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小池》教学设计5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3/20/wKhkGWWKcgiARH2_AAD86F_Fmx8616.jpg)
![古诗《小池》教学设计5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3/20/wKhkGWWKcgiARH2_AAD86F_Fmx86162.jpg)
![古诗《小池》教学设计5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3/20/wKhkGWWKcgiARH2_AAD86F_Fmx86163.jpg)
![古诗《小池》教学设计5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3/20/wKhkGWWKcgiARH2_AAD86F_Fmx86164.jpg)
![古诗《小池》教学设计5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3/20/wKhkGWWKcgiARH2_AAD86F_Fmx861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小池》教学设计5篇《小池》教学设计篇一
【学习目标】
1、熟悉“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熟悉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读古诗背诵古诗。
2、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课前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插图导入
1、今日教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荷花图。)
2、想想荷花开在哪里?看看小池是怎样的?
(出示课文插图。)
3、古人把这么漂亮的小池写成了一首《小池》。
齐读课题,教学“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那么美的古诗,现在就来听一听!
(听录音。)
师:听完后,你有什么感觉?
2、下面请你自己带着美美的感觉读一读,不熟悉的字多读几遍。
3、师:带着你的感情,来朗读这首诗好吗?
指名读课文,教师随机指导:
师:那么现在谁情愿将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泉眼无/声/惜(细音)细(惜音)流……
(读音和停顿都有问题。)
师:你能把第一句再读一读吗?看清晰拼音。
(该学生还是没有读精确。)
师:你先坐下,我们听一听其他同学的朗读,等一下再请你读一次,信任能读正确了。
(指名另两位学生读后,再请他来读,果真读正确了。师生共同庆贺他。)
4、许多小朋友读得特别的好,下面教师把要停顿的地方划了出来,听教师读一读。
5、下面再请小朋友来读一读,信任会读的更好!
6、提醒:
师:刚刚的同学在朗读时,都将诗的告知了我们,他是谁呀?
生(齐):杨万里!
板书:
宋杨万里
师:是的,《小池》是南宋闻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在诗中写了一个怎样的小池呢?
生1:一个悄悄的小池。
生2:漂亮的小池。
生3:这是一个长着荷叶的小池。
师: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是春天。
生2:不对,应当是夏天。由于夏天才有荷花的。
生1:可是这儿没有荷花。
生3:这里有荷叶,荷叶刚刚长出来,所以这是早夏。
师:有道理,只是我们不说早夏,是初夏。
板书:
初夏
三、再读,读通读顺诗句
1、这首描写初夏小池的诗写得很美,我们怎样来读好它呢?
先来听听课文录音。
2、齐读课文。
3、指名叫一些学生来读或者背:
师:她哪些地方已经读得好了,缺乏的地方又在哪儿?谁情愿将它指出来?
4、小组相互朗读:
还没有读的在小组里读,读给同学听听,相互订正共同进步。同桌两人相互读。圈诞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同桌把每句诗读通顺。
5、检查朗读状况:
指名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
四、沟通,简洁了解诗意
1、师:通过读,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句读懂的?
生1:我读懂了泉水是没有声音的,泉眼“无声”惜细流。
生2:我读懂了泉水是轻轻地流过的,是从“泉眼无声惜细流”知道的
生3:我知道了荷叶刚刚长出尖尖的角,就已经有蜻蜓停在上面了,是从后面两句读懂的。
2、师:你能在插图中指一指那刚露出尖尖角的荷叶吗?
指名该学生上来在图中指出,其余学生一起朗读:小荷才露尖尖角。
生4:教师,那我有问题了,为什么蜻蜓是“立”在荷叶上,而不是“停”?
生5:“立”在荷叶上就是“停”在荷叶上。像杂技表演那样倒过来了。
3、师:哪里还读不懂?
生:“泉眼”是什么意思?
师:那我们来看看插图,你认为泉水是从哪边流出来的?
生:是从右上方流过来的(指图)。
师:泉眼也就是泉水流出的地方就在这边。
生:“惜细流”的“惜”我又不懂了。
师:你们谁能用“惜”组词吗?
生:珍惜,疼惜。
生2:哦,就是泉水疼惜流水。
师:是啊,泉眼珍惜地让泉水轻轻流出。
4、“晴柔”说明白天气怎样?所以是初夏。
5、小荷是荷叶还是荷花?
五、画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师:你能把这样的情景画一画吗?
师:你觉得在你的画中应当画些什么呢?
生1:荷叶,泉水,大树,蜻蜓。
生2:还有太阳!
师:为什么要画太阳?
生2:由于这是个晴天。树阴照水爱“晴”柔。
师:好!谁情愿来黑板前跟教师一起画一画?
最终大家一起画一画,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和教师一起画,师生一起画,其余画在纸上。将诗与画,情与景融为一体。
六、稳固生字
古诗《小池》教学设计篇二
一、教学思路:
《小池》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漂亮风光的古诗,(宋朝)杨万里运用丰富的想象绽开联想,使诗中的景物生气勃勃。本课利用校园虚拟网的构建,供应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并充分调动课堂的一切“人力”及“非人力”资源,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维互动的教学民主中,让孩子主动参加、公平参加、自信参加、合作参加、全程参加,在参加中走近古诗,体会诗意,感悟诗意,运用语言。本课教学设计力图打破传统逐字,逐词、逐句来讲析古诗的模式,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努力探究布满生命与活力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学生分析:
在平常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古诗角”、“课前一首诗”等形式对古诗已有肯定的积存,而且作为“四结合”的试验班级,三年的计算机学问学习,学生已经把握了window98、powerpoint、ie扫瞄器、frontpage等的使用方法,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根底。
三、教学目标分析:
能利用虚拟网学全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用自已的话描述诗的意思。
诵读古诗,依据诗句想象出荷池的美景,培育学生的想象力量,制造力量,表达力量,激发其喜爱美妙事物的情趣。
课堂注意学生的参加过程,让学生把握:利用网上资源和相关软件来筛选和猎取信息、制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富有共性地运用信息的学习方法。
加强民主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育学生间良好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评价,并且能正确地对待评价。
四、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课前自行组织以各种形式诵读学过的古诗。
引导自学1、利用课本,让学生诵读古诗;
2、让学生质疑,查阅网上资料自行解疑,初步理解诗意;
3、引导学生依据诗句处理网上资料,制作“小池”的幻灯片,通过描述诗意,加深对诗整体的理解,感悟诗境。1、自由诵读古诗,汇报沟通,进展评价;
2、学生质疑;通过查阅网上的资料自读、自悟,并沟通汇报;
3、猎取、处理网上的各种资料,制作幻灯片;沟通作品,相互评价。
扩展学习1、让学生构建自已心中“小池”的风光,制作幻灯片,写下感受;
2、组织沟通评价。1、学生自由合作,运用网上的资料,连续制作幻灯片,构建自已心中“小池”的风光;运用不同的文体,不拘形式地写下感受;
2、师生互动沟通评价。
《小池》教学设计篇三
本课由《所见》《小池》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绝句,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炼。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适宜,好比一个个镜头移动交错成两幅行动逼真,清爽秀美的夏天美景图。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面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妙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一年级的孩子在学前就有肯定的古诗积存,诗歌特有的韵文形式利于学生朗读,教材为诗歌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诗句中的文字注音,对于有肯定自读力量的孩子来讲难度不大。但教者应通过多种手段帮忙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以利于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熟悉“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培育学生阅读兴趣,阅读力量,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信息资料: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课文插图、《春江花月夜》古筝、绘画材料。
3、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挖掘积存: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气氛,自然过渡,板书课题。
2、观看描绘: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看画面。图中都画了些什么?是什么季节?你能把观看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在此根底上引入学诗。看看古代诗人是如何描绘的?
对话平台:
学习古诗《所见》
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诗句,到达正确流利,培育识读力量。)
1、出示诗句,让会读背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如“所”读平舌音、“捕”的声母是“b而不是p”等。
3、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真实、扎实应是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启发学生领读,充分敬重了学生的已有阅历,注意了资源开发;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根底。)
细读(抓住重点字词,了解诗句大意。)
1、引导学生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
2、依据学生的质疑师生互动,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学生可能有出的问题,
如:“樾、意欲”的含义等。教师应在充分引导学生观看,争论的根底上,得出问题的答案。
3、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自己的理解,粗略讲讲诗意,教师适当点拨指导。(引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沟通,促进学生学问的建构和生成。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进展。)
诵读(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育读书力量,激发阅读兴趣。)
1、采纳范读、领读、对读、齐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悟诗句的韵律,停顿等。
2、自由练读,体会感悟。
3、借助插图,以及古筝曲,创设意境。教师运用语言进展描绘,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加深理解。
4、背诵诗句。
(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
写字(自主写字,提高学生观看力量和书写水平。)
1、重点指导学生认犯难写的字,可让学生参加指导范写,为大家讲解。如“木”字旁的写法等。
2、学生练习,教师巡察指导。本节课可重点指导写“诗、林、童”。其次课时对话平台:
学习古诗《小池》
回忆(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为学新知做预备。)
1、指名背诵《所见》,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内容。
2、回想一下,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激发学生,回忆体验,简要概括也学习方法,为学习《小池》做预备。
自学(尝试自学,合作沟通,培育力量。)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帮忙学生安排角色,分解任务,明确方法。
2、教师巡察,了解小组学习状况,以汲取反应,调整教学。
(依据课标的要求,正确处理师生的角色关系,到处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沟通,在自读自悟中,不断积存,不断迁移。教师则依据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留意指导、引导、诱导、辅导。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加学习,主动地,生动地学习,从而有效地到达“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汇报(各组汇报沟通,发觉共性问题,强调重点问题。)
1、由各组派代表陈述本组学习状况及学习收获,可引导学生当小教师,到黑板前讲解。如:字音“柔”应为rou不是you,多音字“露”的两个读音,以及词语的意思。“细流”“树阴”等。
2、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同时抓住共性问题。如“究竟”“惜”“无穷”等,采纳“读、看、想、议”等方法,帮忙学生理解。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诵读(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
1、采纳自读、对读、齐读、表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诵读,背诵。
2、出示画面,引导观看,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读背。特殊要留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留意韵尾“流、柔、头”的读法。
实践(创意表现,促进理解,进展共性。)
1、引导学生结合着自己的阅读理解,观看感受,谈一谈对夏天的印象。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夏天。如语言描述、绘画、背诵诗歌等均可。
3、沟通评议。
写字(自主选择难点字,提高书写力量。)
重点指导“黄、立、闭”,教师大胆放手,相机示范,引导学生评价。
古诗《小池》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漂亮风光,增加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4.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会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漂亮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美丽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漂亮。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板书:2小池)
2.介绍:这首诗是唐朝的杨万里写的。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气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熟悉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助。
3.学生自由读诗。
4.检查自读状况。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读全诗,教师正音。
5.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指导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2)看课件。教师配乐说: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耀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楚可见。
(3)这么安静的风光,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蜜、速度稍慢)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竞赛读。
2.指导朗读三、四句。
(1)看课件。教师配乐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
(2)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3)多么细小而好玩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看到了。假如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4)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四、教师范读,想像诗境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小池图。
2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和诗中的一样,也可以联想更多的东西)
五、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1.全班竞赛背。
2.你喜爱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安静、漂亮)
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特别特别小的局部,大自然中还有更多漂亮的风光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觉,去欣赏,去赞美。固然,大自然更期盼你们去爱惜万物,爱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六、指导生字
1给生字组词。
2指导写字。留意:“惜”字和“借”字的区分。“照”字是上下构造。上面的“日”和“召”一样长。
七、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画画你心中小池的样子。
古诗《小池》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喜爱大自然的情趣。
2.熟悉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朗读并背诵古诗。
3.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大意。
读诗联想画面,感受诗歌清爽自然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古诗池上谁还记得,指名背出,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在池塘里小孩偷采莲花的事情。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小池塘有关的古诗,题目叫《小池》,板书题目。
2.介绍:这首诗是唐朝的杨万里写的。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同学们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那么你们想象一下夏日的小荷塘都会有什么漂亮的景象呢?学生自由想象并用语言描绘。
2.课件出示小荷塘画面。我们一起看看屏幕,看看课文里的小池塘里都有什么?.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试着夸一夸小荷花池的漂亮风光。那么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吧。不熟悉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助。
3.学生自由读诗,学习生字。
4.检查自读状况。
(1)出示生字:”昔”认读那么教师给它加个竖心旁”惜”你还熟悉它吗?你还能给”昔”加什么偏旁?
(2)同样方法学习”廷”和”蜓”.
(3)指名读全诗,教师正音。
5.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演示课件。
2、写泉眼诗人是怎样写的?演示课件。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1)指导读出舍不得的语气。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
3、又是怎样写树阴的呢?读其次行,树阴照水怎样理解?晴柔刚刚同学们学生字已经理解了,爱晴柔又怎样理解?谁喜爱晴天里严厉的风光呢?这行诗是什么意思?
(1)指导读出喜爱的语气。
(2)学生练读,男女竞赛读。
4、小结:这两行诗写了小池四周的景物--泉眼和树阴。把泉眼和树阴写得像人一样懂得感情,其实是融进了自己的感情,知不知道表达了什么感情?
(宠爱)请同学们把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舍不得和宠爱的语气。
指名读,赛读。
5、写小荷和蜻蜓又是怎样写的呢?
读三、四行,演示课件。这两行诗写的是小池里的景物。小荷指什么?才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嫩和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哪为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由于只有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刚刚露出尖尖的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早和才诗人用得特别精确、生动。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起来这两行诗眼前仿佛观察了什么?把这两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怎样读才能表达诞生动、好玩的情景呢?
指导朗读。
6、把四行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级经验分享会的开展计划
- 培养学生判断力与批判性思维计划
- 增强图书馆开放日活动效果计划
- 如何应对财务恐惧症计划
- 经理绩效目标规划计划
- 美术欣赏与文化传播课程大纲计划
- 幼儿心理健康关怀计划
- 2025年艺术表演场馆服务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高纯四氧化三锰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电子商务C2C项目合作计划书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各类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分类及分级》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二《风景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高清版)JTGT 5440-2018 公路隧道加固技术规范
- 简单的痛(复杂的评估)-医学评估
- 第59讲-热重曲线分析(课件)
- 陪诊服务项目计划书
- 心内科康复护理个案
- 招聘会会展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补钙科学知识讲座
- 物业园区污渍清洁工作规程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