现实根基。

三、阶级:特定经济构造中的人群共同体

1、阶级的含义一一是一个经济范畴。就是特定经济构造中的人群的共同体。列宁的观点(所

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局部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

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

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构造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

一个集团的劳动。

2、区分阶级的基本标志一一是看其与生产资料的关系。

3、阶级的本质一一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利益基本对立的社会集团或

人群共同体。

4、正确区分阶级与等级、阶层

(1)等级是一个政治法律范畴,是指由法律规定或认可的具有一定特权和专利的社会集团。

(2)阶层是指同一阶级内部的层次。

5、阶级的产生过程

(1)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特定时代的市场方式的产物。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出现是其

产生的经济前提,社会分工是其产生的根基。

(2)阶级产生的途径一一据公为私;内局部化;战争掠夺。

第三节社会的政治构造

一、政治构造及其核心

1、政治构造的含义一一又称政治的上层建筑。是指建设在经济根基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

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构造、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

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

2、政治构造的核心——国家政权

3、我国当代的政治体制改革一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开展趋势

1、国家的含义一一是从人群共同体中分化出来的政治共同体,是阶级斗争的结果,与社会

职能的分化严密相连。2、国家的起源一一阶级的产生导致国家的出现;社会管理职能的分

化和独立造就国家。

3、国家的特征(与氏族相比)

(1)按地域而不按血缘划分和组织居民

(2)一种特殊的权力机关的设立

(3)征收赋税

4、国家的本质一一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政治范畴,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

压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

5、国家的职能

(1)对内职能一一政治职能(调整阶级关系);社会职能(管理公共事务)。

(2)对外职能一一组织国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调整国与

国关系,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生活。

(3)内外职能关系一一外是内的继续和延伸,内是外的根基和后盾。

6、国家类型和形式(国体和政体)

U)国体一一即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历史上出现四种

国体(奴隶制、封建制、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

(2)政体一一即政权的组织形式,指一定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保护自己、反对敌人

的政权机关。

(3)国体和政体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

7、国家将伴随阶级的消灭而逐渐消亡。

第四节社会的文化构造

一、意识、意识形态和文化构造

1、文化的含义

(1)广义一一指人的有目的活动的结果即人们在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包

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的风土人情、习俗、风气等“人化”事物。

(2)狭义一一指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是指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观念形态。

2、文化构造一一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等社会意识的联结方

式。又称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

3、意识与社会意识本质上是同一的。

4、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包括意识形态和科学即非意识形态局部。

5、任何阶级社会中均存在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

(1)反映现存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并为其服务的意识形态

(2)旧社会的意识形态,反映已被消灭和正在被消灭的旧的生产关系

(3)反映现存社会中正在成长着的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

二、文化构造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1、文化构造的构成要素一一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

2、艺术的含义及其特点一一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其最大

特点是依靠形象的美来表现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情、愿望和意志,按照审美的规则来

把握和再现生动的社会生活,并用美德感染力具体地影响社会生活。

3、道德的含义一一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标准的总和,是一种依靠

社会舆论、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

4、政治思想的含义一一是关于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或社会集团及其相互关系

的观点的总和。

5、法律思想一一是关于法的关系、标准和设施的观点的总和。广义的政治思想包含法律思

想。

6、宗教的含义一一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颠倒的反映,

是由对超自然实体即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意识形态。

7、哲学一一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8、各种文化构造构成要素的关系

(1)区别一一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内容不同;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形式不同;同经济构造联系

的密切程度不同;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同。

(2)联系一一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三、文化构造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功能

1、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文化构造的变化开展与经济构造的变化开展不一定完全同步。

(2)文化构造的开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3)文化构造对经济构造以及政治构造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文化构造的功能

U)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

(2)调控人的活动

3、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一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会主义的文化

4、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1)区别一一广义文化相对于自然而言,狭义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文明相对于野蛮

而言。

(2)联系一一文明是文化的升华。

四、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

1、传统的含义一一指在历史中形成并在人们的生活中世世代代起作用的那些生活方式、思

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具有潜意识性和群属认同性特点。

2、传统文化的含义一一是从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特点。

3、传统文化的作用一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塑造培养着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中的

糟粕造成消极和落后的国民习性。

4、现代化的含义一一是一个与现时代直接相关的范畴,主要内容包括工业化、政治和文化

的现代化。

5、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

11)对立一一传统不是现实

(2)统-----传统需要现代化

第四章个人与社会

第一节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

一、人的个体发生与社会遗传

1、个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2、个人的成长过程是自然遗传和社会遗传的统一

3、个人成长中具有关键期(又称临界期)

(1)幼年期

(2)青春期

(3)更年期

(4)退化期

二、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社会

1、个人的含义

(1)相对于人类而言的个人,指由自然界长期进化而产生的高级生物物种人类的单个个体。

(2)相对于群体而言的个人,指作为社会共同体中一个成员的单个的人。

2、个人的属性

(1)存在形态和生理、心理组织的完整性

(2)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持续性

(3)活动的能动性、积极性和自主性

3、个人现实性的内容一一素质、能力、气质、性格、知识、智慧、意志、情感、经历

4、个人的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

5、个人的能力的丰富性

6、个人的活动一一游戏、学习、劳动、休闲

7、个人的气质和性格

(1)气质是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2)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8、无数现实的个人组成现实的社会

三、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

1、人的社会性一一社会性并非人与生俱来的属性,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之所为成为

社会性的人,在于个人进入社会后在人与人的关系中逐渐社会化的结果。

2、人的社会性不排斥人的个性

3、个性的要素

(1)生物遗传的素质

(2)社会因素

⑶自我

第二节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一、人的社会价值

1、人的社会价值的含义一一指人对社会的积极的、肯定性的作用和奉献,是人在社会中表

达的对于社会的意义。即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

2、人的社会价值的表现

(1)出生时的社会价值一一亲人的欢乐与希望,家族、民族、国家的意义。

(2)劳动者时的社会价值一一个人的劳动奉献和创造成果的大小决定社会价值的大小。

二、人的个人价值

1、人的个人价值的含义一一个人的存在和行为对于自身的意义,叩个人通过活动来满足自

己的需要。

2、人的个人价值的表现

(1)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的肯定

(2)自尊、自爱、自强的需要

(3)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的全面开展,这是人的个人价值的最高表现。

三、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1、区别一一价值的肯定或否认

2、联系一一个人价值附属于社会价值

第三节社会创造人与人创造社会

一、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1、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内容

(1)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2)人的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

(3)精神或信息的生产和再生产

(4)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2、社会关系的生产主要是物质生产关系的生产,这种生产创造了人。

3、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的内涵

(1)社会关系的简单再生产一一将原有的社会关系“克隆”式地再生产出来,即完全延续

传统的社会关系。

(2)社会关系的扩大再生产一一在原有根基上的社会关系的扩展即增长。包括量和质两方

面。

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性中的实质性内容一一现实的人的本质存在于具体的人性之中。

2、人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据。

3、人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物,是人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规定性的总和。

(1)人是具体的人,不是抽象的人。

(2)人是历史的人一一不同时期的人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人的本质是一个历史开展过程

第五章联系和开展

第一节联系的普遍性和开展的方向性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与系统联系

1、联系的含义一一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和相互制约。

2、联系的特点

U)客观性一一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普遍性------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和过程联系着,世界是

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现象和过程内部的各个局部、要素、环节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3、系统的含义一一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所构成的整体。

4、系统的特点一一相关性;整体性;有序性;模型化

二、物与物的关系和“为我而存在的关系"

1、联系的种类

(1)物与物的关系

(2)物为我而存在的关系

2、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实质上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3、为我而存在的关系的特征

(1)客体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中的客观事物。

(2)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历史性的、变化开展的。

(3)在这一关系中,主体以客体为中介使自身二重化,客体以主体为中介使自身二重化。

三、运动、变化、开展及其方向性

1、运动、变化、开展的内在关系

(1)统一序列的概念和范畴

(2)有所区别一一运动时指物质的存在方式,使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变化是运动的

一般内容;开展是在运动、变化根基上的物质的向上过程和前进过程。

2、运动基本形式一一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社会运动。

3、运动基本形式的关系

(1)区别一一不同运动形式有不同的物质根基和特殊矛盾。

(2)联系一一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根基;高级运动形式包含低级运动形式。

4、方向性的表现一一单一水平运动;下降运动;上升运动。

5、开展的总体方向一一前进和上升。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新事物一一符合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2)旧事物一一历史开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存在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3)新代旧的必然性

A、新事物有新的构造和功能,适应环境和历史条件;旧事物的原有构造和功能,不适应环

境的变化。

B、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成熟。

C、新事物在社会上是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

第二节联系和开展的规律性

一、反映联系和开展相统一的决定论

1、决定论的含义一一关于事物运动、变化、开展具有因果联系性、必然性、规律性的学说。

2、决定论的类型一一唯物主义决定论、唯心主义决定论

3、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含义及其类型

(1)含义一一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开展的统一是世界运动、变化、开展的最终原因,是具

体事物这样而不是那样运动、变化和开展的制约力量。

(2)类型一一机械决定论、统计决定论、辩证决定论。

4、各种与决定论相对立的观点

(1)目的论一一万物由神或神秘力量按一定的目的预先安排。

(2)非决定论一一否认联系、否认规律。

5、辩证决定论的内容

(1)因果联系

(2)必然性和偶然性

6、因果联系的内容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A、原因一一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

B、结果一一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A、区别——原因是原因,结果是结果。

B、联系一一原因引起结果,结果一定有原因。

(3)原因和结果联系的种类-----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

复合因果。

7、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内容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A、必然性一一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开展中符合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

不可防止性和确定性。

B、偶然性一一指事物联系和开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

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A、区别---不同趋势。

B、联系一一相互转化。

二、规律及其实现:从可能到现实

1、规律的含义一一是事物开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实现过程一一从可能到现实的过程。

3、现实性含义一一是指当下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性。

4、可能性的含义一一是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开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5、若何把握可能性

(1)要区分可能和不可能

(2)要区分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

(3)进一步分析现实的可能。

6、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1)对立

⑵统一

(3)转化

三、联系和开展的规律体系及其核心

1、规律的类型

(1)一般规律(普遍规律)

(2)特殊规律

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一一提醒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或状态。

(2)对立统一规律一一提醒事物开展变化的内容和动力。

(3)否认之否认规律一一提醒事物开展的过程和方向。

3、范畴的含义一一即基本概念•是人的思维对事物、现象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提醒了普遍联系的基本内容和变化开展的基本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矛盾分析方法是基本的认识方法。

四、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与实践辩证法

1、客观辩证法的含义一一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指与人类意识相区别的自

然运动、社会过程的辩证法,是以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出现的各种物质形态

运动开展的规律。

2、主观辩证法的含义一一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指以概念作为“细胞”的

思维运动开展的规律。亦称概念辩证法或思维辩证法。

3、实践辩证法的含义一一是人这一主体有意识的社会化行为中所表达的辩证法。

4、正确认识三者关系

第六章开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

1、质的含义一一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它与事物直

接同一,即事物总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质总是一定事物的质。

2、属性及其种类

m属性的含义-----事物与它事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

(2)属性的种类一一本质属性、非本质属性。

3、量的含义一一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更可以

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4、度的含义一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

界限。

5、质、量、度的方法论意义一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其统一,最终实现适度。

二、量变、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量变的含义一一即事物量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根基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

显著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化和事物功能的变异等形式。

2、质变的含义一一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表现为基本性

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的中断。

3、量变和质变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质变稳固着量变的成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三、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及其与突变的关系

1、量变的复杂性表现

(1)多样性-----是数量增减引起质变;二是构成事物的成份在空间排列次序、构造形式

上的变化引起的质变。

(2)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局部质变-----是事物的基本性质未变,对比次要的性质发

生变化,使事物的开展呈现出阶段性;二是事物全局的性质未变而其中的个别局部发生了性

质的变化即局部性的局部质变。

2、质变的复杂性表现

(1)形式的多样性一一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2)质变过程中具有量的特征。

3、突变论及其类型

(1)突变论的含义一一用数学模型方法来考察连续变化的由一种构造稳定态到另一种构造

稳定态突然跃迁的过程。

(2)突变论的类型(变量少于四个)一一折叠型、尖角型、燕尾型、蝴蝶型、双曲型、椭

圆型、抛物型。

第二节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作用

1、矛盾的含义一一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2、矛盾的基本属性或基本关系一一同一性和斗争性

3、矛盾的同一性及其含义

(1)矛盾的同一性一一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穿的一种趋

势和联系。

(2)含义一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的互相依赖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穿性。

4、矛盾的斗争性的含义一一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表达着对立双方相

互别离的倾向和趋势。

5、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1)区别一一两种相反的属性

(2)相互联系一一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不能

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6、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

(1)矛盾双方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在同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开展。

(2)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开展。

(3)矛盾双方的相互贯穿规定事物开展的基本趋势。

7、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

(1)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它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

(2)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促成旧事物消失新事物产生。

8、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一一指它的有条件性。

9、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一一指它的无条件性。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含义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开展过程中。

(2)每一事物的开展过程中都存在自始自终得矛盾运动。

2、矛盾的特殊性含义一一是指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解决矛盾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

3、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

(1)基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开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

(2)非基本矛盾是指不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本质,也不一定贯穿于事物开展过程始终的

矛盾。

4、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1)主要矛盾是指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开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

开展,规定或影响着事物复杂矛盾体系中的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开展,

(2)非主要矛盾是指处于被支配附属地位、对事物的开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5、解决矛盾的基本形式一一矛盾一方抑制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经

过一系列的开展,最后到达“融合”。

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

(1)相互区别

(2)相互联结

(3)相互制约

(4)相互转化

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1)个性和共性相结合

(2)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三、矛盾论与系统论

1、系统和要素

(1)系统的含义一一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所构成的整体。

(2)要素的含义一一是整体中的各个局部。

2、系统论与矛盾论关系

(1)相互区别

(2)相互影响一一系统论丰富和开展了矛盾论

第三节否认之否认规律

一、肯定与否认

1、肯定的含义一一是指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即确保这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

2、否认的含义一一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它物的方面。

3、肯定与否认的关系

(1)相互排斥

(2)相互渗透

4、辩证的否认观的含义一一也即扬弃。是事物的自我否认,是包含肯定在内的否认,是事

物开展和联系的环节。

5、辩证的否认观的意义一一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认一切。

二、否认之否认及其实质

1、事物开展的两次否认一一否认、否认之否认。

2、事物开展的三个阶段一一肯定、否认、否认之否认。

3、事物开展过程的表现形式一一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4、事物开展过程的实质

(1)开展的上升性或前进性。

(2)开展的周期性或曲折性。

(3)开展的回复性或回归性。

三、“否认性的辩证法”与实践观、矛盾观

1、否认性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应有之义。

2、否认性辩证法同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严密联系。

3、过程论的含义

(1)世界上的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开展都是一个特定的具体运动过程,没有抽象的事物。

(2)每一个事物都有它的生成和灭亡,但凡产生的都是会灭亡的。

(3)每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开展都附属于一个更大的过程,是更大过程的一个阶段、一个环

节或一个局部。

4、过程论的基本核心一一存在和开展都是过程。

第七章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一节历史运动的规律及其特殊性

一、开展过程的自在形式和自为形式

1、区别一一自在形式为自然开展形式;自为形式为社会开展形式。

(1)开展源泉不同一一自然开展是自然界各种因素自发的、盲目的交互作用的结果;社会

开展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们交互作用的结果。

(2)开展规律的形成机制不同一一自然规律形成于自然界诸因素盲目的交互作用的过程;

社会规律形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及物质和观念变换的过程。

(3)开展规律起作用的方式不同一一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交互作用实现;社会规律通过人

们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

(4)开展规律的表现形式不同一一自然规律更多地表现为力学规律;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

统计学规律。

2、联系一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

A、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B、生产力的开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一一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开展要求相适应时,它就

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开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开展要求时,他就严重地阻碍生产力

的开展。

2、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一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宜,经过矛盾的解决到达

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开展。

3、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一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

力。

4、科学地把握和认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

(1)这是人类社会开展的基本规律。

(2)生产力的开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A、社会开展的多种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开展。

B、生产力的开展是社会开展的集中表达。

(3)应当准确而全面地理解“生产力标准”。

A、生产力的开展是社会开展的基本标准,但不是惟一标准,不能离开生产关系来片面理

解生产力标准。

B、生产力标准是物的不断丰富与人的不断开展的统一。

C、生产力标准是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开展速度的统一。

(4)变革生产关系的物质前提的客观尺度

A、质上的新的生产力已经形成

B、量上的新的生产力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或者说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5)不科学理解和对待这一规律的后果

A、不顾生产力开展还未到达相应水平,人为地拔高生产关系。

B、不顾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开展,人为地维护生产关系。

三、经济根基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经济根基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1)经济根基决定上层建筑

A、经济根基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根基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根基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开展。

(2)上层建筑对经济根基具有反作用一一提供服务。

A、服务方向一一稳固和完善自己的经济根基;同有害于自己的旧的经济根基和上层建筑的

剩余以及与威胁自己存在的的新的经济根基和上层建筑的萌芽作斗争。

B、服务方式一一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根基服务。

C、服务效果一一促进或阻碍。

2、经济根基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1)新的上层建筑的不完善会同经济根基发生矛盾。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根基存在许多会发生矛盾的中间环节。

(3)两者的开展不同步的矛盾。

3、上层建筑适合经济根基状况的规律

(1)含义一一经济根基决定上层建筑开展的方向和形式,但凡方向和形式上适合经济根基

状况的上层建筑,就能够继续存在下去,如果不适合,就意味着它失去了存在的必然性;上

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根基,即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根基服务,这种服务只有在上层建筑适合

经济根基状况时才能形成效果,否则,就会出现阻碍经济根基开展和变革的情况,而历史开

展的趋势是决不会让这种不适合的情况长期存在下去的。

(2)正确理解和把握上层建筑适合经济根基状况的规律

A、在两者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经济根基始终是决定性的。

B、这个规律是客观的。

四、阶级斗争的规律及其历史作用

1、阶级斗争的含义一一是经济利益基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它是社会基本

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开展的直接动力。

2、阶级斗争是消灭阶级的必经途径,使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必经途径。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

第二节历史规律的实现途径

一、科学技术革命:生产力开展的突破口

1、科学和技术的含义

(1)科学一一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

(2)技术一一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并在实践活动中表达出来的操作性

手段、程序和方法。

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一一趋于一体化。

3、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一一双向运动。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技成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它要素。

(2)科技已经成为生产力开展的突破口或生长点。

(3)科学技术决定生产力的开展方向、速度和规模。

5、科技革命的发生及其影响

(1)科技革命的发生

(2)科技革命的影响一一生产方式变化;生活方式变化;思维方式变化;“双刃剑”效应。

二、社会革命和改革: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两种形式

1、社会革命的实质一一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解放生产力。

2、社会革命的基本标志一一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先进阶级手里。

3、社会革命的作用一一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

4、改革的含义一一是一定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开展,是统治阶级为了稳固和完善自

己建设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新举措。

5、革命和改革的不同一一革命是基本性的变化,是质变;改革是局部性变化,是量变。

三、伟大人物:历史规律的发现者和历史任务的提出者

1、个人的类型一一普通个人、历史人物

2、历史人物的类型一一出色的历史人物、反动的历史人物

3、伟大人物的含义一一即出色的历史人物,是指那些反映历史规律及其开展趋势,代表进

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开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著名人物。

4、伟大人物的作用

(1)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筹划者。

(2)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组织者。

5、时势造英雄,科学对待伟大人物

四、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

1、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应遵循的原则

(1)从整体的历史过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

(2)从社会开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

(3)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来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提醒创造历史的

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制约人民群众创造作用的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

(2)政治条件

(3)文化条件

4、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根基一一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一一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3)群众路线的内容-----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三节社会形态的更替及其多样性

一、社会、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

1、社会的含义一一是指人与人之间独特的联系和关系及其与自然界的区别。

2、社会形态的含义一一是指同生产力开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根基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体。

3、社会经济形态的含义一一特指一定社会的经济根基、经济制度和经济构造。

4、社会和社会形态的关系

(1)社会相对抽象;社会形态相对具体。

(2)社会形态是社会的具体形式。

5、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的关系

(1)经常被在同一意义上使用。

(2)社会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一局部。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及其内容

(1)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含义一一指社会运动具有规律性。

(2)社会形态更替的具体内容一一社会领域中具有普遍的因果关系,人们活动的每一个结

果以及发生的历史事件都有其内在的原因;社会运动中的主要因果关系属于历史必然性的序

列,而历史必然性就是社会经济运动对人类行程的基本制约性一一在历史必然性的制约

下,历史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轨迹和趋势。

2、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选择性

(1)历史选择性的含义一一是指人的活动具有选择性,即具体的历史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

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活动。

(2)一个民族做出选择的原因

A、取决于民族利益

B、取决于交往

C、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把握的程度。

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统一性的表现一一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依次更替。

(2)多样性的表现一一不同的民族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

式地向前开展。

第八章认识与实践

第一节认识的发生

一、实践:认识发生的现实根基

1、实践提出了人以观念方式把握世界的客观要求即提出了人认识世界的必要性。

2、实践以工具性活动作为条件保证,使主体对客体的观念把握即形成人的认识成为现实的

可能。

3、实践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开展,使人的认识活动具有了社会性和

公共性,其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人所特有的社会性的智能活动。

二、认识的种系发生

1、认识的种系发生的含义一一又称认识的系统发生,是指人类主体的认识发生过程。也称

认识的原始发生。

2、认识的种系发生过程一一与原始人的身体构造变化、大脑的开展、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语言的生成密切相关。

三、认识的个体发生

1、认识的个体发生的含义一一就是指儿童从无认识能力向有认识能力的发生和转变的过程。

2、儿童认识能力发生的基本阶段

(1)动作一一感知思维阶段

(2)形象一一具体思维阶段

(3)符号一一运算思维阶段

3、认识的个体发生和认识的种系发生的关系

(1)相互区别

(2)相互联系一一重演或缩影

第二节认识的本质

一、认识:实践根基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本质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1)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东西。

(2)不可知主义的疑心论观点认为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是无法证明的。

(3)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观点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消极直观被动的反映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本质观点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