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1页
湖北省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2页
湖北省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3页
湖北省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4页
湖北省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城市(2023-2024)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春雨过后,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而夏天的雨,热烈又粗guǎng。秋雨,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zhuāng,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它却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______,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粗guǎng()静谧()化了zhuāng()吝()啬(2)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暴风疾雨 B.风雨交加 C.狂风暴雨 D.倾盆瓢泼【答案】1.①.犷②.mì③.妆④.lìn2.D【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粗guǎng——粗犷,一指粗鲁强横,二指粗率豪放;静谧——jìngmì,安静,形容静寂无声或忧愁的模样;化了zhuāng——化了妆,用脂粉、唇膏等使容貌变美丽了;

吝啬——lìnsè,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A.暴风疾雨: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B.风雨交加:指的是风雨一起袭来。形容天气十分恶劣;C.狂风暴雨: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D.倾盆瓢泼:形容雨非常大,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结合语段可知,空白处填写的内容应该与“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形成对比,应是描写“雨”的状态,但不含有“雨”字,因此应填“倾盆瓢泼”;故选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文艺汇演那天,我们班跳舞的女同学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B.夏天安陆的中午,真是高温难耐,汉丹路步行街上都没看到几个人,真是人迹罕至。C.今年10月1日这一天,安陆白兆山景区门前人声鼎沸,挤满了许多前来参观的人。D.学习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A.花枝招展:比喻女孩子或事物姿态优美、艳丽,像花枝那样迎风招展的样子。与句中跳舞的女同学的装扮的语境相符合,使用正确;B.人迹罕至: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不能用于“步行街上”,使用不正确;C.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与句中10月1日旅游的人多的语境相符合,使用正确;D.不求甚解:指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也指了解情况不深入。与句中学习要认真刻苦,不能粗枝大叶的语境相符合,使用正确;故选B。3.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关部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清明节期间防止安全不出现问题。(删掉“防止”)B.在某记者采访被打后,立即受到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删掉“在”和“后”。)C.他开学前就准备好了铅笔、橡皮、格尺和文具……等物品。(删掉“等物品。”)D.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要”字改为“能否”)【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C.“铅笔、橡皮、格尺”都属于文具,不能用“和”,“铅笔、橡皮、格尺和文具……等物品”应改为“铅笔、橡皮、格尺等文具”;故选C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①②④③【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莲的叶子是宽阔的,故第一个空选④;荷花的特点是散发香气,故第二个空选②;莲子是苦的,故第三个空选③;藕在地下泥里,故第四个空选①;故选B。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一部志人小说集。B.“鲁迅”“南阳”“月亮”“包袱”“三轮车”都属于单义词。C.“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的“下”和“水声在屋檐下”的“下”词性不相同。D.“不知令堂近况如何,实为惦念”此句中“令堂”是敬辞,使用恰当。【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B.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有一定的意义,只有一个意义的词称为单义词。“包袱”的意思有以下几种①包衣物等用的布。②用布把衣物包起来的包儿。③比喻某种负担:思想~。④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抖~。“包袱”是多义词,不是单义词。选项错误;故选B。6.古诗文默写。①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②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④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羁旅漂泊的游子的悲痛之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⑥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谢无奕之女眼中的雪景(《咏雪》);⑦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挚友间真诚的祝福(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答案】①.一夜征人尽望乡②.影入平羌江水流③.遥怜故园菊④.落花时节又逢君⑤.夕阳西下⑥.断肠人在天涯⑦.未若柳絮因风起⑧.随君直到夜郎西【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的默写。这本题易错字有:征、羌、怜、菊、逢、肠、涯、柳絮、郎。二、表达与交流(7分)7.亲爱的同学们,进入初中,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无论现实生活还是网络生活,你一定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吧!班级举办“有朋自远方来·建好我的微信朋友圈”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哟!(1)任务一:【我来设计】下面是微信明友圈中好友关于本次活动策划的留言。请你参照示例,紧扣“交友”再设计两个具体活动项目吧。活动项目一:畅谈交友之道;活动项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项目三:____________________。(2)任务二:【我来参与】班级即将举行“交友之道”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几组故事,请你依照示例,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示例:刎颈之交——廉颇和蔺相如;知音之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管仲和鲍叔牙。(3)任务三:【我来讨论】围绕“是否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这个话题,朋友圈里展开了辩论,请你发表看法并阐述理由。【答案】(1)①.示例:诵读交友名言②.讲述交友故事等(2)①.俞伯牙和钟子期②.管鲍之交(3)示例一:我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这样可以多一种交流的渠道,让父母及时了解我们的想法和需求,能使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更融洽。示例二:我不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我们长大了,需要个人空间,如果加父母为好友,会时刻受父母的关注,对我们的个性发展不利。【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活动设计。本题要求设计关于“交友”相关的活动,根据所给示例“畅谈交友之道”侧重如何交朋友,根据示例句式“动词+交友+……”来设计。示例:朗诵交友诗词;观看交友视频;举办交友讲座。【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①知音之交:出自《列子·汤问》,讲述了俞伯牙认定钟子期是他的知音之后,在钟子期死后为钟子期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此后破琴绝弦,再也不弹琴了。②管鲍之交:这则成语本义指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情(管:管仲。鲍:鲍叔牙。交:交情),后来形容朋友之间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关系。【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辩论词。本题要求“围绕‘是否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这个话题”谈看法并阐述理由,这个题可以选择赞成,也可以选择不赞成,无论是赞成还是不赞成,都要阐述充足的理由。若赞成,可以从加父母为微信好友的好处阐述理由,例如可以增进父子或母子感情,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便于联系父母,一些不能口头交流的问题通过微信进行交谈等;若不赞成,可以从父母应该给孩子留更多的自由空间、一些同龄人交流的话题不便于让父母过多干涉等角度进行阐述。示例:我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和父母互相加微信可以方便与父母之间的联系,聊天方便快捷,可文字,可语音可视频甚至可以发红包,多种形式与父母交流。还可以通过父母的朋友圈来了解父母,增进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三、阅读与鉴赏(43分)(一)名著阅读(6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有删减)8.选文出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这里的“全县中最盛的会”指的是_________,在选文中“我”的心情从________________变成要求背书时的紧张、害怕。9.下列对鲁迅《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原来集名是《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B.选文中“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说明了父亲的严厉,家人、工人都怕他。C.《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D.《藤野先生》记录鲁迅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10.如果要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建一个微信群,名为“‘朝花夕拾’之温馨的回忆”。下面哪些人物不能入群?请选出人物并说明理由。双喜阿长范爱农衍太太【答案】8.①.五猖会②.兴奋(高兴)、激动等9.A10.双喜、衍太太。双喜是鲁迅的小说《社戏》中的人物,《社戏》收录于《呐喊》;衍太太为人刻薄,自私虚伪,无法体现“温馨的回忆”。【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文段出自《五猖会》,这里的“全县中最盛的会”指的就是五猖会。《五猖会》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此文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的心情就从之前的兴奋转为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9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A.《朝花夕拾》原来集名是《旧事重提》;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分析。双喜是小说《社戏》中的人物,收录在《呐喊》中,不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自然不能加入到“‘朝花夕拾’之温馨的回忆”的微信群中。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出现。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怂恿鲁迅看黄色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千坏事。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市侩形象。对作者来说,衍太太并不能带给作者“温馨的回忆”。所以也不能入群。(二)古诗文阅读。(14分)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1.下列对《次北固山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B.诗题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C.“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D.本诗尾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和“鸿雁传书”的典故,突出表现了游子之思。12.同桌在默写“海日生残夜”时,将“生”字误写为“升”,请你帮他分析为什么不能这样写,以加深印象。【答案】11.B12.“生”字拟人化,表现出红日仿佛从残夜中自然生成而来,更能表现出昼夜轮回、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而“升”字仅仅是“升起”,表现不出诗歌的悠远意境和深刻哲理。【解析】【分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B.诗题中的“次”是停宿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重点词句的赏析。“海日生残夜”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海日生残夜”不仅仅是说残夜之中,太阳从海平面升起,更是说残夜仿佛是海日的母体,海日孕育其中,从残夜中诞生一样。“生”字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地描绘了残夜未尽时朝阳即将“诞生”的景象,赋予朝阳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并且“生”与下句的“入”字,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并且这两字使得“海日”和“残夜”以及“江春”与“旧年”这两不相干的事物有了联系,同时还因之而使这些事物生动起来;在海上的太阳升起时,残夜还未完全褪去,太阳已经撕破这黑暗,不等残夜完全褪去就从海面跳出来了。作者把“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更能表现出昼夜轮回、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并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用“生”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以人的意志和情思。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乙】列子①学射,中矣,请②之于关尹子。关尹子曰:“知子之所以③中乎?”答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请。关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选自《列子学射》)【注释】①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②请:请教。③所以:……的原因。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人不知而不愠愠:_____________(2)弗知也弗________________14.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请B.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请。C.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请。D.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请。15.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横线的语句。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16.乙文中的列子主动向关尹子学习,他采用了甲文中的两种学习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乙文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③__________________。(前两空用原文语句回答,第三空用自己的话回答)【答案】13.①.生气,恼怒②.不14.B15.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该是这样。16.①.三人行②.必有我师焉(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学而不思则罔(或温故而知新/吾日三省吾身)③.我们不要只看事情的结果,更要明白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或:学习要抓规律或本质)。【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愠:生气,发怒。(2)句意为:不知道。弗:不。【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句意:关尹子说:“还不行啊。”列子回去练习了三年,再次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曰”后面要引出关伊子说的话,“未可”是关伊子说的话;“退而习之三年”是一整件事,“又请”为练习三年后发生的事;故断句为“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请”;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句子关键词的正确解释。重点词:非,不;独,不仅;为,治理;亦,也;如之,这样。【1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第一空,结合乙文“列子学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可知,列子学射箭能射中了,还要去向关尹子学习,可见他善于向别人学习。可选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作答;第二空,关尹子问他射中的原因,他说不知道,关尹子认为他没有真正学到射箭的本领,于是列子又回去学习了三年,再来向关尹子求教,可见他善于反省自己,同时也会花时间去温习所学的本领,并在此过程中思考自己的所学。由此可对应甲文中的“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据此作答。第三空,由乙文“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可知,关尹子让列子不仅能射中靶心还要其明白射中的原因(掌握射箭的规律),并且告诉他做其他事也是如此,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做事能掌握规律就能得心应手。【点睛】参考译文:【甲】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乙】列子学射箭,射中了(靶心),于是(列子)向关尹子请教(射箭)。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关尹子说:“还不可以。”(列子)回去后再去练习,三年之后,又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了,(你)要牢记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弃。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所以圣人不关心存亡,而关心为什么会这样。”(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分)【材料一】近期大热的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每集重点讲述一件文物。不同于博物馆的平面展示,这档节目深入挖掘蕴藏在文物背后的深邃历史与精彩故事,用既专业严肃又不失活泼的解说词将一个个“大国重器”浓缩在了五分钟的视频里。《人民日报》刊文称赞:《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5分钟微纪录的形式,将厚重的中华文明与互联网的碎片化传播相结合,让国宝活起来,火起来,再次掀起了“国宝文物热”。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很难有人可以坐在电视机前静下心来看较长的纪录片。5分钟一集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就像打开了一条细细的门缝,让人们能通过活泼生动的电视语言,利用片刻时间来一窥文物的精彩,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创造。【材料二】作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何尊是中国西周早期的一件祭器。周武王之子、刚刚继位五年的周成王姬诵励精图治,还在距离当时王城西安三百多公里以外的洛阳建立了新的都城。一个叫“何”的同宗贵族铸了一方尊,并在尊身底部刻下122字铭文,记载了父辈们和新王的功绩,以及新王对自己的告诫。后世称之为“何尊”。“何尊”中的铭文字字千金,其中有四个字“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然而这些珍贵的铭文因为存在于尊身底部,以往,只能展示给观众纸质打印出的铭文,有一些笔画无法采集完整。这一次,为了让观众看到何尊的内部影像,分集导演孙戈霆把小镜头伸入何尊内部,用最新的存拓技术将铭文清晰呈现,还原了青铜最初金灿灿的本色。他说:“观众在博物馆里看文物,基本上都是平视视角,或者是隔着玻璃罩往里看。但在纪录片里,由于使用了新技术,观众可以360度无死角地看到文物的每一个细节,也能更好地洞察这些细节背后隐藏的信息。”如今,凭借着新技术,以及节目制作者的用心,“尊底的122字铭文没有辜负它主人的期望,跨越三个千年,将祖先的丰功伟绩展现在后人眼前。”本集结尾的解说词令人心情澎湃,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国,三千年前被镌刻于方寸之间,深埋于地下。三千年后,埋藏它的泥土和这泥土连接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它命名,叫做“中国”。“何以为尊,我有中国”的海报宣传语正是由此得来。1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A.《如果国宝会说话》是一部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的重点讲述文物的百集纪录片。B.《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5分钟微纪录的形式,将厚重的中华文明与互联网的碎片化传播相结合,获得了《人民日报》刊文称赞。C.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难有人可以坐在电视机前静下心来看严肃认真的纪录片。D.“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一个叫“何”的西周早期贵族所铸成的一方尊的铭文中。18.结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述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大热的原因。19.阅读【材料二】,说说“何尊”海报宣传语“何以为尊,我有中国”的妙处。【答案】17.C18.①每个视频介绍一件文物,内容简单;②深入挖掘文物深邃历史与精彩故事;③解说词既专业严肃又不失活泼;④5分钟微纪录的形式,特别适合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⑤中华文明与互联网碎片式传播相结合;⑥运用了先进的技术;⑦令人印象深刻的宣传海报。(答出三点即可)19.①标语表明了尊的来历,是叫“何”的贵族铸了一方尊;②“何以为尊”是问文物的价值意义;③“我有中国”则表明了文物具有重大价值的原因在于有“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C.材料一第三段原文为“很难有人可以坐在电视机前静下心来看较长的纪录片”,因此本项说法错误;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材料一第一段文字中“每集重点讲述一件文物。这档节目深入挖掘蕴藏在文物背后的深邃历史与精彩故事,用既专业严肃又不失活泼的解说词将一个个‘大国重器’浓缩在了五分钟的视频里”,第二段中“通过5分钟微纪录的形式,将厚重的中华文明与互联网的碎片化传播相结合”,第三段重点介绍这种形式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综合以上信息可概括为:①每个视频介绍一件文物,内容简单;②深入挖掘文物深邃历史与精彩故事;③解说词既专业严肃又不失活泼,④5分钟微纪录的形式,特别适合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⑤中华文明与互联网碎片式传播相结合。材料二第二段中“在纪录片里,由于使用了新技术,观众可以360度无死角地看到文物的每一个细节,也能更好地洞察这些细节背后隐藏的信息”,第三段中“‘何以为尊,我有中国’的海报宣传语”,可概括为:⑥运用了先进的技术;⑦令人印象深刻的宣传海报。【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宣传标语内涵的探究能力。理解这个标语内涵,要联系材料内容,首先材料二第一段中有“一个叫‘何’的同宗贵族铸了一方尊”标语“何以为尊”里包含了这层意思;探究这个词语的现代义,“何以为尊”是问文物的价值意义。“我有中国”指“何尊”中的铭文含“中国”一词,这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也是该文物具有重大价值的原因所在。(四)(15分)文学性文本阅读,完成小题。又“训”了父亲一顿①结束晨练准备洗澡,父亲来电话:“搭了个顺风车到银行来办点事,是不是还得戴口罩?走得急忘戴了。”末了,还怯怯地“呵呵”一声,像在掩饰他的“过失”。②距银行开门还有两小时,我只得又穿戴整齐,骑车到城西接他。矮小瘦弱的父亲躲在空阔的街角,瑟缩着,双眼盯着我来的方向。看到他的窘态,我生气了:“来这么早,也不提前打电话?不知道疫情吃紧呀,还往县城跑?我帮你办不行啊?添乱!”③父亲不敢看我,瞅着稀疏的行人、车辆,喃喃道:“村里你大叔工地赶早,我就搭他摩托来了,你工作忙,没打电话麻烦你;医保卡改密码,必须本人,得来呀!”我自觉言重了:“来了就回家吧,吃早饭。”父亲慌了神:“不不不,不饿,办完就回,这一身土两脚泥。”我又“生气”了:“我家不是你家呀!”父亲慢慢站起,塌着腰,右手紧握着提兜,左手扶着车座,右腿迈了三次,坐了上来;左手又紧紧抓住了我的衣襟。④搓了几搓鞋底,父亲进了电梯;又搓了几搓鞋底,进了家门。我嗔怪:“哎呀,不用搓啦!”父亲只顾搓,不理我。妻子已把饭盛好,父亲在厨房小心翼翼地放下提兜,慢慢提出一塑料袋鸡蛋,说:“还不赖,没打碎!”这一路颠簸,父亲得多操心呀,我的气又来了:“说过多少回了,你和娘别舍不得吃,再说,坐摩托车抱着鸡蛋,多累多危险!”父亲又呵呵道:“这不是没事嘛!”我吼道:“有事就晚了!”⑤盛了满满一碗面条,加一个荷包蛋、两根油条,父亲吃了个精光;又加了一碗,我逗他:“必须吃完啊!”父亲顺从地“嗯”了一声。⑥饭后,父亲坐在偌大的沙发里,更显小,且只坐了个沿儿,双手局促地在腿上、沙发上搭来搭去。我递给他一杯温开水,他的手才放定。问我娘,问庄稼,问乡亲,问树,问鸡。我问啥,父亲应啥。原来那个事事由他拿主意的一家之主哪去了?那个问学习,问交友,问婚姻,问工作,连珠炮般他问我答、说啥是啥的严父哪去了?⑦父亲倒是慢慢轻松下来,说着家里村里的情况,可怎么感觉都像是在向我汇报,没有丝毫他年轻时、中年时面对我的厉声厉色。反而,我却时不时地厉声厉色起来。⑧父亲又说,那天花十块钱找人捎着买了张小渔网,从大河里捞了些小鱼,收拾干净,冻在冰箱里,等我回家炸着吃。我更急了:“大河水急,你不小心侧歪到河里咋办?即便你心里有准儿,可身体没准儿了呀,不能冒险!”父亲弱弱地说:“老张头儿比我大一岁,还……”“那也不行!”“哦。”⑨越聊越“有气”,怎么觉得父亲做啥都不对呢?此刻坐在沙发里的父亲怎么那么像被他训得贴墙站的儿时的我?父亲真的老了,真的变小了,小到被他老儿子训得唯唯诺诺,毫无主张。恍惚间,父亲成了“儿子”,我成了“父亲”。⑩每一次忍不住“训”了父亲,我也很自责。听母亲说,父亲从小没了爹娘,营养跟不上,长得很瘦小;拉扯我们兄弟仨,下过煤窑,下过包工队,土里刨食,吃过许许多多苦……父亲又谈何容易?⑪我偷偷瞟了一眼父亲,还坐在沙发沿儿上,端着水杯,两眼瞅瞅窗外,瞅瞅洗手间的方向……眼前腾起一团雾,我迅速打开水龙头猛洗脸。完毕,拿出崭新的口罩,拉父亲起来,给他戴好,又塞了一包到提兜。出门,上街,领他办业务,买东西,送他回家。其间,又“训”他过马路一定跟紧我,一定抄好密码,有事一定跟我说……⑫中午有个应酬,我打电话给妻子。女儿接过电话,劈头一句:“不准喝酒,你酒精过敏不知道吗?”我“呵呵”一声:“知道了。”听到女儿那边和她妈说:“放心,我又训了我爸一顿……”(文/张金刚,选自《桂林日报》2021年1月,有删改)20.请用简洁的语言,按顺序把训父亲的情节和态度补充完整。情节对父亲的态度——“训”父亲进城到银行改医保卡密码“不知道疫情吃紧呀”①“我家不是你家呀!”父亲进门搓鞋底“不用搓啦!”②“有事就晚了”父亲说用小渔网从大河里捞小鱼“不小心侧歪到河里咋办?”我中午有个应酬③21.文学作品中的标点符号和句式,有时也具有很强的艺术色彩。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1)从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第⑩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并说说这种顺序所起的作用。2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第③段画线句“父亲成了儿子,我成了父亲”的理解。23.有人说文章结尾段写女儿,与表现“我”与父亲情感无关,应该删去。你赞成吗?请说明理由。24.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朗读才能更加动人。请参照示例,对下面文本句子进行朗读设计,并说说设计的理由。示例: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我的朗读设计及理由:整体语速要舒缓,读出作者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特别”和“小摇篮”重音强调突出;后者减慢语速,读出温柔慈爱的感觉。“可爱”语气亲切活泼,“好像”后面可稍作停顿,突出济南在冬天里舒适温暖的感觉,语气轻柔,语调上扬。父亲真的老了,真的变小了,小到被儿子“训”得唯唯诺诺、无主张。【提示:请从重音和语气两个角度设计即可。】我的朗读设计及理由:【答案】20.①父亲不想跟我回家吃早饭②父亲给我们带鸡蛋③“你酒精过敏不知道吗?”21.(1)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上车的艰难,表现了父亲年龄大、行动不灵便的特点,暗含了儿子对父亲的疼惜。(2)插叙,通过母亲的讲述来表现父亲的辛苦和不易,既加深了“我”的自责,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爱和理解。22.老年的父亲挨“我”“训”时唯唯诺诺、毫无主张的样子极像“我”小时候挨父亲训时的样子,而“我”则像极了年轻时、中年时面对“我”的厉声厉色的父亲,此时的父亲像儿子一样顺从听话,而“我”像父亲一样管教严厉,写出了父子之间为对方着想时互相的关爱和真挚的深情。23.示例:不赞成。文章结尾段写女儿担心“我”酒精过敏而训“我”,不让“我”喝酒,写出了女儿对“我”的关心和爱;以此收束全文,照应了题目,使文章结构紧凑;同时又体现了“我”对父亲的关心和爱影响到了“女儿”,孝心得到了传承,从而深化了主题。24.示例:用低沉缓慢的语气朗读,重音落在“老”“变小”上,以表现“我”看到父亲变化后的心慌、心酸、沉重。【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文章情节。第一空,根据第③段“我自觉言重了:‘来了就回家吧,吃早饭。’父亲慌了神:‘不不不,不饿,办完就回,这一身土两脚泥。’我又‘生气’了:‘我家不是你家呀’”可以概括出:父亲不想跟“我”回家吃早饭;第二空,根据第④段“父亲在厨房小心翼翼地放下提兜,慢慢提出一塑料袋鸡蛋”“我吼道:‘有事就晚了’”可以概括出:父亲给我们带鸡蛋;第三空,根据第⑬段中“中午有个应酬,我打电话给妻子。女儿接过电话,劈头一句:‘不准喝酒,你酒精过敏不知道吗’”可以概括出女儿对她父亲的态度:“你酒精过敏不知道吗?”【21题详解】(1)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要求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句中“站起”“紧握”“扶着”“迈(了三次)”“坐”“抓住”等动词,说明这一句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也可以看作是细节描写,特别是“迈了三次”的描写,写出了父亲上车的艰难,表现了父亲年龄大、行动不灵便的特点,也表现父亲手里拿着鸡蛋,小心翼翼的样子,语言生动形象,也暗含了儿子对父亲的心疼、疼惜。(2)本题考查记叙顺序及作用。根据第⑩段“听母亲说,父亲从小没了爹娘,营养跟不上,长得很瘦小。拉扯我们兄弟仨,下过煤窑,下过包工队,土里刨食,日子紧巴巴。父亲又谈何容易?”可知,这里运用插叙的记叙方式,讲述了父亲从小到老生活过得艰苦,也写出了父亲的的艰辛和不易;表现“我”对父亲的理解;根据第⑩段“每一次忍不住‘训’了父亲,我也很自责。”可知,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愧疚、自责之情。【2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画线句的含义。根据第⑨段“此刻坐在沙发里的父亲怎么那么像被他训得贴墙站的儿时的我?父亲真的老了,真的变小了,小到被他老儿子训得唯唯诺诺,毫无主张”可知,“父亲成了‘儿子’”指的是老年的父亲被“我”训斥时“唯唯诺诺,毫无主张”的样子像极了小时候父亲训“我”的样子;“我成了‘父亲’”指的是现在的“我”则像极了当初严厉训斥“我”的父亲。此刻的父亲像小时候的“我”一样顺从听话,而“我”则像当年的父亲一样严厉管教。父子的身份发生了“转变”,但父子间为彼此着想的关心、爱护,希望对方平安顺遂的心情和真挚的深情却丝毫不减,这一句的描写很具有生活化,可以引发读者思考。【23题详解】考查对分析句段作用。解答时,首先表达观点:不能删去。作答时,首先表明观点态度,不赞同。其次结合具体内容阐明理由。根据第⑫段“女儿接过电话,劈头一句:‘不准喝酒,你酒精过敏不知道吗?’”可知,女儿担心“我”酒精过敏而训“我”,告诫“我”不要喝酒,写出了女儿对“我”的关心和爱。这里写女儿训“我”的情节,像极了“我”训斥父亲的样子,看上去像是一种传承,即“我”对父亲的关心、孝心和爱影响到了“女儿”,这种父子间的真挚感情得到了很好的延续,以此收束全文,既照应了题目,使文章结构紧凑,又体现出孝心得到了传承,从而深化了主题。【24题详解】本题考查朗读设计分析。要求从重音和语气两方面设计。根据⑨段“此刻坐在沙发上的父亲,怎么那么像被他训得贴墙站的儿时的我”可知面对父亲对“我”的“训斥”表现出来的唯唯诺诺,“我”感到心慌;看到父亲像“我”儿时被训时的样子,“我”感到心酸和沉重,因此,下一句“父亲真的老了,真的变小了,小到被儿子‘训’得唯唯诺诺、毫无主张”的朗读应这样设计:语气上应读得低沉和缓慢,以突显“我”的心情沉重;重音应放在“老”“变小”上,以表现“我”的心酸和对父亲的爱怜及心痛。四、写作与展示(50分)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25.题目:你是我的榜样要求:①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②内容具体,叙事清楚,描写生动,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例文:你是我的榜样我的母亲没有什么文化,独自经营着一个肉铺。从我记事起,每天天不亮,母亲就起床干活了。母亲不光在生活上保持着勤劳的品质,对待子女关爱有加,对待长辈更是尽心尽力,非常孝敬。母亲的一言一行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她就是我的榜样。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又听见母亲干活的声音,就起床想帮她。走到厨房,我看见母亲干这儿干那儿,动作有条不紊。她的额头已挂满汗水,脸上却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神情。我想,这种幸福感可能都来自我——她学习成绩优秀的女儿。我在心里暗暗地说:“我会努力学习,绝不会辜负妈妈对我的期望。”母亲用勤劳感染着我。每当我学习倦怠的时候,一想到母亲的辛勤劳作,我就浑身充满了力量。母亲就是我勤奋学习的榜样。去年年底,爷爷去世了。奶奶十分悲伤,整天茶饭不思。母亲便主动把奶奶接到城里,每天变着花样给奶奶做好吃的,陪奶奶聊天,带奶奶出去遛弯儿,给奶奶买新衣服……在母亲的照顾下,奶奶的心情逐渐好起来。一有人来家做客,奶奶便握着客人的手,说:“都说婆媳最难相处,我的儿媳妇比女儿还亲呢!”母亲说,人到老年都难免寂寞,不管是住楼房还是草房,只要有欢笑,一家人能在桌子旁边,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就是对老人最好的孝敬。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我逐渐明白,孝敬不是金钱,不是锦衣玉食,而是一份沉甸甸的爱。如果有爱,一声问候、一个电话、一个短信、一件小小的礼物、一段简短的谈话,都会给老人以巨大地慰藉。母亲是平凡的,只是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可是她勤劳、孝顺、节俭、朴素……母亲用这些最容易让人忽视的行为感染我,教育我,鞭策我。我想这就是我接受的最好的教育——母亲的言传身教。我知道,未来的人生之路我会走得很坚定,因为母亲就是前进路上最好的榜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题目中的“你”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物,也可以是一个团队集体。“榜样”即楷模。写作时应重点写出人物或团队集体的精神品格,他们做了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