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历史学院643中国古代史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1页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643中国古代史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2页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643中国古代史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3页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643中国古代史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4页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643中国古代史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6年南京大学643中国古代史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6年南京大学643中国古代史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含部

分答案)

2015年南京大学643中国古代史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5年南京大学643中国古代史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4年南京大学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考研真题(回忆版)

2006年南京大学318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2005年南京大学318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2004年南京大学318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2003年南京大学318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2002年南京大学322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2001年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1999年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1997年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1996年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1995年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2016年南京大学643中国古代史基础考研真

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叔向

2.睡虎地秦简

3.吐鲁番文书

4.燕行录

5.厘金

6.行中书省

7.市舶司

8.天竺

9.月旦评

10.刀币

二、论述题

1.王莽新政的内容、失败原因和长期影响。

2.中外史学界对宋朝以后停滞和发展的两种观点,举例列出其观

点主张并论述其研究成果与方法得失。

2016年南京大学643中国古代史基础考研真

题(回忆版)及详解(含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叔向

答:叔向是我国春秋时期晋国的政治家、外交家。他出身晋国公

族,执掌晋国国政近五十年,以正直和才识著称于世。在政治上,他趋

向保守;哲学上,与老子的观点相接近。公元前546年,叔向代表晋国

与楚国达成了弭兵会盟,缓和了当时的形势。叔向所处的时代,晋国霸

业已经衰落,但他仍力图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维持晋国的霸主地位而

发挥作用。叔向虽然是晋国史上一位煊赫的人物,但他始终代表旧势

力,公元前514年,以“助乱”的罪名被灭族,封地被划分为三个县,全

部落入私家手中,成为新贵族的领地。

2.睡虎地秦简

答:睡虎地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中国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十

一号墓出土的秦代竹简,也称云梦秦简。这些秦简写于战国晚期秦始皇

时期,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及关于吉

凶时日的占书,经过整理被收集进《睡虎地秦墓竹简》一书。睡虎地秦

墓竹简法律部分记载了秦代施行的二十几个单行法规的条款原文,共记

载法条六百条。这批竹简是研究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政治、经济、文

化、法律、医学的珍贵史料,也是校核古籍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学

术价值。

3.吐鲁番文书

答:吐鲁番文书是指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古墓葬区以及

一些古城洞窟遗址出土的纸质写本文书。吐鲁番文书主要是汉文,其次

是古粟特、突厥、回鹘、吐蕃文等,大致属于东晋十六国到元代。就其

性质,可粗略分为公私文书、古籍、佛道等教经卷四大类。这些文书有

2700多件汉文文书,其中晋十六国时期的100多件,高昌王朝时期的700

余件,唐朝时期的约1700多件。吐鲁番文书不仅是研究地方史的珍贵资

料,而且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

4.燕行录

答:《燕行录》是指明清两朝来华的朝鲜使团有关人员将其在华时

的所见所闻著录成书的书籍总称。《燕行录》是一系列关于燕京之行的

书,题材多样、作者层次广、年代跨度大。其内容十分广泛,除了记载

路途、行使人员、贡品和沿途所见风景外,对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

文化、社会风俗都有详略各异的记述。由于是外国人对中国认识的第一

手资料,因而具有相当的真实性。直笔、全面、完整是《燕行录》的最

大的优点,也使其成为研究清代中国的社会历史情况的宝贵资料,在很

多方面都可以弥补中国史料的不足。

5.厘金

答:厘金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

一。它最初是地方筹集饷需的方法,又名捐厘。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

(1%),故名厘金。厘金分为两种,一是行商的货物通过税,一是坐

商的交易税,税率约为1%。1853年10月,帮办江北大营军务大臣雷以

诚在扬州仙女庙等地开征。第二年,推行到许多地区。最初是征收过境

的粮食,后来范围日益扩大,成为一种常税,有些州县税卡林立。厘金

制度是一种沉重的经济勒索,它增加了人民的负担,阻碍了商品经济的

发展。

6.行中书省

答:行中书省是元朝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

又称行省。元代中书省是中央的宰相府,蒙元为了控制汉人,不使地方

掌权起事,中书省便往各个区域分派中央官员,称为行中书省。行中书

省在当时主要作为军事管理,掌管所辖省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

及其他军政事务。全国分十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

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

国家的统一,保证了中央集权,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

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7.市舶司

答;市舶司是指宋、元、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

国家机构。市舶司相当于现在的海关,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

关。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设置市舶司于广州。以后,北宋政府

又陆续在杭州、明州、泉州以及密州的板桥镇、秀州的华亭县设置市舶

司或市舶务。宋元时期市舶司负责检查进出船只商货、收购专卖品、管

理外商。明代于沿海各处置市舶提举司,掌海外各国朝贡市易之事。市

舶司的设立有利于中国古代海上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中国与周边海上国

家的联系。

8.天竺

答:天竺是古代中国及其它东亚国家对当今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亚

国家的统称。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

当时称为身毒。《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唐初统

称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为天竺。后来玄奘西域取经,根据读音才正

名为印度。唐朝时期,天竺与中国的文化交往十分密切,天竺的熬糖

法、佛教经典、天文、历法、音乐、舞蹈传入中国,中国的丝织品、瓷

器等传入印度。唐代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我国的高僧玄奘和义净做出了

卓越贡献。

9.月旦评

答:月旦评是指东汉末年由汝南郡人许劭兄弟主持的对当代人物或

诗文字画等品评、褒贬的一项活动。这项活动常在每月初一发表,故

称“月旦评”。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世俗流传,以为美谈,

因而闻名遐迩,盛极一时。对当时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选官制度及

后来出现的九品中正制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月旦评虽盛行于一时,然

持续时间并不太长。许靖因事得罪董卓,避难出走,随着许氏兄弟两人

关系的破裂并分别离乡他走,月旦评便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10.刀币

答:刀币是指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燕国、齐国、赵国、中山国所通

行的刀类货币。刀币也是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针首刀、尖首刀、明刀

和齐刀、圆首刀等各种刀形货币的总称。刀币由刀首、刀身、刀柄、刀

环几部分组成,刀手是划分刀币类型的主要依据。刀是我国早期的一种

青铜铸币,上面铸有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币制,废贝、刀、

布等币。其后,王莽所铸造的钱币中有金错刀,类似于刀币。珍稀古钱

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更是历史的见证。

二、论述题

1.王莽新政的内容、失败原因和长期影响。

答:王莽新政又称王莽改制,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

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公

元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刘婴)的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

安为常安作为新朝都城,王莽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

河。王莽进行了进行的全面社会改革。

(1)王莽新政的内容

①实行“王田”、“私属”制

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土地和奴婢问题,公元9年,王莽根据《周

礼》的井田制度,实行“王田”、“私属”制。规定:更名天下田为“王

田”,私人不得买卖;男丁八口以下之家占田超过一井(九百亩)者,

分余田与宗族邻里乡党;原无田者,按制度受田,即一夫一妇受田百

亩;奴婢称为“私属”,不得买卖。

②实行五均、赊贷及六管

始建国二年(10年),王莽下令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筅(管)制

度。

a.五均是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

立五均官。长安分东西市,设令,各市有长,令、长皆兼五均司市官,

称为“五均司市师”,下设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五均官的任务是管

理市场的物价,收工商业税。各地五均官在每一季度的中月,规定出各

种货物的标准价格,称作“市平”。物价高于“市平”,则把库存物资平价

出售;价格低于“市平”,则任其自售。

b.赊贷是由政府办理贷款。规定贫民遇有丧葬、祭祀或欲经营工

商业而无资金的,可向钱府丞贷款。祭祀贷款限十天归还,丧事贷款限

三个月归还,不收利息;工商贷款每年要交十分之一的利息。五均赊

贷,加上政府经营的盐、铁、酒、铸钱和收山泽税,合称为“六管”。

③改革币制

从公元7年到14年,王莽进行了三次币制改革。第一次是在王莽即

位前的居摄二年(7年),他下令“于五铢钱外更铸大钱,重十二铢,文

日大钱五十。又造契刀、错刀。契刀值五百,错刀值五千,四品并

行”。王莽当皇帝以后,在始建国元年(9年),又进行第二次改革,废

除错刀及五铢钱,另外发行“宝货”,计有五物(金、银、龟、贝、铜)

六名(钱货、黄金、银货、龟货、贝货、布货)共二十八品。由于货币

种类太多.换算困难,流通不便,仅一年就被迫废除,只留小钱值一、

大钱五十两种继续使用。在天凤元年(14年),王莽又废大、小钱,另

作货布、货泉,两种并行。货泉重五铢,货布重25铢,但一个货布却值

25个货泉。货币价值的比例仍不合理。

④统一度量衡

王莽公元9年实行统一度量衡制度。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颁行天

下,令“万国永遵”,作为统一全国的度量衡标准。新莽的度量器物,传

世较多,尤以原藏故宫现存台湾的王莽铜斛为珍宝,它已具备斛、斗、

升、合、龠五量,构成了完整的度量衡总体。东汉以后各代,多承袭莽

制。

此外,王莽对中央和地方的官名、官制、郡县地名、行政区划.也

屡加改变,甚至连新朝的国号多次变更,有“新家”、“新室”、“黄

室”、“新成”、“薪世”或单称为“薪”,数易其名,毫无意义。

(2)王莽新政失败的原因

王莽改制最后失败了,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主要原因

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

一步激化,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实情处,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

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

②主观原因

王莽改制的失败,固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同时和他本人的性格是

分不开的。他性情狂躁、轻于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实际,刚愎自用、

所用非人,这些性格特征使他在改制中既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

又不能建立一个高效率、有威信的推行新政的领导班子,因此改革注定

要失败。

③客观原因

天时对王莽改制也是极其不利的。公元初前后这一段时间,是中国

历史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阶段之一。见于记载的有旱、蝗、瘟疫、黄河

决口改道等,灾区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如此大的灾害,即使是在国家

储备充足、社会秩序稳定的条件下也会造成巨大损失,何况发生在这样

一个剧烈变革的动荡时代,出现在国库早已耗费殆尽之时。到了天凤四

年(公元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起,形成

赤眉、绿林大规模的反抗,导致新朝的灭亡。

(3)王莽新政的长期影响

王莽新政虽然失败了,但新政的一些政策措施对社会的发展还是有

利的。王莽新政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a.王莽改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次重大转变。在西汉及以前,凡是

谈论政治的人大多对社会现状进行攻击、要求改革,至东汉及以后,玄

学、佛学先后兴起,都强调适应社会,而不再追求改革。

b.王莽曾经使社会各阶层、各类身份的人都获得了实际利益,因

而赢得了最广泛的支持。但在社会财富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这样的政策

完全没有物质基础,只能加速国库的枯竭和财政崩溃。这些利益还诱发

了得益者对王莽、对王莽改制过高的期望,一旦事与愿违,这些支持者

马上会变为反对者。知识分子如此,其他阶级、阶层也会如此。结果是

社会经济日益恶化,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②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王莽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境外政权采取了一系列错误政策。他胁迫羌

人“献”出青海湖一带的土地设,企图立西海郡,以便与国内已有的北海

郡、南海郡、东海郡合起来凑全“四海”。为了使这块荒地像一个郡,必

须强制移民。于是增加了五十条法令,以便增加成千上万的罪犯,满足

移民的需要。为了这个西海郡,王莽招来了最初的不满,也为后世西北

民族的动乱埋下了伏笔。他又轻率地决定动用武力,不仅导致边境冲

突,还使数十万军队长期陷于边疆,无法脱身。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造成了北方边疆民众深重的灾难,对后世民族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响。

2.中外史学界对宋朝以后停滞和发展的两种观点,举例列出其观

点主张并论述其研究成果与方法得失。

答:略。

2015年南京大学643中国古代史基础考研真

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二重证据法

2.姜嫄

3.合纵连横

4.王与马共天下

5.元典章

6.徽率与祖率

7.甘露之变

8.王圻《续文献通考》

9.陶澍

二、简答

1.中国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出现过一场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大讨

论,试就其过程简述之。

2.简述秦汉三公九卿制度和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具体情形及其发展

原因。

三、论述

1.论述元明清三代的改土归流具体过程,分析其意义。

2.中国古代王朝的改朝换代存在两种形式,即“内部禅让”和“外部

入侵”,结合具体事实,并分析其原因。

2015年南京大学643中国古代史基础考研真

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二重证据法

答:二重证据法是指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

的方法。1925年,由王国维提倡,他认为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

记载相量印证,可以考证古代历史文化,随后成为了一种公认科学的学

术正流。陈寅恪曾经概括二重证据法在二十世纪初的发展:“一曰取地

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

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以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2.姜嫄

答:姜嫄是上古时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邰氏,帝喾之妻,

周朝祖先后稷的母亲。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姜嫄是帝喾高辛

氏的正妃(次妃简狄,三妃庆都,四妃常宜)。传说姜嫄履大迹而生后

稷,后稷正是周朝的祖先。

3.合纵连横

答:合纵连横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外交策略。合纵是指合众弱以攻一

强,连横是指事一强以攻众弱。战国末期,秦国实力最为强大,列国中

齐、燕、赵、韩、魏、楚等国联合抗秦,是为合纵;秦拉拢这些国家中

的某几国进攻其他国家,称连横。一说南北为纵,东西为横,六国地连

南北,故六国联合抗秦为合纵;秦处西,六国居东,故六国随从秦国为

连横。公孙衍,张仪、苏秦、庞煖等都是当时著名纵横家。

4.王与马共天下

答:王与马共天下是指东晋时期琅琊王氏与皇室司马氏共掌天下的

现象。316年,西晋被前赵所灭,琅琊王司马睿在王导、王敦兄弟的帮

助下南渡,结交江南士族,建立东晋,都城建康。王导联合南北士族主

持朝政,政令己出,位高权重;王敦则总掌兵事,专任征伐。司马睿甚

至在登基大典上拉王导共升御座,声称“王与马共天下”,实际上反应了

当时士族门阀左右政治的现实。

5.元典章

答:《元典章》是至治二年(1322)以前元朝法令文书的分类汇

编,全称《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在元成宗时期,曾规定各地官府抄集

中统以来的律令格例,“置簿编写检举”,作为官史遵循的依据。《元典

章》就是地方胥吏汇抄法令的一种坊刻本。《元典章》是研究元代历史

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之一,全部内容都由元代的原始文牍资料组成。元

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在书中都有具体生动的反

映。

6.徽率与祖率

答:刘徽在其著作《九章算术·圆田术》注中,用割圆术证明了圆

面积的精确公式,并给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他首先从圆内接六

边形开始割圆,每次边数倍增,算到192边形的面积,得到

π=157/50=3.14,又算到3072边形的面积,得到π=3927/1250=3.1416,称

为“徽率”。南北朝时祖冲之算出的圆周率的近似值在3.1415926和

3.1415927之间,并提出圆周率的约率为22/7,密率为355/113。祖冲之

首创上下限的提法,将圆周率规定在这个界限间。并且他的圆周率精确

值在当时世界遥遥领先,直到1000年后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超过

他。所以,国际上曾提议将“圆周率”定名为“祖率”。

7.甘露之变

答:甘露之变是指唐文宗联合朝臣谋诛宦官未遂的政治事变。唐朝

后期宦官专权,文宗时宦官仇士良、鱼弘志等人擅权,文宗用李训为宰

相,郑注为凤翔节度使,密谋内外联合,铲除宦官势力。太和九年

(835年)十一月,李训事前埋伏甲士,令人奏告文宗,称犬明宫左仗

院的石榴树上有天降甘露,诱骗仇士良等大宦官前往观看,企图将其一

网打尽。不料事泄,宦官派禁军捕杀李训、郑注等人,受牵连而死者千

余人。甘露之变后宦官的势力更为强大。

8.王圻《续文献通考》

答:王圻《续文献通考》是明代王圻所作的《文献通考》的续编。

王圻是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御史﹑陕西布政司参议,后辞官归里,专事

著述。他收集史书、文集﹑奏疏、史评等,并加以考证成书,是对《文

献通考》的重要补充。该书成书于1586年,共二百五十四卷,记事上起

南宋嘉定年间,下至明万历初年,体例仿通考。与《文献通考》相比,

增加了节义﹑书院﹑氏族﹑六书﹑道统﹑方外等六考,田赋考中增加了

黄河﹑太湖﹑三江和河渠四个子目;国用考中增加了海运;学校考中增

加了书院﹑义学。乾隆年间官修的《续文献通考》多取材于该书。

9.陶澍

答:陶澍(1779~1839年),字子霖,湖南安化人,清代经世派主

要代表人物。嘉庆七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

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

保,任内督办海运,剔除盐政积弊,兴修水利,设义仓以救荒年,病逝

于两江督署,赠太子太保衔,谥文毅。

二、简答

1.中国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出现过一场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大讨

论,试就其过程简述之。

答:(1)50年代中期开始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大讨论的契机是关

于《红楼梦》一书的时代背景问题。1954年10月10日,李希凡、蓝翎在

《光明日报》率先发表《评<红楼梦研究>》一文,他们认为,贾宝

玉“是当时将要转换着的社会中即将出现的新人的萌芽,曲折地揭露了

那个时代尚未成熟的新的社会力量变革封建制度的历史要求”。

随后,较有影响的文章是邓拓撰写的《论〈红楼梦〉的社会背景和

历史意义》。他认为,《红楼梦》反映的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衰落、资

本主义开始兴起的一部伟大作品,时代是18世纪上半期,“当时的中国

是处在封建社会开始分解、从封建经济体系内部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

济因素正在萌芽的时期。其标志是,在封建内部生长着新的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的萌芽,代表着资本主义关系萌芽状态的新兴的市民社会力量有

了发展;同封建主义思想意识相对立的市民思想明显地抬头了”。因

此,《红楼梦》应该被认为是“代表十八世纪上半期的中国未成熟的资

本主义关系的市民文学的作品”。

这个在今天看来似乎有点荒诞的问题,当时却吸引了大批学者的注

意力。由讨论《红楼梦》社会历史背景而引发的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的大讨论从此开始,许多学者如侯外庐、吴晗、尚钺、翦伯赞、吴大

琨、黎澍等相继撰文,促成了这朵“金花”的盛放。

(2)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史学界围绕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发

表的论文多达二百余篇,论文集、专著若干,其中尚钺著《中国资本主

义关系发生及演变的初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编《明

清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等影响较大。

这一时期问题的讨论较以前更为深入,具体体现在:

①到底什么是资本主义萌芽;它出现于何时;原来学者大多主张明

清说,此时出现了唐代说、宋代说和元代说;

②怎样评价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明末至鸦片战争前,中国

社会有没有质的变化;对此,学者们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

③资本主义萌芽对当时社会的阶级结构有无影响;明清时期是否出

现了市民社会和市民运动;

④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几个经济部门中的资本主义萌芽,涉及到了丝

织业、矿冶业、制瓷业、造纸业、榨油业、制糖业、农业等。

总之,此一时期的讨论是深入的,学者们的态度是严谨的,是在马

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基本是学术层面的论争。但其中也夹杂一些

非学术的因素,甚至上纲上线,如有的著名学者就指责尚钺为《明清社

会经济形态的研究》所写的“序言”“推翻了马克思主义观点”,“否定马

克思主义关于中国历史的根本观点,大大地提前和创造了中国资本主义

的历史”,“一面推翻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中国历史的根本观点,一面又提

出了作者自己的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正面主张”等等。

2.简述秦汉三公九卿制度和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具体情形及其发展

原因。

答:(1)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度

秦朝建立后,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了一套适应于

封建大一统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度,秦朝灭亡后,

汉承秦制,在中央机构上继承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并进一步进行了

完善。

①“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

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从秦开始,丞相正式成为官职,为中央政府中

皇帝之下的最高长官;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为丞

相的助手,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是皇帝的耳目。三公之间互不统

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便于皇权集中。

②三公之下的“九卿”及其的职责:

a.廷尉,掌司法;

b.治粟内史,掌国家财政税收;

c.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

d.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

e.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

f.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

g.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宫廷车马;

h.宗正,掌皇帝宗族事务。

但无论三公,还是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一律不得世袭。

③汉武帝时改革了中央官制,把中央官员分为外朝官、内朝官。外

朝官有丞相及丞相之下的各六百石官。而内朝官,或称中朝官,包括大

司马和左、右、前、后将军,尚书,以及侍中、散骑、诸吏、诸郎、博

士等。所谓内朝官或中朝官就是由皇帝直接差遣,而不专任行政职务

的,与行政性质的正规官称的外朝官相对而言的。汉武帝的官制改革将

一部分丞相权力收入皇帝手中,达到了抑制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

④东汉光武帝时期,在中央设有尚书台,成为东汉时期国家实际的

决策机构,虽然设有三公,但三公已经被架空,只有议事权,而没有实

际权力,且往往因为小事而被罢免。

(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从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

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中央最高的政府机

构。

①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中中书省在隋朝时称为内史

省,主要负责定旨出命,中书省长官称为中书令,共两人;门下省掌管

封驳审议,认为不合格的政令可以驳回,长官称为侍中,共两人;尚书

省是最高的执行机构,长官称为尚书令,但不常设,尚书令下设副长官

左、右仆射两人。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

部长官称为尚书,六部分理各种征政事务,每部又领四司,计24司。

②为了控制相权,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与朝政,实

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体制,所以便于控制。渐

渐的,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成了一

个崇高的虚衔,而真正的宰相却成为一种临时性质的职务,这符合从汉

代开始的相权不断下降的规律。

③为了三省之间协调行动,三省首长定期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

自武德年间开始,中书、门下集议于政事堂,政事堂设于门下省。唐高

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由此,确

立了中书省的中心地位。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

下,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

礼五房。从此,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

三、论述

1.论述元明清三代的改土归流具体过程,分析其意义。

答:(1)土官与土司制度

土官是相对于流官而言的,宋朝平息侬智高起义后开始在桂西设置

土官,至元朝形成土司制度。元朝封授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

首领为土司,土司的职位可以世袭,但是袭官需要获得朝廷的批准。元

朝的土司有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三种武官职务。元朝在原羁縻地区

及云南等地设置司、路,使其与中原地方行政等级相一致,同时阅籍溪

洞,丈量地亩,设定赋税,使当地百姓纳入统一的户籍赋税管理体系。

元朝土官与流官具有一样的品秩,出现了流官领土官,土官也领属流官

的现象。明代于西北、西南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土司,由该族上层

分子担任,按等级分宣慰使、宣抚使、按抚使等武职及土知府、土知县

等文职,由子孙世袭。

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时期羁縻州县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承认各少

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并给予其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其实质

是“以土官治土民”。土官可以世袭,土司之间或有争斗,常为患边境,

使中央政令难以贯彻实施,形成政府离心势力。

(2)改土归流

鉴于土司制度的弊病,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大多主张实行改土归流政

策,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

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康雍乾时期清朝国力强盛,雍正开始大规

模推行改土归流。

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上书建议取消土司世袭制

度。雍正命其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

区设立可以随时任免的流官,同时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

城池,设学校;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

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又命贵州按察使张广泗在黔东南推行改土归流

政策,在设立府县的同时,添设军事机构。云南、贵州改土归流的目

标,到雍正九年基本实现,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新设营汛部伍的抽调

使当地力量空虚,部分清军抢掠财产,一些流官贪赃枉法,肆意增加赋

税徭役,给原土司叛乱提供和可乘之机。

雍正十三年(1735年),贵州古州﹑台拱地区苗民上层挑拨百姓叛

乱,在丹江﹑黄平﹑凯里等厅州县为患,雍正派兵镇压未果。乾隆帝继

位后,任命张广泗为七省经略平定叛乱,后下令取消新区赋税,按当地

习惯审理民事纠纷,以巩固对改土归流地区的统治。

(3)改土归流的意义

据《清史稿》第十三卷,志九十五,载:食货一之户口田制,三四

八二页有,乾隆二十二年“甘肃番子土民,责成土司查察”。雍正朝的改

土归流只局限在西南少数民族的部分地区,改土归流地区也还保留了不

少土司的残余势力。但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因素,加

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

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2.中国古代王朝的改朝换代存在两种形式,即“内部禅让”和“外部

入侵”,结合具体事实,并分析其原因。

答:中国古代王朝的改朝换代中,“内部禅让”是指封建统治集团内

部一种表面形式上和平的权力转移,比如隋文帝杨坚代北周建隋、王莽

代西汉建新等,外部入侵则是指非统治集团通过战争等形式暴力夺取政

权的手段,如明朝灭元、元朝灭南宋等。

(1)内部禅让

改朝换代的内部禅让中的典型代表是杨坚代北周建隋。

①杨坚的祖上杨元寿,曾与宇文泰的祖上同为北魏武川镇军人。杨

坚父亲杨忠,是独孤信的部下,随魏孝武帝元修入关,帮助宇文泰建立

政权,是北周的功臣,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晋爵隋国

公。杨坚继承父爵,历任大司马、大后丞、大前疑等要职。妻子独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