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的探析许东(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州350007)摘要:通过对完美主义的概念,分类,结构等几方面因素探究完美主义的心理特质。重点阐述完美主义人格特质和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个体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在总体上呈现负相关,即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应该如何干预消极的完美主义心态,发展积极的完美主义心态,并给出相关建议。关键词:完美主义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相关建议完美主义是一种人格特质,几乎每个人都有完美主义的倾向。一个完美主义者,往往具有很强的自尊心、上进心,因此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自己的要求都很高。然而完美主义只是意识当中的一种愿望,它必须和现实结合起来,即跟个体的实际能力相结合。否则,不现实的完美主义带来的只能是痛苦。许多专家通过对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的完美主义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发现:个体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在总体上呈现负相关,即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少文献都记载了完美主义和许多心理障碍及心身疾病有密切关系,如:进食障碍、抑郁、强迫症、焦虑、惊恐发作、周期性头疼。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人们对完美主义心理也会越来越重视。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都在日趋完善和发展。一、完美主义的研究综述国外关于完美主义的研究起步较早,近几年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开始了对完美主义的研究。有研究发现,完美主义在资质优异和成绩出众的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中西方文化对完美主义的理解也有差异,因此对在中国环境下的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对这一心理特质更加全面深入的探究。(一)完美主义的概念完美主义的研究很多,对它的界定也是众说纷纭,目前比较为学界所熟悉和公认的界定,是以下几位学者的解释。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最早应该可以追溯到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他提出了“追求优越”的概念。而他对“优越”的解释类似于“完美”。Alder认为,追求优越的动机取向不同,可以导致统治型、获得型、回避型和社会型四种生活方式。其中,只有社会型代表着追求完美的动机导向有益于社会的健康生活方式,其余三种生活方式则表示个体心理的失调。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卡伦·霍尼(Karen·Horney)描述完美主义为“苛刻的要求”,将完美主义视为一种神经质性格。完美主义者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非现实的、固化了的自我形象,并按照这个理想化了的自我形象生活。当生活中遇到不幸或发现自己并不完美时,完美主义者就会面临心理上的巨大失衡,甚至导致心理崩溃。布伦斯(Bluns)认为,完美主义是对自己设立过高的标准或期望,然后又过度要求自己去追求这些遥不可及的目标,从而产生一些了心理问题[1]。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作为《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Ⅱ)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被认为是参与个体心理障碍的形成与发展,并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息息相关的人格特质[2]。由以上对完美主义的界定可以看出,完美主义的定义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且呈现以下几个特点:a.完美主义的定义负面的意义大于正面的意义;b.完美主义是一种坚持高标准、超高目标的严厉要求;c.完美主义是由完美主义思考所衍生出来的,意味着有了这类思考之后,会产生对完美主义的信仰,进而做出追求完美主义的行为。当然,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对完美主义的定义也应包括正向追求的部分,即完美主义的定义也应考虑其积极意义。Adler是一位赋予完美主义积极意义的人格心理学家。他指出,追求完美与生理的成长是相应的,是一种生活的内在需求,人类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就是求完美;同时佟月华、宋尚桂在研究中发现完美主义对自尊,主观幸福感存在积极影响。(二)完美主义的分类针对完美主义的分类,各国的许多心理学家都有自己的见解,本文主要阐述Hamachek和Parker两位心理学家的分类。这两位心理学家的分类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常常成为中学生,大学生完美主义分类的测量参照标准。1、Hamachek的完美主义分类Hamachek(1978)将完美主义区分为正常的完美主义(Normalperfectionism)与神经质的完美主义(Neuroticperfectionism)两种类型:(1)正常的完美主义为他们自己设定了实际可行的标准,而且自己能从工作的努力中得到愉快、满足;自己能够去选择不是太严苛过高的标准,而是在符合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够去努力达成的标准:(2)神经质的完美主义为自己设定达不到、做不到的标准及绩效,他们对自己的努力永远感受不到满足;而且从不放松自己的标准。2、Parker对高材生完美主义的分类Parker(1997)以FMPS对高材生做测试,其结果发现,可将高材生分为三类(1)非完美主义者,他们在FMPS的测试中结果为,低个人标准、对父母的期望有较低的感受、低组织、低次序心理;总括来讲他们的组织、次序分数是低的;(2)健康的完美主义,他们的完美行为是健康的,能为自己将来的成功及成就而奋斗、努力不懈;(3)关研究,得出两者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而针对研究生的研究比较少见,不过近年来突出了对高学历的个案研究。二、完美主义的形成以及对个体的影响在已往的多数研究中更多强调完美主义的负面影响,而较少谈及其正面影响。今后的研究应该在正面研究方面有所发展,对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个体加强引导,扬长避短,减少其心理困扰,更多地发挥其正面意义,帮助个人取得成功和成就。(一)完美主义的形成关于完美主义的形成学术界基本上都认可习得论。Hamachek把父母对儿童的高期望作为完美主义产生的根源;一些研究者认为完美主义是模仿父母或受父母的焦虑特质影响而发展起来的;还有学者认为儿童在童年时期对严酷环境条件或者逆境的社会反应就是尽力让自己变得完美。但总的来说,研究者们对完美主义的形成主要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关系的认识是基本相似的,即完美主义是习得的,主要来自童年期与父母的互动关系。所以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一方面将有助于更进一步从理论深度和实证上对完美主义的形成进行探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正确的父母教养方式来减少完美主义心理的负面影响。(二)完美主义对个体的影响1、完美主义的正面影响很少有人提到完美主义的正面影响,即完美主义也有积极意义。实际上,也有少部分研究证明完美主义也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在前文中已有论述。那么在完美主义的分类中,有健康的完美主义者、正常完美主义者或积极的完美主义者,其完美主义行为是为自己的成功和成就而努力奋斗,是一种积极的人格品质。完美主义能引起一些正面的情绪体验,如期望的感受、高兴的感受及其它感受(有目标、认真投入等)[5]。2、完美主义的负面影响。(1)完美主义与情绪障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表明,抑郁与完美主义水平存在正相关。社会取向完美主义与抑郁最显著相关,社会取向完美者强烈需要获得赞美,把对外部环境的控制作为完美的标准之一,当个体不能控制外部环境,就会产生抑郁。另外,自尊是完美主义和抑郁的中介环节,低自尊与抑郁相关,过度追求完美是对低自尊的普遍反应。抑郁者中的自杀和准自杀率极高,自我取向完美主义和社会取向完美主义与自杀观念显著相关。我国研究者訾非等人对大学生的研究也发现,有自杀念头者更倾向于追求完美。此外,完美主义还与焦虑相关。Frost等人在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完美主义中的“担心错误”与焦虑呈正相关,“担心错误”程度越高的学生在考试前呈现焦虑的负面情绪,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在考试的准备上,但在考试成绩上却呈现低度的表现。完美主义者因想给别人留下完美印象而会体验到更高的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社交焦虑与社会取向完美、担心错误和行动的疑虑显著相关。(2)完美主义与强迫症及进食障碍。许多强迫症患者要求每件事都完美无瑕、确定无误,以最精确的方式做每件事。完美主义与强迫症的非临床症状显著相关,其中“担心错误”和“行动的疑虑”两个因子与强迫症状有最显著的相关。美国《心理障碍与诊断手册》也将完美主义列为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之一。完美主义在认知上的“全或无”思维模式是厌食症产生的必要条件,一些评估进食障碍的问卷都包含完美分量表Hewitt等人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进食障碍症状与“担心错误”和“行动的疑虑”相关,关心体重的大学生要比不关心体重的大学生更加遵从他人不现实的高工作期望。(3)其它负面影响。完美主义与人格障碍等也有相关。Hewitt和Flett的研究发现社会取向完美与分裂型、回避型、被动攻击型、边缘型人格障碍正相关,自我取向完美与戏剧型、自恋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正相关,与分裂型人格障碍负相关。另外,社会取向完美与神经过敏症相关,这种相关主要源于神经过敏症的抑郁。此外,完美主义会导致精力衰竭、疲劳、头痛等身心障碍。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完美者的超负荷工作以达到极高的个人标准会导致身体症状;另一方面觉察到自己对他人设置的高标准无能为力也会导致身心抑郁。三、完美主义的改善完美的追求是人类成长的动力,追求成就的需求本身是健康的,但若变成一种强迫性的驱力,就形成了神经性需求。“完美主义者对自己有吹毛求疵高标准的倾向。追求完美有正、负面的影响效果,关键在于是否能适可而止并接纳自己,过度的奉行完美主义将丧失自我,造成身心上的伤害,调适是必要的”。Pacht(1984)谈到,要改善及治疗完美主义不好的那一部分,首要之务就是要修正自己对完美主义的评价,其先决条件包括:a.要有强烈的动机。b.发展治疗者与受治疗者间,爱心及亲密的关系。c.同意治疗的目标,包括主要及次要的替代目标。d.培养有理性、坚忍的自我意识。e.能体认在治疗的过程是痛苦的。Halgin和Leahy(1989)亦认为,需用下列几种方式来治疗完美主义者:a.洞察完美主义形成的原因;b.对于完美主义者的成就表现,规划出更有效和更实际的增强方式;c.藉由咨询师的关怀、关心,而使完美主义者能够发觉真实的自我价值"[6]。钟孟玲(2001)于对舞者在舞蹈表演时有关完美主义与成就目标取向及焦虑等的相关研究中发现:a.完美主义对表演焦虑有正面的影响,且能预测表演后的焦虑;b.欲消除舞者的表演焦虑所带来的反面影响,应增强其成就目标工作取向的信念,凡是和自己比较只要进步便是成功了。由以上可归纳出,欲改善完美主义的倾向:要增强自己的成就目标,工作取向的信念,培养自己有理性、坚忍、只要进步便是成功了的自我意识;其次父母亲、组织及同仁的关怀、关心亦是很重要的。例如:劝告有完美主义倾向者,对自己的成就不要设定过高的标准,等等。如何改善完美主义倾向在临床和学校心理辅导方面有重要的实际作用,亟待研究者进一步探讨[7]。此外,从完美主义的形成原因上加强研究,也将有助于形成家长和教师正确的教育方式,从而帮助个体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获得更好的发展[8]。参考文献:[1]陈玫伶《谈资优学生与完美主义》,《资优教育季刊》,1999年第61期。[2]江文慈《完美主义与抑郁症病理发展之分析》,《咨商与辅导》,1998年第11期。[3]李伟《大学生的压力感与抑郁、焦虑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第5期。[4]刘霞,淘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语言引导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防水系统设计施工合同2篇
- 现代农业产业园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 冶金行业业务员工作总结
- 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
- 餐饮服务行业员工激励策略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房地产居间佣金分配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商务平台商铺入驻合作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股份质押合同样本: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融资专用2篇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棉花姑娘》精美课件
- 英汉互译单词练习打印纸
- 2023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招聘实验技术人员24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一氯二氟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母婴护理员题库
- 老年人预防及控制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基本知识
- SWITCH暗黑破坏神3超级金手指修改 版本号:2.7.6.90885
- 2023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诗歌阅读题晁补之《临江仙 身外闲愁空满眼》讲评课件
- 物流签收回执单
- 钢结构厂房造价指标
- 安徽涵丰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磷酸酯阻燃剂DOPO、4800吨磷酸酯阻燃剂DOPO衍生品、12000吨副产品盐酸、38000吨聚合氯化铝、20000吨固化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宁骚公共政策学完整版笔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