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标要点学法指导1.了解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3.活动建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通过“J”形增长和“S”形增长的数学模型的分析与比较,培养归纳、比较及运用模型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2.通过实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培养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能力(科学探究)知识导图
课前·新知导学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数学模型概念: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________形式。2.研究方法或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作出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________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模型进行______________。数学合理的假设数学检验或修正3.表达形式(1)数学公式:______________,但不够直观。(2)________:直观,但不够精确。科学、准确曲线图同数学公式相比,曲线图有什么优点?如果是在培养基中培养,细菌的数量会一直按照上述数学模型增长吗?为什么?提示:与数学公式相比,曲线图能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不会。因为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有限,空间等也有限,细菌不可能无限繁殖微思考
建立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一般不需要 (
)A.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B.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表达C.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数学模型(公式或曲线)进行检验或修正D.进行对照实验【答案】D
【解析】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研究方法为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数学模型(公式或曲线)进行检验或修正。此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无须设置对照实验,但要设置平行重复实验,求得平均值。种群的“J”形和“S”形增长1.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1)含义:在理想条件下的种群,以______为横坐标,以__________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图,曲线大致呈“J”形。(2)“J”形增长的条件:____________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3)模型假设:种群的数量每年以_____________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4)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时间种群数量食物和空间一定的倍数Nt=N0·λt
2.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1)含义: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__________的增长曲线,增长曲线呈“S”形。(2)成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________,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________,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________。使该种群的出生率______,死亡率______。当死亡率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趋于稳定有限的加剧增加降低增高(3)K值:又称_____________,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_______________。(4)应用: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其______________。这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环境容纳量种群最大数量环境容纳量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中,种群数量为K/2、K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是哪种类型?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大小分别有什么关系?
提示:增长型,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微思考
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1)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
)(2)对于“S”形曲线,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与环境因素无关。
(
)(3)“J”形增长曲线的增长率是一定的,而增长速率逐渐增加。
(
)(4)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形增长。 (
)【答案】(1)×
(2)×
(3)√
(4)√种群数量的波动1.在自然界,有的种群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数量的_________。2.对于大多数生物的种群来说,种群数量总是在________中。处于波动状态的种群,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__________。3.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出现持续性的或急剧的________。当一个种群的数量过少,种群可能会由于近亲繁育等原因而______________。相对稳定波动种群爆发下降衰退、消亡自然环境中,种群的数量一定低于K值吗?说出你的理由。提示:不一定。自然环境中,大多数种群数量围绕K值上下波动,故种群数量可以高于K值,但不会维持很长时间微思考
如图是某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曲线近似于“S”形增长曲线B.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最大数量C.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固定不变D.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会随环境条件变化而上下波动【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该种群数量先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种群数量呈现“S”形增长,A正确;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最大数量,又称环境容纳量,B正确;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会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在K值附近波动,C错误,D正确。课堂·重难探究种群的“J”形和“S”形增长曲线[知识归纳]1.种群增长的“J”形和“S”形曲线的比较项目“J”形曲线“S”形曲线适用条件理想条件:①食物、空间条件充裕;②气候适宜;③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自然条件:①资源、空间有限;②受种内竞争、天敌等生物因素和其他非生物因素制约2.有关K值的可变性分析(1)K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时,K值也会相应改变。(2)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围绕K值上下波动。(3)K值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种群数量可能会超过K值。3.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注:图中A、B、C、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B′、C′、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值。[对点精练]1.(2022·广东广州联考)如下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J”形曲线和“S”形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的变化极少数是曲线X,其余的都是曲线Y的趋势B.同一环境中不同种群的K值可以不同C.理论上,曲线X没有K值D.曲线X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N0表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答案】A【解析】曲线X代表的是“J”形增长曲线,曲线Y代表的是“S”形增长曲线,在自然状态下,因为空间和资源条件有限,种群数量变化极少数是曲线X,大部分是曲线Y的趋势,但并非其余都是曲线Y的趋势,有些种群会先增长,后减小,直至消失,A错误;同一群落中不同种群环境容纳量可以不同,即K值可以不同,B正确;曲线X代表的是“J”形增长曲线,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因此理论上曲线X没有K值,C正确;曲线X代表的是“J”形增长曲线,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指数函数增长,数学模型为为Nt=N0λt,N0表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D正确。2.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衰退型B.第4年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C.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8年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形曲线增长D.如果持续第16年到第20年间的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形曲线增长【答案】C
【解析】前4年,λ值为定值,λ1等于0,说明种群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保持不变,第5年时λ1小于0,说明种群增长率为负值,种群数量下降,年龄结构可能为衰退型,A正确;第4年到第8年间λ1小于0,说明种群数量下降,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B正确;第8年到第10年间λ1仍然小于0,说明种群数量持续下降,第10年时种群数量最小,之后种群数量不断增加,与“S”形曲线增长不符,C错误;由图示曲线可知,第16年到第20年间λ>2,且基本保持不变,说明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种群数量将持续增加,即呈“J”形曲线增长,D正确。【规律方法】λ值含义及典型曲线解读1.λ值含义λ值是增长倍数,判断种群数量的变化“界点”是1。当λ>1时,种群数量增加;当λ=1时,种群数量稳定;当λ<1时,种群数量减少。2.典型曲线解读(1)0~4年:λ>1且恒定;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2)4~5年:尽管λ值减小,但仍大于1,种群数量一直增加。(3)5~9年:λ=1,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4)9~10年:λ<1,种群数量不断减少。(5)10~11年:λ=0.5,仍小于1,种群数量不断减少。(6)11~12年:尽管λ呈上升趋势,但仍小于1,故种群数量持续减少,至12年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少。(7)12~13年:λ>1,种群数量开始不断增加。[知识归纳]1.实验原理(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培养的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2)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开始一段时间呈“J”形增长,随时间推移,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积累,pH改变,酵母菌数量呈“S”形增长。(3)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显微计数法。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2.探究步骤(1)接种:将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将酵母菌接种到试管的培养液中。(2)培养:将试管放在25℃条件下培养。(3)取样计数: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估算10mL酵母菌的初始种群数N0,然后连续观察7天,记录每天的数值。(4)绘制曲线:分析数据,以时间为横坐标,酵母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坐标曲线图,分析曲线走向,揭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3.实验结果分析(1)酵母菌增长曲线图:
(2)分析:①增长:在开始时培养液的营养充足,空间充裕,酵母菌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剧增。②稳定:随着酵母菌数量的不断增多,营养消耗、pH变化、有害产物积累等,酵母菌死亡率逐渐升高,当死亡率等于出生率时,种群数量不再增长。③衰退:生存条件不断恶化,种群数量下降。【拓展延伸】单细胞的计数方法——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1)血细胞计数板血细胞计数板是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它由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它的中间被一个短横槽隔为两半,每个半边上刻有一个方格网(如图A)。每个方格网上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供计数用。这个大方格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容积为0.1mm3。计数室通常有两种规格,一种是大方格分为16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为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大方格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为16个小方格。这两种规格的计数室,每个大方格都由400小方格组成。(2)计数公式①以25(中方格)×16(小方格)的血细胞计数板为例,计数时共计数图B中颜色加深的5个中方格(共80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对正好位于边界线上的酵母菌,在计数时应只计数相邻两边上的酵母菌(可依据“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根据下列计算公式,计算1mL悬液中的酵母菌数量:1mL悬液中酵母细胞数=(80个小方格内酵母细胞个数/80)×400×104×稀释倍数。②16(中方格)×25(小方格)的血细胞计数板计算公式:1mL悬液中酵母细胞数=(100个小方格内酵母细胞个数/100)×400×104×稀释倍数。[对点精练]1.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①~⑤的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①将适量干酵母菌放入装有一定浓度马铃薯培养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③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1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④用滤纸吸去血细胞计数板边缘多余的培养液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④⑤ D.①④⑤【答案】D
【解析】①将适量干酵母菌放入装有一定浓度马铃薯培养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①正确;②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②错误;③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③错误;④用滤纸吸去血细胞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④正确;⑤血细胞计数板加样后,需静置片刻再使用显微镜计数,这是因为计数室中的菌悬液有一定的高度(0.1mm),需要让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的网格线中,避免细胞分布在不同液层深度,导致计数时被遗漏,⑤正确,故D正确。2.检测员将1mL水样稀释10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每毫升水样中蓝细菌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5个中格内(每个中格内含16个小格)共有蓝细菌n个,则上述水样中蓝细菌种群密度约是多少? (
)A.5n×105个/mLB.5n×106个/mLC.8n×105个/mLD.8n×106个/mL【答案】A
【解析】通常数5个中方格的总菌数,然后求得每个小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上400就得出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1mL菌液中的总菌数。蓝细菌细胞个数/mL=[n/(5×16)]×400×10000×稀释倍数=5n×10000×10=5n×105,A正确。【方法规律】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几个注意点1.若探究的自变量是温度以外的其他因素,应将酵母菌培养液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使酵母菌均匀分布,计数更准确。3.随着时间的延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所以无须设置对照实验。但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必须重复实验,计数时取平均值。4.计数时,若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可增大稀释倍数后再计数。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只计数相邻两边的酵母菌。5.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因素可能有养料、温度、pH及有害代谢产物等。6.结果的记录最好用记录表,每天计数酵母菌时要在同一时间从不同试管中取样。7.血细胞计数板清洗的正确方法是浸泡和冲洗,不能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小练·素养达成1.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生态因素对该种群的影响没有作用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相对稳定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D.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答案】D【解析】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该种群有作用,可使K值发生改变,A错误;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几乎为0,种群数量不会再增加,B错误;K值的大小变化与资源、空间和其他生物制约有关,食物(资源)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之一,C错误;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几乎为0,所以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D正确。2.(2022·广东新会陈经纶中学校考)下列有关如图所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此图表示鱼的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达到e点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B.若此图表示蝗虫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则防治害虫应在c点开始C.若此图表示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当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仍可能发生变化D.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其种群数量开始一定呈“J”形增长【答案】C【解析】e点时种群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故增长率为0,要持续获得最高产量,应在K/2时进行捕捞,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A错误;c点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因此应在c点之前防治害虫,B错误;e点是K值,种群数量达到K值,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但仍可能发生变化,C正确;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只有在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条件下才会呈“J”形增长,D错误。3.大约在1800年,绵羊被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直到1860年才稳定在170万头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B.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不变C.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D.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答案】D
【解析】绵羊种群数量除与环境条件有关外,出生率和死亡率也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减少,A错误;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少,B错误;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会随着绵羊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C错误;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则绵羊的食物来源可能会受影响,故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D正确。4.(2022·广东珠海二中段考)下图是多刺裸腹蚤在三种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对一个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B.随着温度降低,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逐渐延长C.在中等适温条件下,K值最大,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也最大D.在较低温条件下,K值最小,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也最小【答案】C【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该多刺裸腹蚤的个体数最大值不同,所以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A正确;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驱动的工业互联网创新生态构建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贾湖骨笛的实验音乐考古学研究
- 2025年度个人消费借款信用保证合同范本4篇
- 2025版挖掘机买卖合同及挖掘机操作人员培训协议3篇
- 2025版新媒体人工智能助手研发与运营合同2篇
- 2025版小程序技术支持授权协议范本2篇
- 2025年福州货车资格证答案
- 2025年度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合同样本8篇
- 二零二五版毛竹砍伐与林业碳排放权交易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纳风险控制担保及咨询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无人驾驶车辆测试合同免责协议书
- 2025年湖北华中科技大学招聘实验技术人员52名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助词「と」的用法课件
- 毛渣采购合同范例
- 无子女离婚协议书范文百度网盘
- 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
- 五年级上册小数递等式计算200道及答案
- 2024年广东高考政治真题考点分布汇 总-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 燃气管道年度检验报告
- GB/T 44052-2024液压传动过滤器性能特性的标识
- 国际市场营销环境案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