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财经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金融学考试科目:经济学经济学理论一、问答题1.用图形说明平均总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变动关系。2.什么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对解决外部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3.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可变汇率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如何?请画图分析。二、论述题1.对比分析完全竞争与垄断模型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要有画图分析),简要说明该理论在经济生活中的实践意义。2.什么是自动均衡的价格机制?举例分析货币市场中的宏观总量是如何实现自动均衡的。金融学理论三、名次解释1.派生存款2.货币制度3.回购协议4.均衡汇率5.互换交易6.补偿性贸易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可以调控基础货币的变动方向和力度?2.简述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五、计算题1.国家发行期限5年,面值为1000元的息票债券,票面利率为2.7%;四年后,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993元,甲以此价格买进,试以现值法计算甲的到期收益率。2.设伦敦市场年利率为6%,纽约市场年利率为8%,现纽约市场即期汇率为GBP1=USD1.9278-1.9290,3个月汇水为22-30点。现有一投资者持有100万英镑,求其如何操作才能获得更多收益,说明详细投资过程及获利情况。六、论述题1.试运用货币政策目标矛盾性的原理,分析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2.结合我国实际论述银行利率调整对汇率的影响。参考答案天津财经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金融学考试科目:经济学经济学理论一、问答题1.用图形说明平均总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变动关系。答:(1)平均总成本A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它等于平均不变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AVC之和;边际成本MC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在短期内的总成本中,由于有一部分要素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边际成本随着产量的变动,只取决于变动成本的变动量。下图是平均总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和边际成本的曲线图。CMCACAVCOQ平均总成本曲线、平均变动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2)三者的变动关系①平均变动成本和平均总成本的变动关系平均总成本是平均不变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之和,而平均不变成本是单位产量平均消耗的不变成本,是固定值。所以,平均变动成本总是小于平均总成本,且两者的差是固定的,等于平均不变成本的值。②边际成本曲线与其他两种成本的变动关系可以用图形很清楚的看到三种成本的变动关系。其中,平均总成本AC和平均变动成本AVC曲线相似,故两者和边际成本MC曲线的变动关系也类似。AC曲线和MC曲线之间的关系是:U形的AC曲线与U形的M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D。在AC曲线的下降阶段,即在D点之前,MC曲线在AC曲线的下方,在AC曲线的上升阶段,即在D点以后,MC曲线在AC曲线的上方。之所以有这个特征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两个相应的边际量和平均量而言,只要边际量小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下,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上,所以当边际量等于平均量时,平均量必然达到其本身的极值点。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不管是下降还是上升,MC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C曲线的变动。这是因为对于产量变化的反应来说,边际成本MC要比平均成本AC敏感得多,因此不管是减少还是增加,MC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C曲线的变动。2.什么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对解决外部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答:(1)科斯最早在1960年提出了采用产权纠正外部性的办法,即所谓的科斯定理。其内容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2)科斯定理的理论意义科斯定理扩大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性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西方一些学者根据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性就不会发生。就是说,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不一定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而在此之前的传统经济学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的干预。因此,科斯定理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3)科斯定理的实践意义如果产权界定是明确的,那么通过市场交易解决外在性问题是可行的。以Y厂商向X厂商就污染问题而施加外在成本的情形为例。在产权可以自由买卖的条件下,如果法律界定X厂商有权不受污染,那么Y厂商为了能够生产就必须向X厂商购买污染权。这时,Y厂商将因此增加一部分边际成本,而X厂商则得到相应的收益。反之,如果产权界定给Y厂商,即Y厂商有权向X厂商施加污染,那么,X厂商将购买这一权利以便Y厂商不释放污染。结果,市场交易本身使得污染问题得到解决。不仅如此,由于交易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进行的,因而结果是帕累托最优的。但是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问题在实际中并不—定真的有效。这是因为:第一,资产的财产权是否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有的资源,例如空气,在历史上就是大家均可使用的共同财产,很难将其财产权具体分派给谁;有的资源的财产权即使在原则上可以明确,但由于不公平问题、法律程序的成本问题等等也变的实际上不可行;第二,已经明确的财产权是否总是能够转让?这就涉及到信息充分不充分以及买卖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各种原因,如谈判的人太多、交易成本过高、谈判双方都能使用策略性行为,等等;第三,明确的财产权的转让是否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运用科斯定理完全有可能得到这样的结果:它与原来的状态相比有所改善,但并不一定恰好为帕累托最优状态。此外,还应指出,分配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影响的问题了。3.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可变汇率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如何?请画图分析。答:(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效力的主要工具。蒙代尔-弗莱明扩展了米德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政策效应的分析,说明了资本是否自由流动以及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它将封闭经济下的宏观分析工具IS-LM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下,并按照资本国际流动性的不同,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政策效力进行了分析研究。(2)可变汇率制度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宏观政策效应①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的货币政策(如下图)若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LM曲线右移至LM1,利率又r﹡下降至r1,所以资本外逃,本币贬值,进口增加,这使得IS曲线上移直至LM1与CM的交点C,即新的均衡点。在新的均衡点上,国内利率等于国际利率,总需求从原来的Y0增加到Y1。可见,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通过汇率来实现的。rLMLM1ACr﹡CMBIS1r1ISOY0Y1Y货币扩张的效应②资本自由流动下的财政政策(如下图)若财政支出增加,IS曲线右移至IS1,IS1与LM曲线交于点B,这导致资本流入,本币升值,净出口减少,所以IS向左移动,直至恢复到原来的位置A,经济的内外均衡才得以实现。此时,总需求与原来相比没有变化。所以,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完全被净出口的减少所“挤出”。所以,浮动汇率制下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①利率暂时性上升,最终它会回到起初等于外国利率的水平;②汇率下降或本币对外升值;③本国收入不变;④本国贸易收支恶化。rLMr1BAr﹡CMIS1ISY财政政策的效应③资本管制条件下的宏观政策效应分析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若资本处于管制状态,中央银行无须动用外汇储备,汇率不断调整使经常项目总处于不平衡状态。对财政政策而言,政府的扩张增加产出,但汇率会贬值。对货币政策而言,货币供应量增加,也会引起产出增加,汇率下降,这与在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是一样的。二、论述题1.对比分析完全竞争与垄断模型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要有画图分析),简要说明该理论在经济生活中的实践意义。答:(1)下面以竞争性市场的厂商均衡图示和垄断性市场的厂商均衡图示相比较,说明各自在满足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差异。PLMCPLMCLACLACd(AR=MR=AC)MRd(AR)OQOQ(a)竞争性市场结构(b)垄断性市场结构两种市场结构的长期均衡两均衡图示的相同点主要有:①均衡的条件都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②两种市场的均衡产量都取决于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交点,该点对应的产量便是此时的均衡产量。两种图示的不同点有:①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点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均衡点没有到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并且位于其下降的部分。②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价格就是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交点所对应的价格,P=MC。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均衡价格则不是,它是过该点的垂直线与平均收益的交点即P>MC。后者是存在多余的生产力的。③两种市场的均衡条件也不一样,前者是MR=LMC=SMC=LAC=LMC,而后者是MR=LMC=SMC。④前者的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平均成本曲线是和需求曲线重合的。而后者则不是这样,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从资源配置效率上比较,竞争性市场是有效率的,原因在于:①从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分析。边际成本度量了社会生产一单位产品耗费资源的成本,而市场价格则衡量了消费者愿意支付给该单位产品的货币(或其他商品)数量,即社会给予该单位产品的价值评判。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最后一单位的产量耗费的资源的价值恰好等于该单位产量的社会价值,此时该产量达到了最优。因为,如果边际成本大于市场价格,那么就意味着在消费者看来,最后一单位的产品不值那么多,从而减少该单位产品的生产会提高全社会的价值总和;反之,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市场价格,那么增加生产会提高社会的价值总和。这说明,完全竞争企业的产量是最优的。②从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看。平均成本是生产者生产所有的产量每单位所花费资源的费用,而市场价格是消费者购买所有产量每单位支付给生产者的收益。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生产者提供该数量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恰好补偿企业的生产费用,从而企业没有获得超额利润,消费者也没有支付多余的费用,这对于买卖双方都是公平的。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价格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而在企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企业的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都等于市场价格,所以,企业提供的生产量恰好处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这就是说,当提供该产量时,企业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中选择了成本最低的一个。所以,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在技术上是最优的,因为企业利用了现有技术提供的最低的生产成本。③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通过价格的自由波动来实现的。所以,当由于消费者的偏好、收入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需求发生变动或由于生产技术、生产要素供给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供给发生变动时,市场价格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及时根据市场供求的状况进行调整。另外,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提供的产品没有任何差别,因而企业没有必要通过广告之类的宣传媒介强化自己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存在非价格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垄断性市场是缺乏经济效率的,原因在于: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厂商的垄断程度越高,需求曲线越陡峭;垄断程度越低,需求曲线越平坦。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所以,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平坦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的左边;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低,它等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较高,企业存在着多余的生产能力。在垄断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内获得利润,所以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交;产品的均衡价格最高,且大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数量最低。在寡头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不太确定,一般认为,寡头市场是与垄断市场比较接近的市场组织,在长期均衡时,寡头厂商的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高,产品的均衡数量比较低。总之,垄断势力的存在,使得厂商可以维持低产高价,从而资源配置不足。(2)该理论在经济生活中的实践意义由于垄断带来了经济效率的损失,政府要采取反垄断政策,来消除垄断的影响。目前发达国家一般都反对垄断,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反托拉斯法》。政府可以依据反垄断法,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行业的重新组合的基本思路是把一个垄断的行业重新组合成包含许多厂商的行业,以便通过竞争把市场价格降下来。被重新组合的行业竞争程度越高,市场价格就越接近于竞争性价格。政府采取的手段可以是分解原有的垄断厂商,或扫除进入垄断行业的障碍,并为新进入的厂商提供优惠条件。对垄断行为进行处罚是为了防止垄断的产生。如果一个行业不存在进入障碍,那么一般说来,垄断厂商不会在长期内获得超额利润。因此,政府利用各种处罚手段来制止垄断行为尤为重要。制止垄断行为可以借助于行政命令、经济处罚或法律制裁等手段。2.什么是自动均衡的价格机制?举例分析货币市场中的宏观总量是如何实现自动均衡的。答:(1)自动均衡的价格机制是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发地进行调节价格,而并不需要人为的干预的机制。(2)价格完全开放条件下的货币供需自动均衡机制价格完全开放即价格的决定完全取决于市场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发行量过多固然会引起价格上涨,从表面上来看似乎违背了商品价格决定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量这一原理,但是究其实质,则会发现货币供需具有自动均衡的机制。费雪详细地研究了货币供需由均衡到失衡再到新的均衡的自动调节过程,其分析要点可以归结如下:①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假定货币供需最初处于均衡状态,即货币供给等于相应的货币需求,即Ms=Md。②经济增长了,货币供给量也增加了,假设货币供给的相应增长速度为m,即货币供给从Ms增加到(1+m)Ms。③由于货币供给增加,货币需求又未发生变化,货币供需便处于失衡状态,即是说从Ms=Md变为(1+m)Ms>Md。④根据费雪交易方程式有V=PT/m,在社会公众尚未调整其支出规模及其结构时,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交易流通速度便将从PT/M下降下PT/[(1+m)M]。⑤事实上,社会公众很不习惯于降低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即不习惯于保持超过其所需要的量,由此社会公众就会增加支出。支出增加,而相应的社会商品供给并未增加,这样价格就会上涨,直至价格水平从P上涨至(1+m)P。⑥价格上涨至(1+m)P之后,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量md便从PT/V变为(1+m)PT/v。⑦货币需求量的增加使得供需由失衡走向新的均衡,即由(1+m)Ms>Md变为(1+m)Ms=(1+m)PT/V,即在货币供需由均衡到失衡再到新的均衡的调整性过程中,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呈不稳定状态,但是在原始均衡与新均衡的位置上,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是相对不变的。(3)价格管制条件下的货币供需自动均衡机制价格管制即指价格并不是完全由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作用而决定,价格的决定受到了约束,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如果发行过多,而多发行的货币便不可能完全由价格上涨这一途径去吸收,而主要是通过货币流通速度的强制延缓来使货币需求量增大,而且价格管制也并非等于价格冻结不变。因此,在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过多便由上述两个方面来促使货币需求量增加,并在此基础上维持货币的供需均衡。其供需机制可归纳如下:①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假定货币供需最初处于初始均衡状态,即Ms=Md。②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促使货币供给量增加,即货币供给量从Ms增加到(1+r)Ms,这里的r为价格管制条件下的货币供给增加速度。③由于货币供给量增加。价格管制便导致了对货币需求的抑制,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被强制性延缓,价格虽上升但幅度不大。④货币需求量随货币流通速度和价格水平的变动而上升,直到货币需求从Md变为(1+r)Md止。⑤货币供需从初始均衡Ms=Md经过失衡状态((1+r)Ms>(1+r)Md并经过相应调整后,达到新的均衡状态(1+r)Ms=(1+r)Md。从上述分析可知,在价格受管制的条件下,货币供需均衡也能通过市场本身的力量来进行,即货币供需的自动均衡机制仍然存在并起作用。金融学理论三、名词解释1.派生存款: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引申出来的存款,又称为衍生存款。派生存款在原始存款基础上产生。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这一过程循环不断地在各家商业银行存款账户之间转移,最终使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量增加。因此,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2.货币制度: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货币制度也在不断演变。货币制度的内容包括:确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或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3.回购协议:是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不付利息的一种变通性对策,实际上是一种以证券为担保品的短期资金融通方式。当企业出现暂时闲置资金时,存到银行是没有利息的。为了把这笔资金吸引到银行,银行可以与企业签订协议,向企业出售证券,并同意在次日或企业运用这笔资金时,按原价买回证券,并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这样,企业可以获得报酬,等于银行变相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回购协议虽然表现为买卖证券的形式,但买卖价格却与真正买卖证券的价格脱离,一般低于市价,实际上是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4.均衡汇率:均衡汇率的定义最早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Nurkse教授在1945年提出的,他把均衡汇率定义为:在贸易不应受到过分限制、对资本的流动无任何特别的鼓励措施、无过度失业前提下能够使国际收支实现均衡的汇率。而后Clark的工作详细介绍了有关均衡汇率的概念及一些可供选择的用于度量竞争力的指标。随后,关于均衡汇率的研究成为一个国际化的热点问题。目前在学术界,有关均衡汇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可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包括研究对象为发达国家的模型,而第二类中的模型和实证工作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的。然而,这两类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对均衡汇率的定义是一致的,即将均衡汇率定义为与内部均衡(主要是指商品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均衡(可持续的经常账户)相一致的实际汇率。5.互换交易:是在约定的时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按照商定条件,交换一系列现金流量的交易方式。根据标的的不同可划分为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两种形式。利率互换交易双方,以同种货币的同样的名义本金为基础,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交换现金流,其中一方的现金流根据浮动利率计算,而另一方的现金流则根据固定利率计算出来;货币互换则交易双方根据互补的需要,以不同种货币的同样筹资本金和固定利率为基础,进行债务或投资的本金交换并结清利息的互换交易。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都可以分散风险、降低互换双方的筹资成本。6.补偿性贸易:是在信贷基础上进行的、进口与出口相结合的贸易方式,即进口设备,然后以回销产品和劳务所得价款,分期偿还进口设备的价款及利息。与产品回购相比,我国的补偿贸易内涵更广,做法更灵活。当前我国开展的补偿贸易,按照用来偿付的标的的不同,可分为直接产品补偿、间接产品补偿和劳务补偿三类。四、简答题为什么说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可以调控基础货币的变动方向和力度?答:(1)中央银行资产业务。主要包括贴现与放款、各种证券、黄金外汇储备和其他资产的买卖与投放。①贴现及放款业务。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和再贷款、财政部门的借款和在国外金融机构的资产等,尤其是再贴现和再贷款,是中央银行资产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项目。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再贴现率和再贷款利率的提高和降低的变动,、及其变动的幅度,来调控基础货币的变动方向和力度。②各种证券买卖业务。主要指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购买的国家公债和国库券。中央银行持有证券并进行买卖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通过买卖投放以及交易的数量或回笼基础货币,或投放基础货币对货币供求总量进行调节。③黄金外汇储备运用。黄金和外汇是稳定币值的重要手段,也是用于国际间支付的重要储备。中央银行担负着为国家管理外汇和黄金储备的责任,而黄金和外汇储备要占用银行资金,因而属于中央银行的资金运用。中央银行通过黄金、外汇储备的应用来进行队基础货币的调控。④其他资产。主要包括待收款项和固定资产等未列入以上三项的资产项目。(2)从上面关于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可以调控基础货币的变动方向和力度。2.简述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答:(1)国际金融市场是指资金在国际间进行流动或金融产品在国际间进行买卖和交换的场所,它是开放经济运行的重要外部环境。广义上的国际金融市场包括国际资金市场、外汇市场、国际保险市场和国际黄金市场;狭义上的国际金融市场特指国际资金市场,即国际间的资金借贷市场。国际金融市场是由外国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这三部分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中,从事货币兑换的外汇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基础,外国金融市场是国内金融市场的对外延伸,欧洲货币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按照资金融通的期限,国际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前者是指短期资金交易的市场,又称为短期资金市场,如跨国发行商业票据融通资金;后者指长期资金交易的市场,又称为长期资金市场,如跨国发行外国债券或欧洲债券融通长期资金。(2)国际金融市场作为国际信贷中介,对于联系全球各地的生产、贸易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1\*GB3①国际金融市场便利了国际资金的运用、调度和国际债务的结算,为扩大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创造了条件,便利了借贷资本的国际流通和产业资本的国际移动。=2\*GB3②国际金融市场使国际金融渠道畅通,从而使一些国家能比较顺利地获得发展经济所急需的资金。=3\*GB3③国际金融市场在调节国际收支方面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融市场日益成为各国外汇资金的重要来源。(3)国际金融市场在积极支持和促进国际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其不利和消极的一面:=1\*GB3①国际金融市场是在国际资本流动的推动下产生和发展的,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又为国际资本的停留和膨胀提供了场所,进一步引发了大规模的资本国际流动。国际流动资本在相当大程度上已脱离了世界经济和贸易活动,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力量。这一力量规模巨大,已经通过外汇市场及整个国际金融市场冲击了一些国家的国内经济,影响其国内货币政策的执行。=2\*GB3②国际金融市场还为国际走私、贩毒及其他金融犯罪活动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有关国家在这方面的执法力量。五、计算题1.国家发行期限5年,面值为1000元的息票债券,票面利率为2.7%;四年后,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993元,甲以此价格买进,试以现值法计算甲的到期收益率。解:用试错法求到期收益率。在试错过程中先假设i=4%,利用上面的公式有:987.5=1000×2.7%×{【1-1÷(1+4%)】÷4%}+1000÷(1+4%)987.5<993,说明收益率不是4%,而是低于4%。令i=3%继续进行试算,结果为:997.0874=1000×2.7%×{【1-1÷(1+3%)】÷3%}+1000÷(1+3%)997.0874>993,说明收益率不是3%,而是高于3%。令i=3.4%继续进行试算,结果为:993.2302=1000×2.7%×{【1-1÷(1+3.4%)】÷3.4%}+1000÷(1+3.4%)993.2302>993,说明收益率不是3.4%,而是高于3.4%。令i=3.5%继续进行试算,992.2705=1000×2.7%×{【1-1÷(1+3.5%)】÷3.5%}+1000÷(1+3.5%)说明到期收益率在区间3.4%<i<3.5%利用内差法将正确的收益率计算出来。=3.424%,这样,到期收益率为3.424%。2.设伦敦市场年利率为6%,纽约市场年利率为8%,现纽约市场即期汇率为GBP1=USD1.9278-1.9290,3个月汇水为22-30点。现有一投资者持有100万英镑,求其如何操作才能获得更多收益,说明详细投资过程及获利情况。解:(1)GBPl=USD(1.9287+0.0022)-(1.9290+0.0030)=USD(1.9309-1.9320)(此处涉及买入价和卖出价的报价习惯)(2)100万英镑投资伦敦,获本利和:1000000×(1+6%×3/12)=1010500(英镑)10万英镑投资纽约,获本利和:[100000×1.9827×(1+8%×3/12)]/1.9320=1018258(英镑)1018258-1010500=7758(英镑)应将100万英镑投放在纽约市场上,可比投放在伦敦市场多获利7758英镑。(3)其操作为:以GBPl=USD1.9287的汇价卖即期英镑,买美元;同时以GBPl=USD1.932的汇价卖远期美元,买远期英镑。六、论述题试运用货币政策目标矛盾性的原理,分析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答:(1)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有,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有一致的情况,比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但并不总是这样,某些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的,因此中央银行很难实现所有的最终目标。①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与统一。就统一性看,币值稳定了,就可以为劳动者的充分就业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充分就业同时又可能为币值的稳定提供物质基础。但是,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之间更多地表现为矛盾性,即当币值比较稳定、物价上涨率较低时,失业率往往很高,而要降低失业率,就得以牺牲一定程度的币值稳定为代价。这就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所说明的道理,它表明稳定币值和充分就业两者难以兼顾。②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一般而论,这两个目标是可以相辅相成的,货币购买力稳定,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和稳定的货币尺度,从而使经济能够稳定增长。经济增长了,稳定货币购买力也就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稳定币值来发展经济,也可以通过发展经济来稳定币值。但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在经济发展快时,总是伴随着物价较大幅度的上涨;而过分强调币值的稳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又会受阻。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国家政策和货币管理当局只能在两者之间作调和,即在可接受的物价上涨率内发展经济,在不妨碍经济最低增长需要的前提下稳定币值。③稳定币值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稳定币值主要是指稳定货币的对内价值,平衡国际收支则是为了稳定货币的对外价值。如果国内物价不稳,国际收支便很难平衡。因为当国内商品价格高于国外价格时,必然会引起出口下降、进口骤增,从而出现贸易赤字。但国内物价稳定时,国际收支却并非一定能平衡,因为国际收支能否平衡还要取决于国内的经济发展战略、资源结构、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对称状况、国家的外贸政策、关税协定、利用外资策略等等,同时还要受其他国家政策与经济形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④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通常,就业人数愈多,经济增长速度就愈快;而经济增长速度愈快,为劳动者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就愈多。但在这种统一的背后,还存在一个平衡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这一动态问题。如果就业增加带来的经济增长伴随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下降,那就意味着经济增长是以投入产出的比例下降为前提的,它不仅意味本期浪费更多的资源,还会妨碍后期的经济增长,因而是不可取的。只有在就业增加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伴随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组合,才是我们所期望得到的结果。⑤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统一。如果充分就业能够推动经济快速增长,那么一方面可以减少进口,另一方面还可扩大出口,这当然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但为了追求充分就业,就需要更多的资金和生产资料,当国内满足不了需求时,就需要引进外资、进口设备与原材料等等,这对平衡国际收支又是一大不利因素。⑥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当经济增长较快时,国家经济实力也相应增长,这会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减少进口,这当然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但经济的较快增长又总是对各种生产要素产生较大的需求,这往往又会增加进口,从而引起国际收支逆差的出现。当逆差很大时,国家就得限制进口,压缩国内投资,这又会妨碍国内的经济增长,甚至会引起经济衰退。可见,货币政策的诸目标之间既矛盾又统一。只有因势利导,慎重选择,才能把握全局。一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要取决于已过经济发展的状况具体阶段。(2)我国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所宣布的货币政策目标(反映在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是这样确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选取的是单一稳定币值的目标。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总结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实行货币政策的经验得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较长时间里,大多数国家是以充分就业为首要目标。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滞胀”促使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先后转为以稳定货币为主。如1993年有关法兰西银行的立法中规定:“法兰西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保持物价稳定为目标”。1992年修改的《德意志联邦银行》规定:“德意志联邦银行运用本法律所赋予的货币方面的权利,以稳定货币为目的”。日本在实践中也一直重视稳定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际金融组织对于货币政策的主流观点都是强调单一目标的稳定币值。在此背景下,中国是选择稳定币值的单一目标还是应同时考虑其他目标呢?其他目标无非两组:经济增长和就业;汇率和国际收支平衡。对于后者,过去的计划体制和严格的外汇管制使汇率和国际收支同国内的经济运行保持很大的独立性。现在所处的经济转轨阶段,虽然对外经济联系迅速发展,外汇管制逐步放开,但国内运行机制和对外运行机制尚未高度融合,人民币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的不统一是正常现象。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自然难以兼顾币值的对内稳定和对外稳定两个方面。关于经济增长和就业,由于我国当今的就业问题有其特殊性,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和国有经济中需要再就业的职工如何安排都很难指望货币政策予以解决,而经济增长必须依靠货币供给来支持已为人所熟知。同时,就业问题的缓解有赖于经济增长。这样,经济增长就成为惟一一个可以与币值稳定争取并列资格的目标。而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货币政策必须把稳定币值放在首位。这是因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尚未完成,经济运行中长期存在的“低效益,超分配,软约束”的问题仍然存在,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并未消除。一是国家财政困难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扭转,综合财政赤字即应由财政支出转由信贷资金安排的隐性赤字还很大;二是在解决短期总量失衡问题之后,经济结构矛盾日益突出,对“大而全”、“小而全”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缺乏有效控制机制,国有企业的困难在较长时期内还会存在,对增加货币投放的压力仍然很大;三是农业基础还相当薄弱。我国物价统计中零售商品约有一半是食品类,一遇到粮食减产或其他意外情况,物价就会迅速上涨。近年来,控制通货膨胀主要不是采取行政办法,而是通过改革,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如果放松银根,宏观调控的成果仍有丧失的可能。在世界主导思潮的强烈影响之下,针对我国目前的现实,中国货币当局选择了单一稳定货币币值的政策目标。2.结合我国实际论述银行利率调整对汇率的影响。(待补充)答:(1)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不论实行何种汇率制,汇率与利率都存在紧密的联系。如果两个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利率水平有差别,货币资本就会从利率水平偏低的国家流向利率水平偏高的国家。而当利率引起大量资本在国际之间转移时,汇率即会受到影响。外国资本流入的国家,外汇供过于求,本币升值;本国资本流出的国家,外汇供不应求,本币贬值。如实施的是钉住汇率,那就要货币当局调节外汇供求。对此并非任何国家都有足够的力量可以给予保证。即使外汇储备充足保证汇率稳定,这些实施钉住汇率的国家和地区,在利率上也只能跟着钉住货币的那个国家的利率水平走,或是在货币供应量上发生直接变化,结果都可能导致物价水平变化,从而再影响到这些国家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2)在我国的实际经济生活中,由于我国采用的实际上是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因此在利率制定上,必须要和其他国家的利率保持协调,这样才能维持汇率的稳定。同时,我国有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可以进行调节外汇储备的活动。例如我国在97年左右,利率下降到比较低的水平,这时,我国面临着货币贬值的危险,我国采取了比较负责任的态度,动用了外汇储备进行干预。2003年下半年以来,在各种有利因素的进一步推动下,信贷投放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不仅明显超过了1990~2002年平均水平,也大大超过了按照经济增长所要求的信贷供求均衡量趋势预测值。进入2004年以来,金融机构贷款增长进一步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能源原材料供应和交通运输进一步紧张,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消费物价水平较大幅度回升。中央银行在有关部门配合下,继续采取多种货币信贷紧缩措施加强总量调控。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4年10月29日利率上调了,汇率该如何变?在政策层面上,人民币加息缓解了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压力。中国加息响应了国际上利率上调的趋势,国际上对此的反应很正面。中国如果长期在利率和汇率政策上都不变动,就显得不太正常,难免承受很大压力。而在市场层面上,中国加息会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本来与美元就有息差,加息进一步加大了息差,因此可能会加速游资的投机活动。尤其是在当前美、日、欧等经济发展态势还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国际游资更有可能选择人民币,从而加大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与预期。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金融学考试科目: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金融风险管理2.恒久收入3.利率体系4.资产定价理论二、简答题(共计70分)1.为什么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请简要解释其原因。(13分)2.什么是市场的逆向选择?举例说明解决逆向选择的基本方法。(13分)3.位于IS曲线左右两边的各点表示什么?这些IS曲线以外的点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向IS曲线移动的?(14分)4.简述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的一致性与矛盾性。(6分)5.简述金融创新的特征。(6分)6.如何判断一国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6分)7.简述国际储备资产的质量管理。(6分)8.简述信用货币的特点。(6分)三、论述题(共计68分)1.若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推导并说明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20分)2.试述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背景及其效应。(14分)3.试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与改革方向。(14分)4.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日本新闻记者向温家宝总理提出的问题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比较大的课题。请问,是不是有可能拨入财政资金?怎样提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温总理回答:“为了降低金融不良资产,这些年我们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包括剥离14000亿元不良资产,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加以处置。但是目前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如果按照四级分类口径,还高达21.4%……过去5年,我们曾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金,同时,剥离了14000亿元的不良资产。”请根据以上温总理说明的问题做出如下解释:(1)用经济学的原理说明银行可能遇到的风险是什么?造成银行不良资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分)(2)用经济学的原理说明要解决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问题,应该做的主要工作有哪些?(10分)参考答案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招生专业:金融学考试科目: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金融风险管理:指各经济实体(包括居民个人、企业、政府等)在筹集和经营资产(主要是货币资金)的过程中,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与处置金融风险,用最低成本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2.恒久收入:指个人预期未来得到的收入的加权平均数。恒久收入不受暂时的价格水平的影响,其变化主要取决于个人预期的未来收入等因素。在个人对未来收入进行预期时,必须考虑经济的周期波动对收入的影响。因此,恒久收入作为预期未来收入的加权平均值,显然比现实收入稳定得多。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将恒久收入引入到货币需求的决定之中。3.利率体系:指在一个经济运行机体中存在的各种利率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和。一般而言,利率体系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利率、商业银行利率和市场利率三类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中央银行利率对商业银行利率和市场利率具有调节作用,特别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或再贷款利率),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4.资产定价理论:指说明证券的收益与其风险及相互之间关系的理论。主要的理论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诞生于60年代初期,其结论是:证券的期望收益与其贝塔系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的线性关系。套利定价模型诞生于70年代,其主要解决的是证券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套利定价理论假设证券的收益是由一系列产业方面和市场方面的因素确定的。当两种证券的收益受到某种或某些因素的影响时,两种证券的收益之间就存在相关性。通过比较可见,虽然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考虑到证券之间的相关性,但是它并不确认引起相关性的有关重要因素。二、简答题(共计70分)1.为什么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请简要解释其原因。(13分)答:微观经济学之所以被称为价格理论具有如下的原因:(1)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来看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微观经济学对单个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而这三个层次都与价格因素有关:①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它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有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最优的生产决策以获得最大的利润。这里面都设计到了价格问题,对消费者来说,其消费必须考虑到自己的预算约束问题,预算约束问题使消费者不得不考虑自己所要消费的产品的价格水平是否自己可以接受。对生产者来说,他的生产决策也必须考虑到产品当前的价格问题,高价格使得其会增加投资,增大产量,低价格使得其会减少投资,减少产量。②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问题。这个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是作为单个市场中所有的消费者和所有的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应该说第二个层次中,价格是核心。③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这种决定是作为所有单个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单个市场的核心是价格,那么多个市场的核心将仍然为价格。因此综上所述,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所以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价格理论。(2)从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来看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可以通过下图来看:产品市场产品市场企业的供给消费者的需求企业的供给消费者的需求公众相对效用决定的偏好或无差异曲线公众相对效用决定的偏好或无差异曲线企业企业生产企业把投入和产出联系起来生产要素的供给生产要素的供给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的需求上图实际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鸟瞰图,从上图可以看出产品市场均衡与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市场均衡的核心。而这个市场均衡与否的杠杆就是价格,通过价格可以使一个市场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而一个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是通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决定的,这就必然涉及到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问题。需求曲线就是消费者行为的一种体现,在这条曲线上表示了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所愿意消费的产品数量,这个产品的数量就是保证其效用最大的点。对于供给曲线而言,在这条曲线表示了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数量,这个产量就是保证其利润达到最大的点。因此,价格在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决策中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上图还可以看出,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所决定的价格决定了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和生产者的要素需求,而产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所决定的价格决定了生产者的产品的供给和消费者的产品需求。正是价格最终使整个微观经济学得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使微观体系得以顺利流转。2.什么是市场的逆向选择?举例说明解决逆向选择的基本方法。(13分)答:(1)逆向选择的定义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这样的选择——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一种选择。(2)解决逆向选择的基本方法解决逆向选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①配给制这种方法在金融市场上最为明显。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利率有逆向选择效应,逆向选择效应导致银行实行信贷配给。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是,随着利率的升高,信誉好、还贷概率高的厂商停止申请贷款,而信誉不高,喜爱高风险投机的投资者继续申请贷款,其结果是银行贷款风险加大,银行收益下降。银行可以利用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辨别低风险厂商和高风险厂商以及衡量将贷款贷给他们的风险程度。假定所有申请贷款的厂商被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存在着一个临界利率。当实际利率低于临界利率时,高风险厂商和低风险厂商都会申请贷款;当实际利率达到或超过临界利率时,低风险厂商停止申请贷款,高风险厂商仍然申请贷款。因此,银行通过改变临界利率的值就可以推测出厂商投资的风险性,而根据厂商投资的风险性就能获悉还款概率。厂商越偏好风险投资,投资项目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厂商还款概率就越低,银行贷款的风险就越大;反之,厂商越偏向安全投资,投资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厂商还款概率就越高,银行贷款的风险就越小。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上,当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利率上升引起银行收益随之增加)超过逆向选择效应时,银行的收益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增加;当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超过正向选择效应时,银行收益就会随着利率的上升而下降。为了避免出现后一种情况,银行即使在面临较高的市场利率时,也会理性地以低于市场利率的最优利率贷款给低风险厂商,而不是按照较高的市场利率贷款给高风险厂商。这就具有了配给的性质。信贷市场通常是在利率和配给的双重作用下达到均衡的。②分离均衡法众所周知,在保险市场上,想为某一特定损失投保的人,是那些损失发生概率最大的人,因此,保险公司赔偿的概率将会超过总体损失发生的概率,这就是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例如保险公司经过调查了解到,某城市家庭财产损失失窃率为1%,公司收取的公平保险费率为1%。但是一个城市不同地段失窃率是不同的,越是繁华地段失窃率越低,越是边远地段失窃率越高,处于繁华地段的人通常不去买保险,因为保险费率远远低于当地的失窃率,由于大部分客户来自不安全地带,保险费率比客户的平均失窃率低,保险公司必将破产,因此,采取统一费率使保险公司面临逆向选择。斯蒂格利茨认为不能用提高保费的方法去消除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为解决这一问题,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合同,将不同风险投保人分开,让买保险者在高自赔率加低保费和低自赔率加高保费之间选择。即不是使保险处于混同均衡,而是出现分离的均衡。3.位于IS曲线左右两边的各点表示什么?这些IS曲线以外的点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向IS曲线移动的?(14分)i答:(1)IS曲线的定义及图形的含义iIS曲线是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联结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是反映产品市场均衡状态的一幅简单图像。它表示的是任一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相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投资恰好等于储蓄。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I(r)=S(Y),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所示。EEi0i0ISISOYOYY0Y0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商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剩的供给;位于IS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商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度需求,只有位于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2)实现机制这里的实现机制需要分两种情况来讨论,一种是曲线的左边,即投资大于储蓄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产品市场是需求是大于供给的,产品市场的价格上升,产品市场价格上升导致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后,投资会相应缩减,与此同时,利率上升会导致储蓄相应提高,最终会导致投资等于储蓄。另外一种是曲线的右边,即投资小于储蓄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产品市场的供给是大于需求的,产品市场的价格下降,产品市场价格的上升导致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后,投资会相应上升,与此同时,利率下降会导致储蓄的相应下降,最终导致投资等于储蓄。4.简述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的一致性与矛盾性。(6分)答: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形成了三条基本的银行管理原则,即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和盈利性原则。这三项原则实际上可以说是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1)商业银行经营的三项原则①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指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银行因其自由资本所占比重很小,资产主要依靠外源资金,是一个风险高度集中的行业。坚持安全性原则,力求避免或减少各种风险造成的损害,历来是银行经营中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传统上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但近年来,由于银行业务的国际化以及银行大量参与衍生产品的交易,使得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也日渐突出。②流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是指银行应能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及各方面资金需求。银行缺乏流动性,会降低自己的竞争力,甚至有可能面临“挤兑”而陷入破产清理的境地,故保持必要的流动性对银行经营是至关重要的。银行在安排资金运用时,一方面要求使资产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则必须力求负债义务结构合理,并拥有较多的融资渠道和较强的融资能力。③赢利性原则赢利性原则是指银行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获取利润既是银行改进服务、开拓业务和改善经营管理的内在动力,又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3)商业银行经营三原则之间的关系①统一性关系赢利性原则和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在一定意义上是统一的。只有在保持较高盈利水平的条件下,银行才可能增加自有资本的积累,增强抵抗风险和履行付款责任的能力;同时也只有在安全性、流动性有保证的前提下,银行才可能获得较高的盈利水平。假定银行的贷款在安全性方面出了问题,最终被迫确认为无法收回,银行就只能把它算作一笔经营损失,这必然要影响到银行的盈利水平。又如银行发放了许多利率很高的长期贷款,但是在缺乏足够的流动性时却不得不将它们折价出售,这自然也会影响到银行的盈利水平(乃至其生存)。②矛盾性关系但是在实际经营活动中,银行管理者碰到更多的却是赢利性原则和安全性、流动性原则相互冲突的情形。因为一般说来,一种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越高。其盈利往往就越低。例如,贷款的利率通常高于证券,长期性贷款(或证券)的利率又高于短期贷款(或证券),但是就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而言,上述顺序正好相反。更极端地,库存现金具有充分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但是其收益率为零。因此,银行必须在安全性、流动性和赢利性这三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5.简述金融创新的特征。(6分)答:(1)金融创新的定义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利益和宏观利益的考虑而对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度安排所进行的金融业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该定义包括:金融创新的主体是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营利和提高金融业宏观效率;金融创新的本质是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金融创新的表现形式是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的创新。(2)金融创新的特点在金融创新中,最核心的创新是金融工具的创新,其他方面的创新的特点都没有金融工具创新更能体现金融创新的本质特征。所以金融创新具有如下的特点:①金融创新具有虚拟性虚拟性是指金融工具独立于现实资本运动之外,却能给金融工具的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特性。金融衍生工具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而只是代表一种获得收入的权利,即收入所有权证书,从统计学的观点来看,它是按照利息资本化的原则来设计的。②金融创新具有效率性对于单个市场来说,效率性是指金融资产的价格能及时地反映所有可对其价格产生作用的信息,我们也称这个市场是有效率的。金融创新的效率性表现在,其价格能及时反映可得到的信息。金融创新改善了原有金融市场的运行环境,创造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供求关系,并便于交易者有效地管理有关金融市场的运行环境,创造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供求关系,并便于交易者有效地管理相关的金融资产。金融创新的交易成本低,易于进行市场参与,从而使市场主体有可能频繁地参与交易,促进价格信息即使地在价格上得到反映。③金融创新具有流动性流动性表现为金融工具的变现能力。将一种金融工具转化为另一种金融工具的实践性及市场配对的难易程度对其流动性密切相关。金融工具流动性指标可以用买卖差价来描述:买卖差价越小,交易者越易于将持有的金融工具转让出去,流动性越高;买卖差价越大,市场参与者越难于补足其头寸的失衡,流动性越低。从理论上讲,不难发现,所有的金融工具中,货币的流动性最高,因为它随时可以低成本地转化为其他的金融工具。④金融创行具有风险性风险性是指金融资产或权益在未来发生未预期损失的可能性、金融创新实际上是要对金融资产的风险进行重新组合或捆绑,形成金融资产的风险和收益新的搭配方式的过程。金融衍生工具之所以具有较大的风险性,是因为金融衍生工具大都采取类似于保证金交易制度的交易方式,交易双方只需交付一定比率的保证金即可获得相关资产收益的所有权。这样,资产管理的收益或损失的可能程度会有所放大,使其交易结果的风险放大。6.如何判断一国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6分)答:(1)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应从下面三个方面把握国际收支的概念:①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当人们提及国际收支的时候,总是需要指明是属于哪一段时期的。这一报告期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一个季或一个月,但通常都是指一年。②正确理解国际收支中的居民与非居民所谓居民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居住期限达到一年以上的经济体,否则,该经济体就被称为该国(或该地区)的非居民。③国际收支是以交易为基础的,它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发生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2)国际收支平衡及其判断在国际收支理论研究中,所有的交易都可以按照发生的动机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补偿性交易。所谓自主性交易是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比如追逐利润、旅游、汇款赡养亲友等)而从事的交易。而补偿性交易是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比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动用官方储备等等。所谓国际收支差额就是自主性交易的差额,当这一差额为零的时候,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否则就是国际收支不平衡。根据上面的陈述,虽然在理论上只要自主性交易余额为零即可说明国际收支是平衡的,但在现实应用中,需要很多其他的口径来加以判断:①通过贸易收支差额来判断国际收支平衡与否贸易收支差额即商品进出口收支的差额。这是传统上用的比较多的判断方法。对于某些国家来说,贸易收支在全部国际收支中所占的币种相当大,通常就将通过贸易收支来判断国际收支平衡状况。②通过经常项目收支差额来加以判断经常项目包括贸易收支、无形收支(即服务和收入)和经常转移收支。前两项构成经常项目的主体。通过经常项目判断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可以综合的反映一个国家的进出口状况(包括无形进出口,如劳务、保险、运输等),而被各国广为使用,并被当作是制定国际收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③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加以判断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差额进行判断的主要原因是,根据复式记账法,当经常项目出现赤字时,必然对应着资本和金融账户的相应盈余;当经常项目出现盈余时,必然对应着资本和金融账户的相应赤字。因此也可以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来判断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④综合账户差额总和账户差额是指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账户所构成的余额。由于综合差额必然导致官方储备的反方向的变动,所以可以用它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造成的压力。也可以通过综合账户差额来判断国际收支平衡与否。7.简述国际储备资产的质量管理。(6分)答:(1)国际储备的概念国际储备是一国政府持有的,可以随时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差额,对外进行支付和干预外汇市场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资产总和。国际储备是一国现实的对外支付和清偿能力,又称自有储备。此外一国还具有潜在的或可能的对外清偿能力,即该国从国外筹集短期外汇资金的能力,又称借入储备。自由储备和借入储备之和构成一国国际清偿力。(2)国际储备资产的质量管理国际储备资产的质量管理主要涉及到国际储备中各资产的结构及组成的管理,通过这些管理可以有效的增加储备资产的盈利性与安全性,有效的提高储备资产的质量,较少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国际储备资产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作为储备资产的各种外汇的币值稳定性管理以什么储备货币来持有储备资产,首先要考虑币值的稳定性或称保值性。在这里,主要应考虑不同储备货币之间的汇率以及相对通货膨胀率。一种储备货币的贬值(或预期贬值),必然有另外一种(或几种)储备货币汇率的升值。其次,不同储备货币的通货膨胀率也是不一样的。管理的任务就是要根据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实际走势和预期走势,经常地转换货币、搭配币种,以达到收益最大或损失最小。②对储备资产的赢利性管理不同储备货币资产的收益率高低不同,用它们的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再减去汇率变化,就得到了实际收益率。币种管理的任务不仅仅是要研究过去,更重要的是预测未来那,观测利率、通货膨胀率、汇率变化趋势,以决定比重选择。另外,同一币种的不同投资方式,也会导致不同的收益率。有的投资工具,看上去收益率较高,但风险较大。有的看上去收益率较低,但风险较小。盈利性要求适当的搭配币种和投资方式,以求得较高的收益率或较低的风险。③方便性管理方便性管理是指储备货币币种的搭配上,要考虑对外经贸和债务往来的地区结构和经常使用清算货币的币种。如果一国对外经贸往来中大量使用美元作为支付手段和清算手段,则该国需经常性地保持适当数量的美元储备。如果该国在其对外交往中大量使用日元,则它必须经常性地保持一定数量的日元储备。在当今世界上,由于外汇市场日益发达、货币兑换的方便性大大提高,方便性在决定币种选择中的重要性已大为降低。但在实际生活中,一国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债务结构及其所使用的支付和清算手段,依然是币种搭配和币种选择中要考虑的一个因素。8.简述信用货币的特点。(6分)答:(1)信用货币的定义信用货币是指以商业票据流通为基础,直接以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中产生的一种货币形式,主要以银行券、汇票、支票等形式存在。(2)信用货币的特点信用货币最突出的代表就是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也就是平时人们使用的货币。信用货币主要有以下的特点:①货币本体几乎没有价值货币在其产生之初,是以金银的形式出现的,因此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具有价值。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金银的方式存在的货币已经逐渐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它的要求了,此时就出现了信用货币,这种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持有者并不是因为货币本身而持有货币,是因为货币背后代表者一种购买力,所以货币本体几乎没有价值,持有者也不会为了持有货币而持有货币。②信用货币是作为代表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对于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来说,它代表者中央银行的一种负债,持有者对中央银行拥有债权,对于可兑现的信用货币而言,持有者可以拿信用货币到央行换取等量的金银。后来虽然取消了这样的规定,但是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货币发行仍然归于它的负债。③信用货币是凭发行人的信用流通对于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来说,之所以大家都接受这种银行券作为流通手段、交易媒介,价值尺度,甚至是贮藏手段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们相信中央银行的信誉。如果人们对政府以及中央银行失去了信息,即意味着一国货币危机的产生。三、论述题(共计68分)1.若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推导并说明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20分)答:(1)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是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相应的“边际收益”相等,即VMP=W。(2)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原则的推导假设П代表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它是要素L的函数,则由利润的定义有: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必须使:即这就是VMP=W。(3)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原则的说明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原则,不妨先来考察VMPW时的情况。如果VMPW,则增加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收益就会大于所引起的成本,于是厂商将决定增加要素的使用以便提高利润。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要素的价格不变,而要素边际产品从而边际产品价值将下降,从而VMP=W。如果VMPW,则减少使用一单位要素所损失的收益就会小于所节省的成本,因而厂商将决定减少要素的使用以便提高利润。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减少,要素的边际产品从而边际产品价值将上升,最终也将达到VMP=W。总起说来,不论VMP大还是W大,只要二者不相等,厂商都未达到利润最大化,先有要素使用量都不是最优数量,厂商都将改变(增加或减少)要素使用量,只有它们相等的时候,厂商的要素使用量才使利润达到最大。2.试述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背景及其效应。(14分)答:(1)中央银行票据的概念中央银行票据是指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之所以叫“中央银行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从已发行的央行票据来看,期限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也只有1年。中央银行票据与金融市场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具有根本的区别: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是一种筹集资金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即增加可用资金;而中央银行发行的票据是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目的是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商业银行在支付认购央行票据的款项后,其直接结果就是可贷资金量的减少。(2)中央银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背景①弥补公开市场操作的现券不足,从而丰富丰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自1998年5月人民银行恢复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以来,主要以国债等信用级别高的债券为操作对象,但无论是正回购还是现券买断,都受到央行实际持券量的影响,使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央行票据的发行,改变了以往只有债券这一种操作工具的状况,增加了央行对操作工具的选择余地。同时,现有国债和金融债期限均以中长期为主,缺少短期品种,央行公开市场以现有品种为操作对象容易对中长期利率产生较大影响,而对短期利率影响有限。引入中央银行票据后,央行可以利用票据或回购及其组合,进行"余额控制、双向操作",对中央银行票据进行滚动操作,增加了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增强了执行货币政策的效果。②为市场提供基准利率国际上一般采用短期的国债收益率作为该国基准利率。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财政部发行的国债绝大多数是三年期以上的,短期国债市场存量极少。在财政部尚无法形成短期国债滚动发行制度的前提下,由央行发行票据,在解决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足的同时,利用设置票据期限可以完善市场利率结构,形成市场基准利率。③推动货币市场的发展目前,我国货币市场的工具很少,由于缺少短期的货币市场工具,众多机构投资者只能去追逐长期债券,带来债券市场的长期利率风险。央行票据的发行将改变货币市场基本没有短期工具的现状,为机构投资者灵活调剂手中的头寸、减轻短期资金压力提供重要工具。(3)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效应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主要有以下两种效应:①针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超额储备过多的情况,发行债券以减少它们的超额储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报刊亭建设设计合同
- 二零二四年技术咨询服务合同的实施与监督
- 电脑购销合同电子版
- 二零二四年度汽车租赁服务劳务分包合同
- 常年品牌战略咨询服务合同(04版)
- 二零二四年度软件开发合同技术要求及开发进度安排
- 2024年度充电桩技术研发与安装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陶瓷制品代理销售期限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体育赛事组织与推广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北京物联网技术应用服务合同
- 保洁人员院感培训完整版课件
- 医学课件:肝细胞癌(英文版)
- 种容易忽视的心脏病早期症状培训课件
- 骨质疏松规范化治疗课件
- (经典)中国政法大学海商法综合试题及答案
- 《网络直播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文献综述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2认识气温计(课件)
- 新建住宅物业承接查验移交资料清单
- 品管圈PDCA持续质量改进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
-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课件
- 平面直角坐标系求面积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