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_第1页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_第2页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_第3页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_第4页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第一篇: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培训、听了专家的理论指导以及其他地区优秀教师的经验介绍,本人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有了一些了解。回来后看了其他省市的课程设置和学分分配情况,再结合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情况,对于我校在下学期如何开展课程提出如下设想。一、实施原则1、遵循《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的精神和要求。2、以本学校以前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为基础、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充分利用教师和学生所有的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3、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二、课程构成1、研究性学习活动:必修学分15分。分两年学习,其中高一年级10学分,高二年级5学分。2、社会实践活动:必修学分6分。分二年学习,军训2学分、高一年级2学分、高二年级2学分(时间初步定位每年的春假前期,可以统一进行)。3、社区服务:必修学分2分。时间在两个暑假期间学生自己完成,各5个工作日。三、课程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主管校长——教务处——专职教师——其他兼职教师负责对学生学习进行组织和指导,学生处——班主任协助管理监督,教务处——专职教师负责登记、记录和学分,同时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并对此进行管理。四、课程开设1、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或者兴趣出发,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课题的主要形式可以有以下四大类别:A、自然科学类: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学在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领域方面的应用。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纳米技术、粮食问题、动植物保护问题、灾害预报等。B、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课题,如乡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良渚文化与古代文明、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C、经济生活类:从科学与人文的角度研究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贸易与市场、产品认证、知识产权保护、WTO规则、经济全球化、世界区域经济等。D、学习生活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音乐、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首先分研究性学习小组,每小组6—8人,每班分7小组,组员自由组合,研究课题各小组自己决定(如条件不允许,可以由学校出课题各个小组自己选择合适的题目来完成。指导教师每组一位,由学校根据情况指定,原则上每位教师都必须指导2—3个课题小组。每位同学高一完成两个课题,高二完成两个课题,其中高一以“项目设计”为主,高二以“课题研究”为主,每个小课题根据情况3—5个学分。课程开设时间可以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每一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60个课时,其中在学校课堂上完成30个课时,课后活动时间为30个课时。在高一刚开始设置研究指导课,由专职教师完成,4个课时,讲解课题的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问题讨论、成果报告等。然后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高一每周两个课时,安排在周三下午三、四节;高二每周也是两个课时,安排在周四下午三、四节。一个完整的课题研究过程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课题——制订方案——搜集材料——整理分析——总结报告——交流评价。每一步骤工作情况指导教师或是小组组长必须记录,以备学分认定时参考。学分认定时由教务处初步认定每个课题的学分值,完成后由指导教师给出相应学分,特别优秀的作品经指导教师书面申请,教务处同意可以增加学分值或者分两个学期完成给双倍学分。对确认结果有异议的,由校长室复议。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既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其宗旨在于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与劳动体验,其可以是以下几个内容:A、学校内服务性劳动:培养生活技能和主人翁意识,如值周班劳动。B、军训: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C、参观和郊游:有主题的组织学生的参观考察活动,如新疆班的校外活动。D、社团活动:参加1—2个校内学生会社团部登记的社团活动或校外合法社团活动。E、杭州市或者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例如科技节、运动会、艺术节等。其学分认定由学校统一决定,班主任管理监督。3、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指学生参加学校或家庭附近所在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方式,其内容包括:A、社区文化活动:参加社区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如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科普活动、电脑培训、助学帮困、拥军拥属、绿地领养、社区学校辅导、板报橱窗制作、文娱活动等。B、志愿者活动: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服务社会、扶贫济穷、拥军挥属、参与社会必需的各种义务工作,培养对社会的关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C、学校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例如扶贫活动、各种团组织活动、班级为单位的公益劳动等。本内容学分由班主任决定和管理,由学生处监督。具备四个条件,可得2个学分:①三年内服务总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②《社区服务记载卡》记录完整;③家长签名;④经抽样回访、成果展示、公示一周无举报无异议。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原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设计活动主题:重拾民俗民风,弘扬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活动主题重拾民俗民风,弘扬传统文化一、课题产生的背景:首先,现在的城市满街都是麦当劳、肯德基,我们大多数同学也是热衷于这些看似快捷方便的快餐。而伴随着快餐而起的的是当代社会相当流行的快餐文化,它包括网络文化、盲目旅游、带料的影视文化等等。这种快餐文化反映出的是国民在快捷的社会生活中的盲目和浮躁。他们没有时间也不愿意占用自己的某个时间来沉静地思考,他们愿意接受的只是视觉等感觉上的冲击。与此同时,我们的民俗文化则成了快餐文化的牺牲品:除了卖粽子的人外,有多少人知道粽子应该如何包?有多少同学能讲出寒食节的来历?又有多少小学生懂得过年时自己放鞭炮看烟火的意义何在?其次,我们的文化传统在我们的漠视的同时却渐渐吸引了众多来自于世界羡艳的目光——日本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人礼”并沿用至今,韩国响应端午节弄出了端午祭,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大争诗仙李白的国籍。这种种各各真的代表的只是一个礼仪一个节日一个出名的人物吗?诚然不是,在这些东西的背后蕴藏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一个民族的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文化。基于以上两点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我们的民俗文化,值得欣慰的是,我国陆续在世界各国建立起了孔夫子学院。尽管如此,儿童仍是我们的未来,只有在他们的心底种下一颗重视民俗的种子才能让我们的文化得到传承。于是,我们带着这个宗旨来展开关于民俗民风的主题活动。二、课题目标:1.熟悉中国各地大多数的民俗,了解世界其他民族的一些民俗文化2.通过调查、分析、学习实践能获得某些关于民俗文化的技能。3.培养学生重视民俗文化,保护民俗文化的感情,并对身边的父母邻居产生影响。4.对如何保护民俗,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提出自己的意见。5.培养学生在发现、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实践中,增长知识,培养兴趣,逐步养成善于研究、勤于分析动手、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三、课题活动的对象:小学六年级某一班级学生四、活动时间:半学期五、活动内容:本主题活动共设计了《谁是民俗“百晓生”?》、《人人都有民俗情》,《大家动手现民风》、《保护民俗民风,弘扬传统文化》这四个阶段。《保护民俗民风,弘扬传统文化》是让学生通过这次的调查采访和动手实践等理解民俗民风背后的文化,不仅使学生自己能尊重民俗民风,也能辐射到身边的家长好友。六、活动过程设计:活动一:课时(2)节活动主题:谁是民俗“百晓生”活动形式:自我收集信息,小组比赛活动内容:是学生运用查阅资料、走访、问卷等研究方法搜集出世界各国的民俗民风,使学生对这个概念有初步的了解进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调查、咨询、自我探究的能力。2.通过对民俗的收集提高学生对主题的理解。3.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过程:1.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进行分组,并选出组长,负责组织工作。2.老师组织各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观看幻灯片,位同学讲述民俗民风的定义。3.老师布置任务,让各组同学同个调查、查阅、问卷等手段来收集民俗民风。4.以比赛的形式,各小组派代表来比比哪个小组收集到民风民俗的最多活动二:课时半个月活动主题:人人都有民俗情活动形式:进入社会,自我探究与调查活动内容:1.是让学生谈谈在日常生活中,如端午节、清明节等日子中所体会到的民俗民风并能说出一两个自己与民俗民风间的故事,也可以通过与老人交谈、查阅资料来比较古今的民俗民风的异同。2.是让学生调查当今社会不注重民俗的种种现象。活动目标:1.让学生对主题进行思考,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和总结,2.通过思考和倾听,理解民俗民风背后的含义3.走进生活和社会细心观察,同差社会点滴,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活动过程:1.各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流,确立理出自己小组的活动主题,可以是自己对的民俗民风的感受或者是经历过的和民俗有关的小故事,也可以是历代的民度对比等等。2.每个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主题进行讨论,可以做问卷,访谈等。3.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并为学生讲解相关的民俗文化。活动三:课时一个月活动主题:大家动手现民风活动形式:回归课堂,展开“主题PARTY”,总结主题活动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形式来演绎民俗民风,可以动手制作、团体表演也可演奏、绘画等等。活动目标:1.让学生再现民情民风,更深刻地理解文化内涵2.用自己的形式表现主题,手、脑、口三者相结合,从多个角度锻炼学生,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3.通过调查访问后将自己的感想表达出来,真正将民俗文化内化于心活动过程:1.给一周时间大家准备排练2.老师组织,选定教室,和同学一起进行相关的教室布置。3.展开“主题PARTY”,同学们尽情表演4.表演结束后,为如何重让视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引起世人的注意讨论出几条具有建设性的意见。5.由各小组为委派代表总结此次活动,并提出相关意见。6.教师总结这场主题活动。7.委派专员做记录。8.布置任务:叫每个小组的调查报告和对此次活动的总结。七、学生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1.不能很清晰的明白民俗的概念。2.不知道如何收集有用信息。3.不会分析处理信息。八、活动总结:本次活动主要围绕“重拾民俗民风,弘扬传统文化”这一主题,以讨论—调查—再讨论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宗旨展开的。本主题活动共设计了《谁是民俗“百晓生”?》、《人人都有民俗情》,《大家动手现民风》三个阶段,分别为确定主题,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成果展示和最后的汇报总结。共历时半个学期。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被分为了几个小组,并选出组长,负责组织工作。首先,我们的老师为大家介绍我们的主题,让同学们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认识主题并激发学生的一定的兴趣,初定是两节课的时间。然后,有为期两周的,是同学们收集信息进入社会的时间,同学可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访谈或查阅道德别人的经历来为大家讲述的民俗民风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最后通过为期半个月的观察找出社会上不注重民俗民愤和传统文化的实例。再请老师带领学生进入图书馆,进一步了解节日与文化的关系。接着,通过一次“主题PARTY”,给同学们机会自行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各种文艺形式表现出来,如:包粽子,剪纸,写对联,民族乐器演奏,多人小话剧再现民情民风,一笔绘民俗等等。表演结束后,有同学将内化于心的民俗文化总结一下,并讨论出如何如何让大家重视民俗的建议。最后、由组长总结此次活动,老师加以点评。这样一次历时半个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了培养同学们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自己动手能力,收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作为指导,只对同学们进行必要的引导活动,一切都交给同学们自己完成。活动过程中,最困难的一个环节,正是让学生将民俗内化与自己的精神世界。而这个时候,学生是需要老师的引导的。这样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希望能真正的起到作用,达到当初制定的目的,令同学们明白中国民俗民风的博大精深,让学生能发自内心地喜爱民俗,热爱中国的文化。第三篇:湖北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意见湖北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意见(试行)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鄂教基[2009]10号)文件精神,为促进普通高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设,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特制定本意见。一、课程价值与目标1.课程价值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普通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领域。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获得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2.课程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通过参与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学生获得亲身体验,亲近并探究自然,走进社区和社会,增进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与了解,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构建开放的学习实践环境,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整理、归纳、识别、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现代信息素养。(4)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通过团队活动和置身于真实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社会沟通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加深对社会的了解、理解和认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课程结构与内容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既有共同的教育目标要求,又各有侧重。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基础,学生从生活中提出问题,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学习运用问题探究的多种科学方法,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的实践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从生活中发现、提出的问题,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开放性特点。与一般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内容上更广泛、更灵活、更富有弹性。研究性学习可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两种主要类型。研究性学习的组织。研究性学习一般有三种组织形式:个人独立研究、小组合作研究和以班级、年级或更大范围的合作研究。小组合作研究是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的设置。学生在三年期间需完成3-5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课题。高中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上学期研究性学习活动,每学期或每学年开展一个主题或一个项目研究。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实际社会情景中直接参与并经历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性学习,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学习活动。社会实践一般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主要包括社会参观(考察)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参与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等内容。3.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入居家所在的社区,在实际社会情景中直接参与社区的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主要包括公益活动、宣传教育活动、社区见习活动、帮贫助困活动等内容。三、学分认定原则与办法1.学分认定原则学分认定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关键环节。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特征,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应遵循以下原则:参与性原则。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学时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性原则。要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要紧密结合起来。综合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结论都应是综合而全面的。激励性原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公开性原则。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情况要按照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监督。2.学分认定办法学校根据学分认定原则和标准,对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学分予以认定,其中,研究性学习15个学分,社区服务、社会实践8个学分。研究性学习的学分认定。学生要获得研究性学习的学分,应具备五个条件:(1)有符合要求的课题研究方案或项目设计方案;(2)有研究过程完整、详细的记录;(3)有学生的课题研究成果报告或实物作品;(4)有学生自评、互评、指导教师评价的记录和学校管理部门审核结果;(5)有学时保证,高中三年研究性学习共270学时。高中三年内学生需要完成3-5个研究课题,获得15学分。学分认定的依据是学生用于研究性学习的时间、研究过程记录、成果以及指导教师等多方面的评价,学校核实后予以学分认定。研究性学习不符合基本规范或弄虚作假者,不予认定学分。社会实践的学分认定。学生每学年要有一周时间(即35学时)用于社会实践,完成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可获得2学分,三年共需获得6学分。学校依据标准,由班主任或管理人员、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填写社会实践记录表,经过综合认定给予学分。没有参加或参加时间不足以及没有提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效证明或弄虚作假的学生均不能认定学分。社区服务的学分认定。完成社区服务规定学时(高一和高二两学年内累计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共80学时),可获得2学分。学生应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包括服务对象(机构或个人)的名字、活动日期、服务时间、服务项目或内容、学生签名、服务对象的签名和联系方式以及学生自己的活动体会感悟等内容。学分认定以服务接收单位负责人签章证明为依据,由班主任或管理人员、指导教师签名核实,经过综合认定给予学分。没有达到要求的服务时间,或服务内容弄虚作假者均不能认定学分。四、组织与实施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的领导,督促和指导学校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帮助学校解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普通高中学校应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对课程内容、实施方式、教师安排、资源建设、师资培训、课程评价、学分认定等方面工作做好整体规划,并组织实施。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原则上15个教学班应配备一名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若干名兼职教师,全体教师都应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专职教师全面、具体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方案设计、理论教学、课题指导、过程管理、课程评价和学分认定等工作;兼职教师在完成岗位主要职责的的同时,协助专职教师完成上述工作。兼职教师、指导教师工作计算一定的工作量。要认真做好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工作。省、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培训综合实践活动教研人员和专职教师,学校负责培训兼职教师和指导教师。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属专任学科教师范畴,在工资待遇、职称评聘、评先表模等方面,与其它学科教师享有同等待遇。非综合实践活动专任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时,应有担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经历。3.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各地要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争取社会支持等多种方式,开发和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职业学校、大专院校、教科研机构、企业、社区、农村、部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服务。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专用教室、食堂以及其它各类教学设施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与当地驻军、地方团委、文化局、文明办、居委会、村委会等单位建立密切合作的关系,使综合实践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4.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塑造学生讲诚实、守信用的人格,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关键实证材料、学分认定情况等按照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关键实证材料、学分认定情况等按照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责任追究制,学生若对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弄虚作假,要进行教育并不得赋予学分;学校和教师若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弄虚作假,要追究责任。5.加强课程常规管理。各地和学校要按照课程实施的要求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管理,实现综合实现活动课程化、常态化。学校应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并将研究性学习纳入课表。学校职能部门负责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组织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认定学分并记入档案。各地应配备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研员,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常规教研活动之中,通过开展教学观摩、优质课评选、专题讲座、集体备课、课程评价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课程实施质量。6.加强课程评价管理。建立学分网络辅助认定制度,省教育厅以高中学生学籍管理库为基础,建立全省统一的综合实践活动网络管理平台,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材料由学生按规定格式上网提交,系统按综合实践活动基本规范对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判定,符合规范者,授权学校认定学分,不符合规范者,不予认定学分。7.加强研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和学校要围绕研究性学习教师培养、诚信制度建设、课程管理等重点、难点问题,采取项目研究、样本试验等方式,集中攻关,力求突破,不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水平。第四篇:2013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在线作业作业1.第1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不是()A.实现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B.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C.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D.让学生主动参与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2.第2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不包括()A.文本参照模式B.任务导向模式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3.第8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量评价方法不包括()A.访谈法B.观察法C.问卷法D.测验法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4.第9题下列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位的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A.学科课程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解决问题的综合性B.这两种课程的类型不同C.这两种课程的性质不同D.这两种课程有相同的开发途径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5.第10题下列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中的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坚持主客统一的知识观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坚持发展为本的课程观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坚持师生互动共建的教学观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坚持客观论的知识观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6.第18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不必坚持()原则A.全面性、系统性原则B.因地制宜原则C.自主性原则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7.第19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8.第20题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认知层面的目标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过程与方法层面的目标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D.以上说法都不对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9.第24题下列哪种说法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A.综合性B.实践性C.开放性D.系统性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0.第25题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不包括()A.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B.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探究活动C.实际应用的设计类活动D.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活动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1.第3题社会调查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现实的社区情境中进行调查研究。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2.第4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究,不需要教师指导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3.第5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校本课程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4.第6题与学科课的评价相比,活动课的评价具有主体多样化的特点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5.第7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社区服务只具有服务性的特点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6.第11题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自发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7.第12题教师业绩评定就是对其课程指导成效的评价。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8.第13题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等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9.第14题组织学生设计校园绿化方案是以考察为主的体验性活动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20.第15题学段目标就是教学目标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6.0此题得分:6.021.第16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22.第17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设限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6.0此题得分:6.023.第21题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围绕身边的各种活动展开。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4.第22题专兼职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配置方式最好。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5.第23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6.第26题从宏观上讲,完整的研究性学习分为实施阶段及总结阶段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7.第27题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为特征的学习领域。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8.第28题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活动是课题研究或项目探究活动。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9.第29题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30.第30题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大体分为四种类型,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探究活动,实际应用的设计类类活动,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活动,及社会参与性的学习活动。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6.0此题得分:6.0作业总得分:99.0作业总批注:第五篇:浙江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浙江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与实施的一门必修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科目。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的是要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养成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的个性倾向和初步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把学校环境中的学习与社会、家庭环境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积极的个性品质;改变普通高中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偏向,实现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均衡化,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现就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出如下意见。一、切实加强课程实施的领导和管理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工作的领导,督促和指导学校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及时帮助学校解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普通高中学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分管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学校教科室、教务处、政教处和团委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领导、规划、组织和协调等工作。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共23个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学分、社会实践6个学分、社区服务2个学分。普通高中学校应在高中三年时间里,根据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为学生统筹安排好270课时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习时间,指导学生完成若干个课题研究;以学年为单位安排社会实践教学时间,每学年总的教学时间不少于一周,高中三年学时总数不得少于三周;并确保三年中学生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4.普通高中学校应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对课程内容、实施方式、教师安排、资源建设、师资培训、课程评价、学分认定等方面工作做好整体规划。要不断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考核、诚信和安全等各项管理制度。二、加快教师队伍建设5.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早规划普通高中教师专业结构的调整,督促学校根据需要逐步配齐配足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并建立较为稳定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教师队伍。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主要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理论课教学、指导学生课题研究、学生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课程评价和学分认定等。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研究。6.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做好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工作,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普通高中学校应认真做好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让他们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性质、目标、过程和评价等,帮助他们科学地开展指导工作。7.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有计划地选拔和培养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带头人,逐步建立起一支能较好地发挥引领作用的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队伍。三、积极推进课程资源和实践基地建设8.普通高中学校应重视家长、专家、高年级学生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等学校和社会课程指导力量的建设,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重视案例的积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