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前一专题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知识,本专题主要讲述认识论方面的内容。下面就该专题所要讲述的知识点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勾划。第一讲认识的发生及本质第二讲认识的过程及目的第三讲实践与认识的辨证统一关系第一讲认识的发生及其本质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认识的本质补充:认识的种系发生
又称系统发生或原始发生,指人类主体的认识发生过程,即着重于对整个人类认识的胚胎萌发期的观察。猿—类人猿—人(结束)认识的个体发生
作为个体的人由无认识能力向有认识能力的发生和转变过程。即个体人的认识及认识能力的形成过程。婴儿—儿童(自然人—社会人):遗传基因赋予每一代个体的只是认识发生的可能性,要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需要后天的社会性开发(培教:自然人——社会人)
实践创造了人脑,人通过实践不断地接近事物真相。实践提出人认识世界的必要性;形成了专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促成了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有了社会性和公共性。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1、认识主体(一)认识的三要素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认识主体的特点1、认识主体一个残废!真美!有伤风化!意识性认识主体的特点1、认识主体
认识客体是指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即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2、认识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2、认识客体第一,客观性。第二,动态性。第三,多样性。认识客体的特点2、认识客体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无止境的接近。
认识中介是指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利用的一切工具、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它是认识能力、认识水平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志,决定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基本形式。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中介3、认识中介3、认识中介物质性工具3、认识中介主体以观念方式把握客体时所凭借的物质手段或条件。是认识中介系统的基础性成分。观念性工具以观念形态存在的观测框架(观测客体的时空框架)和思维框架(进行思维的概念、范畴和思维方法等)。4、主、客体的辩证关系主、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同时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同构性),即认识的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辨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三)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同构性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同构性,表现为这两种活动在要素和运行方式上的相似形、一致性。即都是主、客体及中介的统一体;都是主体运用一定的中介手段作用于客体,表现为主体和客体按一定方式实现的相互作用。5、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特点:
⑴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以信息相互作用为其本质特征。客体是信息源,主体是信息收集者。⑵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体具有能动性,又有受动性,是能动与受动(受现状和规律的制约)的统一。⑶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除了二者之间的认识关系以外,还包含和渗透着其他多种关系。如:实践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等。(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需要认识,认识服务于实践。但要获得真实有效的认识,就必须立足于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1)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地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结绳记事(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2)实践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帮助人们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3)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作为一种认识的高级形式,其积极作用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但作为其检验标准,有且只能有实践,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标准。(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唯心主义认识论:本质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实践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本质上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坚持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同唯物主义反映论是对立的。1、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二、认识的本质(2)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与辨证唯物主义一样,都坚持反映论,但它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存在两个重要缺陷:离开实践考察认识,忽视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抛开辩证法考察认识,不承认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而,总体来讲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在批判唯心主义先验论并继承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合理思想的基础上,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科学揭示了认识是认识主体能动创造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辨证能动过程。从而抓住了认识的本质,赋予了认识科学的定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总结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积极认识,主动认识)。(1)就其地位来说(与实践的统一性),它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它以主客体实践关系为基础;同时渗透着主客体的价值关系。红花!(2)就其内在层次性来说(与实践的区别),它是以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为基础,以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为本质内容的反映过程。鬼从何来?蛇!杯弓蛇影(3)就其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来说,认识是摹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主体客体摹写选择建构创造认识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会导致如下结果:人不仅反映事物现象,而且还能反映事物本质及规律;人不仅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还能反映事物过去和未来的面目;人不仅反映现实事物,而且还能反映虚构(可能)事物。(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和怀疑论。二、认识的本质费尔巴哈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3、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理论贡献(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能动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二、认识的本质
先验论认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实践的一种主观自生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二、认识的本质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主体客体主体实践客体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它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地接受客观事物刺激的过程,即客体直接映射在人的大脑中的过程。第二讲认识的过程与目的二、真理及其检验标准三、价值与价值评价四、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一、认识运动基本规律一、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人的认识活动总是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的统一。且它们相统一的客观基础是主体反映结构与对象自身结构的一致性(现象与本质的一致)。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直观)。1、感性认识(一)从实践到认识(1)含义人的感性与动物的感性不同(理性思维的参与)
感觉是人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意识与外部世界最直接的联系,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硬!红!甜!(2)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是各种感觉组成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苹果(知觉)=红+甜+硬+……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是人的大脑对过去感觉与知觉的回忆和再现,即当被反映的对象离开后,人脑对感觉和知觉到的事物所留下的印象。表象知觉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3)感性认识的特点
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2、理性认识(1)含义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水果(2)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逻辑反映。水果苹果是水果。西红柿不是水果。是否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帝国主义是反动派帝国主义是纸老虎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的过程中直接产生的,而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理性认识的特点(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互为条件;感性认识理性认识B、有待于发展到于源来、A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理性依赖于感性,感性有待于发展为理性。(只重一方会犯唯理论和经验论错误)这花是红的。感觉判断(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1)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开普勒(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欲望、需要幻想、想象、直觉、灵感(不以理性思维为基础,在主体结构中属于非理智、非认知的东西)它们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却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二)从认识到实践(1)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亚里斯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2)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根本上说,这一飞跃使认识物化或对象化,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1)理论必须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具体观念,才能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2)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3)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概括:主体对具体客体认识的全过程
结合价值需要(三)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的总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一次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形式上:反复循环;内容上:无限发展再实践、再认识是主体对已知的、现存的客体,已有的、目前的成果的继续改造(认识)和重新改造(认识)。1、人类认识活动展开的总过程:即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这个过程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发展。换言之,它是无数个“实践→认识(感性→理性)→实践”构成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造成这种认识过程呈现阶段性的原因是——客观世界对人(认识主体)的“制约”;人(认识主体)的自我(自我存在和认识方式、手段)的“限制”。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一次完成,从而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不可能一步到位)。2、认识过程不断反复性和无限发展性的原因2、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达到预期结果(不可能一次正确)。真“理”=/=真“事”
事和理是有差别的:
比如,我现在正在上课,这是事。如果说我现在在上课是真理,那就错了。
理是什么呢?用我们常用的说法,是指事实背后的规律。它是人们感官无法感觉的,但是有智慧的人却可以发现它,这就是真理。因为很多人对其并不明了,或者并不真正明了。
真理是标志主、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认识。属认识论概念。主体客体真理谬误正确反映歪曲反映(一)真理的含义二、真理及其检验标准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周恩来
两层含义1、真理的客观性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与真理形式的主观性并不矛盾)第二是指真理检验标准(即社会实践)的客观性,即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决断,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真理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二)真理的特征真理内容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真实性,它与真理形式的主观性并不矛盾;但必须明确的是,真理客观性不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真理客观性决定了真理一元性,即关于同一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是唯一的。从唯物论来讲,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就辩证法来说,基于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可以得知,任何客观真理又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即绝对真理,是指真理本身所具有的那些绝对的无条件的因素、成分或方面。即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它包含两方面含义:2、真理的绝对性a2+b2=c2ACBcab第一,从内容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包含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即真理的客观性。毕达哥拉斯第二,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接近。即世界的可知性。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相对的有条件的因素或方面。即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有局限的,不全面的。也包含两重含义:3、真理的相对性a2+b2=c2AbCBaca2+b2≠c2BacCAb从认识的广度(反映对象)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某一环节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于拓展。从认识的深度(正确程度)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一定层面(次)、一定深(程)度的正确反映,具有近似和不完善性,认识有待于深化。真理确定性、无条件性绝对性近似性、有条件性相对性从内容和认识能力上看从广度和深度上看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4、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绝对中有相对,相对体现绝对;相对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又相互转化(真理永远处于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从静态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就动态讲,任何客观真理都体现为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和发展的环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只是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而已。所以说任何真理,既是客观的,同时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辨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无限性和绝对性)和非至上性(有限性和相对性)辨证统一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谬误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二者泾渭分明,互相对立。——主、客观是否符合问题(三)真理与谬误对立认识真理谬误互为条件互相依赖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谬误作比较,就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作比较,也无所谓谬误。统一真理与谬误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统一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超出这个限定,就会变成谬误。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变会变成错误。
——列宁孔子亚里斯多德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权威标准(四)真理的检验标准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爱因斯坦
众人意见标准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实用标准胡适
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为了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它们以真理的美名的。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有用即真理”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真理观。它把真理的本源问题和真理的作用混为一谈,从而否定客观真理,主张主观真理。实践标准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主观认识客观效果实践真理谬误相符不符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本性要求主、客观相符合(认识符合实际);实践的直接客观性特点决定了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结果满足需要)。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被逻辑证明了的科学合理的方案一般都能取得预期结果。但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必须经过实践检验,才能最终判定其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实践标准的唯一性和客观性。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标准,这是绝对的。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它对真理的检验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即任何时代的具体实践都无法完全证实或推翻当时的一切认识。但从发展的方向来看,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有一块巨石存在”的事实即是“自存事实”,而“有一块巨石把地面砸了一个大坑”的事实则属于“效应事实”。
“自存事实”是非价值性事实,而“效应事实”则应该属于价值事实。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价值并不是与事实分立的现象,它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事物之间普遍相互作用所引出的“效应事实”。
三、价值与价值评价(一)价值及其特性1、价值: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积极与消极)。即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性。人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为我而用”,即开发世界的有用属性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一)价值及其特性2、价值的特性(1)价值具有客观性(存在、满足)(2)价值具有主体性(目的)(3)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存在与需要会变化)(4)价值具有多维性(多方面的存在)3、价值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就价值的终极根据而言,价值是至上的、永久的、绝对的(都是有用的);就具体价值的实现而言,价值是现实的、历史的、相对的(并非时常有用)。价值具有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旧价值过期,寻求新价值)(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知识性认识(属实)和评价性认识(有用)的统一1、价值评价:又叫价值判断,是主体依据自身内在需要衡量客体有用属性满足度的评判活动。它是一种关于价值关系的认识活动(质与度的结合)科学合理价值评价的两项基本要求: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2、价值评价的特点(1)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知识性认识(客体的本身状态)与评价性认识(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2)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3)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价值评价的上述特点表明,评价是一种客观性的认识活动。成功的实践必须是正确的知识性认识(属实)和评价性认识(有用)的统一,表明评价正确地反映了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关系。(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1、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作为主体要求的主观反映,是推动实践活动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动力;作为实践尺度,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服从实践目的;作为实践目标,制约实践活动朝着满足主体需要的方向发展。(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2、价值观及其作用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价值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总和。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从其地位和作用来讲,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人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主客观相符合,进而以更可靠的认识去指导实践)
;价值是制约实践的主观尺度,同时又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人必须按照自己的愿望、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人为满足需要而实践,而需要要得到满足必须以把握真理为前提。追求真理(认识世界)与实现价值(改造世界)是人类活动的主题。四、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真理与价值作为制约实践的两大尺度和实践追求的两大目标,它们虽存在区别,但又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统一(P125):(1)区别:真理原则:客体性原则、条件性原则、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主体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多样化原则四、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A、人的认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既是通过认识而发现真理的过程,又是通过实践而实现价值的过程。任何成功的实践必然要以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为前提。(2)统一:真理的价值性是指真理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功能性,它揭示了客观真理具有能满足主体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海外市场推广与营销合同9篇
- 2024版代理销售协议书3篇
- 2024年艺术品展览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塔吊研发与销售合作协议2篇
- 2024水磨地板翻新与铺设一体化施工服务合同3篇
- 2024版专项协议分析与服务协议文件
- 2024年酒水销售渠道拓展与合作伙伴关系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高效物流运输合作合同范本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行业服务器及健康管理系统采购协议3篇
- 2024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例
- 2024年度医院各科室医务人员述职报告之皮肤科课件
- 《急性心梗的自救》课件
- 中成药手册完整版本
- 2023-2024学年成都市金牛区九年级上英语(一诊)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 2023年MC主管年终业务工作总结
- 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2024: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会组织规定
- 员工赔偿金保密协议
- 空灵鼓社团教学计划
- (法律资料)城管执法操作实务
- 广东省珠海市2022-2023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