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八年级语文说明:1.全卷共6页,共19小题,满分120分。附加题3小题共10分,得分算进总分,但是总分最高不能超过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分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一、积累与运用(24分)1.用原句或按要求填空。①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②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③然后知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也。(《孟子》二章)④杜甫的《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而内心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请把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默写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答案】①.沉醉不知归路②.几处早莺争暖树③.生于忧患④.死于安乐⑤.感时花溅泪⑥.恨别鸟惊心⑦.结庐在人境⑧.而无车马喧⑨.采菊东篱下⑩.悠然见南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注意“醉”“莺”“患”“溅”“庐”“喧”“篱”“悠”等字的正确书写。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hàohàn()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2)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xiùqí()的。(3)有时候我整天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jīnpílìjìn()。(4)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wúxiáyīgù()。【答案】①.浩瀚②.秀颀③.筋疲力尽④.无暇一顾【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浩瀚,hàohàn,水势深广,比喻广大、繁多。秀颀,xiùqí,意思是美而高。筋疲力尽,jīnpílìjìn,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无暇一顾,wúxiáyīgù,没有时间去注意去管或者关系某事或者某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临近,中国人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与日俱增。B.根据我省突发公共生命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有关要求,所有居民一旦发热,就必须立即前往就近发热部门就医,就诊后必须遵从医嘱接受治疗。C.每逢检查,总有一些不法商人随机应变,弄虚作假,妄图逃过应有的惩罚。D.这篇描述邻居刘医生抗疫的作文能发表在省级报纸上,确实是我的荣幸!感谢老师的指导。【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使用正确;B.一旦:意思是不确定的时间,一天之间,表示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使用正确;C.随机应变:根据情况灵活地应付事态的变化。句中形容商人弄虚作假,网图逃过应有的惩罚,褒贬误用,使用不当;D.荣幸:荣耀而幸运。使用正确;故选C。4.下面这段话画横线句中的语病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最近,学校组织了一次“劳动最光荣”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某同学参加活动后的一段感言:高尔基曾说:“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①通过这次活动,我从心里由衷感谢父母多年来对我的默默付出。②以后,我要养成热爱劳动。③劳动不但能给我们带来思想和精神的盛宴,更能创造物质。人类文明始于劳动,也会顺着劳动的道路,继续绵延下去。让我们一代又一代人通过辛勤地劳动创造更加美好光明的世界!④我们每个人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初心不改,劳动依旧。热爱劳动,从我做起!A.第①句删掉介词“通过”B.第②句“劳动”后补充“的习惯”,使“养成”与“习惯”搭配得当。C.第③句将“能给我们带来思想和精神的盛宴”和“能创造物质”对调。D.第④句将状语“将来”移至“自己”之后。【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辨析。A.有误,语义重复,“由衷”,指出自内心的,发自肺腑的,与“从心里”重复。删掉“由衷”或“从心里”;故选A。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1)下边是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时期广为流传的一幅画——《最美逆行者》,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画的内容。(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怒放驱瘟疫成城暖阳春众志百花【答案】(1)示例:图中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手拿医疗箱,背对着我们朝着光亮走去,脚下走过的路变得繁花似锦。新冠病毒入侵时,众多医护人员奋力对抗,众志成城一条心,逆流而上,他们是抗病毒路上的最美逆行者。(2)众志成城驱瘟疫百花怒放暖阳春【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需要认真观察漫画上的内容,漫画上都显示了哪些内容,每一个图画都代表了什么,在此基础上理解漫画的寓意。示例:图中是一位医护人员,身穿防护服,手拿医疗箱,背对着我们朝着黑暗走去,脚下路上开满了鲜花。疫情面前,“最美逆行者”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鼓舞了人们对抗疫情的信心。【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众志”与“成城”组成“众志成城”,“百花”与“怒放”组成“百花怒放”。两者同为主谓短语。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是为了消除疫情,驱散瘟疫。百花怒放,又是一个温暖的春天。上联末字为三声或四声,上联末字为一声或二声。故拟写对联:众志成城驱瘟疫,百花怒放暖阳春。二、阅读(46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甲】(10分)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B.虽乘奔御风/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绝巘多生怪柏/猿则百叫无绝 D.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以为大有所益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B.用“素湍”形容湍急的水流,符合夏天江水的特点:用“绿”形容潭水,写出潭水之深、之静。C.文章最后一段突显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引用渔歌,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D.作者以凝练俭省的笔墨描绘景物,只用寥寥数字,即可将景物特征鲜明地表现出来,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三峡的山高大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答案】6.B7.(1)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2)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8.B【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雪白色/不加装饰;B.都意为“即使”;C.极/消失;D.从/自己;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1)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日光,在文中指太阳。(2)属引:连续不断;凄异:凄惨悲凉。【8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B.有误,“素湍”符合春冬之时江水的特点;故选B。【点睛】参考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趣味无穷。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乙】(10分)上谓侍臣曰:“朕思养人之道,未得其要,公等为朕陈之!”来济对曰:“昔齐桓公出游,见老而饥寒者,命赐之食,老人曰:‘愿赐一国之饥者。’赐之衣,曰:‘愿赐一国之寒者。’公曰:‘寡人之廪府①,安足以周一国之饥寒?’老人曰:‘君不夺农时,则国人皆有馀食矣;不夺蚕要,则国人皆有馀衣矣!’故人君之养人,在省其征役而已。今山东役丁岁别数万役之则人大劳取庸②则人大费。臣愿陛下量公家所须外,馀悉免之。”上从之。(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六》)(注)①廪(lǐn)府:廪,米仓;府,储藏财物的地方。②取庸:雇佣工。9.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朕思养人之道(道理) B.安足以周一国之饥寒(足够)C.馀悉免之(全、都) D.上从之(跟随)10.用三条“/”给下面句子断句。今山东役丁岁别数万役之则人大劳取庸则人大费11.来济为皇上陈述的“养人之道”是什么?【答案】9.D10.今山东役丁/岁别数万/役之则人大劳/取庸则人大费11.给百姓耕种的时间;给百姓蚕要的时间;减免征役。(不夺农时;不夺蚕要;省征役)【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A.句意:我常常思考养育百姓的方法。道:方法,道理;B.句意:我的库府哪里够解救全国的饥寒?足:足够,能够;C.句意:其余的(徭役)全部都免除吧。悉,全,都;D.句意: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从,听从;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如今崤山以东服役的壮丁,每年都有几万人被征调,劳役他们,那么人会非常劳苦;而雇佣人的费用又太高。“丁”是一个名词,应该在句中作宾语,所以在“丁”后面停顿。“数万”是形容服役的人数多,也应该停顿一下。从句式上来看,文中有一个对偶句,根据“则”和、“大”所处的位置,可以判断“役之则人大劳,取庸则人大费”是一个对偶句。故此举停顿应为:今山东役丁/岁别数万/役之则人大劳/取庸则人大费【11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出符合题意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根据文章中老人所说的“君不夺农时,则国人皆有馀食矣;不夺蚕要,则国人皆有馀衣矣!”和“故人君之养人,在省其征役而已”可知,来济为皇上陈述的养育百姓,让老百姓能生存下去的方法有三点:从不夺农时、不夺蚕要、减免徭役。【点睛】参考译文:皇上对身边的大臣说:“我常常思考养育百姓的方法,却始终没有得到要领。你们为我陈诉一下你的意见吧。”来济回答说:“以前齐桓公外出巡游,看到一位饥寒交迫的老人,就命令人赐给他食物,老人说:‘希望赐给全国的饥饿的人啊!’齐桓公又命人赐给他衣服,老人又说:‘希望赐给全国的寒冷的人啊!’齐桓公就说:‘我的库府哪里够解救全国的饥寒?’老人说:‘您不妨害农业生产的时节,那么国内百姓就都会有食物吃;不妨害蚕虫的养殖,那么百姓就都有衣服穿了!’所以君主养育百姓,就在于减少他们的征伐徭役。如今崤山以东服役的壮丁,每年都有几万人被征调,劳役他们,那么人会非常劳苦;而雇佣人的费用又太高。我希望陛下您能够考虑公家所必需的(徭役)之外,其余的(徭役)全部都免除吧!”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数字故宫带来更多“文化的相遇”①咻!手机前的你瞬时化身为宫廷建造大师,骑凤仙人、宫廷御猫陪伴你左右,太和殿屋檐上的那10只脊兽也组成“紫禁城建造小分队”,收集材料、建筑构件、搭建宫殿,故宫一起造起来。铜缸、嘉量、日晷、金柱……玩家还可以在收集文物的过程中,探索文物背后更多有趣的历史事件。②在近日举办的数字故宫发布会上,这款由故宫博物院和“腾讯追梦计划”联合推出的《故宫:口袋宫匠》功能游戏正式上线。10大宫殿场景、50多种室内外陈设,都是经过故宫专家精心挑选和严格审核的,玩家不仅可以自己练就“云造故宫”精湛技艺,还能约战好友切磋一番。有网友感叹“古人的建造智慧”,更有不少人被挠到痒处,“想去故宫修文物”。故宫建筑文化,借助轻科技,完成一次轻传播。③这是人们熟悉的那个故宫。600岁的故宫,早已一改严肃、古板的面孔,借助科技将自己打造成一个超级网红。“故宫猫”吸粉无数、“朕已阅”胶带纸热卖、各色口红手慢无……如今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是一个越来越年轻、越来越亲民的超级大IP。《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更多“文化的相遇”得到成全,《上新了,故宫》让沉睡的文物通过独特的方式得以激活……古老故宫的典雅丰富和深沉力量无法遮蔽,它就这样一脚踏进人们的心里。④传统文化如果不与时代连接,不与人联通,就是“死”的,只能是一堆空洞的符号和呆板的素材。古老文化只有“活起来”,可知可感、可亲可近才谈得上被了解,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兴趣和敬畏。以故宫为代表的文博院馆要与时俱进、再次焕发活力,关键是创造机会与“新人类”实现“文化的相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既是“说话”就有对象,古老文物穿越时空要倾诉的对象,自然就是我们今人和后人。⑤根据故宫公布的数据,80后、90后已成为故宫博物院游客的主力,30岁以下游客占40%。故宫文创在为产品目标用户画像时,也将其年龄设定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复盘故宫的网红进阶路,不难发现它确实“投其所好”——为青年一代投以更多心思,比如写“萌萌哒”的段子,比如上综艺,再比如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推出多款游戏。不过,这种“投其所好”,建立在对年轻人接受心理与消费习惯的严肃研究之上,它瞄准的不仅是眼前的经济效益,更意在通过年轻人接受的“玩法”吸引青年一代加入到文化内容的传播和再生产中来,而这也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不绝更坚实的支撑。⑥《子曰诗云》让人在“连字成诗”的娱乐中感受传统诗词之美;《尼山萨满》用代码建构出一个来自少数民族的文化世界;《榫接卯和》让人有机会近距离欣赏这一古老技艺……更多兼具娱乐功能和正向社会价值的产品先后出现,科技的助力,让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传播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这类有趣、有味、有料的创意产品,创新了文化的表达和传播方式,让情感实现联通,让文化完成抵达。⑦就在此次数字故宫发布会上,故宫新“掌门”王旭东说,走进数字时代,置身广泛而深刻的“数字变革”,“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博物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科技的力量,既体现在故宫20年数字化的孜孜探索中,也闪现在小体量、有趣有料的创意游戏及应用上。无法想象,没有了科技支撑的故宫,如何将壮美“交给下一个600年”。数字故宫发布会上的气象,带给人们更多遐想和憧憬。(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07月25日,有删改)12.下列对短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故宫借助轻科技将自己打造成一个超级网红、超级大IP,完成了文化的相遇与传播。B.作者认故宫若要将壮美“交给下一个600年”,就必须有科技支持,为故宫带来新气象,为人们带来新体验。C.本文语言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周密性的特征,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D.文章采用逻辑顺序,从近日举办数字故宫发布会说起,接着由浅入深地介绍了故宫借助轻科技将传统文化与时代连接。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①②段用数字故宫发布会上《故宫:口袋宫匠》游戏正式上线说明了故宫建筑文化借助轻科技,完成一次轻传播。B.实现故宫“文化的相遇”,就要通过新的文化传播方法,运用多种有趣的、亲民的途径使得大家关注古老的文化,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C.传统文化如果不与时代连接,不与人联通,就是“死”的,只有让文物、历史、文化说话,才能让他们“活起来”。D.科技的力量,仅体现在故宫20年数字化的孜孜探索中,这样就能从容应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14.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为什么“传统文化如果不与时代连接,不与人联通,……,只能是一堆空洞的符号和呆板的素材”。【答案】12.C13.D14.①古老文物需借助新科技的力量,才能向世人倾诉它的壮美;②传统文化只有可知可感、可亲可近才能被了解,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③青年一代加入到文化内容的传播和再生产中来,才能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坚实的支撑;④创意产品创新了文化的表达和传播方式,让情感实现联通,让文化完成抵达。【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C.有误,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超级网红”“超级大IP”“吸粉无数”“活起来”等一系列词语富有趣味,并非“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周密性的特征”;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D.有误,结合第⑦段“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博物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无法想象,没有了科技支撑的故宫,如何将壮美‘交给下一个600年’”等内容可知,选文说明未来仍有很多机遇和挑战,没有科技的支撑,无法确定未来是否顺利,选项中“从容应对”表述有误。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②段“玩家不仅可以自己练就‘云造故宫’精湛技艺,还能约战好友切磋一番。有网友感叹‘古人的建造智慧’,更有不少人被挠到痒处,‘想去故宫修文物’。故宫建筑文化,借助轻科技,完成一次轻传播”概括可得:古老文物需借助新科技的力量,才能向世人倾诉它的壮美;结合④段“古老文化只有‘活起来’,可知可感、可亲可近才谈得上被了解,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兴趣和敬畏”概括可得:传统文化只有可知可感、可亲可近才能被了解,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结合⑤段“不过,这种‘投其所好’,建立在对年轻人接受心理与消费习惯的严肃研究之上,它瞄准的不仅是眼前的经济效益,更意在通过年轻人接受的‘玩法’吸引青年一代加入到文化内容的传播和再生产中来,而这也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不绝更坚实的支撑”概括可得:青年一代加入到文化内容的传播和再生产中来,才能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坚实的支撑;结合⑥段“更多兼具娱乐功能和正向社会价值的产品先后出现,科技的助力,让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传播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这类有趣、有味、有料的创意产品,创新了文化的表达和传播方式,让情感实现联通,让文化完成抵达”概括可得:创意产品创新了文化的表达和传播方式,让情感实现联通,让文化完成抵达。(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小题。窗花翩跹年味浓①在我的家乡贴“春联、年画、窗花”,可谓新年里的“吉祥三宝”。追溯往昔那冬冷情暖,却喜庆欢悦,带着浓浓的“中国元素”的年味,心间顷刻就氤氲在一股暖流中,与回忆相逢,往事就像烟火般在心空“噼里啪啦”璀璨绽放。在漫漫岁月的那头,最温馨的就是新年清晨,在鞭炮齐鸣中睁开惺忪睡眼,阳光柔柔地撒在窗棂上,雪白的窗纸上贴着用油光纸剪得五颜六色的窗花,它们像寒冬里绽放的花儿,用一抹靓丽点缀着新年,也点亮人们对新年的憧憬和希望。②记得那时一到腊月,母亲就开始为新年忙碌了,她是个仪式感极强的人,老辈们传下的规矩她一样不落,亲力亲为。而雕刻窗花这种精细费时的手艺活,就由我和姐姐去“精雕细琢”了。依稀记得,每每讨来漂亮的花样,我们就把它粘在白纸上用水浸湿,在点燃的煤油灯下用袅袅黑烟熏色制样板,这精细活稍不留神就会让样板窜起火苗。③时常是屋外寒风萧瑟,我们几个要好的女娃娃围坐在暖暖的炕头。每个人都像手握画笔的艺术家般,敛神聚精,剪刀在指间轻舞挥动,不一会儿,一个个“鱼儿泛莲、凤打牡丹、莲里生子”就翩翩然呈于眼前。那喜庆靓丽的色彩,像鲜花般带着古拙灵韵,让整个房子都有了春的气息,难怪有人说,窗花是报春迎春的第一个信使。④记得上小学三年级那个寒假,不知谁提议把窗花拿去集市上卖,我也兴致浓浓,天不亮就随大家出发了,结果还是晚来一步,好的位置都被先来的抢占了,我们只好把摊位摆在犄角旮旯。当冬阳撒满街市,糖糕的香味飘入鼻翼,我垂涎欲滴,可满地窗花无人问津,我只好先把味蕾冷落着。⑤日上三竿,终于有个老爷爷左挑右拣,看上了我的窗花。他老人家满脸皱纹却慈祥和蔼,像极了我可亲的爷爷。我好奇地问:“爷爷,您孙女不给您剪窗花吗?”老人家神色黯淡道:“唉,我老了,不中用了,谁还会理我这糟老头子!”一股酸楚涌上鼻翼,我把满地窗花麻利收拾好,在爷爷手指颤抖着拿出仅有的几张毛票时,我把他的手推了回去。“爷爷,我卖窗花就是玩的,您喜欢,我都给您,我不要钱,如果明年遇到我,还来啊,窗花我给爷爷剪。”老人家颤颤巍巍地对我谢了又谢,边走边念叨:“好娃娃啊,窗花有了也就有年味了。”⑥记忆中,北方经常是“瑞雪迎新年”,清晨在雪花飞舞中打开窗户,那时我目光经常停留在用黑色油光纸剪的左右各贴一个、图案是猪背上驮着一只聚宝盆的窗花上,或许正应了那句民谣:“猪入门,百福臻。”它让一种祥瑞在新年里荡漾。院子里雪已盈尺,白茫茫一片,洁白似玉的雪花,映衬着色彩斑斓的窗花。透过窗户,我望着雪地上花狗印出的一朵朵梅花,鸡儿嘎嘎地在雪地上踩出一片片竹叶,最让人莞尔的是胖嘟嘟的黑猪,用鼻翼哼拱着积雪,似乎雪下埋着“美食”,而足印却似夏日的凤仙花般一簇簇挨挨挤挤。风寒雪舞中,我在靓丽的窗花间,也嗅到了春的气息,年的浓烈。⑦新年将至,穿过悠悠的时光隧道,那些尘封在岁月深处关于新年和窗花的记忆,也像春天的一棵棵幼苗开始破土而出,虽时隔半个多甲子,那新年里色彩绚烂的窗花,却在我心中飘着缕缕芳香,也把一缕乡愁在心间洇染。15.本文以___________为线索,记叙了“尘封在岁月深处”的三件小事。这三件小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写出标题中运用“翩跹”形容窗花的妙处。17.品析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8.你怎样理解文章开头提到的“中国元素”的年味和结尾提到的“一缕乡愁”?你对“家国情怀”又有怎样的理解?(不超过100字)【答案】15.①.线索:窗花②.刻窗花、③.卖窗花、④.看窗花。16.“翩跹”本义是形容舞姿轻快飘逸,用在这里形容窗花,巧妙地写出窗花色彩艳丽、点缀了新年,像人们跳起舞蹈一样令人愉悦。17.答案示例:这句话首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们几个女孩子雕刻窗花时专心致志的态度;然后又用“轻舞挥动”的动词,描写出我们动作的灵巧;“一个个”和“翩翩然”写出了我们雕刻的窗花作品的丰富多样、活灵活现。18.答案示例:我认为,每个中国人过春节时,都会遵从家乡习俗,如放鞭炮、看庙会,必然带有“中国元素”;若离开家乡,必然会思念家乡过新年的情形,就会有“一缕乡愁”。作为中国青年,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解析】【分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线索及情节的概括。从标题、开头的“最温馨的就是新年清晨,在鞭炮齐鸣中睁开惺忪睡眼,阳光柔柔地撒在窗棂上,雪白的窗纸上贴着用油光纸剪得五颜六色的窗花”、结尾的“那新年里色彩绚烂的窗花”及文中所叙的几件事可知,“窗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尘封在岁月深处”的三件小事,②段“记得那时一到腊月”,④段“记得上小学三年级那个寒假”,⑥段“记忆中,北方经常是“瑞雪迎新年”进行了提示,在相关区域寻找关键语句进行概括。第②③段,根据“雕刻窗花这种精细费时的手艺活,就由我和姐姐去‘精雕细琢’了”可概括为:刻窗花;第④⑤段,根据“不知谁提议把窗花拿去集市上卖”可概括为:卖窗花;第⑥段根据“清晨在雪花飞舞中打开窗户,那时我目光经常停留在用黑色油光纸剪的左右各贴一个、图案是猪背上驮着一只聚宝盆的窗花上”可概括为:看窗花。【16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赏析。“翩跹”本义是形容舞姿轻快飘逸;标题中,“窗花”是带有浓浓的“中国元素”的新年吉祥物,贴窗花意味着“年味浓”,故“翩跹”将窗花拟人化,形象地写出窗花色彩艳丽,点缀了新年,如舞蹈般给人们带去美的享受,令人愉悦。【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赏析。从修辞角度看,“每个人都像手握画笔的艺术家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我们几个女孩子比作艺术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们几个女孩子雕刻窗花时敛神聚精、专心致志的态度;从描写角度看,“轻舞挥动”是对我们几个女孩子雕刻窗花时的动作描写,写出我们动作的熟练灵巧;从用词角度看,“一个个”写出了我们雕刻的窗花作品丰富多样;“翩翩然”这个叠词形象地写出我们雕刻的窗花活灵活现。【1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阅读理解。春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是阖家欢乐的节日,是回乡过年的一个重要节点。因此每当春节将近,每个中国人都会遵从家乡习俗,贴年画、春联,熏腊鱼、腊肉,挂灯笼,燃爆竹,吃饺子等,这是年的元素,也是浓浓的“中国元素”;身在异地他乡的中国人,每逢佳节倍思亲,不能和亲人团聚,必然有对亲人的思念,有对春节的回味,有“一缕乡愁”。在中国人的情感谱系中,过年追求阖家欢乐,而这个家不仅是“小家”,更是“大家”。春节把个人、家庭、祖国紧紧连缀在一起。这种家国情怀,正是春节最为深厚的文化意蕴,更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注解。三、写作(50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对于鲁迅来说,那百草园的欢乐,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对于朱德来说,母亲的谆谆教诲,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例文:留在记忆里的芬芳如果花的芬芳是无比温暖的,是沁人心脾的,那么我的记忆里,将会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在记忆的百花园中,那朵最美丽、最芬芳的花一直怒放着。它的香气透露出一种神圣而伟大的爱,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那天下午放学后,我背上书包,还没走出校门,老天爷就变了脸——刚才还是万里无云,现在已经乌云密布,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许多同学都埋怨着逃回家里,而我呢?却手足无策,着急地干瞪眼。雨越下越大,倾盆的大雨开始疯狂地向地面进攻,路上的积水已经淹没了我的脚面。这么大的雨怎么回家呀!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距离放学已经十多分钟了,但对我来说比过了十个世纪还长。突然,马路前方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我的爷爷!他吃力地冲过积水路段,来到了我的身边。我目瞪口呆,爷爷只骑着一辆自行车,怎么能撑得住呢?爷爷下了车,居然把他自己的外大衣脱下,拧干了水,披在了我的身上。我急忙对爷爷说:“爷爷,您快穿上吧!让我爸开车来接我吧,您快回家!”爷爷不听我的话,直接抱我上车,然后一个劲地冒着大雨骑车,这时,我闻到了他衣服里的味道——那绝对是世界上最芬芳的味道了……终于摆脱了雨的魔爪,好不容易回到了家,但我一直在想:爷爷怎么能那么从容不迫地来,又那么从容不迫地走呢?还没想通,就听到“啪啪”的声音,怎么回事?原来是爷爷在不停地拍打着腿,他在干什么?看了许久才看出来:爷爷腿有毛病,最怕风寒,刚才接我回家骑了很长时间的自行车,腿病一定又犯了。我看着爷爷咬着牙,忍痛的样子,不禁潸然泪下!爷爷回头看看我,一张老脸笑成了一朵花,我猛地发现:心田里的那朵最美丽的花,终于开了,而且散发出迷人的芬芳。我相信:它是永远不会谢的,因为它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1.审题立意。“留在记忆里芬芳”这个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语,一个是“记忆”,一个是“芬芳”。“记忆”表明要写以前发生的事情。能让一个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还可以是物,甚至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游戏或者是一场表演等。“芬芳”可以是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一山一石;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事、一瞬;可以是文学作品中人物、场面等给你的美的感悟和体验。如:亲人给自己带来的关爱,老师给自己带来的指引,陌生人给自己带来的温暖,同学朋友给自己带来的陪伴,一件事,一个物,一处景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促使自己成长……“芬芳”象征关怀,象征温情,象征奉献,象征爱,象征生机和永远……“留在记忆里”是指自己记忆深刻,是指某人、某事、某物、某景或某一句话、某一个微笑对自己的影响之深,意义之大。2.构思选材。这个题目适合写人记事,从生活中选取写作对象与事件,重在表现出这一对象对自己产生的深远影响,以真实事件寄托真挚情感,写出真情实感。生活中有许多充满真情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芬芳:父母的唠叨、老师的鼓励、朋友的友善……这些细节逐渐沉淀为美好的记忆,让我们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对我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能够留在记忆中成为一缕芬芳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还可以是物,甚至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等等。文体可以写成记叙文。在叙事中,也要写出自己的内心体验,心理描写不能少,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最好是采用边记叙边抒情的方法,可以使用以小见大写法,注意精心选材,使文章更具吸引力;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增强表现力。附加题名著阅读(10分)①在昆虫的日历里,金龟子是最准时的。它在夏至露面,跟首批出世的知了同时。当白天变得最长,阳光使庄稼披上金黄色时,金龟子准时奔向树林。在那段日子里,每当傍晚降临,小虫就来拜访我住所边上的松树。②我抓住机会跟踪它们,观察它们。雄虫满怀激情地展开触角末端的折扇,悄悄地反复向停有雌虫的树枝飞去,它们的黑色身影掠过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飞飞停停,左右盘旋。这样的情景一直要持续半个月。它们在忙什么呢?③很显然,它们是在向美人〔美人:指雌虫。〕大献殷勤,每天都进行到深夜。第二天早上,雄虫和雌虫通常停在低矮的树枝上,成双作对,一动不动,对周围的事和物视而不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巴中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新发展英语(第二版)综合教程3 课件 Unit 9 Teacher
- 纤支镜检查的护理
- 山东省国控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招聘初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考试真题
- 2024年广东公需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试题及答案
- 2025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学习解读课件
- 2025年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奔驰事故留修专员年终总结
- 2025电工(高级技师)技能鉴定精练考试指导题库及答案(浓缩500题)
- 患者隐私保护培训课件
- 《校园安全教育(第二版)》 课件全套 项目1-8 走进安全教育 -确保实习安全
- 2025年人民法院信息技术服务中心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财务报表审计服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