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题_第1页
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题_第2页
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题_第3页
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题_第4页
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1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 -1-1991年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答案 -4-1992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 -5-1992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答案 -8-1993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 -9-1993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答案 -12-1994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 -13-1994年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答案 -17-1995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 -17-1996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天原杯〕 -22-1996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答案 -26-1997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 -27-1997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答案 -32-199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八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33-1998年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答案 -37-199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九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38-1999年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答案 -42-2000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43-2000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48-2001年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 -51-2001年初中化学竞赛参考答案 -55-200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二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59-2002年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答案 -63-2003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65-2003年化学竞赛参考答案 -70-2004年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 -71-2004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答案 -75-2005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 -77-2005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五届天原杯) -82-1991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A)氧化钙,澄清的泉水(B)氢氧化钾,含铜质量分数为80%的氧化铜(C)澄清的石灰水,粗盐(D)红磷,空气2.以下各组物质(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A)苛性钠、火碱、NaOH(B)碳铵、碳酸铵、(NH4)2CO3(C)盐酸、氯化氢水溶液、HCl(D)食盐、氯化钠、NaCl3.以下各组物质中,前一种含游离态氢元素,后一种含化合态氢元素的是()。(A)氢气、碳酸钙(B)液态氢、硝酸铵(C)胆矾、水煤气(D)稀硫酸、烧碱4.以下反响的产物不污染空气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C)煤燃烧(D)香烟燃烧5.以下物质中,能降低血红蛋白输氧能力的是()(A)CO(B)CO2(C)Ar(D)N26.25℃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则2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A)30克(B)43克(C)23克(D)无法确定7.R2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则R代表的元素可以是以下四种元素中的()。(A)钾(B)氯(C)钠(D)硫8.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响,生成等质量氢气时,参加反响的钠、镁、铝的原子数目之比是()。(A)l:2:3(B)3:2:1(C)6:3:2(D)4:2:l9.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某化合物中,A与B的质量比是3:1,又知A与B的原子量之比是12:1,则以下式子中能够表示此化合物化学式的是()。(A)AB4(B)AB3(C)AB(D)A2B1O.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Xm+1与元素Y的阴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A)a+m+n(B)a—m—n(C)m+n—a(D)m—n—a二、填空题11.如果碱液流到桌面上,可以立即用适量的中和;如果酸液流到桌面上,可以立即用适量的中和;如果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出,并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氢气复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氧化铜完全被复原后的操作是12.在常温常压下,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水中,管内水面上升,上升的速度逐渐减慢,速度减慢的原因是。要使上升的速度加快,应采取的措施是。13.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外表会慢慢地生成一层铜锈[Cu2(OH)2CO3]。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14.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创造之一,它是由木炭、硫黄、火硝(硝酸钾)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生成硫化钾、氮气和二氧化碳。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是。15.质量相等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之比是。16.一种不纯的铁,它含有铜、铝、钙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金属杂质。5.6克这样的铁跟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响时,生成O.2克氢气,则此铁块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l7.空气里每100个分子中含有21个氧分子、78个氮分子、1个氩分子,据此可知氧气占空气质量的(保存1位小数)。18.从商店买来O.5千克洗涤碱(Na2CO3·10H2O),放置一段时间后称量,发现缺乏0.5千克,质量缺乏的原因是l9.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后,仅使溶液中5O%的氢氧化钠反响,由反响后溶液中可能有的离子由多到少的顺序是2O.某固体粉末是氯化钠、氯化钡、氯化铜、硫酸钠之一或几种的混合物。做以下实验:①粉末加水,振荡后呈浑浊,过滤。滤液无色;当向滤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参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②向滤出的沉淀加足量稀盐酸时,沉淀不消失。请判断指出,原粉末中一定有,一定不会有21.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二氧化碳的方法是:使气体通过饱和的氢氧化钙或饱和的氢氧化钡溶液,二氧化碳即转化为碳酸盐沉淀。20℃时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的溶解度分别为0.165克和3.89克。取两份各l00克的水,分别配成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的饱和溶液,并用来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以上两种饱和溶液中何者能除去更多的二氧化碳?通过计算答复。2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阴极得到。阳极得到。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由这一事实可以推知,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相同。三、实验题23.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气体物质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分子的质量有关,式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小。在图中,容器A(是一种瓷筒,器壁能允许气体分子通过)里面充满了空气,当烧杯中充满氢气,并不断地继续通入氢气时,导管B处发生的现象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24.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在空气中白磷由于产生热量而使温度升高,当温度到达4O℃时白磷发生自燃,如果用白磷来进行如下图的三个实验时,发生的不同现象是,由此可推出的结论是。25.我们已经知道,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试设计一组实验(也可用图示)证明铁的生锈既不单纯是水的作用,也不单纯是空气中氧气的作用,而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将结果填入下表: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现象③各步结论26.某固体是氯化钙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取b克该物质,通过实验将氯化钙和氯化钠别离,并测定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请你按实验要求填写下表的各项空白。①调托盘天平的零点。假设指针偏向左边,应将右边的螺丝向(右、左)旋动,直到指针指在标尺中央。②用质量为a克的烧杯,称取b克样品。在盘放克砝码,把烧杯放在盘上,参加样品。假设指针偏向右边,这时的操作应该是,直到使指针指在标尺中央。③加适量水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再滴加稍过量的X溶液。假设有沉淀产生,则参加的X是。检验X是否过量的方法是。④过滤并洗涤沉淀在滤液中参加稍过量的Y溶液,蒸发得固体,称量质量为c克。参加的Y溶液是,目的是,得到的固体是。沉淀烘干后,称得其质量为d克。沉淀是,沉淀加盐酸后得到的是。⑤求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是:四、计算题27.某同学为了测定由氧化铜和氧化铁组成的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用氢气作复原剂,并用浓硫酸吸收反响生成的水。混合物的总质量是24克,实验前盛有浓硫酸的试管的总质量是130.5克,实验后变为l37.7克(设反响已进行完全,且生成的水全部被浓硫酸吸收),据此计算:(1)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响;(2)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8.某学生在10℃时取100克水配制成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又取50克水参加35.4克硝酸钠配成溶液,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发现有晶体析出。试通过计算指出析出晶体是什么物质。1991年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答案1.A2.B3.B4.B5.A6.D7.B8.C9.A10.B11.稀醋酸;碳酸氢钠溶液;用湿抹布扑盖;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到试管冷却后为止。l2.试管内的水中的二氧化碳已接近饱和;保证不离开水面,不断摇动试管。13.2Cu+H2O+CO2+O2==Cu2(OH)2CO314.3C+S+2KNO3==K2S+N2↑+3CO2↑15.5616.Cu17.23.2%18.由于洗涤碱发生风化作用而失去局部结晶水。19.Na+、OH-、CO32-(不要求答H十)20.BaCl2、Na2SO4;CuSO421.通过计算知氢氧化钡溶液能除去更多的二氧化碳。22.H2;O2,2:1;分子数23.有水喷出:氢气分子质量小,运动速度快,因而在一定时间里进入容器A的氢气分子比逸出的气体分子多,使容器A与盛水的瓶内气体的压强大于外界的大气压,因而有水喷出。24.发出黄光、放出热量、生成白烟;缓慢氧化;前两个实验没什么变化,第三个实验中白磷燃烧;可燃物质只有在与足够的氧气接触、温度到达着火点以上时,才能发生燃烧。25.①取一段6~7厘米长的铁丝,用砂纸将其外表擦净,分为3等份备用。另取3支试管,第1支加热使试管内枯燥后放入一段铁丝,用橡皮塞塞紧;第2支试管内放入一段铁丝,加满蒸馏水后,用橡皮塞塞紧;第3支试管内放入一段铁丝,加蒸馏水使铁丝的1/2浸入水中,3支试管都放在试管架上,过三四天后观察发生的变化。②第1、2两支试管中的铁丝根本没有生锈,第3支试管中的铁丝,在水面处,生锈明显。③第1支试管的实验说明铁生锈不单纯是氧气的作用;第2支试管的实验说明铁生锈不单纯是水的作用;第3支试管的实验说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26.①右。②右;a+b左继续参加样品。③碳酸钠溶液;静置后向上层清液滴加1~2滴碳酸钠溶液不再出现浑浊时,证明碳酸钠溶液已过量。①稀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根,以得到纯洁的氯化钠;氯化钠。碳酸钙;CaCl2、H2O、CO2。⑤[b—d×(111/100)]/b×100%27.(1)O.8克;(2)33.3%28.解:原来的硝酸钠溶液就是不饱和溶液,混合后溶剂增加,硝酸钠更不饱和;原来氯化钾是饱和溶液,混合后也变为不饱和,因而硝酸钠、氯化钾不会成为晶体析出。混合溶液中的四种离子,也可能结合硝酸钾、氯化钠晶体析出。NaNO3+KCl==KNO3+NaCl8574.510158.5x31yzx=35.4(克)恰好反响完全,y=42.O(克),z=24.3(克)。1O℃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8克。1OO:150=20.9:mm=31.4(克),3l.4<42.0l00:150=35.8:W,w=53.7(克),53.7>24.3可知析出的晶体是硝酸钾。1992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一、选择题1.单质M与氧气反响可生成两种氧化物,而且其中一种是酸性氧化物。M是()。(A)S(B)C(C)Fe(D)Na2.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判断的主要根据是(),其理由是()。主要根据:(1)放出大量的热(2)看到耀眼的白光(3)有白色固体生成(4)镁带消失理由:(A)镁和氧生成氧化镁(B)镁是一种活泼的金属(C)发生化学变化时要放热(D)氧气被氧化3.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Na和Na+都是钠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pH值的大小可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它的数值不会等于零(C)结晶水合物是纯洁物(D)5克胆矾溶于45克水中可制得质量分数为1O%的硫酸铜溶液4.以下化学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2Fe+6HCl==2FeCl3+3H2↑(B)Fe+H2SO4(稀)==FeSO4+H2↑(C)2Al+3H2SO4==Al2(SO4)3+3H2↑(D)Cu(OH)2+Na2SO4==CuSO4+2NaOH5.以下各组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一组是()。(A)CO和NO(B)H2O和HCl(C)SO2和H2S(D)NH3和CH46.如图是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图,P点表示()。(A)饱和溶液(B)不饱和溶液(C)M未完全溶解(D)无法配制7.有甲、乙两组物质,其中甲组的()能跟乙组的所有物质发生反响;乙组的()能跟甲组的所有物质发生反响。(A)(B)(C)(D)甲组CuSO4FeCl2HNO3CO2乙组FeNa2CO3Fe(OH)3KOH8.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5.1克物质(1克以下使用游码),称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被称量物质的位置放颠倒了。该物质的质量应是()。(A)4.9克(B)5.O克(C)5.1克(D)5.3克9.在托盘天平两盘上各放一只烧杯,两烧杯中盛有等质量分数的过量盐酸,天平两边保持平衡。此时向左边烧杯中参加11.2克CaO,假设要使天平两边再次保持平衡,需向右边烧杯中加CaCO3的质量是()。(A)11.2克(B)17.6克(C)20克(D)22.4克10.某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XO2n-1。该含氧酸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XO(B)XO2(C)X2O3(D)XO311.用铁、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响制取氢气,如下图是产生氢气与所用金属质量的关系。如果a代表铁、b代表锌、c代表铝,这三条图线从上到下的顺序是()。(A)a、b、c(B)b、c、a(C)c、a、b(D)c、b、al2.使27克CuCl2样品在溶液中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响,得到58克AgCl。则样品中可能混有的盐是()。(A)NaCl(B)KCl(C)BaCl(D)Cu(NO)二、填空题13.氧气是在18世纪70年代由瑞典化学家和英国化学家分别通过加热硝酸钾和加热氧化汞的方法制得的。由于当时受学说的错误影响,未能正确地认识氧气,后来法国化学家做了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后才对氧气有了正确的认识。.14.电工使用的“试电笔〞内充有一种气体,此气体的名称是,在通电时发出一种色光。l5.家庭使用的液化气是碳氢化合物,化学式可写为CxHy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化学方程式为。16.按图装置做实验时,可看到的现象是:B瓶中的试液变红色;F瓶的溶液变浑浊;E管的粉末变红色;G处放出的气体可燃烧。据此,请写出A、B、C、D、E、F、G各处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A处B处C处D处E处F处G处17.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很旺盛,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可溶的气体。将燃烧的B放入C或D中均可熄灭。C能造成大气污染。A、B、C、D各是什么物质?从①~⑨中选择答案,将序号填入空格中。①空气②氮气⑨硫黄①木炭⑤氧气⑥二氧化碳⑦红磷⑧铁丝⑨二氧化硫.A是B是C是D是18.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和氯化氢。舞台上的幕布与布景是用经过氯化铵浓溶液浸过的布制成的。可以防火,其原因是。19.燃烧含硫的煤和放爆竹都会产生污染空气的SO2。据报道,1986年春节3天内,某市燃烧了20亿只爆竹。假设平均每只爆竹释放0.05克SO2,20亿只爆竹释放的SO2相当于燃烧了含硫1%(质量分数)的煤吨。2O.将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并通入空气,溶液的颜色变成蓝色。这一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21.在下面(A)、(B)两列元素中,调整顺序并排入一些元素后,可成为有规律的系列。(A)Be、O、Li、N、C、Ne(B)Zn、Al、Pb、Fe、Na、K供选的元素:Ca、B、Sn、Mg、F、Si、P。排成后的系列顺序:(A),(B)。三、简答题22.下面两问要求各用两步反响完成。试写出有关的化程式。(1)由碳酸钙制取硫酸钙。(2)由硫酸铜制取硝酸铜。23.用蒸馏法淡化海水,必须对海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细菌、CO2、O2、泥砂、悬浮物和可溶性碳酸盐及碳酸氢盐等。试说明图中A~E各步骤的作用。24.以下图表示向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发生中和反响时,溶液导电性的变化。试解释:(1)由A到B导电性降低的原因。(2)B点表示什么?(3)由B到C导电性升高是什么原因?25.题图为NaNO3、KNO3、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请答复下面提出的问题:(1)工业上将NaNO3和KCl按100:87(质量比)溶于适量热水中。加热蒸发产生大量晶体。这些晶体是什么?(2)趁热过滤,并用少、量热水淋洗晶体,淋洗所得溶液并入滤液中。淋洗的目的是什么?(3)边搅拌边冷却滤液,此时又析出大量晶体。过滤,并用少量水洗涤晶体,为什么?应当用热水还是用冷水?(4)第(3)步所得晶体经重结晶、枯燥即得产品。产品是什么?四、计算题26.碳酸氢钠加热可发生如下反响:xNaHCO3yNa2CO3+zCO2+uH20(1)上述化学方程式的系数x、y、z、u分别为多少?(2)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共3.36克,充分加热后质量减少了0.62克,然后参加过量的盐酸,使之发生反响。求:a.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b.加盐酸后生成多少克CO2(保存2位小数)27.以下图是一个化合物的组成分析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实验前实验后(铜的氧化物+玻璃管)的质量137.8克131.4克(氯化钙+U形管)的质量100.8克108.O克*玻璃管质量为80.2克。试根据实验数据答复:(1)完全反响后生成水的质量是。(2)生成的水中氧的质量是。(3)铜的氧化物中铜的质量是。(4)铜的氧化物中铜和氧的质量比是。(5)将化合物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分别除以各自的原子量,即可求得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则铜的氧化物中铜、氧的原子个数比是。(6)将(5)的计算结果变为最简整数比,即求得铜的氧化物的化学式。铜的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是。1992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答案1.B2.(3)A3.C4.B5.D.6.B7.CD8.A9.ClO.B11.Cl2.A13.舍勒;普利斯特里;燃素;拉瓦锡14.氖气,红15.H2O和CO2;4CxHy+(4x+y)O24xCO2+2yH2Ol6.2HCl+CaCO3=CaCl2+H2O+CO2↑H2O+CO2==H2CO3;CO2+C2CO;2NaOH+CO2==Na2CO3+H2O;CO+CuOCu+CO2CO2+Ca(OH)2==CaCO3↓+H2O2CO+O22CO2l7.A——⑤,B——③;C——⑨;D——⑥。l8.当着火时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而且生成的两种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使布与空气隔绝19.500020.2Cu+O2+2H2SO4==2CuSO4+2H2O21.(A)Li、Be、B、C、N、O、F、Ne;(B)K、Ca、Na、Mg、Al、Zn、Fe、Sn、Pb22.(1)CaCO3CaO+CO2↑;CaO+H2SO4==CaSO4+H2O(2)CuSO4+2NaOH=Cu(OH)2↓+Na2SO4Cu(OH)2+2HNO3==Cu(NO3)2+2H2023.A——除泥沙;B——除悬浮物;C-一灭菌;D——将CO32-、HCO3-转化为CO2和H2O;E—一脱除CO2和O224.(1)由于发生了中和反响,生成的BaSO4又难溶于水,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逐渐降低,所以导电性也相应降低。(2)B点是两者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中根本上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故导电性最小,(3)由于参加的Ba(OH)2渐多,所以导电性又逐渐升高。25.(1)NaCl。(2)减少KNO3的损失。(3)在洗掉氯化物的同时,可提高KNO3的产率;用冷水。(4)KNO326.(1)x=2,y=l,z=l,u=l(2)a:在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是50%。b:加盐酸后生成1.14克CO2。27·(1)7.2克;(2)6.4克;(3)51.2克;(4)5l.2:6.4(5)51.2/64:6.4/16=2:1(6)Cu2O1993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可能用到原子量:H-1 Li-7 C-12 N-14 O-16Na-23 Mg-24 Al-27 S-32 Cl-35.5K-39 Ca-40 Fe-56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分别有1个或2个正确答案。此题1-15题每题2分,16-20题每题3分,共45分。1.由我国已故著名化工实业家吴蕴初先生创办的上海天原化工厂,目前生产的液氯含氯99.6%,含水份小于0.05%,在化工生产中这种液氯可看做〔〕。A.纯洁化 B.混合物 C.化合物 D.单质2.以下反响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合解任一反响类型的是〔〕。氧化钠跟三氧化硫反响晶碱〔Na2CO3·10H2O〕的风化氧化铁与一氧化碳高温下反响苛性钠与氯化铜溶液反响3.在以下各组物质中,具有不同原子团的是〔〕。FeSO4与Fe2(SO)3Na2SO4与Na2SO3NH4Cl与NH4RrKMnO4与K2MnO44.氢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改良以焦炭和水制煤气的方法利用太阳能分解水使赤热的铁与水反响生产氢气5.以下过程不会增加空气中CO2含量的是〔〕。A. 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C.汽油燃烧 D.煅烧石灰石6.以下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H4Cl B.NH4NO3C.KH2PO4 D.KNO37.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组成为C60的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它的1个分子中含有60个原子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它是一种单质8.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仅甲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丙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丁制的容器盛放,丁与乙盐的水溶液不反响。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丙丁 B.丁乙甲丙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9.将60℃浓度为80%的硝酸铵溶液500克恒温蒸发掉5克水,析出10.5克晶体,则6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是〔〕。A.105克 B.210克C.400克 D.以上都不对10.向以下各对物质中加水后,难溶物不发生变化的是〔〕。A.Fe2O3、CO2 B.BaCO3、SO3C.Cu(OH)2、MgO D.SiO2、K2O11.以下枯燥剂不适宜用来枯燥二氧化碳气体的是〔〕。A.浓硫酸 B.无水CaCl2C.P205 D.CaO12.人的胃液正常PH值在1.2—0.3之间,酸度再高就患胃酸过多症,以下物质不适宜用做治疗胃酸过多症药剂成分的是〔〕。A.氧化镁粉 B.氢氧化镁粉C.氧化钙粉 D.纯碳酸钙粉13.含有相等原子个数的钠、镁、铁、铝四种金属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响,所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是〔〕。A.23:24:56:27 B.1:2:2:3C.2:3:3:6 D.2:1:1:2/314.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还有局部镁与氮气化合〔生成物中N呈-3价〕。由此可以推知12克镁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为〔〕。A.等于20克 B.小于20克C.大于20克 D.以上情况都可能15.R、X两种元素间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RX中R元素的百分含量为46.7%,则以下化合物中R元素含量大于46.7%的是〔〕。A.PX2 B.R2X3C.R2X D.R2X516.在天平的两个托盘里,分别放上等重的两烧杯并分别参加等质量的稀硫酸,往左杯里放入0.44克氧化钙,要使天平重新到达平衡,可以往右杯里参加的适宜物质是〔〕。A.0.48克镁粉 B.1.00克碳酸钙C.0.924克碳酸镁 D.0.44克铜铝合金17.在通风良好燃烧正旺的煤炉中,以下反响最不容易发生的是〔〕。A. B.C.CO2+C△CO2 D.2C+O2点燃2CO18.Rn+离子有两个电子层且已达稳定结构。与Rn+的电子数相等的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但不包括Rn+本身〕可有〔〕。A.6种 B.7种 C.8种 D.9种19.某元素〔R〕的化合价是奇数〔不变价〕,其氧化物的分子量为m,其氯化物的分子量为n,则R的化合价为〔〕。A.eq\f(2(m-n),55) B.eq\f(2(n-m),55)C.eq\f(2m-n,55)D.eq\f(2n-m,55)20.测得某溶液中仅含有Na+

、Mg2+、SO42-、Cl四种离子,某中离子个数比为Na+:Mg2+:Cl-=4:5:8,假设没Na+为4n个,则SO42-离子个数可能是〔〕。A.2n B.3n C.6n D.8n二、填空题〔30分〕21.人类很早就发现〔1〕 。〔2〕 。22.硫酸最古老的生产方法是:把绿矾〔FeSO4·7H2O〕装入反响器中加强热,会流出油状液体,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反响器中的固体变为红色。这个变化的过程可用两个化学方式表示。〔1〕 。〔2〕 。23.取某金属0.45克与量稀硫酸反响,测得生成气体0.05克。该金属的原子量小于40,且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个,可推知该金属的原子量〔R〕与其化合价〔X〕的关系式是,最终确定该金属元素是。24.某同学欲证明盐酸与氯化氢气体性质不同,他向A、B、C、三支洁净试管里各放一片枯燥的蓝色石蕊试纸,然后向A试管里参加盐酸,试纸显色;往B试管中通入枯燥的氯化氢气体,试纸显色。这时他认为由此还不能得出满意的结论,于是向C试管中参加一种分子式为的物质,他之所以参加这种物质的理由是。25.金属镁主要由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得的。海水中溶有少量氯化镁,海边又盛产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以它们为主要原料生产镁的大致程序是:海水→Mg(OH)2MgCl2溶液—→无水MgCl2Mg+Cl2〔1〕写出以海水和贝壳为原料制取Mg(OH)2所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2〕电解MgCl2产物之一的Cl2可与空气、甲烷起反响〔产物为HCl、CO〕再制得盐酸,循环使用。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6.某同学用以下图所示的装置,使用较浓盐酸跟足量碳酸钠固体反响,并将所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他在较长一般时间内未发现石灰水变浑,原因是;然后石灰水变浑,但很快又变澄清,浑浊现象消失很快的原因是:。三、简答题〔15分〕27.某热电厂地处多雨地带,所使用的燃料煤中含少量硫,燃烧的气体未经处理即排往空中,又有局部发电用水未经冷却排入河流。观察其下游几十公里的河水中鱼类几乎绝迹,试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必要时写出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8.向敞口烧瓶中参加12.6克碳酸氢钠,再参加浓度为14.7%的硫酸溶液100克,烧瓶连同药品的起始质量为200克,用自动计时和称装置每秒钟测量一次烧怀连同药品的质量,所得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曲线所示。试通过计算并对照曲线答复:碳酸氢钠反响到一半时所用的时间约是多少秒?往反响停止后的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试液呈什么颜色?29.〔1〕下表列出了NaCl等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克〕。0℃10℃20℃30℃40℃NaCl35.735.83636.336.6NH4HCO311.915.821.027.0-NaHCO36.98.29.611.112.7NH4Cl29.433.337.241.445.8往NaCl浓溶液中通入氨气到达饱和,再通入二氧化碳,即有晶粒析出。试判断这种晶粒是哪一种物质?写出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上面实验中所用食盐需要预先提纯,除去其中的CaCl2、MgCl2杂质。请写出除去CaCl2杂质的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四、〔10分〕30.某晶体的分子量为126,它的分子式可用HxCyOz·nH2O表示,取6.3克该晶体,在100℃完全失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4.5克。又测得C、H、O在无水HxCyOz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2%、26.7%、71.1%。通过计算确定该晶体的分子式。〔2〕上述无水物参加少量浓硫酸共热后生成CO、CO2、H2O,试写出这个反响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室可以用上面的反响制取CO。为了得到较多量的枯燥而纯洁的CO,应将混合气体先通过溶液除去,再通过除去,最后就剩下纯洁的CO。1993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答案1.AD2.C3.BD4.C5.B6.CD7.AD8.D9.ClO.AC11.Dl2.Cl3.Bl4.Bl5.C16.A17.Dl8.D19.D20.B21.(1)Cu2(OH)2CO32CuO+CO2↑+H2O(2)2CuO+C==2Cu+CO2↑22.(1)2FeSO4·7H2OFe2O3+SO2+SO3十14H2O(2)SO3+H2O==H2SO423.R=9x;铝24.红;蓝;H2O;证明盐酸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原因不是水的作用,而是有H+的缘故。25.(1)CaCO3CaO+CO2↑Cao+H20==Ca(OH)2Ca(OH)2+MgCl2==CaCl2+Mg(0H)2↓(2)4Cl2+O2+2CH4==8HCl+2CO26.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CO2带出的、HCl与石灰水反响。生成的CaCO3与通入的CO2、H2O作用转化为Ca(HCO3)227.鱼类要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的水中才能生存,而含硫的煤燃烧生成的SO2溶于水生成H2SO3使河水酸度增大t使鱼难以生存。发电厂放出大量的热,通过发电机的水温高流入河水使河水温度升高,使得河水中溶解的氧减少,鱼类缺氧也可致死。28.由计算知剩余的溶液质量为196.7克,查曲线图可知约为1.2秒。硫酸过量,红色。29.(1)NH3+CO2+H2O=NH4HCO3;NaCl+NH·HCO3=NaHCO3+NH4Cl,NaHCO3晶体析出(2)CaCl2+Na22CO3=CaCO3↓+2NaClNa2CO3+2HCl==2NaCl+CO2↑+H20NaOH+HCl==NaCl+H2030.(1)C2H2O4·2H2O;(2)H2C2O4CO↑+CO2↑+H20(3)Na0H;CO2;浓H2SO4;水蒸气1994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一、选择题(共38分,1~10题每题2分,ll~16题每题3分,每题有1个或2个正确答案)1.以下物质由一种气体单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的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水(D)一氧化氮2.在常温下,向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里参加5克氯化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3.实验室制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都可选用的仪器是()。(A)大试管(B)长颈漏斗(C)广口瓶(D)平底烧瓶4.汽油加油站必须贴的标志是()。5.为建一个大型化工基地,收集到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建在干旱山区可以脱贫致富(B)不宜建在居民区附近(C)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基地(D)应建在水源丰富和交通方便的地点6.以下物质放置在空气中,由于发生化学反响而变质的是()、(A)浓H2SO4(B)CaCO3(C)CaO(D)KNO37.反响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响时质量比为3:4,假设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响消耗B的质量为()。(A)60克(B)80克(C)90克(D)12O克8.以下过程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A)用磷制造烟幕(B)撒布干冰产生云雾(C)用液态氢发射火箭(D)加热胆矾颜色变白9.比Ar原子核电荷数少1且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微粒是()。(A)F-(B)S2-(C)K-(D)Cl-1O.1吨下述氮肥的市场价格如下:CO(NH2)2,1080元、(NH4)2SO4,450元、NH4NO3,810元、NH4HO3,330元。分别用m元采购上述氮肥,购得的氮肥含氮元素最多的是()。(A)CO(NH2)2(B)NH4HCO3(C)NH4NO3(D)(NH4)2SO411.在加热条件下,l4.4克某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充分反响,可生成8.8克二氧化碳。这种氧化物是()。(A)FeO(B)ZnO(C)PbO(D)CuOl2.将56克不纯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响,仍能生成2克氢气,是因为()。(A)铁中含有碳和锌(B)铁外表有铁锈(C)铁中含有碳和铝(D)铁中含有碳13.以下各组溶液中,需要用其他试剂配合才能一一鉴别出来的是()。(A)NH4Cl、CuSO4、NaOH(B)K2CO3、CaCl2、Ca(OH)2(C)H2SO4、(NH4)2SO4、Ba(OH)2(D)HNO3、Na2CO3、AgNO314.以下各图中能表示18.25克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与20克质量分数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响的是()。15.以下各种措施,不正确的选项是()。(A)木制电线杆埋入地下的一端应事先烧焦外表(B)不能用碱水清洗铝制品外表的污垢(C)为防止煤气中毒,应在煤炉上放一壶水(D)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里l6.X元素1个原子的质量是m克,Y元素的原子量为A;化合物XY2的式量是M,则w克XY2中含有Y的原子数是()。(A)(B)(c)(D)二、填空题(共34分)l7.有一容器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充满氢气、空气、二氧化碳气体。(1)所盛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理由是。18.因金属锈蚀而造成损失是惊人的,仅就钢铁来说,每年锈蚀的钢铁将近达世界年产量的1/4。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举出防止钢铁生锈的两种常用方法:(1);(2)。19.Ba2+是有毒性的物质。(1)对胃作X光造影时,BaS04可用作钡餐而不造成中毒,这是因为,(2)假设用BaCO3代替BaSO4,将导致中毒,这是因为。20.利用乙炔焰的高温可进行气割或气焊。(1)发生乙炔焰的化学方程式是。(2)气割时应使气过量。(3)气焊时应控制气的用量,以防止被氧化。21.由氢、硫、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24。(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2)该化合物与钠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22.某学生取X、Y、Z三种不同金属分别与氧化铜和氧化锌混合加热进行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表中“+"表示能发生置换反响,“-"表示不发生反响。则X、Y、Z和Cu、Zn五种金属的复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反响物CuOZnOX+-Y--Z++23.有A、B两种元素,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元素的阴离子与A元素的二价阳离子电子层排布相同,则A与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24.测得某硫酸铁溶液中水分子与Fe3+的个数比为100:1,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氢化钠(NaH)和氢化钙(CaH2)都可与水反响生成氢气和相应的碱。(1)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①;②。(2)假设用等质量的NaH和CaH2分别与水反响,生成氢气多的是26.有盐酸、硫酸、石灰水、烧碱、氢氧化钡、纯碱、硝酸钠、氯化钡八种溶液。(1)从中选出四种,使得右图中各线条相连的物质均能反响生成难溶物,将选出物质的化学式按要求填写在图的方框里。(2)依次写出②、③两个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7.如图为固体A的溶解度曲线图。(1)t1℃时,在x克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克水。(2)把y克固体A放入克水中,恰好形成t2℃时A的饱和溶液。(3)向100克含A的溶液中参加5克固体A后恰好形成t2℃时A的饱和溶液,则原溶液中含溶质A为克。(4)将25克质量分数为20%的A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有1克固体A析出,则m1为克。三、简答题(共16分)28.用锌片与稀硫酸反响,六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注意:此题计算结果均取整数):次数参加锌的质量/克稀硫酸的质量/克生成硫酸锌的质最/克126O52460次数参加锌的质量/克稀硫酸的质量/克生成硫酸锌的质量/克36601548601751O606126017(1)第2和第5两次实验产生硫酸锌的质量依次是。(2)画出硫酸锌与锌的质量函数关系的曲线。(3)假设使(1O+m)克锌与6O克稀硫酸充分反响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克。(4)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用磷的同素异形体红磷和白磷做如下实验,装置如下图。取0.5克(过量)红磷置于燃烧匙中,点火后立即插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停止燃烧后待瓶温冷却到室温,把瓶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在水面下翻开塞子,任水进入瓶里,最终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约为瓶容积的15%。如果把0.5克(过量)白磷置于燃烧匙中,按照相同操作最终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约占瓶容积的21%。(1)以上两个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2)有人认为,在水面下翻开塞子水即进入瓶内,主要原因是五氧化二磷溶于水,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3)白磷和红磷燃烧时看到的现象是,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四、计算题(共12分)3O.将一些氧化铜粉末参加到100克质量分数为l4%的硫酸溶液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该蓝色溶液中参加20克铁粉。充分反响后,过滤、烘干,得到枯燥的固体物质仍是20克。(1)原参加的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2)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1994年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答案1.C2.B3.A4.B5.BD6.C7.B8.AC9.D10.B11.A12.C13.B14.AD15.Cl6.Al7.CO2>空气>H2;它们的式量由大到小(或密度由大到小)。18.(1)在铁器外表涂上可以隔绝空气和水蒸气的物质,如涂上漆。(2)在铁器外表镀上一层比铁活动性强的金属。19.BaSO4.不溶解,(2)BaCO3溶于胃酸。20.(1)2C2H2十SO24CO2+2H20;(2)氧(3)氧;金属。21.(1)H2SO3;(3)NaHSO322.Z>Zn>X>Cu>Y23.MgO24.100%25.(1)①NaH+H2O==NaOH+H2↑②CaH2+2H2O毒Ca(OH)2+2H2↑(2)CaH226.(1)在上框Ba(OH)2;右上框:H2SO4f在下框:BaCl2,右下框:Na2CO3(2)②Ba(OH)2+Na2CO3=BaCO3↓+2NaOH⑨BaCl2+H2SO4=BaSO4↓+2HCl27.(1)100x/(ml+100)(2)100y/m2(3)(100m2—500)/(100+m2)(4)20克28.(1)10.17;(2)图略;(3)3+m;(4)l7%29.(1)白磷比红磷更容易和O2化合。(或答“参加反响白磷的质量大于红磷的质量"。)(2)不正确,主要原因是压强低于大气压强,五氧化二磷是固体,不占多少体积。(3)都产生白烟;4P+5O22P2O530.(1)lO克;(2)20.65%1995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Mg-24 Al-27 S-32 Cl-35.5 K-39Ca-40Fe-56 Cu-64 Zn-65Ag-108 Ba-137一、〔此题共40分〕以下小题分别有1个或2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1.天原化工厂是氯碱工业的现代化工厂,原料食盐用水溶解制得饱和食盐水,在电解前要除去杂质〔如氯化钙、硫酸钙、氯化镁〕,通常要参加的试剂是〔〕①AgNO3 ②BaCl2 ③NaOH ④Na2CO3 ⑤Ca(OH)2(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2.以下各组物质中,前者属纯洁物,后者属混合物的是〔〕〔A〕汽油丁烷〔B〕钢生铁〔C〕水水煤气〔D〕乙烯聚氯乙烯3.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混合物中元素一定呈化合态。〔B〕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纯洁物。〔C〕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变一定是化学变化。〔D〕某纯洁物质不是化合物就是单质。4.有、、、四种元素,按指定化合价最多可以组成化合物的种数是〔〕〔A〕5〔B〕6〔C〕7〔D〕85.X、Y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2,它们跟硫元素共同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式是〔〕〔A〕X2SY 〔B〕XSY4 〔C〕X2SY3 〔D〕X2SY46.以下溶液通入气体后与以下图中的曲线变化相符的是〔〕pH值70通往气体的量〔A〕氯化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B〕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C〕盐酸中不断通入氨气〔D〕碳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7.碳元素与某非金属元素R可形成化合物CRX,在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电子数之和为74,则R的原子序数和X的值分别是〔〕〔A〕16,2(B)35,4(C)17,4(D)26,38.将NaNO3和KC1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无晶体析出,在加热蒸发时开始有晶体析出,此晶体是〔〕〔A〕NaCl(B)KNO3(C)KCl(D)NaNO39.在实验室里用硝酸钠、盐酸、纯碱、石灰石和蒸馏水五种试剂,无法制取的物质是〔〕〔A〕二氧化碳〔B〕氢气〔C〕烧碱〔D〕浓硝酸10.以下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就能将其一一区别出来的是〔〕〔A〕BaCl2、CuSO4、NaOH、NaCl〔B〕Na2SO4、BaCl2、K2CO3、KNO3〔C〕FeCl3、NaOH、H2SO4、Ba(NO3)2〔D〕NaCl、Na2CO3、Zn(NO3)2、H2SO411.某一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参加含18O的带标记的无水硫酸铜粉末a克,则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其结果是〔〕〔A〕无水硫酸铜不再溶解,a克粉末不变〔B〕溶液中可找到带标记的SO42-,而且白色粗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大于a克〔C〕溶液中可找到带标记的SO42-,而且白色粗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小于a克〔D〕溶液中溶解与结晶体到达平衡状态,有局部带标记的SO42-进入溶液,但固体粉末仍是a克。12.X、Y两元素的原子量之比为2:1,由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X、Y元素的质量比为2:3,其中X元素的化合物价为+a,则化合物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A〕-eq\f(a,2)(B)-eq\f(a,3)(C)—eq\f(3a,2)(D)—eq\f(2a,3)13.某元素氧化物的分子量为a,价态相同的硫酸盐的分子量为b,则此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是〔〕〔A〕eq\f(b-a,80)(B)eq\f(a-b,80)(C)eq\f(2b-a,80)(D)eq\f(b-a,40)14.将某物质的溶液蒸发60克水后,温度降到20℃,析出无水晶体5克,再蒸发60克水,温度仍降到20℃,又析出无水晶体6克,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将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需补充溶质1克〔B〕将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需补充溶质6克〔C〕20℃时该溶质的溶解度为10克〔D〕20℃时该溶质的溶解度为8.3克15.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假设把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2%的该盐溶液,由50℃逐渐冷却,则开始有晶体析出的温度范围是〔〕温度〔℃〕010203040溶解度〔克〕13.320.931.645.863.9〔A〕0℃~10℃〔B〕10℃~20℃〔C〕20℃~30℃〔D〕30℃~40℃16.室温时,将质量各为5克的以下物质分别放入100克水里,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最小的是〔〕〔A〕氧化钠〔B〕氧化钙〔C〕氧化钾〕〔D〕氢氧化钠17.在空气中加热4.8克铜粉,使其全部变成氧化铜。然后把它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待反响完毕后,再加蒸发溶剂,那么可制得硫酸铜晶体的质量是〔〕〔A〕9.38克〔B〕18.75克〔C〕12克〔D〕24克18.粉末状金属混合物12克,参加足量的稀硫酸后产生1克氢气,这种金属混合物可能是〔〕〔A〕Al和Fe〔B〕Zn和Fe〔C〕Mg和Cu〔D〕Mg和Zn19.现有5.85克NaCl样品〔其中混有少量以下某种盐类〕,当它跟足量硝酸银充分反响后,得到AgCl沉淀14.4克,则可能混入的盐是〔〕〔A〕KCl〔B〕CaCl2(C)BaCl2(D)MgCl220.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的体积和分子数成正比。在1体积空气中混入1体积二氧化碳,在高温下跟足量的焦炭反响,假设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转化为一氧化碳,则反响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百分含量约是〔〕〔A〕33.3%(B)50%(C)67%(D)75%二、〔此题共24分〕21.上海天原化工厂以食盐、水为主要原料生产多种化工产品。〔1〕以食盐和水为反响物,经过电解获得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将氯气溶于水时,有一局部氯气跟水发生以下反响:Cl2+H2OHClO+HCl(次氯酸)写出氯气通入消石灰水溶液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2.硅酸盐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化学上常用二氧化硅和氧化物的形成表示其组成。例如,镁橄榄石〔Mg2SiO4〕常以2MgO·SiO2表示。依照上法表示以下硅酸盐的组成:高岭石Al2(Si2O5)(OH)4钙沸石Ca(Al2Si3O10)·3H2O滑石Mg3(Si4O10)(OH)223.当前开展较快、高效低毒的灭火剂叫“1211〞灭火剂,其他学式是CF2lBr,命名方法是按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的原子数〔末尾的“0〞可略去〕。按此命名原则,写出以下几种新型灭火剂的化学式:1301,122,2402。24.砷化氢AsH3是一种很强的复原剂,在室温下它能在空气中自然,其氧化产物是砒霜〔As2O3〕,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5.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混合后加热到800℃左右,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合金名为“金石〞。写出有关反响的公学方程式:。三、〔此题共20分〕26.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硫酸亚铁,少量的银离子和钠离子等,以及局部污泥。试设计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金属银和硫酸亚铁。分别列出实验步骤并说明每一实验步骤的目的。27.物质溶于水时,有的放热会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吸热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现用广口瓶、试管、弯曲成如图形状的玻璃管,适宜的橡皮塞和水为材料,设计一个装置,使它能对物质溶于水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进行研究。画出装置图,并简述原理。28.某学生为了测定由两种元素形成的气态化合物X的组成,做了如下图的实施,把气体X由注射器A缓慢送入装有CuO的B装置,使之完全反响,得到如下结果:实验前B管及药品的质量为21.32克,实验后为21.16克C管中收集到的物质电解后可得到H2和O2,在D中收集到的是N2。X中两元素的质量比是14:3。问:〔1〕C中收集到的液体,质量是克。〔2〕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3〕B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29.今有一混有Na2SO4、NH4HCO3和NaCl的固体,在实验室中以此混合物为原料要得到少量纯洁的NaCl溶液。写出选用的试剂和实验步骤。30.从含Cu2S的铜矿石中冶炼铜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是:先将矿石通空气高温焙烧,生成两种氧化物。②将焙烧过的矿石加上比它质量少一半的未经焙烧过的矿石,混合均匀后隔绝空气再行高温煅烧,结果得到金属铜和一种刺激性气体。写出上述反响的化学方程式:、。31.现有硫酸、氯化钡、硫酸钠和碳酸钠四瓶溶液,为鉴别它们先把四瓶溶液标上A、B、C、D,然后进行以下实验。A跟B混合有气体产生;A跟C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A跟D混合时无明显的反响现象。A跟C反响所生成的白色沉淀能溶于B跟C反响后的溶液中。由此可知:A是,B是,C是,D是。四、〔此题共10分〕32.将一定量碳酸氢钠和铜的混合粉末放在容器里,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此时发现加热前后固体总质量相等,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原混合粉末中含铜的质量百分率。〔碳酸氢钠加热会发生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计算结果精确到0.1%。〕33.80℃时硫酸铜溶解度为55克〔克/100〕克水。现有50克14.8%的硫酸铜溶液和5克38.7%的硫酸铜溶液,把这两种溶液混合,并要使混合后的溶液在80℃时成为饱和溶液。问〔1〕可采用哪些措施?〔2〕如果试剂只有CuSO4·5H2O,请按所采取的措施分别进行计算得出结论。〔计算结果精确到0.1克〕1995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答案1.B2.CD3.CD4.C5.CD6.D7.C8.A9.D1O.AD11.Bl2.B13.AD14.AC15.D16.B17·B18.A19.BD20.D21.(1)2NaCl+2H2O2NaOH+H2↑+Cl2↑(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2.Al2O3·2SiO2·2H2O,CaO·3SiO2·A12O3·3H2O,3MgO·4SiO2·H2023.CF3Br;CF2Cl;C2F4Br224.2AsH3+3O2=As2O3+3H2O25.①ZnCO3ZnO+CO2↑②2ZnO+C2Zn+CO2↑③2Cu2O+C4Cu+CO2↑26.①过滤除去污泥。②向滤液中参加过量的铁粉,使Ag复原为Ag。⑧过滤,将Ag和过量的铁粉从溶液中别离出来。④将混有Fe粉的Ag用稀H2SO4处理,使Fe溶解。⑤过滤,别离出银。⑥将③、⑤两步的滤液合并,蒸发浓缩,冷却结晶。⑦过滤,得硫酸亚铁晶体。加热晶体使其失去结晶水得到FeSO427.如右图,在玻璃管中加水,在试管中加水,照图连接好装置后,向试管中参加NH4NO3晶体,可观察到弯曲玻璃管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说明物质溶于水时有吸热现象发生。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NH4NO3溶于水时扩散(物理)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化学)过程放出的热量,敌表现为溶液温度降低,广口瓶内气压减小,故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28.(1)O.18;(2)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C管中有无色液体出现;D的内管向外推动。(3)2NH3+3CuO3Cu十N2↑+3H2029.(1)在试管中参加固体混合物,并加热。(2)加热的固体残渣冷却后加水溶解。(3)向溶液中参加足量的BaCl2溶液。(4)向试管溶液中再参加足量Na2CO3溶液。(5)过滤。(6)向滤液中参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7)将溶液加热煮沸即得到NaCl溶液30.2Cu2S+3O22Cu20+2SO2;2Cu20+Cu2S6Cu+SO2↑31.Na2CO3,H2SO4.BaCl2,Na2SO4;32.59.6%33.(1)①参加CuSO4;或CuSO4·5H2O;②加热蒸发一局部水,再降温至80℃。(2)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需蒸发28.7克水;用增加溶质的方法需增加35.7克CuSO4·5H2O。1996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天原杯〕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O:16Na:23Mg:24Al:27Cl:35.5K:39Ca:40Fe:56Cu:64Ba:137一、以下每题分别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答案的标号填在答题纸相应的空格里,每题2分,本大题共40分。1.1803年,道尔顿〔英〕提出原子学说,对化学开展起了推动作用。其主要论点有:①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③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从现代观点来看,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A.②B.②③C.①②D.①②③2.广场、体育场、飞机场用的照明灯(俗称“人造小太阳〞)中充填的气体是〔〕A.氮B.氖C.氙D.氩3.不含氢、氧、碳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属于〔〕A.酸B.有机物C.碱D.盐4.有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乙与丙混合产生的沉淀不溶于甲,乙与丁混合产生的沉淀可溶于甲。则该溶液组是〔〕甲乙丙丁AHClNa2CO3CaCl2MgSO4HNO3AgNO3KClK2CO3CHClBa(OH)2Na2SO4MgCl2DHNO3Ca(OH)2K2CO3CuSO45.1-18号元素的原子中,核电荷数之差为8的两种原子〔〕A.电子层数一定相差1B.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等C.都容易得〔或失〕电子,形成阴〔或阳〕离子D.质子数相差8,中子数也可能相差86.血红蛋白的式量为68000,含铁的质量百分比为0.33%,则平均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是〔〕A.1B.2C.3D.47.在加热的条件下,用氢气复原a克氧化铜至剩余固体为b克时,参加反响的氢气的质量为〔〕A.B.C.D.8.以下溶液中通入〔或参加〕括号中的物质,能使溶液的PH值明显增大的是〔〕A.饱和石灰水〔二氧化碳〕B.稀硫酸〔氯化钡〕C.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碳酸钠和消石灰〕D.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9.分别向NaCO2、(NH4)2SO4、NaCl、NH4Cl四种溶液中参加以下一种试剂,便可将它们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A.盐酸B.氯化钙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氢氧化钡溶液10.在溶液中可以相互反响生成硫酸铜的是〔〕A.Cu+H2SO2(稀)B.CuO+H2SO4C.Cu(OH)2+H2SO4D.CuCl2+Na2SO411.KClO3和KCl的混合物中含KCla克,加热分解完全后,KCl的质量是2a克,则原混合物中KClO3和KCl的质量比约是〔〕A.1:1B.2:1C.1.64:1D.1.5:112.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反响进行的快慢与反响物的浓度成正比。现用100克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镁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