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知识竞赛试题_第1页
大学语文知识竞赛试题_第2页
大学语文知识竞赛试题_第3页
大学语文知识竞赛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知识竞赛试题第II卷〔100分〕六、〔40分〕86、歇后语填空。〔10分,每题2分〕如:矮子坐高凳——够不着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稻草人救火——引火上身炒咸菜放盐巴——太闲〔咸〕了〔1〕擦脂粉进棺材——〔2〕骑驴看唱本——〔3〕外甥打灯笼——〔4〕猪鼻子插葱——〔5〕窗户口鸣喇叭——87、惯用语填空。〔10分,每题2分〕如: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1〕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2〕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3〕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4〕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5〕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89、根据以下数字猜成语。〔10分,每题2分〕如:12345609〔七零八落〕510〔一五一十〕〔1〕1256789〔2〕1+2+3〔3〕333555〔4〕3.5〔5〕9寸+1寸=1尺88、请指出下面五副对联指的是我国古代哪位名人?〔10分,每题2分〕〔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2〕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4〕数点梅花亡国恨,二清楚月故臣心。〔〕〔5〕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七、〔45分〕90、名句名篇默写。〔45分,每题3分〕〔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2〕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曰:“,。〞〔范仲淹《岳阳楼记》〕〔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李白《行路难》〕〔5〕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小园香径独徘徊。〔宴殊《浣溪沙》〕〔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8〕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9〕诸葛亮曾用“,〞〔《后出师表》〕表达自己出兵伐魏时期的耿耿忠心,后人也用它来歌颂竭尽劳苦,至死方休的精神。杜甫曾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抒发关心天下读书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10〕陶渊明的诗歌不仅有“,〞〔《饮酒》〕的闲适,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剧烈;苏轼的诗歌不仅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李清照的诗歌不仅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的哀婉,也有“,〞〔《夏日绝句》〕的豪迈。〔11〕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从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到共产党人的“砍头不要紧,〞;我们看到了仁人志士对“生死〞所做的简洁而最精辟的诠释。〔12〕《论语》中说:“学而不思那么罔,。〞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思考。《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说明学习时积累的重要。〔13〕某年中秋,我驻美使馆召开了局部留学生座谈会。主持人发言引用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学们发言先后引用了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苏轼的诗句:“但愿人长久,。〞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14〕自古以来的文人都爱借送别来抒发离别之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进一杯酒,。〞抒发离别之愁。而王勃那么用“海内存知己,〞,高适用“莫愁前路无知己,〞来抒发离别时积极乐观之情。〔15〕古诗中有很多佳句对写作具有启发指导作用。如:运用虚中见实表现手法、以无声衬有声,白居易写的“〞;主张写作要从读书中获得渊博的知识修养,杜甫写的“,〞;强调读书与实践并重,董其昌写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陆游写的“纸上得来终觉浅,〞。八、〔8分,每题2分〕91、根据以下四副漫画的寓意,各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其主题。〔1〕〔2〕〔3〕〔4〕〔1〕〔2〕〔3〕〔4〕九、〔6分,每题3分〕92、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问题。〔3分〕书法家机智自救清代某书法家为慈禧题扇,内容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哪知一时疏忽,漏掉了一个“间〞字,老佛爷一看,这还了得,明明欺我满人不懂唐诗吗,立即传上此人,欲问此人欺君之罪。此人急中生智,辩道:此乃臣将诗改为词,并非欺君,并断句:……慈禧明知此人狡辩,但爱其文才,只好不了了之。该书法家凭借自己的智慧保住了性命。你知道该君是怎样把缺了“间〞字的《凉州词》断句成一首词的吗?试试看。〔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93、阅读以下文段,完成文后问题。〔3分,另附加3分〕杜牧《清明》一诗的几种断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了。但是,您知道关于它的一些轶事吗?有人认为这首诗还不够精炼,应该删去一些词句,把它改成了:“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改者认为,既然是“清明时节雨〞,自然是“纷纷〞然,不说自明;行人不在路上,又在何处?故“路上〞亦属多余。“借问〞二字去掉,不影响句意;“遥指〞者也不必是“牧童〞,比方“村姑〞又有何妨?改得有无道理,这里不去谈它;有趣的是诗中每句都去掉了两个字,由七言绝句变成了五言绝句,也很自然。有趣的是,有人竟将这首诗变为一首词。请看:……相同的字,构造出不同的句子,表达出相同的意境。这不能不说是汉语句法灵活的一种表现!更有趣的是,有人将这首诗加上一些标点符号,竟改编成了一出短剧:……还是原诗的字,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