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教案-第一节 美国革命_第1页
《世界近代史》教案-第一节 美国革命_第2页
《世界近代史》教案-第一节 美国革命_第3页
《世界近代史》教案-第一节 美国革命_第4页
《世界近代史》教案-第一节 美国革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里主要指的是从北美独立战争到1848年欧洲革命,这是一个非常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从那时开始,伴随着启蒙运动的深入,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开始真正地响彻整个世界。从北美到欧洲,到处都洋溢着革命的热情和人们对自由、平等的期待。当然这一切都是从北美独立战争开始的。在它的推动下,法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了大革命的浪潮。从1789到1848年,在将近60年的时间里,在大革命浪潮的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的思想改变了整个欧洲。当然这一时期,也有很多重要的历史文献,比如说美国的《独立宣言》、《联邦宪法》,还有法国的《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这些文献进一步宣传和发展了启蒙时代的平等、自由的思想,对于建立一个新的、资本主义的世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本章的内容来看,大概有这么几个重点: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1848年革命。从研究生考试的题目来看,近年来有这么几个题目:1,拿破仑三世和法兰西第二帝国,2,拿破仑法典。(以上是统考题目)3,04年川大有一个题目,法国的《人权宣言》4,05年广东社科院有个一个题目是,简述美国独立战争的历程。总的来看,这一章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但是我们不会投入很多时间。因为第一,初高中都学过,第二,将来我们还有法国史、美国史的课程,还会详细讲解。所以,这里简单讲,抓住重点就行了。第一节美国革命美国的革命,又称作北美独立战争,它是从1776年《独立宣言》开始算起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有分歧。这一节大概有六个部分: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特点;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武装斗争的开始;艰苦的战争;杰斐逊的民主改革和联邦宪法的制定。内容非常多,所以讲解比较简单,主要是要自己看。一美国历史的渊源说起美国的历史,不能不说到英国。在美国文化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提法叫做WASP,也就是说美国文化的形成与英国在北美的殖民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其实在17世纪中叶以前,北美的殖民地是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在北美都有自己的一块领地。比如说,新阿姆斯特丹就是荷兰建立的,而且当时移民到美国去的不仅有英国人,还有很多德国、法国、瑞典、丹麦等一些国家的人。除了少数权贵以外,大部分都是下层老百姓。但不管怎么说,对于印第安人来讲,他们都是外来移民。而且他们夺取了印第安人的大量土地。因此,遭致了印第安人的强烈反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200页的“菲利普王之战”。在印第安人被迫迁往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之后,此时英国的北美殖民地出现了独立发展的趋势。这里要注意几个问题:1,由于北美是一个新近被开发的殖民地,而且欧洲的各个主要母国也都处于激烈社会变革的阶段。所以此时的北美大陆就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经济成分,既有资本主义制度的雇佣制,又有半封建的租佃制,甚至还广泛的使用奴隶。这里还有两个小知识点:一个就是200页的继承制的问题,《长子继承法》和《限定嗣续法》,实际上都是具有封建残余的继承制度;白人契约奴和黑人奴隶制,白人契约奴的待遇是远好于黑人的,一般只需要为主人工作5-7年时间,就可以获得人身自由。而黑人奴隶则是白人农场主的“会说话的工具”。所以,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导致北美地区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就非常的尖锐,各种暴动、罢工、起义连绵不绝。2,英国是有一整套的殖民的统治机构的。而且它所建立的是双重的社会管理架构:一层是英国政府设立的贸易局;另一层是王室殖民地的总督和官员。按照当时的规定,北美的13个殖民地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王室殖民地;业主殖民地;和自治殖民地。在这三种殖民地中占大多数的是王室殖民地,有8个州,直接处于英国国王直接控制下的。但是天高皇帝远的,所以殖民地的独立倾向就非常严重,并逐渐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民主制的因素。3,当时北美殖民地的民主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拥有一个比较民主化的议会;2)经济生活中存在着民主的基础,这主要是对白人而言。而且当时贫富差距也不大。3)北美不存在传统的封建特权,也没有等级制度,所以在美国文化中更为看重个人的能力和努力。4)地方自治的实行,使得整个美国社会非常自由。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平等的对话,这是在当时很多欧洲都无法实现。但是,我们要注意此时北美的民主化水平还不是很高的。203页。4,宗教思想在殖民地的影响。当时,北美的殖民地几乎是一个宗教社会,他们所有的人都是教徒,有清教徒,还有天主教会。他们组成了“公理会”和“圣公会”等等国家的官方教会。但是这些教会都是非常排外的宗教组织,比如,“公理会”就会强迫居民信奉清教,而“圣公会”则强迫居民信奉国教。而且这些官方的教会还经常迫害异教徒。所以在当时的殖民地很难说的上是信仰自由的。于是就爆发了一系列的宗教起义,其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宗教的专制。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就是18世纪30、40年代的“大觉醒运动”,看204页。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与启蒙思想的传播1,美利坚民族是伴随着北美英属殖民地同一市场的形成而逐渐建立起来的。斯大林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形成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济基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文化意识。1)共同的语言,主要还是英语。虽然,美国早期的移民是来自欧洲不同的国家,但是大部分还是英国人。所以,就形成了独特的英语文化圈。在当时的美国,随处可以见到英国文化的身影,从文艺、艺术到法律、社会习俗,很多都是与英国息息相关的。2)共同的经济基础,这里主要指的是在当时英国的殖民统治下,北美逐渐出现了一个远离欧洲大陆的共同市场。当然,我们也要指出,正如204页,英国统治者在北美地区的经营主要是目的,还是在于把殖民地变成他们榨取剩余利润的对象。而且,为了防止殖民地经济对本土经济构成挑战,还制定了各种限制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制帽条例》、《制铁条例》。但是,即便如此,随着移民的不断涌入,北美13个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就越来越频繁,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内部市场,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这种统一市场的建立,就为美利坚民族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3)共同的地域。这就不用怎么讲了,此时的北美13个殖民地都是位于大西洋的西海岸,地理上是相互联系的。当然这里也要注意到,北美的13个殖民地此时和加拿大确实有一种人为的和地理上的隔绝。所以,在独立战争中,远征加拿大的军事行动遭到了失败,215页。除了加拿大人不想反抗英国统治之外,(主要当时英国人给加拿大人颁布了一个《魁北克法》,保护了法国天主教移民的利益)地理上的阻隔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4)共同的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在美国开拓新世界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美国人特有的性格:勇于创新,富于进取和个人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实际上最能体现马克思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而且,我们注意到当时美国除了受到英国文化影响很大以外,在居民的思想感情方面还是对英国很忠诚的。原因在206页。表现:“橄榄枝请愿书”,祝酒词。这种情况直到托马斯潘恩的《常识》以后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启蒙思想的传播。这里主要讲两个方面,1)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在北美的传播。特别是平等派,像李尔本的思想,然后英国辉格党主义者像洛克,和激进的辉格主义者。2)北美地区启蒙思想的两大代表人物,富兰克林和托马斯杰斐逊。富兰克林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也是美国18世纪启蒙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有一堆头衔,政治家、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外交家、出版商、印刷商、慈善家、发明家、思想家、作家和著述家。有人这样总结他的历史功绩:“在天上降服雷电;在地上争取民权。”他除了这些贡献以外,还写了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富兰克林自传》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也对我们了解他的思想和当时的历史都有很大帮助。杰斐逊,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任总统(1801年─1809年)。同时也是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主要起草人,及美国开国元勋中最具影响力者之一。他也是第一个死于贫困的美国总统。我们知道,他对美国的民主改革曾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219页。2006年,杰斐逊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3位。后来美国人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头像印在2美元的纸币上。三、武装斗争的开始1,战争的爆发1)独立战争之所以爆发,实际上是源于美国人对英国殖民政策的不满,即英国人对美国的“苛政”。1763年,英国赢得了七年战争。尽管英国在七年战争中获得了不少的收益,独占印度、北美的绝大部分欧洲人殖民地。但是,英国也因战争积累了大量的债务。战争结束以后,英国政府为了弥补战争中的财政损失,先后发布和制定了各种法令,以加强对殖民的经济控制。比如说《印花税法》、《糖税法》、《汤森法案》等等(209页),严重损害了殖民地居民的经济利益,引起了殖民地人民的不满。从而成为引发北美独立战争的一个重要的因素。2)当然,学术界也有人说,当时英国对北美殖民地所征的税并不多。首先,北美殖民地在英帝国里面待遇最好的,比本土居民都好,英国本土居民缴的税是北美殖民地居民缴的税的50倍。其次,英国当时之所以对北美开征各种税赋,主要是因为在七年战争中,英国为了保护北美的殖民地确实花费了不少。北美确实应该增加税赋,以弥补帝国的损失。但是,本来看似合理的税赋,却最终引发了双方的对抗。1765年,北美九个殖民地的代表在纽约召开“反印花税大会”,通过了著名的《权利与不平等宣言》。在这个宣言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无代表即不纳税”。美国人认为,只有殖民地自己选出来的议会,才有资格向他们征税。英国议会中没有殖民地的代表,“没有代表的征税就是专横”。而英国人认为,北美殖民地居民根本就是蛮横不讲理,“穷山恶水出刁民”,英国的议会是帝国议会,它就可以代表它的殖民地,因而殖民地已经拥有实质性代表,就必须纳税。这种矛盾一直就没有解决,到最后就积累成了严重的社会矛盾。所以,我们讲美国独立战争就是从经济纠纷、税务纠纷发展起来的,最终演变成了政治问题。3)到1770之后,这种矛盾日益激化,就造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年,“自由之子”把东印度公司的1万5千英镑的茶叶全部倒入大海。当然,北美的商人是有一定道理的。东印度公司在北美采取了倾销的策略。但是英国人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北美的商人挑战了大英帝国的最高权威,所以就颁布了《五项不可容忍法令》,而且当时英国的军队还企图使用武力迫使殖民地人民屈服。但是,事与愿违,北美独立的怒火被彻底点燃。这就是1774年,第一次大陆会议召开的背景。4)独立战争的起点有两个一个是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另一个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终点也有两个17812,在这里要非常注意的就是两个比较重要的文献《常识》和《独立宣言》。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彻底转变了人们对英国的想法。他在这本小册子中指出:(1)我们千万不能被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蒙骗了。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中,国王体现着暴政的残余,上议院是贵族政治的残余,下议院也起不到牵制国王的作用,所以英国的君主立宪纯粹就是君主政体;(2)英国没有资格成为北美殖民地的“母国”:第一,北美殖民地的移民来自欧洲的各个国家,不是所有人都是英国人的后裔,因此只有欧洲才有资格成为北美人的母国;第二,英国是个弹丸小国,而北美是一个大陆,一个大陆怎能任由一个小国的统治,它的统治必定是不会长久的;第三,北美、英国路途遥远,按照当时的交通条件,一个批文可能要几个月才能批复,英国很难对北美构成有效的治理;(3)要想取得对英战争的胜利,美国人必须团结一致,并通过集资、发行国家债券等方式建立常备的海军。最后,《常识》还指出,现在对于如何解决英国和北美之间的争执,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只有战争,而且这一选择也是英国人最先做出来的。现在,摆在美国人面前的只有独立一途,也就是建立联合殖民地的政权形式,除此以外,别无他选。《独立宣言》见课本214页。这里注意它的三个部分;它所阐述的原则;和对它的评价。Weholdthesetruthstobeself-evident,thatallmanarecreatedequal,thattheyareendowedbytheircreatorwithcertainunalienablerights,thatamongthesearelife,libertyandthepersuitofhappiness.四、艰苦的斗争法国是英国的宿敌,整个十八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主要矛盾就是英、法之间的霸权冲突。七年战争以后,法国失去了大部分的海外殖民地,国际地位陡然下降。法国早就想找个机会找英国报仇。但是,美国同法国的接触,在一开始并不是很顺利。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在战争初期,美国在战场上是屡战屡败,连连失利。法国担心美国人实力不济,恐怕坚持不了太久。贸然卷入,恐怕对自己不利。第二,法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又是一个殖民大国,对于殖民地的这种民族、民主革命天生地非常抵触。路易十六甚至称美国人“反对合法君主的叛乱者”。但是,美国人就劝法国人说,法国参加北美独立战争,不仅可以削弱英国在欧洲的霸权,而且法国人还可以恢复其在西印度群岛等其他原来法属殖民地的利益。法国人听了美国人的劝说以后,非常感兴趣,决定秘密地向美国出口军火。当时,美国人一看法国人似乎对美法联盟还是有兴趣的,于是派出著名的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本杰明.富兰克林(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美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电学方面,发明了避雷针),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航海家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1706年1月17日,出生于波士顿一个普通油漆工匠家中,他是家里的第十五个孩子。富兰克林八岁入学读书,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他家中孩子太多,父亲的收入无法负担他读书的费用。所以,他到十岁时就离开了学校,回家帮父亲做蜡烛。富兰克林一生只在学校读了这两年书。十二岁时,他到哥哥经营的小印刷所当学徒,自此他当了近十年的印刷工人,但他的学习从未间断过,他从伙食费中省下钱来买书。同时,利用工作之便,他结识了几家书店的学徒,将书店的书在晚间偷偷地借来,通宵达旦地阅读,第二天清晨便归还。1736年,富兰克林当选为宾夕尼亚州议会秘书。1737年,任费城副邮务长。虽然工作越来越繁重,可是富兰克林每天仍然坚持学习。为了进一步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外国语,先后掌握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及拉丁文。他广泛地接受了世界科学文化的先进成果。为自己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当他在科学研究上不断取得新成果的时候,由于英国殖民者的残暴统治,北美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他毅然放下了实验仪器,积极地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从1757到1775年他几次作为北美殖民地代表到英国谈判。独立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第二届大陆会议和《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1776年,已经七十高龄的富兰克林又远涉重洋出使法国,赢得了法国和欧洲人民对北美独立战争的支援。1787年,他积极参加了制定美国宪法的工作,并组织了反对奴役黑人的运动。1790年4月17日,夜里11点,富兰克林溘然逝去。4月21日,费城人民为他举行了葬礼,两万人参加了出殡队伍,为富兰克林的逝世服丧一个月以示哀悼。本杰明.富兰克林就这样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静静地躺在教堂院子里的墓穴中,他的墓碑上只刻着:“印刷工富兰克林”。100美元(1988版,1996版),头像为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他有一连串的头衔——作家,发明家,出版商,科学家,外交家。有评价说他是十八世纪,仅次于华盛顿的名人。富兰克林的自传家喻户晓,他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富裕的生活,仅仅靠自己对宗教的虔诚,对教育的重视,生活的简朴,以及不屈的奋斗获得了在各个领域的成功,他是美国“清教主义”的杰出代表。1778年,美国同法国订立了美法同盟条约,法国开始派兵直接到美国参战,并派遣舰队对英国船队发动袭击,打击了英国的力量,提高了美军的士气。课本上的218页。在美国取得了法国的支持以后,又利用欧洲大国间的矛盾,先后争取到了西班牙、荷兰等国的支持。特别是到1780年以后,英国舰队为了对美洲大陆进行封锁,一再得在大西洋上袭击其他中立国家的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