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遗传规律的发现及应用(练试题)(解析版)_第1页
专题四 遗传规律的发现及应用(练试题)(解析版)_第2页
专题四 遗传规律的发现及应用(练试题)(解析版)_第3页
专题四 遗传规律的发现及应用(练试题)(解析版)_第4页
专题四 遗传规律的发现及应用(练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遗传规律的发现及应用1.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B.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时除尽母本的雄蕊C.在统计时,若F2的数量过少,其性状分离比可能偏离3∶1D.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答案】D【解析】孟德尔根据对豌豆遗传现象的分析提出假说,然后在假说的基础上演绎推理出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应为1∶1,并通过实际种植进行测交实验验证,D错误。2.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色。将W基因用红色荧光标记,w基因用蓝色荧光标记(不考虑基因突变)。下面对纯种非糯性与糯性水稻杂交的子代的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F1未成熟花粉时,发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是分离定律的直观证据B.观察F1未成熟花粉时,发现1个红色荧光点和1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说明形成该细胞时发生过染色体片段交换C.选择F1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D.选择F2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3∶1【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可知,F1的基因型为Ww,F2所有植株中非糯性(W_)∶糯性(ww)=3∶1,但所有F2植株产生的成熟花粉比例是1∶1,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是1∶1,D错误。3.已知某植物的紫花(A)与红花(a)是一对相对性状,杂合的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1,F1中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F1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B.F2中的性状分离比为3∶1C.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eq\f(2,5)D.F2中红花植株占eq\f(1,6)【答案】B【解析】F1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则F1中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3∶2∶1,性状分离比为5∶1,由此可得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eq\f(2,5),红花植株占eq\f(1,6)。4.萤火虫的体色有红色、黄色、棕色,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C1、C2、C3控制。现用红色萤火虫与棕色萤火虫进行杂交,F1中红色和黄色之比为1∶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C1、C2、C3的显隐性关系是C1>C2>C3B.亲代红色萤火虫与F1红色萤火虫基因型相同C.若让F1中黄色萤火虫自由交配,则F2表现型之比为3∶1D.若子代表现型之比为2∶1∶1,则亲代的杂交组合为红色×黄色【答案】B【解析】红色萤火虫(C1_)与棕色萤火虫(C3_)杂交,F1中红色和黄色之比为1∶1,无棕色C3出现,说明控制体色的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C1>C2>C3,A正确;亲本为C1C2、C3C3,F1红色基因型为C1C3、黄色基因型为C2C3。亲代红色萤火虫基因型为C1C2,与F1红色萤火虫的基因型不相同,B错误;若让F1黄色萤火虫(基因型为C2C3)自由交配,则F2中表现型之比为3黄色∶1棕色,C正确;若子代表现型之比为2∶1∶1,同时出现三种性状,则亲代的杂交组合为红色C1C3×黄色C2C3,D正确。5.研究表明,鸡的羽毛结构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用两只表现为母羽的雌、雄鸡交配,F1雌鸡与雄鸡的比例为1∶1,且雌鸡全为母羽,雄鸡中母羽与雄羽的比例为3∶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鸡的羽毛性状中,母羽对雄羽完全显性B.该性状的遗传中,雌激素可能会影响a基因的表达C.若F1母羽鸡自由交配,后代雄羽鸡的比例为1/6D.亲代雌鸡、雄鸡的基因型均为Aa【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亲本均为母羽,子代出现了雄羽,因此母羽对雄羽完全显性,A正确;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1雌鸡与雄鸡的比例为1∶1,不存在致死现象,但雌鸡全为母羽,雄鸡中母羽与雄羽的比例为3∶1,可推知雌激素可能会影响a基因的表达,B正确;F1母羽鸡自由交配,雌配子及比例为A∶a=1∶1,雄配子及比例为A∶a=2∶1,后代aa的比例为1/6,因雄羽只能在雄性中出现,所以雄羽鸡比例为1/12,C错误;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均为母羽,子代出现了雄羽,故亲代雌鸡、雄鸡的基因型均为Aa,D正确。6.人类的秃顶和非秃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结合下表信息,下列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项目BBBbbb男非秃顶秃顶秃顶女非秃顶非秃顶秃顶A.非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男孩可能为秃顶B.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女孩可能为秃顶C.非秃顶男与秃顶女婚配,生一个秃顶男孩的概率为eq\f(1,2)D.秃顶男与非秃顶女婚配,生一个秃顶女孩的概率为0【答案】D【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非秃顶男的基因型为BB,非秃顶女的基因型为BB或Bb,二者婚配,后代男孩的基因型为BB或Bb,可能秃顶。(2)秃顶男的基因型为Bb或bb,秃顶女的基因型为bb,二者婚配,后代女孩的基因型为Bb或bb,可能秃顶。(3)非秃顶男的基因型为BB,秃顶女的基因型为bb,二者婚配,后代的基因型为Bb,若为男孩则表现为秃顶,若为女孩则正常,因此生一个秃顶男孩的概率为eq\f(1,2)。(4)秃顶男的基因型为Bb或bb,非秃顶女的基因型为BB或Bb,二者婚配,后代女孩有可能秃顶。7.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之间共显性(即A1、A2和A3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下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背部的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有3种C.背部的皮毛颜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D.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基因A1、A2和A3分别控制酶1、酶2和酶3的合成,进而控制该动物的毛色,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项正确;纯合子有A1A1、A2A2、A3A33种,杂合子有A1A2、A1A3、A2A33种,B项正确;只要无基因A1就会缺乏酶1,毛色就为白色,所以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A3A3、A2A2和A2A33种,而A2A3是杂合子,C项错误;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只能是A1A3,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三种毛色,说明该白色个体必定为杂合子,其基因型只能是A2A3,D项正确。8.一豌豆杂合子(Aa)植物自交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50%死亡造成的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隐性个体有50%死亡造成的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造成的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可能有50%的花粉死亡【答案】B【解析】该杂合子能产生A∶a=1∶1的雌配子,若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的死亡,则其产生的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2∶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eq\f(1,3)AA、eq\f(1,2)Aa、eq\f(1,6)aa,A项正确;若自交后代AA∶Aa∶aa=2∶2∶1,则可能是显性杂合子和隐性个体都有50%死亡,B项错误;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则该杂合子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均为A∶a=2∶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C项正确;若花粉有50%的死亡,并不影响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所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仍然是1∶2∶1,D项正确。9.某种两性花的植物,可以通过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繁殖后代。在25℃的条件下,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都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植株开白花,但在30℃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植株花色不同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的性状B.若要探究某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条件下进行杂交实验C.在25℃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红花植株D.在30℃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在25℃条件下生长可能会出现红花植株【答案】B【解析】在25℃条件下,基因型所决定的表现型能够真实地得到反映,因此,要探究某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需要在25℃条件下进行实验,但杂交实验操作复杂、工作量大,最简单的方法是进行自交。10.(2021·河南南阳中学高三月考)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现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的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答案】B【解析】F1测交,即F1×aabbcc,其中aabbcc个体只能产生abc一种配子,而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说明F1产生的配子为abc、ABC、aBc、AbC,其中a和c、A和C总在一起,说明A和a、C和c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和b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选B。11.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现有一高秆抗瘟病的亲本水稻和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杂交,产生的F1再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结果如图所示(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问F1的基因型为()A.DdRR和ddRr B.DdRr和ddRrC.DdRr和Ddrr D.ddRr【答案】C【解析】单独分析高秆和矮秆这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后代高秆∶矮秆=1∶1,说明F1的基因型为Dd;单独分析抗瘟病与易染病这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后代抗瘟病∶易染病=1∶3,说明F1中有2种基因型,即Rr和rr,且比例为1∶1。综合以上分析可判断出F1的基因型为DdRr和Ddrr。12.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F2中黑色个体占=eq\f(9,52+3+9)=eq\f(9,64),结合题干3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分配,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要出现eq\f(9,64)的比例,可拆分为eq\f(3,4)×eq\f(3,4)×eq\f(1,4),说明F1基因型为AaBbDd,结合选项分析,D项正确。13.某植物正常株开两性花,且有只开雄花和只开雌花的两种突变型植株。取纯合雌株和纯合雄株杂交,F1全为正常株,F1自交所得F2中正常株∶雄株∶雌株=9∶3∶4。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该植物的性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决定B.雌株和雄株两种突变型都是正常株隐性突变的结果C.F1正常株测交后代表现为正常株∶雄株∶雌株=1∶1∶2D.F2中纯合子测交后代表现为正常株∶雄株∶雌株=2∶1∶1【答案】D【解析】若基因用A、a和B、b表示,由题干可知,F1自交所得F2中正常株∶雄株∶雌株=9∶3∶4=9∶3∶(3+1),则F1的基因型为AaBb,双亲为AAbb和aaBB,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正常株测交后代为AaBb∶Aabb∶aaBb∶aabb=1∶1∶1∶1,表现型为正常株∶雄株∶雌株=1∶1∶2。F2中纯合子有AABB、AAbb、aaBB、aabb,测交后代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表现型为正常株∶雄株∶雌株=1∶1∶2,D错误。14.人体肤色的深浅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B可以使黑色素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基因a和b与色素的形成无关。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肤色深浅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子女可产生3种表现型B.与亲代AaBb肤色深浅相同的有eq\f(1,4)C.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D.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eq\f(3,8)【答案】D【解析】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人结婚,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故后代有4种不同的表现型,A错误;与亲代AaBb肤色深浅相同的基因型为aaBB、AaBb,占eq\f(1,4)×eq\f(1,2)+eq\f(1,2)×eq\f(1,2)=eq\f(3,8),B错误;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孩子肤色最浅,C错误;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基因型为AABb、AaBB,占eq\f(1,4)×eq\f(1,2)+eq\f(1,2)×eq\f(1,2)=eq\f(3,8),D正确。15.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控制合成毒素蛋白的B、D基因。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也不考虑致死现象)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A.均在1号染色体上B.均在2号染色体上C.均在3号染色体上D.B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D基因在1号染色体上【答案】B【解析】由题干可知,基因型为AaBD的个体自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致死现象,自交后代短纤维抗虫植株∶短纤维不抗虫植株∶长纤维抗虫植株=2∶1∶1,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推出抗虫基因应在1号或2号染色体上,可排除C项。若均在2号染色体上,AaBD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为A、aBD,自交后代短纤维抗虫(AaBD)∶短纤维不抗虫(AA)∶长纤维抗虫(aaBBDD)=2∶1∶1,B项符合题意。同理类推,A、D项不符合题意。16.(2020·全国Ⅱ,32)控制某种植物叶形、叶色和能否抗霜霉病3个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D/d表示,且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表现型不同的4种植株:板叶紫叶抗病(甲)、板叶绿叶抗病(乙)、花叶绿叶感病(丙)和花叶紫叶感病(丁)。甲和丙杂交,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乙和丁杂交,子代出现个体数相近的8种不同表现型。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甲和丙的杂交结果,可知这3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甲和丙、乙和丁的杂交结果,可以推断甲、乙、丙和丁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若丙和丁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择某一未知基因型的植株X与乙进行杂交,统计子代个体性状。若发现叶形的分离比为3∶1、叶色的分离比为1∶1、能否抗病性状的分离比为1∶1,则植株X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答案】(1)板叶、紫叶、抗病(2)AABBDDAabbDdaabbddaaBbdd(3)花叶绿叶感病、花叶紫叶感病(4)AaBbdd【解析】(1)因3对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故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甲和丙中含3对相对性状,因两者杂交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故甲中的板叶、紫叶和抗病都是显性性状。(2)由甲和丙杂交,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可知,甲的基因型为AABBDD,丙的基因型为aabbdd。由乙和丁杂交,子代出现个体数相近的8种不同表现型可知,每对基因的组合情况均符合测交的特点,结合乙和丁的表现型,确定乙的基因型是AabbDd,丁的基因型是aaBbdd。(3)若丙(aabbdd)和丁(aaBbdd)杂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dd、aabbdd,表现型为花叶紫叶感病和花叶绿叶感病。(4)未知基因型的植株X与乙(AabbDd)杂交,若子代叶形的分离比为3∶1,则植株X叶形的相关基因型是Aa;若子代叶色的分离比为1∶1,则植株X叶色的相关基因型是Bb;若子代能否抗病性状的分离比为1∶1,则植株X能否抗病的相关基因型是dd。故植株X的基因型为AaBbdd。17.兴趣小组在培养某种观赏性植物时利用甲、乙两品种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组合亲代子一代子二代一甲×甲全为白花全为白花二甲×乙全为白花红花:白花=3:13三乙×乙全为白花全为白花进一步调查发现该种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决定,另一对等位基因(B、b)虽不直接决定花色,但B能阻止红色色素的生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的花色遗传是否符合孟德尔第二定律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组合二F2中红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若将这些红花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若将这些红花随机交配,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亲本甲的基因型,可选取甲与F2红花杂交,若______________,则甲为隐性纯合子。【答案】(1)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或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2)AAbb/Aabb(答案不完整不得分)红花:白花=5:1红花:白花=8:1(3)杂交后代出现红花个体【解析】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判断显隐性的方法:(1)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2)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体杂交或自交,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则后代中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1)分析组合二可知,子二代中,红花:白花=3:13,是9:3:3:1的变形,说明该植物的花色遗传符合孟德尔第二定律,这两对基因的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2)分析组合二可知,白花为显性性状,由题意“该种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决定,另一对等位基因(B、b)虽不直接决定花色,但B能阻止红色色素的生成”,所以红花基因型为A_bb,又因为组合二的子二代中,红花:白花=3:13,说明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那么AaBb自交,子二代中红花的基因型以及比例为AAbb:Aabb=1:2。若将这些红花自交,1/3的AAbb自交后代还是1/3AAbb,2/3的Aabb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2/3(1:2:1),综上所述,将这些红花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3+2/3×3/4):(2/3×1/4)=5:1。若将这些红花随机交配,1/3的AAbb和2/3的Aabb产生的配子分别为Ab=1/3+2/3×1/2=2/3,ab=2/3×1/2=1/3,根据配子法算出后代AAbb=2/3×2/3=4/9,为Aabb=2/3×1/3+2/3×1/3=4/9,aabb=1/3×1/3=1/9,即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8:1。(3)若想证明甲是隐性纯合子(aabb),可选取甲与F2红花(AAbb或Aabb)杂交,若子代杂交后代出现红花个体,说明甲为隐性纯合子。18.燕麦为禾本科植物,其性味甘平,能益脾养心、敛汗,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燕麦麦穗颖壳的颜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科学家用两种颖色燕麦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具体杂交过程及其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亲本杂交F1表现型F2表现型(共560株)白颖╳黑颖全是黑颖黑颖418株,灰颖106株,白颖36株(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燕麦颖壳颜色的遗传遵循的是_____定律,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2)若颖壳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表示基因位置,请在圆圈所示的细胞中,将F1体细胞颖壳颜色的基因组成标注在染色体上。_____(3)燕麦与豌豆一样,都是自花传粉植物,如果要进行杂交实验,必须采取的措施是_____。(4)对题中的F1进行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值为_____。(5)F2的黑颖植株中共有_____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占_____。(6)从F2中任选两株灰颖植株相互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可能有_____种。【答案】(1)基因的自由组合F2三种表现型的比值为12:3:1,属于(9:3:3:1)的变形,说明控制颖色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2)(3)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处理(4)黑颖:灰颖:白颖=2:1:1(5)61/6(6)1或2【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子二代中黑颖:灰颖:白颖=12:3:1,故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为AABB和aabb。(1)F2三种表现型的比值为12:3:1,属于(9:3:3:1)的变形,说明控制颖色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推测燕麦颖壳颜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控制该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又根据后代的分离比可知,子一代的基因型为12:3:1,故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如图所示:。(3)燕麦为自花传粉植物,故要进行杂交实验,应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处理。(4)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根据自交后代的分离比可知,测交后代中黑颖:灰颖:白颖=2:1:1。(5)F2的黑颖植株中共有6种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其中纯合子占2份,故比例为2/12=1/6。(6)假设灰颖为aaB_,则其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若两株均为aaBB,则后代全是灰颖;若两株均为aaBb,则后代有灰颖和白颖;若两株分别为aaBB和aaBb,则后代均为灰颖,故后代的表现型可能是1种或2种。19.燕麦麦穗颖壳的颜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三种类型。某科学家用两种颖色的燕麦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具体的杂交过程及其结果见下表。若颖壳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Α、a表示: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Α、a和B、b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亲本杂交F1表现型F2表现型(共560株)白颖×黑颖全是黑颖黑颖418株,灰颖106株,白颖36株(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燕麦颖壳颜色的遗传遵循的是_____定律。(2)燕麦是自花传粉植物,如果要进行杂交实验,其步骤是_____。(3)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F2的黑颖植株中共有_____种基因型,其中杂合子占F2总数的_____。(4)从F2中任选两株灰颖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可能有_____种。(5)请写出对题中的F1进行测交的遗传图解_____。【答案】(1)自由组合(2)母本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3)aabb、ΑΑBB65/8(4)1或2(5)或【解析】1、分析题意可知,亲本白颖×黑颖,F1代全是黑颖,说明黑颖是显性,又因为F1自交得F2,F2中,黑颖:灰颖:白颖≈12:3:1,说明颖壳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1代基因型为AaBb,亲本中白颖基因型为aabb,黑颖基因型为AABB。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分析题意可知,F2中,黑颖:灰颖:白颖≈12:3:1,为9:3:3:1的变式,说明颖壳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遗传遵循的是自由组合定律。(2)由于燕麦是自花传粉植物,所以杂交实验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相似,其步骤是母本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3)分析题意可知,亲本白颖×黑颖,F1代全是黑颖,说明黑颖是显性,且F2中,黑颖:灰颖:白颖≈12:3:1,可以推出F1代基因型为AaBb,亲本中白颖基因型为aabb,黑颖基因型为AABB。F2的黑颖(A_B_、aaB_或A_B_、A_bb)植株中共有4+2=6种基因型,其中杂合子为AaBb、AaBB、AABb、aaBb或AaBb、AaBB、AABb、Aabb,共10份,所以黑颖植株中杂合子占F2总数的10/16=5/8。(4)F2中灰颖植株基因型为aaB_或A_bb,若灰颖植株基因型为aaB_,任选两株灰颖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可能1种或2种,同理若灰颖植株基因型为A_bb,任选两株灰颖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可能1种或2种。20.“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中国科学家团队对水稻科研做出了突出贡献,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朱英国院士为我国杂交水稻的先驱,农民胡代书培育出了越年再生稻等。某兴趣小组在科研部门的协助下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取甲(雌蕊正常,雄蕊异常,表现为雄性不育)、乙(雌蕊、雄蕊均可育)两株水稻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水稻雄性育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对a为完全显性,另外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使之表现为可育。PF1F1自交得F2甲与乙杂交全部可育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1)F1基因型是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